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相機專業的用途有哪些

相機專業的用途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1 10:56:25

數碼相機的用途

數碼相機用戶主要分布於計算機、通信、電子、金融、交通、文化、商業、旅遊、建築、軍警及政府部分,數碼相機對於個人用戶來說,主要用於旅遊和攝影方面,占近半數的用戶是用於專業攝影及工作提供便利,而作為單位用戶最主要用於工作所需的拍攝,其次用作產品介紹及廣告設計、新聞采訪、桌面排版及建築方面的裝璜設計。

Ⅱ 數碼相機參數及用途,功能,專業人士解答

為什麼說家用機就不可能是「卡片」呢?實際上,「長焦機」和「卡片」正是為家用而生的,都屬於家用機器,只是定位不同而已!只有單反是商業用途
卡片:時尚小巧的數碼相機,適合家庭使用!其特點攜帶方便,照片質量完全可以勝任家庭使用!
長焦機:經濟實惠的准專業相機,不可以換鏡頭,帶有一條焦段很長的鏡頭,攝影效果比單反差,但卻有一焦走天崖之勢,非常適合攝影愛好者。當然亦非常適合家庭旅行,其照片質量一般不會比卡片好多少!
單反機:也就是專業相機了,可以換鏡頭,能通過光學取景器取景,鏡頭價格往往遠高於相機。以商用居多!
快門速度:控制感測器(膠卷)的暴光時間
感測器:相當於以前相機的「膠卷」
ISO:感光度,相當於以前膠卷的度數,比如200度膠卷。由於其電子原理的影響,數碼相機的高ISO比膠卷的效果差非常的多,這也是數碼相機無法超越單傳統相機的重要原因。
推薦:富士F50fd
1200萬像素,不到2000元的價格。巨大的1/1.6英寸SUPER
CCD,頂級的富士龍鏡頭,三重防抖,獨有「膠卷模擬模式」,包括「正片、負片、反轉片」,色彩非常絢麗!
下面我說說如何挑選數碼相機:
首先確定你能接受的價格,如果是1500以下,沒什麼挑頭,入門級,廠家在功能上和配置上那是能省則省,都差不多。1500-2000元左右的,就開始有區別了。3000往上,就得細細挑了。
1.像素的挑選
這個不用考慮,除非你想洗30寸以上的。500萬像素已經能洗出A4紙大小的了。現在市面上的數碼相機最低的也是700萬,足夠用了。
2.CCD的選擇
這個就是看參數了,在像素同樣的前提下,CCD的尺寸越大越好,CCD一般都是1/2.5,好一些的是1/1.8,1/1.6算非常好的了。
3.光學變焦
一般的是三倍,家用足夠。如果喜歡拍遠距離的景物,還有6倍、7倍的,長焦機中10倍、12倍、20倍的都有。當然了倍數越大,價格越高。
4.顯示屏
顯示屏大小看個人愛好了,越大看著越爽,但也越費電,而且價格越高。顯示屏的顯示結果和照片有一定的差距,因為顯示屏只是臨時成像。

Ⅲ 數碼相機有什麼別的用處嗎

可以當掃描儀用.比如可以拍報紙書籍等照片,然後用OCR識別軟體識別後轉為文本文件.
可以當老照片的反拍機用,用數碼相機對過去的老黑白照片拍照,然後進行後期製作成為電子版.
可以對以前拍攝的老黑白底板和彩色底板拍照,然後用相關軟體翻成正片欣賞.
可以當錄音機用,可以當電子相冊用等等用途.

Ⅳ 手機照相里的專業拍照有什麼用途

手機拍照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變得極具便利性,並且很多人的工作也已經離不開手機牌照,智能手機的出現使得拍照不在局限於使用數碼相機、專業的單反機,在旅遊景點、海邊、游樂場等處處可見拿著手機拍照合影的人。而手機的相機功能也在不斷提升,手機的智能拍照讓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拍照,朋友圈到處都是各種的照片秀、美顏秀。

今天就說說我們手機相機一些不常用的功能,除去自動模式和各種預設模式外,主流的旗艦智能手機還擁有非常強大的專業模式,但有些朋友買了手機很久,一直都弄不懂這專業模式的幾個名詞到底是幹嘛用的,或者乾脆就沒用過。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番吧。記熟這五個名詞,弄懂它們之間的關系,你拍出來的照片就會與眾不同了。

下圖為我的手機在相機的取景框內,按住畫面不動會出現對焦框和測光框,並且測光框還可以隨意拖動選擇光源位。部分手機的測光框是自動的不支持手動。

以下為測光框在不同位置的畫面對比

都在同一物體上,屬於默認模式。

測光框選擇不同物體,光線會根據物體有不同變化。

常見的手機手動模式(或稱專業模式)一般都分為五大模塊:測光方式、感光度、快門速度、曝光補償、快門速度和手動對焦、白平衡。(下圖順序為從左往右,不同手機位置不同)

我的手機上叫專業拍照。

白平衡

白平衡其實是一個挺抽象的名詞,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我打個比喻。

比如,蠟燭下的一張白紙,它是什麼顏色?黃昏時的白紙和清晨時的白紙,都是什麼顏色的?

