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衡量數碼相機的標準是什麼
1.走出高像素的誤區
像素作為衡量數碼相機質量的標准之一,常被消費者視為選購數碼相機時的考核重點,許多消費者也因此走進了高像素的誤區,盲目地追求高像素,將像素看成了衡量數碼相機質量的惟一標准。數碼相機採用CCD或者CMOS進行感光,拍攝圖像的像素數取決於相機內CCD或者CMOS晶元上光敏單元的數量,理論上,光敏單元越多,拍攝到的影像就會越清晰。但是由於數碼相機感光元件的面積比傳統膠片的面積小很多,在有限的晶元面積上增加過多的光敏單元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圖像信噪比降低、感光度降低等。
眾所周知,數碼相機需要依靠內部的圖像處理引擎來減少色彩誤差。數碼相機成像的原理和傳統相機有著本質上的差別,通過感光元件獲得的數據必須經過處理並組合,才能生成最終的圖像文件,處理引擎的計算方法直接影響最終圖像的質量。因此,像素的確可以視為數碼相機等級的重要判定標准之一,但卻不是惟一的標准,我們需要通過數碼相機的綜合指標來全面考察數碼相機的品質。
2.感光元件尺寸的重要性
影響數碼相機成像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數碼相機感光元件的光敏單元尺寸對成像的影響是很大的。光敏單元的尺寸越大,感光元件對光線也就越敏感,產生的信號噪音就越小,對高光和陰影部分的再現就會更優異,對比度也更高。而在有限的感光元件面積上增加過多的光敏單元,會導致光敏單元過小而帶來圖像信噪比降低、感光度降低等問題。
那麼,怎麼才能知道光敏單元的尺寸大小呢?我們知道,數碼相機拍攝圖像的像素數等於相機內CCD感光元件上光敏單元的數量,因此,如果像素數相同,數碼相機使用的感光元件尺寸大的光敏單元的個體尺寸自然較大。例如佳能PowerShot G2和EOS 1D這兩種型號的數碼相機的像素分別是400萬和415萬,PowerShot G2使用的是1/1.8英寸的CCD,每個光敏單元的尺寸僅有3.125平方微米,而EOS 1D使用的是面積達到28.7mm×19.1mm的大型CCD,單個光敏單元面積達到11.5平方微米,這也就是PowerShot G2能夠達到最高等效感光度ISO400,而EOS 1D能夠達到最高等效感光度ISO1600的原因。
3.CCD和CMOS的選擇
與傳統相機用膠卷感光原理來存儲圖像不同,數碼相機是利用一個感光元件將透過鏡頭照射到晶元上的光線轉換成電荷,然後電信號經過處理後變成數字信號,再經過圖像處理引擎的處理將數字信號以一定格式壓縮後存入緩存內產生數碼照片的。其中感光元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市場上的數碼相機使用的感光元件有CCD和CMOS兩種,它們在功能和性能上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由於在數碼相機開始流行的時候,CMOS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因此大部分消費者的觀念都認為CCD比CMOS好,而CMOS感光元件只適合使用在手機或者其他對圖像要求沒有那麼高的場合。
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的確,大部分數碼相機使用的感光元件是CCD,這種特殊的半導體材料通過表面上的光敏元件將光線轉換成電荷,可產生低噪音、高性能的成像,因此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但實際上,CMOS感光元件也有著許多優點,CMOS一樣通過半導體來轉換光線,但與CCD不同的是,CMOS的每個光敏元件都有一個將電荷轉化為電子信號的放大器,CMOS可以在每個像素基礎上進行信號放大,採用這種方法可節省任何無效的傳輸操作,所以只需少量的能量消耗,同時噪音也有所降低。製作精良的CMOS感光元件成像效果一點也不比傳統的CCD差,因此,不能以數碼相機使用的是CCD還是CMOS感光元件來衡量品質,CMOS感光元件的好壞只在於製作的品質和技術是否成熟,佳能公司製作的CMOS數碼相機EOS 10D就是一台准專業級數碼相機。
