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分辨內存卡的好壞,行貨還是水貨
1、兼容性
就像DIY電腦硬體一樣,存儲卡也存在兼容性的問題。不同品牌存儲卡與數碼相機之間也存在一定的不兼容問題。主要表現在讀卡時間過長,存取速度較長,或者出現死機的現象。所以大家在購買存儲卡時一定要記清楚機器對應的存儲卡型號。親自帶機器去試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2、包裝和外觀做工
要注意包裝的印刷質量是否清晰,有無防偽標簽,如果可以用800查詢真偽最好撥打下問問,最後再看卡的整體製造情況,是否有變形、凹凸、裂縫、卡的邊緣有無毛邊以及切角是否勻稱等問題。
3、保修時間
一般的雜牌也就是一年的質保,而像SANDISK這樣的大廠一般均提供5年的質保,所以在購買機器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所購買存儲卡的保修時間,另外索要相關的發票收據也是必須的。存儲卡是一種適合手機等等移動設備一般有1G.2G.4G.8G.16G.32G的。
② 請幫忙介紹一下數碼相機的各種儲存介質的優缺點
存儲卡類型:快閃記憶體卡(Flash Card)是利用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技術達到存儲電子信息的存儲器,一般應用在數碼相機,掌上電腦,MP3等小型數碼產品中作為存儲介質,所以樣子小巧,有如一張卡片,所以稱之為快閃記憶體卡。根據不同的生產廠商和不同的應用,快閃記憶體卡大概有SmartMedia(SM卡)、Compact Flash(CF卡)、MultiMediaCard(MMC卡)、Secure Digital(SD卡)、Memory Stick(記憶棒)、XD-Picture Card(XD卡)和微硬碟(MICRODRIVE)這些快閃記憶體卡雖然外觀、規格不同,但是技術原來都是相同的。而作為行動電話使用的存儲卡有MMC卡、RS-MMC卡、SD卡、mini SD卡、T-Flash卡、sony記憶棒、CF卡。
存取速度:存取速度是指快閃記憶體卡在被寫入數據或讀取數據時的數據傳輸速度。不同類型的快閃記憶體卡採用的介面規范各不相同,自然各自的存取速度也不相同。即便是同種類型的存儲卡,也受到各廠商製造水平、讀卡器優略,乃至被連接到的主機性能等因素的干擾,在實際也表現出不同的存取速度。同一塊卡應用於不同的相機,也可能表現出速度的差異,這受到相機快閃記憶體卡介面性能差異的影響。
各廠商所宣稱的快閃記憶體卡存取速度基本都是某種狀態下,快閃記憶體卡的最高存取速度,實際應用中基本無法達到這樣的速度。市場上還廣為流傳著倍速快閃記憶體卡的概念,如40倍速的CF卡,倍速是光存儲設備的速度計算概念,1倍速等於150KB/s的數據傳輸速度,那麼40倍速將達到每秒6MB的速度。但在實際應用中,這些高速的快閃記憶體卡並沒有達到如此高的速度,在特定的數碼相機或讀卡器設備上也許能達到或接近如此高的速度。但大部分的應用中,高速快閃記憶體卡的確要快於普通快閃記憶體卡,但並沒有超出普通快閃記憶體卡存取速度那麼多倍。
電壓:不同類型的快閃記憶體卡具有不同的規范,其所能正常工作的電壓是不同的。不過不同的快閃記憶體卡介面也各不相同,不存在插錯介面的可能。因此不會出現因插錯介面,工作電壓不同而損壞快閃記憶體卡的情況。SD卡數據傳送和物理規范是由MMC發展而來,尺寸大小和MMC差不多。SD卡與MMC卡保持著向上兼容,也就是說,MMC可以被新的SD設備存取,兼容性則取決於應用軟體,但SD卡卻不可以被MMC設備存取。即便如此仍舊建議,什麼類型的快閃記憶體卡對應什麼類型的介面,以避免不必要的錯誤。
MMC卡:MMC(MultiMedia Card)卡由西門子公司和首推CF的SanDisk於1997年推出。1998年1月十四家公司聯合成立了MMC協會(MultiMedia Card Association簡稱MMCA),現在已經有超過84個成員。MMC的發展目標主要是針對數碼影像、音樂、手機、PDA、電子書、玩具等產品,號稱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Flash Memory存貯卡,尺寸只有32mm x 24mm x 1.4mm。雖然比SmartMedia厚,但整體體積卻比SmartMedia小,而且也比SmartMedia輕,只有1.5克。MMC也是把存貯單元和控制器一同做到了卡上,智能的控制器使得MMC保證兼容性和靈活性。
