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有哪些文物古跡被破壞
歷史文化名城破壞古跡的事件不斷發生。既為歷史名城,理應保護古城的歷史風貌。這就是通過城市建設規劃,分別劃出保護區和新建區域,既能 保護歷史古跡,又能進行現代代建設。這在歐洲早有經驗可以借鑒。但我國目前普遍存在重建設開發,輕古城保護的思想。有些地方熱衷於爭當歷史名城,但真正的動機卻在引資招商,並不把文物保護放在心上。有些地方,借發展經濟為名,聽任中外房地產商大片拆毀古街舊巷。這種現象,連北京、福州、揚州和蘇州等著名古城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群眾說,古的沒保好,新的沒建好,成了夾生飯。某城市明清坊巷成片,為歷代許多名人祖居之地,是中外遊客熱衷觀光的景點。奇怪的是,長期以來房管部門採取了寧可不收房租也不從事維修的錯誤做法。住戶們表示:「我們都樂意交房租,眼看古跡毀掉太痛心啦!」
(二)為局部利益,肆意破壞文物古跡。某市秦宮遺址上高高立著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的標志碑。可當地以繁榮經濟為由,公然在遺址中央興修公路,等於在人的臉上砍了一刀。某著名瓷都的個別領導幹部,看到古瓷拍賣眼紅,以創收為名,三番兩次指令拍賣國家陶瓷館的國有古瓷。幸有專家找來文物法規才將違法指令頂了回去。某市交通局為修一條公路,不聽文物部門勸阻,毀掉了極有價值的全國僅存的趙國城牆。某地建築公司,不聽勸阻,鏟毀了幾座極有價值的楚墓。公司一位領導人竟然面對「焦點訪談」的鏡頭大叫:「這個法,那個法,我哪裡知道許多!」
(三)企圖將文博單位與旅遊企業捆綁上市。1998年幾個省市颳起股市風,美其名「大手筆」、「新思路」。更有的拉來外國銀行參與並共同策劃到香港上市。套用商業經營模式,將文物捆綁上市,勢必危及文物的國有性質,這是文物法所不允許的。可一位領導幹部在做動員時說:「只能當促進派,不能當促退派,更不能當反對派!」炒股票要擔風險的,出了問題,入了股的文物賠進去,誰負得起責任。
(四)進行新建設時,不按規定事先進行文物勘探,致使文物古跡遭受毀壞。某歷史名城,地下遍是古代遺址。該市某商廈工地地下埋著史書上記載的「宋大城」、「周小城」,是史學界一直尋找的遺址。可是,多個粗大的鋼筋水泥樁柱,砸進埋在地下的磚砌牆體里,使古城牆慘遭毀壞。
(五)濫建旅遊景點,破壞文物古跡。某市鎮熱衷爭上旅遊項目,不聽勸阻,在龍門石窟保護區內大建所謂龍宮,破壞了景觀,中外遊客強烈不滿。這是個耗資巨大的必須拆除的違法建築。
人類有本事飛上火星,但再造不出歷史遺產。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毀一個少一個。許多文物的歷史價值,憑今天的水平還難以認識,只能留給子孫去解決。一部中華文明史的許多空白,還要依靠出土文物去填補。例如夏商周的斷代,如果毀掉了某些文物,斷代就無法進行,必成千古遺恨!
有些幹部把文物古跡看成發展經濟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障礙,這是很大的誤解。其實,只要通過合理的規劃,是完全可以兩者兼顧的。清末民初北京人的四合院,照樣可以有抽水馬桶、熱水淋浴。問題是出在認識上。文物古跡不僅記錄一地一區的歷史文化風貌,也是珍貴的旅遊資源。人們到一地旅遊,不是為了看高樓洋廈。外國人逛北京,為什麼喜歡坐三輪車胡同游呢?人們到哈爾濱為什麼要去踏一踏磨光了的舊石子路呢?道理十分明白。經濟要發展,生活要提高,而保護好歷史遺產事關民族的長遠利益,是千年萬年大計,否則子孫後代會罵街的。這難道不應該引起全社會的注意嗎?
