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畫幅微單相機排行中哪款更值得入手呢
出色的自動對焦性能+非常小巧的機身+舒適的握柄,合理的操控布局+人眼識別+USB-C介面支持充電+好用度無線連接功能+親民的價格。這一切都說明EIS RO是一台相當值得入手的全畫幅微單相機。而且DP那邊也說到EOS RP的存在確實給了更多用戶用上全畫幅機身的可能性。所以,我覺得這款相機還是滿值得入手的。
② 性價比相同的情況下全幅和半幅相機哪個好
從畫質角度說,當然是全幅相機更好。
全幅相機的圖像感測器尺寸更大,所以像素密度更低,畫質更純凈,高感性能更出色。
半幅相機因為圖像感測器面積只有全幅機的大約40%,所以像素密度更高,畫質要差一些。
所以,只要條件允許,更多人的選擇肯定是全幅相機。
但是,這並不等於半幅相機就毫無可取之處。
半幅機因為圖像感測器尺寸更小,所以等效焦距更長。
這對於遠距離拍攝來說,更有好處……因為有1.5或者1.6的焦距轉換系數,所以「長焦更長」,遠攝更給力。
從這個角度說,半幅相機也有其優勢所在。
所以,對於很多玩攝影的人來說,會選擇雙機出門。全幅機身配廣角鏡頭拍風景,半幅機身配長焦鏡頭遠距離拍攝,
因此,沒有哪款相機天生就「好」。每一款相機,都是優點與缺點並存的。關鍵是要在使用中注意揚長避短,充分發揮相機的優勢性能,獲得更好的拍攝體驗。
aqui te amo。
③ 拍視頻買哪個品牌的微單全幅好
讓我來水一題吧…
你知道為什麼這種品牌比較的問題很容易撕起來嗎?
因為每個品牌都有優點,所以每個品牌都有受眾,每個人都不傻,之所以選擇某一台相機總有對自己味的地方。
現在常見微單類相機品牌主要就這幾個:
索尼,佳能,尼康,松下,富士,奧林巴斯等。
但是相機菜單和很多人性化設計上,還有很大改進空間;
缺點是機身性能確實太牙膏了,比如eos
r,沒120p全高清升格,超級大裁切的4k,沒機身防抖…
鏡頭群太他x慢了,目前就三支原生卡口,雖然計劃表上寫的讓人滿意,但是動作快點可以嗎?年前發布的14-30f/4要三月底才發貨,能不能學學佳能的效率?
松下全幅目前價格還是高,gh系列則感光元件小(4/3畫幅,比aps-c還要小一些),可能不符合一部分人的需求,另外視頻的追焦是不如索尼佳能的。
兩個品牌機器都沒實拍過,不足夠了解,這兩家的視頻用戶自己補充吧,但優點缺點肯定都有,例如富士xt3的直出色彩,4k60p等…
所以,你說哪個好?貓本老師說的好,先把優點缺點了解一遍,先看能忍受的缺點,再結合自己需要的優點,適合自己的哪一台就出來了,當然這個就得自己慢慢去了解了。
④ 全畫幅相機,哪個牌子比較好。預算機身一萬六七左右。
全畫幅單反推薦佳能5D4,全畫幅微單推薦索尼A7m3。普通玩家建議選後者。
⑤ 全畫幅相機哪個型號好
這是兩家的,一個佳能,一個尼康,看樓主喜歡哪個吧?一般來說,5D2在攝影圈很普及,無敵兔不是白叫的,2000多萬像素,高感噪點控制不錯(盡管5D3和6D更好),就是對焦方面,已經不如5D3了!尼康D700,也可以,就是像素稍微低些,1200萬也差不多夠用了!大馬三不推薦了,老了...D3S像素也不錯,連拍也快,像素稍低,和D700差不多,性價比似乎沒5D2好,綜合來看,我感覺還是5D2,不過,樓主可以看看6D,雖然有些縮水,快門次數,最高快門,還有閃光同步什麼之類的.6D的高感畫質還是不錯的,比5D2還好,如果在提升一部,就是5D3了或者D800E,對焦,連拍,高感都不錯
⑥ 想入手個全畫幅相機,吧友有推薦沒
佳能的話,推薦如下。
本回答轉載自公眾號「相機筆記」,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fP3y_JQAfl1I2WbXX1gLcQ
