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買了個傻瓜相機,對焦的時候看不到對焦過程……
只要從取景器中看到的景物是清晰的,就沒有問題。該機鏡頭焦距34mm屬於廣角定焦鏡頭,景深較大,自動對焦時看不到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也正常。
❷ 求解,張子楓手裡的這個相機的型號,最好直接有鏈接張子楓手裡的這個相機的型號,最好直接有鏈接,是嚮往
摘要 這款相機是長城135畫幅膠片相機,型號ZAME380。這款相機是一部傻瓜相機,配有變焦鏡頭。這款相機也只適合平時拍一拍日常生活。不過這款相機在市面上已經很難買到了,真的想入手還得運氣好一點。
❸ 長城照相機,有人知道嗎
北京照相機廠和它生產的照相機
北京照相機廠前為大來照像機天生,是我國最早生產照相機的廠家之一,它曾有過輝粕業績。1956年,在創始人劉學濱先生的帶領下,以德國徠卡相機為藍本,開始試制仿徠卡相機,由劉學濱先生親自研製相機快門,郝曉時先生負責機身的研製,由於當時我國還處於相機生產的初級階段,又受到技術、設備等限制,仿製工作極為艱難,全部零部件均需要手工製作,在這種艱難的條件下,該廠試製成功了仿徠卡2型相機,並以「大來」命名(圖一)。大來135相機,是我國最早的仿徠卡相機,它比著名的上海58-2相機還要早兩年時間。除了攝影鏡頭外,其他部件全部由大來廠自己設計製造。為其配套的攝影鏡頭是進口的coated 50mm f3.5鏡頭,鏡頭介面為M39×1螺口,快門為橫走式布簾快門,快門速度為1/1000秒至1/20秒及B門,它的快門速度要比徠卡2型相機快一級,在那種簡陋的條件下,大來廠起步如此之高難能可貴。這部相機的測距與取景分為兩上視窗,與徠卡相仿,使用上不如後來的上海58-2方便,但它在徠卡2型的基礎上,增加了背帶吊環兒,使攜帶更為方便。在機頂上有「大來」模壓商標及「北京大來照相機廠」字樣,並有獨立模壓機身編號,編號由100101開始。北照廠現存的一台大來15相機機身號為100104。由於文革期間將相機視為西方文化,大部分相機已被砸毀或丟失。這台大來135相機可能是目前僅存的一台。
大來135相機試製成功後進行了試拍,證實其機械性能優良,像質極佳。這在當時也是一件振奮人心的喜事。1956年8月4日《北京日報》以《看,咱們的國產相機》為題並附有該機拍攝的長安街照片做了專題報道。隨後,《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等也相繼作了報道。大來135相機的試製成功,可以說是我國相機史上的里程碑。但遺憾的是,大來廠僅試制了12台樣機,便由於種種原因沒有繼續生產下去,因此,目前極難見到大來135相機,它也成了具有特殊意義的「珍品」相機。
1956年大來廠生產的另一款以「大來」命名的相機是120雙鏡頭反光相機(圖二)。它是以「RICON FLEX」為藍本設計製造的,取景與攝影鏡頭均是80mm f3.5鏡頭,取景鏡頭上有「大來照像機廠」字樣,快門採用鏡間快門,速度由1/300秒至1秒及B門。旋鈕過片,紅窗記數,用現在的眼光去衡量它,實在沒有什麼特色,但它卻稱得上是我國第一台120雙鏡頭反光相機。它為我國120雙鏡頭反光相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體生產數量不詳,此機機身編號為00176。
1957年大來廠轉為國有企業,更名為「北京照相機廠」,大來120相機也被命名為「長虹」,大來與長虹在結構上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將商標作了改動,取景鏡頭上改為了「北京照像機廠」(圖三),生產了約7000-8000台。
