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單反相機一般有多少萬像素
主流單反相機一般為1500萬上像素,其他入門級相機一般2000萬以下,而玩家級的相機一般在2000萬以上像素。
(1)相機多少像擴展閱讀:
像素的中文全稱為圖像元素。像素僅僅只是解析度的尺寸單位,而不是畫質。
從定義上來看,像素是指基本原色素及其灰度的基本編碼。 像素是構成數碼影像的基本單元,通常以像素每英寸PPI(pixels per inch)為單位來表示影像解析度的大小。
網路 像素
㈡ 一般照相機的像素是多少
好照相機的指標都是因時代而有所不同的,像素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是隨著年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基本上是每三年一變。
18年現在最主流的是1800萬到2400萬像素;12年時是1600萬為主流;09年那時個是1200萬;
06年是800-1000萬;04年是500萬-600萬;再早點就是320萬以下了。
買數碼相機最應該關注的幾個點:
1 CCD感測器的大小。越大越好。(1/2.3英寸、1/2.5英寸)。
2 光學變焦。普通的都是3倍4倍。(倍數越大。就能把越遠的景物拉過來照。不用走近)
3 鏡頭。是不是專業做相機的。
4 帶不帶廣角(俗話寬景。照合影、照寬大的建築物時,不用退的很遠就能照全。)
5 儲存速度(越快的越好。能連續抓拍。)
㈢ 單反相機像素多少才算好
從照片尺寸大小的角度說,單反相機的像素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但是從畫質角度說,單反相機的像素值需要考慮像素密度的問題。……只有確保足夠好的畫質,高像素才有意義。……從這個角度說,單反相機的像素值應該保持主流水平,不宜太高。目前來說,2400萬-4800萬像素,是照片尺寸與畫質最佳的平衡點。這個像素水平的單反相機,綜合狀態最好。
從照片尺寸的角度說,單反相機的像素值越高越好……像素值越高,照片尺寸就越大,各種應用都更方便。
但是,單反相機的圖像感測器尺寸是固定的。如果像素值太高的話,像素密度就會變高,相應的,照片畫質就會變差。……這就是不可接受的事情了。
因此,作為單反相機來說,像素值這個指標必須與畫質相結合考慮,才能達到整體最優化的狀態。
根據目前的情況,2400萬-4800萬像素的狀態,可以獲得照片尺寸與像素密度(畫質)的最佳平衡點,這個像素值區間,就是單反相機最佳的像素狀態。
㈣ 相機真實像數有多少怎麼辨別
通常所說的1000萬像數一般是個約數,但與實際相差不會很大。
一種很簡單的方法,你可以試一下。用相機的最大解析度拍一張照片,放電腦上看一下它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相像素。然後兩個數相乘,就是你相機的實際像素數。比如,我的相機拍的照片是3456*2304=7962624,說明書上標注是800萬。基本相符了。
一般情況下,成像效果與CCD面積有很大關系。面積越大,像素點間距越大,成像越好。比如5D,CCD跟膠片面積一樣大,它的成像比普通的相機好很多(當然這只是一個原因)。
相機成像質量與像素數沒有任何關系~~~500萬的可能比1100萬的質量好很多~~~但照片尺寸會小~~樓主,多拍,很快你就都明白了~~
㈤ 照相機多少像素才能是照的好的
像素的多少是沒有標準的,而多少像素算是足夠的要看拍照下來的相片是如何版的使用了。
如拍照的相片基本上都是在電視屏幕、電腦屏幕或是平板電腦上面使用,那麼目前的全高清標準是1920*1080,也就是 207萬像素;而目前最大的電腦屏幕的解析度大概是2560*1600,也就是409萬像素。
最好的顯卡最大可以支持到4096*4096,也就是1677萬像素了,所以電腦解析度假如只是全高清,200萬像素就足夠的。想要達到傳統膠片的效果,每一英寸需要超過300點像素。
照相機利用光學成像原理形成影像並使用底片記錄影像的設備,是用於攝影的光學器械。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記錄影像的設備,它們都具備照相機的特徵,比如醫學成像設備、天文觀測設備等。
被攝景物反射出的光線通過照相鏡頭(攝景物鏡)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門聚焦後,被攝景物在暗箱內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潛像,經沖洗處理(即顯影、定影)構成永久性的影像,這種技術稱為攝影術,分為一般照相與專業攝像。
最早的照相機結構十分簡單,僅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現代照相機比較復雜,具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輸片、計數、自拍、對焦、變焦等系統,現代照相機是一種結合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等技術的復雜產品。
㈥ 數碼相機一般多少萬像數啊最清楚的!