4.鏡頭的重要性
可以說,鏡頭是一部相機的靈魂,數碼相機當然也不例外,無論是光學相機還是數碼相機,鏡頭都是最不可忽視的要素之一。
表面上看,數碼相機由於感光元件解析度有限,理論上對鏡頭的光學解析度要求會比較低,但由於普通數碼相機採用的是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進行感光,其面積要比傳統膠片的面積小很多,因此對鏡頭解析度的要求就更加嚴格。否則,數碼相機即便有很高的像素數,成像質量仍舊會因為鏡頭的原因而比較差。換句話說,就是數碼相機採用的光學鏡頭的解析能力一定要優於感光元件的解析度。
事實上,數碼相機的鏡頭結構復雜程度和對製作工藝的要求,一點也不比傳統相機的鏡頭低,它主要是由多組透鏡組成,成像質量越高,鏡片越多。很難說哪一種鏡頭就是最好的,但具備大口徑、多片多組、包含非球面透鏡和優質鍍膜的高質量鏡頭是要求完美圖像質量的用戶的最佳選擇。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鏡頭生產廠商包括兩大系列,一個為日本廠商,包括尼康、佳能和賓得等品牌;另一個為德國廠商,包括萊卡、蔡司和施耐德等品牌。日本廠商鏡頭性價比高,而德國廠商鏡頭的成像質量較高,但相對來說價格也較貴。
另外,數碼相機的鏡頭材質分為玻璃與塑料兩類,有的廠商強調他們的相機鏡頭以玻璃為材料,所以透光率佳、投射影像更清晰。但實際上,玻璃透鏡並不一定能比塑料透鏡帶來更清晰的影像,同時玻璃鏡頭也可能增加相機重量,因此選購時還是應該從多方面來考慮,不要局限於此。
5.注意變焦功能的細節
在選購數碼相機時,變焦倍數是消費者普遍關注的重點。較大的變焦倍數能夠使數碼相機拍攝的靈活性更強,但並不是簡單地看大小就能夠知道數碼相機的拍攝情況的。變焦分光學變焦和數碼變焦,我們首先要特別注意光學變焦的范圍,一台相機的最小焦距越小,它的廣角拍攝范圍就越大,有利於拍攝大場面,而最大焦距越大則遠攝能力越強。焦距范圍38mm~114mm和35mm~105mm的鏡頭都為3倍變焦鏡頭,但很明顯,38mm~114mm的鏡頭喪失了拍攝大場面的能力,而35mm~105mm的鏡頭實用性就要比前者高出許多。
另外,與傳統相機不同的是,數碼相機還提供數碼變焦功能,數碼變焦與光學變焦有很大的不同,數碼變焦是把攝入的圖片放大然後對空白部分進行科學填充,也就是所謂的插值法放大。需要注意,插值成分越多,犧牲的圖片細節也就越多,清晰度越低。所以,一般的數碼變焦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因此,在選購數碼相機時,要著重看光學變焦范圍,千萬不要聽信商家不負責任的宣傳,誤以為通過數碼變焦功能就能夠補償光學變焦范圍的不足。
6.正確解讀光圈的大小
在選購數碼相機時,光圈的大小也是衡量鏡頭質量的因素之一,光圈是指在單位時間內進光量的多少,也就是控制感光元件吸收光線的面積大小。照片的亮度由吸收光線的面積和快門控制的吸收光線的時間來決定,因此,配備大光圈的數碼相機由於吸收光線的面積較大,所以可以使用更快的快門速度,也就是使用較少的吸收光線的時間來吸收足夠的光線,因此即使在稍微昏暗的場所或者快速移 動的情況下攝影,也不易由於抖動而使照片發虛。
另外,相機的光圈同時也是影響照片景深范圍的因素,景深是指在拍攝的圖像中,在一定距離的坐標上景物清晰的范圍。還記得電影或者電視中,前後人物對話時說話的人會清晰地突出出來嗎?這就是利用景深的一種創作手段,可以使您的注意力集中在說話人的身上。淺景深可以實現非常模糊的背景但人物突出的效果,大景深則可以獲取由近到遠的廣闊清晰圖像,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可以說,大光圈對於數碼相機的好處是非常大的,從上面的介紹您會發現,光圈所影響的地方都是數碼相機比傳統相機薄弱的環節,這也是佳能公司採用的F2.0最大光圈一直都受到用戶贊賞的原因。但您或者會奇怪為什麼F2.0是大光圈,有一點需要您記住:光圈F數值越大,實際光圈越小。
B. 買相機主要看哪些參數
購機要看的參數主要有鏡頭和CCD,這是數碼相機的關鍵部件,不可忽略。
數碼相機選購指南--鏡頭挑選篇★鏡頭
