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相機決策是什麼

相機決策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1 10:55:10

❶ 什麼是相機抉擇

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 是指政府根據一定時期的經濟社會狀況,主動靈活地選擇不同類型的反經濟周期的財政政策工具,干預經濟運行,實現財政目標。 編輯本段相機抉擇財政政策分類 相機抉擇財政具體包括汲水政策和補償政策。 汲水政策是指在經濟蕭條時期進行公共投資,以增加社會有效需求,使經濟恢復活力的政策。 補償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識地從當時經濟狀態的反方向上調節經濟變動的財政政策,以實現穩定經濟波動的目的。 在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經濟危機中,美國實施的羅斯福-霍普金斯計劃(1929-1933)、日本實施的時局匡救政策(1932)等,都是相機抉擇財政政策的範例。 相機抉擇貨幣政策(discretionary monetary policy) 又稱權衡性貨幣政策,是指貨幣當局或中央銀行依據對經濟情勢的判斷,為達成既定的貨幣政策目標而採取的權衡性措施。

❷ 我國法定的貨幣政策目標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以下簡稱《中國人民銀行法》)第3條規定: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該條款確定了我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其理論基礎是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選擇理論。現代貨幣理論認為,一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物價穩定、就業充分、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和金融穩定,但由於幾大目標之間存在矛盾,這就要求中央銀行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相機決策,具體選擇其中一兩個目標作為實施的重點目標。

❸ 凱恩斯的「相機決擇」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稱為相機

相機抉擇是指政府在進行需求管理時,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和各項調節措施的特點,機動地決定和選擇當前究竟應採取哪一種或哪幾種政策措施。
因為我們在用相機拍照時,相機只是工具,相機的抉擇,就是你的抉擇,相機是你身體的一部分。

❹ 什麼是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相機決策的財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據一定時期的經濟社會狀況,主動靈活選擇不同類型的反經濟周期的財政政策工具,干預經濟運行行為,實現財政政策目標。

貨幣政策也是如此,只不過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機動的改變貨幣政策來順應並促進經濟的發展。

❺ 什麼是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1、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據一定時期的經濟社會狀況,機動的決定和選擇不同類型的反經濟周期的財政政策工具,干預經濟運行,實現財政目標。

2、相機抉擇財政具體包括汲水政策和補償政策,發揮的作用是:

汲水政策是指在經濟蕭條時期進行公共投資,以增加社會有效需求,使經濟恢復活力。

補償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識地從當時經濟狀態的反方向上調節經濟變動的財政政策,以實現穩定經濟波動的目的。

在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經濟危機中,美國實施的羅斯福-霍普金斯計劃(1929-1933)、日本實施的時局匡救政策(1932)等,都是相機抉擇財政政策所發揮的作用。

(5)相機決策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的財政政策:

國家預算。主要通過預算收支規模及平衡狀態的確定、收支結構的安排和調整來實現財政政策目標。

稅收。主要通過稅種、稅率來確定和保證國家財政收入,調節社會經濟的分配關系,以滿足國家履行政治經濟職能的財力需要,促進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公平分配。

財政投資。通過國家預算撥款和引導預算外資金的流向、流量,以實現鞏固和壯大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調節產業結構的目的。

財政補貼。它是國家根據經濟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和一定時期的政策需要,通過財政轉移的形式直接或間接地對農民、企業、職工和城鎮居民實行財政補助,以達到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和社會安定的目的。

財政信用。是國家按照有償原則,籌集和使用財政資金的一種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國內發行公債和專項債券,在國外發行政府債券,向外國政府或國際金融組織借款,以及對預算內資金實行周轉有償使用等形式。

財政立法和執法。是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對財政政策予以法律認定,並對各種違反財政法規的行為(如違反稅法的偷稅抗稅行為等),訴諸司法機關按照法律條文的規定予以審理和制裁,以保證財政政策目標的實現。

財政監察。是實現財政政策目標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國家通過財政部門對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團體及其工作人員執行財政政策和財政紀律的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❻ 什麼是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

