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畫幅相機有哪些品牌和型號,求指教,越詳細越好,謝謝。
大畫幅有林哈夫特藝45系列,仙娜S,p系列,星座,黑檀木等等。哈蘇只產中幅機和大幅不搭邊。飛思也只產後背。大幅機我我還是比較喜歡林哈夫
❷ 大畫幅膠片相機都有哪些品牌和型號,哪個最好
仙納
、林哈夫、是國際上知名的大畫幅膠片相機,仙納配件較豐富,電子化程度較高,基本上是金屬件,耐用、精密。屬於120系列的就多了,哈蘇、瑪米亞富士、奧林帕斯、潘泰克斯、日本的騎士等
,但嚴格的說來120型相機不屬於大畫幅相機。不知你滿意否。
❸ 大畫幅膠卷相機都有哪些品牌和型號哪個最好
仙娜
、林哈夫、騎士是國際上知名的大畫幅膠卷相機,
國產的有申豪。
❹ 相機畫幅分類
根據相機感測器面積的大小尺寸可以分為全畫幅和半畫幅(APS-C畫幅)、大畫幅、中畫幅、小畫幅等。但是我這次只學習了主流的全畫幅和半畫幅(APS-C畫幅)。
相機感測器畫幅尺寸比較
全畫幅▼▼
關於全畫幅和半畫幅這倆的關系可以總結為:
全幅相機:您將獲得准確反映鏡頭真實焦距的畫面;
半幅相機:您看到的是全畫幅的裁剪版本。
❺ 大畫幅,中畫幅,全畫幅,這些相機什麼區別
大畫幅、中畫幅和全畫幅相機的由來是在膠片時代。
1、常見的膠片單反相機普遍使用135膠卷,成像尺寸約36X24mm。數碼時代就把36X24mm感測器的數碼相機稱為「全畫幅」相機了。
2、中畫幅膠片相機一般使用120膠卷,成像尺寸通常是6X4.5英寸、6X6英寸或6X9英寸。數碼時代把大於全畫幅感測器的數碼相機稱為「中畫幅」相機。如賓得和富士的中畫幅產品,成像尺寸都是33X44mm,稍小於膠片時代的中畫幅相機。
3、大畫幅膠片相機屬於專業相機,一般使用干板膠片,成像尺寸可達到8X10英寸。拍一張就要換一個膠片盒。例如著名的林好夫(或稱林哈夫)相機。數碼時代還沒有「大畫幅」民用相機問世。
linhof相機
❻ 大畫幅相機品牌
索尼、佳能、尼康、萊卡相機等
❼ 推薦幾款大畫幅相機型號,為什麼選這幾款
01 尼康的尼柯爾,尼康是一個日本的老品牌,它已經擁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了,在相機行列中也能排上前幾名,他們家的相機全部都採用尼柯爾的鏡頭,特別是在一些高端型號,還採用了昂貴的ED鏡片以得到完美的影象。保證了色彩的還原效果
02
佳能紅圈L,佳能這個品牌在相機界一直與尼康齊名。他們家的相機全部都使用的ef系列鏡頭的規格全,是其他的品牌廠商無法進行媲美的,比如一些體育賽事上面就是使用的他們家的
03
美能達gt,這一款是從傳統的單反相機經過演變而得來的,它是一種能實現超精細,濃縮了美能達公司獨有的,將色差和變形散光等控制在最低限度的圖像處理關鍵技術
04
賓得smc,賓得廠商也是日本相機品牌的五大製造廠商之一,採用化學鍍膜法在鏡片上鍍上七層鍍膜,使得光線的透過率提高到99.8%。在9幾年後開始應用SMC技術,在此以後凡是印有「SMC」字樣的賓得鏡頭,都是鍍過七層膜的。在行業中一直都居於領先地位
05
索尼相機上的卡爾•蔡司,卡爾蔡司德國的一個製作儀器的公司,以精密光學儀器而聞名的能夠製造包括相機鏡頭、實驗室設備、天文館投影機、交通及醫學用光學器材等一系列光電產品
06
松下徠卡,徠卡不僅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相機,以其精湛的技術和工藝出名,獲得了許許多多攝影師的高度贊揚,確立了徠卡相機和徠卡鏡頭在攝影界內的崇高地位。而徠卡就是一它的濃厚感和色彩豐富取勝
07
三星施耐德,施耐德在傳統相機領域里原本以製造中大畫幅座機和放大用的鏡頭為主,其鏡頭堪稱是座機中的鏡中之王,深受眾多攝影師的好評
❽ 大畫幅相機推薦有哪些比較好
大畫幅有林哈夫特藝45系列,仙娜S,p系列,星座,黑檀木等等。哈蘇只產中幅機和大幅不搭邊。飛思也只產後背。大幅機我我還是比較喜歡林哈夫
❾ 相機畫幅有哪幾種
感測器從小到大依次是M43畫幅,APS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和化學成像的大畫幅
❿ 大畫幅相機的主要結構部件和作用
其實看著高大上的大畫幅相機屬於最原始的照相機結構。大畫幅一般分為4X5寸機型、5X7寸機型、8X10寸機型,以及較少見的12×20、16×20、20×24寸機型等,後面的這幾種也有稱為超大畫幅機型的。
總之它們的結構都是大同小異,無外乎機身(就是個盒子)、取景屏(毛玻璃)、鏡頭板(固定鏡頭)、鏡頭、導軌(鏈接機身和鏡頭板,可移動進行對焦)、折疊皮腔(鏈接鏡頭板和機身,起到遮光的作用)。至於我熟悉的光圈和快門都在鏡頭上,所有的鏡頭都是鏡間快門結構,最小的機器4X5呵呵,你倒是想讓他做一個焦平面快門,那成本?那體積?那震動?想想就害怕。
大畫幅相機結構
拍攝時先打開鏡頭光圈和快門,用機背毛玻璃瓶取景、對焦,然後關閉快門,重新設定快門速度和光圈值,後背換上膠片然後進行曝光。
缺點
1、特別笨重,不適合抓拍和新聞記錄類的題材,只適合擺拍和風光攝影。使用麻煩、步驟繁瑣,每一步全靠自己調整設置。取景器看到的畫面是顛倒的,對焦很慢很蛋疼。戶外強光下很難看清取景畫面,還需蓋上一塊遮光布進行取景和對焦。
2,拍攝成本和關聯投資極高,膠片貴、沖洗貴且耗時。由於機器笨重須購置一個專業的、穩固的架子。由於光線復雜,還需要另購一個高性能的測光表。有的發燒友還會自己建立暗房,購置沖洗設備。
優點
1、扛出去很拉風,適合裝X,呵呵。
2、底片真的好大,畫質真的很好,很有成就感。
3、移軸拍攝建築物可完美控制透視,根據沙式定理很輕松拍攝出理想的全焦點全景深(不是靠小光圈和短焦距的原因)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