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關中民俗文化有哪些

關中民俗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01 04:58:45

1. 關中還有什麼民俗文化,具體介紹一下

從「關中的節日與社火」、「關中的廟會」、「關中的飲食」、「關中的口承文化」、「關中的民間工藝美術」五個方面介紹吧
關中的節日與社火

關中的社火,古樸大方,豐富多彩,門類繁多,氣魄博大。社火表演白天、晚上各異,平原、山區不同。總體上講,有高台社火與地社火兩大門類。高台社火中有高蹺、芯子、馬社火(包括牛社火)、車社火、山社火、血社火等,地社火中有獅子、龍燈、竹馬、旱船、地遊子、背社火、走社火、大頭和尚戲柳翠、推車車、拉犟驢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異的藝術門類,如「耍歪官」、「賀春官」、「牛老爺」、「耍懶婆娘」、「賽板對」、「古戰船」、「青瓷船」、「牛虎鬥」等。社火離不開鑼鼓,有的地方單敲鑼鼓也是一種表演,如合陽的「上鑼鼓」、民間廟會上的鑼鼓大賽。

關中的廟會

關中的廟會形成的來源,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原始信仰和圖騰崇拜的遺留。如山神、土地、牛王、馬王、水神、龍王、太歲、樹神、虎爺、狐仙等。

2.祖先崇拜的發展。如女媧、黃帝、炎帝、姜原、後稷、文王、周公、召公等。

3.歷史人物的神化。如子牙廟、武侯祠、關帝廟、張爺廟、子胥廟、扶蘇廟、城隍廟等。各府縣城隍多為歷史人物轉化,戶縣就有「三城隍鬧戶縣」的說法,其中之一的大城隍就是漢將紀信。連鳳翔府城隍廟里速報司蘇爺這樣的小神,也是一位有名有姓清廉公正的衙役死後的神化。在該地蘇爺影響之大,甚至超過了城隍。

4.行業祖師的信仰。如字聖倉頡、仙師魯班、神醫華佗、葯王孫思邈、酒仙杜康、梨園鼻祖唐玄宗等。

5.道教神靈。陝西是民間早期道教五斗道的發祥地之一。關中有老子講經的樓觀台,長春真人邱處機養性的龍門洞,張三豐活動的金台觀,八仙聖地八仙庵。全真教的開山祖師王重陽就是咸陽人,他的弟子全真七子在關中活動布教的除邱長春外,其中另一位郝大通就是全真道華山派的創立者。樓觀台在北魏時道士達萬名,形成赫赫一時的樓觀派。唐代統治階級崇道,借李姓大崇老子,更是道觀林立。連中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也曾被引度為道士,公主中入道教而仙化的也不乏其人。

6.佛教諸神。玄奘取經名揚古印度,也繁榮發展了中國的佛教文化,連佛骨也珍藏在扶風的法門寺,「雁塔晨鍾」成為長安八景之一。如諸佛、菩薩、金剛、韋馱、十八羅漢,應有盡有。至今有不少名剎寶寺保存完好,連藏傳佛教喇嘛教在古都西安也有最大的寺院。鄉野老人以念「阿彌陀佛」為流行的勸善警語,以經書、經歌教化廣泛流傳民間。

過去廟會規模之大,以至發展到連縣跨省,當代不少廟會雖已變為文化娛樂、物資交流大會,但仍以廟會命名。如倉頡穀雨廟會,連約定成俗的日期也無變化。著名的廟會,像堯山廟會、驪山老母廟會、華山廟會、大雁塔廟會、太白山廟會、天台山廟會、龍門洞廟會、釣魚台廟會、周公廟廟會、樓觀台廟會、南五台廟會、葯王廟會、武侯祠廟會等。其它如老爺廟會、華佗廟會、玉主廟會、城隍廟會、大佛寺廟會等等,簡直難以數計。

關中的飲食

一般的飲食包括茶、酒、飯、菜、湯、果。

茶在關中人的日常飲料中,有著悠久的民俗傳承。老百姓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來客必有煙酒茶。茶飯、茶飯,關中至今農村以飯食論優劣,往往說:「誰家茶飯好,誰家茶飯不好。」茶與關中人飲食密切於此可見一斑。關中雖然不產茶,人民飲茶成習,這在城鄉都是司空見慣的了。除了沖泡飲用之外,西府山區還有一種罐罐茶,屬羌人的遺俗。民間傳說,茶是神農氏嘗百草時發現的。這神農一出世,是個水晶肚子,光明透亮,肝臟肺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他是人類農耕的祖先神,又是中葯最早的發明者。「神農氏,辨葯性,參贊天地造化工。」(黃竹齋《醫學源流歌》)一次,他嘗了一片嫩尖尖的小綠葉兒。這葉片下肚,只見它在肚皮里從上面洗擦到下面,又從下面洗擦到上面,把肚裡各部分都擦得清清爽爽的。就像上下往來巡查一樣,神農就呼它為「查」。後人叫白了,叫成了「茶」。神農嘗百草,每天都中毒,就用茶來解毒。後來他誤吃了斷腸草,來不及吃茶肚腸就一節一節斷開,就死啦。

