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調相機在電力系統中起什麼作用
調相機的作用是向系統輸送無功率,改善功率因數,降低網路中的損耗,對調整網路電壓和提高電能質量有較好的作用。
⑵ 運行中的發電機變為調相機運行時,出現哪些現象
與系統並聯運行的發電機,當汽機的危急保安器或主汽門誤動時,使發電機失去了原動力而變作調相機運行,此時的發電機不能向系統輸發有功功率,而是從系統中吸收一部分有功功率以維持本身同步運轉,向系統送出無功功率。此時,反應大配電盤表計上的現象是:發電機有功功率批示負值,無功功率表指示上升,功率因數表指示為零或指示很小,定子電流表指示稍低,其它表計基本與正常時相同。
⑶ 什麼是發電機的調相運行
發電機的調相運行是指它不發出有功功率、只發出無功功率,主要是為了調節電網電壓;
當電網容性負載太多,電網電壓過高時,調相機工作在欠勵狀態(進相工作),吸收容性無功(發出感性無功);當電網感性負荷太多,電網電壓過低,調相機工作在遲相狀態(過勵),吸收感性無功,發出容性無功功率;
⑷ 發電機進相運行時,避免進相高力率,滯相低力率,解釋一下啥意思,還有說下有啥危害,謝謝
問題中「進相高力率,滯相低力率」估計就是指;進相時輸出功率不能太大「進相高力率」、功率因素不能太低「滯相低力率」發電機進相時應避免過大的電流沖擊,對電網和對發電機自身都不利,因為當「進相高力率」時,就表示發電機輸出較大的有功功率,對發電機有很大的機械沖擊,於發電機不利,當「滯相低力率」就表示發電機吸收較大的無功功率,對電網造成較大的電流沖擊,將使電網電壓造成波動,影響電網工作。
⑸ 城鄉電網無功補償裝置運行現狀分析
縣級電網無功補償探討
農網改造後,縣級電網有了根本的改善,無功補償在技術降損中顯得尤為重要。�1無功補償的原則�負荷中的無功功率影響著電網的電壓和系統的電能損耗,而補償電容器的容量和裝設位置的不同,對無功補償的降損效果、調壓程度以及裝設電容器本身的經濟效果也各不相同。�每補償1kvar無功功率,可減少的有功功率損耗值稱為無功補償經濟當量,可用C表示:�C-無功補償經濟當量kW/kvar。�無功補償經濟當量C值越大則補償效果就越好,因此我們不論選用哪種補償方式,C值以大為好。2農網無功補償的幾種方式�(1)二次變電所集中補償。�這種補償方式是在變電所10kV母線上集中安裝電容器,補償容量按主變容量的15~30配備,但這種補償方式對於農網有以下缺點:�①農網負荷季節性強,設備負載率低,變電所的無功補償容量的選擇很難適應季節性和晝夜大幅度變化的無功負荷的需要。�②為了使其功率因數達到上級電網規定值,並防止過補償和電壓升高的問題,就必須採用大容量無功補償裝置自動投切,在運行上勢必出現頻繁的操作。�③這種補償方式電容器都集中安裝在變電所的二次母線上,對每條配電出線並不減少線損。�(2)在10kV配電線路上集中補償。�這種補償方式是在線路負荷集中點(配電線主幹線2/3處),每點集中裝置10kV電容器100kvar~300kvar,比起變電所集中補償有優點,但也存在著缺點:�①補償設備裝在線路上,長久運行在室外,風吹雨打,設備損壞率高。�②由於運行在野外,電容器發生事故時不易及時發現,往往形成長期停運狀態,失去補償作用。�因此,應該建立嚴格的定期巡視、檢修制度,努力提高運行率。�(3)集中在100kVA以上大用戶補償。�這種補償方式是在變壓器低壓母線上,集中安裝一定數量的電容器,按照無功經濟當量分析,低壓無功補償可以就地平衡無功,降損效果好於高壓,但鄉鎮企業多數是非三班制連續工作,如不搞自動投切,也常常出現過補償和二次側電壓升高現象。因此,凡此種補償方式都應裝設無功自動投切裝置。另外,當這種用戶無負荷時,自動投切裝置全部切除電容器,而變壓器的無功損耗得不到補償,為了避免此種情況發生,應按變壓器容載時消耗的無功容量,在變壓器二次側安裝固定補償容量,其容量按Q=Se·10的值配備。
