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500左右能買到多大光圈的相機
小數碼的最大光圈,可以做到f2.8。但拍攝的虛化效果,大光圈是條件之一,還需要焦距長;更重要的是感光器件CCD、CMOS的物理尺寸。小數碼的CCD通常只有1/2.5吋大一點的就是1/1.7吋,這樣的尺寸,只有單反相機CCD尺寸的10幾分之一,在這樣小尺寸的CCD的條件下,虛化效果幾乎微乎其微。
2500左右的小數碼,很難有像樣的虛化效果。——拍近距離的大頭像除外。
❷ 數碼相機的光圈在哪裡可以找到
顯示屏上標有「F"字樣的就是光圈值,後面數字就是光圈數
❸ 請問買單反相機鏡頭可以在網上買嗎還是去當地的照材市場買好
可以網上買
但是還是推薦到當地的買比較好,特別是大光圈鏡頭
鏡頭這東西個體差異肯定有,而且不論原廠副廠,某些型號的鏡頭個體差異很大,很多人買同一款鏡頭但是效果差距甚遠,建議還是現場試過合適再買最安全~
❹ 請問零裡面的相機模型在哪買啊,有人可以製作嗎,謝謝~
根據最新的模型市場調查顯示,市場真正需求的是高質量高模擬的模型,相機模型作為一個新起的模型玩偶,目前只能說是市場對它的一個接受時間,也是一種考驗,就模型來說,因為種類繁多,各式各樣的模型都有,重要的是突出,有特色的模型必定有市場。
相機模型有卡片和單反,卡片模型做工容易,不比單反相機模型。像目前市場上開始流傳的單反相機模型:香港5A相機模型公司製造的單反模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被譽為相機的克隆專家;仿製能力最強的模型專家。模型可謂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以假亂真,真假不分,商家必爭!在今年8月份單反模型一上市便被商家們搶著訂購。
因此可以說明相機模型市場是必然存在的,前提是模型的做工質量必須是商家們想要的結果。
❺ 「光圈固定」的ccd相機有哪些 現在急需光圈固定的ccd相機,知道朋友推
teo的CCD相機能滿足您的要求,teo可根據客戶的需要定製相機。。。
❻ 網上有賣,有光圈,速度,焦距。的照相機嗎
與傳統的相機一樣,數碼相機的光圈范圍與快門速度對拍攝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兩個因素。但目前普通的商用及家用級的數碼相機大都實現了全自動化,這使得人們更多地關心景物的選擇,而不太注重光圈及快門速度的選用。但在購買數碼相機時,一定要檢查它的光圈范圍及快門速度,因為光圈和快門的組合將控制數碼相機的光線攝入量的總體范圍值,也就是說它將影響能否在各種光線情況下獲得很好的效果,而且快門速度還將直接影響您動態影像的拍攝,光圈范圍則將影響所拍攝的影像的景深。 數碼相機拍攝照片的過程是開啟快門後,讓被攝物的影像透過鏡頭,投射到CCD感測器上,感測器捕獲的光線信息通過「數/模」轉化器轉化成數字信息,並在相機的存儲卡上記錄下來。這個過程與傳統相機的曝光過程是大體一致的。 想要用數碼相機捕獲層次豐富的影像,就要恰當控制投射在CCD感光器的光量。如果曝光准確,所得的影像的細節都可以得到正確的描述,明暗過渡、影調反差、影像鮮銳度行等都能有最佳表現。CCD吸收過多的光線則將導致曝光過渡,所得的影像將明顯偏亮;而吸收太少光線則會導致曝光不足,照片將偏暗,細節將丟失。所以選擇合適的曝光量對數碼攝影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這與傳統攝影是一樣的。與傳統相機一樣,控制數碼相機曝光量的也是「光圈」與「快門」,而它們的工作原理也是相同的。「光圈」是指光線所通過的鏡頭的口徑,口徑越大,單位時間所投射的光線就越多;「快門」是光線通過鏡頭的時間,時間越短,曝光量越小。 數碼相機的光圈也由數片金屬薄片組成,利用金屬薄片的移動來調節進光孔的大小――即光圈大小。