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攝影中濾鏡的種類有哪些
總共有9種常用的濾鏡:UV鏡、偏振鏡、中灰鏡、中灰漸變鏡、反向中灰漸變鏡、彩色濾鏡、近攝鏡還有特殊效果濾鏡。它們一般由玻璃(高端產品)、樹脂和聚碳酸酯製成。
UV鏡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前組鏡片不被劃傷,以及避免鏡片上的鍍膜受到灰塵、水汽的污染。大多數UV鏡都是玻璃製成的,很多攝影師喜歡把它們作為保護鏡片一直裝在鏡頭上。
偏振鏡的效果則是增強畫面中的對比度和藍色的飽和度,同時抵消畫面中的炫光和反光。在拍攝天空的時候加上偏振鏡,能夠得到更藍的天空和對比更強烈的雲層。
使用偏振鏡的時候應該盡量讓鏡頭與陽光的角度成90度夾角,同時避免使用超廣角鏡頭,因為在超廣角鏡頭上使用偏振鏡除了會造成畫面亮度不平均,還很容易出現暗角。
另外,使用偏振鏡大概會損失兩檔的進光量。
還有和ND鏡比較像的GND鏡(中灰漸變鏡)
這類濾鏡通常是方形的,分為兩個部分:一端是像ND鏡一樣的黑色部分,另一端則是透明的。當畫面中光比過大的時候,一片GND就能夠拯救你的照片。通過對兩個區域進行測光,算出天空和地面的曝光差異,然後就可以根據計算結果選擇不同檔位的濾鏡來平衡畫面的光比了。
GND鏡還分為硬邊和軟邊兩種。
硬邊GND適用於畫面中有像地平線和海平線這樣畫面中明暗部分具有明顯分界線的場景;但如果是畫面中沒有明確的界線,那麼軟邊GND的簡便效果能夠很自然地壓暗現場光而不會在畫面中出現不自然的明暗分界。
最後,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ND鏡——RGND鏡(反向中灰漸變鏡)。和普通的GND鏡類似,RGND也是一端深色、另一端透明,但是深色的一端顏色最深的是在濾鏡中間,向濾鏡邊緣慢慢減淡。在構圖的時候如果將太陽放在畫面中間的話,普通的GND鏡很難平衡畫面中的曝光,而反向漸變鏡則能很好地應對這種情況。
彩色濾鏡在膠片時代使用的比較多,主要作用是通過濾鏡的色彩來校正畫面白平衡。不過在數碼時代,已經很少有人使用濾鏡來校正白平衡了。
近攝鏡能夠讓普通鏡頭擁有微距拍攝的能力,它能夠大大縮短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但同時畫質會有很大程度的損失。
最後,還有各種特殊效果濾鏡(星光鏡,柔光鏡等等)。因為現在越來越強大的後期軟體,這類濾鏡也在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⑵ 相機就平時拍照用,買什麼濾鏡好
濾鏡的品種很多,比如UV鏡、偏光鏡、柔光鏡、星光鏡等等。
1、如果沒有特殊的需求,盡量不用濾鏡;
2、商家推薦的一般是UV鏡。UV鏡的主要功能是抗紫外線,這對於膠片相機和高原地區的數碼相機很有用,因為膠片對紫外線敏感,高原地區紫外線很強,平原地區的數碼相機使用UV鏡的意義不大;
3、很多人使用UV鏡,目的是為了保護鏡頭,防止鏡頭落灰以及防止手指誤觸鏡頭,所以,UV對於保護鏡頭有一定的作用。但無論使用何種UV鏡,都或多或少影響畫質;
4、市場上的UV鏡品種很多,品質參差不齊,好的UV鏡要幾千元,差的UV鏡幾十元,商家賣相機推薦UV鏡,是因為UV鏡的利潤空間很大;
5、如果需要UV鏡,建議在某東等正軌網站購買(UV鏡假貨泛濫,防不勝防)。如果僅僅是家用且沒有攝影基礎,不推薦其他濾鏡,比如偏振鏡,對於拍攝風景的用處很大,可以使藍天更藍白雲更白等,但拍攝時需要旋轉偏振鏡,且需要降低曝光數值,不能平時掛機,新手不建議使用;
6、UV鏡由尺寸大小,如需配用,按鏡頭上標的尺寸購買;
7、UV鏡可以掛機,一勞永逸。
樓主參考。
⑶ 請教單反相機拍外景 人像需要購買什麼濾鏡才能發揮最佳畫質呢
你應該先了解下各種常用濾鏡的用處:
偏振鏡,主要用來消除非金屬表面的反光,比如側面拍攝水裡的魚,用了偏振鏡就可以消除水表面反射的環境景物.
