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針式照相機
我復制的一段資料,裡面詳盡的說明了針孔照相機的來由以及怎麼製作和使用,請參照:
課程目標
一、整合目標:
1、 將數字信息技術整合到勞動技術學科中去。
2、 培養學生能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學習,特別是網路技術。
3、 學生能製作關於針孔照相機的演示稿和針孔攝影的網站。
4、 通過網路技術能和世界各地學生進行交流。
二、認知目標:
1、 培養學生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對科學技術思考和探索。
2、 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科學實驗和技術製作的基本流程,有對「產品」的質量意識。
三、技能目標:
1、 學會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技術,有測量、記錄、描述和繪制等技能。
2、 通過活動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初步設計能力。
四、情意目標:
1、 通過活動可以提高學生觀察能力與分析問題的能力,運用科學的客觀標准評價科學發生的現象和事物。
2、 培養學生即要有獨立的思維能力又要與他人合作的團隊精神。
3、 學習初步的外觀美學設計,通過自己製造的「產品」-----照相機能拍出美的攝影作品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課程重點、難點
1、 互聯網的運用、演示稿和網站的製作。
2、 針孔照相機的設計。
課程所需資源
1、 工具和設備:能上網的電腦、投影儀、演示用照相機、溫度計、紅燈泡、窗簾、水源、容器等。
2、 活動器材:各式空容器(學生自己准備)、10號縫衣針、A4黑卡紙、硫酸紙(描圖紙)、3-5mm厚桐木板、鋁片(可樂罐替代)、黑板漆、膠水、雙面膠帶、剪刀、刀片、尺、3號印相紙、黑白膠卷、顯影和定影液等。
3、 場地:實驗室或普通教室(用窗簾擋住門窗可改為臨時暗室)分組活動、有攝影暗室條件最好。
課程流程
1、 課程引入:
通過利用網路資源製作演示稿講演下列概念和問題:
① 什麼是針孔照相機:
針孔照相機是一種古老的成像工具,它不需要鏡頭、反光鏡或其它任何光學部件,而是讓光線穿過一個小孔,在暗箱形成外部景物的倒像。
② 小孔成像基本原理:
在較暗的屋子裡,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一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面,在它們之間放一塊鑽有小孔的紙板。塑料薄膜上就出現燭焰的倒立的像(見圖),這種現象表明了光沿直線傳播,這就是小孔成像基本原理。
③ 小孔成像實例:
在自然界中也常常可以觀察到小孔所成的像。當燦爛的陽光透過濃密的樹葉斜射在地面上的時候,你會在地面上看到許多搖曳的光斑。有趣的是不管樹葉交織成的小孔是什麼形狀,每個光斑都是圓的,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是太陽穿過小孔所成的像。太陽是一個球體,所以它的像總是圓的。要是某一天發生了日偏食,太陽缺了一部分,那時候才會形成許多奇異的月牙形的光斑(見圖)。
在一定時刻,光線通過隧道在對面山上會形成倒置的影像。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小孔成像,當你進入到一間較暗的房間,通過鑰匙孔,可以在牆壁上看到外面投入的倒置影像。
④ 小孔成像歷史沿革:
我國古代在公元前4世紀,墨翟就做過針孔成像的實驗,並給予分析和解釋。《墨經》中明確地寫道:「景到(倒),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這里的「午"即小孔所在處。這段文字表明小孔成像的是倒像,其原因是在小孔處光線交叉的地方有一點(「端"),成像的大小,與這交點的位置無關。從這里也可以清楚看到,古人已經認識到光是直線行進的,所以常用「射"來描述光線徑直向前。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也記述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小孔成像的實驗。他首先直接觀察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移動的方向與飛的方向一致。然後在紙窗上開一小孔,使窗外飛鳶和樓塔的影子呈現在室內的紙屏上面,沈括用針孔成像的原理來解釋所觀察到的結果: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所束,則影與鳶相連,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中間為窗所束,亦皆倒垂……。