你好!
像素不是選擇數碼相機的主要因素。
本人使用的第一台數碼相機「柯達DC260」就僅為180萬像素,當時可是花了7千多。
但「柯達DC260」成像畫質很好,清晰度高、色彩豐富,沖印3R照片的畫質一點都不比現在的千萬像素機型差。
當然,如果要沖印大幅面的照片就無能為力了。
一、首先看一下像素與照片大小的關系:
沖印3R、4R照片300萬已經足夠;
列印A4幅面的照片就要500萬左右;
列印或噴繪A3以上幅面的(有掛歷大小了)照片,有800萬像素也足夠了。
二、影響數碼照片質量的關鍵因素:
1、CCD面積的大小。
為什麼普通家用數碼相機的照片質量遠遠比不上數碼單反相機的照片質量---
就是數碼單反相機的CCD面積比家用機大得多。接受光信息多,照片就自然清晰得多。
一般普通家用機CCD面積一般有1/1.8、1/2.5英寸等。同等條件下1/1.8面積的CCD當然比1/2.5英寸成像質量好。
2、鏡頭的直徑大小和製作質量。
世界名牌鏡頭倍受推崇就是因為製作質量高,成像好。
另外,鏡頭的直徑大,光通量自然比小直徑的鏡頭大,光通量大小也就決定了感光元件接受的光信息的多少。
㈦ 一般家用的相機要多少像素
數碼相機的品牌、像素值不是主要指標,500萬以上都夠用了,主要指標有感光元件(一般是CCD)尺寸,光圈范圍,變焦倍數,廣角值,快門速度范圍,ISO范圍都是越大越好,但都大了相機價格也就貴得受不了了,消費級相機的缺點是CCD面積較小,鏡頭光圈和口徑都小,錢多買性能高的,錢少買個千元以下的也可以,水平提高後如有需求可再選專業的單反相機,如果考慮一般家用,我認為便攜比高性能更重要,應選多功能便宜實惠型的,不想當發燒友別買單反,配齊花十幾萬正常,相機的專業品牌有佳能\尼康\賓得\奧林巴斯等,最專業的是來卡,家用級品牌更多,有的朋友對像素很看重,其實像素只是表示數碼相機成像能力的指標之一,不是全部,像素越高不能代表相機越好,還要看其它指標,消費類相機中千元級的佳能,A1100,SX120,尼康L16,S620,富士J25/J250,松下FS3/FS6/FS7,三星PL65,索尼W220,1500元-2000元的相機就很不錯了,性價比高的機型詳情如下:大CCD選富士的F200,兼備廣角和長焦帶高清攝像的選三星WB550/500,有1200/1000萬象素,24MM廣角,10倍光學變焦,光學防抖,手動控制,高清錄像,實用便攜,功能最全面,兼備廣角和大光圈帶高清攝像的選三星WB1000,有1200萬象素,最大光圈2.8,24MM廣角,5倍光學變焦,光學防抖,手動控制,高清錄像,長焦大CCD選三星F75,有1000萬象素,27MM廣角,10倍光學變焦,光學防抖,手動控制,其它還有佳能SX200,有1200萬象素,28MM廣角,12倍光學變焦,光學防抖,手動控制,高清錄像,松下ZS3,有1200萬像素,24MM廣角,10倍光學變焦,光學防抖,手動控制,都是高性價比機型,索尼的相機人性化設計和外觀都不錯,但一是貴,二是T系列的光學性能稍差,高性能的有佳能G10,G11,SX1,松下LX3,尼康P6000,P590等,如果想選性能和外觀都好的又不差錢可選佳能的IXUS200和SX200,松下LX3等
㈧ 相機多少像素好
相機像素高就一定好嗎? 相機所說的像素,其實是最大像素的意思,像素是解析度的單位,這個像素值僅僅是相機所支持的有效最大解析度。我們平常選購相機總是希望像素越高越好,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我們需要的是多少像素。那麼, 多少像素才是最合適的呢?
