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相機中的名詞有哪些

相機中的名詞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28 16:52:11

⑴ 關於數碼相機裡面的英文攝影術語

一、image size:圖像大小,即圖片的解析度或像素。
除非儲存卡容量特別緊張,一般都設置到最高解析度。

二、quality:圖像質量,
1、best:最高;
2、fine:高;
3、normal:一般。
除非儲存卡容量特別緊張,一般都設置到最高圖像質量。

三、EV:(曝光)檔
1EV代表1檔,表示1倍的進光量。
曝光補償中,+1EV表示增加1倍的進光量,相應-1EV減少1倍進光量。
在自動曝光時,拍黑色或深色的物體要降低進光量,拍白色或淺色物體要增加進光量。

四、white balance:白平衡
1、auto:自動
2、daylight:日光
3、fluorescent:熒光燈
4、fluorescent:熒光燈(另一種色溫的熒光燈)
5、tungsten:鎢絲燈
6、cloudy:多雲
7、manual preset:自定議
白平衡跟色溫有關,一般使用AUTO檔即可。如果環境光源比較復雜,需要通過白平衡卡,自定議白平衡。

五、exposure area:測光區域
1、pull area:平均測光
2、central:中央重點測光
3、spot:點測光
拍風景多用平均測光,拍人物多用中央重點測光,拍小件樣品多用點測光。

六、focus area:對焦區域
1、central:中央對焦
2、spot:對焦點選擇
一般單反相機有多個對焦點,可以通過取景窗看到多個對焦點。
使用中央對焦,就用中間那個對焦點對焦,一般拍靜物多用中央對焦點對焦。
也可以選擇使用非中間那個對焦點來對焦。

七、focus mode:對焦模式
1、auto focus:自動對焦
2、manual focus:手動對焦
這個不用特別解釋吧。

八、exposure mode:曝光模式
1、program AE:程序自動曝光
2、aperture priority:光圈優先
3、shutter priority:快門優先
程序曝光:根據相機內部設定的程序,自動調整曝光參數。
光圈優先:手動設定光圈值,相機會根據測光數據,自動設定快門值。
快門優先:手動設定快門值,相機會根據測光數據,自動設定光圈值。

九、ISO:感光度
1、auto:自動感光度
2、iso200:ISO200
3、iso400:ISO400
感光度是感光器(CCD/CMOS)對光的敏感度。
ISO400比ISO200對光的敏感度要高一倍。
一般弱光環境下抓拍,或者弱光環境下手持拍攝,需要使用較高的ISO。
白天、光照充足或有三腳架拍靜物,盡量使用較低的ISO值,因為高ISO值噪點比較多。

十、sharpness:銳化
1、soft:銳化弱
2、normal:銳化中等
3、hard:銳化強
機身內部對畫面銳化。
拍幾張對比一下,根據自己的喜好設定。

十一、saturation:飽合度
1、more:飽合度高
2、normal:飽合度中等
3、less:飽合度低
提高色彩飽合度會使畫面鮮艷一些,但色彩細節也會丟失。過高的飽合度會使色彩失真。
都試一下,選自己喜歡的設置。

十二、style:風格
1、normal:正常
2、sepia:棕色(懷舊)
3、black white:黑白
棕色使畫面整泛棕色,通常能使照片有種環舊的感覺。
黑白和正常就不解釋了。

