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相機透鏡組有哪些

相機透鏡組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7 06:10:17

① 構成相機鏡頭的透鏡主要分為

凸透鏡,凹透鏡

② 相機的鏡頭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還是他們的組合

相機的鏡頭當然是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組合。

你聽了可能不理解,學校里學的是凸透鏡成像,要凹透鏡干什麼?我就簡單地說說吧:

最先引入凹透鏡的原因是:單鏡片是有很多缺陷,比如畸變、色散等等,為解決色散問題,就開始用了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組合。

解決方法是:採用折光率不同的光學玻璃,分別製造凸透鏡和凹透鏡,讓它們組合起來,凸透鏡將色散開了,用凹透鏡將色散拉回來(正和負的作用)。所以後來的相機鏡頭全都由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組合來製成的。比如海鷗4型用的柯克鏡頭,就是有兩片凸透鏡,加中間一片凹透鏡組成(稱呼3片3組鏡頭),這就是最簡單的,也是很有名的非對稱正光鏡頭。

鏡頭的學問很多,你有興趣可看看一些書籍。

我看有些朋友不知道,最好先學一學為好。,

③ 生活中都有 哪些凸透鏡和凹透鏡

凹透鏡:根據凹面鏡會聚光的性質,可以製作太陽灶、太陽爐,天文學家們用凹面鏡作大型反射式望遠鏡,還有耳鼻喉科醫生用凹面鏡會聚光觀察耳道情況、大型運動會拾取火種裝置等。

凸透鏡: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

根據從焦點射向凹面鏡的光線,反射後成平行光的性質,手電筒,汽車頭燈,軍事上的探照燈等用凹鏡作反射面,作用就是使放在焦點附近的燈泡發出的光向同一方向近似平行地射擊,使光束集中,亮度大,照射的距離遠。

(3)相機透鏡組有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一倍焦距分虛實,(物距小於一倍焦距時成虛像,物距大於一倍焦距時成實像,物距等於焦距不成像。也就是說焦點是凸透鏡成虛像或實像的分界點)

2、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距大於1倍焦距而小於2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大於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等於2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即2倍焦距處是像與物相比放大還是縮小的分界點)

3、實像和物異側倒,(成實像時,像、物總是在透鏡的兩側,像相對於物是倒立的)

4、虛像和物同側正。(成虛像時,像、物總是在透鏡的同側,像相對於物是正立的)

5、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成實像時如果物體靠近透鏡,像要遠離透鏡,同時像要變大)

6、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成虛像時如果物體靠近透鏡,像要靠近透鏡,同時想要變小,但和物體相比,像還是放大的,只是放大的倍數變小了)

④ 相機有哪些鏡頭

鏡頭分類
鏡頭主要分為變焦和定焦,還有增倍鏡。

變焦鏡頭
變焦鏡頭我們剛才已經試用了,就是焦距可變,也就是可以推拉的鏡頭。除此之外還有定焦鏡頭,就是焦距不能變只有一個焦段,或者說只有一個視角。

在鏡頭外觀上二者存在明顯的差異,定焦鏡頭只有對焦環(就是控制清晰度的,稍後介紹),而變焦鏡頭擁有兩個環,一個對焦環(控制清晰度)和變焦環(控制視角,即推拉)。

定焦鏡頭
定焦鏡頭因為其焦距固定,因此比較好分類:

廣角鏡頭:一般低於35mm的鏡頭為廣角鏡頭,低於28mm的為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視角廣,縱深感強,景物會有變形,比較適合拍攝較大場景的照片,如建築、集會等。

中焦鏡頭:一般在36mm到134mm的鏡頭為中焦鏡頭。中焦鏡頭比較接近人正常的視角和透視感,景物變形小,適合拍攝人像、風景、旅遊紀念照等。

長焦鏡頭:一般高於135mm以上的鏡頭為長焦鏡頭,也被稱為遠攝鏡頭。其中,大於300mm以上的為超長焦鏡頭。長焦鏡頭視角小,透視感弱,景物變形小,適合拍攝無法接近的事物,如野生動物、舞台等,也可以利用長焦鏡頭虛化背景的作用,拍攝人像。