歐洲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有許多宮廷畫家就採用這種方法進行繪畫。十九世紀達-芬奇和其他畫家也用小孔成像原理作為繪畫的「暗箱」。(見圖)
⑤ 針孔照相機的今日發展: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照相機為載體的攝影技術已經相當發達。如自動卷片、自動測光、自動對焦、膠卷的自動識別、低色散鏡片、鏡片多層塗膜技術等等。數碼攝影的興起,更是對傳統攝影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是,任何先進的照相機成像原理都是和針孔照相機一樣的,只不過在小孔的位置用鏡頭進行了替換,而且都是從最簡單的「針孔成像」的原理發展而來的。
世界各地,仍有許多針孔攝影愛好者,用他們製作的千奇百怪針孔照相機拍攝他們心目中的攝影作品。他們成立了針孔攝影組織,組織全球針孔攝影日,2002年4月28日是第二屆全球針孔攝影日,並有海報和徽標(見圖)。
世界各地攝影家在這一天24小時內,用針孔照相機拍攝針孔照片。中國針孔攝影家史國瑞先生將長城烽火台包裹起來,當做一個天然的大針孔照相機,來拍攝一張大的針孔長城影像作品。
2、 學生製作演示稿:
課前一星期給學生關鍵詞「針孔照相機」和「針孔攝影」。要求學生在自己的家庭網路查閱以上的內容(可以和他人合作)。將相關的內容製作成演示稿。學生通過演示對針孔照相機的理解。
3、 針孔照相機製作過程:
針孔照相機製作非常容易,生活中有許多(廢棄)物品可以改製成針孔照相機,有許多材料可以製作成針孔照相機,製作出有特殊想像力針孔照相機可以拍攝出連現代高級照相機也拍不出的攝影作品。
製作方法和要求: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程度和年齡,設計、製作針孔照相機和拍攝針孔攝影作品,可以分如下四個層面:
第一層面:尋找生活中不同的物品進行改裝,看到針孔形成的影像。如用飲料罐、牛奶盒、奶粉罐等等(見圖)。在容器的一端用10號縫衣針戳一個小孔,相對一端用刀片挖去一塊,蒙上硫酸紙,對著景物,就能在硫酸紙觀察到一個倒立的影像。(見圖)
第二層面:使用規定材料進行製作簡易針孔照相機
為學生提供一張A4(21厘米×29.7厘米)大小的黑卡紙進行製作,根據小孔成像的原理,並提示學生充分利用到黑卡紙,製作出觀察到影像非常清晰銳利的針孔照相機。並能根據焦距的長短和孔徑的大小,使觀察到的影像可以變大或縮小。
第三層面:能將上述的針孔照相機拍攝照片:
將製作好上述的針孔照相機,不挖去原來蒙硫酸紙的位置,用攝影用黑白照相紙(2號或3號印相紙)進行替換。此過程要在開有紅燈的暗室內操作,用黑紙片封住前端小孔(見圖),
做到針孔照相機其餘部分不漏光。然後將針孔照相機拿到外面去對著景物,揭去封住前端小孔的黑紙片進行曝光,相當於現代照相機的快門。曝光時間決定於照相紙的感光性能、針孔的直徑大小和光線的強弱。通過觀察、試驗、記錄、計算和分析。探求出最佳的孔徑直徑大小和光線的強弱等一系列的關系。一般針孔照相機的曝光時間比較長,所以在拍攝時要將照相機固定住。將曝光後有潛影的照相紙在紅色燈光房間內進行顯影、定影和水洗。顯影液和定影液可用市售小包裝的顯影粉和定影粉配置。
沖洗後得到圖象與原先景物相反的影像(即負像)。如要得到正像,可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圖像反轉,或掃描輸入電腦,用處理圖像軟體進行反轉。
第四層面:用設計和製作的針孔照相機進行攝影創作
為了要保證圖像的大小和圖像的銳利和清晰,在拍攝之前就能知道拍攝後的結果。必須對針孔照相機有設計圖紙,對針孔有選擇,如針孔的形狀必須非常的圓、確定合適的針孔直徑、如何測量針孔的方法。測定針孔相機的焦距、根據光線和感光材料計算出曝光時間一系列數據問題。現在世界至少有50多個公式來確定合適的針孔直徑,下面就推薦一例:
最佳孔徑(mm)=1/25√——————————針孔照相機的焦距
可以用一定感光度的黑白膠片拍攝後負片沖印和印製或放大成照片。沖洗黑白負片一般使用D—76顯影液,沖洗黑白照片一般使用D—72顯影液。F—5定影液可以共用。沖洗黑白負片要在全黑的環境下進行,詳細記錄每次沖洗時間和溫度,並和拍攝時曝光時間綜合分析,得到最佳沖洗時間和溫度。並對攝影的作品有美學上的要求。
下面圖片供製作時參考(尺寸大小學生可以在設計中自我決定)
針孔照相機拼裝圖 針孔照相機形狀圖
4、 活動評價:
1、製作精細、外觀漂亮。
2、能「拍攝」到物體。
3、材料選擇有獨創性。
評價表:
活動結果是 分值 活動過程中 分值 活動方法 分值
外部形態(20) 資源應用(20) 方法科學(20)
科學合理(20) 程序連貫(20) 主體作用(20)
拍攝結果(20) 知識運用(20) 群策群力(20)
循序漸進(20) 思維活躍(20) 設計理念(20)
學生收獲(20) 善於創新(20) 經驗總結(20)
5、 作業:
到網路上去查閱並計算針孔照相機的小孔直徑與焦距的關系。
製作一個針孔照相機並能進行拍攝。
拓展性活動方案
製作一個針孔攝影的網站(個人、集體均可)。
製作一個針孔照相機能拍攝超廣角的攝影作品。
製作一個針孔照相機能拍攝360度的全景照片。
發揮想像,生活中還能用什麼東西製作成針孔照相機(如冰箱包裝盒、集裝箱、密閉房間等)?