⑵ 攝影里都有哪些專用術語

如果你想學攝影就該買本書,書上都有。有些術語,你用到的時候自然就明白了,說了定義也未必能理解。焦距(Focal length):從鏡頭的中心點到膠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間的距離。焦距通常以毫米(mm)為單位,一般會標在鏡頭前面,例如我們最常用的是27-30mm、50mm(也是我們所說的」標准鏡頭」,指對於35mm的膠片)、70mm等(長焦鏡頭)。光圈(Aperture):控制鏡頭通光量大小的裝置。開大一檔光圈,進入相機的光量就會增加一倍,縮小一檔光圈光量將減半。光圈大小用F值來表示,序列如下: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f 值越小,光圈越大)。拓展閱讀:光圈的應用快門(Shutter):控制曝光時間長短的裝置。一般可分為鏡間快門和點焦平面快門。快門速度(Shutter speed):快門開啟的時間。它是指光線掃過膠片(CCD)的時間(曝光時間)。例如,「1/30」是指曝光時間為1/30秒。1/60秒的快門是1/30秒快門速度的兩倍。其餘以此類推。景深(Depth of field):影像相對清晰的范圍。景深的長短取決於三個因素:焦距、攝距和光圈大小。它們之間的關系是:(1)焦距越長,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長;(2)攝距越長,景深越長;(3)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拓展閱讀:什麼是景深景深預覽(Depth of field preview):為了看到實際的景深,有的相機提供了景深預覽按鈕,按下按鈕,把光圈收縮到選定的大小,看到場景就和拍攝後膠片(記憶卡)紀錄的場景一樣。感光度(ISO):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單位用「度」或「定」來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為100度/21定的膠卷。感光度越高,膠片越靈敏(就是在同樣的拍攝環境下正常拍攝同一張照片所需要的光線越少,其表現為能用更高的快門或更小的光圈)。色溫(Color temperature):各種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稱為「色溫」。單位為「K」。我們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負片所能適應的色溫為5400K-5600K;燈光型A型、B型所能適應的色溫分別為3400K和3200K。所以,我們要根據拍攝對象、環境來選擇不同類型的膠卷,否則就會出現偏色現象(除非用濾色鏡校正色溫)。白平衡(White balance):由於不同的光照條件的光譜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會偏色,例如,在日光燈下會偏藍、在白熾燈下會偏黃等。為了消除或減輕這種色偏,數碼相機可根據不同的光線條件調節色彩設置,使照片顏色盡量不失真。因為這種調節常常以白色為基準,故稱白平衡。曝光(Exposure):光到達膠片表面使膠片感光的過程。需注意的是,我們說的曝光是指膠片感光,這是我們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經過的一個過程。它常取決於光圈和快門的組合,因此又有曝光組合一詞。比如,用測光表測得快門為1/30秒時,光圈應用5.6,這樣,F5.6、1/30秒就是一個曝光組合。曝光補償(Exposure Compensation):用於調節曝光不足或曝光過度。「Stop」:網上沒有對應的中文詞,英文全稱是The unit of exposure。它只是一個衡量亮度的單位,但前提是必須有參照物。你不能說某個物體是3個Stop的亮度,但你可以說物體A比物體B亮3個 Stop。但是翻成曝光的單位也不完全符合它的本意。它是一個單位的亮度變化。