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陷阱對焦的使用方法
陷阱對焦模式經常被使用在拍攝動物、體育攝影等動態的畫面時。這種守株待兔式的等待被拍攝物的對焦模式,就像設置了一個陷阱一樣,所以會被稱為 「陷阱對焦」。實現陷阱對焦並不復雜,但不同的機器使用的時候會略有差異,大致是這樣的:先把AE-L/AF-L 按鈕設置為AF-L,對焦好之後鎖定AF,按下快門釋放按鈕不松開,等到被攝物體進入到你的陷阱之後,快門會自動釋放。
Ⅱ 相機哪些品牌可以陷阱對焦
都可以的,陷阱對焦是一種通用的拍攝手法,不是相機本身的功能或者其他什麼。
Ⅲ 如何使用陷阱對焦
陷阱對焦只能手動頭用,所以18-200不行。
1.機身打開陷阱對焦功能(你已經完成)
2.機身對焦開關打到AF(在機身卡口邊上那個,也就是自動對焦檔,MF不能陷阱對焦)。
3.按下快門按鈕不放,擰鏡頭的對焦環(這就是為什麼自動頭不能陷阱對焦,因為自動頭在AF檔的時候擰對焦環會損壞鏡頭,除非是有全時手動的高檔鏡頭,或者一些鏡頭上也有AF/MF切換按鈕,切換鏡頭上的到MF),合焦時候快門就自動釋放,或者物體進入合焦范圍,快門自動釋放。
Ⅳ 相機如何對焦
數碼相機通常有三種對焦方式AF-S(單次自動對焦),AF-C(連續自動對焦),MF(手動對焦)
對焦需要注意的幾點:
1. 當被攝物體比較深的時候,應該對焦點選擇在景深的前 1/3 處,因為這樣,對焦點後的景深是之前的 2 倍。各種光圈和焦段組合都可以使用這個法則。
2. 拍攝人物或者動物時,由於景深比較淺,通常對目標的眼部對焦
3. 拍攝風景名勝時,數碼相機會把光圈調到最小以增加景深,另外對焦也變成無限遠,使相片獲得最清晰的效果
4. 注意目標和數碼相機之間的最小距離,小於這個距離時無法完成對焦。
5. 光線較暗時、條紋狀物體、對比度很低(如一面白牆)、目標被遮擋(如玻璃紗窗樹枝等),自動對焦可能會不成功,這時需要使用手動對焦,手動對焦時最好使用三腳架,液晶屏取景,放大景物可以提高對焦的精度
6. 陷阱對焦,如果被攝物體移動頻繁,可以預先設置好焦距,按下快門,合焦時快門自動釋放
7. 使用線性偏光鏡(PL)時,有的相機可能無法完成准確對焦,圓形偏光鏡(CPL)不會出現此問題,選購偏光鏡時須注意
Ⅳ 單反相機如何對焦
一般的有三種對焦方式,手動對焦,自動對焦和陷阱對焦。
手動對焦是指單反相機上邊兒安裝手動鏡頭的時候需要需要通過取景器。去根據合焦提示完成對焦。
自動對焦呢是相機安裝自動對焦鏡頭,對焦擋位設在自動擋,根據取景狀況,半按快門自動對焦,對焦完成以後,按下快門完成拍攝。
陷阱對焦是手動對焦功能的一個延伸。有些品牌的相機上面安裝手動鏡頭。先構圖,對准要拍攝的目標,全按快門兒,這個時候快門不會釋放,因為沒有合焦,慢慢的轉動鏡頭的對焦環,直到何嬌以後快門兒自動釋放。完成拍攝,這就是所謂的陷阱對焦。
Ⅵ 什麼是尼康d500相機陷阱對焦.如何設置
陷井對焦就是預先對某地調焦,比如拍鳥,事先在鳥要落腳的地方對焦,當有鳥落入這個地方就按快門拍攝。
Ⅶ 賓得K52的「陷阱對焦」是什麼意思
不光是K-5II有陷阱對焦功能,賓得數碼單反都有陷阱對焦功能。
陷阱對焦是一種手動對焦-拍攝方式。相機對准被拍攝對象並保持,在未准確對焦前按下快門鍵並且不松開-此時快門並不動作-沒有開啟快門,這同時用左手擰動對焦環,在你預設的對焦點合焦的同時,相機快門開啟並完成曝光。這種拍攝方式可以確保「對焦點」的被拍攝物准確合焦,並拍出清晰的影像,在景深很小或對焦點處光照較暗,不易准確對焦時比較好用。
Ⅷ 什麼是陷阱對焦
陷阱式對焦是自動對焦模塊的一種特殊運用技巧,主要用途在於動態物體的拍攝上,往往會有出乎意料之外的絕佳效用。和同樣常被應用在動態拍攝的連續自動對焦方式不同,陷阱式對焦並非持續追蹤拍攝主體,反而比較像是守株待兔的方式,但效果有時候更好。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設好陷阱,拍到好照呢?
陷阱式對焦會在拍攝主體進入畫面合焦范圍才釋放快門,
對飛羽攝影來說相當好用。
陷阱式對焦的設定與使用
要知道如何使用陷阱式對焦,必須先了解這個重要設定:一般在相機的操作選單當中,針對自動對焦模塊會有快門釋放優先(Shutter
Release
Priority)及准焦優先(Focus
Priority)這兩種設定,前者的意思是不管相機是否完成對焦,一旦使用者全按快門時,就釋放快門,拍下照片;後者則相反,當使用者全按快門時,若相機沒有完成合焦動作,則快門是不會釋放讓使用者拍下照片的,必須等相機確實完成合焦動作,才會釋放快門。一般相機的默認模式都是以快門釋放優先為主。
陷阱式對焦的運作方式剛好相反,必須先將相機設定改為准焦優先,並且使用單次自動對焦S-AF,然後再默認想要拍攝的目標物距離,假設是1公尺的話,就找到距離為1公尺的物體進行半按快門對焦,此時相機會的合焦距離會停留在1公尺處,接下來把相機移開,回到想要拍攝的畫面當中等待並全按快門。
當拍攝畫面1公尺之內沒有可以合焦的物體時,由於相機已改為准焦優先,所以不會釋放快門拍攝照片,但一旦等待中的拍攝主體進入畫面中的合焦范圍時,相機會判斷合焦動作已發生,進而釋放快門拍下照片。這種對焦方式就像設下一個陷阱等待獵物一樣,因此才有陷阱式對焦這樣的名稱。
對焦在攝影上是一項基本且重要的工作,而攝影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展現人的創造力,選擇適當的對焦點,能協助攝影者表達出不同的效果及感覺,進而顯示其思想及藝術觀,至於對焦方法的應用,則能讓攝影者增加拍攝工作的效率,若希望在攝影上能夠有所精進,努力地把這兩項對焦功夫練好確實有其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