與傳統的反光相機一樣,數碼相機的鏡頭上有光圈值f的刻度:1.4、2、2.8、4、5.6、8、11、16、22……等,光圈級數f越大,表示鏡頭的口徑越小(f值為將鏡頭的焦距與光孔的口徑相除所得的數字,因此數值越大,口徑也就愈小)。而光圈級數之間的單位進光量都是相差兩倍。目前的數碼相機有些並不按以上級數設置光圈,而是按f2.8,f.5.6,f11,這時的上下級之間的進光量差別就是四倍了。 光圈的選擇與鏡頭的焦距長短也有一定關系。長焦鏡頭的長度一般都較長,從光線的進入點到CCD的距離就長,投射到CCD上的光線就會比較弱,因此鏡頭上的光圈就會略小一點,這里若得到相等的曝光量,就要把口徑拉大(或增加曝光時間)。但f是一個定值,35毫米和200毫米的鏡頭的進光量是一樣的。 快門速度值通常標為:1、2、4、8、15、30、60、125、250、500……,這些所代表的實際意義是1秒的倒數,如「15」是指1/15秒,「250」是指1/250秒。和光圈一樣,每一格的快門速度之間的光量差也是2倍,例如,快門1/500秒的光量值為1/250秒的一半。 用數碼相機拍照時,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光圈或快門來改變曝光量,但不同的曝光組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相機快門可分為高速快門與慢速快門。一般情況下,1/30秒以上的快門都是高速快門,它能固定動體的影像;從1/30秒到1秒,甚至1秒以上的B門都是屬於慢速快門。慢速快門有三種不同的使用方法,能產生不同影像效果: 一、是將相機固定後,用較慢的快門速度,使運動中的物體產生模糊影像,背景(靜物)的清晰襯托出動感;二、讓相機隨著物體運動的方向平移或是轉移,產生的效果是背景變得模糊,而動體則會模糊中略呈清晰,起到突出主體的效果;三、快速搖晃相機,使整張照片都模糊不清。 我們常用慢速快門來拍攝城市的夜景,因為流動的車燈能產生紅色或白色的影像,並形成光帶,十分絢麗,描繪出城市的繁華。用慢速快門來拍攝流水也能得到很好的影像。 在選用慢速快門時,要特別注意一點:不像高速快門的1/250秒和1/500秒拍出的效果難以比較,兩級慢速快門之間相差的曝光時間很長,拍出的效果很不一樣(雖然曝光量是一樣的),比如快門過快,可能會凍結景象,快門太慢,則影像會太模糊。至於每一慢門能得到什麼樣的圖像效果,要靠攝影者自己試驗。 而光圈除了調節曝光量,最重要的是它能控制畫面的「景深」大小,所謂「景深」就是:調焦後,在焦點的前後能產生的一定范圍的清晰影像,這一段距離就是景深。景深越長,清晰影像的范圍越大;反之,景深愈小,則清晰范圍越小。與景深相關的另一概念是「超景深」,這也是攝影者須掌握的。 影響景深有三種因素: (1)景深與焦距成反比,就是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短。 (2)景深與拍攝物距成正比,物距小,景深就短。 (3)景深與光圈大小成正比。小的景深能使被攝體突出,同時使雜亂的背景形成柔和美。 對於專業級的數碼相機,一般都提供手動控制光圈和快門速度的功能,但商用及家用型的數碼相機的光圈和快門速度,大都由相機自動控制。
❼ 哪裡可以買到單反相機的模型
買單反相機的模型干什麼?你要賣照相機?還是用來裝X,出去糊弄妹子?或者是用作碰瓷?呵呵,開個玩笑。
單反相機或鏡頭的模型一般只能在攝影器材店才能看到,我想應該是攝影器材供應商給提供的吧,外觀和尺寸做的都很逼真,應該也不會太便宜。另,千萬別嘗試自己DIY,如果真做的和人家那模型一個效果,費那勁和那功夫錢還不如買個真的劃算呢。
❽ 哪裡有逼真的高端專業單反相機模型
如果你只是拍著玩,那就買小型家用數碼相機就行了
推薦的系列有佳能ISUS系列 和索尼的T系列,這兩個系列都是超薄的。
如果你想在顯的專業一點那就買數碼發燒點的 有
佳能s5is , SX100IS 800萬象素 12倍光學變焦