首先,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具有時滯性,因為一個政策的制定以及實施是需要時間的,而現實的經濟卻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然後,相機抉擇具有不可確定性,一來乘數(乘數知道的哦?宏觀經濟肯定有學)不好控制;二來難以確定要使經濟達到預期的程度需要多少時間以及需要什麼程度的政策
差不多這樣了,個人見解,原創的哈~

❼ 貨幣政策中的提高利率是指什麼利率

緊的貨幣政策,就是貨幣發行者認為市場上錢太多了,有通貨膨脹風險,要把過多的錢收回去。
在中國,這個事情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來實現
第一是提高利率。這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中國還沒有利率市場化,所以政府規定了所有年期的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這些利率基本上是一起上下浮動的。
第二是提高准備金率。比如過去100塊錢存進銀行,銀行可以放出去90塊錢,准備金率提高了,那麼只有80塊錢可以放貸了,這樣就減少了信貸總量。
第三是用各種政策收緊信貸。中國有很多國有銀行,政府對銀行影響很大,所以用政策影響銀行也是一個中國特有的途徑。
這三條途徑都有收緊信貸的效果,但是國家也可以利率不變,只通過政策或者准備金率來收緊信貸,
(7)相機決策是什麼擴展閱讀:
涉及一個簡答題:簡述貨幣政策規則的內涵及意義。
貨幣政策規則是相對於貨幣政策操作中相機抉擇而言的。關於規則和相機抉擇的問題可能上能下溯到十九世紀上半葉通貨學派和銀行學派的爭論,那時通貨學派認為銀行存款不是貨幣,而且主張,如果所有的貨幣都是黃金,那麼通貨的數量就會根據需求精確地相應變化,即國際收支狀況將會決定通貨的數量。他們贊成使用貨幣規則而不是相機抉擇。
最近一輪規則和相機決策之間的辯論,是由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在20世紀70年代將動態不一致即非連貫性問題引入宏觀經濟學後而發展起來的。
貨幣政策規則
執行貨幣政策規則的基本原因在於,隨著性會導致政策在時間上前後不能一貫以至互相矛盾,進而影響貨幣政策的效果。
人類行為、經濟活動等各方面都受到不同規則的制約和規范。倘若沒有人們共同接受的很好的規則,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便會出現混亂。規則就是以一種可持續、可預測的方式運用信息的系統性決策程序。貨幣政策規則就是這種原理在貨幣政策執行中的運用。泰勒指出,貨幣政策規則就是基礎貨幣或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如何根據經濟行為的變化而進行調整的一般要求。
貨幣政策規則

❽ cpi和ppi剪刀差通俗解釋是什麼

PPI和CPI的剪刀差意思就是:PPI在上漲,但是CPI在下跌;或者是PPI在下跌,CPI在上漲。CPI表示居民消費指數,PPI是工業生產價格指數,出現剪刀差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剪刀差過大,則意味著:

1、CPI上漲說明居民消費水平近期增加,但是只是對生活必需品需求增加。PPI下降,說明製造業和工業正在衰退,而現階段我國還是以工業和製造業為主,CPI和PPI長期剪刀差,則國家經濟可能會滯漲。CPI表示居民消費指數:反映的是一個家庭的購買力變化的指標。

2、如果PPI在下跌,原材料成本可能會降低,但也可能反應出需求疲軟;CPI上升,說明很多產品價格在上漲,此時經濟有通脹的壓力。

如果辯證地看,這種經常出現的背離固然會在一定時間段內導致下游企業利潤受損,但在另一方面,由於上、下游價格傳導較慢,居民實際生活受影響程度相對輕微,政策面可以在兼顧連續性的情況下相對從容地相機決策,而下遊行業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也在進行必要的優勝劣汰與市場出清。

其次,具體到這次PPI、CPI剪刀差創下新高,其特殊性實則更為明顯。因為本輪PPI走高(同樣創有數據以來的新高)既是外源性的,即全球流動性泛濫導致大宗商品大幅漲價,同時又疊加了中國特殊性所引致的另一重因素,即在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嚴重受損背景下,中國疫情防控一枝獨秀,出口訂單持續性增長推動製造業原材料、能源需求旺盛。