UV鏡,用來消除進入鏡頭的紫外線,因為數碼相機的感測器不但對可見光有反應,對不可見的紅外線和紫外線也有反應,所以UV鏡可以消除這部分有影響的紫外線(紅外線會被機內的紅外截止濾鏡處理掉).
灰度鏡,用來壓光或者在白天長曝光使用.
漸變鏡,用來拍攝反差大的景物,比如一半天空,一半大山的照片,用漸變鏡可以只對天空壓光.
星光鏡,用來使夜景中的光源產生光芒效果.
柔焦鏡,用來產生模糊朦朧效果.
濾色鏡,用來過濾掉特定的色彩.
紅外鏡,利用數碼相機感測器可以感知紅外線的特性拍攝特殊的紅外風光片.
以上這些濾鏡是常見的濾鏡,其中一些用後期處理的方法可以代替,比如柔焦,紅外,星光這些,uv鏡一般也沒什麼用(抵擋100-200元的uv反而影響畫質),拍攝人像你准備個大光圈定焦鏡頭就行了(一般等效70mm-100mm的就屬於人像焦段),濾鏡反而不是什麼必須品.
⑷ 你知道濾鏡的種類及作用嗎
一、 UV濾鏡(保護鏡)
UV鏡也被稱為紫外線濾光鏡,是常見的一種濾鏡。一般是無色透明的,有些因增加增透膜使得在某些場合會顯紫色或紫紅色。
UV鏡有保護鏡頭、能減弱因紫外線引起的藍色調,提高畫面質量的作用。
UV鏡適用於海邊、山地、雪原和空曠地帶等環境下,但在長曝中(例如夜景、星空),建議暫時取下來。
二、偏光鏡 (CPL)
四、中灰密度鏡(減光濾鏡,ND)
ND鏡主要就是減少光線的濾鏡,只減弱光線,防止過曝,對顏色等無影響。
主要用途:應用於慢門攝影中防止過曝,如拍攝瀑布水流等。
為什麼需要ND減光濾鏡?直接把光圈收小、快門加快和降低ISO就可以解決。但這些設置有時還是失效,如下:
1、慢門拍攝流水、瀑布:慢門拍攝需要用上數十秒或更慢的長曝,將光圈和ISO調再小也會過曝,這時需要減光鏡;
2、拍攝大光圈人像:在光線強烈時用大光圈(f/2.8、f/1.4等)拍攝淺景深效果,快門速度就算達到1/4000、1/8000也是過曝,這是需要減光鏡;
3、慢門去除移動物件的殘影:跟拍攝流水一樣,利用超慢快門來去除相片中移動的物體,這時需要減光鏡。
⑸ 單反常用四種濾鏡
鏡頭濾鏡有不同的形狀,目前最常用的鏡頭濾鏡是圓形濾鏡。它們直接安裝在鏡頭前,它們有不同的尺寸,具體大小取決於鏡頭的口徑。最常見的圓形過濾器尺寸為77mm。
1、圓形濾鏡:可以直接擰在鏡頭前的濾鏡,如UV鏡、偏振鏡、ND濾鏡等。而且圓形濾鏡的厚度對畫面也是有相應影響的,越厚的濾鏡會增加暈影,越薄的濾鏡則會減少暈影。
2、方形濾鏡:通常與鏡頭濾鏡支架一起使用,鏡頭濾鏡支架固定在鏡頭前部,將方形濾鏡插入鏡頭濾鏡支架上即可使用。好處是可以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鏡頭,常用的尺寸是3×3和4×4的。這種類型的濾鏡廣泛用於風景攝影。
3、矩形濾鏡:使用方法和方形濾鏡一樣,與方形濾鏡不同,它們有更大的上下移動空間。最常用的尺寸是4×6的。
以上是我們常見的幾種濾鏡類型,下面將詳細說明四種常用濾鏡。
UV濾鏡
