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照相機鏡頭大小如何劃分
按照視角可以分為魚眼鏡頭、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標准鏡頭、中焦鏡頭、中長焦鏡頭、長焦鏡頭、超長焦鏡頭。
按焦距是否可調可以分為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
按對焦方式可以分為自動鏡頭和手動鏡頭。
按鏡頭卡口可以分為佳能的EF卡口,尼康的F卡口,索尼的α卡口,賓得的PK卡口,奧林巴斯的OM卡口等。
按光軸是否可調可以分為移軸鏡頭和固定光軸鏡頭。
按成像、價格、光圈大小、品質做工等,又可以分為專業鏡頭和非專業鏡頭等。
(1)相機鏡頭分為多少mm擴展閱讀:
不同的拍攝場合,適合不同的鏡頭:
1.廣角風景攝影為主
拍攝風景主要是以大場面為主,所以一般採用廣角鏡頭。由於佳能採用的是APS大小的CMOS感光器件,和原來鏡頭所對應的膠片有著1:1.6的倍率關系,所以原來鏡頭焦距為28mm乘1.6,那就會變成44.8mm,這樣一來幾乎沒有廣角了。
2.旅遊攝影為主
出外旅遊,簡便易攜帶、輕巧又質優的鏡頭應該是考慮的重點。若以「一鏡走天涯」的理念來選擇鏡頭,即使在博物館或鍾乳石洞等光線不足的地方,鏡頭帶防手振功能也能很好地滿足拍攝要求。
3.人像攝影為主
人像拍攝一般是攝影愛好者的必經之路。拍攝人像鏡頭一般焦距范圍在50~135mm,比較有代表性的是EF 85mm F1.2UL和EF 85mm F1.8U鏡頭,報價分別為13500元和2850元。但由於經濟有限,配備專一的人像鏡頭對於腰包不太富裕的愛好者而言還是比較奢侈的,因此,一些愛好者將眼光投向中、長焦變焦鏡頭。
4.微距攝影
現在好多攝友喜歡拍攝微距,喜歡把花朵、蟲草記錄在自己的記憶中。常見的方法是利用一些帶有微距模式的變焦鏡頭拍攝,但由於變焦鏡頭拍攝比例關系,不能將微距拍攝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一般要選用專用的微距鏡頭進行拍攝。
2. 單反鏡頭按焦段分類一般有哪幾種
照相鏡頭的分類方法很多,但通常按下述的方法來分類:
(l)按鏡頭的焦距或視場角來分類,把鏡頭分成:標准鏡頭,短焦(廣角)鏡頭,長焦(望遠)鏡頭三類。
一般照相機出售時,大都配置有標准鏡頭。
標准鏡頭的焦距和底片畫幅的對角線長度基本相等。其視場角雖仍有大小差別(一般在45°~55°之間),但大都接近人眼的視角。
因此用標准鏡頭拍攝的照片,其畫面景物的透視關系比較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
由於標准鏡頭的焦距、視場角、拍攝范圍、景深,以及在相同拍攝距離上所獲得的影象尺寸等均比較適中,因而這種鏡頭應用最廣泛,最適合拍攝人像、風光、生活等各種照片。
廣角鏡頭就是短焦距鏡頭。
根據焦距的長短又有廣角與超廣角鏡頭之分。
其特點是:
焦距短、視場角大、拍攝景物范圍廣。
在環境狹窄無法增加距離的情況下,使用廣角鏡頭可以擴大拍攝視野,在有限距離范圍內拍攝出全景或大場面的照片。
廣角鏡頭還具有超比例地渲染近大、遠小的特點,有誇張前景的作用。
在攝影中可充分利用其所創造的特殊透視關系,來誇大景物的縱深感,突出所強調的主體部分。
廣角鏡頭的焦距較短,景深較長,拍出的照片遠近都很清晰。
因此,它比技適合於抓拍一些來不及從容對焦的活動,比較適宜拍攝大場面的新聞照片,或在室內拍攝家庭生活照片等。