1959年,又將「長虹」改名為「天壇」,字體為繁體字(圖四)。天壇相機可細分為三個版本,前期為繁體字天壇,後來又改成漢語拼音字母的TIANTAN(圖五),這兩款相機只是字體不同,功能完全相同。後期,又試制了搖把過片的「天壇」相機(圖六)。快門速度提高了一級,由1/500秒至1秒及B門,這種搖把過片的天壇相機生產數量較少,目前較難見到。
1959年生產的一款簡易膠木135相機是「星光」(圖七)。快門速度只有1/25秒及B門。鏡頭光圈只有F8、F11、F16三級。同年生產的另一款簡易膠木120相機是「藍天」。快門速度只有1/25秒及B門,鏡頭光圈只有F8及F11兩級光圈。可以拍攝6×6及6×4.5兩種畫幅。
1964年,北京照相機廠試制了兩台「北京」牌EB135單反相機(圖8),鏡頭為50mm f1.4,快門速度由1/1000秒至1秒及B門。這台相機的鏡頭是由「北京玻璃研究所」研製的,據北京照相機廠郭建春先生介紹:當時北京玻璃研究所與北京照相機幫同屬一個系統。該機設有機械自拍機及附件插座,使用閃光燈時需用閃光聯線,在機頂左側倒片鈕下設計了膠片感光度調節盤,快門設有快門鎖,在機背右上方有「北京玻璃研究所研製」的字樣,機背左上方有機身編號,此機編號為10001。(圖9)
1968年,北京照相機廠以日本理光超級SHOT相機為藍本,生產了國內首架具有手動上弦、發條輸片功能的金屬製造,鏡頭焦距為45mm,最大光圈f2.8,四片三組天塞結構,鍍有紫藍色增透膜。快門採用鏡間快門,快門速度設有1/300秒、1/125秒、1/60秒、1/30秒及B門,並設有機械自拍機及PC插座。在取景器內有半身、全身及遠景調焦顯示,取景放大0.5倍,裝有取景亮框,雙影重合測距,自動計數等。北京SZ-1具有文革時期的特色,機身上有毛主席手寫體「為人民服務」字樣(圖10)。這款相機共生產了2000架左右。機智央編號由000001開始,鏡頭編號則由00001開始。在北京S
❹ 傻瓜相機:是用膠卷的。照出來的效果怎麼樣
大部分傻瓜相機都是低檔機子,光學塑料的定焦鏡頭,一般不超過35mm,拍攝效果不好,高檔傻瓜機子如奧林巴斯的一些型號效果不錯,當時很貴,現在也不多見。
❺ 想買個膠卷相機,不懂。請推薦一下,謝謝。
以前我也想買膠卷相機,准備了佳能單反的一些型號資料,前幾年思來想去還是買了台佳能數碼單反感覺比膠片機用著很方便,也就打消了買膠卷相機的念頭了,現把這些資料貼上來你看看。
佳能膠片單反相機大全
EOS-1系列
佳能 EOS 1 (1989年09月上市,已停產):可更換對焦屏,EOS系列首台旗艦機種
佳能 EOS 1N (1994年11月上市,已停產):可更換對焦屏,EOS系列旗艦機種
佳能 EOS 1N-HS (1994年11月上市,已停產):可更換對焦屏,EOS系列旗艦機種
佳能 EOS 1N-DP (1994年11月上市,已停產):可更換對焦屏,EOS系列旗艦機種
佳能 EOS 1N-RS (1995年03月上市,已停產):可更換對焦屏,EOS系列旗艦機種
佳能 EOS 1V (2000年03月上市):可更換對焦屏,佳能膠片相機末代旗艦機種
6系列
可更換對焦屏.全系列無機頂閃光燈,電子式金屬縱走快門
佳能 EOS 650 (1987年03月上市,已停產):EOS系統首台相機,亦全球首部配備全電子鏡頭接環系統的相機[1]。1987年日本年度最佳相機,1987/88 年歐洲最佳相機
佳能 EOS 620 (1987年05月上市,已停產):EOS系統首台具冷光屏幕之SLR相機,1/4000 秒快門、閃燈同步1/250秒
佳能 EOS 630/600 (1989年04月上市,已停產):連拍速度達到5fps,7項自選功能
其他相機
佳能 EOS 3 (1998年12月上市,已停產):可更換對焦屏,45點瞳孔對焦SLR相機
佳能 EOS 5 (1992年11月上市,已停產):可更換對焦屏,CANON首台瞳孔對焦SLR相機,北美地區銷售之A2無瞳孔對焦