90年代以前,農村低壓用電以居民生活用電為主,其負荷主要是照明用白熾燈,不僅用電量少而且負荷性質基本是純電阻性(COSφ≈1),而低壓動力用戶的負荷功率因數雖然較低,但其用電量占總售電量的比例較小,故影響不大。近些年來,由於各種現代家用電器的迅速普及和大量使用,居民生活用電不僅用電量有了較大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其負荷性質有了很大的改變。與此同時,低壓動力客戶電量增長迅速,近幾年已經佔到了農村總用電量比重的60%~70%,主要以紡織行業、機械加工為主,而且動力客戶的用電量明顯呈現出繼續增長趨勢。這些動力客戶,其設備自然功率因數較低(COSφ=0.6~0.7),且經常處於低功率因數運行狀況。
目前,純居民生活用電的農村綜合變已經不存在了,絕大多數農村綜合變的非普工業用電佔到60%以上(小集鎮公用變和排灌變除外)。由於低壓動力客戶都沒有進行無功就地補償,網改時由於資金不足等原因也未考慮低壓無功補償問題,導致農村綜合變的功率因數很低,基本上在0.6~0.7之間,即無功功率在配電線路上引起的有功損耗實際上超過了有功功率在配電線路上引起的有功損耗。因此,從技術面分析,無功功率引起的有功損耗已經成為影響整個低壓配電系統線損率最主要的技術因素。
經過實踐,無功補償技術的應用為電力企業和客戶帶來了雙贏的局面。對客戶來講,合理進行隨機補償,可以降低電流,減少內線損耗,提高設備出力;對供電企業來說,無功補償技術改造後,配變可以降低損耗,使得配變利用率提高,滿足了更多動力客戶的供電需求。從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村綜合變容量不足的矛盾,可以將有限的電網建設資金用得更為合理。
無功補償的對象主要是需用動力設備容量在10千瓦以上的客戶;補償的方法應以隨機補償為主,實現無功就地平衡。從補償數量上來講,理論上講可以考慮按現有動力設備容量1:1~1:1.2來進行就地補償。考慮到農村動力客戶單台設備容量都較小,生產情況隨著經濟形勢經常變化,可以考慮採用小容量的電容器(如2千乏、4千乏)等合理進行分組配置或者按現有動力設備容量1:0.6~1:0.8進行補償以避免過補償。從補償後效果來看,補償後動力電流可以下降1/3以上,有些甚至能下降一半電流,台區線損基本上可以降低2~4個百分點,可以起到較好的降損效果。
⑹ 電力系統問題
電力系統的無功電源除了同步電機外,還有靜電電容器、靜止無功補償器以及靜止無功發生器,這4種裝置又稱為無功補償裝置。除電容器外,其餘幾種既能吸收容性無功又能吸收感性無功。
(1)同步電機:
同步電機中有發電機、電動機及調相機3種。
①同步發電機:
同步發電機是唯一的有功電源,同時又是最基本的無功電源,當其在額定狀態下運行時,可以發出無功功率:
Q=S×sinφ=P×tgφ
其中:Q、S、P、φ是相對應的無功功率、視在功率、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數角。
發電機正常運行時,以滯後功率因數運行為主,向系統提供無功,但必要時,也可以減小勵磁電流,使功率因數超前,即所謂的"進相運行",以吸收系統多餘的無功。
②同步調相機:
同步調相機是空載運行的同步電機,它能在欠勵或過勵的情況下向系統吸收或供出無功,裝有自勵裝置的同步電機能根據電壓平滑地調節輸入或輸出的無功功率,這是其優點。但它的有功損耗大、運行維護復雜、響應速度慢,近來已逐漸退出電網運行。
(2)並聯電容器:
並聯電容器補償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無功電源,由於通過電容器的交變電流在相位上正好超前於電容器極板上的電壓,相反於電感中的滯後,由此可視為向電網"發?quot;無功功率:
Q=U2/Xc
其中:Q、U、Xc分別為無功功率、電壓、電容器容抗。
並聯電容器本身功耗很小,裝設靈活,節省投資;由它向系統提供無功可以改善功率因數,減少由發電機提供的無功功率。
(3)靜止無功補償器:
靜止無功補償器是由晶閘管所控制投切電抗器和電容器組成,由於晶閘管對於控制信號反應極為迅速,而且通斷次數也可以不受限制。當電壓變化時靜止補償器能快速、平滑地調節,以滿足動態無功補償的需要,同時還能做到分相補償;對於三相不平衡負荷及沖擊負荷有較強的適應性;但由於晶閘管控制對電抗器的投切過程中會產生高次諧波,為此需加裝專門的濾波器。