酒,是我們祖先最早發明的飲料之一。關中人在日常禮俗中,處處事事離不開酒,酒的品種多,酒的佳話也多,名酒的傳說洋溢著沁人心脾的酒香味而傳遍天下。白水縣是杜康仙師的故鄉,在那裡流傳著杜康美酒醉劉伶的傳說。全國名優酒「西鳳酒」,素有「醉倒蜂蝶十里香」的美譽。今天流行於市場和農村城鎮的酒,有「西鳳」、「杜康」、「太白」、「城固特曲」、「西安白酒」、「五味子」、「葡萄酒」、「黑米酒」、「黃桂稠酒」、「黃米酒」等等。其中享有國際聲譽的黃桂稠酒,那是遠在唐代已久有盛名了。「斗酒詩百篇」的詩仙李白和他的酒友「酒中八仙」當年就是常到長安酒肆暢飲黃桂稠酒而吟詩論文的。從古至今,酒在關中人的儀禮、節日、祭祀、婚嫁、社交等方面,都是不可缺的。日常人在論酒時,最容易忽略的就是黃酒。黃酒既是飲料,又是調味、入葯之佳品,所以關中人又稱為「料酒」。黃酒中的名酒中就有陝南洋縣的謝村酒。

陝西風味名菜,歷史悠久,品類繁多。編入《中國菜譜》(陝西卷)的就有201種。故有「長安美餚,華夏古饈」之稱。陝菜以關中菜為代表。在取料上以豬、羊肉為主,具有料重味濃香肥酸爛的特點,而取料單一、滋味純正又是它的獨特風格。傳統名菜有「帶把肘子」、「葫蘆雞」、「枸杞燉銀耳」、「三皮絲」(豬皮、雞皮、海蟄皮)、「奶湯鍋子魚」、「口蘑氽雙脆」、「煨魷魚絲」、「燴三鮮」、「金邊白菜」等。湯中有「菠菜豆腐湯」、「酸辣肚絲湯」、「金針銀耳湯」、「肉絲湯」、「雞絲湯」、「雞蛋湯」等。飯食中首推天下第一碗羊肉泡饃。近年來菜飯合一,又開發出了「仿唐宴」、「長安八景宴」、「餃子宴」、「灌湯包子宴、」「羊肉泡饃宴」等。西安是中國的小吃王國。「臘牛羊肉」、「麵皮子」、「泡泡油糕」、「金線油塔」、「黃桂柿子餅」、「岐山哨子面」都是老少皆知的名吃。適應西部大開發,關中菜食還在不斷創新當中。

說到飲食,離不開干鮮果品。關中地區首推臨潼的石榴、火晶柿子,其它像關中紅杏、彬縣晉棗、三原雞心黃柿子、富平莊裡合兒餅、華縣草莓、同州西瓜、周至獼猴桃、大荔花生都是歷史上有名氣的傳統果品。

關中的口承文化

關中由於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層深厚,口承文化極其豐富,有極為豐富的歌謠、諺語、故事。下面單以故事為例加以簡要闡述。關中地區人民口傳故事門類比較齊全,從入選《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陝西卷》②的故事來看,體現了神話、人物傳說、地方傳說、風俗傳說、幻想性故事、生活故事六大組系,同時,動植物傳說、土特產傳說、動物故事、機智人物故事、寓言、笑話等也有一定的數量。既主體突出,又顯得結構勻稱,體現了關中民間文化的獨特個性。