最常用的濾鏡,沒有之一,每個鏡頭都應該配備的鏡頭濾鏡。UV濾鏡是透明的,在膠片時代,它是為了減少紫外線對膠片的照射,但現在它主要是為了保護你的鏡頭,UV濾鏡價格通常很便宜,就算是損壞了,也不會心疼。有一些「強大」的UV濾鏡可以有效地減少大氣中的霧霾,並減少相片中的紫邊。
PL偏振鏡
偏振鏡也叫偏光鏡,有兩種:一種是CPL圓偏振鏡,另一種是LPL線偏振鏡。LPL不用在單反相機中,因為它會導致測光錯誤;我們經常使用的還是CPL。偏振鏡的作用主要是減少到達相機鏡頭的偏振光。這可以減少非金屬表面的反射。如果我們拍攝水的照片,使用偏振鏡的效果非常好,因為它增強了水的細節。在拍攝天空時,它可以增強天空的色彩,使其成為更深的藍色,同時也增強了雲的白色,提高對比度。它還可以減少大氣霧霾,讓我們在室外拍攝時能夠獲得更清晰,更銳利的圖像。
中性密度(ND)濾鏡
在光線非常強烈時,我們會使用中性密度濾鏡,它就像給鏡頭上帶上一副太陽鏡,它會減少進入鏡頭的光線。通過降低入射光的強度,可讓我們以較慢的快門速度拍攝,並且不會產生過度曝光的圖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打算拍攝流動的水等移動物體時,ND濾鏡配合三腳架可以產生柔滑的效果。
漸變中性密度(GND)濾鏡
濾鏡的鏡片上有由深到淺的漸變色,即頂部顏色深,底部變為透明。也就是說在拍攝天空時,天空通常非常明亮,景色更暗,這是使用GND濾鏡,可以讓畫面的曝光保持一致。它們通常是方形或者矩形的,在使用時需要用到濾鏡支架。這種濾鏡適合在日出時或者日落前拍攝。
⑹ 單反相機的濾鏡最常用的有哪幾種主要拍生活人
取決於拍那種類型的人像。
如果是棚拍內景,一般不需要用濾鏡,但外拍的話,某些場合用濾鏡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濾鏡一般都是風光攝影使用的。
我們平常使用的濾鏡主要有:uv鏡,偏振鏡,漸變鏡,中灰減光鏡,有色濾鏡等。
UV鏡可以濾掉光線中的紫外線,讓畫面更加純凈。
在中午或晴朗天氣比較亮的場合,可以採用中灰減光鏡,適度收小光圈,快門時間延長,獲得更艷麗的色彩。
在海邊或有反光的物體,比如玻璃窗前等場合拍攝時可以採用偏振鏡,減小水面的反光,增加畫面的通透感。
在拍攝有天空的外景人像時,可以採用漸變鏡,降低天空的亮度,平衡畫面上下的亮度,獲得更加的畫面表現效果。
為了獲得某種特殊色調,可以採用不同色溫的濾色鏡,使畫面呈現偏冷色或偏暖色的效果。
總體來說,濾鏡過多的是在風光攝影中採用,在拍攝人像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⑺ 拍人像的鏡頭前加什麼濾鏡好
都不需要,如果想要浪漫點的效果,可以加一個柔焦鏡
最好的方式是把50/1.8換成85/1.8
⑻ 單反相機的濾鏡最常用有哪幾種
常用的濾鏡有uv鏡、nd鏡、漸變鏡、cpl。
uv鏡在數碼時代主要作用就是保護鏡頭。
nd鏡是用來減少進光量的,在白天又需要慢門拍攝時很有用。
漸變鏡是用來解決大光比問題的,可以讓高光處和暗光處同時曝光正確。
cpl可以消除水面和玻璃的反光,也可以使天空更藍。
其他還有顏色濾鏡、星光鏡等等,使用頻率不如以上幾種。
.
