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膠片相機用哪個檔

膠片相機用哪個檔

發布時間:2022-06-17 04:53:34

❶ 單反日常拍照是用A檔還是S檔

這個不是這么區分的。

所謂光圈優先,也就是 A 檔,顧名思義,就是以光圈為定值,而讓相機自動選擇其他曝光參數。

在膠片時代,由於感光度固定,所以在使用 A 檔的前提下,由相機來選擇快門。而到了數碼時

代,則連感光度也可以由相機系統來選擇。

光圈優先模式需要你來手動選擇調整光圈值以達到你想要達到的效果。

在《你必須要知道的攝影基礎》中,我說過光圈控制進光量和景深,光圈開的越大,進光量也就

越多,同樣景深也就會越淺,因此,當我們想要拍出淺景深的時候,就可以調整到大光圈。

在下列環境下,我們可以選擇光圈優先模式:

1、肖像攝影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對於大部分肖像攝影來說,我們需要製造較淺的景深以模糊背景,從而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因

此手動選擇大光圈也就成了必然。

2、景觀攝影

Photo by David Marcu on Unsplash

和肖像攝影相對應,在拍攝風景的時候,我們需要更廣的景深以便讓前後景同時都處在景深范圍

之內,因此在拍攝風景的時候我們需要手動選擇小光圈以獲得較廣的景深,而讓相機系統來自動

選擇快門速度,以及 ISO。

3、弱光攝影

由於光圈控制進光量的特性,在光線照度不那麼理想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通過開大光圈以獲得更

多的進光量,同時可以讓快門速度更快以便更好的拍攝,否則相機全自動系統很有可能會選擇一

個中等光圈,一個較慢的快門,也就會造成不可避免的抖動導致畫面模糊。

4、在室外午後光線強烈的情況下

同樣,這一條與上一條相對應,在室外,由於光圈足夠強烈,我們開小光圈即可,否則很容易出

現過曝。

相對於光圈優先,快門優先指的是我們可以手動選擇快門速度,而讓相機的自動系統來幫助我們

選擇光圈值以及感光度,從而組合一個合適的曝光值來拍攝當前的畫面。

也同樣,在《你必須要知道的攝影基礎》中,我說過快門控制的是曝光時間,曝光時間的長短直

接影響到物體運動的軌跡。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應該使用快門優先呢?

1、凍結移動中的主體

Photo by Tyler Thomas on Unsplash

當我們在拍攝一些經常會移動的主體的時候,比方說動物攝影,兒童攝影,寵物攝影,運動攝

影,甚至拍攝飛馳的汽車的時候等等,由於主體在持續運動中,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很快的快門來

凍結他們的動作。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選擇一個非常快的快門速度,此時就需要用到快門優

先,否則自動模式不懂你的目的,而選擇了不那麼快的快門,只能拍攝到運動軌跡。

2、拍攝運動軌跡

Photo by Cory Gazaille on Unsplash

如果你想要拍攝短時間內的運動軌跡,或者長時間的物體恆定運動,比方說星軌,這時候就需要

用到長曝光,同樣相對應的你可以使用快門優先來固定一個快門速度,而讓相機系統來幫助你選

擇其他合適的光圈和感光度。不過雖然如此,我覺得拍人的運動軌跡用快門優先就好了,星軌這

樣的超長曝光還是交給手動擋吧,因為拍攝這類題材我們都一定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也會有更多

的時間去設置去調整參數。

3、弱光環境或者光線充足的環境

和光圈一樣,快門控制的曝光時間同樣影響到曝光,在弱光下,我們可以通過設置我們能夠手持

的最慢快門來讓相機自主選擇其他參數,而在室外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我們同樣可以通過設置一

個高速快門來或者更加穩定的圖像。

相對於自動模式,無論是光圈優先還是快門優先都能夠幫助我們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也會讓我