佳能 EOS RT (1989年10月上市,已停產):EOS系統首台固定反光鏡SLR相機
佳能 EOS 850 (1988年10月上市,已停產):佳能首台內建閃光燈之SLR相機
佳能 EOS 750 (1988年10月上市,已停產):EOS 850無內建閃光燈之版本
佳能 EOS 700 (1990年03月上市,已停產):搭配採用無手動對焦環之EF鏡頭
佳能 EOS 10 (1990年03月上市,已停產):佳能首台人工智慧(AI)焦點預測SLR,首台條碼輸入SLR相機
佳能 EOS 1000 F (1990年09月上市,已停產)
佳能 EOS EF-M (1990年09月上市,已停產):EOS系統唯一無自動對焦SLR相機
佳能 EOS 100 (1991年10月上市,已停產):佳能內建反光燈GN值最高之SLR
佳能 EOS 1000 FN (1992年03月上市,已停產):
佳能 EOS 500 (1993年09月上市,已停產)
佳能 EOS REBEL X (1993年11月上市,已停產):北美地區銷售,EOS 500去掉內建閃光燈版本
佳能 EOS 5000/888(1995年01月上市,已停產)
佳能 EOS 50 (1995年09月上市,已停產):3點寬區對焦
佳能 EOS 50E/55 (1995年09月上市,已停產):EOS50瞳孔對焦版本
佳能 EOS 500N (1996年09上市,已停產)
佳能 EOS 3000/88 (1999年03月上市,已停產)
佳能 EOS 300 (1999年04月上市,已停產)
佳能 EOS 30 (2000年10月上市,已停產):7點瞳孔對焦SLR相機
佳能 EOS 33 (2000年10月上市,已停產):EOS 30無瞳孔對焦版本
佳能 EOS Kiss III L (2001年12月上市,已停產):EOS300金屬版本
佳能 EOS 3000N/66 (2002年02月上市,已停產)
佳能 EOS 300V (2002年09月上市,已停產)
佳能 EOS 3000V (2003年09月上市,已停產)
佳能 EOS 30V (2004年04月上市,已停產):7點瞳孔對焦SLR相機,具E-TTL II
佳能 EOS 33V (2004年04月上市,已停產):EOS 30V無瞳孔對焦版本
佳能 EOS 300X (2004年09月上市,已停產):佳能最後一台135膠片SLR相機
APS(先進攝影系統)
佳能 EOS IX (已停產):佳能第一台APS膠片SLR相機
佳能 EOS IXe (1996年製造,已停產):日本款 有附加眼控對焦功能
佳能 EOS IXLite (已停產):精簡版,日本當地為IX7
佳能 EOS IX50 (已停產)
❻ 如何用手機拍攝長城
長城作為國人的驕傲,中國的標志。外國人一提到中國,都知道中國有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長城之所以被稱為長城,他的特別便是距離夠遠。
長城是秦始皇當年為了抵禦外賊而大興土木修建而成,它將當時秦國領土內的眾多城牆,用磚塊連接在一起,形成固若金湯的包圍圈,保護著大秦帝國。
長城的長度我可以說一則新聞,你就應該能夠想像這是多麼宏偉的建築。國家科學家曾經在外頭空用衛星拍攝了一張地球的圖片,當看到中國大陸的時候,竟然也看到了長城的走向。可想而知,長城有多麼宏偉巨制。
那麼如此大規模的建築,我們要用手機來拍攝的話,就必須尋找制高點,在制高點去拍攝,才能顯得長城雄偉壯觀。
手機的拍攝功能中有一項拍攝全景的功能,你可以開啟此功能,對著長城環形拍攝,手機會自動生成一張全景圖,這樣就能夠盡可能的將長城盡收眼底。
如果實在不能全景拍攝,那麼我們就選擇一段具有代表性的長城拍攝也不會影響到他的效果。
❼ 華南虎事件相片是如何看出假的
■疑點一:傻瓜相機拍攝,距離多近?