富士S5600 ,S6500, S9500
如果你想以就從事新聞行業,而且對攝影非常感興趣
而且銀子也很充分那就一次性買個單反數碼---DSLR
可選擇性也就是佳能和尼康兩個牌子 其中佳能的入門單反有400D 尼康的D40
D70S
單反的好處不買是感覺不到它有多好的·~~
下面這個帖子你可以花時間看一下 對你有幫助
標題:漫漫器材發燒路(數碼版) 作者:wildkatze(轉載)
一、上路之前 大多數人在購買數碼相機前都有一定的拍照經驗,或用過給家庭留影的「傻瓜」相機,或使用過家裡的老式相機,或者借用過朋友的單反相機,甚至家裡本來就擁有一架單反相機,但是你從來也沒對這些用膠片的相機產生過什麼興趣,只是在特定的時候才會使用(大多是外出遊玩時"到此一游"類的照片),"昂貴"的膠片和沖洗費用是阻止你產生興趣的重要原因。而驅使你買入數碼相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或在風景點看到了遊客使用,或看到電視、雜志上的精美廣告,或是來到了一個關於DC的網上論壇,看到別人那些漂亮的照片,你一下就被感染了,就象得了流感一樣。你開始想我是否也能「製造出」這樣的相片,而這種幾乎沒有後期費用的相機正是自己一直在苦苦尋找的。碰巧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新買了數碼相機而你們正要外出遊玩,看著自己那用膠片的「老爺」相機,你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給自己選擇一台數碼相機
二、具備手動功能的入門DC 手動 只有帶手動功能的數碼相機才能滿足你"創作"的需要。只用過135「傻瓜」相機的你覺著能夠立刻看到效果的數碼相機一定能使自己的攝影水平大大提高,買之前你要經過一番考察。這「考察」可能是在每期的數碼雜志上搜集廣告,在各大商場的櫃台前流連忘返,在論壇上苦苦比較,使你慢慢推開了通向數碼相機世界的大門,各種品牌型號林林總總,你肯定會感慨於這個世界的博大和你囊中的羞澀。在一段時間的學習後,你終於了解到要創作出好的作品必須要帶手動功能的數碼相機,以及數碼變焦和光學變焦的本質區別,經過了一番痛苦的抉擇,你終於下定決心,把你能承受的最貴的一台國產或進口的帶手動功能和光學變焦的數碼相機請回了家。你在不知不覺之中已把雙腳踏上了這條發燒「不歸路"
三、配件 新機到手的日子是充實的,你對身邊的一切都產生了興趣,用手中的相機把它們一一記錄下來,然而在你尋找各種機會外出用你新買的相機拍了幾次以後,發現要出「作品」遠不是有手動功能就行那麼簡單。回過頭來看壇子里高手的作品,好象用的視角要麼是比你鏡頭廣,要麼是比你鏡頭焦距長,要麼是比你微距強的多的效果。你恍然大誤,原來如此。這是你發燒歷程中又一次飛躍(發燒溫度的攀升)---你開始關注不同的鏡頭視角了,雖然你現在看到的只是鏡頭的焦距這一項。 你開始挖空心思要「湊」齊所有「常用」的焦距段。不幸的是當你在開始買相機時並沒有考慮到這一點,而一台同時具有廣角、長焦和強大微距功能的數碼相機價格又是那麼的高不可攀,所以剛剛「放完血」的你更加苦惱於資金的不足。雖然擁有廣角,長焦的願望是那麼的迫切,你也只能把它默默的藏在心底。 終於有一天,你知道了一種叫做"廣角鏡"、"增據鏡"和"近攝鏡"的東西,這些附加鏡頭使你可以用有限的資金完成你的計劃。你甚至為找到了這種價格便宜的方案感到洋洋得意。而在加上這些鏡頭及以後的一段時間里,你發現轉接桶/環,UV,CPL,灰鏡,攝影包,遮光罩,三腳架,擦鏡紙,備用電池,麂皮,吹氣球,鏡頭筆,鏡頭蓋以至於星光鏡,柔光鏡,外閃,獨腳架,反光板這些攝影配件都是一位對攝影有所追求的愛好者所必不可缺少的裝備。 果然,你的投資沒有白費,你的照片開始有別於論壇上其他朋友的照片了。雖然這可能僅僅是由於你鏡頭廣角端給人的視覺沖擊或長焦端令人驚嘆的遠攝效果或特殊濾鏡給你的照片帶來的「與眾不同」的感覺。大家對你的「作品」的認同和誇贊無疑又給你增添了繼續前進的動力.