變焦鏡頭因其焦段變化,不好一概而論。假設其焦段在廣角、中焦、長焦的一段或者兩段間變化,也可以稱為廣角變焦鏡頭、中長變焦鏡頭等。

可參見<非常攝影手記--2天玩轉單反相機>(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

增倍鏡
增倍鏡是能夠增大相機光學變焦倍數的鏡頭。如果光學變焦倍數不夠,我們可以在鏡頭前加一增倍鏡,其計算方法是這樣的,一個2倍的增倍鏡,套在一個原來有4倍光學變焦的數碼相機上,那麼這台數碼相機的光學變焦倍數由原來4倍變為8倍,即以增距鏡的倍數和光學變焦倍數相乘所得。但是會降低相對應的有效光圈,如2倍增倍鏡就會降低相當於2級的有效光圈。但多數對應的鏡頭仍能完成自動對焦下的拍攝。

維護
一般情況下,建議使用吹氣皮囊將其吹掉。也可以配合使用專用的軟毛刷輕拂鏡頭表面。一般來說,鏡頭表面有一些灰塵其實並不會對成像的清晰度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因此,若是沒有影響到拍攝效果,盡量不要擦拭鏡頭。

如果鏡頭表面有霧氣出現,最好將相機翻轉,使相機鏡頭朝上,讓霧氣自然散去。如果必須擦拭,也最好使用專用的鏡頭紙對鏡頭表面進行"沾吸"。

如果鏡頭表面有沙粒或其他硬性顆粒附著,很容易造成鏡頭表面的劃傷,這時,我們就必須對鏡頭進行清潔處理了。

在擦拭鏡頭時,絕對不能使用普通的軟布或紙質物質,這些都極易劃傷鏡頭表面。也要慎用一些專門的鏡頭紙,因為有些鏡頭紙是經過化學處理過的,如一些眼鏡專用類清潔用紙,很有可能對鏡頭表面特殊的保護膜造成傷害。因此,在清潔鏡頭時,最好的選擇是採用該數碼相機專用的清潔工具。可以到相機專營店選購,根據實際情況,配合鏡頭專用清洗液,從而得到比較滿意的清潔效果。

對鏡頭最好的維護就是在平常使用時加倍地呵護,在拍攝過程中養成及時蓋好鏡頭蓋的習慣。因為這才是維護鏡頭最有效的方法。

⑤ 相機鏡頭分類有哪些

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使生產出的照相機花樣百出、種類繁多、結構復雜、機械精密,新產品層出不窮。
無論各種照相機如何變化,結構如何紛繁,但它們的基本結構是一致的:
一是要具備將特體結成光學影像的成像系統,即鏡頭;
二是要具備由鏡頭至膠片之間的曝光通道,即暗箱;
三是要具備一架能將各部件承裝起來的載體,即機身;
四是要具備一個能盛裝感光膠片的裝置,即後背。所以,一切照相機的基本結構均為四個部分--鏡頭、暗箱、機身與後背。關於這個四個部分,詳述如下:

①鏡頭部分

用光學玻璃製成的鏡頭,把進入鏡頭的光線匯聚起來,在感光膠片上形成一個清晰的影像。比較復雜的鏡頭由兩片或更多的光學玻璃組成的透鏡,叫做透鏡單元。透影單元組成一個整體,這就是攝影鏡頭。
照相機的鏡頭包括透鏡組、光圈、快門三個部分。
鏡頭是由透鏡構成的,透鏡片數與組數的多少,決定著鏡頭的質量與優劣。
光圈是由多片多屬葉片組成的。它用控制鏡頭納光孔的大小,達到控制進入膠片光線的多少。在控制葉片的伸縮中,使得進光孔變大變小,從而來控制通過鏡頭投向膠片光束的大小。這種光孔大小的數值用光孔號碼或f /值標注在鏡頭上。
快門是由金屬片或膠質綢布製成的。它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即控制進入相機的光線和投射到膠片反經歷的時間。正確的曝光,可使被攝對象獲得清晰的影像。