截止到2017年7月底,佳能在產在售的可換鏡頭相機有16款,分別是:
旗艦單反:1DX2
專業全幅單反:5Ds、5Ds R、5D4
入門全幅單反:6D、6D2
專業APS-C單反:7D2
中端APS-C單反:80D
高級入門APS-C單反:750D、800D、77D(它是760D的升級產品)
入門APS-C單反:1300D、200D
無反相機:EOS M10、M6和M5
EOS M3、100D、700D、760D、70D、5D3等產品已經停止生產,並將逐步退出市場。
讀懂產品命名
佳能單反的命名規則還是非常清晰的:
- 產品型號的主體為數字+D。與之對應的,尼康則是D+數字。所以,750D是佳能的,D750就是尼康的。
- 數字部分位數越少、等級越高,比如7D等級高於80D,80D等級高於800D。等級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機身做工、操控性等方面,並不意味著畫質、性能上一定有優勢。
- 型號為xD(x表示數字)的產品,Mark後面的數字越大、產品越新越好,比如5D4比5D3好、6D2比6D好。
- 型號為xxD、xx0D、1xxxD(x表示數字)的產品,同系列中數字越大、產品越好,比如80D比77D好,800D比750D好。
其實,以前佳能單反的命名體系更簡潔。近兩年來,隨著入門級產品被進一步細分,原有的xx0D系列被拆分成了3條線:
760D→77D,看起來像是中端機的入門單反(有肩屏和速控轉盤)
700D→750D→800D,「正統」的xx0D入門單反
100D→200D,面向女性用戶的迷你單反
與單反相機相比,佳能無反相機雖然產品總數並不大,但命名體系並不是很清晰。比如,M3→M5→M6這一支,M6雖然型號數字大,但配置、價格都是低於M5的,容易讓人產生混亂。
全幅和非全幅
佳能全幅單反(6D系列、5D系列、1DX系列)需要搭配全畫幅單反鏡頭,不能安裝佳能EF-S鏡頭或EF-M鏡頭。副廠APS-C畫幅鏡頭可以安裝在佳能全幅單反上,取景和成像可能出現黑圈,是不推薦的搭配方式。
佳能APS-C畫幅單反可以使用所有EF卡口鏡頭。無論搭配全畫幅鏡頭還是APS-C畫幅專用鏡頭,計算焦距時等都需要考慮等效系數(等效焦距 = 鏡頭上標注的物理焦距 × 1.6)。
佳能EOS M系列無反相機可以通過轉接環使用幾乎所有EF卡口鏡頭。其中,具有全像素雙核CMOS AF技術的EOS M5、M6轉接時的對焦性能優於早期產品;另一方面,STM馬達鏡頭以及2010年之後發布的USM馬達鏡頭,通常也有更好的對焦性能。
2015年以後推出的可換鏡頭相機(具體型號請參考最開始的表格),搭配一些副廠鏡頭時可能無法正常使用實時取景AF功能。此問題可通過升級鏡頭固件解決。對於無法自行升級固件的早期鏡頭,建議大家慎重購買二手產品或非行貨產品。
2016年以後推出的單反相機(800D、77D、6D2、5D4、1DX2),搭配副廠鏡頭時請關閉鏡頭像差校正功能,否則畫面中可能出現同心圓亮區(2016年以前推出的相機,通過電腦更新鏡頭校正文件後也可能出現這個問題)。
成像質量
目前,佳能可換鏡頭相機的成像質量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幾個等級:
LV1:採用新一代全畫幅CMOS,高感、寬容度表現均衡。(5D4、1DX2)
LV2:採用全畫幅CMOS,某一方面畫質表現突出。比如,6D2高感特別好,僅次於佳能1DX2、尼康D5、索尼a9這3台速度機;5Ds、5Ds R解析度非常高,可以媲美中畫幅相機。
LV3:採用老一代全畫幅CMOS,寬容度不及新一代APS-C畫幅相機。(6D、5D3)