但前提是必須有參照物。使用這種方法是因為沒有標準的界限來限定明亮和黑暗。一塊黑石頭在很亮的地方看上去會比在暗處的灰色石頭要亮。模糊:畫面不清晰。可能是由失焦,相機晃動等原因造成。像素(pixel):簡單來說就是CCD/CMOS上光電感應元件的數量,一個感光元件經過感光,光電信號轉換,A/D轉換等步驟以後,在輸出的照片上就形成一個點,我們如果把影像放大數倍,會發現這些連續色調其實是由許多色彩相近的小方點所組成,這些小方點就是構成影像的最小單位「像素」 。像素分為CCD像素和有效像素,現在市場上的數碼相機標示的大部分是CCD的像素而不是有效像素。解析度(ppi/dpi):指的是單位長度中,所表達或擷取的像素數目。和像素一樣,解析度也分為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影像解析度,我們通常說的數碼相機輸出照片最大解析度,指的就是影像解析度,單位是ppi(Pixel per Inch)。紅眼(Red eye):數碼相機在閃光燈模式下拍攝人像時,在照片上人眼的瞳孔呈現紅色斑點的現象。在較暗的環境中,人眼的瞳孔會放大,此時強烈的閃光燈光線會通過人的眼底反射入鏡頭,眼底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這些血管是紅色的,所以就形成了紅色的光斑。防紅眼是閃光燈的一種功能,是在正式閃光之前預閃一次,使人眼的瞳孔縮小,從而減輕紅眼現象。CCD:譯為「電子耦合組件」(Charged Coupled Device),它就像傳統相機的底片一樣。CCD像素數目越多、單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圖像就會越清晰。因此,盡管CCD數目並不是決定圖像品質的唯一重點,我們仍然可以把它當成相機等級的重要判准之一。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功能相當於CCD。AE鎖:是自動曝光(Automatic Exposure)控制裝置的縮寫,AE鎖就是鎖定於某一AE設置,用於自動曝光時人為控制曝光量,保證主體曝光正常。使用AE鎖有幾點需要注意:手動方式或自拍時不能使用自動曝光(AE)鎖。 按下自動曝光(AE)鎖之後不要再調節光圈大小。 用閃光燈攝影時不要使用(AE)鎖。 SM快閃記憶體卡:即Smart Media,智能媒體卡,一種存儲媒介。SM卡採用了SSFDG/Flash內存卡,具有超小超薄超輕等特性,體積37(長)×45(寬)×0.76(厚)毫米,重量是1.8g,功耗低,容易升級,SM轉換卡也有PCMCIA界面,方便用戶進行數據傳送。光學變焦(Optical Zoom):遠距離拍攝時放大物體,因為取決於鏡頭的焦距,所以成像不影響畫面清晰度。與數字變焦相反。數字變焦(Digital Zoom):只能將原先的圖像尺寸裁小,讓圖像在LCD屏幕上變得比較大,但並不會有助於使細節更清晰。單反相機(SLR):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光線透過鏡頭到達反光鏡後,折射到上面的對焦屏並結成影像,透過接目鏡和五棱鏡,我們可以在觀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這種結構完全透過鏡頭對焦拍攝的,它能使觀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膠片上永遠一樣。噪點(Noise):數字圖像中的「顆粒」,產生的原因往往是高ISO設置、長時間曝光、或在電腦上對曝光嚴重不足的圖像進行過度的提高亮度處理。Mega:英文中「百萬」的前綴,如,百萬像素(MP)。飽和度(Saturation):表示色彩鮮艷程度。鏡頭光斑(Lens flares):雜亂的光線會聚到屏上形成模糊不清的像叫光斑。拓展閱讀:什麼是炫光光暈(Halation):是指在曝光拍攝過程中,強光投射到膠片(感光器)上時,透過膠片乳劑中在片基表面進行反射,從而致使圖像發暈。引自 http://www.mifengtd.cn/articles/category/photography