們更加了解曝光的原理,讓我們更加熟悉曝光三要素。在允許的條件下,還是盡量使用半自動模

式,這樣,既不會影響拍照的效率,又能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豈不更好。

❷ 美能達膠卷相機a檔b檔p檔分別是什麼意思

A檔為光圈優先,即設定一個光圈值,相機根據環境自動調節快門速度來配合。

B檔為手控長時曝光,也就是你按下快門,手不松的話快門會一直打開曝光,鬆手則自動關閉快門,一般的機械相機或者電子膠卷相機,最長只能保持30秒的快門,如果需要一分鍾以上甚至半小時一小時的超長時間曝光,例如大草原上夜晚小光圈拍星星,一般都要曝光十幾分鍾以上,超過了相機自動偵測的范圍,需要手動。

P檔為程序優先,即相機根據環境自動調節光圈和快門值,可以手動更改,只要最終符合相機測光得到的值就OK。例如P檔下相機測光得到光圈5.6,快門1000,那麼你可以調節光圈為8,相機自動將快門調節為500,你可也以調快門,例如調為250的話,則光圈為11,始終維持在一個恆定的比例,除非你重新測光。

❸ 膠片相機快門上的T和V有什麼意思

T應該是快門優先~就是現在很多數碼相機上的S(shutter)
這個檔位下可以手動設置快門速度~由相機通過測光後自動評估並操作一個光圈大小~V檔暫時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猜測可能是光圈優先~但是光圈優先大多用A(aperture)或者Av(Aperture
Value)標注~因為不知道您用的具體是什麼相機~~所以不知道會是什麼意思……你可以嘗試把相機調到V檔……再嘗試撥動操控盤~~看看有什麼變化~~如果快門不動~光圈改變的話就應該是光圈優先了~~意思是在這個檔位下可以手動調節光圈~由相機通過測光來操作快門速度~~如果不是的話~~最好說一下您用的相機型號~~或許在網上會有該相機的說明書之類的……

單反相機的a.p.s檔如何使用

單反相機的A檔是光圈優先,就是人工調定光圈,快門速度由相機自動配合。一般用於需要突出主題,即淺景深的場合(大光圈可以達到焦點處很實,周圍很虛的藝術效果),P檔是「程序自動」,即光圈、快門都由相機自動調整,是最常用的一檔。而S檔是「快門優先」,就是由人工選擇快門速度,由相機自動決定光圈,這常常用於拍攝快速移動的物體,為了防止拍虛,要選擇高速快門,這一檔一般不常用。除以上這三檔之外,還有一個M檔,也就是全手動檔,相機在此檔完全靠手動調整光圈和快門,變成了一台老式無任何電子控制的全機械(膠片)相機,除非老玩家,一般人不使用測光表,根本無法決定EV值,一般初學者盡量別用。用P檔就行。

❺ 相機的AV檔、M檔、TV檔是什麼意思,分別有什麼作用我有一台單反相機不會用,不知道A檔、M檔和S檔有什麼用

1、A------光圈優先模式----調好光圈--速度自動變化


2、T------快門優先模式----調好快門--光圈自動變化


3、AUTO----自動檔,只管按快門就行了。

4、P檔是程序曝光,「相機會根據內置測光系統給出一組合理的光圈快門組合,你只需要用撥盤從中間選出一個合適的」。

5、TV,我看有的相機也叫S,快門優先。你設定一個快門速度,相機自己算光圈。在這里你只需要改變快門速度就行。


6、AV,光圈優先,跟TV類似。你只需要設置光圈,相機自己算快門速度。


7、M,手動,光圈快門均手動設置。

2、片上的感光劑隨光發生變化

3.片上受光後變化了的感光劑經顯影液顯影和定影

4. 形成和景物相反或色彩互補的影象

5. 所形成的像是實像

數碼相機成像

1.經過鏡頭光聚焦在CCD或CMOS上

2.CCD或CMOS將光轉換成電信號

3.經處理器加工,記錄在相機的內存上

4.通過電腦處理和顯示器的電光轉換,或經列印機列印便形成影象。具體過程:光線從鏡頭進入相機,CCD進行濾色、感光(光電轉化),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將拍攝物體「分解」成了一個一個的像素點,這些像素點以模擬圖像信號的形式轉移到「模數轉換器」上,轉換成數字信號,傳送到圖像處理器上,處理成真正的圖像,之後壓縮存儲到存儲介質中。