周正龍稱最後拍攝到老虎的距離較近,但近到何種程度?根據他公布的兩架傻瓜相機來看,都是最普通的定焦傻瓜機,一台「天馬」,一台「長城」,鏡頭一般為36MM左右的小廣角,即使最後還使用了最長焦距為55MM的數碼相機,這樣要拍攝到底片上比較大的老虎還要很接近才行。另外他稱還使用了閃光燈,普通相機自帶閃光燈的指數在10以下,5米以上就基本失去效力。如此看來,最後他和老虎的距離還不是一般的近。
■疑點二:多張照片老虎「擺拍」?
網友「第一印象」把公布出來的三張照片進行對比。三張照片拍攝的距離、角度都不相同。但當他把三張照片疊在一起時,圖中的老虎影像所有的細節,完全重合。「第一印象」把三張照片做成GIF動畫,只見葉子在變,樹木在變,明暗在變,老虎沒有一點變化。因此有網友懷疑老虎是紙板,或者玩具,在叢林中擺拍。
■疑點三:野生華南虎白如波斯貓?
網友「海底星」感嘆:「這老虎真講衛生,一定天天洗澡,肚皮底下的毛白得跟波斯貓一樣。」
■疑點四:近距離拍攝老虎不驚?
國內一位權威虎類研究專家認為照片上的老虎更像是東北虎,老虎是非常警覺的動物,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尤其是野生虎。50米范圍內,它一定會有所動作,最起碼會站起來。
■疑點五:沒有底片、糞便、毛發等佐證。
周正龍多次跟蹤老虎,靠的是老虎的腳印和糞便、毛發,這些證據都沒有公開展示。
❽ 傻瓜相機帶有錄像的現在質量怎麼樣
現在的卡片機帶有視頻拍攝,有的還可以拍高清,要配好高速卡,充足電,拍攝時保持相機穩定,效果還是不錯的。
❾ 什麼是傻瓜相機
傻瓜相機(Instamatic / A point-and-shoot camera / anautomatic )
「傻瓜相機」是袖珍相機的俗稱,原是這類相機操作非常簡單,似乎連傻瓜都能利用它拍攝出曝光准確、影像清晰的照片來。除了操作簡單的特性外,「傻瓜相機」還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廉等特點,所以「傻瓜相機」也是世界上最為普及的家用攝影工具。
隨著科技的發展,「傻瓜相機」的品種越來越多,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操作似乎也越來越簡便。盡管如此,用好「傻瓜相機」的人與傻瓜相機的擁有量卻並不協調。影像模糊、曝光不準的照片在日常的家庭攝影中屢見不鮮,可見玩好袖珍相機同樣需要一定的攝影基礎知識和操作技巧,否則玩「傻瓜」便很有可能被「傻瓜」玩了。下面我們結合漫畫了解一下傻瓜相機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術,一些基礎技術看似簡單,但稍不注意便有可能給自己的照片帶來不良的後果。
一.基本知識
持握姿勢
袖珍相機的持握姿勢非常重要,姿勢不正確往往會造成拍攝失誤。正確的姿勢是右手持握相機,食指按在快門釋放鈕上,左手大拇指與食指呈L狀托住機身,左右肘緊貼身上,這樣可以保持一個較為穩定的拍攝狀態,有效地避免了因持握不穩而出現的影像虛化問題。在按快門時應保持相機的穩定,不要過於用力向下按動快門;在拍攝時應注意持握相機的手指不要阻擋鏡頭和閃光燈,以及一般裝置在取景器兩側的調焦和測光窗口,這種失誤現象在家庭日常攝影中較為常見。另外專家告誡不要單手持握袖珍相機拍攝,因為這類相機多體小量輕,稍有不慎相機的晃動會導致影像不實,後悔晚矣。