各類民間故事在陝南、關中、陝北雖都有不同程度流傳,但各自都有它不同的優勢,相對而言,因為關中平原原始文化層深厚,神話就顯得特別豐富,很自然地形成了一個神話流傳的輻射中心。全省境內已發現的舊石器、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文化遺址有900多處,而在中國考古史上佔有極其顯赫地位的「藍田猿人」、「姜寨遺址」、「半坡文明」都在八百里秦川的心腹地帶。伴隨著它們而來的神話雖經過階級社會的歷史化、宗教化、世俗化的過程,但保留著原始文化內核的神話仍然有著較多的流傳。古代神話中的女媧、炎帝、黃帝、姜原、後稷的故鄉均在這里,巨靈擘山、誇父逐日、倉頡造字、禹鑿龍門的活動也在這一帶。俗話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三皇五帝早已歷史化了。而盤古在關中民間卻依然保留著原始的形態。《開天闢地》的故事,則異於《三五歷記》、《五運歷年記》中哲學化的抽象記載,仍保留著上古一位開辟神的英雄形象。舊時關中民間鬧社火,盤古的扮相就是一位翻穿羊皮騎在老牛身上,一手執球,一手執斧的長壽老人,這對開天闢地是一個多麼生動的說明。公雞叫太陽的神話,在少數民族中是屢見不鮮的,過去人們總認為它屬於南方少數民族固有的文化觀念。然而在關中老百姓認為這雞就在西秦寶雞,至今寶雞市的秦嶺峰頂聳立著一對高大的鐵雞。「人文初祖」黃帝,因為長期的歷史化、仙道化,流傳在民間屬於原始神話的已經不多了,《風後和他的指南車》等在民間仍頗有影響。植物起源神話大多附會在炎帝神農和後稷身上,但像《豆的來歷》、《麥子的由來》、《毛桃?壽桃?獼猴桃》、《神農杏》等這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早已化為傳說了。而作為太陽之神、農耕之神、醫葯之神的炎帝神農,老百姓認為就出生在寶雞市郊的姜城堡,在天台山一帶留下了關於他的大量風物遺址和傳說故事。在今姜城堡和天台山有紀念這位「牛首人身」人類祖先的盛大廟會。洪水、人類繁衍神話,在關中影響最大的是女媧造人、伏羲兄妹結婚的故事,有其原始文化的背景。特別是女媧造人,以臨潼為中心點,形成系列傳說和濃郁的民俗。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天穿節」的遺留,查之關中,至今仍有民俗繼承,群眾說正月二十是「補天補地節」

。這一天,有的地方攤蒸餅,有的地方攤煎餅,吃飯以前,一片蓋在滲井(或水道口)上,一片丟到房頂上,叫「補天補地」。特別是農村老太太帶著極其虔誠的心理。擴而大之,「蒸餅」和「煎餅」形成了關中人夏季特有的食品之一。在上古神話中,她的流傳和影響是眾莫能及的,臨潼人至今自豪地說:「驪山就是不周山,女媧娘娘是我們這兒人,她就是在這兒補天造人的。」驪山老母和姜原聖母長期以來在民俗傳承中,形成了關中東西部兩位人民崇信的老祖母和送子娘娘,兩地廟會都帶有古代高禖的遺跡。此類神話,對於南方和北方文化的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文化史料。《誇父逐日》、《禹鑿龍門》、《巨靈擘山》等神話都附會有明顯的風物遺跡。巨靈仙掌、足印留在華山,誇父逐日犧牲後杖化桃林即今古潼關地區,禹鑿龍門就是韓城市的禹門口,這些口傳作品的情節多異於古代典籍的記載,散發著誘人的鄉土氣息。造字神話,各民族都有,在中國廣大漢族地區公認的是字聖倉頡。倉頡傳說是陝西白水人,其地有墓有祠。在白水流傳有倉頡的系列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倉頡造字」。倉聖成為當地人們信仰中最偉大的神靈,並形成一定規范下的文化氣息濃烈的民俗風情。

