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室內和室外用單反相機,光圈和快門大概設多少
一般情況下,相機光圈是F2到F22這個范圍,快門是30秒到1/4000這個范圍。
光圈和快門並不是用室內和室外簡單區分的。這個要看環境的光環境和你的拍攝內容。
例如,光線較差的時候,無論室內還是室外,都建議用相對大一些的光圈,以保證快速的快門速度,不至於成像發虛;
如果光線較好,則盡量用小光圈,保證較少的通光率,使圖像足夠銳;
拍攝內容,如果拍風景和環境人像,則需要小些的光圈,使畫面容納全面的內容,如果拍靜物或者糖水片之類的人像,則需要大一些的光圈,出現美麗的背景虛化效果。
當然,之前的論述都建立在相機用AV檔(即光圈優先),快門隨光圈的變化而變化,光圈越大快門越快,光圈越小快門越慢,當然,這與環境光量有關。希望對你有用。
(1)相機光圈大小多少擴展閱讀:
快門速度、准 則
B門
使用相機支架(如三腳架)。快門開啟時間的長短由按下快門按鈕的時間來控制。適合戶外夜間使用小光圈、大景深的拍攝。如拍攝焰火、閃電……及記錄夜間由移動照明形成的條紋圖案(如行駛著的汽車燈)。
1和1/2秒
使用相機支架(如三腳架)。適合在暗淡照明情況下使用小光圈獲得大景深和足夠的曝光量(如現場光或攝影燈照明)。適合拍攝無生命的物體和穩定不動的被攝體。
1/4秒
使用相機支架。這是適於拍攝成年人肖像最慢的快門速度。適合在暗淡照明條件下使用小光圈以獲得大景深和足夠的曝光量。適合穩定的被攝體。
1/8秒
使用相機支架。對於在限定范圍內拍攝成年人比用1/4秒快門速度時更好。適合在暗淡照明條件下使用小光圈以獲得大景深和足夠的曝光量。適合穩定的被攝體。
1/15秒
使用相機支架。當相機上安裝標准鏡頭或者廣角鏡頭時,如在曝光時相機能握持得相當平穩的話,那麼有些人能手持相機進行拍攝。適合在暗弱照明條件下,使用小光圈以獲得大景深和足夠的曝光量。
1/30秒
這檔快門速度是在手持相機進行拍攝並在該相機上配以標准鏡頭或廣角鏡頭時,被推薦的最慢快門速度。為了獲得清晰度高的照片,相機必須握持的極平穩。這檔快門速度適合大多數現場光攝影。適合在多雲天氣或陰影處用小光圈以獲得大景深。
1/60秒
這檔快門速度適於照明條件不太理想,如多雲的天氣、在陰影處等戶外日光下拍攝照片用。對使用小光圈以增大景深來說,該速度是很有用的。在較明亮的現場光照明的場所也使用這檔快門速度。
使用這檔快門速度,相機意外地受到震動而使拍攝失敗的情況要比使用1/30秒快門速度時來得少些。適用於單反相機的閃光燈同步。
1/125秒
這是戶外日光下拍攝照片最好的快門速度。在明亮的照明情況下,使用中等大小的光圈到小光圈能產生很好的景深。使用這檔快門速度,能使來自相機本身的微弱震動減到最小。
能抓住一些中等速度的動作,如走動著的人,兒童的游戲或是自由活動著嬰孩。對於手持相機並安裝上焦距小於105mm的中焦距鏡頭進行拍攝,該速度具有一定的保險性。這檔快門速度被推薦用於某些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用閃光燈拍攝。
1/250秒
適合抓住一般速度的運動體,例如以中等速度跑動著的人、游泳運動員、自行車運動員、在一定距離外奔跑著的馬、檢閱活動、奔跑著的小孩、帆船、棒球運動、以中等速度比賽的足球運動員。
當你並不需要大景深,而主要是想抓住動作的時候,可以在戶外日光照明情況下用這檔快門速度,以使相機的震動程度減至最小。適合於手持相機安裝上250mm焦距鏡頭進行拍攝。
1/500秒
適合抓住運動速度較快的動體,例如中等距離外的運動員、奔跑著的馬、跳水運動員、快速騎駛著的自行車運動員、行駛著的轎車或跑動中的籃球運動員。這檔快門速度能用來抓住除了最快速度外的所有動體。