對焦
不用人為地調整焦距就能把照片拍攝清楚對於傻瓜相機來說非常必要,所以現代的傻瓜相機大都聲稱具有自動調焦功能,很多旅遊點的百餘元傻瓜相機也都打出了自動對焦的旗號。但這些低等級的袖珍相機實際上並不一定具有自動對焦功能,它是依靠一擋小光圈加上廣角鏡頭的較大景深來達到基本清晰的拍攝效果的,這類利用超焦距的簡易相機適用范圍非常小,成像質量也相對要差一些,消費要注意了解。
目前,市場上的一些中、高檔袖珍相機多採用了自動對焦功能,這類相機則具有較好的清晰質量。有些相機採用主動式自動對焦系統,有些則採用被動式自動對焦系統,無論哪種方式,對焦的精確度都可以滿足用家的需要。自動對焦功能雖然使照片的清晰效率大大提高,但運用不好仍然會出現焦點不實的現象,因為多數袖珍相機的自動調焦點設在畫面的中央部分,而攝影者有時會選擇將主體設在畫面中心以外的位置構圖,這時便有可能出現背景清晰而主體模糊的現象了。所以當攝影者選擇構圖時,應先將鏡頭中心對准被攝主體,並在半按快門鎖定焦點之後選擇構圖,這樣就可以獲得主體清晰的影像了。目前有些相機雖然採用了多點自動對焦系統,為靈活構圖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
變 焦
目前,具有變焦功能的傻瓜相機占據了市場的主流,而且變焦比率越來越大,大變焦比的袖珍相機可以將遠景拉得很近,並且可以利用長焦端來拍攝人物特寫及花卉等細膩的景緻,所以大變焦比的傻瓜相機佔有極好的消費市場。但是大變焦比的傻瓜相機大多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長焦端的最大相對孔徑太小,因為袖珍相機體積非常小,所以鏡頭也不可能做得很大。但是孔徑與快門速度畢竟有著直接的聯系,所以我們使用傻瓜相機的長焦端拍攝照片時很容易拍虛,因此袖珍相機的長焦端一般只適合在光線非常強烈時使用,否則就需要依靠三腳架來保證影像的清晰度了。
閃光燈
幾乎所有的傻瓜相機都設有一個內置的閃光燈,無論是單速快門相機,還是程序快門相機,閃光燈的指數自然是越大越好,功能越多越好。通常,傻瓜相機的閃光燈具有自動閃光、強制閃光、強制不閃光、夜景人像模式閃光和防紅眼閃光等功能。在使用中主要有如下作用:
1、自動閃光:自動閃光與照相機的測光系統有直接的聯系,當光線照度較弱時,閃光燈會自動閃光以使主體獲得應有的曝光量。
2、強制閃光:強制閃光在逆光條件下可以起到補光的作用,當然補光也適於消除其他景物的影子投射在主體上的不良效果。
3、強制不閃光:由於自動閃光功能會在光線不足時自動啟動,所以當我們拍攝一些要求質感強烈的照片時,閃光燈的燈光會使畫面顯得平淡無奇。這時強制不閃光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4、夜景人像模式:為了避免拍攝者持握相機不穩,快門會在閃光燈充電的同時自動設置在同步速度較高的擋位上,這樣被攝主體會獲得合適的曝光,但周邊環境會因曝光不足而無法記錄在膠片上;夜景人像模式是專為弱光環境人像拍攝而設計的慢速同步閃光功能,這個功能可以在保證前景主體曝光正確的同時利用慢速快門將周邊景物記錄下來,但是使用時會因為持握相機不穩而出現畫面動虛,所以使用夜景人像模式時還應該使用三腳架或是依附在某個固定物體上,以避免影像模糊。
