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膠卷相機怎麼用
相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膠卷是用來記錄光的,因此它們是見不得光的!而 相機 本身,就是一個「暗盒」。膠卷在其中是一點光都見不到的。當我們需要拍東西時,我讓膠捲去見光,這就是「拍照」最基本的原理。
因此,相機就是「捕捉光的機器」。(無論數碼還是膠卷,都是如此)
那麼相機要如何捕捉光呢?這就需要兩個東西:鏡頭和快門。這也涉及到傳統相機的兩大核心技術:光學和機械。
鏡頭把我們需要捕捉的光,投射到機器里,這個過程就叫做「對焦」,這涉及很復雜的光學知識,以後再說。簡單來說,鏡頭讓圖像呈現到相機里。
接下來就是捕捉了,相機打開快門,讓膠卷感受到光,然後關上。由鏡頭捕捉到的光就在電光火石之間,記錄在膠卷上了。
這樣,一張照片就拍好了。
曝光,快門速度與光圈
我們上面說的這一系列過程,就叫做「曝光」,也就是讓膠片感受光,記錄光。
數碼相機也是一樣,只不過他們用來感受光,記錄光的東西換成了感測器,而不再是膠卷。
但是,並不是曝光我們就能得到滿意的照片,因為光是有數量的,有多少的。如果我們捕捉得太多,那麼照片就亮了,而如果我們捕捉得太少,照片又會變暗。我們如何控制「光的捕捉量」呢?
這里就涉及兩個部件:鏡頭上的光圈和機身上的快門。
任何相機鏡頭的原理都是「小孔成像」,但是這個孔的大小是可以調節的,孔越大,能夠獲得的光就越多,反之越少。然而孔又和清晰度有關,孔越小,越清晰,景深越大,孔越大,越模糊,景深越小。
而快門的速度是可以調節的,快門越慢,也就是說打開的時間越長,膠卷捕捉光的時間就越長,那麼自然能夠捕捉到更多的光,反之亦然。
於是,光圈和快門形成一種合適的比例時,我們就能夠得到最合適的「光捕捉量」。
光圈大小示意圖
快門轉盤示意圖(自動相機的快門由電子控制,大多沒有這個轉盤)
測光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要拍照,我們又怎麼能知道什麼是合適的「光捕捉量」呢?我們要怎麼調節快門速度和光圈呢?人眼能不能測?能,但是需要長期的經驗,而且肯定不準。因此,我們需要「測光」。
有的膠卷相機自帶測光功能,而有些則沒有這個功能,比如徠卡 M3 之類的。這時,就需要測光表來輔助測光了。當然,你也可以用數碼相機,或者有測光功能的相機來測光。
機械相機和自動相機
有了上面那些基礎,我們可以聊聊機械相機和自動相機了。
照相機一開始都是機械的,快門是一個機械部件,不需要電池的,因此,機械相機拍照,是不需要電的,是純粹的「光學 + 化學反應」。
人類都是懶惰的,那麼能不能通過電子技術把相機搞得自動一點呢?當然可以!這就是所謂的「相機自動化」。
相機的自動化和數碼化是兩回事,在膠卷時代,就已經有各種全自動的相機了,包括佳能的 EOS 系列。
機械相機的光圈,快門速度需要自己調節,全手動。
自動相機則分成三種。最基本的是 A 檔相機,這種相機的快門速度是電子控制的,可以和機器測光聯動完成「自動快門速度」,但這種相機的光圈還需要手動控制,而且一般沒有自動對焦功能。
第二種是有 A 檔,而且有自動對焦功能的 相機 。日本相機在 1980 年代末已經開發出了成熟的自動對焦系統。但是這種相機的光圈還是機關式的,很多時候仍然需要手動調節,比如尼康的 D 頭系列。
第三種就是全自動相機,鏡頭對焦和光圈開合由超聲波馬達控制,和現在的數碼相機操縱起來別無二致,主要就是佳能的 EOS 膠卷機。
SMAP
smap 是自動相機的 4 種模式,也是 4 種專業模式。
M 檔,完全自己控制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
A 檔(佳能為 AV 檔),自己控制光圈大小,機器自動控制快門速度。
S 檔(佳能為 TV 檔),自己控制快門速度,機器自動控制光圈大小。