盡管像素大小並不是決定一款數碼相機檔次的核心指標,但是還是有很多朋友選購數碼相機的時候都會將像素作為參考的依據,畢竟從人們對數字的直觀感受上來說,總覺得2000萬比1000萬要威武霸氣許多,這也導致很多商家將高像素作為噱頭進行宣傳,使消費者很容易就被誤導。
「像素」(Pixel)是由 Picture(圖像) 和 Element(元素)這兩個單詞的字母所組成的,是用來計算數碼影像的一種單位,如同攝影的相片一樣,數碼影像也具有連續性的濃淡階調,我們若把影像放大數倍,會發現這些連續色調其實是由許多色彩相近的小方點所組成,這些小方點就是構成影像的最小單位「像素」(Pixel)。這種最小的圖形的單元能在屏幕上顯示通常是單個的染色點。越高位的像素,其擁有的色板也就越豐富,越能表達顏色的真實感。
其實對於相機來說,在相同技術水平下,同樣尺寸的感光元件,像素越大,畫質其實越差。一般來說,當影像感測器尺寸相同時,像素越高,像素間距就越小,像素間距小就意味著感光點小。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像素的尺寸越大,它所能接受的光也越多,從而得到更多的信息量。而接受光的面積小了,所獲得的信息量自然也就少了。為了對其加以補償就必須加大電信號,而這么做又容易產生噪點。同樣噪點的程度和動態范圍的大小也會因像素間距的差別而有所不同。
㈨ 單反相機像素一般多少
現在的單反相機的像素主流是1500萬以上,其他入門級相機一般2000萬以下,而玩家級的相機一般在2000萬以上像素。
單鏡頭反光相機(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又稱作單反相機,是指用單鏡頭,並且光線通過此鏡頭照射到反光鏡上,通過反光取景的相機。所謂「單鏡頭」是指攝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個鏡頭,不像旁軸相機或者雙反相機那樣取景光路有獨立鏡頭。「反光」是指相機內一塊平面反光鏡將兩個光路分開。第一台單反相機於1909年被研製出來,自從1970年代起,這項技術開始得到廣泛應用,單鏡反光相機成為了高級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的新寵。
2006年是DSLR戰爭全面爆發的一年。在這一年當中,索尼、三星、松下三大傳統家電廠家集體進軍DSLR市場,而像奧林巴斯、尼康、賓得這樣的傳統廠家也拿出了各自最新的低價產品加以應對,一方面加劇了產品競爭,另一方面也極大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范圍,並將入門級DSLR的價格進一步降至冰點。盡管高端DSLR產品有動輒數萬元的,但6000元以下帶鏡頭的入門級DSLR套機以及5000元以下的單機身比比皆是,這個價位已經算不上什麼高端產品了。
㈩ 一般照相機的像素是多少
現在主流的是千萬像素。
相機上感光元器件晶元的尺寸大小,對最終的成像效果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看像數的多少,如A相機感光元器件晶元的尺寸為1/1.7英寸,800百像數,B相機感光元器件晶元的尺寸為1/2.3英寸,1000萬像數,A相機的成像效果絕對要好於B相機。
買數碼相機最應該關注的幾個點:
1 CCD感測器的大小。越大越好。(1/2.3英寸、1/2.5英寸)。
2 光學變焦。普通的都是3倍4倍。(倍數越大。就能把越遠的景物拉過來照。不用走近)
3 鏡頭。是不是專業做相機的。
4 帶不帶廣角(俗話寬景。照合影、照寬大的建築物時,不用退的很遠就能照全。)
5 儲存速度(越快的越好。能連續抓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