課程設計理念
1、將數字技術整合到勞技課程之中。
2、整個活動通過四個層面,由較為淺顯學生感興趣的製作方法入手,逐步向縱深發展的過程。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
3、活動運用到了電腦、物理、化學、數學、美術、攝影、勞動技術課程等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4、以學生發展為本,活動和設計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啟發學生自主性學習,自主性探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能力。
5、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採用多種媒體的教學手段和多種活動形式,不斷引導學生製作追求有質量意識和外觀設計有美學元素的能力。
6、製作和拍攝完成以後,要以個人、小組或班級為單位進行展示、展覽和評比等各種評價手段。
參考資料
1、www.pinhole.org
2、www.pinhole.com
3、kodak.com/cihome/ecation/lessonplans/pinholecamera/
4、《物理》 八年級 上海教育出版社
5、《 攝影技藝教程》 顏志剛 復旦大學出版社
6、《青少年攝影技藝》 上海美術出版社
『貳』 什麼是日食針孔照相機
安全觀測太陽的一種簡單方法是自製「日食針孔照相機」。在內部塗黑的方箱一端開個大洞,貼上不透光的鋁箔,鋁箔上刺個針孔,當太陽光從針孔射進來時,就會在方箱的另端白紙上呈出日輪像。針孔與白紙的距離約1米,日輪像就相當大而清晰,也可以看到大的太陽黑子,看日偏食時效果很好。
當然,手持紙箱對向太陽很不方便,可以把方箱裝個可以調整的支架上,如同後面的地平望遠鏡。箱子頂上還可以裝個「瞄準器」,前端支個小圓片,後端架個小屏,不需眼睛直接看太陽,只要拿個紙片從圓片後逐漸移遠,一邊看太陽照射圓片影子,一邊調整箱子方向,到圓片影子在屏中央,就達到了瞄準太陽的目的,就可以仔細看箱內白紙上的日輪像了。若為小巧些,箱子可以短一半,在白紙處放個略傾斜的平面反光鏡,把太陽光反射到針孔端箱內壁的白紙上,觀察日輪像。也可以用暗的房間替代箱子,把更大的日輪像投到牆上;當然,太陽像大了,也會暗淡了。實際效果取決於自己的試驗。還可以在白紙處裝上暗盒和底片(或照相紙),進行拍攝。根據理論和實驗研究,對於直徑d毫米的針孔,成像屏與孔的最佳距離L(毫米)應為,L=745×d2。例如,當針孔直徑為d=1毫米時,屏-孔距離L=0.745米,太陽像直徑為6.9毫米;針孔直徑為d=3毫米時,屏-孔距離L=6.2米,太陽像直徑為62毫米。當針孔直徑、屏-孔距離增大,分辨能力也會大為提高,可以分辨出較大的太陽黑子。
『叄』 針孔照相機的介紹
針孔照相機,也稱照相暗箱,為照相機的原型,基本部分包括一個密封暗箱,後面為聚焦屏;密封箱前方為小孔或會聚透鏡。在其屏幕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圖像,若在屏幕的位置裝上感光底片,還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來,這就成了針孔照相機;不過這得要做一個「快門」和一個裝底片的槽。另外,在密封上也比製作一般的小孔成像儀要求更嚴格些。
『肆』 針孔相機 北京
北京馬連道、五棵松攝影器材城,都有賣
色影無忌上,也有賣的。一百八十塊。
『伍』 時間上最大的照相機有多大
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像原理製成的。其主要部件有:鏡頭、暗箱以及放置膠片的支架。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是由多個透鏡組成的:膠片相當於實驗中的一個屏。一般地,物體都處於兩倍焦距以外,因此在膠片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被攝物體與鏡頭的距離改變時,可利用暗箱的伸縮或其他裝置來改變鏡頭與膠片的距離,使膠片上的像清晰。35毫米照相機是目前最普及的機種。你能想像一台照相機能像1/3個足球場那麼大嗎?沒錯,世界上最大的針孔照相機115機庫就有那麼大。