㈡ 國內生活中有哪些破壞名勝古跡的事例
1. 湖南長沙嶽麓山 光說嶽麓山可能讀者們並不是十分了解。但是提到南嶽衡山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吧。而嶽麓山正是南嶽衡山72峰之一山清水秀。其中不乏著名古跡例如嶽麓書院愛晚亭等等。但是殊不知在如此大好風光之下居然還藏有一個不對外開放的私人會所。 嶽麓山國家級風景區的知名度和獨特的景觀毋庸置疑但一所客房標價高達每晚9988元且不向普通公眾開放的「私人會所」卻讓人頓感「大煞風景」無疑像極了一個長在名勝景區的「一個膿包」。該私人會所顯然嚴重違法根據我國《風景名勝區條例》規定風景名勝區有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的或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的都屬於違法行為。那麼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的一個公共景點為何成了有錢人的後花園金錢大行其道管理者利益薰心不僅褻瀆的是法律也沾污的是景區的美好風景一個被公眾認可和稱贊的名勝景區卻變成了違法的「藏污納垢」之地怎不讓人痛心不已 2. 大理洱海 提到大理不得不提聞名中外的大理洱海。洱海的環境十分優美''水光萬頃開天鏡山色四時環翠屏」素有「銀蒼玉洱」、「高原明珠」之稱。提及到洱海那麼情人湖曾經是必去的一個景點。情人湖同它的名字一樣是一個浪漫的小湖灣作為洱海的延伸上世紀70年代築堤與洱海相隔。湖邊垂柳成蔭碧波盪漾。實乃情侶談情說愛閑游小憩的聖地。但是這一切都已是曾經。一場公園改造毀滅了它。 2005年雲南省大理市宣稱為了申報省級園林城市要改造擴建洱海公園將其打造成省內乃至國內一流的城市公園。但是到2008年洱海公園重新開放時市民們失望地發現公園並沒有得到擴建而是被微縮了。洱海公園最美也最浪漫的景點「情人湖」被一個叫「洱海天域」項目的幾棟鋼筋水泥別墅所代替永久消失了。在「洱海天域」的修建過程中來自民間的質疑聲也一直沒有間斷。近日大理市原市長段力等多名官員因為在該項目中涉嫌錢權交易而落馬。 深圳海上皇宮 海上皇宮坐落於深圳市南澳東山灣海域、漂浮在海面上的別墅耗資接近億元整個建築約有7000平方米有花園、游泳池、跑馬場還有豪華遊艇主人卧室里鋪有真正的北極熊皮毛被外界俗稱為「海上皇宮」。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並沒有破壞此處的大風景。但是官方對其的態度卻耐人尋味。從剛建成的極力保護到後來的強制性拆遷勞資累民卻最終都化成了一場空不得不令人惋惜。其實在海上皇宮生命的最後階段。投資方曾多次表示願意把它捐獻出來開放給市民如果真能如此那必定也會成為東山灣的一個新的旅遊景點。可惜在當局不明的態度之下。這個景點只能胎死腹中在耗費了千萬的拆除費用之後這棟價值上億的別墅也被夷為平地。實在可惜。 5. 廬山森林公園 廬山蓮花洞國家森林公園不僅風光如畫且人文勝跡遍布擁有好漢坡、蓮花洞、龍門溝三大景區。
㈢ 我國文化古跡遭到破壞的有哪些
「文革」中被破壞的珍貴文物清單1、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揚灰。 2、造字者倉頡的墓園被毀,改造成了「烈士陵園」。 3、山西舜帝陵被毀,墓冢掛上了大喇叭。 4、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大禹廟被拆毀,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爛,頭顱齊頸部截斷,放在平板車上遊街示眾。 5、世界佛教第一至寶,佛祖釋尊在世時親自開光的三聖像之一八歲等身像被搗毀面目。 6、孔子的墳墓被鏟平,挖掘,「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廟碑被砸碎了,孔廟中的泥胎塑像被搗毀。孔子的七十六代孫令貽的墳墓被掘開。 7、和縣烏江畔項羽的霸王廟、虞姬廟和虞姬墓,香火延續兩千年,「橫掃」之後,廟、墓皆被砸成一片廢墟。「文革」後去霸王廟的憑吊者,見到的只是半埋在土裡半露在地上的石獅子。 8、在橫掃一切的風暴中,霍去病的霍陵也遭了殃,香燭、簽筒被打爛之外,霍去病的塑像也毀於一旦。 9、頤和園佛香閣被砸,大佛被毀。 10、王陽明文廟和王文成公祠兩組建築包括王陽明的塑像,全部在「文革」中被平毀無遺。 11、古城太原的新任市委書記三把火,第一把是砸廟宇,全市一百九十處廟宇古跡,除十幾處可保留外,通通毀掉。他一聲令下,一百多處古跡在一天之內全部毀掉。山西省博物館館長聞訊趕到芳林寺,只撿回一包泥塑人頭。 12、醫聖張仲景的塑像被搗毀,墓亭、石碑被砸爛,「張仲景紀念館」的展覽品也被洗劫一空。「醫聖祠」已不復存在。 13、河南南陽諸葛亮的「諸葛草廬」(又名武侯祠)的「千古人龍」、「漢昭烈皇帝三顧處」、「文韜武略」三道石坊及人物塑像、祠存明成化年間塑造的十八尊琉璃羅漢全部被搗毀,殿宇飾物被砸掉,珍藏的清康熙《龍崗志》、《忠武志》木刻文版被焚燒。 14、漢中勉縣「古定軍山」石碑,也因諸葛亮是個「地主分子」而被砸毀。 15、書聖王羲之的陵墓及佔地二十畝的金庭觀幾乎全部被毀,只剩下右軍祠前幾株千年古柏陪伴書聖失去了居所的亡魂。 16、文成公主當年親自主持塑造的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二人的塑像(安放覺拉寺),被搗毀。 17、合肥人代代保護、年年祭掃的「包青天」墓,也毀於一旦。
㈣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文化遺產被外國人破壞
敦煌文化遺產被破壞嚴重。只不過,我國那些敦煌寶貝,外國人拿去也珍惜,都放在博物館的。