5.對膠片相機而言,景物的反射光線經過鏡頭的會聚,在膠片上形成潛應影,這個潛影是光和膠片上的乳劑產生化學反應的結果。再經過顯影和定影處理就形成了影像。

6.數碼相機是通過光學系統將影像聚焦在成像元件CCD/ CMOS 上,通過A/D轉換器將每個像素上光電信號轉變成數碼信號,再經DSP處理成數碼圖像,存儲到存儲介質當中。

❻ 膠卷相機怎麼用

相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膠卷是用來記錄光的,因此它們是見不得光的!而 相機 本身,就是一個「暗盒」。膠卷在其中是一點光都見不到的。當我們需要拍東西時,我讓膠捲去見光,這就是「拍照」最基本的原理。

因此,相機就是「捕捉光的機器」。(無論數碼還是膠卷,都是如此)

那麼相機要如何捕捉光呢?這就需要兩個東西:鏡頭和快門。這也涉及到傳統相機的兩大核心技術:光學和機械。

鏡頭把我們需要捕捉的光,投射到機器里,這個過程就叫做「對焦」,這涉及很復雜的光學知識,以後再說。簡單來說,鏡頭讓圖像呈現到相機里。

接下來就是捕捉了,相機打開快門,讓膠卷感受到光,然後關上。由鏡頭捕捉到的光就在電光火石之間,記錄在膠卷上了。

這樣,一張照片就拍好了。

曝光,快門速度與光圈

我們上面說的這一系列過程,就叫做「曝光」,也就是讓膠片感受光,記錄光。

數碼相機也是一樣,只不過他們用來感受光,記錄光的東西換成了感測器,而不再是膠卷。

但是,並不是曝光我們就能得到滿意的照片,因為光是有數量的,有多少的。如果我們捕捉得太多,那麼照片就亮了,而如果我們捕捉得太少,照片又會變暗。我們如何控制「光的捕捉量」呢?

這里就涉及兩個部件:鏡頭上的光圈和機身上的快門。

任何相機鏡頭的原理都是「小孔成像」,但是這個孔的大小是可以調節的,孔越大,能夠獲得的光就越多,反之越少。然而孔又和清晰度有關,孔越小,越清晰,景深越大,孔越大,越模糊,景深越小。

而快門的速度是可以調節的,快門越慢,也就是說打開的時間越長,膠卷捕捉光的時間就越長,那麼自然能夠捕捉到更多的光,反之亦然。

於是,光圈和快門形成一種合適的比例時,我們就能夠得到最合適的「光捕捉量」。

光圈大小示意圖

快門轉盤示意圖(自動相機的快門由電子控制,大多沒有這個轉盤)

測光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要拍照,我們又怎麼能知道什麼是合適的「光捕捉量」呢?我們要怎麼調節快門速度和光圈呢?人眼能不能測?能,但是需要長期的經驗,而且肯定不準。因此,我們需要「測光」。

有的膠卷相機自帶測光功能,而有些則沒有這個功能,比如徠卡 M3 之類的。這時,就需要測光表來輔助測光了。當然,你也可以用數碼相機,或者有測光功能的相機來測光。

機械相機和自動相機

有了上面那些基礎,我們可以聊聊機械相機和自動相機了。

照相機一開始都是機械的,快門是一個機械部件,不需要電池的,因此,機械相機拍照,是不需要電的,是純粹的「光學 + 化學反應」。

人類都是懶惰的,那麼能不能通過電子技術把相機搞得自動一點呢?當然可以!這就是所謂的「相機自動化」。

相機的自動化和數碼化是兩回事,在膠卷時代,就已經有各種全自動的相機了,包括佳能的 EOS 系列。

機械相機的光圈,快門速度需要自己調節,全手動。

自動相機則分成三種。最基本的是 A 檔相機,這種相機的快門速度是電子控制的,可以和機器測光聯動完成「自動快門速度」,但這種相機的光圈還需要手動控制,而且一般沒有自動對焦功能。