神話是留在人們印象中關於遠古的追憶,因時代過於久遠,自然就被大量淹沒了。而傳說則不同,它由於一頭通向文學,一頭通向歷史,與歷史典籍相輔相成,則頗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且伴隨著歷史發展的腳步,新的傳說還在不斷產生,如果說中華文明古國是一個傳說的國度,而關中由於歷史文化悠久,其傳說故事之豐富程度則達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神話中有它的影子,歷史中有它的血液,科學中有它的種子,地理風貌中有它的形象,人類社會文化前進的步伐中有它的腳步聲。在眾多門類的傳說中,歷史人物傳說占據著領先地位。由於人物眾多,人民群眾便習慣於講人的故事,而把歷史人物與重大歷史事件融為一體,似乎很難從中分別出獨立的歷史傳說,而往往形成系列性的人物傳說故事群。其中帝王將相、賢相清官、兵家將帥、文人雅士、名醫仙道中的人物傳說在關中最為眾多。因為帝都在關中,古代陵墓群在關中,不少人的故鄉也在關中。比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傳說多以關中的西安、咸陽為中心,人民用自己樸素的唯物史觀,對《頂妻背母漢文帝》、《唐太宗認錯獎敬德》等一代明君都給予了肯定性的評價;對功過不一、出身經歷各異的眾多帝王後妃也都做了多側面的形象描繪。其中一些優秀的傳說為史書的不足填補了空白。《姜子牙的傳說》在西岐生根發芽,通過《封神演義》插上翅膀而傳遍天下,以他垂釣的蟠溪釣魚台為中心點,該地有祠廟並形成歷史悠久的廟會。劉蔭樞是韓城人,清代進士,官居撫院,政績卓著,在西南少數民族中有較大影響,解放戰爭中國民黨廣西軍駐扎韓城期間,長官下令嚴禁擾民,因為這是「劉公,劉婆」的故鄉。《劉撫院賣橋》事過三百餘年,當地人總愛提及他為民造福、不為子孫後代遺留特權的佳話。黨崇雅的故鄉在寶雞縣,寶雞地區流傳的黨閣老的傳說就比較多。《黨閣老賣棒槌》等關心下層人民疾苦的傳說幾乎家喻戶曉。勞動人民以自己的生活和願望塑造出了類似《寇準罷宴》、《楊角爺的傳說》、《藏宮燈》、《閻丹初歇店》等一大批心目中的清官形象。兵家將帥的傳說中,關於尉遲敬德、馮玉祥、楊虎城的傳說流傳相當廣泛。名醫孫思邈是唐代京兆華原(今耀縣)人。他是東漢醫聖張仲景之後,中國醫學和葯物學的集大成者,其影響深遠,超越了中國的疆域。孫思邈的高尚醫德、精誠求實的學風、勇於創新的治學精神和精湛的醫技,使他成為中醫界的一面旗幟和為人的楷模,後世民間崇拜他為「葯王」。在他的故鄉廣泛流傳著關於他的眾多的救死扶傷、救人苦難的動人傳說,為歷史悠久的二月二耀縣葯王山廟會增色不少。

關中是道教的聖地之一,也是中國佛教發展高峰時期的中心,加之歷史上封建統治階級的提倡,道教、佛教影響深遠,尤其是道教的影響更加顯著,除八仙的傳說之外,邱處機號長春真人,為道教龍門派的創始人,因而在隴縣龍門洞等地流傳著不少關於他的傳說。虢鎮一帶俗言「天旱十年,旱不了高龍灣。」這一帶地處邱真人修道的「磨性山」腳,山泉星羅棋布,莊稼不缺水澆。傳說這些水泉是邱祖用道袍撩水所灑。張三豐為明代著名道士,曾長住寶雞市金台觀,所以形成不少神異傳說,其形象酷似濟公。樓觀台是老子講經處,也是北魏樓觀派的道教聖地,華山是道教有代表性的洞天福地,所以擁有較多的道教人物傳說。長安由於是玄奘法師取經、譯經的起點,民間流傳著不少風物特色突出的西遊傳說,它們近似《西遊記》又並非《西遊記》,《蛤蟆犢取經》給唐僧塑造了一個特異形象。

古都步步是文化,關中風物傳天下,這里山山水水都帶情,幾乎是無山無水無景不成傳說。在地方傳說中,其中很多與神話、仙話、人物傳說、生活故事、幻想性故事相交叉。最有代表性的故事像《關中為啥叫秦川》。關中山川地貌的形成,主要是自然地形長期演變的產物。但在民間卻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它和巨靈擘山有關,有的說它和制服妖龍有關。本篇傳說又把它和秦始皇治理秦國聯系起來。這種種不同的說法,既曲折地反映了關中地貌的變化過程,又體現了人類戰勝自然傳承記憶中的歷史積淀,既是口傳文學,又有一定科學價值。最使人感到奇異的是《鹿母寺》,以羌族王子與鹿女的愛情故事,記載了古代羌族在關中西部活動的事跡。其它如《劈山救母》、《火燒十三村》等都是幻想色彩十分濃厚的動人傳說。《獻頭》以誤鍘包勉解釋地名由來,卻異於小說、戲曲,說包相爺一時未察真情,而殺了廉政為官的侄子,也頗能發人深省。