還有,明朝大部頭永樂大典,也被外國人幾乎全毀壞過。但實際,永樂大典的毀壞,還不真能全怪外國人。還在明朝中後期,到清朝時,這大書都已經遺失很多。根本不完整了。
㈤ 破壞文化遺產主要有哪些因素
破壞文化遺產的因素有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兩個方面:
一、人為因素完全是「人禍」,主要有:
1、大規模公共或私人工程的威脅。
2、城市或旅遊業迅速發展計劃造成的消失危險。
3、土地的使用變動或易主造成的破壞。
4、隨意擯棄。
5、武裝沖突的爆發或威脅。
二、自然因素由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大多是「天災」,主要有:
1、年久腐變,蛻變加劇。這是自然與人為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
2、災害和災變,如火災、地震、山崩、火山爆發、水位變動、洪水、海嘯等。
3、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變化。
(5)文化古跡遭到哪些破壞擴展閱讀:
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方法
1、延續歷史,傳承文化
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和價值,主要體現為獨特的創造性和對特定歷史時期文化的典型表現性。因此,保持真實性和整體性是兩個基本要素。應在遺產地風貌區保護、文物修繕等方面注意堅持這兩條原則,防止過度開發、「修舊如新」等傾向。
2、明確管理主體,加快遺產保護立法
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是目前做好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法律依據,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好。北京市已公布《長城保護管理辦法》,使長城保護在法制建設上大大前進一步。其他遺產地的專項立法亦應加快步伐,使遺產保護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3、合理開發,適度利用。
強調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性、社會公益性和傳世性,已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家的共識。在這方面,應盡快「與世界接軌」,堅決扭轉將世界遺產的性質界定成「旅遊資源」的錯誤傾向,更不能將遺產保護地變成經濟開發區。應限定每天的參觀人數,更新「單純追求門票收入」等陳舊管理理念。
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區縣應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放寬眼界,大膽決策,逐步通過體制和機制改革,改變公益性管理單位差額補貼的經濟運行方式,保護經費由政府全額撥款,從根本上解決長期保護與眼前利用間的矛盾。
4、加強研究,擴大宣傳教育。
世界遺產保護是群眾性事業,應擴大宣傳,積極發動和吸引更多的人共同參與。應重視和發揮志願者及民間社會組織在遺產保護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發揮首都優勢,整合中央和地方科研力量,開展對各遺產地乃至整個世界遺產保護事業的研究,組織編纂出版一批有較高理論價值的專著;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提高保護、珍愛祖國文化遺產的自覺意識。
5、作好後備項目的申遺准備工作
在防止「重申輕保」偏向的同時,要作好新項目申遺的准備工作,「以申促保,以保備申」,使申遺的准備工作做得更加扎實、有序。
㈥ 求幾個文物被人破壞的事例
文物大省山西公布十起嚴重破壞偷盜文物案例:
一、榆次市貓兒嶺古墓葬損毀事件。1983年,原榆次市政府在拓通貓兒嶺公路、建設十里長街工程中,未經文物行政部門批准,動用大型機械盲目施工,使235座古墓葬遭到嚴重破壞,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二、長治市長子縣崇慶寺彩塑佛像被盜案。1991年12月,犯罪分子劉文忠糾集趙福鎖等人,兩次盜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子崇慶寺彩塑頭像12尊,損毀佛像3尊,破獲此案後,主犯劉文忠被判死刑,被盜文物全部追回。
三、晉中市靈石縣資壽寺佛頭被盜案。1993年12月,以李全才為首的4名犯罪分子,翻牆竄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石縣資壽寺,盜割彩塑佛頭18尊走私到境外。該案偵破後,參與盜竊、走私佛頭的犯罪分子全部被判刑,被盜佛頭由台灣陳永泰先生花巨資購回,捐獻給資壽寺。
四、臨汾市浮山縣博物館庫管員監守自盜案。2003年6月,浮山縣博物館館藏一級文物「萬字元號座佛像」被盜,經公安機關偵查,系該館庫管員將25件文物分批盜賣,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犯罪分子賈生傑被判處無期徒刑。
五、臨汾市洪洞縣仁文學校在廣勝寺保護范圍內違法建教學樓案。2003年,臨汾市洪洞縣仁文學校擅自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勝寺保護范圍內違法建教學樓,對廣勝寺的整體風貌造成破壞,被依法處罰50萬元。
