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徠卡相機現在有哪些金屬機身

徠卡相機現在有哪些金屬機身

發布時間:2022-07-17 12:30:30

❶ 萊卡的旗下產品

萊卡M3是人類在相機製造史上的一個極大成就,它也給相機製造界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念,那就是:「製造最合適攝影者使用的相機」。萊卡M6被不少萊卡迷認為是僅次於M3的經典機型。不僅是因為它是萊卡M系列中唯一一款全鈦機身的的相機,同時還被譽為:「相機史上最強大的連動測距相機」,也是萊卡相機銷售史上銷量最高的一款機型。而萊卡M7我們則可以看成是M6的電子化版本。萊卡M7採用電子蟲豸的橫走式快門、增加了光圈優先的AE曝光模式、具有快門後幕閃光功能、增加了超高速閃光功能、配備了DX代碼識別系統、取景窗內可顯示某些拍攝信息。這些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小驚喜。隨著數碼相機突飛猛進地發展,靠精益求精、一絲不苟,推出款款手動對焦傳統相機的萊卡漸漸脫離了大部隊前進的步伐。數碼相機大行其道搶奪了大部分的影像器材市場。而萊卡由於精工細做居高不下的價格,也讓不少攝影愛好者望而卻步。雖然萊卡公司生產的高品質、昂貴的相機,每一個平面、按鈕、接縫都一如既往的完美,但為了適應數碼時代,萊卡也必須為了生存而戰。
和松下合作後,萊卡藉助以電子產品見長的松下電器推出了數款極具萊卡韻味的復古數碼相機。我們通過比較不難發現,C-LUX1、D-LUX3、V-LUX1、DIGILUX3就是松下FX01、LX2、fz50和松下首款單反數碼相機L1的萊卡版本。不管在功能、特色還是外觀設計上,萊卡都照搬了松下的機型,換上自己的全金屬LOGO,就成為了萊卡全新數碼相機。然而高出松下機型好幾千元的價位讓不少消費者不敢恭維。一個萊卡品牌LOGO就使得萊卡的數碼相機和松下的數碼相機有那麼大的價格,想必很多消費者都不得其解,或許就這就是所謂的品牌效應吧。C-LUX1採用了600萬像素CCD,配備了3.6倍光學變焦鏡頭,廣角端達28mm,機身背面搭載2.5英寸LCD顯示屏,是松下集廣角、防抖、微距、輕薄、大屏幕於一身的FX01的萊卡版本。D-LUX3採用了16:9規格CCD,是松下推出的千萬像素16:9CCD的LX2的萊卡版本。採用4倍光學變焦鏡頭,同樣具有MAGE O.I.S.防抖功能。配合16:9CCD,機身背面的LCD也採用了2.8英寸16:9規格。給用戶更大的視覺享受。V-LUX1則由松下FZ50貼牌而來,採用千萬像素CCD和12倍光學變焦萊卡鏡頭,具有松下特色的MAGE O.I.S.防抖功能。而DIGILUX3則來自於松下單反數碼相機DMC-L1,同樣是4/3系統的忠實擁護者,採用750萬像素Live MOS,可以實現LCD取景,只是在外觀上採用了更加接近萊卡M系列的設計。然而松下L1的售價已經讓人很難高攀,萊卡DIGILUX3香港地區高達20000元的售價同樣讓人倒抽一口冷氣。
萊卡眾望所歸的M8數碼版終於眾星捧月般上市了,成為萊卡進軍數碼領域的有力武器。M8使用了APS-H畫幅千萬像素柯達CCD,放大倍率為1.3X。最高快門速度上,M8由原來M7的1/1000秒提升至1/8000秒,測光也多出一組非TTL式測光表,使得在與機器內的TTL測光比較後,得出更加准確的數據。M8在保證了原有的全手動設計的基礎上,還保證了和1954後製造的萊卡鏡頭兼容性,M8的鏡頭介面上配備了6個感應點,只要接上同樣擁有6個黑白觸點的鏡頭,便可取得鏡頭型號等資料並加入EXIF信息內。應該說,萊卡M8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萊卡數碼時代,不同於以往松下的貼牌設計,M8更具有萊卡獨特的韻味。不過香港上市價格高達40000元港幣,想必不少人也只能望機興嘆。萊卡相機堅固、耐用、性能優異的特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到充分體現。萊卡成了軍用相機的首選,是當時戰地記者的重要拍攝工具。全球各地戰火不斷、環境惡劣,輕便、堅固的萊卡135相機成了他們的得力助手。但時代發展,如今的世界早已遠離紛飛戰亂的年代,更多輕便小巧、價格適中的數碼相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奢華的萊卡漸漸成為了收藏櫃中的珍品 。
螺旋口鏡頭:
21毫米:f4 SUPER ANGULON
28毫米:f6.3 HEKTOR
35毫米:f2 SUMMICRON,f2.8 SUMMARON,f3.5 ELMAR,f3.5 SUMMARON
50毫米:f1.5 SUMMARIT,f1.5 SUMMILUX,f2 SUMMITAR,f2 SUMMAR,f2 SUMMICRON,f2.5 HEKTOR,f2.8 ELMAR,f3.5 ELMAR
65毫米:f3.5 ELMAR
73毫米:f1.9 HEKTOR
90毫米:f2 SUMMICRON,f2.8 ELMARIT,f4 ELMAR
105毫米:f6.3 ELMAR
135毫米:f4.5 HEKTOR,f4.5 ELMAR
200毫米:f4 TELYT
280毫米:f4.8 TELYT
400毫米:f5 TELYT,f5.6 TELYT
560毫米:f5.6 TELYT