幾十塊的濾鏡不建議購買和使用,本來鏡頭是很精密的光學結構,在它前面加上玻璃或樹枝的濾鏡,一定會影響成像的。檔次高的濾鏡還可以盡量減少這種影響,但低端濾鏡對於成像的影響比較大,一些劣質產品還會影響對焦。
.
你的套機鏡頭,其實不必購買uv鏡,買高檔uv鏡都上千塊,跟你的鏡頭差不多了,不值得;買低檔uv鏡又影響成像,本來18-135的成像就一般,再下降就更沒意義了。其他效果的濾鏡,要根據你是否需要再決定。
如果一定要購買,就買個一百多的肯高uv鏡吧,平時可以不用,裝在攝影包里。遇到下雨或者去海邊等場合,臨時裝上保護一下鏡頭吧。
如果要購買的話,購買和你鏡頭口徑相同的濾鏡即可。18-135鏡頭是67mm口徑。
⑼ 拍人像用什麼濾鏡
濾鏡在現在往往被當作「保護膜」使用,可有可無。對許多攝影師來說,與其說更看重濾鏡在改善成像質量上的作用,不如說更在乎濾鏡對鏡頭的保護作用。但是其實,濾鏡的作用不僅僅是保護鏡頭,更對成像品質有著微妙的影響。
UV鏡
UV鏡是最普及的常用濾光鏡,相信大家都對UV鏡有所了解。從外觀上看,UV鏡就是一塊略微偏黃的透明玻璃,傳統UV鏡的主要作用是濾除紫外線。主要功能是防止U Vb和U Va這兩類紫外線透過,形象地說就是要「濾掉」環境中的紫外線,所以UV鏡的全稱是「UV截止濾鏡(UV Abso rbing Filter)」。
對於紫外線較為敏感的傳統膠片而言,UV鏡有明顯的作用,尤其是在陽光中紫外線含量高的高原、海灘等空氣通透的地區非常明顯。所以很多UV鏡在命名時也通常會跟「Clear」(晴朗、清晰)這個詞聯系起來。但是,數碼相機的CCD或CMOS對紫外線並不像膠片那樣敏感,所以使用效果並不明顯。
目前專門針對數碼相機特點設計的多層鍍膜UV鏡,由於使用了超薄型框架、新型鍍膜和鏡片邊緣塗黑工藝,減少了光線的損失,因此圖像質量要比老款的雙層鍍膜鏡片更為飽和,解析度也更高一些。
天光鏡
天光鏡(Skylight filter)簡稱SL鏡,也能夠吸收紫外線,還可以吸收一部分藍光和綠光。只不過UV鏡能夠有效吸收紫外線,但對色彩平衡作用不大,而天光鏡除了具備UV鏡的功能以外,還能起到色彩平衡的作用。
天光鏡一般分為1A和1B兩種,其中1A呈淺橙紅色,而1B呈淺品紅色。這兩種天光鏡除具有UV鏡功能以外,還分別對500nm處綠光(1A)550nm處黃綠光(1B)吸收約10%的量,以減少天空中的散射光引起的景物偏藍色調的現象,也能矯正閃光攝影的偏淡藍色調,1A糾正藍色的程度比1B稍強一些。
使用天光鏡在晴天拍攝外景人像時使用天光鏡,能夠得到良好的色彩再現和高純度的畫面,還能夠避免人物旁邊的物體引起的反光收入進入畫面,從而能使人物的膚色更加自然真實。
偏振鏡
偏振鏡又名偏光鏡,顧名思義,此種濾鏡可以消除自然環境中的偏振光。偏振鏡由兩片鏡片組成。我們將其後組鏡片安裝於相機鏡頭上,然後通過旋轉調節前組鏡片來調整效果,濾除偏振光(比如玻璃的反光就是偏振光)。