在數碼相機的物理部件中,鏡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它的好壞是影響圖像質量的關鍵因素。在數碼相機的選購中對於鏡頭的考察主要是考察鏡頭材質、焦距大小和變焦能力這三個參數。目前數碼相機的鏡頭材質主要有玻璃和塑料兩種。雖然全玻璃鏡片投射圖像最清晰,但並不是說玻璃透鏡的相機就一定比塑料材質的機種好。這是因為光學的成像相當復雜,一定程度上還要受到透鏡組設計的影響,而且玻璃材質較塑料材質更重,還可能影響相機整體的重量。所以大家在選購時,絕不可因為是玻璃做的鏡片就以為它擁有絕對的高質量,還要從多方面作綜合觀察。
焦距這個參數在數碼相機的技術規格上一般會標示為F值(代表最大光圈)和f值(代表焦距長度)。焦距長度通常包括相機本身的設計值,以及它等同於普通35mm相機的焦距值,例如f=8到24,就等同於35mm的135相機的38-115mm。一般說來,35mm規格的標准鏡頭是28-70mm,若能超過70mm以上表示鏡頭具有望遠功能,低於28mm以下則有廣角效果。在目前中檔的數碼相機中,大多都有光學變焦鏡頭,但變焦范圍非常有限,很少有超過10倍的,所以這類相機一般都可以安裝附加的遠距照相鏡頭和過濾器。有一些數碼相機還有數碼變焦功能,可以使變焦范圍再度擴大,但是你要注意的是數碼變焦只是將像素點擴大,而實際的光學解析度卻絲毫未變。對於變焦鏡頭,一般的家用數碼相機2~3倍變焦即可夠用。其實對於數碼相機的變焦功能,在價格一定的條件下,變焦鏡頭不一定就比定焦鏡頭要好,變焦鏡頭由於設計比較復雜,所以在各個焦距段表現會不一致,而定焦鏡頭的設計要簡單很多,在一個固定的焦距段表現得非常出色。另外,對於鏡頭這種關鍵部件,筆者個人的意見是傳統專業相機廠商的產品的品質要更好一些.
數碼相機選購指南--CCD與LCD選購篇
★
感光成像部件
一般來說,數碼相機的成像系統包括鏡頭、光圈、快門和感光成像器件四個部件,其中核心部件就是感光成像器件,它也是部件中價格最為昂貴的,可以稱作數碼相機的心臟。目前數碼相機的感光部件主要採用兩大類光敏元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器件CMOS。和CMOS相比,在相同像素下,CCD功耗大、價格貴,但是CCD光敏器件產生的圖像質量要好很多,因此成為市場主流。我們主要介紹以CCD為成像器件的數碼相機。
CCD分為面CCD和掃描線性CCD兩類。面CCD數碼相機的CCD晶元具有拍攝速度快的優點,能拍攝活動景物和適應有閃光燈的環境;掃描線性CCD數碼相機中使用的CCD晶元解析度極高,但由於存在掃描過程,解析度越高,需要的曝光時間越長,導致這類數碼相機無法拍攝活動景物,也不能進行閃光拍攝。所以,除非只是用於靜物拍攝,一般應選用面CCD型數碼相機。關於CCD,有一個用來區分數碼相機檔次的重要參數就是「像素值」,它取決於CCD晶元上光敏組件的數量,數量越多可產生圖像的解析度越高,所拍圖片的質量也就越高。所以你在選購數碼相機時,一定要記住,只能以CCD像素而不是其它什麼指標的像素來衡量數碼相機的好壞。另外,我們經常能看到形容CCD時用分式來表示,比如1/2英寸CCD、1/2.7英寸CCD等。從實際拍攝效果來看,一般使用小晶元CCD的數碼相機圖像質量相對較好,這是因為從CCD晶元製造工藝來考慮,晶元面積越小,集成度越高,而集成度高的CCD在原料及工藝上一般更優秀一些。
★
液晶顯示屏
現在數碼相機大多有彩色液晶顯示屏供取景、預覽和刪除照片,大小一般為1.8英寸或2英寸,少數機型能提供大到2.5英寸液晶屏的視覺感受。雖然通過LCD液晶屏你可以獲得取景、隨時預覽、刪除影像的諸多好處,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便,因為它是數碼相機上非常耗電的一個裝置,4節普通電池一般只能成像15張左右(打開LCD或是用LCD看拍攝後的結果),所以對液晶屏的考察主要是對其節能性的考察。目前有一些數碼相機採用了採光式節能型液晶屏,通過採集外界的光源使數碼相機的液晶屏發光顯示圖像,這種液晶屏雖然亮度要差些,但降低了能耗,大大增加了電池的使用壽命,同時節約了費用,所以在選購時你最好選擇具有這種液晶屏的數碼相機。另外,LCD液晶屏的位置是否可調也很重要,因為如果數
C. 評價數碼相機質量的指標有哪些
1.CCD的大小,越大成像質量越好。2.鏡頭的質量和變焦能力。3。像素的多寡?4。對焦的速度。5。廣角的畸變大小。6。紫邊控制如何?7。防塵及防抖否?8。耐摔及磕碰程度怎樣?9。電池的續航能力?10。操控是否快捷方便?