5、防紅眼閃光:許多攝影者在利用閃光燈拍攝人像時都見到過紅眼現象。紅眼現象多出於照相機的內置閃光燈,因為內置閃光燈與鏡頭的位置很近,光照時間很短,人眼的瞳孔在弱光下來不及收縮,而視網膜毛細血管內血液反射到鏡頭內形成的。紅眼的照片非常影響畫面的美觀,所以很多袖珍相機都設有消減紅眼功能。即利用相機前面的照明燈或內置閃光燈的頻閃來使被攝人物的瞳孔縮小,以避免紅眼現象出現。但對於頻閃方式的內置閃光燈來說,這種方式會降低閃光燈的強度。
裝卷與倒卷
現代的袖珍相機大都具有膠卷感光度自動識別功能,主要是識別膠卷的DX編碼,市場上常見的膠卷有ISO100、200、400等感光度之分,100度感光敏感度較低,但是顆粒比較細,適合放大畫幅更大一些的照片,但目前民用的200度膠卷的顆粒也很細膩,感光度高的膠卷更適合拍攝運動的物體或在室內光線較弱的環境中使用,袖珍相機上的小閃光燈也會照得更遠一些。在安裝膠卷時拉出的片頭要長短適中,應符合所用相機的具體要求,一般片頭的最長端要超過紅點標記2-3mm,蓋上後蓋以後,打開電源要注意觀察液晶顯示屏上的膠卷記數號碼是否已經從「0(或E)」到「1」,如果記數顯示仍然為「0(或E)」即表明安裝膠卷有誤,必須重新安裝膠卷。通常,傻瓜相機在拍完最後一張後會自動將膠卷回暗盒,如果需要中途將膠卷退出,則需要找到手控退片按鈕,找一圓珠筆之類的物品按壓這個極小的裝置,便可順利將膠卷退出,這種方式一般會在急需擴印照片時使用。
攝影的光線
攝影最佳的光線是斜射光,也就是光線在一早一晚的時候(具體來說,可以簡略地認為是早上十點以前,下午三點以後)。有角度的光線照射在主體上顯得有質感、立體感,陽光照到照不到就有明有暗,對於攝影,就是要用光線的多樣性來表現主題,在光線斜射的時候,攝影者可以運用順光、側逆光、逆光等光源照射來表現,如果是正午,光線從頭頂下來,也就沒什麼可選擇的了。想想那主體投下的影子——傍晚可以有一道長影,而正午,就什麼也沒有了。
另外,一早一晚時色溫低(比較橙紅,相對地高色溫就比較藍紫),低色溫相對 比較討好,顏色也比較豐富(天空中可能還是藍的,但雲霞是橙的,太陽卻是金黃的)。正午時的陽光卻是一片蒼白,常可以看到早上的藍天到了正午就死白一片。而樹木、草叢在正午時都蔫蔫的,毫無生氣。
所以,正午的陽光最強烈,對於通光量小的P&S來說本來是適逢其時,但是又沒有好的風景,真是矛盾。正午關機,是很多風景攝影師的習慣。P&S的通光量小,一般來說早晚的光線雖好,但是常導致快門過慢,畫面模糊,使用三腳架又失去了便攜性。兩難。
二.如何用傻瓜相機
1. 因大部分傻瓜機最大光圈都在F3.5以下,所以盡量使用ISO400底片,可讓相機用較快快門,減低模糊機率。並可降低閃光燈使用,節省電力,即使必須使用閃光燈,亦可增加其有效距離。
2. 室外照人像時用閃光燈!可讓人的臉更漂亮,去除一些陰影。別緊張,傻瓜相機的閃光燈沒那麼強,把相機設定在強制閃光即可在室外亦讓閃光燈作用。