⑶ 相機里分類的這些名詞的全稱是什麼

單反=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單電=單鏡頭電子取景照相機
消費和旁軸都不是縮寫

⑷ 關於 單反相機的一些名詞 求大俠指點!!

現在開始純手打

有效像素: 這個不必解釋了吧, 1000萬像素以上的即可

CMOS和CCD, 原理不必說, 現在一般都是選擇高感較好的CMOS, 而CCD的只有低感光的色彩比較好, 高感拍出來很垃圾., LiveMOS,這是松下搞出來的玩意兒, 除了奧巴, 沒人用它

全幅: 感測器尺寸和以前的膠捲尺寸一樣
半幅: 感測器的尺寸比全幅的小, 它存在的原因是1 價格便宜 2 早期開發單反因為技術原因做不出全幅, 於是就出現了這么個玩意兒. 入門級機型必定是半幅的

短片拍攝功能: 就是單反能不能進行視頻拍攝

機身除塵: 就是有的單反具有自動清潔感測器的功能, 有這個功能更好沒有也無所謂

機身馬達: 相機要自動對焦必須要有馬達, 要麼機身有要麼鏡頭有, 如果機身沒有馬達的話那麼只能選擇有馬達的鏡頭了, 換句話說機身有馬達的話, 鏡頭的可選性更多一些

防抖: 這個可以無視, 單反防抖是必須的, 要麼機身有, 要麼鏡頭有. 沒聽說有不支持防抖的單反. 為啥有這個選項挺奇怪的

取景器: 五棱鏡是石英玻璃製造的反射鏡, 因為是全反射, 所以五棱鏡的取景器更明亮, 五面鏡則是五個反射鏡片, 有的是有樹脂的, 製造的反射鏡, 由於不是全反射, 五面鏡的取景器會比較灰暗, 看起來不爽, 勝在價格便宜. 入門單反全都是五面鏡

⑸ 相機術語

變焦:鏡頭的另一個重點在變焦能力,所謂的變焦能力包括光學變焦與數碼變焦兩種。兩者雖然都有有助於望遠拍攝時放大遠方物體,但是只有光學變焦可以支持圖像主體成像後,增加更多的像素,讓主體不但變大,同時也相對更清晰。通常變焦倍數大者越適合用於望遠拍攝。光學變焦同傳統相機設計一樣,取決於鏡頭的焦距,所以解析度及畫質不會改變。數碼變焦只能將原先的圖像尺寸裁小,讓圖像在lcd屏幕上變得比較大,但並不會有助於使細節更清晰。

感光度:感光度(也就是ISO)指的是感光體對光線感受的能力。在傳統攝影時代,感光體就是底片,而在數碼攝影的時代,相機則採用CCD或是CMOS作為感光原件。感光度越高(也就是ISO值越高)時,拍攝時所需要的光線就越少,感光度越低時,對拍攝時所需要的光線就越多。
一般我們常見的ISO數值有: ISO50、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

自動曝光:AE:自動曝光
在程序自動曝光方式中,照相機能根據測光系統所測得的被攝畫面的曝光值,按照廠家生產時所設定的快門及光圈曝光組合,自動地設定快門速度和光圈值。就相機操作性而言,在這種方式下等同於所謂的"傻瓜照相機",操作者根本不用調節快門速度和光圈值,所要做的只是對好焦點,按下快門釋放鈕就行了。在"傻瓜"照相機中常見的電子程序快門,就屬於這種曝光方式。其實,只有程序自動曝光方式才是真正的"全自動"曝光方式。

在網上學對與出學者來說不是那麼容易了解的 還要靠自己在實踐中慢慢掌握的~~~

⑹ 關於相機的一些術語

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是一種焦距短於標准鏡頭、視角大於標准鏡頭、距長於魚眼鏡頭、視角小於魚眼鏡頭的攝影鏡頭。廣角鏡頭又分為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兩種。135照相機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為38-24毫米,視角為60-84度;超廣角鏡頭的焦距為20-13毫米,視角為94-118度。由於廣角鏡頭的焦距短,視角大,在較短的拍攝距離范圍內,能拍攝到較大面積的景物。

濾鏡

1. ?V鏡(Filter),是一種由玻璃、塑膠所製成的光?W鏡片。?z影?r,附加在鏡頭的前面,使照片獲得更?M意的效果。?K分?楹詘准安噬???V鏡二種。每種?V鏡都有不同口?劍?俗⒁賡?買與自己鏡頭口?較嚳???V鏡。

2. 若有一組?V鏡,想配用於口?講灰壞南??C或鏡頭?r,可買?V鏡轉接環(又稱適合環)。不過,小口?街??V鏡在大口?街?R頭上,多少的遮點光??而造成??面??角的??暗現象。
3. ?榱聳褂梅獎悖?????V鏡名稱、色彩、????、?V鏡?S?檔榮Y料?聳眷??V鏡盒上。