❾ 什麼是相機決擇

相機決策的財政政策

相對於財政自動穩定器而言的,是指政府根據一定時期的經濟社會狀況,主動靈活選擇不同類型的反經濟周期的財政政策工具,干預經濟運行行為,實現財政政策目標。在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經濟危機中,美國實施的羅斯福-霍普金斯計劃(1929-1933)、日本實施的時局匡救政策(1932年)等,都是下那股額冊財政政策選擇的範例。相機抉擇財政政策具體包括汲水政策和補償政策。汲水政策是指經濟蕭條時期進行公共投資,以增加社會有效需求,使經濟恢復活力的政策。汲水政策有四個特點:第一,它是以市場經濟所具有的自發機制為前提,是一種誘導經濟恢復的政策;第二,它以擴大公共投資規模為手段,啟動和活躍社會投資;第三,財政投資規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會投資恢復活力,經濟實現自主增長,政府就不再投資或縮小投資規模。補償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識的從當時經濟狀況反方向上調節經濟景氣變動的財政政策,以實現穩定經濟波動的目的。在經濟蕭條時期,為緩解通貨緊縮影響,政府通過增加支出,減少收入政策來增加投資和消費需求,增加社會有效需求,刺激經濟增長;反之,經濟繁榮時期,為抑制通貨膨脹,政府通過財政增加收入、減少支出等政策來抑制和減少社會過剩需求,穩定經濟波動。

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主要內容是:當總需求小於總供給時,採用擴張性財政政策,擴大總需求,反經濟衰退;當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採用緊縮性財政政策,抑制總需求,反通貨膨脹;在總供求基本平衡時,實行中性財政政策,主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財政政策相機抉擇,改變支出和收入,調節社會總需求,從而影響經濟增長,其理論基礎在於凱恩斯主義的乘數原理。所謂乘數,是指財政改變支出和稅收引起國民收入變動的倍數效應。不同經濟發展時期的財政政策乘數效應可以通過IS-LM模型進行分析。
從財政政策相機抉擇的實踐來看,美國、日本和英國等各國政府都根據客觀經濟環境和經濟形勢的變化,相機實施不同的財政政策,並不斷完善其對經濟運行的調節機制。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完善,以及經濟形勢發展變化,財政政策先後經歷過適度從緊和積極擴張兩次重要的相機抉擇實踐。為了進一步適應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我國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適時轉向穩健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基本取向趨於中性,既防止通貨膨脹苗頭繼續擴大,又防止通貨緊縮趨勢重新出現;既堅決控制投資需求膨脹,又努力擴大消費需求;既對投資過熱的行業降溫,又著力支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穩健財政政策是又一次重要的相機抉擇實踐,旨在深化各項改革,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及時消除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建立有利於經濟自主增長的長效機制,為市場主體和經濟發展創造一個相對寬松的財稅環境和體制條件。
通過財政政策相機抉擇的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幾點基本結論:第一,財政政策是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和經濟手段,對「熨平」經濟周期有著重要影響,在宏觀調控的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二,財政政策相機抉擇屬於一種反周期調節的短期性措施,必須隨著作用環境與對象的變化而適時適度進行調整,相機抉擇是財政政策的關鍵所在。第三,財政政策相機抉擇以正確把握經濟形勢變化為前提,判斷越准確,決策越果斷,調控越及時,成效越顯著。
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具有時滯性,因為一個政策的制定以及實施是需要時間的,而現實的經濟卻是不斷變化發展的。然後,相機抉擇具有不可確定性,一來乘數不好控制;二來難以確定要使經濟達到預期的程度需要多少時間以及需要什麼程度的政策。

將財政政策劃分為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是根據財政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總量和結構中的不同功能來劃分的.
財政政策的分類

(1)擴張性財政政策(又稱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增加和刺激社會的總需求;增加國債、支出大於收入,出現財政赤字來實現:(2)緊縮性財政政策(又稱穩健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減少和抑制總需求;(3)中性財政政策是指財政的分配活動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保持中性。

閱讀全文

與相機決策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