四、高端消費機 在擁有了全套配件以後,你終於可以像一個攝影師那樣"專業",至少是看上去那麼專業了,攝影包、外閃、三腳架,各種濾鏡和附加鏡頭在你進行創作時另你身邊的人對你刮目相看,這無疑給了你心理上極大的滿足。 但是,隨著在論壇里泡了一段時間以後,你終於發現了「鏡頭素質」是怎麼回事、大光圈鏡頭的重要性、防手震功能對出片率的影響、CCD面積大小是如何影響到畫面質量的,越來越注意自己拍的片子層次過渡好不好、暗處雜訊多不多、畫面細節有沒有丟失、顆粒感重不重、有沒有產生討厭的紫邊.......你開始習慣在看圖軟體中先是用50%再用100%尺寸放大看原圖上的細節。 你開始意識到剛開始買相機時只考慮變焦倍數可能是最不成熟的行為,廣角、增距帶來的邊緣色散和紫邊讓你傷透了心,你也越來越覺得頻頻拆裝鏡頭實在太麻煩了,而有些功能的缺乏更是對你的折磨(盡管你可能根本不會用到):沒有熱靴,沒有閃光同步介面,沒有實事直方圖顯示,沒有B門.........雖然你的片子不清晰很有可能僅僅是因為手震或聚焦不準;
你的片子色彩還原不好是因為糟糕的天氣,你的片子看上去灰濛蒙是因為空氣中的粉塵,但你還是越來越不滿足你那台入門級的數碼相機了。 你開始認識到高端數碼相機存在的理由了,超大的CCD面積,涵蓋了廣角到長焦端還具有超大光圈的鏡頭,強大的微距近攝能力,可翻轉的EVF或LCD,更高的快門速度,甚至可能還具有防手震功能,光是外形看起來就是一件藝術品,超高像素使你可以放心的把自己的作品放大到12寸以上(雖然你一年中也放不了幾張那麼大),可是價格........你開始省吃儉用,頻頻光顧本地的專業攝影器材市場,在網上尋找一切新品上市和產品促銷的信息,對各品牌旗艦機的各種指標進行細細的比較:CCD大小,鏡頭口徑,光圈,焦段,ISO范圍,快門速度..........當你終於把心目中的王者拿到手上以後自然是無比的欣喜,雖然欣喜中帶有一絲心痛。 試拍的結果表明這「高素質」的相機果然不負眾望,各方面的表現都近乎完美,這使你心理得到了極大的安慰。擁有了高端旗艦級數碼相機的你按耐不住自己的創作熱情了,在之後的時間里你不會放過任何陽光燦爛的日子,抓住一切機會外出進行拍攝,雖然在以後的實拍中你越來越發現在80%到90%的條件下這貴了幾倍的相機和你原來的「低素質」相機並沒有明顯的差別,但擁有這樣一件旗艦級產品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身心愉快的事情。
沒過多久,你就報名參加了論壇中志同道合的色友們組織的外拍活動,於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 在簡短的接頭儀式和簡單的自我介紹後,身邊的人們紛紛拿出了一種叫做單反的東西,熟練的安裝上威猛無比的巨炮,還有傲然挺立的外閃,拍攝過程中個個奮勇爭先,大炮開道,空氣中四處彌漫著反光板"噼噼啪啪"的響聲,此時你才發現手中的旗艦數碼是如此的不堪,在暗處格格亂響半天才對上焦,周圍卻是此起彼伏清脆明快的合焦聲,然而最令你不能忍受的事是:到了發表作品的時候才發現明明是model對著自己微笑時按下的快門,拍出來卻成了閉眼扭頭的動作,而別人卻能張張抓住表情;自己的片子前景後景同樣清楚,而單反卻有著奶油般虛化的美麗背景;光線不好時為了不糊自己用高ISO拍出的片子顆粒和雜訊不堪入目,而單反即使用ISO400出的片子依然張張畫面干凈,色彩通透.....在倍受打擊痛定思痛以後,你終於意識到自己真正需要一台數碼單反了.