風俗傳說是人民群眾以口傳情節形式,講述有關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節日集會和宗教信仰等風土人情的傳說。關中風俗傳說異常豐富,歷史性特點也很突出。《史記》的作者大史學家司馬遷的故里在韓城,今有司馬祠廟。當地人尊司馬遷為「史聖」,有不少傳說講述了他撰寫《史記》的艱辛歷程和受迫害的遭遇,致使他後代改為馮、同兩姓以逃避滅族之禍,當地還為此留下了「跑台戲」的特殊風俗。《韓城跑台戲》即是人民口傳的實錄。其它如《跑旱船》是對大禹治水的紀念,《貼門神的傳說》是對唐代名相魏徵的神化,《太公在此上樑大吉》則是封神外傳。

關中較少幻想性故事,生活故事卻很多,這些故事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最富於現實性。它們包括了長工地主故事、愛情婚姻故事、後母故事、孝敬老人的故事、交友故事、生產經驗故事等。機智人物故事在關中也有較突出的特點。從先秦諸子開始,漢族的民間寓言、笑話已大量進入歷史典籍和筆記小說,但在關中民間笑話依然藏量很大,新笑話也還在不斷產生。

關中人民以自己高度的想像,豐富的社會生活,強烈的斗爭思想,特殊地域的風格,機敏的智慧和創造精神,藝術地完成了各類民間故事的鑄造。

關中的民間工藝美術

在民俗文化事象中,民間工藝美術是開發潛力最大,易於走向產業化的一個重要門類。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它也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關中民間工藝美術品類繁多,地域特點突出。從總體上講有三個中心點。西府是民間工藝美術之鄉。木版年畫、泥繪彩塑、針織刺綉、窗花剪紙、社火臉譜等均有著歷史的傳承和代表性。東府為面花、拴馬樁之鄉。面花即花饃也。華縣的虎文化面花,大荔的廟會面花,合陽的節禮面花、澄城的祭祀面花在省內外都享有較高聲譽。至於這拴馬樁,它是歷史上民居建築室外的配套裝飾,全省各地都有,但以東府最為有名。主要布局在渭河以北的澄城、蒲城、韓城、大荔、合陽、富平諸縣。它的實用價值在樁身,藝術價值在樁頭。樁頭雕刻有動物、人物、植物。最常見的為蹲獅,突出的特點是「穩」。使獅子的威嚴引而不發,「動」凝結為「凈」,具有民俗文化內涵。「穩」才使拴馬樁有穩固之感,挺立在那裡,「鎮」住家院,「拴」住財富,「穩」也使裝飾性大大增強,有民間工匠在藝術世代傳承中形成的程式化的特點。這藝術內容豐富的拴馬樁,在20世紀的八九十年代突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掀起了一陣拴馬樁熱,地區在收集、省上在收集,甚而爭相收集,在渭南地區群眾藝術館、省群眾藝術館的院落里,一度都擺了不少拴馬樁。但卻很少有人進行深入的研究。第三個中心就是戶縣農民畫,已成為中國農民藝術走向世界的一個主要窗口。此外,當代文化人的泥塑、根雕,歷史久遠的皮影,藍田玉雕等也當是關中民間工藝美術品的主要財富。

2. 陝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陝西民俗文化介紹如下:

1、關中皮影

關中皮影源於漢代,最初用紙板製作,宋代以後開始用牛、羊、驢皮製作。根據戲文設計形象,精選上好驢、牛、羊皮經刮、刻、染、罩、熨、綴六道工序而成。

關中皮影既繼承了漢畫像石刻的傳統,又發揮了宋院體繪畫之長,運用洗煉的輪廊造型、誇張的裝飾紋樣、疏密虛實相間的處理手法、縝密精細的雕鏤功夫,表達劇中人物的相貌、身份、衣著和性格,達到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

3. 民俗文化有哪些

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俗工藝文化、民俗裝飾文化、民俗飲食文化、民俗節日文化、民俗戲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繪畫文化、民俗音樂文化、民俗製作文化等等。