MMC存貯卡可以分為MMC和SPI兩種工作模式,MMC模式是標準的默認模式,具有MMC的全部特性。而SPI模式則是MMC存貯卡可選的第二種模式,這個模式是MMC協議的一個子集,主要用於只需要小數量的卡(通常是1個)和低數據傳輸率(和MMC協議相比)的系統,這個模式可以把設計花費減到最小,但性能就不如MMC。
MMC被設計作為一種低成本的數據平台和通訊介質,它的介面設計非常簡單:只有7針!介面成本低於0.5美元,相比之下SmartMedia和Memory Stick的介面成本都要高於1美元。在介面中,電源供應是3針,而數據操作只用3針的串列匯流排即可(SPI模式再加上1針用於選擇晶元)。
MMC的操作電壓為2.7伏到3.6伏,寫/讀電流只有27mA和23mA,功耗很低。它的讀寫模式包括流式、多塊和單塊。最小的數據傳送是以塊為單位的,預設的塊大小為512bytes。
代表機型:諾基亞N-Gage QD,7710,6600,3650等。
RS-MMC卡:全名(Reced Size MultiMediaCard
③ 相機存儲卡的優劣
CF卡是一般單反相機等專業領域相機常用的卡,看不出有什麼特殊的優勢SD卡通用性比較大,大部份品牌都有支持SD卡的相機。包括現在很多手機用的迷你卡,都是SD家族的。
記憶棒是索尼相機專用的存儲卡,體積較大,慢慢也有被取代的趨勢,用的也是索尼的記憶棒。
xD卡是富士、奧林巴斯專用的卡,據說是速度最快的卡。體積最小,就是壟斷。現在有一部份三星相機
④ 用作相機儲存卡,sd卡相比micro SD卡有哪些優勢
功能上基本沒區別,針腳數不一樣,SD卡11個,Micro SD是8個,再就是SD卡的穩定性能好些
1. 歷史問題, CF的誕生早於SD卡, 更早於Micro SD卡. 率先形成了業界標准. 要淘汰一個標准, 後來者是需要非常強烈的優勢才行.
2. CF在速度和可靠性上已經經過了驗證, 目前也不落下風. 也就是從性能和可靠性上講, Micro SD卡沒有優勢.
3. Micro SD最大的優勢是價格和尺寸:
a. 價格: 的確有優勢. 因而SD卡在性能可以追及CF卡的時候, 就開始蠶食CF卡的市場了.
b. 尺寸: Micro SD卡的尺寸優勢在單反系統里體現不出來. 盡管可以輕幾克, 但是和整個單反系統的體積和重量相比, 幾乎沒有變化. 另外還給人一種脆弱的直觀感覺. 對於重視數據安全的用戶而言反而變成了一種劣勢.
未來趨勢: 隨著單反從專業設備向大眾玩具的迅速滑落, 並且隨著NFC和wifi功能的加入, 單反本身的存儲功能已經逐漸弱化, 未來用戶對單反內部到底用什麼來存照片愈發不關心, 恐怕Micro SD卡沒有什麼機會來一統江湖了
⑤ 數碼相機卡有哪些種類分別有哪些特點
現在使用比較多的數碼相機存儲卡主要有SD卡,XD卡,記憶棒,CF卡。
1、SD卡是現在使用最廣泛的存儲載體,擁有高記憶容量、快速數據傳輸率、極大的移動靈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同時性價比比較高,大多數數碼相機採用SD卡為存儲載體;
2、XD卡,是一種小型存儲卡,傳輸速度和讀取速度較高,主要是奧林巴斯和富士相機採用,通用性不高;
3、記憶棒,記憶棒並不是某種棒子,呵呵,而是索尼獨家的存儲卡,造型比較細長,所以叫記憶棒,這種存儲卡只有索尼的電子產品使用,由索尼獨家研發,而且價格較高,通用性不強;
4、CF卡,現在CF卡主要用於單反相機,CF卡存儲量大,速度快。
⑥ 佳能相機存儲卡怎麼樣 它的優點是什麼
有些是防水濺到進水,一般都是低壓防水,高壓就防不了,就是防水深度有限如果一次要拍很多照片,或者有時還要錄像當然是存儲卡越大越好,裝的多嘛。
如果一般也不是拍很多也就用不了很大的。
4G的基本就足夠了,一般的數碼相機已經可以裝很多照片了,
如果是單反而且拍RAW格式的8G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