(4)靜止無功發生器:
它的主體是一個電壓源型逆變器,由可關斷晶閘管適當的通斷,將電容上的直流電壓轉換成為與電力系統電壓同步的三相交流電壓,再通過電抗器和變壓器並聯接入電網。適當控制逆變器的輸出電壓,就可以靈活地改變其運行工況,使其處於容性、感性或零負荷狀態。
與靜止無功補償器相比,靜止無功發生器響應速度更快,諧波電流更少,而且在系統電壓較低時仍能向系統注入較大的無
⑺ 電網系統調相機在電網系統起什麼作用
調相機的作用是向系統輸送無功功率,改善功率因數,降低網路中的損耗,對調整網路電壓和提高電能質量有較好的作用
⑻ 採用電容補償與調相機相比缺點是什麼
電容補償量不能隨著網路中不斷變化的電感量變化而變化,只能有限的補償。並且電容補償量相對較小,不能用於較大的網路補償。
調相機可以根據電網中電感量變化而變化,做到最佳補償。而且調相機容量都比較大,可以獨立補償一個中小區域網
⑼ 調相機的啟動方式主要有哪幾種簡述各種啟動方式的過程和優缺點
1、調相機低頻啟動:利用發電廠的一台機組對調相機專線供電以啟動調相機。當調相機無啟動設備,而電網又急需無功功率時,常採用低頻啟動方式。
方法是:將調相機和發電機一同接在一條與電力網完全隔離的專用線路和母線上,拖動調相機的發電機不應小於調相機容量的20%~30%,停用低電壓、低頻率保護和有關的二次設備,隨後給調相機、發電機加入勵磁電流,然後合上調相機開關和發電機開關,啟動發電機,此時發電機同調相機同時轉動。在升速過程中,同時增加調相機的勵磁電流,直至達到額定值時,將發電機、調相機達額定轉速時並入電網。
該啟動方式的優點是對調相機的沖擊電流小,可以說無沖擊電流。但系統運行方式改變較多,操作麻煩,須發電廠空出一台專用發電機,一般情況下不採用這種方式。
⑽ 調相機的作用
運行於電動機狀態,但不帶機械負載,只向電力系統提供無功功率的同步電機。又稱同步補償機。用於改善電網功率因數,維持電網電壓水平。
電力系統中的主要負載是非同步電動機和變壓器。這些設備均從電網汲取大量的無功功率以供其勵磁之用。所以,電網擔負著很大一部分電感性的無功電流,導致電網的功率因數降低,以致發電機和輸配電設備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線路損耗和電壓損失增大,輸電質量變壞,甚至影響輸電的穩定性。由於同步電機處在過勵狀態時,可以從電網汲取相位超前於電壓的電流,從而改善電網的功率因數(見功率因數的提高,因此在過去的生產實際中,除選用一部分同步電動機外,還在電網的受電端裝設一些同步調相機,用於改善電網的功率因數。根據電網負載情況的不同,適當調節調相機的勵磁電流,可改變調相機汲取的無功功率,使電網的功率因數接近於1。此外,在長距離輸電線路中,線路電壓降隨負載情況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如果在輸電線的受電端裝一同步調相機,在電網負載重時,讓其過勵運行,減少輸電線中滯後的無功電流分量,從而可減少線路壓降;在輸電線輕載的情況下,讓其欠勵運行,吸收滯後的無功電流,可防止電網電壓上升,從而維持電網的電壓在一定的水平上。同步調相機還有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的作用。
同步調相機的結構基本上與同步電動機相同,只是由於它不帶機械負載,轉軸可以細些。如果它具有自起動能力,則其轉子可以做成沒有軸伸,便於密封。同步調相機經常運行在過勵狀態,勵磁電流較大,損耗也比較大,發熱比較嚴重。容量較大的同步調相機常採用氫氣冷卻。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和靜止無功補償器 (SVC)的推廣使用,調相機現已很少使用。
取自"http://login.wiki.cn/wiki/%E5%90%8C%E6%AD%A5%E8%B0%83%E7%9B%B8%E6%9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