五、數碼單反 「要買專業單鏡頭反光式數碼相機」的想法剛冒出來的時候著實嚇了你一跳,因為這將意味著你要用兩倍以上於你目前在相機上投入的資金去買機身和隨機鏡頭,而且你也早就知道單反用的鏡頭是個無底洞!這遠遠超出了你最初買相機要一步到位的想法。況且這錢不是一下能賺的來的......然而你現在「中毒」已經太深,你開始每天晚上睡覺都夢到那一兩個型號的單反相機。經常在陪家人逛街的時候跑到攝影器材商店,爬在櫃台上痴痴地看貨架上的『夢中情人』哪怕是水晶模型也好^_^。每次拿起你的高端旗艦級數碼相機時你都下意識的把它當作單反相機來用,寧願放著寬大甚至可以翻轉的LCD取景器不用也要堅持用旁軸/EVF那小小的窗口取景,為此彎腰撅屁股也在所不辭,然而景深控制和快門時滯是你永遠的痛。 你終於無法承受這一番痛苦折磨,痛下決心,砸鍋賣鐵也要買下單反相機。你首先想到的是把你原來的相機和配件出手。 可到了二手論壇你才知道你悉心愛護下的足有九五成新的機器買家最多隻能給你七成的價錢,而那些自己辛辛苦苦尋覓來的相機配件幾乎只能白送。你終於明白了「雞肋」的確切含義。雖然你心裡痛恨數碼產品掉價太快、買家們殺價太狠,以至於好幾次幾乎都不想賣了,但是由於你太需要錢了,還是把曾經心愛的機器和配件認認真真包裝好留給了別人......
六、配件之二 在如願以償的拿到了單反相機和配套鏡頭之後,充實的手感、前所未有的快速准確對焦、幾乎為零的快門時滯、反光板清脆的"闢辟叭叭"響聲、近乎完美的純凈畫面質量令你心曠神怡,你終於認識到這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能夠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相機,你開始尋找一切機會參加外拍,相機的內置計數器很快就突破了4位數。 然而,隨著外拍次數的增加,你很快就發現了高像素/高畫質/優點"之外的一個副作用:在享受高畫質RAW格式存儲、無成本高速連拍的時候,"CARD FULL"(存儲卡已滿)總是不斷來打斷你的創作xx,咬緊牙關上大容量存貯卡看來是不可缺少的了,然而這還遠遠不夠,外出拍攝的時候你還需要一個隨身的硬碟圖片存儲器。除此之外,以前那看起來還蠻結識的腳架現在變的弱不禁風;那個永遠寬敞的攝影包也讓你不得不在每次出門前考慮什麼東西是不需要帶上的;缺乏保護的鏡頭讓你認識到多層鍍膜UV和原廠遮光罩的重要,無力的內閃也明確無誤的告訴你一個原廠外置式閃光燈的必要性,更別提那為你帶來便利豎拍性能、增強握持手感、更可加裝第二塊電池給你帶來源源不斷動力的豎拍手柄了。 你又開始研究各種配件了,俗話說"好馬配好鞍",腳架至少也要是"滿腹圖"的,包包"樂攝寶"的看起來還湊活,外閃、遮光罩、手柄、快門線當然得是原廠的,就連UV、CPL買不起B+W至少也得是HMC的吧。
在幾乎是一口氣擁有了這么多配件之後,你終於可以松一口氣了,不是嗎?看來接下來只要靜下心來拍片就行了,一段時間後,你的努力終於有所回報,每次上圖那令人贊嘆的效果都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尤其是"不愧是單反...."等贊語更令你充滿了自豪感和責任感,不斷提高對自己的要求。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理論知識的學習中,畢竟你在家看網上資料和攝影雜志的時間要遠遠多於你扛機器往外跑的時間,終於有一天你看到了一篇《XXX鏡頭和XXX鏡頭在DSLR上的比較》,長久以來抑制在心底的念頭終於冒出來了,鏡頭?