由於廣角鏡頭的祝場角大,景深范圍大,在風光攝影中它是不可缺少的攝影鏡頭。目前市場上一般的塑料自動照相機都裝配了廣角鏡頭。
中焦距鏡頭屬於長焦距鏡頭一類,中焦距鏡頭的焦距約為標准鏡頭焦距的兩倍,長焦距鏡頭其焦距則更長一些。
其共同的特點是:
焦距長,視場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
所以在同一距離上能拍得比標准鏡頭更大的影象。它適合於在遠處拍攝人物或動物的活動,拍攝一些不便於靠近的物體,從而獲得神態自然、生動逼真的畫面。
由於中、長焦距鏡頭的景深范圍比標准鏡頭小,利用此特性有利於虛化對焦主體前後雜亂的背景,而且被攝主體與照相機一般相距比較遠,在人象或主景的透視方面出現的變形較小,拍出的人象會更生動,因此人們常把中焦鏡頭稱為人像鏡頭。
一般的民用用戶很少使用長焦鏡頭,這是因為長焦鏡頭的鏡筒較長,重量重,價格相對來說也比較貴,而且其景深比較小,在實際使用中較難對准焦點,因此常用作專業攝影。
(2)按鏡頭的聚光能力分為超透光力鏡頭,照相物鏡其相對孔徑的大小應達到1:2.8以上;強透光力鏡頭,1:3.5~1:5.8;正常透光力鏡頭,1:6.3~1:9;弱透光力鏡頭,小於1:9。
(3)按鏡頭的焦距能否變化,又可分為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兩類。
由於光學設計水平、光學玻璃熔制技術的迅速提高,手頭比較富有的攝影愛好者已有可能選用焦距可在一定范圍內改變而保持象面不動的光學系統。
這種在一定范圍內可以變換焦距值、從而得到不同寬窄的視場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圍的照相機鏡頭稱之為變焦距照相物鏡,簡稱變焦鏡頭。變焦鏡頭在不改變拍攝距離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變動焦距來改變拍攝范圍,因此非常有利於畫面構圖。
由於一個變焦鏡頭可以兼擔當起若干個定焦鏡頭的作用,外出旅遊時不僅減少了攜帶攝影器材的數量,也節省了更換鏡頭的時間。目前,國外生產的高檔全自動傻瓜照相機幾乎都配置有小變倍比的變焦鏡頭。
變焦鏡頭根據變焦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單環式和雙環式兩種。單環式變焦距鏡頭,變焦和調焦使用同一拔環,推拉它變焦、轉動它調焦;優點是操作簡便、迅速。
雙環式變焦距鏡頭,變焦距和調焦面各用一個環,分別進行;優點是變焦和調焦兩者互不幹擾,精度較高,但操作比較麻煩。在目前上市的變焦距鏡頭中,有些在鏡頭前圈上還標有"Micro"字樣,意為可作微距攝影,也可作超近攝影,這樣的變焦距鏡頭更具有多用性。
但是,變焦距鏡頭由於其光學系統和機械結構較為復雜,因此加工和製造比較困難,受價格、體積和重量的制約。
變焦鏡頭的相對孔徑不可能做得很大,有時為減小體積或為保證象差,鏡頭往往只能變孔徑。
3. 單反相機的鏡頭分為哪幾種
1、廣角鏡頭
本意義上的廣角鏡頭是指的焦距在35mm以下的鏡頭,比如28mm、24mm甚至是16mm的鏡頭。一般來說,24mm以下的鏡頭都稱為超廣角鏡頭了。鏡頭的焦距要乘以1.5或者1.6,所以,對於這類單反來說,16mm的才能算超廣角鏡頭。
2、標准鏡頭
一般來說,焦距是50mm或者85mm。50mm的鏡頭視角跟人眼最接近,但也只能因為如此,想用好標頭很難,因為它不像超廣角或者微距鏡頭那樣,能拍出人眼無法感受到的畫面。85mm的鏡頭則一般是人像鏡頭。
3、中長焦鏡頭