六、運城市平陸縣村民馬黨治損毀前庄遺址案。2004年7月,平陸縣坡底鄉向陽村村民馬黨治,在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庄遺址上,動用大型機械強行挖掘作業,堆放礦石,拒不執行文物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此案當地公安機關已偵查終結,檢察機關已向法院提起公訴。
七、臨汾市原民康制葯廠非法建樓損毀古城牆案。2005年5月,臨汾市原民康制葯廠建設住宅樓過程中,損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臨汾古城牆100餘米,造成十分惡劣的社會影響。
八、大同市天鎮縣村民張裕在沙梁坡漢墓群違法采礦案。2005年9月,天鎮縣南河堡鄉南園村村民張裕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沙梁坡漢墓群保護范圍內動用挖掘機,大規模私挖鐵礦石,致使古墓群及其原生景觀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九、忻州市偏關縣文化局違法審批在偏頭關遺址建房案。2006年9月,偏關縣文化局等部門違法批准北城村某村民在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偏頭關東城牆遺址翻蓋新房,致使城牆遺址再次遭到破壞。
十、運城市芮城縣宗教局在壽聖寺違法建築事件。2004年-2007年,芮城縣宗教局違反《文物保護法》,未經文物行政部門批准,擅自在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壽聖寺的保護范圍內新建大殿、山門等建築,對壽聖寺的整體風貌造成破壞,影響了文物保護單位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㈦ 文物古跡遭破壞的事情
陝西地震重災區漢中市縣(區)多處文物古跡遭破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22日 來源:新華社
【字體:大 中 小】
【E-mail推薦
】
新華社西安5月22日電(記者耿凌楠、張軍)記者日前從陝西地震重災區漢中市一些縣(區)文物部門了解到,此次震災導致漢中市一些文物古跡受損嚴重,特別是略陽、寧強兩縣,多處文物古跡遭到破壞。
記者21日在地處川、陝、甘三省交界處的寧強縣青木川鎮看到,地震導致這個鎮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魏氏大院部分屋脊和牆面開裂坍塌,周圍一片狼藉。據了解,魏氏大院是民國年間當地鄉紳魏輔唐所建,現存兩處,地震前保存完好度達85%。青木川鎮鎮長何國民告訴記者,除魏氏大院外,建於明成化年間、長800多米的「回龍場」古街也遭到破壞。由於餘震不斷,這些古跡的保護狀況令人擔憂。
略陽縣境內也有多處文物古跡受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岩寺有「小碑林」之稱,珍藏歷代摩崖石刻達130餘通,部分碑刻被震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神廟,是長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氐羌族文化遺址,震後牆體出現裂縫。據統計,此次地震中,略陽縣的4個文物保護單位遭受經濟損失達193萬元。
㈧ 中國有哪些古建築已被破壞(註:要有破壞的情況)
揚州唐城遺址部分古城牆和護城河遭破壞
炸山採石危及陝西唐陵遺址 唐十八陵多已被破壞
安徽宿州煤礦修鐵路破壞近百平米文物遺址
河南800公里楚長城遺址遭人為破壞損毀殆盡
鄭州商代都城遺址私搭亂建破壞嚴重
江蘇13座宋元糧倉被毀建樓盤 曾列去年十大考古
京滬高鐵工地商周遺址遭施工隊破壞
安徽宿州煤礦修鐵路破壞近百平米文物遺址
重慶3000年前商周遺址已遭毀滅性破壞
甘肅馬家屲村新石器文化遺址遭大量盜挖
陝西洋縣唐代公主墓遺址遭破壞
寧波市細菌戰遺址紀念碑遭破壞
南京商周遺址遭到野蠻破壞
內蒙包頭趙長城遺址遭破壞 長城粗放保護待改變
專家稱樓蘭遺址因人為破壞20年後可能消失
會寧府遺址植被遭破壞 古城牆30年矮一米多
錢學森回國建立首批實驗室被夷為平地
㈨ 有哪些名勝古跡被破壞,400字
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地環繞在圓明園周圍。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有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鋒夕照,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等。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台、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築,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圓明園不但建築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 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灰燼。
㈩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遭到了破壞
圓明園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