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文化石,文化石用什麼粘比較好
文化石可以用高標號水泥粘貼,我把具體的操作方法告訴你吧,你可以大致了解下。 一、將牆面處理干凈並做出粗糙的表面,(如是塑料質木質等低吸水性光滑面,須鋪鐵絲網,並做出粗糙底面,充分養生後再鋪貼 二、貼岩石之前務必先將岩石在平地上排列搭配出最佳效果後在按排列次序鋪貼,(相近尺寸、形狀、顏色的岩石不要相鄰)。 1.水泥層 2.文化石層 3.水泥粘合接縫層 三、425號以上的白水泥,普通水泥(水泥:砂:801膠水的比例為1:2:0.03),陶瓷粘接劑(請注意粘接劑使用說明)高性能專用粘接劑均可作為粘接劑。 1.文化石 2.水泥槽(增加粘接強度) 3.粘接劑 四、將岩石充分侵濕,在岩石底部中央塗抹粘接劑要堆起呈山形狀(貼仿古磚時磚底部可塗布薄層粘接劑)如不慎大面積弄臟表面需及時用刷子清洗後使用。 五、先貼轉角。充分按壓,使岩石周圍可看見粘接劑擠出(部分產品不需轉角) 六、如施工需要,可對岩石進行切割來調整。 七、用塑料袋裝填塗料來填縫隙,注意把握深淺,縫隙越深產品的立體效果 八、填縫劑初凝後,用竹片等將多餘的填縫料除去,用沾水的毛刷修理縫隙表面,如不慎岩石表面粘有少量填縫劑或粘接劑,待其乾燥後,用刷子除去。更好。部分產品不須留縫。 九、岩石使用於室外時,鋪貼好之後,先養生一周,待產品和填縫劑完全乾燥後可噴塗防護劑進行防護處理(可防水、防凍、抗紫外線、防返鹼等特點) 十、留縫的要求處理: (1)亂形岩石——最小的縫圍10mm左右,亂形尺寸的差異用填縫劑來調整。 (2)仿古磚——標准縫隙為10mm,磚的時差異用填縫劑來調整,牆面表層水泥漿最好使用梳式抹刀,可以增加產品與牆面粘接強度。
❷ 怎樣給文化磚勾縫
⑴ 清潔:
對其准備填縫的縫,刷子及其輔助工具進行清潔,目的確保填上縫料能牢固貼在牆體表面。
⑵ 拌料:
a.水的外加量為縫料重量的16—18%,可根據當地氣候具體情況作適當調整,水的外加量不能過多,能順利進行擠料就可以了。
b.攪拌的方法:將縫料慢慢向盛有清水的容器倒入,邊倒邊攪拌,攪好的料在1小時內要用完,勿重復加水或加乾粉料再攪拌。
⑶ 擠料:
a. 將攪拌好的料裝進專用施工擠料袋,剪開漏料袋口往破縫里擠料,根據需要,自定所填深度。
b. 料擠完後,重復裝料,再擠料,塑料袋要適時清潔,重復利用。
⑷ 壓縫:
a. 擠料後,待縫料固化一定時間後(夏天10—30分鍾;冬天30—60分鍾)進行壓縫工作,此時縫料含水量為13%。若無經驗,可稱少許乾料,外加乾料重量的13%水份,拌勻後感覺其外觀、狀態。
b. 縫料太干,粘貼性不夠,壓縫時易掉粉,縫太濕,壓縫時會溢到磚面上。至於擠料後多少時間達到可壓縫狀態(13%水份),則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固縫水份散失的速度、時間快慢與接觸面氣候干濕度有關)。
c. 若壓縫後,縫料仍未達到厚度要求,則重復擠料,壓縫步驟。
⑸ 造型:
a. 壓縫完畢,待縫料進一步固化後(夏天40—90分鍾,冬天1—3小時)。此時縫料的含水量為8%左右。用鋼絲球或其它粗刷狀工具,輕擦表面,以現出有砂質感、粗糙縫面感。