一般是100mm或者135mm。其中100mm的鏡頭一般是微距鏡頭,135mm的鏡頭也是人像鏡頭,只不過側重於半身人像,而85mm更側重於全身的人像。
(3)相機鏡頭分為多少mm擴展閱讀
利用長焦鏡頭可以把遠處的拍攝物體拉近適用於拍攝遠處的景物或者是拍攝不易接近的被攝物體,例如拍攝野生動物體育賽事舞台演出或者是特寫長焦距鏡頭能夠明顯的壓縮畫面的空間縱深距離使畫面變得扁平,獲得較淺景深的畫面效果。
雖然長焦鏡頭能夠使處於雜亂環境中的被攝物體得到突出,但同時給精確調焦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在拍攝時焦距稍微不精確,就可能造成主體模糊。
4. 相機鏡頭分類有哪些
據焦點距離不同,拍攝范圍不同,鏡頭分為三種,廣角鏡頭(一次拍攝就能覆蓋很廣范圍)、標准鏡頭(跟人眼的視野比較相似)以及長焦鏡頭(能夠將遠處物體拉近)。焦點距離簡稱焦距,單位是mm。焦距越大,拍攝范圍越窄。標准鏡頭的焦距為50mm左右,比50mm小的鏡頭屬於廣角鏡頭,比50mm大的鏡頭屬於長焦鏡頭。
之前介紹過,鏡頭還可以分為焦距固定的定焦鏡頭以及可以變化的變焦鏡頭。此外還有一些功能比較獨特的鏡頭,比如微距鏡頭等。需要注意的是,定焦鏡頭雖然焦距單一,但是並不意味著不方便。相反,一般定焦鏡頭都具有比較大的光圈,所以容易拍攝出具有虛化效果的照片。
在上述鏡頭中,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對照片構圖的影響較大,對此下騙教程中有詳細介紹。熟練掌握這些鏡頭的特點,可以大幅提高構圖能力。對於一張優秀的照片來說,除了相機本身的功能外,鏡頭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對於構圖來說也是如此。
鏡頭可以改變取景范圍,而且可以改變攝影鳳格。
5. 關於單反相機的鏡頭分類大概分那些啊
1、廣角鏡頭:
本意義上的廣角鏡頭是指的焦距在35mm以下的鏡頭,比如28mm、24mm甚至是16mm的鏡頭。一般來說,24mm以下的鏡頭都稱為超廣角鏡頭了。
2、標准鏡頭:
焦距是50mm或者85mm。50mm的鏡頭視角跟人眼最接近。
3、中長焦鏡頭:
一般是100mm或者135mm,其中100mm的鏡頭一般是微距鏡頭。
(5)相機鏡頭分為多少mm擴展閱讀:
單鏡片鏡頭在早期的相機使用,成像可以比針孔銳利,光圈也更大,基本可以手持拍攝。工作光圈大概在f/12左右。由於當時使用大底片,效果可以接受。
從雙鏡片再到三鏡片,鏡頭的光圈更大,成像也相當銳利,Cooke Triplet是目前已知的最好設計。如果是四片鏡片,成像已經相當好。
比如Zeiss Tessar(天塞),四片三組結構,其中兩片粘在一起形成一組。四片結構的天塞鏡頭唯一的問題是光圈不能做得太大,不然像質會下降。對於35毫米相機,天塞結構的頂限是f/2.8,即使使用當前最好的光學玻璃。要光圈更大,就要更多鏡片。
速度(即最大光圈)不是唯一的問題。視角越大,需要的鏡片越多。一支低速小視角鏡頭,例如Leitz 560mm f/6.8 Telyt,只用了兩片鏡片。50mm f/1.4一般需要6或7片,21mm f/4.5 Zeiss Biogon使用了8片。更多的鏡片使鏡頭更大更重也更貴。
網路-單反鏡頭
網路-單反相機鏡頭
6. 數碼相機的鏡頭,有多少多少毫米之說,是什麼意思呢
指鏡頭的焦距,比如18-55mm,是指
鏡頭焦距
可以從18mm變到55mm.
再比如50mm鏡頭,是指定焦鏡頭,焦距沒法變,只能固定在55mm的焦距上.
多了解一下就知道了.