4. 原?t上,?V鏡愈薄,光?W性質愈好,所得影像的品質愈好。

5.愈特殊的?V鏡,??用?r值愈低,非不得已,不宜冒然??買。

LED

LED就是發光二極體,它是半導體照明的核心器件。

CCD

說到CCD的尺寸,其實是說感光器件的面積大小,這里就包括了CCD和CMOS。感光器件的面積大小,CCD/CMOS面積越大,捕獲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低。CCD/CMOS是數碼相機用來感光成像的部件,相當於光學傳統相機中的膠卷。
CCD上感光組件的表面具有儲存電荷的能力,並以矩陣的方式排列。當其表面感受到光線時,會將電荷反應在組件上,整個CCD上的所有感光組件所產生的信號,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畫面。
如果分解CCD,你會發現CCD的結構為三層,第一層是「微型鏡頭」,第二層是「分色濾色片」以及第三層「感光層」。
第一層「微型鏡頭」
我們知道,數碼相機成像的關鍵是在於其感光層,為了擴展CCD的採光率,必須擴展單一像素的受光面積。但是提高採光率的辦法也容易使畫質下降。這一層「微型鏡頭」就等於在感光層前面加上一副眼鏡。因此感光面積不再因為感測器的開口面積而決定,而改由微型鏡片的表面積來決定。
第二層是「分色濾色片」
CCD的第二層是「分色濾色片」,目前有兩種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個則是CMYK補色分色法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兩種分色法的概念,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幾乎所有人類眼鏡可以識別的顏色,都可以通過紅、綠和藍來組成,而RGB三個字母分別就是Red, Green和Blue,這說明RGB分色法是通過這三個通道的顏色調節而成。再說CMYK,這是由四個通道的顏色配合而成,他們分別是青(C)、洋紅 (M)、黃(Y)、黑(K)。在印刷業中,CMYK更為適用,但其調節出來的顏色不及RGB的多。
原色CCD的優勢在於畫質銳利,色彩真實,但缺點則是雜訊問題。因此,大家可以注意,一般採用原色CCD的數碼相機,在ISO感光度上多半不會超過 400。相對的,補色CCD多了一個Y黃色濾色器,在色彩的分辨上比較仔細,但卻犧牲了部分影像的解析度,而在ISO值上,補色CCD可以容忍較高的感光度,一般都可設定在800以上

第三層:感光層
CCD的第三層是「感光片」,這層主要是負責將穿過濾色層的光源轉換成電子信號,並將信號傳送到影像處理晶元,將影像還原。
傳統的照相機膠捲尺寸為35mm,35mm為對角長度,35mm膠卷的感光面積為36 x 24mm。換算到數碼相機,對角長度約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越大。在單反數碼相機中,很多都擁有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例如尼康德D100,CCD/CMOS尺寸面積達到23.7 x 15.6,比起消費級數碼相機要大很多,而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為36 x 24mm,達到了35mm的面積,所以成像也相對較好。
現在市面上的消費級數碼相機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種。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積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英寸的300萬像素相機效果通常好於1/2.7英寸的400萬像素相機(後者的感光面積只有前者的55%)。而相同尺寸的 CCD/CMOS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這也會導致單個像素的感光面積縮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但如果在增加CCD/CMOS像素的同時想維持現有的圖像質量,就必須在至少維持單個像素麵積不減小的基礎上增大CCD/CMOS的總面積。目前更大尺寸CCD/CMOS加工製造比較困難,成本也非常高。因此,CCD/CMOS尺寸較大的數碼相機,價格也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響數碼相機的體積重量。超薄、超輕的數碼相機一般CCD/CMOS尺寸也小,而越專業的數碼相機,CCD/CMOS尺寸也越大。