這架相機是一個巨大的機庫,曾經停放戰斗機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爾灣原埃爾托洛海軍陸戰隊空軍基地。如果你走進巨大的115機庫,馬上就會被鋪天蓋地的黑暗淹沒,只有牆上一個口香糖球大小的洞透出一束細細的光然後,正對著小洞的牆上,會慢慢出現一幅上下顛倒的圖像——搖搖欲墜的機場塔台,近乎被雜草淹沒的跑道,海邊山丘上成叢的棕櫚樹。這里曾經停放著威風八面的戰斗機,現在,這個機庫已經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相機,准備開拍世界上最大的照片。它就是一個巨大的針孔照相機,成像原理,就是已有數百年應用歷史的「照相暗盒」技術。
負責拍照的6個攝影師在機庫的金屬門上鑽了個直徑1.9厘米的小孔,然後把牆和屋頂都用黑塑料布以及泡沫封起來,把房頂椽與椽之間能透進陽光的縫隙補好,以保證只能從門上的小孔透進光。底片3層樓高的白棉布至於「底片」,他們訂購了一塊巨大的白色細棉布,寬10米,掛起來相當於三層樓那麼高,長33.8米。整塊布鋪開來,差不多有1/3個足球場大。然後,他們往布上塗黑白底片用的感光乳劑,用去了75.8升才塗滿布面。這塊布從屋頂懸下,覆蓋住正對著門的那堵牆,充當「底片」。攝影師們開玩笑說,他們也在製造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性照相機,因為一旦工作結束,這個機庫會被拆掉。沖印訂做了一個游泳池為了讓圖像足夠清晰,必須要有至少10天的曝光時間,這期間相機的快門要一直開著。然後,白布會被送到諾頓空軍基地的一個機庫里,在一個巨大的塑料「浴桶」里沖洗。這個桶是向一個專做攜帶型游泳池的公司訂做的,預計沖洗將用去758升的黑白顯影液,以及2274升的定影液。
《吉尼斯世界紀錄》已經為這項工程創建了兩個新的條目:世界上最大的相機和世界上最大的照片。這個雄心勃勃的巨照項目是「遺產工程」的一部分。遺產工程是一個非營利性項目,希望能完整地記錄下埃爾托洛基地的原貌以及其後的變遷過程。
埃爾托洛基地在使用50多年後,於1999年退役。軍隊撤走後,留下了20.2萬畝的土地。經過激烈競爭,來自邁阿密的勒納爾公司買下了這片土地,預計很快將開始開發行動,建設規劃里包括一個1.5萬畝的公園,還有博物館、運動場、無數的郊區房屋。這么大面積土地上的變遷,是這個地區歷史的重要部分。所以從2002年開始,遺產工程就一直以拍照的形式進行記錄,迄今這6名攝影師已經拍了8萬多張照片。次年,他們決定在記錄歷史的同時也創造歷史。
『陸』 物理:易拉罐製成的簡易針孔照相機是怎麼回事
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小孔或透鏡後,在密封箱的聚焦屏上生成倒立的實像。極小的孔使得物體各點的光只能到達各自的像點,而不重疊,從而獲得清晰的像。針孔越小,通過針孔的光線就越少,像的亮度也就越低。因為是應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所以為光的直線傳播。
基本部分包括一個密封暗箱,後面為聚焦屏;密封箱前方為小孔或會聚透鏡。在其屏幕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圖像,若在屏幕的位置裝上感光底片,還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來,這就成了針孔照相機;不過這得要做一個「快門」和一個裝底片的槽。另外,在密封上也比製作一般的小孔成像儀要求更嚴格些。
(6)針孔照相機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些照相機和攝影機就是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鏡頭是小孔(大多數安裝凸透鏡以保證光線成像距離),景物通過小孔進入暗室,像被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如顯影劑等)留在膠片上(數碼相機、攝影機等則是把像通過一些感光元件存儲在存儲卡內)。