b. 再用質地較軟硬適中的刷子掃去縫表面的浮料。
⑹ 清理:
造型完畢,可用干凈,乾爽的大毛刷將磚表面浮物掃去,若磚面受污染,立即用干凈的濕毛巾輕擦即可。
⑺ 養護:
正常氣候條件下,縫固化時間為6—24小時,此時需進行灑水養護,有利於增加強度。建議施工後一周內每天灑水一次。縫料施工完畢後,進行灑水養護前,不可讓陽光直射。
注意事項:
過冷天氣不宜施工(4℃以下不可施工)。
不宜直接在陽光曝曬下施工(可搭建簡易遮陽棚)。
施工前請一定要確認牆體的水份是否適宜施工(牆體過干,直接從灰漿和縫料中吸收水份,將導致施工程度不夠,產品易脫落,縫料強度差等)。
雨天不宜施工(將會導致產品其表面泛白,臟亂等現象)。
應盡量用力壓實鋪貼產品。
曲陽大自然文化石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❸ 文化石施工工藝及注意事項
文化石是家居裝修中常用的石材之一,一般會用在進行背景牆或外牆裝修,下面我們去了解下文化石施工工藝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文化石施工工藝:
文化石施工流程:施工前准備—文化石鋪貼—文化石填縫處理
施工前准備:
產品准備:施工前預先擺一下產品的圖形,確認施工鋪貼後的效果。事先調整整體的均衡性和美觀性,例如:小塊的石頭要放在大塊的石頭旁邊;凹凸面狀產品旁邊要放面狀較為平緩的;厚的產品旁邊要放薄的等。
牆面准備:施工前清除牆體表面的浮灰、雜物等, 平滑的牆體要先加工成粗糙的面再施工。在施工的前一天用水溫潤施工面,次日施工前再噴濕一次。
粘合劑准備:使用425號以上白水泥,普硅水泥(水泥:砂:801膠水=1:2:0.03或水泥:砂:水=1:1:0.4)水泥要使用硅酸鹽水泥或普硅水泥,砂子要使用干凈的符合國標的2mm以下的砂子,水要使用清潔的自來水。
文化石鋪貼:
有角磚時要先鋪貼角磚,長短尺寸角磚要相互錯開施工。角磚鋪貼好後,再將平磚由邊緣向牆壁中央鋪貼。鋪貼規整外形產品時可直接從紙箱中按照一定的方向取用,鋪貼異形產品時建議不要只從1箱中取產品鋪貼,可從2箱-3箱產品中隨機抽取(注意顏色搭配)。將產品粘貼在牆面上時要充分壓實,使鋪貼灰漿能從產品的旁邊(四周邊)均勻溢出。
如有需要,為了鋪貼出良好的效果,可對文化石進行切割等調整。
文化石填縫處理:
用專用勾縫袋裝專用填縫隙,注意把握深淺,縫隙越深產品的立體效果越強。(特別提示:用蛋糕的那種三角袋擠勾縫劑,塗上勾縫劑後過兩三個小時再刮,太早了易把磚弄花,太遲了則刮不動哦)
文化石縫隙一般在15mm-25mm左右,根據型號不同,縫隙的大小也有區別。
填縫劑初凝後,用竹片等將多餘的填縫料除去,用沾水的毛刷修理縫隙表面,如不慎文化石表面粘有少量填縫劑或粘接劑,待其乾燥後,用刷子除去更好。部分產品不需留縫。
文化石施工注意事項:
1、不宜在過冷的天氣施工;
2、不能直接在無遮擋的陽光下施工;
3、施工前請一定要確認牆體的水分是否適宜施工(牆體過干、直接從灰漿和灰縫材料中吸收水份,可導致施工強度不夠,產品容易脫落,灰縫材料強度差)。