3. 在室內昏暗燈光下,或是外黑暗中,把閃光燈關掉!則相機會嘗試以最慢快門及最大光圈曝光當然你得設法穩固相機,用角架或放在一平面上。若實在太暗要提醒被拍者一二三不許動!切忌不要用全自動模式,否則相機會讓閃光登作用,卻仍使用一般光圈快門組合,結果是主題勉強夠亮(有時也很難啦)背景則一片烏漆嘛黑。有些相機甚至可以選擇慢速快門加閃光燈,那就可以處理夜景人像了
4. 盡可能拿穩相機,多利用地形地物,一棵樹、一面矮牆。考慮買個迷你角架,可以插在外套口袋的一點都不累贅。若能持輕便型角架則更佳。尤其使用長鏡頭變焦傻瓜時光圈可能只有F10以下,相對的快門就很慢了!更要注意。
5. 記住傻瓜相機非單反相機,你由觀景窗看到的不是鏡頭看到的景象。觀景窗永遠是清楚的,而你的主題則不一定!大部份傻瓜相機是你半按下快門,鏡頭開始測光、對焦。若被攝物不在景中中央,則可能失焦又曝光不準。所以注意若主題不在中央,要先針對主題對焦、測光(半按快門,不放),再重新構圖。此與單反電子相機原理相同。這樣就可以確保主題對焦曝光准確。
6. 多練習拿相機,手指、袖子、秀發、鬍子不要遮到鏡頭、閃光燈或對焦、測光孔。
7. 練習選擇性測光,一般傻瓜多為中央重點式測光,類似FM2,所以可用半按快門方式鎖定曝光值。針對畫面中某一部份測光。但要注意其距離需與主題相近,否則對焦就不準了。此為高級技巧,筆者仍在摸索中。
8. 若隔著窗戶或紗窗照相,要選擇無限距離對焦(infinite lock)或把相機鏡頭緊靠窗戶,才不會失焦。
9. 查一下說明書看看你的相機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是多少。若為40cm則不要拍低於此距離 的東西,因為一定會失焦。大部份相機若物體近於其最近對焦距離,會有一警示燈於觀景窗旁亮起,看清楚了!
10. 同前述,因觀景窗與鏡頭非同軸,因此其視野有差異,物體愈近,此誤差愈大。常會把圖邊切掉了,觀景窗中有一較小格子,通常即為近距離構圖用的。但也只是大概而已仍會有誤差。
11. 新的相機要熟讀說明書,往後定期復習。千萬別明天要拍朋友結婚了今天才買相機,那可能連電池、底片怎麼裝都不知道。
12. 請使用新的底片!不要笑,前些日子筆者才被沖洗店告知我的送洗底片已有三年歷史,效果不好,也不知要怪相機、技術、店家,還是底片?前幾天老媽拿給我一卷在她梳妝台發現的底片,好像已經數年了!我是不會帶它出遊啦!還有請盡快拍完一卷趕快送洗,不要寶貴底片。不要半年後才發現底片已在相機中沉睡許久了。
13. 請多帶一個備用電池!筆者就曾經帶著傻瓜相機高高興興的去大馬玩,要拍照了才覺得奇怪怎麼相機一直閃就是不能拍。當時還搞不清楚狀況,還好同團有個漂亮妹妹有相機,否則真是大煞風景。對啦,就是這件事激起我學攝影的興趣有,也許每個想學攝影的都應該有這種經驗!
14. 拜託不要把相機或底片放在汽車後備箱或後座窗戶悶燒,會起一些化學作用喔。
15. 最後,不要一成不變的使用你的傻瓜相機,照一些枯燥無味的相片。那麼使用者真的是傻瓜了。試試橫拍、直拍,居高臨下、蹲下、趴下!用閃光燈、長時間曝光,做鬼臉,擺pose,偷拍、甚至可以把你的相機綁在幾個大氣球上,按下自拍器,然後讓他冉冉升空。再用彈弓射下來,開玩笑的啦,你該懂我的意思。
❿ 新手加小白加資金不多買什麼膠卷相機好
預算不多是多少? 國產的虎丘,青島之類的低端機 甚至20元就能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