1/1000秒
是抓住快速動體的最佳速度。如賽車、摩托車、飛機、快艇、野外和體育場內的比賽項目、網球運動員、滑雪運動員及高爾夫球運動員。因為使用該快門速度時需用比其它快門速度時更大的光圈,因此它的景深最小。這是手持相機安裝上400mm以內焦距的長焦距鏡頭進行拍攝時極好的快門速度。
『貳』 單反相機拍攝人像光圈多大最合適
拍人像,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光圈越大,背景虛化越好。背景虛化還跟焦距有關,拍攝時離被拍攝的人近一點,盡量離背景遠點,也可以是背景虛化。
光圈的作用在於決定鏡頭的進光量。在快門不變的情況下:
F後面的數值越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畫面比較亮,焦平面越窄,主體背景虛化越大;
F後面的數值越大,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畫面比較暗,焦平面越寬,主體前後越清晰。
(2)相機光圈大小多少擴展閱讀:
作用
1、能調節進入鏡頭裡面的光線的多少,舉例來說:家養的小貓,白天的瞳孔總是縮成一條線,到了晚上,就自動地打開成為一個圓孔。所以,同樣道理,在拍照時,光線強烈,就要縮小光圈,光線暗淡,就要開大光圈。也就是說F值越小的相機(其他參數不變),越有利於夜景拍攝。
旋轉鏡頭上的調節環或者數碼相機機身上的旋鈕,就是用來調節光圈大小的。
2、光圈是決定景深大小最重要的因素,光圈小(光圈值大),景深深,光圈大(光圈值小),景深淺!舉例來說:患有近視眼的朋友,不戴眼鏡的話,總是習慣性地眯起眼睛看東西,這樣往往看得清楚一些,套用攝影的術語,這就叫做:縮小光圈(瞳孔),增加景深!
『叄』 相機光圈大小怎麼區分
光圈由鏡頭內部的若干塊葉片組成,這些葉片圍成一個圈,用來控制鏡頭的通光量。
通常光圈值由f值(光圈值)來代替,具體到數值上的定義,就是鏡頭焦距與光圈葉片所組成的圈的直徑(也就是光圈大小)的比值。例如,當鏡頭焦距為50mm,光圈直徑為35mm的時候,光圈值就是1.4。
根據光圈值的定義,光圈數值越大,光圈就越小,也就是光圈葉片所圍成的圈越小,通光量也越小。
相鄰的兩檔光圈值,通光量相差兩倍。也就是說,相鄰兩檔的光圈,其光圈面積相差兩倍,也就是光圈直徑相差根號2倍。根據光圈值的定義,相鄰兩檔光圈相差根號2倍,即大約1.4倍。
標准光圈值通常是:1.0 - 1.4 - 2.0 - 2.8 - 4.0 - 5.6 - 8.0 - 11 - 16 - 22 - 32
以上的標准光圈值,通常都會出現在老式鏡頭的光圈環上。
現在的相機,通常能夠使用1/2檔或1/3檔的光圈,所以會出現諸如7.1等非標准光圈值。
在相機的鏡頭上,通常用1:f值這樣子的形式來說明光圈值,例如1:2.8之類,從光圈值定義上可以知道,這樣子標注的,其實就是說明該鏡頭的最大光圈值是2.8,也就是其最大光圈直徑與鏡頭焦距相比是1:2.8。例如,佳能的 EF 100mm 1:2.8L IS USM Macro
『肆』 相機光圈大小怎麼區分
光圈由鏡頭內部的若干塊葉片組成,這些葉片圍成一個圈,用來控制鏡頭的通光量。通常光圈值由f值(光圈值)來代替,具體到數值上的定義,就是鏡頭焦距與光圈葉片所組成的圈的直徑(也就是光圈大小)的比值。例如,當鏡頭焦距為50mm,光圈直徑為35mm的時候,光圈值就是1.4。
根據光圈值的定義,光圈數值越大,光圈就越小,也就是光圈葉片所圍成的圈越小,通光量也越小。相鄰的兩檔光圈值,通光量相差兩倍。也就是說,相鄰兩檔的光圈,其光圈面積相差兩倍,也就是光圈直徑相差根號2倍。根據光圈值的定義,相鄰兩檔光圈相差根號2倍,即大約1.4倍。