4. 傳統文化,陝西有哪些

歷史世界歷史名城,華夏精神故鄉—西安。西安,古稱「長安」、「京兆」。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西安,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地,由周文王營建,建成於公元前12世紀,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13朝古都,中國歷史上的四個最鼎盛的朝代周、秦、漢、唐均建都西安。西安高陵楊官寨遺址發現,將中國城市歷史推進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同時確定了西安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座城市。民族:漢族占總人口的98.8%,西安市擁有中國56個民族中的50個,少數民族以回族人口最多標志性建築:大雁塔、鍾樓、鼓樓、明城牆、大明宮、大唐芙蓉園、小雁塔等西安是歷史悠久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遠古時代,「藍田猿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在灃河兩岸建立豐鎬二京,從此揭開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輝煌史,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譽。西安曾經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著名的絲綢之路以西安為起點;「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則展示了這座城市雄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譽。文物古跡種類之多,數量之大,價值之高,在全國首屈一指,許多是國內僅有、世界罕見的稀世珍寶。歷代名稱「西安城」:灃京(周)-鎬京(周)-咸陽(秦)-長安(漢)-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興(隋)-長安(唐)-長安(後梁)-長安(後唐)-長安(宋:注「永興」)-長安(元)-長安(明)-長安(清)-長安(中華民國)-西京(中華民國)-西安市(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安」:宗周(周)-內史(秦)-京兆(漢)-京兆(新)-京兆(南北朝)-京兆(隋)-京兆(唐)-大安(後梁)-京兆(後唐)-京兆(宋)-奉元(元)-西安(明)-西安(中華民國)-西安(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安一名的由來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長安古名的廢止西漢高祖5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長安縣屬地修築新城立名「長安城」,民國初年,長安屬關中道,歸省政府直轄,1928年,民國政府決定成立西安市,分長安縣所屬城內及四關劃歸西安市,1930年11又撤銷西安市政府,原劃長安城地面仍歸長安管轄,成立長安縣城關區管理西安城關行政。1942年,重新成立西安市政處,次年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劃撥「長安城」城關及城周四鄉面積230平方公里劃歸西安市。自此「長安」古名壽終正寢西安兵馬俑石榴節p;西安臨潼既是兵馬俑的故鄉,又是享譽全國的石榴產地。每到秋高氣爽之時,亦正值旅遊旺季,火紅的石榴在陽光下分外引人注目,更為驪山增輝添色,令海外遊客贊嘆不已,駐足不前。西安兵馬俑石榴節把這兩項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可使旅遊客同時滿足精神和物質上的享受。在1991年舉的首屆兵馬俑石榴節中,身著石榴裙的16位石榴仙子給客人敬奉石榴的場面,曾傾倒萬人。五毒圖案五毒圖案是西安關中地區民間流傳的一種辟邪圖案。關中人認為,蠍子、蛇、蛤蟆、壁虎、蜘蛛等五種動物是最毒的動物,俗稱"五毒"。人們在小孩的兜、背心、鞋帽等衣服上綉制五毒圖,是按照"以毒攻毒,厭(古時厭字與壓字形相近,意相通)而勝之"的原則,對傷害孩童的邪毒之物以制約。經過長期的女工實踐,關中婦女對五毒造型進行了修飾美化,逐漸失去了當初凶御凶的本意。80年代以來,隨著西安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婦女們將五毒圖案精心綉制於馬夾背心,受到海內外旅遊者青睞,成為獨具地方特色的旅遊紀念。西安四色禮四色禮也稱四樣禮,是西安地區比較講究的一種晚輩對長輩所行之禮。四色即四季,表示一年,含有自始至終,完美、美滿等意蘊,是後輩對長輩的祝福。譬如男女定親以後,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必帶四種禮品:煙、酒、肉、罐頭或水果及其它東西,女方家也必湊成四禮品回送,如鞋、襪、鋼筆、筆記本等,讓男方捎回。以後每逢時令節氣,岳父母生日,男方去女方家也常備四樣禮品,但女方就不必回送。若女方家到男方家通常則不拘泥於四樣禮。隨著人們收入增多和生活水平提高,禮品檔次也在提高和翻新。西安特色小吃走遍天下的同時也吃遍天下,這是不少吃貨們的理想。西安作為中國歷史古都,除了豐富的旅遊資源,還有大街小巷裡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美食。下面小編就為各位整理一些西安的特色小吃,吃貨們若到了西安不妨照單全吃一遍。特色小吃有:1、牛羊肉泡饃;2、葫蘆頭泡饃;3、粉湯羊血;4、辣子蒜羊血;5、水盆羊肉;6、羊雜碎;7、臘汁肉夾饃;8、臘羊肉;9、籠籠肉;10、粉蒸肉;11、粉蒸羊肉;12、酸湯水餃;13、寶釧薺菜餃;14、太後火鍋餃;15、餛飩;16、辣子疙瘩;17、秦鎮米皮;18、漢中麵皮;19、麻醬涼皮;20、岐山擀麵皮;21、biangbiang面;22、油潑箸頭面;23、岐山臊子面;24、翡翠;25、擺湯面;26、漿水面;27、乾州酸湯掛面;28、蕎剁面;29、蕎面碗坨;30、蕎面餄餎;31、麻食;32、老鴰撒(月天韭);33、攪團;34、涼粉;35、漿水魚魚;36、煎餅;37、麥飯;38、肉丸糊辣湯;39、乾州豆腐腦;40、鳳翔豆花;41、菜豆腐;42、「西安餃子宴」;43、千層油酥餅;44、鍋盔;45、楊凌蘸水面(又稱玉帶面);46、賈三灌湯包(提起來象燈籠,放下似菊花,是陝西一絕)