因為我們的視覺系統會根據光線條件自動作出調整,所以無論在什麼光線下,我們看一張白紙,永遠都是白色的,可相機不同,相機只會忠實的記錄它面前的色彩,所以在暖色調的光線下,你拍出來的白紙是偏黃色的;而在冷色調的光線下,你拍出來的白紙是偏藍色的,不信你現在就可以試試。

調整白平衡,就是調整白色物體的一個過程,只要白色物體在畫面上准確的還原了白色,那其他物體也將會准確的還原它本來的顏色。

一般手機的專業模式中,除了自動白平衡外,還預置了多種白平衡的調節,通常是:陰天、熒光燈、日光等、晴天。

簡單來說,這幾種白平衡模式,就是當你覺得自動白平衡拍出來色溫不準確時,就可以手動選擇預置的白平衡了。

Ⅳ 相機有什麼作用

相機的作用,拍拍,攝影,記錄生活的片段,記錄生活

單反相機有什麼功能

1:單反相機特殊光路帶更直觀、清晰取景視野

2:單反相機更換鏡盡管目前緊湊型數碼相機已經具備鏡走裝備變焦倍數甚至達20倍更換肯定要受限單反相機便更換鏡優勢仍明顯單反相機往往豐富鏡群供選用些鏡各專針同拍攝題材能盡能發揮其性能優勢。

3:單反相機操控性能往往更操控性能更表現於單反相機體積更更適合穩定操作於往往具非豐富操控界面。

4:.單反相機像質量更於數碼相機說圖像傳器尺寸(像素數)程度決定像質量壞其實於膠片相機何嘗呢膠片代專業士用35mm單反更專業士用畫幅、畫幅由於圖像傳器尺寸更數碼單反相機比緊湊型數碼相機像層更細膩、色彩更加真實、寬容度更緊湊型數碼相機傳器尺寸比35mm膠片.。

Ⅶ 什麼是數碼相機有哪些功能

數碼相機也叫數字式相機,英文全稱Digital Camera,簡稱DC。數碼相機是集光學、機械、電子一體化的產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轉換、存儲和傳輸等部件,具有數字化存取模式,與電腦交互處理和實時拍攝等特點。數碼相機最早出現在美國,20多年前,美國曾利用它通過衛星向地面傳送照片,後來數碼攝影轉為民用並不斷拓展應用范圍。

數碼相機發展進程大史記

2005.07.28 11:27:08

照相機自1839年由法國人發明以來,已經走過了將近200年的發展道路。在這200年裡,照相機走過了從黑白到彩色,從純光學、機械架構演變為光學、機械、電子三位一體,從傳統銀鹽膠片發展到今天的以數字存儲器作為記錄媒介。笑看浮雲遮望眼,瞬間滄海變桑田,數碼相機的出現正式標志著相機產業向數字化新紀元的跨越式發展,人們的影像生活也由此得到了徹底改變。

自從1969年10月17日,美國貝爾研究所的鮑爾和史密斯宣布發明「CCD」(電荷耦合元件)以來,這種感光元件在經過進一步完善之後,終於在今天得到了廣泛應用。4色CCD、SUPER CCD等最新改良版不斷涌現,像素數早已跨越了千萬像素,而成像效果卻也已臻於完美。

經過十幾年的不斷發展,DC產業早已走出了自己的幼年,外觀設計更趨成熟,操作功能日漸強大,並且隨著製造成本的進一步降低,這類產品的發展已經顯露出了不可限量的發展苗頭。

總體來看,DC產業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一直秉承了「更高、更快、更強、更加人性化」的發展脈絡,正是在製造廠商的不懈努力之下,今天的數碼相機市場才會變得如此繁榮和美麗。人們在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仍會不由得念起數碼相機誕生之初所走過的坎坷道路,對這一產業產生重大影響的一些經典機型至今依然讓人難以忘卻。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許多生命突然出現在寒武紀,整個地球一夜間就變得多姿多彩,充滿生命氣息,考古學家對其原因至今未能給出明確答案。80年代無異於數碼相機產業的寒武紀,在不足十年的時光里,數碼相機快速脫離了襁褓並逐漸學會了蹣跚邁步,盡管那時的解析度依然十分低下,但眾多廠商的參與卻讓這一產業慢慢充滿了勃勃生機。