第二種是有 A 檔,而且有自動對焦功能的 相機 。日本相機在 1980 年代末已經開發出了成熟的自動對焦系統。但是這種相機的光圈還是機關式的,很多時候仍然需要手動調節,比如尼康的 D 頭系列。

第三種就是全自動相機,鏡頭對焦和光圈開合由超聲波馬達控制,和現在的數碼相機操縱起來別無二致,主要就是佳能的 EOS 膠卷機。

SMAP

smap 是自動相機的 4 種模式,也是 4 種專業模式。

M 檔,完全自己控制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

A 檔(佳能為 AV 檔),自己控制光圈大小,機器自動控制快門速度。

S 檔(佳能為 TV 檔),自己控制快門速度,機器自動控制光圈大小。

P 檔,相機控制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但自己可以選擇數據比率。(比如光圈 4 ,快門 125 和光圈 8 ,快門 60 都能獲得同樣的曝光時,自己可以選擇要哪組)

❼ 請問單反相機上的P、S、M、A四個檔位各自有什麼用

1、p檔自動曝光模式: 一般情況下選用P檔程序自動曝光模式是一種簡單、快捷而可靠的方式。室內弱光下拍攝,相機內藏閃光燈會自動跳起待用,如想以純自然光拍攝是可關閉閃光燈,它就會自動盡量第組合成「大光圈、快速度」,以防止慢速時影像模糊。

當在室外強光拍攝時,它就會以較小的光圈、較高的快門速度組合,這時可以打開相機內藏閃光燈,在逆光拍攝時作為人物輔助光。有些相機的P檔程序中,還設定有「小光圈、低速度」的自動曝光模式。

2、A檔光圈優先模式: A檔光圈優先模式也是景深優先自動曝光組合。在進行攝影創作是,這種方式被多數攝影者所運用。因為選用A檔時,可以通過調節光圈大小來控制景深,表現作品的虛實關系。例如在拍攝風光照片時,用較小的光圈(F11或F16以上),可以使畫面中所有景物都非常清晰,畫面的成像素質也很高。

在拍攝人像特寫或者其他景物時,若需要突出主體、虛化背景,則可設定較大的光圈拍攝。至於曝光量控制可不必擔心,因為在調節光圈過程中,它會隨著光圈的大小變化,自動跟蹤設定相應的快門速度,確保准確曝光。

3、S檔速度優先模式: S檔速度優先模式,一般是在拍攝運動或高速運動物體時,需要用高速快門抓取清晰的運動瞬間,而不要求有較大景深的情況下運用。例如拍攝田徑、球類等運動項目時,快門速度至少要選定在1/250秒或1/500秒甚至更快,才可以保證瞬間圖像的清晰。

4、 M檔手動控制模式: M檔手動控制模式,是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全靠手動調節,動作比較繁一點,不如P、A和S模式那樣方便,也不便於抓拍,因而目前已經很少有人使用。

只是在自然光下拍攝逆光人像需用閃光燈作輔助光時,要求自然環境曝光准確;或者在夜景燈光下拍攝人像,既要求人物面部曝光恰到好處,又要求夜間背景曝光正確。這就需要根據閃光燈指數和人物的距離遠近,考慮光圈大小和合適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以求得兩全其美的效果。

拓展資料:

單鏡頭反光式取景照相機,(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縮寫為SLR camera)又稱作單反相機。它是指用單鏡頭,並且光線通過此鏡頭照射到反光鏡上,通過反光取景的相機。

所謂「單鏡頭」是指攝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個鏡頭,不像旁軸相機或者雙反相機那樣取景光路有獨立鏡頭。「反光」是指相機內一塊平面反光鏡將兩個光路分開:取景時反光鏡落下,將鏡頭的光線反射到五棱鏡,再到取景窗;拍攝時反光鏡快速抬起,光線可以照射到膠片或感光元件CMOS或CCD上。