標准光圈值通常是:1.0
-
1.4
-
2.0
-
2.8
-
4.0
-
5.6
-
8.0
-
11
-
16
-
22
-
32
以上的標准光圈值,通常都會出現在老式鏡頭的光圈環上。現在的相機,通常能夠使用1/2檔或1/3檔的光圈,所以會出現諸如7.1等非標准光圈值。在相機的鏡頭上,通常用1:f值這樣子的形式來說明光圈值,例如1:2.8之類,從光圈值定義上可以知道,這樣子標注的,其實就是說明該鏡頭的最大光圈值是2.8,也就是其最大光圈直徑與鏡頭焦距相比是1:2.8。
『伍』 光圈怎麼調多少算是大光圈多少算是小光圈
如果是老機器,在鏡頭上有一個光圈環,轉動光圈環就可以調動光圈。
如果是數碼單反,把轉盤轉一AV檔,然後撥動波輪,就可以調光圈了。
如果是卡片機,可能要進入菜單里,選AV(光圈優先)然後同上,可以調光圈。
不是所有卡片機都可以調光圈,有的機器是不能調光圈的。
同一光線下,當ISO固定時,光圈大一檔快門就要快一倍才能正常曝光。AV檔,機器會自動設置快門。
光圈的大小是由鏡頭決定的。一般定焦鏡頭光圈可以做得比較大,比如F1.4或F1.8。變焦鏡頭最大光圈通常只做到F2.8,當然也有更大的。最小光圈也各不一樣,但通常都能達到F22,或更小。
在你的機器上AV檔,能調到的數值就是你的機器光圈的范圍。所以不須要你強記光圈有哪些。
附:光圈是通光口徑與鏡頭焦距的比值,常見的有: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在這些數值中間的是半檔或1/3檔光圈值。
『陸』 相機光圈是如何區分級數的
光圈值是以2的倍數變化的,直接用光圈數值表示鏡頭的通光量。光圈值(AV) 0 1 2 3 4 5 6 7 8 9 10,對應的級數光圈數值(F) 1 1.4 2 2.8 4 5.6 8 11 16 2232。
光圈F值 = 鏡頭的焦距/鏡頭口徑的直徑,從以上的公式可知要達到相同的光圈F值,長焦距鏡頭的口徑要比短焦距鏡頭的口徑大。當光圈物理孔徑不變時,鏡頭中心與感光器件距離愈遠,F數愈大,反之,鏡頭中心與感光器件距離愈近,通過光孔到達感光器件的光密度愈高,F數就愈小。
光圈=焦距÷鏡頭的進光孔徑。比如50mm定焦鏡頭,光圈F4時,鏡頭的進光孔徑=50mm÷4=12.5mm;而光圈變為F2時,鏡頭的進光孔徑=50mm÷2=25mm。所以,光圈數值越小,如F2,進光孔徑則越大,反之,光圈數值越大,如F22,進光孔徑則越小,我們稱為小光圈。
(6)相機光圈大小多少擴展閱讀
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級的進光量剛是下一級的一倍,例如光圈從F8調整到F5.6,進光量便多一倍。
例如光圈從 f8 調整到 f5.6,進光量便多一倍,我們也說光圈開大了一級。對於消費型數碼相機而言,光圈 f 值常常介於 f2.8 - f16。此外許多數碼相機在調整光圈時,可以做 1/3 級的調整。
『柒』 照相機鏡頭上有這樣一組表示光圈大小的數據
光圈的數據一般都是1.4
2
2.8
4
5.6
8
11
16
22
32,他們之間每差一檔光線的通過量就大一倍或者小一倍,至於規律嗎,每兩級是倍數,比如1.4
大一檔是2,兩檔就是2.8
『捌』 攝影問題。相機鏡頭的光圈大小,是說這個數大小,還是倒數大小 舉例來說,f/1.8,和f/2.8哪
相機光圈大小就是指鏡頭光孔的大小
相機光圈反映到數字上,是用f的倒數表示,因此是分母越小、光圈越大,
所以f/1.8的光圈比f/2.8大
為了簡單,常常去掉分號,直接用f和數字表示光圈,比如f1.8和f5.6,但是同樣是數字越小,光圈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