七、鏡頭 該來的終於來了,在當初痛下決心上數碼單反的時候,就有人告誡過你:上單反只是花錢的開始,巨額的鏡頭開銷在後面等著你,雖然當時你堅持認為最便宜的隨機狗頭就能夠拍出比消費旗艦好得多的片子,並不止一次的以這個理由說服自己上單反相機。 但是如今,畢竟再屏幕上放大比較不同鏡頭的片子真是太方便了,你開始瘋狂下載不同鏡頭在DSLR上的試拍樣張,還在專業的攝影論壇中詢問關於DSLR是否有必要上"恆定光圈大口徑專業變焦鏡頭"的問題,可是你的心理防線終於被擊垮了,開始越來越注意變焦環手感好不好,鏡頭塑料味重不重,容不容易進灰,外形夠不夠威猛,自己拍的片子色彩還原好不好、有沒有暗角、逆光時眩光嚴不嚴重,最大光圈時成像發軟否,背景虛化夠不夠油潤...... 你又再次開始了配置鏡頭的漫漫路途:廣角,中焦,長焦,微距?定焦,變焦?原廠,副廠?變光圈,恆定光圈?這些多年來困擾著無數人的問題開始充實著你的生活,你在論壇中苦苦尋找著考試版,尋覓適合自己的組合,各大攝影論壇的二手區成了你每天必去的地方,在拍攝中你也會時時想起:如果這時候有XXX鏡頭的話......然後只能狂咽口水。你會常常一個人跑到攝影器材商店,趴在櫃台上痴痴地看貨架上的一支支專業鏡頭,甚至會帶上自己的機身去不同的店裡試鏡,直到所有的店員都對你怒目而視...... 終於,在經歷了無數鏡頭進進出出的曲折過程後,你擁有了一套最為滿意的鏡頭組合,能夠熟練的用它們對付各種題材,拍出即便是老手也贊嘆不已的片子,看來一切都完美了..... 然而新的數碼產品仍在推陳出新,而你對像質的追求也是無止境的,比APS幅面還要大的是1.3x的CCD, 比1.3x CCD大的是全副單反,還有120,4X5數字後背......這什麼時候算到個頭啊
八、其他 沒有列出但還有可能使你猛掏銀子的還有: 1.口袋便攜機,在擁有了全套龐然大物後你會發現有點遠離自己當初隨身記錄生活的初衷,於是一個口袋便攜機成了最好的選擇 ; 2.膠片機,在終於受不了1.x的焦距系數折磨後,就會有人跳出來告訴你"便宜的SLR+反轉片效果幹掉1DS",只需要一台"便宜"的膠片機身,還可以通用所有的鏡頭,何樂而不為呢; 3.手動機,肯定會有人放毒:沒玩過MF全手動就不算玩過攝影; 4.黑白放大機,到時候你就會受人煽動,試圖控制「攝影」的全過程; 5.底掃,為了把你的作品呈現給大家,一個高質量的底掃很可能就是你下一個目標; 6.反轉片,幻燈機...... ; 7.120....中大幅.......;
九、結束 你現在可以算過來人了,但這條路是沒有盡頭的 靜下心來想一想,算一算,如果你不是一個玩車玩音像的人,你在攝影器材上的花費可能是你業余愛好中最大的花費了。 雖然你在盡量克制你的預算,可結果還會或多或少影響到了你的生活,你或許應該反省一下。或許你現在仍然無怨無悔,那祝願你能更加理智些,認清器材對攝影的作用,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你可能要對於正要上路的或沒有陷的太深的影友建議別買消費數碼一步就DSLR+頂級專業頭,看到要買腳架的朋友就讓他們一步到位上捷信,可他們沒人能聽的進去,就象當初的你一樣。 可能這發燒發的就是這個過程。 還記得一句關於攝影器材的名言嗎:「讓一個男人破產最簡單的辦法是,給他一架相機。」
模友網 模型論壇 紙模下載
❾ 可以變光圈,調速度, 的相機大概多少錢
攝像還是攝影呢?
學習攝影、拍攝照片的話:
市面上較便宜的可以挑光圈、快門速度的相機(具備全手動功能的)有佳能SX150IS、SX160IS、索尼H70、H90。市場價都在幾百到一千左右,都具備廣角到長焦。如果僅僅是學習攝影技術,不太要求畫質的話,它們都行的。
2000元級的可以看看【准專業卡片機】佳能S100V、松下LX5(比一般卡片機畫質要好),【微單】索尼NEXF3(畫質非常好)、尼康J1(大品牌)。
