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數碼相機鏡頭的多少毫米焦距,相當於能照多遠
與人類的眼睛一樣,數碼照相機通過鏡頭來攝取世界萬物,人類的眼睛如果焦距出現誤差(近視眼),則會出現無法正確的分辨事物,同樣作為數碼相機的鏡頭,其最主要的特性也是鏡頭的焦距值。鏡頭的焦距不同,能拍攝的景物廣闊程度就不同,照片效果也迥然相異。如果您經常使用普通的35毫米相機,對相機的鏡頭焦距應該會有基本的認識,比如一般使用35毫米左右的鏡頭拍攝風景、紀念照,而用80毫米左右的鏡頭拍證件照所需要的「大頭像」。與傳統的相機相比,由於數碼相機使用CCD感光器件,因而其鏡頭上標明的焦距通常是5.0毫米、10毫米等等,在普通的35毫米相機上一般都使用超廣角或魚眼鏡頭了,而數碼相機廠家一般使用的鏡頭只是相當於35毫米相機的小廣角鏡頭。
我們不難看出,對於相同的成像面積,鏡頭焦距越短視角就越大;而對於同樣焦距的鏡頭而言,成像面積越小,鏡頭的視角也越小。35毫米相機的成像面積等於135膠卷的感光面積———標準的36×24毫米,數碼相機使用CCD感測器代替了傳統相機中膠卷的位置,它的面積卻有好幾種規格,從高檔專業相機的18.4×27.6毫米到普通數碼相機的2/3、1/2、1/3甚至1/4英寸各不相同。也就是說,同樣的鏡頭,在有的數碼相機上是廣角效果,但在別的相機上可能就變成了標准鏡頭。看來,我們要依靠焦距值來區分數碼相機鏡頭的視角是很不方便的,所以數碼相機廠家通常都會提供一個容易比較的相對值,也就是標出與數碼相機鏡頭視角相同的35毫米相機鏡頭焦距,這樣的對應焦距值我們就很容易理解了。像富士MX-500的鏡頭焦距是7.6毫米,對角線視角70度,相當於35毫米鏡頭,是個小廣角;富士的MX-600裝有相當於35-105毫米的小廣角變焦鏡頭。我們在評價與選購數碼相機時,也只要參考換算到35毫米相機的鏡頭焦距就可以了,鏡頭具體的實際焦距是多少,與我們基本無關,您也無法去具體核算,其實數碼相機得光學變焦的倍數就基本上能夠反應這個指標,雖然不同型號的數碼相機會有一定的差別,但差別不會太大,如果您不是很刻意的追求具體的相當於35毫米相機的對應焦距,參照數碼相機的光學變焦的倍數,一般就可以了。
也許有的用戶對數碼相機的鏡頭的實際焦距還是不很理解,因為如果是35毫米相機上的7.6毫米焦距,就屬於極為罕見的魚眼鏡頭,必然是體積龐大、價格不菲,而且拍出的照片畸變嚴重,有很強烈的透視感。但數碼相機上的7.6毫米鏡頭也就是拇指大小,加上整個數碼相機也比傳統鏡頭便宜得多,雖說成像只用了中心的一小塊,但一聯想起誇張的魚眼效果就讓人對它的畫質心裡打鼓。實際上這種擔心是不必的,35毫米相機的鏡頭口徑很大,是為了保證畫面周邊的成像質量,而CCD的面積遠小於膠片,要實現小面積的優質成像,只要很小的透鏡尺寸就足夠了。而且,實際上決定鏡頭結構的是它的有效視角,而不是簡單的焦距值,數碼相機上的7.6毫米鏡頭採用的是傳統相機上35毫米小廣角鏡頭的設計,而不是7.6毫米魚眼鏡頭的結構。因此,數碼相機鏡頭的焦距值與實際成像效果並無直接聯系。由於透鏡的體積小了,相對成本也降低了,反而可以輕松地實現較高的成像質量。
② 單反相機的鏡頭直徑都是多少的
鏡頭直徑還是口徑?這是兩個概念。
直徑是鏡頭最粗的位置的直徑,用來說明鏡頭的粗細,知道了也沒啥用,就是告訴你這鏡頭有多粗……
口徑就比較有用,因為上濾鏡要參考。不同鏡頭的口徑很可能不一樣,常見的口徑52mm 58mm 62mm 67mm 72mm 77mm 82mm等,具體可以看鏡頭的參數表,也可以問商家。一般高檔鏡頭口徑都偏大,佳能紅圈基本上口徑都在72mm以上。
③ 相機的標准鏡頭焦距一般是多少呢
120相機的標准鏡頭焦距一般為80mm或75mm,相機片幅越大則標准鏡頭的焦距越大
④ 135照相機標准鏡頭的焦距是多少
135相機的標准鏡頭為50mm焦距鏡頭。
通常說的標准鏡頭是指,全幅相機的50mm定焦鏡頭,因為視角感覺看起來像是肉眼看到的。比較真實。