文化石是很有個性的一種裝修石材,在家居裝修中非常常見,具有抗壓、耐磨 、耐火、耐寒、耐腐蝕、吸水率低等特點。以上是關於文化石施工工藝及注意事項的相關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裝修內容請繼續關注土巴兔學裝修。
❹ 文化石用什麼貼貼文化石施工工藝是什麼有什麼注意事項
貼文化石施工工藝如下: 一、將牆面處理干凈並做出粗糙的表面,(如是塑料質木質等低吸水性光滑面,須鋪鐵絲網,並做出粗糙底面,充分養生後再鋪貼)。 二、貼文化石之前務必先將文化石在平地上排列搭配出最佳效果後在按排列次序鋪貼,(相近尺寸、形狀、顏色的岩石不要相鄰)。 使用宏成粘膠泥。 三、將文化石充分侵濕,在岩石底部中央塗抹粘接劑要堆起呈山形狀(貼仿古磚時磚底部可塗布薄層粘接劑)如不慎大面積弄臟表面需及時用刷子清洗後使用。 四、用塑料袋裝填塗料來填縫隙,注意把握深淺,縫隙越深產品的立體效果。 五、填縫劑初凝後,用竹片等將多餘的填縫料除去,用沾水的毛刷修理縫隙表面,如不慎文化石表面粘有少量填縫劑或粘接劑,待其乾燥後,用刷子除去更好,部分產品不須留縫。 六、文化石使用於室外時,鋪貼好之後,先養生護理一周,待產品和填縫劑完全乾燥後可噴塗防護劑進行防護處理(可防水、防凍、抗紫外線、防返鹼等特點)。 七、留縫的要求處理 1.亂形文化石 最小的縫圍10mm左右,亂形尺寸的差異用填縫劑來調整。 2.仿古磚 標准縫隙為10mm,磚的時差異用填縫劑來調整,牆面表層水泥漿最好使用梳式抹刀,可以增加產品與牆面粘接強度。
❺ 文化石都是怎麼填縫的呢
人造文化石勾縫有專用的勾縫劑,網上就有賣的你好,填進文化石的縫隙裡面就好了,很方便,BRIC文化磚。望採納,直接把勾縫劑放入勾縫帶裡面。填縫劑初凝後,用竹片等將多餘的填縫料除去,用蘸水的毛刷修理縫隙表面,如不慎文化石表面粘有少量填縫劑或粘接劑,待其乾燥後,用毛刷子除去。文化石用於室外時,鋪貼好之後,先養護一周左右,產品和填縫劑基本乾燥後可噴塗防護劑進行防護處理(可防水、防凍、抗紫外線、防泛鹼等特點)。
留縫的要求處理:亂形文化石-----按效果要求留縫。仿古磚-------標准縫隙為10mm,牆面表層水泥漿最好使用梳式抹刀,可以增加產品與牆面粘接強度。完工處理:及時除去表面臟物,以免影響產品的效果。
❻ 人造文化石怎樣勾縫
你好,人造文化石勾縫有專用的勾縫劑,網上就有賣的,BRIC文化磚,直接把勾縫劑放入勾縫帶裡面,填進文化石的縫隙裡面就好了,很方便。望採納。
❼ 文化石如何勾縫用什麼工具勾縫
文化石勾縫,建議採用干勾法,這樣就不會讓瓷磚勾縫劑膠料污染到文化石表面。
❽ 什麼是文化石文化石要怎麼鋪貼