❷ 徠卡有哪些系列

有相機系列和顯微鏡系列。
「徠卡」不僅代表一種新的相機型號,它也是當時第一套攝影系統(包括相機放大機和放映機)的名稱。80多年來,徠卡相機的發展顯示出世界相機發展的歷史軌跡。
徠卡相機堅固、耐用、性能優異的特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到充分體現。徠卡成了軍用相機的首選,是當時戰地記者的重要拍攝工具。全球各地戰火不斷、環境惡劣,輕便、堅固的徠卡135相機成了他們的得力助手。但時代發展,如今的世界早已遠離紛飛戰亂的年代,更多輕便小巧、價格適中的數碼相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奢華的徠卡漸漸成為了收藏櫃中的珍品。

❸ leica 所有相機型號

1:徠茨工廠從1924年開始就在「原型徠卡」的基礎上製造出A型徠卡(也稱為徠卡I型,見圖),A型徠卡裝有50毫米焦距。F3.5口徑的愛爾瑪(Elmal)鏡頭。鏡頭固定在機身上,不能更換;機身也沒有測距裝置,拍照時要目測距離對焦。A型徠卡只生產了一年,至1926年B型徠卡就取代了它。
2:B型待卡的主要特點,是採用康班鏡間快門(compur Shutter)代替了焦點平面快門,快門速度由1秒到1/300秒。這是徠卡歷史上唯一的一款裝有鏡間快門的型號,後來被相機收藏家稱為「康班徠卡」。B型徠卡的生產維持了5年,共製造了約1500台。1930年C型徠卡問世。C型徠卡所邁出的重要一步是:鏡頭不再固定在機身上,而是可以更換。與之相配套的35毫米焦距、F3.5的愛爾瑪廣角鏡頭和135毫米焦距、F4.5的愛爾瑪長焦距鏡頭也同時問世。A、B、C型徠卡,作為徠卡發展過程中的第一階段,統稱為徠卡I型。
從1914年到1923年,「原型徠卡」共製造了31台,機身編號從100號開始。而在1924-1925年間,徠茨工廠在典型的德國理念指導下生產,小心謹慎,製造了800多台A型徠卡,機身編號達到1000。徠卡(Leica)這個名字,是從徠茲Leitz和相機camera兩組英文詞的字頭組合而成(Lei-Ca)。最初,也曾按讀音組成「LECA」(勒卡),但由於與法國克待烏斯公司製造、在1924年推出的使用35毫米無齒孔膠卷的「EKA(愛卡)」相機發音易混淆,就改為「Leica」(徠卡)。因此,相機的起名比製造相機晚。盡管相機的牌子確定為「徠卡」,但一直都沒有將牌子刻在相機上。直到1932年出的徠卡II型雙取景器相機才刻上這個名字。而此前相機上的名字是「厄恩斯特·標茨威茲勒」(ERNST LEITZ WETZLER),以及字母「D R.P.」(Deutsche Reichs Patent的縮寫,意為「德國專利」)。
「徠卡」不僅代表一種新的相機型號,它也是當時第一套攝影系統(包括相機放大機和放映機)的名稱。80多年來,徠卡相機的發展顯示出世界相機發展的歷史軌跡。與此同時,許多攝影師用徠卡相機記錄下人類生活中的無數重要瞬間和平凡人生。因此,徠卡相機的發明不僅促進了人類攝影歷史的發展,也為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4年徠卡一款劃時代意義的135相機誕生,它就是徠卡M3。自M3後,徠卡相繼推出的M2、M4、M4-2、M4-P、M6以及M6 TTL幾乎都是依循1954年時的基本設計理念演變改進而來。而且M3的出現也奠定了徠卡在連動測距相機中不可動搖的地位。M3超脫了原本徠卡螺口相機設計,變得更完美、更精密,在機械和光學性能各方面都有重大改進。作為第一款抽力式相機,M3大大提高了更換鏡頭的速度,使得攝影師可以更大程度提高拍攝速度,同時也進一步降低了鏡頭螺口的損壞率。同時M3還首次採用可自動出現相應框線的取景窗,包含有50mm、90mm以及135mm,而只用一個旋轉按鈕控制所有快門速度包括B門的設計理念被後來的不少機械相機製造商認可並且沿用至今,成為徠卡機械相機一大特色。