光學變焦

光學變焦倍數越大,能拍攝的景物就越遠。

一些鏡頭越長的數碼相機,內部的鏡片和感光器移動空間更大,所以變焦倍數也更大。我們看到市面上的一些超薄型數碼相機,一般沒有光學變焦功能,因為其機身內根部不允許感光器件的移動,而像索尼F828、富士S7000這些「長鏡頭」的數碼相機,光學變焦功能達到5、6倍。

數碼變焦

數碼變焦實際上是畫面的電子放大,把原來CCD影像感應器上的一部份像素使用「插值」處理手段做放大。通過數碼變焦,拍攝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數碼變焦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目前數碼相機的數碼變焦一般在3倍左右,攝像機的數碼變焦在44倍-600倍左右,實際使用中有40 倍就足夠了。

⑺ 數碼相機的專業名詞等解釋一下

數碼相機十大專業名詞:像素、白平衡、數碼變焦、光圈、快門速度、焦距長度、測光模式、感光度、景深、雜訊訊噪比。詳情見以下鏈接: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3/0609/A20030609246934.shtml

⑻ 想了解數碼相機的一些專業術語

太多了,復制不下來,你去下面網站看下 http://forum.taobao.com/forum-555/show_thread----5538822-.htm 目錄: 光學應用 ·照片四周發虛(Vignetting) ·物距(Subject Distance) ·枕形失真(Pincushion Distortion) ·視角(Picture Angle) ·透視(Perspective) ·微距攝影(Macro) ·鏡頭(Lenses) ·圖像穩定器(Image Stabilization) ·焦距系數(Focal Lenth Multiplier) ·焦距(Focal Length) ·景深(Depth fo Field) ·轉換器(Converter) ·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 ·桶形失真(Barrel Distortion) ·縱橫比(Aspect Ratio) ·防抖技術(Anti-Shake) 曝光 ·定時拍攝(time lapse) ·快門優先(Shutter Priority) ·快門速度(Shutterspeed) ·遙控拍攝(Remote Capture) ·測光(Metering) ·手動模式(Manual) ·閃光補償(Flash Output Compensation) ·曝光補償(Exposure Compensation) ·曝光(Exposure) ·自動包圍曝光(Auto Bracketing) ·光圈優先(Aperture Priority) ·光圈(Aperture) 數碼影像 ·白平衡(White Balance) ·色調范圍(Tonal Range) ·TIFF圖像格式 ·銳化(Sharpening) ·感光度(ISO) ·解像度(Resolution) ·RAW圖像格式 ·色調分離(Posterization) ·降噪技術(Noise Rection) ·噪點/噪音(Noise) ·摩爾紋(Moiré) ·JPEG圖像格式 ·鋸齒現象(Jaggies) ·插值(Interpolation) ·柱狀圖/直方圖(Histogram) ·伽馬(Gamma) ·動態范圍(Dynamic Range) ·數碼變焦(Digital Zoom) ·圖像壓縮(Compression) ·色彩空間(Color Spaces) ·高光溢出(Blooming) ·位數(Bits) ·圖像失真(人造痕跡,Artifacts) ·混淆現象(Aliasing) 相機系統 ·取景器(Viewfinder) ·圖片瀏覽索引(Thumbnail Index) ·記憶卡/儲存卡(Storage Card) ·感測器大小(Sensor Sizes) ·感測器的線性特徵(Sensor Linearity) ·感應器/感測器(Sensors) ·象素質量/成像質量(Pixel Quality) ·象素(Pixels) ·顯微透鏡(Microlenses) ·手動對焦(Manual Focus) ·液晶顯示屏(LCD) ·時滯(Lag