P 檔,相機控制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但自己可以選擇數據比率。(比如光圈 4 ,快門 125 和光圈 8 ,快門 60 都能獲得同樣的曝光時,自己可以選擇要哪組)
2. 膠卷相機怎麼使用圖解
膠片相機取膠卷為例:
1、倒回膠卷。
先看看下面這張圖片。之前小編為大家介紹過膠片相機怎麼安膠卷,也就是把膠卷插入相機的另一個軸上(紅箭頭)。那麼膠卷拍照完後,整個膠卷就會卷到另一個軸上,如果想要取出膠卷,必須先把膠卷再倒回來。
3. 長城151怎麼取出膠片
打開相機的後蓋,把膠卷取出來。國產照相機代表著民族工業的興起,科技的進步和技術水平,早在50多年前就有上海的海鷗牌照相機的創立,生產及銷售,不能不說是個奇跡。如果那時誰家能擁有這樣一台照相機。
使用方法:
在相機上方的模式轉盤可調節相機檔位,DISP為顯示按鈕,ISO為感光度設置按鈕;相機前側的圓點為快門按鍵,長按邊緣可以對焦,主撥盤可調節相機曝光補償和感光度等參數;左側MENU為菜單按鈕,INFO為信息按鈕4.右側上方左側,帶有相機標志的按鈕為實時顯示拍攝按鈕。
4. 膠卷蓋怎麼打開
1、倒回膠卷。膠卷拍照完後,整個膠卷就會卷到另一個軸上,如果想要取出膠卷,必須先把膠卷再倒回來。
5. 膠卷相機怎麼使用
膠卷相機分為自動(傻瓜)和手動(機械)兩種。按說明書打開相機後蓋,有A、B兩個軸(一般A軸在左),打開膠卷包裝,將膠卷放入A軸,將膠卷露出的片頭拉出至B軸,關上後蓋。
因為膠卷是用來記錄光的,因此它們是見不得光的!而相 本身,就是一個「暗盒」。膠卷在其中是一點光都見不到的。當我們需要拍東西時,我讓膠捲去見光,這就是「拍照」最基本的原理。因此,相機就是「捕捉光的機器」。
那麼相機要如何捕捉光呢?這就需要兩個東西:鏡頭和快門。這也涉及到傳統相機的兩大核心技術:光學和機械。鏡頭把我們需要捕捉的光,投射到機器里,這個過程就叫做「對焦」,這涉及很復雜的光學知識,以後再說。簡單來說,鏡頭讓圖像呈現到相機里。
接下來就是捕捉了,相機打開快門,讓膠卷感受到光,然後關上。由鏡頭捕捉到的光就在電光火石之間,記錄在膠卷上了。 這樣,一張照片就拍好了。
我們上面說的這一系列過程,就叫做「曝光」,也就是讓膠片感受光,記錄光。但是,並不是曝光我們就能得到滿意的照片,因為光是有數量的,有多少的。如果我們捕捉得太多,那麼照片就亮了,而如果我們捕捉得太少,照片又會變暗。
快門轉盤示意圖(自動相機的快門由電子控制,大多沒有這個轉盤。
有的膠卷相機自帶測光功能,而有些則沒有這個功能,比如徠卡M3之類的。這時,就需要測光表來輔助測光了。當然,你也可以用數碼相機,或者有測光功能的相機來測光。 機械相機的光圈,快門速度需要自己調節,全手動。
6. 如何正確使用膠卷相機
1、首先我們找到傻瓜相機的片艙開關並且把它給打開,如下圖所示。
(6)長城膠卷相機如何打開擴展閱讀:
膠卷相機的注意事項
1、膠卷期限,第個膠卷都有使用年限,過期的膠卷,在感光,感色方面就會逐漸減退,灰霧度會增加,畫面層次會減少,反差降低膠膜容易脫落,一般來說如果保存得當,1~2年是沒有問題的。
2、防止漏光,將膠卷裝近相機時最好不要在陽光直射地方。120膠卷拍攝完一定要卷緊,否則兩邊會有漏光。135膠卷拍完,不要將片頭全部卷進,這樣也容易漏光。裝在相機的膠卷一定要在短時間里拍完,最重要的是夏季時間久了,膠卷也會發灰。
3、防潮防熱,潮和熱都會使膠片感光減退,增加灰霧。所以存放膠卷最好的地方應該是乾燥、黑暗和空氣流通的。
7. 如何正確使用膠卷相機
打開相機後蓋,有AB兩個軸一般A軸在左,打開膠卷包裝,將膠卷盒放入A軸,將膠卷露出的片頭拉出至B軸,注意齒輪契合,關上後蓋,自動相機按自動卷片按鈕,手動相機扳動卷片扳手,直至觀察窗出現數字1,就是第一張,開始拍照,自動或手動卷片,於是膠卷逐漸卷向B軸,拍完後要倒卷自動或手動,倒回A軸,觀察窗數字倒數,完成後,打開後蓋,取出膠卷盒,避光送到照相館沖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