由於標准鏡頭的畫面效果與人眼視覺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標准鏡頭拍攝的畫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難獲得廣角鏡頭或遠攝鏡頭那種渲染畫面的藝術性效果。
標准鏡頭所表現的視覺效果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用標准鏡頭拍攝時與被攝物的距離也較適中,所以在諸如普通風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攝影場合使用較多,最常見的紀念照,更是多用標准鏡頭來拍攝。
(4)相機鏡頭一般都是多少的擴展閱讀:
鏡頭是由若干組,約十幾片左右的鏡片組合而成。定焦與變焦、鏡頭焦距的不同,都使鏡頭擁有截然不同的光學設計。鏡片的透光率、曲率以及光路設計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鏡頭的成像品質。但需注意,鏡頭的好壞並不與透鏡枚數的多少成正比。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超低色散鏡片(螢石)和非球面鏡片。超低散鏡片可以有效的降低和削弱影響照片品質的色散現象。
而非球面鏡需要特殊的研磨加工工藝,鏡片的曲面不再是球面,非球面鏡片就是將周邊部的曲率降低,以達到周邊部屈光力的作用,保證鏡片距光學中心距離不等的點都有一個共同的焦點,這就是非球面鏡片提高像質的原理。
⑤ 單反相機一般標配18-55mm鏡頭適用於什麼拍攝
18-55mm的鏡頭,是廣角到中焦。廣角可以用於拍攝風景,35-55mm可以拍攝人像。如果是一個普通的入門者的話,能滿足基本的拍攝需求。
當然,這支鏡頭不能將遠距離的物體放大,所以在後期可以增加一支長焦鏡頭。最便宜的鏡頭不一定是最差的鏡頭,很多人都把這支鏡頭稱為「狗頭」,其實這支鏡頭的銳度並不差,色彩飽和度也比較出色,紫邊現象嚴重了一點,但作為初學者或是家用來說已經足夠。
(5)相機鏡頭一般都是多少的擴展閱讀:
標准鏡頭的視角約50度左右,這是人單眼在頭和眼不轉動的情況下所能看到的視角,從標准鏡頭中觀察的感覺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景物基本相同。35mm相機的標准鏡頭的焦距多為40mm,50mm或55mm。120相機的標准鏡頭焦距一般為80mm或75mm,相機片幅越大則標准鏡頭的焦距越大。
而數碼相機由於其成像介質(CCD或CMOS)有大有小,標准鏡頭的焦距也不一致。為了方便直觀,說起DC鏡頭時經常採用等效於35mm相機的所謂等效焦距,這個等效就是指視角上的等效。以下就只說35mm相機的鏡頭,其他片幅的相機以及數碼相機可以類推。
⑥ 單反相機鏡頭焦距的大小是多少
單反相機鏡頭焦距大小在不同的攝影題材中有著不同的作用。
10-17mm為超廣角-拍攝風景,尤其是大場景,比如草原、沙漠、大海;
17-35mm廣角-風景、人文,尤其是適合旅行拍攝 ;
35-135mm中焦-人文、人像。這個焦段裡面85mm焦段尤其是被推崇為拍人像最佳的焦段,經常可以看見把85mm F1.8這樣的鏡頭叫做人像頭;
50mm-這個焦段據說最符合人眼看出去的視角所以又成為標准焦距,經常把50mm的鏡頭叫「標頭」就是這么來的;
135-200mm-長焦,適合人物特寫、拍點兒荷花、舞台等;
135mm以上都算長焦了,一般常用的是到200mm就為止了,但是也有人喜歡拍野生動物、飛鳥的要用到300、400、甚至600mm這樣的焦段;
微距——專門用來拍昆蟲、花朵啊這些小東西的微距鏡頭。
⑦ 照相機鏡頭中,類似:24-70mm,18-200mm,10-22mm,16-35mm,這些都是什麼意思呢他們都意味著什麼呢
照相機鏡頭中10-22mm,16-35mm, 24-70mm,18-200mm的意思是焦距。
這些不同的數值,表明這些鏡頭每去對應的焦距變化范圍,焦距變化的范圍,意味著這去鏡頭拍攝角度的變化范圍。