文化石的鋪貼方法看上去很復雜,因為我們不是專業人士,對於專業的泥工而言就是很簡單的。 一、將牆面處理干凈並做出粗糙的表面,(如是塑料質木質等低吸水性光滑面,須鋪鐵絲網,並做出粗糙底面,充分養生後再鋪貼。 二、貼岩石之前務必先將岩石在平地上排列搭配出最佳效果後在按排列次序鋪貼,(相近尺寸、形狀、顏色的岩石不要相鄰)。 1.水泥層 2.文化石層 3.水泥粘合接縫層 三、425號以上的白水泥,普通水泥(水泥:砂:801膠水的比例為1:2:0.03),陶瓷粘接劑(請注意粘接劑使用說明)高性能專用粘接劑均可作為粘接劑。 1.文化石 2.水泥槽(增加粘接強度) 3.粘接劑 四、將岩石充分侵濕,在岩石底部中央塗抹粘接劑要堆起呈山形狀(貼仿古磚時磚底部可塗布薄層粘接劑)如不慎大面積弄臟表面需及時用刷子清洗後使用。 五、先貼轉角。充分按壓,使岩石周圍可看見粘接劑擠出(部分產品不需轉角) 六、如施工需要,可對岩石進行切割來調整。 七、用塑料袋裝填塗料來填縫隙,注意把握深淺,縫隙越深產品的立體效果 八、填縫劑初凝後,用竹片等將多餘的填縫料除去,用沾水的毛刷修理縫隙表面,如不慎岩石表面粘有少量填縫劑或粘接劑,待其乾燥後,用刷子除去。更好。部分產品不須留縫。 九、岩石使用於室外時,鋪貼好之後,先養生一周,待產品和填縫劑完全乾燥後可噴塗防護劑進行防護處理(可防水、防凍、抗紫外線、防返鹼等特點) 十、留縫的要求處理: (1)亂形岩石——最小的縫圍10mm左右,亂形尺寸的差異用填縫劑來調整。 (2)仿古磚——標准縫隙為10mm,磚的時差異用填縫劑來調整,牆面表層水泥漿最好使用梳式抹刀,可以增加產品與牆面粘接強度。
❾ 文化磚用什麼填縫好
文化石勾縫劑價格不一,曲陽大自然文化石有專門的文化石勾縫劑和粘貼劑。價格在1200-1500元/噸之間,文化石安裝工藝無需干掛,直接粘貼,採用自己專門的粘貼劑。安裝方便省時省財,為廣大客戶降低時間和金錢成本。
具體使用可以咨詢大自然文化石。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參考,望採納
❿ 怎樣才是正確的文化石填縫步驟
如果用水泥做粘接劑,施工時水泥砂漿裡面需加108膠水,同時需將牆面及文化石反面濕潤,建議採用專用粘接砂漿。水平線:在施工牆面上相隔750px彈一條水平線,以保證文化石施工過程的水平。粘貼時先粘貼拐角石,壓實,使石頭四周擠出粘接劑整體附實為准,長短尺寸角磚要相互錯開施工。文化石平面,施工前預先擺一下產品的圖形,確認施工鋪貼後的效果,先調整整體的均衡性和美觀性,例如:小塊的石頭要放在大塊的石頭旁邊;凹凸面狀石頭旁邊要放面狀較為平緩的;厚的產品旁邊要放薄的,顏色搭配要均衡等,鋪貼異形產品時建議不要只從一箱中取產品鋪貼,可同時打開2-3箱搭配粘貼,根據施工現狀,文化石可以切割自由利用。文化石粘貼時的錯縫,橫向2000px-2500px需錯縫,豎縫500px-750px需錯縫。粘貼時用梳式抹灰刀塗粘接劑。
青山文化石文化石縫隙標准:堆切石不留縫隙或留5mm縫隙,亂形縫隙最小20-30mm,海島石,海岸石及石灰岩以1.5-62.5px縫隙為准,仿古磚及規格形石頭灰縫預留10mm。勾灰縫:用特製蛋糕裱花袋剪去尖頭,裝上已調好的勾縫料進行擠壓勾縫,一般以體現文化石最佳立體效果的線縫為主,待勾縫劑半干時用特製竹片壓勾縫劑使勾縫劑緊貼文化石,同時把多餘的勾縫劑刮整齊,再次稍干用毛刷輕掃掉多餘的勾縫塗料,勾縫面應讓其保持粗糙平整狀,同時用粗毛刷清理文化石的受粘接勾縫材料的污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