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有哪些
(截至 2018 年) 2018 干石牆藝術,知識和技術 約旦的阿薩默爾 克羅埃西亞 – 塞普勒斯 – 法國 – 希臘 – 義大利 – 斯洛維尼亞 – 西班牙 – 瑞士 約旦 雪崩風險管理雪崩風險管理 瑞士 – 奧地利 布勞德魯克/摩德羅提斯克/柯克費斯特/摩德羅塔拉克:歐洲 藍印花布印染 斯洛維尼亞的棒槌蕾絲製作 奧地利 – 捷克共和國 – 德國 – 匈牙利 – 斯洛伐 克 斯洛維尼亞 布得斯拉夫聖母像紀念(布得斯拉夫節) 白俄羅斯 查坎:塔吉克刺綉藝術 塔吉克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一般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確定而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遺產項目。記錄著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風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質、價值觀念、心理結構、氣質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❷ 我國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❸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哪些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部分):
1、苗族古歌
2、布洛陀
3、遮帕麻和遮咪麻
4、牡帕密帕
5、刻道
6、白蛇傳傳說
7、梁祝傳說
8、姜女傳說
9、螢永傳說
10、西施傳說
11、濟公傳說
12、滿族說部
13、河西寶卷
14、耿村民間故事
15、伍家溝民間故事
16、下堡坪民間故事
17、走馬鎮民間故事
18、古漁雁民間故事
17、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18、譚振山民間故事
19、河間歌詩
20、吳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世界遺產名錄
❹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的有哪些
1、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稱,揚州是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是中國國內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藝的城市,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9年,雕版印刷技藝正式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6年5月20日,西安鼓樂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Ⅱ-61。2009年,該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皮影、網路-西安鼓樂、網路-南京雲錦、網路-雕版印刷、網路-中國剪紙
❺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哪些
你好,你所講問題: 中國截至2013年底,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遺名錄(含「急需保護名錄」)的項目已達30個,也是目前世界上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11]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2] 2001年通過的:崑曲;[11] 2003年通過的:古琴藝術;[11] 2005年通過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2009年通過的: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11] 2010年通過的:京劇、中醫針灸。[11] 2011年通過的:皮影戲。[11] 2013年通過的:珠算。[11]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列入的:羌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11] 2010年列入的:新疆的麥西熱甫、福建的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以及中國活字印刷術。[11] 2011年列入的:赫哲族伊瑪堪說唱。[11] 韓國據韓聯社2014年3月16日報道,韓國擬將暖炕技術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該消息一出,有中國網友呼籲有關部門把與暖炕技術類似的火炕技術申請非遺。17日下午,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工作人員表示,中國暫不會將火炕技術申請非遺。[6] 亞太蘭瑙湖瑪冉瑙人的達冉根史詩唱述德拉邁茨的鼓樂面具舞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銅鑼文化空間拉姆里拉——《羅摩衍那》的傳統表演印度尼西亞配劍蒙古族長調民歌馬克-揚戲劇歌舞伎宮廷宗廟祭祀禮樂博遜地區的文化空間崑曲伊夫高族群的哈德哈德聖歌能樂鳩提耶耽梵劇柬埔寨皇家舞劇古琴藝術板索里史詩說唱吠陀聖歌傳統哇揚皮影偶戲凈琉璃文樂木偶戲吉爾吉斯史詩彈唱阿肯藝術馬頭琴傳統音樂拉卡拉卡——湯加說唱舞蹈邁達赫(公共場所說書人)藝術萬那杜沙畫雅樂——越南宮廷音樂沙士木卡姆音樂游吟歌師歌曲江陵端午祭中國珠算[12] 非洲奈及利亞的艾法預言體系維布扎治療舞蹈儀式姆班德或耶路撒勒瑪舞邁基石化妝舞會烏干達樹皮衣製作朝比木琴音樂亞饒-戴高文化空間古勒-沃姆庫魯祭祀和舞蹈儀式吉馬·埃爾弗納廣場的文化空間熱萊德口頭遺產塔格巴納的橫吹喇叭音樂及文化空間尼亞加索拉的索索·巴拉文化空間中非阿卡俾格米人的口頭傳統黑拉里亞史詩扎菲曼尼里的木雕工藝坎科冉或曼丁成人禮阿拉伯[12] 巴勒斯坦希卡耶說書坦坦地區的木賽姆牧民大會佩特拉和維地拉姆的貝都人文化空間伊拉克木卡姆薩那歌曲阿爾及利亞古拉拉地區的阿赫里歐美比利時、法國的巨人和巨龍遊行比斯萃薩的巴比——肖普魯克地區古老的復調音樂、舞蹈和儀式習俗斯洛伐克新兵舞撒丁島牧歌文化——多聲部民歌埃爾切神秘劇喬治亞復調演唱塞梅斯基的文化空間與口頭文化立陶宛十字架雕刻及其象徵西西里木偶劇亞塞拜然木卡姆班什狂歡節基努文化空間托缽僧舞蹈儀式波羅的海的歌舞慶典帕特姆流行節日伏佳拉——牧羊人長笛及其音樂阿爾巴尼亞民間低聲部復調音樂歐隆克——雅庫特英雄敘事詩卡魯斯儀式舞蹈亞美尼亞杏木雙簧管音樂拉美塔奎勒島及其紡織工藝巴亥瑞康卡烏的圓圈桑巴舞帕蘭克-德-聖巴西里奧的文化空間哥斯大黎加的牧牛傳統和牛車庫庫魯舞蹈戲劇瑞賓瑙-艾基舞劇艾爾-圭根斯諷刺劇加利弗那語言、舞蹈和音樂奧魯羅狂歡節梅拉鎮孔果聖靈兄弟會文化空間扎巴拉人的口頭遺產與文化活動安第斯卡拉瓦亞的宇宙信仰形式瓦雅皮人的口頭和圖畫表達形式巴蘭基亞狂歡節奧連特兄弟會的法國鼓樂土著亡靈節[13] 摩爾鎮的馬隆人傳統