鏡頭的種類:

鏡頭的種類很多,不存在一種「最好的」鏡頭。因為各種鏡頭都有獨特的功能、適用范圍和優點,針對拍攝需要去選擇鏡頭,才是正確的。
依據拍攝畫面的不同效果及照相機鏡頭焦距的長短,通常鏡頭的種類有:標准鏡頭、廣角鏡頭、遠攝鏡頭、魚眼鏡頭、反射式鏡頭、變焦鏡頭和特殊鏡頭等。

●標准鏡頭

標准鏡頭屬於校正精良的正光鏡頭,其焦距長度等於或近於所用底片畫幅的對角線,視角與人眼的視角相近似。如135相機的畫幅為56×56mm, 那麼其標准鏡頭焦距則為50mm。因而,標准鏡頭的成像效果,諸如攝取景物的范圍、前後景物的大小比例帶來的透視感等,都與人眼觀看的效果類同,畫面影像較為真切自然,其成像質量相對來說比較高,故而在各種攝影中應用廣泛,適應力強。凡是要求被攝景物必須符合正常的比例關系,均需依靠標准鏡頭來拍攝。它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鏡頭。

●廣角與超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的特點是:焦距短、視角廣、景深長,而且均大於標准鏡頭。其視角超過人們眼睛的正常范圍。
凡視角在70度至90度左右的鏡頭,即為廣角鏡頭;其視角為100度左右的,即稱為超廣角鏡頭。這類鏡頭其最大的優點為在較近距離內拍攝較大的場景。
它具體的特性與用途表現在:景深大,有利於把縱濃度大的被攝物,清晰地表現在畫面上;視角大,有利於在狹窄的環境中,拍攝較廣闊的場面;景深長,可使縱深景物的近大遠小比例強烈,使畫面透視感強。其缺點是,影像畸變差較大,尤其在畫面的邊緣部分,因此在近距離拍攝中應注意變形失真。

●遠攝與超遠攝鏡頭

這類鏡頭也稱長焦距鏡頭,它具有類似望遠鏡的作用。
這類鏡頭的焦距長於、視角小於標准鏡頭。如135相機,焦距在200mm左右,視角在12度左右稱為遠攝鏡頭,焦距在300mm以上,視角在8度以下稱為超遠攝鏡頭。
這類鏡頭具有的特點表現在:景深小,有利於攝取虛實結合的形象;視角小,能遠距離攝取景物的較大影象,對拍攝不易接近的物體,如動物、風光、人的自然神態,均能在遠處不被干擾的情況下拍攝;透視關系被大大壓縮,使近大遠小的比例縮小,使畫面上的前後景物十分緊湊,畫面的縱深感從而也縮短;影象畸變差小,這在人像中尤為見長。

●魚眼鏡頭與反射式鏡頭

魚眼鏡頭是一種極端的超廣角鏡頭。對135相機來說是指焦距在16mm以下,視角在180度左右,因其巨大的視角如魚眼而得名。它拍攝范圍大, 可使景物的透視感得到極大的誇張。它使畫面嚴重的桶形畸變,故別有一番情趣。
反射式鏡頭是一種超遠攝鏡頭,外觀短而胖,比相同焦距的遠攝鏡頭短一半,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它的缺點是只有一檔光圈,故對景深控制不利。

●變焦鏡頭

變焦是鏡頭可以改變焦點距離的鏡頭。所謂焦點距離,即從鏡頭中心到膠片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上的距離。焦距決定著被攝體在膠片上所形成的影像的大小。焦點距離愈大,所形成的影象愈大。
變焦鏡頭是一種很有魅力的鏡頭。它的鏡頭焦距可在較大的幅度內自由調節,這就意味著拍攝者在不改變拍攝距離的情況下,能夠在較大幅度內調節底片的成像比例,也就是說,一隻變焦鏡頭實際上起到了若干只不同焦距的定焦鏡頭的作用。世界上第一隻用於攝影的變焦鏡頭是1959年問世的,焦距變化為36--92mm,用於135相機。現代變焦鏡頭的種類已越來越多, 成像質量也越來越高,日益倍受攝影者親睞。