不好意思,打錯了,是固定在50mm焦距上,呵呵
7. 按鏡頭焦距分類鏡頭一般分為哪幾種它們的焦距各是多少
廣角,標准,長焦
廣角鏡頭是一種焦距短於標准鏡頭、視角大於標准鏡頭、焦距長於魚眼鏡頭、視角小於魚眼鏡頭的攝影鏡。低於35mm
標准鏡頭,視角為50度左右的鏡頭之總稱。焦距長度和所攝畫幅的對角線長度大致相等的攝影鏡頭。其視角一般為45°~50°。畫面35毫米為40—60毫米焦距的鏡頭,6*6厘焦距的為75—80毫米焦距的鏡頭,4*5英寸則是120—150毫米。標准鏡頭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間的攝影鏡頭,標准鏡頭所表現的景物的透視與目視比較接近。 它是所有鏡頭中最基本的一種攝影鏡頭。
長焦距鏡頭是指比標准鏡頭的焦距長的攝影鏡頭。長焦距鏡頭分為普通遠攝鏡頭和超遠攝鏡頭兩類。普通遠攝鏡頭的焦距長度接近標准鏡頭,而超遠攝鏡頭的焦距卻遠遠大於標准鏡頭。以135照相機為例,其鏡頭焦距從85毫米— 300毫米的攝影鏡頭為普通遠攝鏡頭,300毫米以上的為超遠攝鏡頭。
8. 相機鏡頭27mm.35mm.50mm是什麼意思
你說的這個是指的鏡頭焦距,因為鏡頭焦距屬於攝影的基礎知識,雖然很簡單,但是要讓你從理論到實際的明白還是需要講很多,給你找了些資料自己看吧:
鏡頭焦距:是指鏡頭光學後主點到焦點的距離,是鏡頭的重要性能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著拍攝的成像大小,視場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畫面的透視強弱。
鏡頭的焦距是鏡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了被攝物在成像介質(膠片或CCD 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當於物和象的比例尺。當對同一距離遠的同一個被攝目標拍攝時,鏡頭焦距長的所成的象大,鏡頭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根據用途的不同,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幾毫米,十幾毫米的,也有長達幾米的。較常見的有 8mm,15mm,24mm,28mm,35mm,50mm,85mm,105mm,135mm,200mm,400mm,600mm,1200mm等,還有長達2500mm超長焦望遠鏡頭。
鏡頭根據其焦距的長短,也即拍攝時的視角,可分為標准鏡頭,廣角鏡頭和長焦距鏡頭等。
標准鏡頭的視角約50度左右,這是人單眼在頭和眼不轉動的情況下所能看到的視角,從標准鏡頭中觀察的感覺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景物基本相同。35mm相機的標准鏡頭的焦距多為40mm,50mm或55mm。120相機的標准鏡頭焦距一般為80mm或 75mm,相機片幅越大則標准鏡頭的焦距越大。而數碼相機由於其成像介質(CCD或CMOS)有大有小,標准鏡頭的焦距也不一致。為了方便直感,說起DC 鏡頭時經常採用等效於35mm相機的所謂等效焦距,這個等效就是指視角上的等效。以下就只說35mm相機的鏡頭,其他片幅的相機以及數碼相機可以類推。
廣角鏡頭,顧名思義就是其攝影視角比較廣,適用於拍攝距離近且范圍大的景物,有時用來刻意誇大前景表現,強烈遠近感以及透視。35mm相機的典型廣角鏡頭為焦距28mm,視角為72度。常用的還有比28mm略長一些的35mm,38mm的所謂小廣角(多見於傻瓜機)。
比一般廣角鏡頭視角更大的是超廣角鏡頭(如焦距為24mm,視角84度)以及所謂的魚眼鏡頭,其焦距為8mm,視角可達180度。
長焦距鏡頭適於拍攝遠距離景物,景深較小,因此容易使背景模糊,主體突出。35mm相機長焦距鏡頭通常分為三級,135mm以下稱中焦距,如85mm,視角28度,105mm,視角23度以及135mm,視角18度。中焦距鏡頭經常用來拍攝人像,有時也稱為人像鏡頭。135-500稱長焦距,如200mm,視角12度,400mm,視角6度。500mm以上的稱為超長焦距,其視角小於5度,適用於拍攝遠處的景物。如球場上的特寫以及野生動物的拍攝,因無法靠近被攝物,超長焦距鏡頭就大有用武之地。
鏡頭焦距的定義是什麼呢?一般我們說:焦距就是透鏡是中心到焦點的距離。但這僅僅是單片薄透鏡的情況,由於照相機的鏡頭都是由許多片透鏡組合而成的,因此,情況遠不是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