索尼馬維卡(MABIKA)——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膠片的電子相機

1973年11月,索尼公司正式開始了「電子眼」CCD的研究工作,在不斷技術積累的基礎上它於198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膠片的電子相機——靜態視頻「馬維卡(MABIKA)」。該相機使用了10 mm×12 mm的CCD薄片,解析度僅為570× 490(27.9萬)像素,首次將光信號改為電子信號傳輸。

緊隨其後,松下、COPAL、富士、佳能、尼康等公司也紛紛開始了電子相機的研製工作,並於1984-1986年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原型電子相機,生命大爆發就此開始。

索尼MYC-A7AF——第一次讓數碼相機具備了純物理操作方法

在DC產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二款相機同樣出於索尼之手,由此可見,該公司今天所取得的市場地位絕非「浪得虛名」。1986年索尼發布了MYC-A7AF,第一次讓數碼相機具備了純物理操作方法,能夠在2英寸碟片上記錄靜止圖像,像素解析度也已擴展到了38萬像素。卡西歐VS-101——首台CMOS感光器件電子相機

1987年,卡西歐首先在市場上發售使用了CMOS感光器件的VS-101電子相機,盡管解析度僅能達到28萬像素,但這對於DC產業的意義非常重大。

就今天來看,CMOS與CCD在數碼相機感光器件正統方面的爭奪早已塵埃落定,CMOS除了在今天的佳能高端相機上還被廣泛應用之外,其他廠商均已把CCD當作了自己產品的主導方向。不容否認,CMOS所具有的全幅面、低能耗等優勢的確非常吸引人,但動態范圍低的弊病卻不能不讓人們對它「敬而遠之」。

佳能RC-760-----首台60萬像素機型

想要獲得接近於傳統相機的拍攝效果,提升CCD像素解析度算得上最根本的解決途徑,但在數碼相機誕生的初期,想要在像素上更上一層樓卻又談何容易。幾年間,廠商們一直在30萬像素的水平上艱難徘徊,直到1988年才由佳能公司推出了60萬像素的機型RC-760。

這台電子相機使用了2/3英寸60萬像素CCD,外觀在今天來看略顯呆板,不過這可是那個年代最高像素的機器,售價比今天的一輛小車還貴。

白堊紀-恐龍兇猛

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和演變,終於在白堊紀誕生了更高級的生命形式,世界也就一下子變得更加熱鬧起來了。80年代不斷的技術積累終於為我們迎來了90年代數碼相機產業的真正繁榮,從此之後,數碼相機確立了其基本的生存模式。

柯達DCS 100——首次在世界上確立了數碼相機的一般模式

1990年,柯達推出了DCS100電子相機,首次在世界上確立了數碼相機的一般模式,從此之後,這一模式成為了業內標准。

對於專業攝影師們來說,如果一台新機器有著他們熟悉的機身和操控模式,上手無疑會變得更加簡單。為了迎合這一消費心理,柯達公司為DCS100應用了在當時眾所周知的尼康F3機身,內部功能除了對焦屏和卷片馬達作了較大改動,所有功能均與F3一般無二,並且兼容大多數尼康鏡頭,真可謂考慮周詳。

這台數碼單反使用了擁有140萬像素的20.5 x 16.4mm CCD,光變倍數1.8X,但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並未給它配備內置存儲器,只能連同一個笨重的外置存儲單元(DSU)使用。DSU跟今天的相機底座差不多,以電池作為驅動能源,內置200MB存儲器,可以存放150張未經壓縮的RAW照片。

取景模式跟今天的機器比起來也是非常原始的,拍攝者可以使用相機上的光學取景器或DSU上的4英寸LCD液晶屏取景,盡管不太方便,但在當時可是非常高檔的了。這台機器那時的售價相當於今天的22.5萬人民幣,真是貴得離譜啊。

在DCS100獲得成功之後,柯達又在1992年推出了DCS100後續機型DCS200,它終於擺脫的DSU的累贅,存儲器被安置在了機身內部,這樣一來帶著出門拍攝也就變得非常愜意了。