以下是各焦段的范圍:
1、10-22mm焦距可變范圍從10mm-22mm
2、16-35mm焦距可變范圍從16mm-35mm
3、24-70mm焦距可變范圍從24mm-70mm
4、18-200mm焦距可變范圍從18mm-200mm
(7)相機鏡頭一般都是多少的擴展閱讀:
1、變焦:拍攝時對於焦點和焦距的相應調整。
2、對焦:調整焦點,使被拍攝物位於焦距內(in focus),成像清晰。
3、失焦(out of focus):被拍攝物偏離出焦距以外,成像模糊。
4、選焦:選擇景深中的某一個層面清晰對焦,其他層面成像模糊(失焦)。
5、跟焦(follow focus):改變焦點,使移動的人物位於焦距之內。
6、拉焦(rack focus或focus pull):焦點由一處重點移到另一處,速度相當突然。
⑧ 照相機鏡頭大小如何劃分
按照視角可以分為魚眼鏡頭、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標准鏡頭、中焦鏡頭、中長焦鏡頭、長焦鏡頭、超長焦鏡頭。
按焦距是否可調可以分為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
按對焦方式可以分為自動鏡頭和手動鏡頭。
按鏡頭卡口可以分為佳能的EF卡口,尼康的F卡口,索尼的α卡口,賓得的PK卡口,奧林巴斯的OM卡口等。
按光軸是否可調可以分為移軸鏡頭和固定光軸鏡頭。
按成像、價格、光圈大小、品質做工等,又可以分為專業鏡頭和非專業鏡頭等。
(8)相機鏡頭一般都是多少的擴展閱讀:
不同的拍攝場合,適合不同的鏡頭:
1.廣角風景攝影為主
拍攝風景主要是以大場面為主,所以一般採用廣角鏡頭。由於佳能採用的是APS大小的CMOS感光器件,和原來鏡頭所對應的膠片有著1:1.6的倍率關系,所以原來鏡頭焦距為28mm乘1.6,那就會變成44.8mm,這樣一來幾乎沒有廣角了。
2.旅遊攝影為主
出外旅遊,簡便易攜帶、輕巧又質優的鏡頭應該是考慮的重點。若以「一鏡走天涯」的理念來選擇鏡頭,即使在博物館或鍾乳石洞等光線不足的地方,鏡頭帶防手振功能也能很好地滿足拍攝要求。
3.人像攝影為主
人像拍攝一般是攝影愛好者的必經之路。拍攝人像鏡頭一般焦距范圍在50~135mm,比較有代表性的是EF 85mm F1.2UL和EF 85mm F1.8U鏡頭,報價分別為13500元和2850元。但由於經濟有限,配備專一的人像鏡頭對於腰包不太富裕的愛好者而言還是比較奢侈的,因此,一些愛好者將眼光投向中、長焦變焦鏡頭。
4.微距攝影
現在好多攝友喜歡拍攝微距,喜歡把花朵、蟲草記錄在自己的記憶中。常見的方法是利用一些帶有微距模式的變焦鏡頭拍攝,但由於變焦鏡頭拍攝比例關系,不能將微距拍攝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一般要選用專用的微距鏡頭進行拍攝。
⑨ 單反相機鏡頭的焦距多少到多少好
不同的
焦段
,都有其各自的作用,不存在那個好的問題
廣角鏡頭
,一般有17-40,16-35等等型號,適合拍風景
中焦鏡頭,如28-70、24-70等,適合人像,其中也包括50、85、100之類
定焦鏡頭
,也最適合人像
中
長焦鏡頭
,如70-200,100-200等,適合拍較遠距離物體,比如演唱會、比賽等
長焦鏡頭,如400-600,適合遠距離抓拍,如野生動物拍攝,鳥類等
而像18-200這樣的鏡頭,
什麼都可以
拍,但在同一人使用的情況下,效果比上面列出所有的鏡頭都差。
回答一下五樓,這個鏡頭我是沒用過,但如果不出意外,成像效果要比70-200/F2.8L差,更長焦段的二至三倍
變焦鏡頭
我不熟悉,但同是
紅圈頭
成像也會比它好。
這樣大的變焦,很容易出現
鏡頭畸變
,如果強行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會造成鏡頭重量增加,而且價格昂貴,即使這樣,也比不上同檔次的小變焦鏡頭在同樣焦距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