1.變焦鏡頭的種類

現代變焦鏡頭的種類繁多,總體來說有自動變焦和手動變焦兩大類。前者用於自動聚焦相機,後者用於手動聚焦相機。無論自動變焦或手動變焦,從廣角變焦鏡頭直至遠攝變焦鏡頭應有盡有。有關變焦鏡頭種類的實用常識包括以下方面。
變焦范圍--從變焦范圍的角度看,基本種類有:20--35mm左右的廣角變焦鏡頭,35--70mm左右的標准變焦鏡頭、70--210mm 左右的中遠變焦鏡頭,200--400mm左右的遠攝變焦鏡頭等。
變焦倍率--從變焦倍率的角度看,基本種類有2倍、3倍、4倍、5倍、 6倍等。2倍的主要有20--35mm,25--50mm,28--55mm,35--70mm, 75--150mm,100--200mm,200--400mm等;3倍的主要有28--85mm,35--105mm,70--210mm,85--250mm,100--300mm等;4倍的主要有50--200mm,150--600mm等,5倍的主要有28--135mm,50--250mm等,6 倍的主要有35--210mm,50--300mm等。

變焦方式--手動變焦有「單環推拉式」與「雙環轉動式」兩種。

「單環推拉式」的變焦環也是聚焦環,前後推拉為變焦,轉動為聚焦。具有使用方便、有利快速拍攝的優點,但也存在缺點,如俯拍、仰拍時鏡頭簡易滑動;當聚焦在先、變焦在後時,易使焦點發生偏移而影響成像清晰度。
「雙環轉動式」的變焦環與聚焦環各自獨立,轉動操作互不影響,因而不存在單環推拉式的上述缺點,但操作不如單環式簡便,尤其當採用「變焦拍攝爆炸效果」的特技時,不如單環推拉式。

2.變焦鏡頭的優缺點

變焦鏡頭最大的優點是一隻變鏡頭能代替若干只定焦鏡頭的作用,因而攜帶方便,使用簡便,既不必在拍攝中不斷更換鏡頭,也不必為攝取同一對象不同景別的畫面而前後跑動。
變焦鏡頭的主要缺點是它的口徑通黨較小,黨會因此而給拍攝帶來麻煩,如想用高速快門速度時、想用大光圈時等,往往不能滿足需要。使用變焦鏡頭後的取景屏也不如定焦鏡頭明亮,還常常會使裂像聚焦指示失靈。此外,在生產技術水平相同的前提下,變焦鏡頭的成像質量總比定焦鏡頭要差些。

3.變焦鏡頭的選擇

配備一隻變焦鏡頭--除非專門為了遠攝的需要,通常配備一隻變焦鏡頭宜選擇包含廣角、標准與中焦的鏡頭,如28--85mm、28--135mm、35 --70mm、35--105mm、35--210mm等。「35--70mm」的雖然變焦倍率較小,但以輕巧見長,價格也相對較低,也能足以應付大量的日常拍攝需要,現代有些相機已將這種變焦鏡頭取代原先定焦的50mm標准鏡頭。「28--135mm 」的焦距變化范圍是較為理想的,但偏重些,價格也相對較高。「28--85mm」對常有室內拍攝的攝影者較為理想;「35--210mm」雖然變焦范圍極大, 適用性也相對較大,但體積過大過重,黨給拍攝帶來不便,僅考慮變焦倍率大小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方法。
配備兩只變焦鏡頭--手中有兩只變焦鏡頭幾乎能滿足各種拍攝需要。選擇兩只變焦鏡頭的基本考慮是包括所有常用的焦距,並不使兩只變焦鏡頭的變焦范圍有過多的重復。從這一指導思想出發的基本選擇有「35--70mm」加上「70--210mm」、「28--85mm」加上「85--250mm」、「24--50mm」加上「50--250mm」等。如果你的鏡頭主要用於遠攝,那麼「150--600mm 」是理想的,可以再配上「28--135mm」或「35--105mm」。
盡可能使兩只變焦鏡頭的變焦操作方式一致也很重要。「推拉式」和「轉動式」各有優缺點,只要一致,熟能生巧,便於使用。