time) ·固件(Firmware) ·填充系數(Fill Factor) ·可交換照片文件資料(EXIF) ·有效象素(Effective Pixels) ·與其他設備的連接(Connectivity) ·色彩濾鏡矩陣(Color Filter Array) ·高速連拍(Burst/Continuous) ·緩存(Buffer) ·充電 ·可充電鋰電池 ·可充電AA電池(NiCd and NiMH) ·不可充電AA電池 ·電池(Batteries) ·自動對焦(AutoFocus-AF) ·自動對焦伺服系統(AF Servo) ·自動對焦輔助燈(AF Assist Lamp) ·A/D轉換器 (A/D Converter) 照片四周發虛(Vignetting) 變焦鏡頭(尤其是低端的變焦鏡頭),有時候會使照片的四周發虛。在這種情況下,桶形失真變得更加明顯,導致照片的角落出現暗角,如圖所示。使用焦距轉換器也可能會帶來照片四周發虛的問題。 物距(Subject Distance) 顧名思義,物距就是指照相機鏡頭與被攝物體之間的距離。物距的改變會使透視效果改變。在相同的光圈設置下,物距的改變同樣會影響照片的景深。 枕形失真(Pincushion Distortion) 枕形失真是由鏡頭引起的畫面向中間「收縮」的現象。我們在使用長焦鏡頭或使用變焦鏡頭的長焦端時,最容易察覺枕形失真現象。特別是在使用焦距轉換器後,枕形失真很容易便會發生。當畫面中有直線(尤其是靠近相框邊緣的直線)的時候,針墊形失真最容易被察覺。普通消費級數碼相機的針墊形失真率通常為0.4%,比桶形失真率低。與針墊形失真相對的是桶形失真,我們在上面的專題已作詳細介紹。 針墊形失真使正方形向內收縮 針墊形失真例子 枕形失真的矯正 我們可以通過Adobe Photoshop等一系列軟體,矯正數碼相機輸出的針墊形失真圖像,掌握了訣竅以後,難度並不大。 視角(Picture Angle)照片的視野范圍由鏡頭的覆蓋角度決定,水平視野范圍和垂直視野范圍同樣能被測量。由於不同類型(格式)的照相機擁有不同的縱橫比,因此視角通常可以用來描述鏡頭能覆蓋的場景范圍。一枝短焦距的鏡頭(如28mm廣角)產生的較大,一枝長焦鏡頭(如200mm長焦)產生的視角較小。在35mm格式中,50mm的鏡頭被稱為標准鏡頭,因為它產生的象角與人類眼睛產生的視角是一樣大的(約46°)。 30mm廣角 100mm長焦,象角較小,該圖像為左圖紅色框內的場景。 透視(Perspective) 如果兩個人分別長焦鏡頭和廣角鏡頭拍攝同一個物體,使用廣角鏡頭的人想該物體與使用長焦鏡頭所得的物像等大,它就必須在拍攝的時候選擇離被攝物體近一點的距離。由於上述做法時會影響畫面透視效果的,所以我們也可以認為不同焦距的鏡頭擁有不同的透視效果。請讀者注意,改變焦距而不改變物距是不會令透視效果產生變化的。 微距攝影(Macro) 微距攝影的嚴格定義應該是這樣的:微距攝影指照相機通過鏡頭的光學能力,拍攝與實際物體等大(1:1)或比實際物體稍小的圖像。例如你要拍攝一朵直徑為21.6mm的花朵,它能填充35mm膠片(斜線長度為43.3mm )的一半面積。在照片中,花朵被放大的倍率為43.3:21.6即2:1(2倍)。微距攝影的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間,嚴格來說應該在1倍到10倍之間。 通過上面的說明,我們可以理解為何數碼相機的微距能力比較強大-正是因為感測器的大小比35mm膠片小得多。例如,利用小型數碼相機(假設焦距乘數為4倍),拍攝上述直徑為21.6mm的花朵,它的放大倍率為1:2,而膠卷照相機需要的放大倍率為2:1。這就說明,小型數碼相機比膠卷相機更容易獲得微距拍攝的效果。 我們在數碼相機上都能找到一個「微距模式」,微距模式方便用戶對離鏡頭很近的物體進行對焦、拍攝。 我們往往以照相機(不可更換鏡頭照相機)在微距模式下,被攝物體能清晰填充畫面的程度來量度微距能力的強弱。例如,一部照相機的微距模式能在畫面中能清晰展現20mm長的物體,另一部卻只能展現40mm長的物體,我們就說前者的微距能力較後者強。 鏡頭(Lenses) 絕大部分小型數碼相機都不能更換鏡頭,這些照相機的鏡頭是專門為特定的感測器大小製造的。一些准專業級數碼相機可以讓用戶利用焦距轉換器延伸變焦范圍。由於小型數碼相機的感測器面積很小,要達到良好成像效果的話,必需一枚輕巧但高質量的光學鏡頭,然而能做到這點的小型數碼相機並不多見。