偏振鏡共有兩種,一種是用於老式手動相機上的線性偏振鏡(PL)。在這類相機中,如果使用了線性偏振鏡,透過鏡頭的光線偏振光射到達半透反射鏡上,如果角度合適,會正常透射反射出來。如果角度不合適,就又會沒有光線透反射過出來。另外,有的相機取景器中有液晶顯示器屏。某些相機的液晶顯示屏器是靠透過鏡頭的光線照明的。如果鏡頭使用了線性偏振鏡,這種液晶顯示屏器也會失效。由於線性偏振鏡已經不適於這個自動化的時代,所以現在已經被淘汰。
圓形偏振鏡(CPL)是為了適應AF相機而設計的,在各種相機上都能正常使用。這種偏振鏡可以看作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是一個普通的線偏振鏡,能夠濾除某個振動方向的偏振光。後一部分有旋光作用,使得透過它的偏振光振動方向在一個圓周上旋轉。圓形偏振光對於絕大多數光學元件來說,與非偏振光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圓形偏振鏡可以在任何相機上使用。利用這個原理,很容易識別一個偏振鏡到底是PL,還是CPL——把偏振鏡安裝在鏡頭的一面方靠近眼睛,透過偏振鏡看非金屬的反光。轉動偏振鏡到某個角度,反光會明顯減弱甚至消失。把偏振鏡反過來作同樣的實驗,PL鏡會看到同樣的結果,而CPL鏡就和普通的墨鏡差不多。
有些攝影師會覺得人像攝影中沒必要使用偏振鏡,其實如果在拍攝外景特別是在一些海邊或高原人像的創作中,使用這類鏡片可以有效的壓暗天空,提高增加色彩畫面的飽和度,使作品更有藝術感。
在使用偏振鏡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除了部分超薄型偏振鏡,普通偏振鏡一般較厚,在廣角鏡頭上不要和其它濾鏡一起使用(使用前將保護鏡頭的UV鏡取下),不然畫面邊緣很容易出現形成黑角。其次,偏振鏡在調節後會吸收一定光線,因此會降低快門速度相機的快門時間,如果在暗光中下最好配合三腳架使用。
在膠片時代,偏振鏡是攝影師必須的裝備,但進入數碼時代以後,我們常發現很多人只配備了UV鏡,而對於偏振鏡則以為可以完全用電腦後期取代應對——但拍攝時直接使用偏振鏡不會如電腦後期那樣帶來過多的畫質損失。要知道,偏振鏡不但可以壓暗天空,使照片的層次更豐富對比更為強烈——這在個後期電腦上比較好完成,更重要的是,在拍攝環境有拍攝一些反光時,它同樣可以消除偏振光,避免虛影反射光,還原景物。比如在拍攝玻璃牆前的模特時,很難想像不用偏振鏡而後期可以清除模特的虛影做出同樣的效果。
如前說所,數碼時代,偏振鏡的另一用途是代替灰鏡,延長曝光時間。在使用一些大口徑鏡頭或白天需要使用中檔光圈,長時間曝光時,將偏振鏡旋轉一定的角度,可以延長大約2檔的曝光時間,這顯然是對於某些感光度起始為ISO200的數碼單反,在使用大口徑人像鏡頭拍攝的大光圈時,更為重要。
現在大家大量使用超廣角鏡頭,所以購買偏振鏡最好是數碼超薄型,價格雖高一些,但使用起來更方便,效果也更好一些。為了達到最大限度地的通用,可以為其他口徑更小的鏡頭添置轉接環,將所有鏡頭的濾鏡直口徑統一,做到一「鏡」走天下。
滿意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