LV4:採用新一代APS-C畫幅CMOS,寬容度表現優於LV2、LV3。(200D、800D、77D、80D)
LV5:採用新一代APS-C畫幅CMOS,但由於一些原因(可能是功耗)而在表現上比LV4略差一些。(EOS M5、M6)
LV6:採用老一代APS-C畫幅CMOS,畫質最差。(EOS M3、750D、70D、7D2)
全像素雙核CMOS AF
全像素雙核CMOS AF是一項改善實時取景/短片拍攝對焦性能的技術,同時也是佳能的核心科技和一大優勢。截止到2017年7月底,佳能在售可換鏡頭相機中配備全像素雙核CMOS AF技術的有:
支持連拍追焦:EOS M6、EOS M5、200D、800D、77D、80D、6D2、5D4
不支持連拍追焦:70D、7D2、1DXII
wiFi網路功能
截止到2017年7月底,佳能在售可換鏡頭相機中,沒有內置Wi-Fi功能的有:
- 1DX II,需要購買WFT-E8C無線傳輸器
- 7D2、5Ds、5Ds R,可選購W-E1無線適配器。此適配器類似於Wi-Fi SD卡,不具備存儲空間,但能實現遙控拍攝等高級功能。
另外,EOS M5、EOS M6、200D、800D、77D、6D2等產品同時具備Wi-Fi和藍牙兩種網路,後者可以提供低功耗的長時間鏈接。
角度可調液晶屏和觸摸操作
截止到2017年7月底,佳能在售可換鏡頭相機中,配備角度可調液晶屏的產品有:EOS M10、M6、M5、200D、750D、800D、77D、80D、6D2,並且這些產品全部支持觸摸操作。
其他產品中,5D4和1DX2也支持觸摸操作。
佳能相機簡評
EOS-1DX II
參考價格36000元(機身)
如果你手裡沒有任何鏡頭,3萬元以上全幅速度機,ET首推佳能1DX2。
優點:畫質較好,連拍速度快,鏡頭群完備。
不足:4K拍攝時不是全畫幅,沒有Log,實時取景/短片拍攝時續航差。
適合題材:人像、新聞、婚禮、演唱會、生態
5D4
參考價格21500元(機身)
等降價等得讓人心焦。不知道已經有多少人因為價格問題轉投索尼a7RII了。購買套機的話,ET更推薦EF 24-70/4L IS USM而不是EF 24-105/4L IS II USM。
優點:配置均衡,鏡頭群完備。
不足:售價偏高。
適合題材:風光、人像、視頻、婚禮、演唱會
5Ds、5Ds R
參考價格15000元(機身)
和即將停售的5D3相比,5Ds的性價比明顯要高一些。只不過,大家對5D系列的這個旁支並不感冒。在處理低通濾鏡的方式上,佳能5Ds/5Ds R與尼康D800/D800E情況類似,ET認為沒有太大必要多花1000元買5Ds R。
優點:135全幅最高像素,對焦、測光、存儲、操作、功能相比5D3均有改進。
不足:動態范圍和控噪表現平平。
適合題材:人像、靜物、商業拍攝
5D3
參考價格15500元(機身)
現在還買5D3的話,那真是真愛了。
6D2
參考價格12500元(機身)
一台讓人又愛又恨的機器。愛在高感好、機身輕、旋轉觸控屏操作方便,恨則是寬容度方面差口氣。不過,綜合鏡頭群和附件,6D2依然是這個價位上非常值得購買的產品。套機推薦EF 24-105/3.5-5.6 IS STM。
優點:高感出眾,旋轉觸控屏,續航能力強
不足:寬容度較低,不是100%視野率取景器
適合題材:星空、視頻、人像、旅行、日常記錄
6D
參考價格8650元(機身)
和5D3一樣歷史悠久。配置不及尼康、索尼同價位產品,但在這個價位上,你也沒有其他佳能相機可以選擇。相比於EF 24-105/4L IS USM套機,ET現在更推薦機身加EF 24-105/3.5-5.6 IS STM。
7D2
當強悍的拍攝性能遇到令人失望的成像質量,還是看看80D或者等後續產品吧。
80D
參考價格6000元(機身)
