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照相機是怎麼發明的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經》中已有針孔成像的記載;13世紀,在歐洲出現了利用針孔成像原理製成的映像暗箱,人走進暗箱觀賞映像或描畫景物;1550年,義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於原來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1558年,義大利的巴爾巴羅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1665年,德國僧侶約翰章設計製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因為當時沒有感光材料,這種暗箱只能用於繪畫 。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 八個小時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照片。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 ,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計出帶有可轉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1862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只照相機疊在一起,一隻取景,一隻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國的貝克製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展,1871年,出現了用溴化銀感光材料塗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現了用硝酸纖維(賽璐珞)做基片的膠卷。 隨著放大技術和微粒膠卷的出現,鏡頭的質量也相應地提高了。1902年,德國的魯道夫利用賽得爾於1855年建立的三級像差理論,和1881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 ,製成了著名的「天塞」鏡頭,由於各種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質量大為提高。在此基礎上,1913年德國的巴納克設計製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膠卷的小型萊卡照相機。 不過這一時期的35毫米照相機均採用不帶測距器的透視式取景器。1930年製成彩色膠卷;1931年,德國的康泰克斯照相機已裝有運用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器,提高了調焦准確度,並首先採用了鋁合金壓鑄的機身和金屬幕簾快門。 1935年,德國出現了埃克薩克圖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調焦和更換鏡頭更加方便。為了使照相機曝光准確,1938年柯達照相機開始裝用硒光電池曝光表。1947年,德國開始生產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鏡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顛倒,並將俯視改為平視調焦和取景,使攝影更為方便。 1956年,聯邦德國首先製成自動控制曝光量的電眼照相機 ;1960年以後,照相機開始採用了電子技術,出現了多種自動曝光形式和電子程序快門;1975年以後,照相機的操作開始實現自動化。
② 世界上第一台相機是誰發明,何時發明
是1975年發明的。
賽尚(Steven Sasson)1973年碩士畢業後即加入柯達,成為一名應用電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師。1974 年,他擔負起發明「手持電子照相機」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機在實驗室中誕生,他也成為「數碼相機之父」。
「當原型機第一次展示給投資者時,他們詢問這種產品何時可以成為消費者品,我回答,大概是15~20年這種產品才會走進普通消費者家庭。」