❻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
1、中國剪紙:
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 ,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❼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
崑曲、古琴藝術、中國篆刻、中國書法、中國剪紙、雲錦織造、桑蠶絲織、青瓷燒制、宣紙製作、粵劇、活字印刷、中醫針灸、京劇、皮影戲、木偶戲、中國珠算。
孟姜女傳說、梁祝傳說、劉三姐歌謠、八達嶺長城傳說、王昭君傳說、陝北民歌、趙氏孤兒傳說、莊子傳說、黑暗傳、水鼓舞等。
截至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先後命名了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人類的珍貴財富,在世界文化寶庫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它所體現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准則等備受全世界的關注和重視。
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們正日益深刻地認識到中華文化與世界和平、人類和諧和共同繁榮之間的密切關系,並藉此翹望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著影響社會現實、維護民族文化統一性的基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濃濃中華之情,是促進民族團結、保持國家統一的堅實基礎。
保護和利用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於培育民族認同感,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創造力。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貫穿著一條抵禦時間消蝕力、保持民族文化連續性的血脈。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的強烈認同感是超越社會變遷、維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紐帶。保護和利用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於民族精神的凝結和綿延,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義。
❽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什麼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如下:
一、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稱,揚州是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是中國國內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藝的城市,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9年,雕版印刷技藝正式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❾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什麼
國家級名錄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為十大門類名錄。
其中五個門類的名稱在2008年有所調整,並沿用至今。十大門類分別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葯,民俗。
每個代表性項目都有一個專屬的項目編號。編號中的羅馬數字代表所屬門類,如傳統音樂類國家級項目「侗族大歌」的項目編號為「Ⅱ-28」。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1年通過的:崑曲; 2003年通過的:古琴藝術。
2005年通過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
2009年通過的: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 2009年通過的:河南平頂山大槽油傳統技藝。
2010年通過的:京劇、中醫針灸。
2011年通過的:皮影戲。 2013年通過的:珠算。
❿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 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等。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機構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簡稱非遺協會,成立於2013年11月6日,其隸屬於文化部,是一家以保護和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己任的社會團體法人機構。
一、灘頭年畫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音樂。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