價格相比前段時間有所上調,但依然是ET比較推薦的中端單反。購買套機的話,請選擇EF-S 18-135/3.5-5.6 IS USM鏡頭——EF-S 18-200/3.5-5.6 IS價格貴、畫質差、對焦差、防抖差。
優點:配置均衡,操作體驗好。
不足:價格居高偏高。
適合題材:人像、旅行、視頻、業余打鳥、演唱會
77D
參考價格4900元(機身)
和800D相比,77D的機身更顯專業,並且增加B門定時器和間隔定時器兩項功能。然而,它畢竟不是真正的中端機,如果你在意操控性,ET還是建議增加預算購買80D。
800D
參考價格4650元(機身)
提供媲美80D的畫質表現和對焦性能,是一台小而強悍的產品。EF-S 18-55/4-5.6 IS STM的套裝鏡頭不能充分發揮45點AF模塊的對焦性能,建議購買EF-S 18-135/3.5-5.6 IS STM套機或單機身另配其他鏡頭。
優點:體積緊湊、性能高。
不足:沒有明顯缺點(現在有比較好的半解碼電池了)
適合題材:日常記錄、攝影入門、視頻、旅行
750D
畫質、性能相對落後,ET建議考慮畫質更好的200D或同價位的EOS M6無反相機。760D只是外觀上比750D更專業,加之已停產,所以也不推薦。
200D
參考價格3250元(機身)
這是ET目前推薦的入門單反的起步產品。雖然有光學取景器,但你完全可以將它當成無反相機使用(一直使用液晶屏取景)。相對於EOS M6來說,200D不僅價格更便宜,使用EF 50/1.8 STM等鏡頭還不需要另配轉接環。
優點:體積緊湊、畫質好。
不足:光學取景時的對焦性能太差
適合題材:日常記錄、攝影入門、旅行
1300D
和尼康D3x00相比,佳能1300D的最大優點是內置Wi-Fi,然而它依然是ET不推薦購買的產品。
M5/M6
參考價格3750元 / 4950元(機身)
緊湊、輕便,畫質和對焦令人滿意。M5和M6的最大區別在於內置EVF,提供更好的液晶屏和更多自定義按鍵。
優點:畫質、對焦令人滿意,操作體驗好。
不足:不支持USB充電
適合題材:日常記錄、旅行、全幅單反備機
EOS M10
存在感比較低的一款產品,估計要等M3清倉之後,市場表現才能有所改善。
⑦ 全幅相機哪款好
旗艦級專業全畫幅尼康D5,佳能1DxⅡ;中端全畫幅佳能5DⅣ,尼康D810;索尼全畫幅微單A7RⅡ。
⑧ 全畫幅相機好還是半畫幅相機好
全畫幅的相機優於非全畫幅(APS-C)的相機。
具體區別和各自性能如下:
1、全畫幅相機和非全幅相機是針對其內部最為重要的感光原件CMOS而言的。作為數碼相機中最重要的成像原件其對畫質的影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全畫幅數碼相機是指其感光原件CMOS相對與傳統35mm膠片相機的膠片尺寸而言的。與膠片尺寸相同大小的即為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而小於35mm膠片尺寸的CMOS即為非全幅相機,有APS-H畫幅和APS-C畫幅相機之分。目前市場上主流相機除全幅相機外,大部分為APS-C畫幅相機,APS-H相機相對較少。
3、全畫幅相機因為其感光原件CMOS相對於APS-C非全幅相機CMOS的面積要大出2倍以上,所以在相同像素的情況下全畫幅相機的單個像素點也要比非全幅的單個像素點大,並且單個像素點之間的間隙也比非全幅相機大。這樣能更好的減少像素點之間的電磁干擾。而在CMOS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全幅相機相比非全幅相機能集成更多的有效像素點,所以全幅相機具有更高像素的優勢,能保證良好畫質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