賽尚的判斷相當准確,數碼相機的發展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達實驗室產生了1千多項與數碼相機有關的專利。
奠定了數碼相機的架構和發展基礎,讓數碼相機一步步走向現實。1989年,柯達終於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的數碼相機。
③ 照相機誰發明的
照相機是達蓋爾發明的。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造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盤相機。其基本思想是將一塊表面有碘化銀的銅板曝光,然後用水銀蒸汽蒸,再用普通的鹽溶液固定,形成永久的圖像。
後來,達蓋爾用這種方法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機。同時達蓋爾攝影是世界上第一種成功的攝影方法。
(3)照相機是如何發明的擴展閱讀:
早在1822年達蓋爾就曾在巴黎開辦了一個名叫西洋鏡的展覽,在當時引起了轟動。這是一種用燈光的變化產生各種各樣效果的畫片景色展覽,有點兒類似如今的幻燈片技術,這也是達蓋爾式對攝影術最初的探索。
後來達蓋爾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發明了達蓋爾術。他首先把鍍銀的銅板浸入碘中獲得碘化銀,然後使它曝光數分鍾,然後他把汞加熱到75攝氏度來熏蒸銀板,使得銀汞齊化,從而產生影像。最後他用鹽水定影。
這些步驟組成達蓋爾攝影術。獲得的板上留下一幅與原來景象一模一樣的鏡子里一般的圖像。圖像必須從一個角度上才能看到,而且必須密封保護,以及防止手印,因此一般被裝在一個前面是玻璃的盒子里。對大眾而言,展示現場神秘的大盒子、化學反應的難聞氣味和汞蒸汽的劇毒。
這一切都給攝影術渲染上了魔幻色彩。相比較前人的攝影術,達蓋爾攝影術曝光時間只需十幾分鍾,影像也更為清晰。由於曝光時間還是要十幾分鍾,所以那時照人像照片時,是需要一個脖架來撐住頭,使人保持不動的。
1839年8月19日,法國科學與藝術學院購買了其攝影法專利,並將這項革命性的發明公布與世,宣告攝影的誕生,同時法國政府宣布這個發明是一個對全世界自由的禮物。這一天也被定為攝影術的誕生日。
④ 照相機是如何發明的嗎
早在15世紀,歐洲畫家為了迅速地把景物畫下來,製作了針孔繪圖暗箱,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在暗箱的毛玻璃屏上映出實像,貼上半透明的紙在上邊描圖。到19世紀時,針孔被凸透鏡代替了,這樣就可以得到較為清晰的像。1839年,法國畫家達蓋爾經過反復研究,找到了容易感光的薄片,通過稀釋和定影後,最後得到了清晰的照片。他改裝的暗箱就成為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光學照相機。
現在照相機的結構和功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但照相的基本工作原理沒有大的變化,凸透鏡成像的原理仍是照相的基本原理。
隨著科技的進步,近些年發明了一些新的攝影新技術,如立體攝影、紅外攝影、激光攝影等,還出現了沒有底片、不用沖洗的用感光晶元代替膠片的數碼相機,它們的感光原理與普通攝影的原理有所不同。
不過,我們家庭普遍使用的光學照相機的基本工作原理還是沒有改變,只是採用了計算機自動聚焦等先進技術,使照相變得更加容易。
數碼相機
全息照相記錄的不是傳統相機記錄物體的聚焦圖像,而是來自被拍攝物體的光波和參考光波所形成的相互干涉的圖像,或者說普通相機記錄的是光的強度,而全息攝影記錄的是光波的位相。
攝制全息照片的基本程序是,用一塊部分反光的玻璃板將從激光器射出的光分成兩束。一束光照射到底片上,另一束光則從所要拍攝的物體上散射開來。在散射光中有一部分也照射到底片上,和直接照射的光相互干涉。這樣,就在底片上出現干涉圖案的明暗條紋。底片經過顯影,把它放到激光器的光束中就能再現干涉圖案。當你觀看用這種方式照的底片時,干涉圖像就會產生所拍攝物體的圖像。但這是一個虛像,因為它是由錯覺產生的,全靠觀察者的眼睛把從底片上來的光線聚集起來。這種錯覺把原來物體的視差和景深都如實地保存下來。這樣全息照片看起來就有了三維立體感。
在文物部門,由於不少藏品比較珍貴,有的只有一份,丟失後就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人們就把這些藏品用全息照相技術攝成全息照片,再用特殊的鏡頭放大,就可以使人們觀看到逼真得如同實物一般的原物立體影像了。
老式相機
⑤ 拍攝相機是咋發明的