尼康/富士E2/E2s——尼康、富士兩巨頭聯手的數碼單反

無論柯達還是佳能,在早期的產品設計中都無不沿用了原來傳統相機的膠片機身,盡管這能讓專業攝影師們感受到產品的親和力,但產品一多也就難免會讓人產生乏味的感覺。1995年,尼康、富士兩巨頭聯手推出了全新設計的E2/E2s,它不再照搬老掉牙的傳統機身,採用了一體化設計風格,從而很容易就能讓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台數碼單反的解析度僅有130萬像素,跟同時代的柯達DCS460所擁有的600萬像素相比有著天壤之別。E2/E2s最特別之處在於採用了尼康新開發的ROS光學系統,通過一組光學元件將光線投射到面積小於35mm膠片的CCD上,在這個基礎上鏡頭的視角可以保持不變,但限於有效光圈嚴重縮水,成像質量受到了較大影響。

一體化設計讓這台機器的外觀看起來更加簡潔,但內部結構的復雜卻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外觀體積的膨脹,總重量也呈現出了失控的跡象。這台機器為尼康的數碼單反研發積累了很多經驗,在它上市四年之後,尼康就推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D1,數碼相機產業的白堊紀時代也就被徹底結束了。

侏羅紀-凶險叢林

侏羅紀的生物門類已經非常齊全了,那裡有著溫和柔順的食草恐龍,有著活潑好動的白臉猴,還有著十分兇殘的霸王龍,每個動物像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就要想方設法變得更加強大一些,只有這樣才能在這片弱肉強食的叢林過的輕松舒服。

尼康D1——尼康首台自行研製的數碼單反

1999年6月,尼康終於推出了該公司首部自行研製的數碼單反-D1,憑借遠低於柯達DCS系列相機的售價開創了數碼單反民用化的新時代。

這款數碼單反所採用的機身是在傳統相機F5基礎上經過改裝完成的,依然保持了極具魅力的專業氣質。它內置274萬像素CCD,ISO感光度200-1600,採用CF卡/IBM微硬碟作為存儲介質,支持的文件格式包括JPEG、TIFF、RAW 三種,售價5580美元,在今天來看仍然顯得昂貴。

佳能EOS 1D——佳能的數碼單發神話

長期以來,在像素解析度爭奪的同時,廠商們在拍攝速度上的競爭同樣如火如荼。為了徹底超越尼康D1所營造的神話,佳能在2001年9月推出了專用於快速拍攝用途的EOS 1D,從而在速度和技術指標上全面壓過了尼康D1,成就了DC產業新一代傳奇。

這款數碼單反擁有400萬像素解析度,ISO感光度100-1600,也採用CF卡/IBM微硬碟作為存儲介質,售價在7000美元左右。

奧林巴斯E-1——4/3系統代表作

正像早期的筆記本廠商一樣,為了給對手製造最大的趕超麻煩,數碼單反廠商在進行產品設計時都要刻意做到避免與對手的產品兼容,這樣一來,任何品牌的數碼相機組件都無法通用,在組件損壞之後用戶只能購買同一品牌的產品替換,廠商們由此便獲得了利潤最大化。

今天的筆記本早已做到了相互兼容,這可以說是電腦廠商日漸開明的表現,而數碼相機產業的變革卻也在悄悄進行。2003年12月,奧林巴斯發布了與柯達、富士兩家公司聯合研發的採用「4/3系統」的E-1。

4/3系統規定了CCD感光器件的面積,CCD與鏡頭之間的距離以及鏡頭的直徑,因此,凡是採用這一系統的數碼單反都能輕松做到鏡頭的相互兼容,這在以前的產品中絕對是不可想像的。

E-1採用了500萬像素CCD,ISO感光度范圍100-800,使用CF卡作為存儲介質,支持JPEG、RAW、TIFF 文件格式。發布之初的售價高達16000元人民幣。

佳能EOS 300D——一代平民數碼單反王

數碼單反功能強大,拍攝畫質美輪美奐,但高昂售價卻是其無法走近平民百姓的最大障礙。為了順利完成數碼單反的普及歷程,廠商們總是在挖空心思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正是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一批價格合理的平民化數碼單反才終於浮出了水面,而佳能E0S 300D無疑算得上這一進程的先行者。

2003年8月,佳能推出了採用塑料機身的EOS 300D,它整合了前輩EOS-10D慣用的CMOS感光器件,售價首次低於1000美元,從而徹底改變了數碼相機市場原有的競爭格局。

這款相機採用630萬像素CCD,ISO感光度100-1600,使用CF卡作為存儲介質。外觀設計應用了銀、灰、黑三色,整體給人的感覺還算不錯。

2006.5.30 補充:

數碼相機與傳統相機不論是外型或功能上都相同,主要都是在將動態或靜態圖像作瞬間捕捉並保存下來。數碼相機與傳統相機最顯而易見的不同點就在儲存媒介上,數碼相機是利用可記錄圖像的磁碟片或記憶卡來存取圖像,拍攝完畢之後則可以使用rs-232、epp、usb等標准計算機聯機方式傳輸到計算機做處理,也可以由具有特殊功能的列印機直接列印出來,其最大的優點在於當拍攝效果不滿意時,可以及時刪除並且重拍,同時在儲存媒介上也不需要像傳統相機一般時常購買底片,可以節省底片的費用,並且同時節省沖印費。而在處理的效率方面,數碼相機也比傳統相機佔了非常大的優勢,過去一個活動下來所拍攝的數百張照片,假使透過傳統相機的話,必須等待沖洗、郵寄的時間,而現在卻只要透過數碼相機將圖像傳至計算機中,再利用電子郵件郵寄就可以實時傳給所參加的人員,因此數碼相機在這個事事講究效率的時代,可以說是一項非常方便的圖像設備之一。

Ⅷ 什麼是單反用途大嗎

你好,單反相機,我先來簡單給你介紹下:
單鏡頭反光式取景照相機,(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縮寫為SLR camera)又稱作單反相機。它是指用單鏡頭,並且光線通過此鏡頭照射到反光鏡上,通過反光取景的相機。
所謂「單鏡頭」是指攝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個鏡頭,不像旁軸相機或者雙反相機那樣取景光路有獨立鏡頭。「反光」是指相機內一塊平面反光鏡將兩個光路分開:取景時反光鏡落下,將鏡頭的光線反射到五棱鏡,再到取景窗;拍攝時反光鏡快速抬起,光線可以照射到膠片或感光元件CMOS或CCD上。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單反相機,有兩種,一種是微單,也就是單反相機的簡練版,這款相機比市場上卡片相機拍照的效果要好,如快門,iso,光圈,等都可以調節,根據不同環境,光線等,拍攝最佳的照片效果。
二,單反相機,在單反相機當中,也分為三個檔次,入門,中端,高端,單反相機拍攝照片不用說,像素,效果非常高,例如拍攝婚紗,人像,大型廣告,使用長焦距拍攝野生動物,鳥類,這都只能用單反做的到。單反相機可以隨意更換鏡頭,就能拍出不同的照片。
單反相機拍攝像素極高,對於照片後期製作修改都特別方便,一般攝影界小夥伴們都喜歡玩單反相機了。
不過單反相機對攝影必須要有一定技術,它不像卡片相機,按下快門就可以拍照,可單反比較麻煩,要掌握攝影知識,例如對焦,設置參數,快門,iso,光圈等。入門版單反相機,有很多模式,容易上手比較適合初學者,像終端和高端,幾乎只有攝影大師使用了,那必須要一定功底,才能拍出銳度,有層次感的照片了。
單反相機價位,在相機當中,算單反相機價格最貴了,從入門七八千,到頂級單反,五六萬,
在單反界有句俗話,「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如果想玩單反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哦。

Ⅸ 工業相機有什麼用途呢

工業相機又俗稱攝像機,相比於傳統的民用相機(攝像機)而言,它具有高的圖像穩定性、高傳輸能力和高抗干擾能力。一般用於流水線監控等工業環境。
TEO迪奧科技就可以

Ⅹ 數碼攝像機有什麼用處

數碼攝像機的作用主要是記錄或創作影片,跟傳統膠片攝像機功能一樣,只是成本更底,使用更便利。根據專業程度不同,數碼攝像機的分類及作用有:
1、廣播級機型:
這類機型主要應用於廣播電視領域,圖像質量高,性能全面,但數碼攝像機價格較高,體積也比較大,它們的清晰度最高,信噪比最大。當然幾十萬元的價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得了的。
2、專業級機型:
這類機型一般應用在廣播電視以外的專業電視領域,如電化教育等,圖像質量低於廣播用攝像機,不過近幾年一些高檔專業攝像機在性能指標等很多方面已超過舊型號的的廣播級攝像機,價格一般在數萬致十幾萬元之間。
相對於消費級機型來說,專業DV不僅外型更酷,更起眼,而且在配置上要高出不少,比如採用了有較好品質表現的鏡頭、CCD的尺寸比較大等,在成像質量和適應環境上更為突出。
3、消費級機型:
這類機型主要是適合家庭使用的攝像機,應用在圖像質量要求不高的非業務場合,比如家庭娛樂等,這類攝像機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操作簡單,價格便宜。在要求不高的場合可以用它製作個人家庭的的VCD、DVD,價格一般在數千元至萬元級。

閱讀全文

與相機專業的用途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