5. 陝西有什麼民俗文化

陝西民俗文化有鼓樂、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秧歌、舞龍、舞獅、花燈等。陝北的佳縣、洛川、榆林等地稱社火為「打社火」,「地儺子」,陝南的商南、洛南、商縣等地稱社火為「花燈會」,關中扮演社火則被稱為「耍社火」,「耍獅子」,「耍龍燈」,「耍竹馬」等。

陝西是中華民族文化發祥地之一,陝西歷史悠久、民風質朴,從古至今流傳並繼承了許多燦爛的文化藝術產物,民俗文化豐富而獨特,其豐厚的歷史底蘊,孕育了多姿多彩、瑰麗奇特的民俗文化。秦腔、皮影戲、眉戶、唐三彩,這些都是陝西日積月累的歷史文化結晶。

秦腔也稱為「亂彈」,是陝西地方戲的主要劇種,也是我國現存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劇種,是京劇、豫劇、川劇、河北梆子等劇種的鼻祖,其唱腔、道白、臉譜、身段、角色、門類和演技均自成體系。其特點是慷慨激昂,寬音大嗓。

6. 陝西的風俗文化有哪些

陝西人喜歡吃酸湯臊子面,比如岐山哨子面,乾縣一口香等。陝西人愛秦腔,比如陝西電視台的《秦之聲》就一直是陝台收視率最高的節目。陝西人性子直,嗓門大,比如演小品的郭達就是陝西人的代表。陝西人很有一種優越感和自豪感,因此外出打工的不是很多。因為這里曾經是十三朝古都,風調雨順,氣候濕潤。……
唐三彩陶
是在漢代單色釉陶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新品種,是在白地的陶胎上,刷上一層無色釉,在用黃,綠,青等色加以裝飾,燒制而成,色彩鮮麗,光澤柔和,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俑,實屬三彩之冠。
面花
面花的製作盛行於陝西關中和陝北,當地人稱為花饃。每逢婚喪嫁娶,年節慶典,鄉親們製做出各種各樣的花饃,造型別致,形態逼真,或擺茶陳列,或饋贈親朋,即可食用,又是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品。製作花饃,和面、蒸饃的火候都有講究,只有那些技術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狀好、不變形的花饃。
眉戶
眉戶在陝西關中地區最為流行,也為外省如甘肅、寧夏、青海、河南、山西等地群眾所喜歡,它是由民歌脫胎發展而來的。盛行於華陰、華縣地區的稱東路眉戶,西路眉戶最早盛行於眉縣及戶縣,唱腔委婉細膩優美動聽。眉戶的唱腔音樂有50多個曲牌,可以表現人物在舞台上豐富的情感和曲折的劇情。
戶縣農民畫
陝西農民畫原於民間,所畫內容多取材於人物、動物、花鳥等,構圖簡潔美觀,注重色彩數量,追求強烈的直觀效果,鄉土風情濃厚,內容健康,朴實,給人積極向上的激情。色彩艷麗,筆法自由,同時也兼收中外其他美術派別的長處,給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調。 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國內外遊客和專家的好評。陝西農民畫主要分布在關中的戶縣,陝北的安塞和洛川。戶縣被譽為「農民畫之鄉」已擁有2000多名土生土長的農民畫家,許多優秀作品被國內外藝術館收藏。
陝北剪紙
剪紙俗稱窗花,為聰慧的勞動婦女所創作,她濃縮著古老的黃河文化。每逢春節,家家窗上,門上貼滿各式各樣剪紙,把人們喜慶,快樂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近年來,這株黃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藝術之花飄洋過海,深受國外賓朋的歡迎。
鳳翔彩繪泥塑
鳳翔彩繪泥塑以造型優美、色彩艷麗、生動逼真而享譽海內外。傳說明代朱元璋的軍隊駐扎此地,士兵大都是江西老表,會制陶手藝。落戶為農後,他們在農閑時做些玩具和禮物,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今天的彩繪泥塑。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這朵古老的民間藝術之花更加繁盛,成為陝西重要的旅遊紀念品。

7. 陝西的民間文化藝術有哪些

1、戶縣農民畫。在陝西關中地區的剪紙、壁畫、年畫、刺綉等民間藝術基礎上衍變,以朴實的繪畫語言,詳盡而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產勞動的壯觀場面、熱烈活潑的節慶場景和絢麗多彩的民風民俗。