人類進入一個精確的時代——1830年照相機的發明很少能找出一種發明像照相術這樣有著如此多的用途,除了日常生活,它還被廣泛應用於教育、科研、醫學、信息、傳媒等各個領域,讓我們在回憶過去的時候,產生無盡的遐想。如果我們把我們的紀念品放在一起,就會發現,照片佔了相當大的比例。19世紀30年代,路易斯·達蓋爾成功地發明了一種有實用價值的技術——照相術。關於它的發明,還有一段曲折的經歷呢。達蓋爾1787年生於法國北部的康布雷城,青年時代他是個藝術家。在30多歲時,他設計了「西洋鏡」,這是用特殊的燈光效果展示的全景圖畫。當他從事這項工作時,他開始產生興趣想發展一種不用刷子和油漆就能自動重現世界上的景象的機器。從此,他開始了研製照相機的嘗試。最初,他設計一架有實用價值的照相機的努力沒有取得成功。1827年時他遇見了尼埃普斯,有可能那時尼埃普斯也在努力發明一架照相機(到那時多少已經取得了一點成功)。兩年後他們變成了合作夥伴。1833年尼埃普斯去世,達蓋爾獨自繼續堅持這一努力。到1837年時,他成功地發明出一種可以實用的照相系統,這被稱為達蓋爾照相術。1839年,達蓋爾將他的照相過程向公眾公布,但沒有申請專利。作為回報,法國政府授予尼埃普斯的兒子和達蓋爾終身年金。達蓋爾發明的公布在公眾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他成了當時的英雄人物,並接受了眾多的榮譽。與此同時,達蓋爾照相術也迅速得到普遍的應用。達蓋爾很快就退休了,於1851年在距巴黎不遠的鄉村住宅中去世。沒有什麼發明是完全歸功於一個人的工作的。確實,在達蓋爾之前,許多其他的工作為達蓋爾的成功做了准備。暗箱(一種類似於小孔成像相機的裝置,但沒有底片)至少比達蓋爾早800年就發明出來了。16世紀時,卡爾達諾在如何將透鏡安裝在暗箱的孔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拉開了現代照相機的令人興奮的序幕。但是由於它產生的圖像根本不能保存,幾乎不能認為它就是照相機。另一項重要的准備性發現是1727年由舒爾茨完成的,他發現銀鹽對光敏感。盡管他用這個發現製造出一些暫時存在的圖像,但舒爾茨沒有真正對這一現象深入研究。最接近於達蓋爾成就的先行者是尼埃普斯,他後來成了這蓋爾的合夥人。大約在1820年時,尼埃普斯發現產於朱迪亞(古巴勒斯坦南部地區)的瀝青對光敏感。通過這種光敏材料與暗箱結合,尼埃普斯成功地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機(他於1826年製造的一架照相機現仍被保存著)。正是由於這一原因,一些人認為尼埃普斯才是照相機的發明者,但是尼埃普斯的照相方法完全不實用,它要求有8個小時的曝光時間,即使是這樣,得到的仍然是一幅相當模糊的圖像。用達蓋爾的方法,圖像被記錄在一張塗有碘化銀的平板上,15到20分鍾的曝光時間就足夠了。這樣一來,這一方法盡管還很麻煩,但卻可供實用了。在達蓋爾將他的方法公之於眾後的兩年時間內,其他人對這一方法提出了一些小改進:在用做光敏材料的碘化銀中加入溴化銀。這一微小的變化對於大大減少必需的曝光時間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而使得用照相術產生圖像變得實用。1839年,在達蓋爾公布他的發明之後不久,英國科學家塔爾博特宣布他發展了一種不同的照相方法。像我們使用的方法一樣,它使用負片。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記錄表明,塔爾博特實際上在1835年就已經製作出了他的第一張照片,這比達蓋爾照相術提前了兩年。塔爾博特由於同時還在從事其他幾項研究工作,而沒能迅速將他的照相實驗進行到底。達蓋爾去世了,達蓋爾非常大眾化的發明對以後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人們對照相機的研究工作並沒有因此而停止。英國人塔爾博特在銀板照相機發明的同時,創造了「塔爾博特攝影法」,使一張底片可以得到多張照片。又是幾十年過去了,美國人也趕了上來。美國的喬治·伊斯曼發明了卷式軟片,為照相降低成本、走進千家萬戶做了准備。1891年,照相機的價格讓不少人能夠承受,成了家庭中簡單而普及的娛樂工具。後來,人們開始對原來的黑白照片不再感到滿足,他們需要更高水平的攝影技術,希望照片這種東西能全面地展現生活的全部色彩。彩色攝影技術就這樣應運而生了。除了用於家庭娛樂,它還逐步被推廣到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和工業、軍事、醫學、商業等諸多方面,從而推動了這行業的發展
⑥ 照相機是如何發明的
人類進入一個精確的時代