⑼ 想詢問一些關於相機的「名詞」解釋

等效焦距的含義
數碼相機因為其感光元件(CCD或CMOS)的尺寸是隨相機的不同而不同(如有1/2.5英寸,1/1.8英寸等),所以同樣焦距的鏡頭在不同尺寸感光元件的數碼相機上,成像的視角也不同(具體見圖)。舉個例子來說,50mm焦距的鏡頭用在135膠片相機上,其視角大約是46度,而用在APS-c畫幅(感光元件對角線長度是135膠片的2/3)的DSLR上(如nikon的D90、D300等),其視角就是大約30度。而這50mm鏡頭在APS-c的機器上的拍攝視角大概與75mm焦距的鏡頭在的135膠片機的底片上成像的視角相當,都是大約30度。 所以僅僅以鏡頭的真實焦距,無法比較不同相機的拍攝范圍(成像視角)。但對於用戶來說,真正有意義的正是相機的拍攝范圍(視角大小)。而由於一直以來大家通常以135膠片相機的鏡頭焦距來界定拍攝視角(135膠片相機的感光面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大家也習慣於將不同尺寸感光元件上成像的視角,轉化為135相機上同樣成像視角所對應的鏡頭焦距,這個轉化後的焦距就是135等效焦距。

起始焦距就是你買的鏡頭比如說是18-50~就是18mm-50mm最小18是起始焦距,最大是50

實際焦距應該就是等效焦距的意思~

微距是有的鏡頭有微距功能,可以近距離拍攝~

卡片相機就是家用機~

⑽ 數碼相機專業名詞

什麼是廣角--焦段在19~35毫米范圍內的鏡頭一般稱為廣角鏡頭。適合拍攝風景、大場面主題、會議場所等等。參考:http://..com/question/108848842.html

http://..com/question/107871432.html

消費--------不是攝影概念、術語。不必過多理會。

單反--------即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簡稱。可參考:http://..com/question/109909669.html

http://..com/question/109986034.html

熱靴--------即閃光燈插座,因為能跟隨快門同時啟動閃光(不像更早前的閃光燈還需要閃光燈同步線連接相機才能觸發,故稱熱靴)

長焦--------焦段在150~3000毫米甚至4000毫米以上范圍的鏡頭稱為長焦鏡頭,也可以叫「遠射鏡頭」,顧名思義就是能拍攝到更遠處的景物,可以遠離被攝物不用接近,就能……而70毫米至150毫米則稱為中焦,比如135毫米鏡頭就是典型的中焦鏡,中焦鏡頭比較適合拍攝人像題材,故有時其中一些鏡頭也被稱為「人像鏡頭」。參考http://..com/question/107871432.html

高感光度----膠片或感光元件的曝光敏感度。所謂高感光度就是在光線暗弱的情況下提高了膠片或感光元件的曝光敏感度,使其能夠更快速且有效的感光,就好比方說一個人(高感光度膠片)對外部反映快點,一個人(低感光度膠片)反映慢

取景器------確切說應該是取景目窗。參考:

http://..com/question/109931564.html

如圖:紅圈所指就是熱靴;黃圈所指就是取景目窗。

閱讀全文

與相機中的名詞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