定位

DSLR並非都是高端產品

2006年是DSLR戰爭全面爆發的一年。在這一年當中,索尼、三星、松下三大傳統家電廠家集體進軍DSLR市場,而像奧林巴斯、尼康、賓得這樣的傳統廠家也拿出了各自最新的低價產品加以應對,一方面加劇了產品競爭,另一方面也極大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范圍,並將入門級DSLR的價格進一步降至冰點。

盡管高端DSLR產品有動輒數萬元的,但6000元以下帶鏡頭的入門級DSLR套機以及5000元以下的單機身比比皆是,這個價位已經算不上什麼高端產品了。

這一價位已經直逼高端消費級數碼相機的防線。可以說,由於DSLR與高端消費級相機的價格區隔已經很不明顯,將直接動搖一部分原本打算購買消費級相機的消費者的選擇。盡管DSLR比高端消費級相機的體形稍大些,但是DSLR的操控與成像質量都有了質的飛躍。

加上可以根據需要更換不同鏡頭,這些優勢構成了DSLR單鏡頭反光相機絕對的誘惑。而消費者選擇最多的2000~3000元的消費級相機,盡管其成像品質也可圈可點,但與DSLR根本不可等量齊觀。

❽ 美能達膠卷相機a檔b檔p檔分別是什麼意思

A檔為光圈優先,即設定一個光圈值,相機根據環境自動調節快門速度來配合。

B檔為手控長時曝光,也就是你按下快門,手不松的話快門會一直打開曝光,鬆手則自動關閉快門,一般的機械相機或者電子膠卷相機,最長只能保持30秒的快門,如果需要一分鍾以上甚至半小時一小時的超長時間曝光,例如大草原上夜晚小光圈拍星星,一般都要曝光十幾分鍾以上,超過了相機自動偵測的范圍,需要手動。

P檔為程序優先,即相機根據環境自動調節光圈和快門值,可以手動更改,只要最終符合相機測光得到的值就OK。例如P檔下相機測光得到光圈5.6,快門1000,那麼你可以調節光圈為8,相機自動將快門調節為500,你可也以調快門,例如調為250的話,則光圈為11,始終維持在一個恆定的比例,除非你重新測光。

❾ 相機上的P,AV,TV檔分別是什麼意思

P檔:程序控制曝光

它是數碼相機所特有的功能,充分體現了數字化技術的特點和優勢。

它與全自動方式的不同之處在於:閃光方式、白平衡類型、測光方式和對焦方式需要自己設定。

M檔:完全手動檔

它是用戶自己設定光圈和快門速度,機器不參與意見。

(9)膠片相機用哪個檔擴展閱讀

單反相機選購誤區

誤區一:買單反就要買大品牌的,夠專業。

不要被一些所謂的資深單反用戶的話所迷惑,現在單反市場群雄競爭,作為新手而言,挑選一款性價比最高的單反,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誤區二:好鏡頭就得配好機身。

真正讓單反的畫質有區別的地方,是在感光元件的大小上。因此,如果不夠錢買全幅單反又非常注重畫質的話,不如老老實實買一款便宜點的單反再配上一個好的鏡頭。

誤區三:單反的套頭是垃圾,自己另外配一個好鏡頭才是明智之舉。

任何一款單反配上套頭的成像質量基本上都可以超越旗艦級的普通數碼相機。只有當你對畫質非常苛求或者有特殊拍攝需要的時候,才是你考慮舍棄套頭入手其他鏡頭的時候。

(9)膠片相機用哪個檔擴展閱讀來源:人民網--選一款得心應手的單反

❿ 我的膠片機底部有個關於A和R的檔,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沒有R檔,要是自動相機的話R按鈕是用來倒卷用的。A檔是AUTO還是AV?AUTO是全自動,AV是光圈優先。

閱讀全文

與膠片相機用哪個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