——1830年照相機的發明很少能找出一種發明像照相術這樣有著如此多的用途,除了日常生活,它還被廣泛應用於教育、科研、醫學、信息、傳媒等各個領域,讓我們在回憶過去的時候,產生無盡的遐想。如果我們把我們的紀念品放在一起,就會發現,照片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19世紀30年代,路易斯·達蓋爾成功地發明了一種有實用價值的技術——照相術。關於它的發明,還有一段曲折的經歷呢。
達蓋爾1787年生於法國北部的康布雷城,青年時代他是個藝術家。在30多歲時,他設計了「西洋鏡」,這是用特殊的燈光效果展示的全景圖畫。當他從事這項工作時,他開始產生興趣想發展一種不用刷子和油漆就能自動重現世界上的景象的機器。從此,他開始了研製照相機的嘗試。
最初,他設計一架有實用價值的照相機的努力沒有取得成功。1827年時他遇見了尼埃普斯,有可能那時尼埃普斯也在努力發明一架照相機(到那時多少已經取得了一點成功)。兩年後他們變成了合作夥伴。1833年尼埃普斯去世,達蓋爾獨自繼續堅持這一努力。到1837年時,他成功地發明出一種可以實用的照相系統,這被稱為達蓋爾照相術。
1839年,達蓋爾將他的照相過程向公眾公布,但沒有申請專利。作為回報,法國政府授予尼埃普斯的兒子和達蓋爾終身年金。達蓋爾發明的公布在公眾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他成了當時的英雄人物,並接受了眾多的榮譽。與此同時,達蓋爾照相術也迅速得到普遍的應用。達蓋爾很快就退休了,於1851年在距巴黎不遠的鄉村住宅中去世。
沒有什麼發明是完全歸功於一個人的工作的。確實,在達蓋爾之前,許多其他的工作為達蓋爾的成功做了准備。暗箱(一種類似於小孔成像相機的裝置,但沒有底片)至少比達蓋爾早800年就發明出來了。16世紀時,卡爾達諾在如何將透鏡安裝在暗箱的孔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拉開了現代照相機的令人興奮的序幕。但是由於它產生的圖像根本不能保存,幾乎不能認為它就是照相機。另一項重要的准備性發現是1727年由舒爾茨完成的,他發現銀鹽對光敏感。盡管他用這個發現製造出一些暫時存在的圖像,但舒爾茨沒有真正對這一現象深入研究。
最接近於達蓋爾成就的先行者是尼埃普斯,他後來成了這蓋爾的合夥人。大約在1820年時,尼埃普斯發現產於朱迪亞(古巴勒斯坦南部地區)的瀝青對光敏感。通過這種光敏材料與暗箱結合,尼埃普斯成功地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機(他於1826年製造的一架照相機現仍被保存著)。正是由於這一原因,一些人認為尼埃普斯才是照相機的發明者,但是尼埃普斯的照相方法完全不實用,它要求有8個小時的曝光時間,即使是這樣,得到的仍然是一幅相當模糊的圖像。
用達蓋爾的方法,圖像被記錄在一張塗有碘化銀的平板上,15到20分鍾的曝光時間就足夠了。這樣一來,這一方法盡管還很麻煩,但卻可供實用了。在達蓋爾將他的方法公之於眾後的兩年時間內,其他人對這一方法提出了一些小改進:在用做光敏材料的碘化銀中加入溴化銀。這一微小的變化對於大大減少必需的曝光時間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而使得用照相術產生圖像變得實用。
1839年,在達蓋爾公布他的發明之後不久,英國科學家塔爾博特宣布他發展了一種不同的照相方法。像我們使用的方法一樣,它使用負片。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記錄表明,塔爾博特實際上在1835年就已經製作出了他的第一張照片,這比達蓋爾照相術提前了兩年。塔爾博特由於同時還在從事其他幾項研究工作,而沒能迅速將他的照相實驗進行到底。
達蓋爾去世了,達蓋爾非常大眾化的發明對以後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人們對照相機的研究工作並沒有因此而停止。英國人塔爾博特在銀板照相機發明的同時,創造了「塔爾博特攝影法」,使一張底片可以得到多張照片。又是幾十年過去了,美國人也趕了上來。美國的喬治·伊斯曼發明了卷式軟片,為照相降低成本、走進千家萬戶做了准備。1891年,照相機的價格讓不少人能夠承受,成了家庭中簡單而普及的娛樂工具。
後來,人們開始對原來的黑白照片不再感到滿足,他們需要更高水平的攝影技術,希望照片這種東西能全面地展現生活的全部色彩。彩色攝影技術就這樣應運而生了。除了用於家庭娛樂,它還逐步被推廣到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和工業、軍事、醫學、商業等諸多方面,從而推動了這些行業的發展。
⑦ 請問,相機是誰發明的怎麼發明的
達蓋爾,最開始有一個木箱,然後通過木箱可以獲取人臉圖像,這是最原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