其它還有:耐寒性、外觀、防水等等較專業會考量的指標。
D. 請問購買單反相機主要看哪些指標
1、機身的連拍速度。想拍高速運動的物體,連拍必不可少,單反低端連拍為3張每秒,中端為5張,高端為8張以上(最高速單反為11張每秒。)連拍越高速的機身客觀上也表明性能越好,因為有更可靠的快門,更快的存儲速度,更大的機身緩存。
2、按鏡頭買機身。機身不重要鏡頭才是王道。誰家鏡頭好鏡頭多就買誰家的機身。當然你也有副廠生產的鏡頭可選,
但一定要記住,副廠怎麼都是「副」,只能做原廠鏡頭(性價比方面)的補充和備選。在同等價位下,奧林巴斯,賓得,索尼的機身總比佳能尼康有過人之處,有關鍵性優勢,但為什麼他們的機身只能分享到不到20%的市場份額,就是因為鏡頭群的不完備。
3、是否有感測器除塵功能。自從感測器代替膠片固定安裝在機身後,一個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就是灰塵掉在感測器表面,引起拍出的照片有令人不爽的污點,清潔感測器並不是人人擅長,而且需要專業工具,送店清理也是價格昂貴。
為此,很多人都不願意更換鏡頭,對題材拍攝和攝影技術都大有限制。雖然除塵功能到現在也不完美,但有比沒有強,建議機身有此功能。
4、高感光度表現。這是單反相機和小數碼拍攝表現上最直觀的表現,各單反機身也發揮不一樣,建議上網看拍攝樣片對比。
不用在意最高感光度為多少(已經沒有實用價值),對比ISO3200以下的照片。對焦性能。就像前面連拍速度舉的例子一樣,機槍光有子彈不行,打得准才是關鍵。對焦就是要又快又准。
5、機身握持手感。一般都是好的,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6、電池續航時間。當然是越長越好。
(4)衡量相機指標有哪些擴展閱讀:
選購單反相機技巧:
1、購機前,想清楚自己用來干什麼,商用還是家用
確定了個人預算之後,還要考慮的問題是買相機的需求是什麼,計劃用來賺錢用的還是記錄美好生活使用,再來決定是否立馬入手相機,如果想要往商業發展,約拍/拍婚紗/拍活動等,
建議購買專業級相機,只是想保留美好生活,旅遊拍攝/家庭記錄等活動為主的攝影愛好者,可以隨意購買,就算是新手,有錢也可以直接入專業級相機,看個人預算。
2、在預算內,圈定一個感興趣的單反大東家(佳能/索尼/富士/尼康等等大品牌)
品牌與品牌之間存在競爭,肯定因為各自有各自的優勢,在購機前對品牌的考慮,我建議可以選擇相機市場佔有率比較高的大品牌,會是比較好的選擇,佳能/索尼/尼康/富士這四大品牌都是不錯的選擇,產品質量相對比較好,可以選擇的空間也比較大,相對應的配件生產也會比較齊全,
3、買微單和買單反都可以
購買相機究竟是購買微單還是購買單反也是無數人都會提問的問題,不清楚單反和微單的區別在哪裡,對於這個問題只能這么回答,如果真的要回答出一個區別來,只能是微單比單反輕,單反比微單看起來專業,其他基本無特別大的差別,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只要喜歡買哪個都可以。
4、眼見為實,手摸為真,有機會多去實體店逛逛
有一些地方是有相機實體店,有機會不妨可以多去看看,上手體驗一下,拿起相機嘗試拍攝,網上購買畢竟也只是看到的是圖片,看到的不如摸到的強,
個人感受來的更加直觀,不然在入手後後悔也沒用,多聽多看多問,綜合各種因素,深入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就會找到每款相機的優點和缺點,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哪款相機!