3000元級的有【准專業卡片機】索尼RX100(小巧強大)、【微單】奧林巴斯EPL5(對焦速度快)、索尼NEX5R(畫質優秀),【單反】尼康D3200(大品牌),【單電】索尼a57(高性價比)。
如果是攝像、拍攝視頻的話,5000元以下只推薦索尼a57。
❿ 怎麼買相機
fuji
F85
CCD
2英寸分之一
光學變焦
10倍
fuji
F505
CCD
2英寸分之一
光學變焦
15倍
1500左右
商店去只要是別人推薦的就不要買,除非經過自己充分的比較。有些新機的功能花哨不是在,價格虛高,不如買重要參數差不多的舊款,性價比更高。
市面上的便攜機的感光晶元都是1/2.3英寸的,極少機型是1/2英寸和1/1.6英寸
1/1.7英寸,但一分貨一分價錢,都要貴一點,1500價位的比較難找。有一款fuji的F85
長焦卡片機。而照相機的功能是用來照相的,那就是追求畫質,所以別的與畫質無關的功能都是誤導消費者的,說的好聽一點是需求不一樣。所以建議買個ccd或cmos面積大的才是硬道理。其次再選別的功能。
推薦1500左右相機
(首選fuji
F85
1500元,ccd最大1/2,變焦10倍)佳能
IUXS105
1600圓
POWERSHOT
A3000-A3300
系列
1000-1500元
sony
w350
高清
光學防抖
其他的都是電子防抖
1300元
要廣角要全景掃描就選索尼W520、W530;
要高清攝像要防抖要畫質就選IXUS115HS
1500左右;
畫質來說,IXUS115HS要比索尼那兩款好不少的,索尼W530、520的VGA格式的攝像基本上可以無視了,
4倍光變與5倍光變實際使用中差別並不是很大,廣角端的差距要比長焦端的來的重要。
嗯,我推薦選IXUS115HS吧,你要是能買索尼WX系列的話,功能更豐富,畫質也優秀,會更好的。
索尼保修兩年,佳能只保修一年哦。
1000元以下的推薦松下
FP1
700元
fp3
1100元
從品牌來講資深的有CANON
NIKON
富士
奧林巴斯
卡西歐
/sony
松下
前5個都是有自己的鏡頭,後面用別人家的包括三星,不過松下用的是德國萊卡的工人
好頭。家用相機中佳能
sony要賣的好一點,sony的工業設計及外關時尚,但買的人多。
富士的長焦機性價比高,奧林巴斯的三防卡片和單電還不錯,卡西歐的外觀和連拍功能是特點,松下的也不錯
lx系列是單反的首選備機。還有佳能的G12
NIKON
P系列也是便攜相機中的高檔貨,僅次於單反相機,價格3500-4000之間,雖然接近最便宜的單反,但其便攜性是無法替代的
sony的幾款價格不低,參數也不是很好,不如買佳能的性價比高。下面看一下參數的比較:
廠家
型號
京東價
光學/數碼
范圍
光學防抖
電子防抖
佳能
210
2200
5倍/4倍
24-120mm
有
130
1599
4/4
28-112
有
105
1349
4/4
28-112
有
性價比高
推薦
sony
T99D
1699
4/8
25-100
有
WX5C
1998
5/10
24-120
有
W570
1579
5/10
25-125
有、
松下
FH1
899
5/4
28-140
有
ZS7
2150
12-16/4
25-300
有
尼康
S6000
1499
7/
28-196
有
L110
1599
15/4
28-420
雙重防抖
像素都超過1200萬像素差不多,ccd尺寸都是1/2.3寸,所以只有看性價比,是看中長焦還是外觀,沒有其他特別的參數(在你選的機型中),長焦的為nikonL110和松下的ZS7,綜合性能好的選
尼康S6000.
選擇相機有2個方面,1是你使用在那個方面,是一般家用還是專業深造,2是要多少價位!