徠卡M6被不少徠卡迷認為是僅次於M3的經典機型。不僅是因為它是徠卡M系列中唯一一款全鈦機身的的相機,同時還被譽為:「相機史上最強大的連動測距相機」,也是徠卡相機銷售史上銷量最高的一款機型。而徠卡M7我們則可以看成是M6的電子化版本。徠卡M7採用電子蟲豸的橫走式快門、增加了光圈優先的AE曝光模式、具有快門後幕閃光功能、增加了超高速閃光功能、配備了DX代碼識別系統、取景窗內可顯示某些拍攝信息。這些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小驚喜。
隨著數碼相機突飛猛進地發展,靠精益求精、一絲不苟,推出款款手動對焦傳統相機的徠卡漸漸脫離了大部隊前進的步伐。數碼相機大行其道搶奪了大部分的影像器材市場。而徠卡由於精工細做居高不下的價格,也讓不少攝影愛好者望而卻步。雖然過去、現在乃至將來,徠卡公司生產的高品質、昂貴的相機,每一個平面、按鈕、接縫都一如既往的完美,但為了適應數碼時代,徠卡也必須為了生存而戰。
和松下合作後,徠卡藉助以電子產品見長的松下電器推出了數款極具徠卡韻味的復古數碼相機。我們通過比較不難發現,C-LUX1、D-LUX3、V-LUX1、DIGILUX3就是松下FX01、LX2、FZ50和松下首款單反數碼相機L1的徠卡版本。不管在功能、特色還是外觀設計上,徠卡都照搬了松下的機型,換上自己的全金屬LOGO,就成為了徠卡全新數碼相機。然而高出松下機型好幾千元的價位讓不少消費者不敢恭維。一個徠卡品牌LOGO就使得徠卡的數碼相機和松下的數碼相機有那麼大的價格,想必很多消費者都不得其解,或許就這就是所謂的品牌效應吧。
C-LUX1採用了600萬像素CCD,配備了3.6倍光學變焦鏡頭,廣角端達28mm,機身背面搭載2.5英寸LCD顯示屏,是松下集廣角、防抖、微距、輕薄、大屏幕於一身的FX01的徠卡版本。D-LUX3採用了16:9規格CCD,是松下推出的千萬像素16:9CCD的LX2的徠卡版本。採用4倍光學變焦鏡頭,同樣具有MAGE O.I.S.防抖功能。配合16:9CCD,機身背面的LCD也採用了2.8英寸16:9規格。給用戶更大的視覺享受。
V-LUX1則由松下FZ50貼牌而來,採用千萬像素CCD和12倍光學變焦徠卡鏡頭,具有松下特色的MAGE O.I.S.防抖功能。而DIGILUX3則來自於松下單反數碼相機DMC-L1,同樣是4/3系統的忠實擁護者,採用750萬像素Live MOS,可以實現LCD取景,只是在外觀上採用了更加接近徠卡M系列的設計。然而松下L1的售價已經讓人很難高攀,徠卡DIGILUX3目前香港地區售價高達20000元的。
徠卡眾望所歸的M8數碼版終於眾星捧月般上市了,成為徠卡進軍數碼領域的有力武器。M8使用了APS-H畫幅千萬像素柯達CCD,放大倍率為1.3X。最高快門速度上,M8由原來M7的1/1000秒提升至1/8000秒,測光也多出一組非TTL式測光表,使得在與機器內的TTL測光比較後,得出更加准確的數據。M8在保證了原有的全手動設計的基礎上,還保證了和1954後製造的徠卡鏡頭兼容性,M8的鏡頭介面上配備了6個感應點,只要接上同樣擁有6個黑白觸點的鏡頭,便可取得鏡頭型號等資料並加入EXIF信息內。應該說,徠卡M8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徠卡數碼時代,不同於以往松下的貼牌設計,M8更具有徠卡獨特的韻味。不過香港上市價格高達40000元港幣。

❹ 史上最經典的十大相機,徠卡M3為世界相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照相機是一種利用光學成像原理形成影像並使用底片記錄影像的設備,是用於攝影的光學器械。照相機品種繁多,你知道最經典的相機有哪些嗎?
10、祿徠雙鏡頭反光相機

徠卡M3是誕生於1954年徠卡一款劃時代意義的135相機,徠卡M3的出現奠定了徠卡在連動測距相機中不可動搖的地位。M3超脫了原本徠卡螺口相機設計,變得更完美、更精密,在機械和光學性能各方面都有重大改進。徠卡相機的發展顯示出世界相機發展的歷史軌跡。與此同時,許多攝影師用徠卡相機記錄下人類生活中的無數重要瞬間和平凡人生。因此,徠卡相機的發明不僅促進了人類攝影歷史的發展,也為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❺ 力求專家解答: 徠卡 x1和徠卡 m9哪款好啊

二者那是各有各的好啊,下面我來為你分析一下!降價在徠卡的中也有,但是徠卡的m9、x1估計幅度不會很大!