⑥ 相機鏡頭中的透鏡有幾片是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組合嗎

你好,先回答你問的鏡片多好和少好的問題,可以很簡單的舉個例子:1、飛機要想有更多的功能,更完善的安全措施,那麼就需要大量的金屬零件和金屬結構。2、但是,這些東西的增多,又帶來了問題,重量。

1和2,就好象鏡頭的設計的鏡片數量的矛盾,

你可以想像,透過窗戶看東西,是透過一片看清楚呢,還是透過10片看清楚?顯然是數量越少,光線被反射的、吸收的越少,越清楚,是吧?

但是鏡頭,為了使圖象的邊緣更完善,變形更小,等等等等,又不得不讓光線經過多次處理,所以就需要很多鏡片。

這,是個矛盾其實。

我不是研究鏡頭的,我是軍工光學廠家的經銷,主要接觸望遠鏡,國外某些望遠鏡產品,其實就出現過為了改善像質,增加了好幾枚鏡片,結果效果反而更糟糕的實例。這個原理是一樣的。
=================
但是,換句話,這也對如何提高光學設計的水平,提出了要求,比如我可以用巧妙的設計,用5片鏡片,代替7片,達到同樣的對光線的處理結果。那這個5片的,效果就比7片的要好。明白吧。

其次,就是非球面的採用,非球面因為不局限於球面的限制,所以一片鏡片,可能代替2片鏡片。而達到減少鏡片數量的效果。

關於鏡片的數量多少還是少好,就說到這里。

============================

關於鏡頭里有多少鏡片,這個沒辦法說,實際上可能差異巨大!!這個巨大不一定是多的那個就明顯好,而少的那個就是「簡陋」,不一定:)——因為可能它們的設計,採用了不同的設計思想和光學設計模型。比如定焦和變焦,完全不同的結構。就好象同樣說齒輪泵,能不能說零件越多越好呢?在一定的范圍內,湊合可以這么想吧,但是超出一定的范圍,就不好用了,因為可能設計者採用了兩種設計的思想模型,比如第一個是外嚙合結構,而第二個是內嚙合結構。它們的零件數量有很大差異,但是效果~~~~~差不多——只是偏重不同,這個有這個優點和缺點,那個有那個優點和缺點——所以各個廠家開發的鏡頭,內部結構和影象的色彩都有不少的差別和特點。

http://www.ytbbs.com/thread-852862-1-1.html

你對光學挺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那個地址後面就有不少光學製造方面的介紹。

⑦ 照相機鏡頭是什麼透鏡

不同的鏡頭有不同數量的透鏡。
最簡單的一次性相機只有一片凸透鏡。
一般的照相鏡頭,鏡片數量在3-15之間。
其中凸透鏡凹透鏡都有,還有部分非球面鏡片,有些鏡組是凸鏡凹鏡膠合的,難以說算凸算凹。

鏡片少,反光小,透光率好。但一般是早期鏡頭採用。如經典的4片3組天塞結構鏡頭。
鏡片多,光學損失大,但成像控製得好,通過鍍膜技術的提高也解決了通光率問題。現代鏡頭大多10片以上的透鏡組成。

⑧ 相機鏡頭里都用了哪些透鏡

凸透鏡、凹透鏡以及球面鏡和非球面鏡在相機鏡頭里都有使用。

⑨ 照相機鏡頭有幾個凸透鏡

照相機鏡頭裡面有好幾塊鏡片,凸透鏡、凹透鏡都有。總體合成的效果是凸透鏡。凸透鏡可以將實物影像匯聚到鏡片另一側形成實像,使膠片、或電子感光元件曝光,而凹面鏡不行。

⑩ 照相機用的是什麼透鏡

凸透鏡,他和投影儀放大鏡都是凸透鏡

閱讀全文

與相機透鏡組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