2、富縣薰畫。薰畫兼具剪紙和版畫的藝術效果,古樸渾厚,結構嚴謹,手法簡煉,主次分明,虛實相映,形象誇張,主題鮮明,是中國民間藝苑的一株奇葩。它與富縣剪紙珠聯璧合,為富縣贏得「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美名。

3、洛川毛麻綉。洛川毛麻綉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構思新穎,技藝精湛,多出自村姑農婦之手。構圖上盡量將畫面充滿、平面展開、互不遮擋。造型上大刀闊斧,削繁就簡,大膽誇張,使形象更加鮮明生動,色彩艷麗。作品集精細華麗與粗獷拙樸於一體,富有裝飾性和實用性,是中國民族壁飾的一支新秀。

4、關中八大怪。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關中地區在衣、食、住、行、樂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有著豐厚歷史文化積淀的陝西關中地區,沿襲歷史民俗,形成了生動有趣「八大怪」,以其「古風古韻古長安」的獨特魅力,成為外地遊人探尋的一大熱點。

5、關中剪紙。寶雞當今仍廣泛使用銀箔 剪紙,裝飾面花、禮饃、蠟燭、亭子、花帳等。《對猴》、《對馬》一 類團花仍是延用至今的主要題材。剪紙,已經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中國文 化的一種象徵,它不僅表現了中華民族淳厚雋永的民情和民風,而且融 入了中國人的思想情感和善惡判斷。

8. 陝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1、腰鼓是陝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區安塞縣,榆林地區的橫山、米脂、榆林等地最為盛行,是陝西民間舞蹈具有較大影響的舞種之一。

安塞腰鼓是陝北腰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多在重大節日慶祝、慶典、廟會中演出,在2006 年,「安塞腰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陝西民歌根據地域特徵和藝術特點分為陝北民歌、陝南民歌和關中民歌。陝北民歌種類繁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有信天游、小調、勞動號子、榆林小曲、陝北套曲等 20多個曲種,其中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流傳最廣。

陝南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紫陽民歌是陝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種,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對門唱山歌》《南山竹子》等。關中民歌有船工號子、打夯號子、搬運號子等曲種和各種小調。

3、陝西皮影戲起源於漢代以前,發源地在華縣,鼎盛於唐代,又稱「影戲」「影子戲」,流傳於民間,保留著民間說書的歷史痕跡,是近代陝西諸種戲曲的前身。

其唱腔數十種,以老腔、碗碗腔、阿官腔、弦板腔、秦腔五大調較為普遍,輔之陝北、陝南及關中各種道情。皮影戲的傳統劇目有《游西湖》《哪吒鬧海》《古城會》《會陣招親》等。

4、「社火」是陝西民間一種廣泛的、傳統的、規模壯觀的群眾娛樂活動,來源於古代先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陝西「社火」通常在正月、節日盛會或廟會演出,包括鼓樂、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秧歌、舞龍、舞獅、花燈等。關中是陝西社火活動最活躍的地區,寶雞更是被譽為「中國社火之鄉」。

5、面花俗稱「花花饃」,屬麵塑藝術,種類有婚禮、喪禮、壽禮、節日花饃。面花起源於漢族民間祭祀活動,源於漢代,成於唐代,盛於宋代,到了明代之後,面花就廣泛流行於民間,清末,北京還出現了專門製作面人的藝人。面花自古盛行於北方民間,形式豐富多彩,品類繁多,其中尤以合陽、華縣面花為佳。

9. 陝西人的風俗文化都有哪些

  1. 唐三彩陶。

  2. 面花。面花的製作盛行於陝西關中和陝北,當地人稱為花饃。

  3. 眉戶。它是由民歌脫胎發展而來的。

  4. 戶縣農民畫。源於民間,追求強烈的直觀效果,鄉土風情濃厚,內容健康,朴實,給人積極向上的激情。

  5. 陝北剪紙。剪紙俗稱窗花,為聰慧的勞動婦女所創作,她濃縮著古老的黃河文化。

  6. 鳳翔彩繪泥塑。以造型優美、色彩艷麗、生動逼真而享譽海內外。

  7. 鳳翔木板年畫。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紮根於農村。

  8. 仿秦兵馬俑。秦兵馬俑復製品也日漸成為中外遊客理想的紀念品和禮品。

  9. 仿秦銅車馬。工藝精湛,造型生動。

  10. 秦腔。秦腔最為著名皮影戲。

閱讀全文

與關中民俗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5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3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4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