徠卡x1
徠卡x1可以稱得上是御用相機,徠卡X1繼承了徠卡相機的一貫復古、精緻的外觀風格,擁有現代時尚數碼的特點,全金屬機身的設計手感相當不錯。機頂配備熱靴插口,可以安裝SF58和SF24D閃燈,或者安裝配套的35mm等效光學取景器。同時,內置的閃燈位於機身左側,採取彈出式設計,在拍攝不會造成嚴重的暗角。最後,機身背面設計了2.7英寸23萬像素 LCD。從操控的角度上看,機頂兩個轉盤分別設定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X1的鏡頭是不可換的。

引用徠卡X1官方新聞手冊的一段話:「所有徠卡相機都具有的功能:每部相機的開發都是為了獲得世界上最佳的照片質量。徠卡X1直接得益於德國100多年的工程經驗,與同類產品相比,可提供最佳的照片質量。這也是徠卡引以為豪的傳統。這部優秀的相機具有專業的CMOS圖像感測器,其大小與高質量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中的類似。它與卓越的徠卡鏡頭配合,可捕捉十分逼真的影像。無論從哪一方面觀察,徠卡X1都很優秀:機身小巧輕便,控制直觀,提供全部先進的自動功能。 」

徠卡M9
全畫幅、小體積、做工頂級、產量極少,這就是神話級別的徠卡M9。身為收藏或者是發燒級別的攝影愛好者,徠卡M9是不容錯過的好東西。M9能夠支持徠卡所有M系列的鏡頭,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全幅數碼相機。作為全球首款全畫幅數碼旁軸相機,M9採用了一塊1800萬像素全畫幅CCD感測器(24×36mm),m9感測器表面有IR濾鏡,全畫幅感測器還採用了全新的微透鏡技術,感測器中心與周邊的微透鏡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以此令周邊的像素單元能夠獲得與中心像素單元近似的光線接受能力,如此一來便可獲得更優異的邊緣畫質。正式宣布旁軸數碼相機正式進入了全畫幅時代。鏡頭可以跟換,徠卡M口鏡頭都可以用,其它的蔡司也生成過ZM口鏡頭。若是有什麼具體要求可以根據不同拍攝題材選擇不同鏡頭。長焦至135mm,廣角的有最大16/18/21mm。標准鏡頭是50mm的。其中50/0.95是鏡頭中的極品,價格當然也非常不錯。

我相信一直以來,徠卡相機就是高素質成像和可靠性能機器的姣姣代表者。步入數碼時代,徠卡相機的獨特韻味依舊不減,依然憑借著其出色的影像征服了無數的攝影愛好者。但高昂的售價卻讓不少人望而卻步,畢竟不是尋常人所能接受的!

❻ 太自信的徠卡公司:它的限量版相機到底有多少

提起高端相機品牌,你腦海里首先浮現的一款相機是什麼呢?佳能還是尼康呢?或許是德國萊卡吧。

在使用上,徠卡Q相機使用感受和 M 系列相似,但遠比 T 系列或者更低端的系列體驗更好。

而且,不得不說,徠卡Q相機確實是徠卡幾個系列中最具性價比的一款了。

運營人員:徐偉

❼ 求大神推薦幾款全金屬機身的小型相機,沒有預算!

不太理解「沒有預算」的概念。如果理解為沒有錢,不建議用便攜相機,手機完全可以取代幾百元的便攜相機。如果理解為預算上不封頂,金屬機身不考慮預算的便攜相機很多,主要有:
1、徠卡M,目前頂尖的便攜相機;
2、徠卡Q,畫質非常好的便攜相機;
3、索尼RX1RM2,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便攜相機,唯一的背照式全畫幅便攜相機;
4、索尼RX1R、RX1,十分優秀的便攜相機;
5、徠卡X,半畫幅畫質最好的便攜相機;
6、富士X100T,直出色彩非常好的便攜相機;
7、徠卡XV,半畫幅可變焦便攜相機;
8、徠卡109、松下LX100,4/3畫幅便攜相機;
9、尼康CA,半畫幅便攜相機;
10、索尼RX100M3、RX100M4、佳能G5X、G7X,1英寸畫幅便攜相機;
11、佳能G1XM2,1.5英寸畫幅便攜相機;
12、結合畫質、操控性等,推薦索尼RX1RM2。
樓主參考。

閱讀全文

與徠卡相機現在有哪些金屬機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