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儒家文化是哪個皇帝推行的

儒家文化是哪個皇帝推行的

發布時間:2022-07-19 16:27:19

Ⅰ 第一個用儒家學說統一思想的皇帝是誰

漢武帝劉徹是第一個用儒家學說統一思想的皇帝

Ⅱ 儒家學說確立為封建正統思想的皇帝是誰

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從此,儒家學說被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
故選B.

Ⅲ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哪位皇帝施行的統治策略

漢武帝劉徹

歷史背景

漢初,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經濟上實行輕徭薄賦。在思想上,主張清靜無為和刑名之學的黃老學說受到重視。武帝即位時,從政治上和經濟上進一步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已成為封建統治者的迫切需要。主張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已不能滿足上述政治需要,更與漢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觸;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顯然與武帝時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南北邊境不寧;王國威脅中央;土地兼並劇烈,階級矛盾激化)相適應。於是,在思想領域,儒家終於取代了道家的統治地位。

內容

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政治上「大一統」的需要,更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董仲舒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為了加強君權,董仲舒宣揚「君權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一個國君的統治是由於天命,這就為君王行使皇帝的權威有了合法的根據;但同時又對君王的權威施加了某種限制:皇帝必須時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現,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董仲舒對為人處世標准,提出「三綱五常」,提倡孝道,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種為人處世的道德標准。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西漢武帝實行的封建思想統治政策,也是儒學在中國文化中居於統治地位的標志。獨尊儒術以後,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發展,成為此後二千年間統治人民的正統思想。

Ⅳ 遵循儒家思想的皇帝,比如漢武帝劉徹

呵呵...
劉徹是典型的外儒內法。儒家倡導建立王道社會,優先保障民生,最鄙視好戰的獨夫,劉徹偏偏窮兵黷武,剝削百姓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儒家倡導以德治國,劉徹最熱愛酷刑,給劉徹當牛做馬做出過傑出貢獻的大臣甚至發小,除了衛青無可挑剔、霍去病早死外幾乎沒人有「善終」;儒家倡導基於人性考慮問題,劉徹弄出了個禍害中國幾千年的「天賦人權」。
尊重人、民生為先、仁義治天下,整個中國歷史上最符合標準的其實是個不起眼的皇帝:宋仁宗。但仁宗年間唐宋八大家誕生六個,宋朝富庶到讓遼朝皇帝感慨「下輩子想到宋國為帝」,多餘的我也不多說了。你是想要戰功卓越而民不聊生的政策,還是不尚戰爭卻開放、文明、先進的政策?我相信歷史最終會給出明確的答案!

Ⅳ 漢朝哪位皇帝開始用儒家思想作為治國思想這對中國社會產生什麼重大影響

漢武帝
影響: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與主導地位,使得專制「大一統」的思想作為一種主流意識形態成為定型,而作為一種成熟的制度亦同樣成為定型;是他完成了專制政治結構的基本工程,所謂「內聖外王」,剛柔相濟,人治社會的政治理想第一次因為有了一套完備的仕進制度而得以確立;是他使得大家族的生活方式成為一個社會牢固、安定的勢力,並進一步推而廣之,最終使之成為整個宗法制國家的基礎。
不過,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固然自有其進步意義,但它對歷史的負面影響卻也同樣不容忽視,像專制「大一統」的思想固然能夠增強民族之間的凝聚力,但同時卻也將專制集權推向了登峰造極之地步;大家族的生活方式雖然的確成為超穩定社會之基石,但同時也使得人治政治成為兩千年不變之定式;至於漢武帝時代連年不斷的戰爭與攻伐,則更是造成了社會動盪、民不聊生之惡劣後果,其間利弊得失,自是一言難盡。

Ⅵ 儒家思想在哪個朝代開始統治中國思想界

中國春秋末期孔子創立的學派。在先秦,儒家在諸子百家中為較大學派。秦代時「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漢初崇尚黃老,儒家一度消沉。西漢時,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對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後,直至五四運動之前的2000多年間,儒家思想一直統治中國學術界,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延續時間最久。

儒家思想統治中國長達2000餘年之久。儒家的創始人孔子被封建統治者尊為聖人,儒家學派在漫長的歷史中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對陶冶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都作出過光輝的貢獻,但也因為長期被封建統治者利用,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儒家思想逐步變成了封建統治階級禁錮人們思想的枷鎖,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

Ⅶ 儒學獨尊的局面是西漢哪個皇帝確立的

儒學獨尊的局面是西漢漢武帝確立的。
漢武帝採取董仲舒的」獨尊儒術「。第一,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排斥,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太學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以儒家五經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學說。「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在中華傳統文化舞台上獨領風騷兩千餘年,受到歷代統治者所推崇。但是漢武帝並非限制其他各家的發展,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發展儒法結合,即所謂的「儒表法里」。比如夏侯始昌既研習儒家又通曉陰陽五行家;宰相公孫弘兼治儒法兩家;主父偃以縱橫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馬談司馬遷以黃老學說起家。

Ⅷ 漢武帝為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礎,其主要的貢獻是什麼

漢武帝被很多人稱為最偉大的皇帝,非常偉大的統治者,而他為了儒家思想做出了極其大的貢獻,尤其是他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而這一舉措,對於儒學的發展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

三、漢武帝的一生是非常偉大的一生,他也完成了全國的統一,擁有著雄才大略,在他的統治生涯之內,不斷對外用兵開疆拓土,並且將道家思想看作無為政治,將儒家學說放到了主流文化,通過漢武帝的不斷努力,最終形成了大漢王朝的極盛時期,並且還派出使者溝通西域,正式的打通了絲綢之路,在那個時代就促進了中國和西方各個方面的交流,在中國歷史上屬於首次,歷史意義非常重大,很多人之認為漢武帝非常偉大,就是因為他創造的局面是後人根本就無法繼續的。

Ⅸ 漢武帝劉徹為什麼會大力推崇儒家

漢武帝劉徹之所以會大力推崇儒家,其根本原因就是統一的西漢帝國需要統一的思想統一帝國的君主的權力需要高度集中

漢朝的皇帝其實並不喜歡儒生。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就不喜歡讀書人,當有儒生前來求見的時候,他就跑過去拽下儒生的帽子,當眾往帽子里撒尿。與儒生說話的時候,更是經常破口大罵。有一個叫酈食其[lì yì jī]的讀書人前來拜見劉邦,劉邦就叉開兩腿坐在床上,讓兩個女人給他洗腳。要知道,秦漢時候的褲子都是開襠褲,雙腿叉開是極其不不雅的姿勢,更是對別人的不尊重或蔑視。比如,荊軻刺秦失敗後,就是身子靠著柱子,像簸箕一樣地張開兩腿坐在地上痛罵秦王的。

為什麼儒家就適合做統治思想?

這是因為,只有儒家是維護君主制度。當然,法家也維護君主制度,但是法家要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而儒家卻說「君為臣綱,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樣一來,儒家就將皇帝推到了絕對權威的位置。

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

閱讀全文

與儒家文化是哪個皇帝推行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