針孔照相機的像距約64毫米和透光孔徑0.4毫米都是固定的,因此光圈也是固定的,實驗得知光圈數約為160。當被攝景物亮度不同時,只能用曝光時間來調整。由於一般照相機的光圈數為22左右,查不出光圈160的曝光時間來,因此可根據曝光時間之比等於光圈比的平方(即t1:t2=(F1:F2)2)來確定。
『柒』 什麼叫針孔攝影針孔攝影的歷史
針孔攝像頭歷史 編輯:admin | 時間:[2011-03-20] 首先,我發現, 針孔攝像機 百年前發明的,當人發現,通過一個小孔光傳遞產生了關於它落在地面目標圖像。這一發現最早的文件來自於公元前5世紀中,後來擴大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 我發現,第一次公布了一項針孔暗箱照片是在一個由傑瑪弗里西斯在1545年,一位天文學家,誰在他的黑暗的房間里使用的針孔,研究了1544年日食圖紙資料。暗箱一詞描述的「黑房」是杜撰後來約翰內斯開普勒。 然後,布魯斯特爵士蘇格蘭科學家是最早要在19世紀50年代針孔照片之一。他也是第一個用「針孔」。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瑞利,研究在19世紀80年代,以達到最佳的針孔針孔今天仍然科學家使用的公式 因此,我了解到, 針孔攝像機 是因為它可以要求在其最簡單的形式沒有詳細說明或昂貴的,並已為百年左右獨一無二的。它需要沒有不正常的攝影,並且可以從這樣一個紙板或有洞了鏡頭。如: 光線反射回來的圖像在一個小而精確的方式通過的孔,形成以紙或薄膜紙的扭轉形象。這些攝像機通常是手工製作。基本上, 針孔攝像機 包括一個光緊盒一端的一個針孔,和一個電影或照相紙的另一端連接到一塊。快門設計,可一紙或紙板折疊,可根據需要進行的方式一塊。針孔可使用通過一個金屬箔片或類似的縫紉機針或小釘。請記住,更完美的洞,洞的更薄,更好的圖片會。這件作品,然後應用到光的背後,通過嚴密的框框切眼內。燕麥盒可以做成一個很好的 針孔攝像頭 ,而應是光箔覆蓋自由。有時針孔攝像機均採用可移動的電影,該持有人或回之間的電影和針孔空間可以進行調整的話,讓攝像機的角度,以期改變。移動電影更接近針孔可以給你一個更廣泛的視角和不同的圖片。 所以,現在我更熟悉的針孔概念,但將其投入實際使用似乎採取一些創造性和技巧。東西我不這么成。我提到,我是「傻瓜」型?因此,也許只需要購買合適的設備。根據你如何狡猾,以及如何對你的專業和認真的結果。 在萊諾克斯激光,他們可以很容易得到的針孔攝影激光鑽針孔質量(記住更薄和更完善的孔,更好的圖片中的實際單反針孔轉換產品新生產線)為標準的35毫米相機,一客戶驅動的概念,我們的研發團隊建設。
求採納
『捌』 初中物理資料-製作針孔照相機
小實驗:自製針孔照相機
趣味物理 物理小知識
1135
在光線較暗的屋子裡,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一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面,在它們之間放一塊鑽有小孔的紙板。由於光沿直線傳播,塑料薄膜上就出現燭焰的倒立的像。這種現象叫做小孔成像。
利用「小孔成像」製作針孔照相機
實驗材料:做硬紙筒用的硬紙、剪刀、膠水、黑紙、塑料薄膜。
實驗步驟:
1.做兩個可以套在一起的硬紙筒,如下左圖所示。
2.在外筒的前端蒙上一塊黑紙,黑紙上穿一個小孔(直徑約1mm)。
3.在內筒的一端蒙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
4.讓小孔對著屋子外面明亮的物體,塑料薄膜上就形成室外物體倒立的像。
5.前後拉動內筒,像的大小和明亮程度就隨著變化如下右圖。
資料收集:
早在公元前4世紀成書的《墨經》中就記載了小孔成像的實驗,並且用光的直線傳播對小孔成像作出了正確的解釋。
你收集到哪些資料?試列舉一下。
提出新問題:
針孔照相機與真實的照相機有哪些不同?找一個照相機觀察比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