這2個條件清楚了就好選擇了。下面簡單說一下參數,一般相機有像素/光學變焦/數碼變焦/感光面積(分CCD和CMOS成像)/微距/液晶屏的尺寸和像素以及是否為觸摸屏/是否有光學防抖還是電子防抖,還有一些配件的參數,電池是鋰電還是AA5號充電電池,機身的重量等,主要看前面的主要參數。
1.像素一般都在1000萬到1400萬之間,一般都能滿足需要
2.光學變焦時實際的變焦能力,能將遠處的景物拍得更清楚,數碼變焦是後期處理,畫質會受到影響
3一般的相機不論CCD還是CMOS,都能夠滿足需要,主要看尺寸,1/1.6寸的感光面積大於1/2.3寸的,效果也會更好
4.微距就是影響拍近物的效果
5.液晶屏愈大越耗電,有取景器則可以節約電力
6.光學防抖是通過物理位移的補充和控制來做到,電子防抖是後期處理,最好不考慮
7.其他的電池看個人的喜好,是選長焦機還是一般的卡片機,或者單反相機和單電就看個人的選擇了
綜合以上條件適當考慮性價比就可以選到好的相機
型號
京東價格
焦距
像素
ccd尺寸
視頻
屏幕
微距
Powershot
A3100
1020
4倍
1210萬
1/2.3寸
OK
2.7寸
23萬
3cm
A3000
800
4
1000
1/2.3
OK
2.7寸
23萬
3cm
A3200
1300
5
1410
1/2.3
1280*720
2.7/23
A3300
1490
5
1600
1/2.3
1280*720
3/23
最後2款都有光學防抖和金屬機身
sony幾個型號如下:
W520
1209
5倍26-105mm
1450萬
1/2.3寸
480i
30幀
2.7寸23萬
F3.5-5.8
W530
1269
4倍26-105
1410
1/2.3
480
2.7/23
F2.7-5.7
J10
1359
4/35-140
1610
1/2.3
480
2.7/23
F3.5-4.6
W350
1449
4倍
1410
1/2.3
720i
30幀
2.7/23
F2.7-5.7
W510
1049
4倍26-105
1210
1/2.3
480
2.7/23
F2.8-5.9
HX7
2460
10/25-250
1620
1/2.3
480
3/92
F3.5
長焦機
HX1
2400
20/28-560
910
1/2.4
1080
3/23
F2.8-5.2
長焦機
WX7
1840
5/25-125
1620
1/2.3
1080
2.8/46
F2.6-6.3
WX9
1950
5/25-125
1620
1/2.3
1080
3/92
F2.6-6.3
WX10
2360
7/24-168
1620
1/2.3
1080
2.8/46
F2.4-5.9
WX5C
2100
5/24-120
1220
1/2.3
1080
2.8/46
F2.4-5.9
T110
2000
5/25-125
1610
1/2.3
720
3./23
F3.5-6.3
觸摸屏
推薦
TX100
2660
4/25-100
1620
1/2.3
1080
3.5/123
F3.5-6.3
觸摸寬屏OLED
都有全景掃描,只有350支持高清視頻,光圈最大的是F2.7
夜景的能力強一點;只有350有光學防抖,其他都是電子防抖要差一點;覺得350的參數好一點,看你個人的選擇
1000左右
型號
價格
變焦
像素
ccd
液晶屏
微距
視頻
光學防抖
電子防抖
佳能A495
700
3.3倍
1000萬
1/2.3
2.5寸/11萬
1cm
480i
無
有
A800
800
3.3
1000
1/2.3
2.5/11.5
1cm
480i
無
有
A2200
950
4
1400
1/2.3
2.7/23
3cm
720i
無
無
A3100
1020
4
1210
1/2.3
2.7/23
3CM
推薦
松下FP1
700
4倍
1210
1/2.33
2.7/23萬
0.1
720i
有
無
推薦
尼康L23
650
5倍
1000
1/2.9
2.7/23
3cm
480i
無
有
L22
570
3.6
1200
3/23
5CM
S2500
950
5
1200
1/2.3
2.7/23
8cm
480i
無
有
S3100
1300
5倍
1400
1/2.3
2.7/23
720i
無
有
無光學防抖
casioZ16
650
3倍
1200
1/2.3
2.7/23
10cm
480i
無
有
CASIO
S7
700
3倍
1200
1/2.3
2.7
10cm
720i
CASIO
Z35
650
3倍
1200
1/2.3
2.5/23萬
10cm
480i
無
有
富士JV255
530
3倍
1600
1/2.3
2.7/23萬
5cm
720i
無
有
富士AV205
530
3倍
1400
1/2.3
2.7/23萬
720i
無
有
olimpusT110
700
3倍
1200
1/2.3
2.7/23萬
2cm
480i
無
有
POWERSHOT
IXUS
參數
SX210
SX220
D10
95
1000
300HS
220HS
210
115HS
價格
2485
2590
2450
3100
2600
1970
1900
1910
1600
光學變焦14倍
14倍
3倍
3.8倍
10倍
3.8倍
5倍
5倍
4倍
像素
1400萬
1210萬
1200萬
1000萬
1000
1000萬
1200萬
1400萬
1200萬
ccd
1/2.3英寸
1/2.3
1/1.7
cmos
1/2.3英寸
1/2.3
1/2.3
1/2.3
1/2.3
1/2.3
視頻
1080i
720i
1080i
1080i
720i
液晶屏
3寸23萬寬
3/46寬
2.5/23
3/46
3/23寬
3/23寬
2.7/23
3.5/46觸寬
3/23
微距
5cm
5cm
3cm
5cm
5cm
3cm
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