E. 請問衡量單反相機的性價比指標有哪些
單反是一個系統,要衡量性價比,不能單比機身上去衡量。有些品牌的單反,機身便宜,但鏡頭難配而且貴。
有些機身貴些,鏡頭便宜,有些機身鏡頭價都差不多,但鏡頭的成像要次些,等等。
一般我們衡量機身的價值指標有:
1. CCD/CMOS 的尺寸
2. ISO 的范圍
3. 對焦點的數量
4. 連拍速度
5. 最小快門
6. 是否有實時取景
7. 是否是金屬機身
8. 影像處理器是否高檔
F. 選擇照相機主要看哪些指標
第一:看CCD尺寸 例如:一般標示的是1/2.3 或是1/2.4 越大越好。第二:看變焦倍數 如果是卡片機則要要看光學變焦倍數和數碼變焦倍數。當然是光學變焦比數碼變焦要好很多!第三:看防抖。 光學防抖為好!第四:看廣角,當然啦,如果你要是買消費類卡片機器 這個指標可以忽略了,因為普通卡片機的廣角真的是不敢恭維~第四:看電池,電池毫安數越大待機時間越久。(PS:現在採用的是鋰電池,所以不用再聽導購員告訴你的必須充放電3次激活電池了。現在鋰電池記憶效應可以忽略不計,出廠時廠家已經激活電池。)購買時注意:最好用檢測CCD壞點軟體檢測一下壞點。檢測步驟大致是,1)面對白色的牆壁打開閃光燈拍1到2張全白色照片。2)用鏡頭蓋或其他物品擋住鏡頭拍攝1到2張全黑照片。3)將照片導入電腦用CCD檢測軟體檢測CCD是否存在壞點。4)用拍攝的白色、黑色照片在相機上預覽,觀察相機顯示屏是否存在壞點、暗點、亮點。基本就是這些了,如有其他以為可以問我
G. 買數碼相機都要看那些指標啊
1、CDD-俗稱感光元配件
小數碼的CCD尺寸大多為1/2.5英寸、1/2.3英寸、1/1.8英寸、1/1.7英寸、1/1.6英寸等幾種規格。 CCD的面積對成像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幾種相機都是1200萬象素的,其中一個的CCD是1/2.3英寸,另外一個是1/1.6英寸,一定要選擇CCD 1/1.6英寸面積大的。 CDD的尺寸面積要盡量大些,如果CCD的尺寸面積小,會導致降低成像解析度、銳利度、色彩的鮮艷度,以及噪點增多等。噪點問題尤其嚴重,因為小CCD的噪點在明亮的光線下並不十分突出,但當拍攝暗光下的景物和人物以及夜景的時候,就會看出顯著的不同。
2、ISO感光度
小型數碼相機的ISO設定質超過400之後,噪點就很多了,如果ISO再繼續提高,從照片質量角度上看,圖像會模糊不清。 在光線允許的條件下,ISO值設置的越低,圖象的質量也越好,畫質越細膩。
3、像素是衡量數碼相機的最重要指標。
像素指的是數碼相機的解析度。它是由相機里的光電感測器上的光敏元件數目所決定的,一個光敏元件就對應一個像素。因此像素越大,意味著光敏元件越多,相應的成本就越大。 數碼相機的圖像質量部分是由像素決定的,大過一定尺寸再單純拿像素來比較就沒有意義了,普通攝影及家用1000萬像素已足夠用,像素越大,照片的解析度也越大,可列印尺寸也更大,家庭用的相機一般都要800~1610萬像素左右比較合適。
4、數碼相機依靠光學鏡頭結構來實現變焦。
數碼相機的光學變焦方式就是通過鏡片移動來放大與縮小需要拍攝的景物,光學變焦倍數越大,能拍攝的景物就越遠。盡量選5倍以內的光學變焦,倍數小的鏡頭成像質量好。
5、快門速度
盡量選擇高於1/2000秒以上的,有的達到1/4000秒。低端相機的快門速度一般在1/1000-1/1500秒左右,一般人都不會選擇這樣的相機,這樣在光線比較充足的情況下拍出的相片通常會曝光過度。
注意事項
要有防抖功能. 這個功能十分重要,選購時應重點考慮。當進行選購時,要盡量選擇有防抖功能的機型。有了防抖功能,可以大大提高你的拍片成功率。尤其是在室內不打閃光燈的情況下。
注意一點機身重量輕的都是便宜相機,機身重的都是比較好的相機,畢竟一分錢一分貨,便宜相機不會給用太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