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湛江有哪些旅遊景點
特呈島:
又稱「紅島」,紅土地、紅怪石、紅樹林、紅杜鵑、紅磚路……終年平均氣溫在21—22度之間,四季如春。島上有近百棵參天古榕和斷續分布的熱帶灌叢,沙灘3公里,且沿岸有近千畝受國家保護的天然紅樹林。
天然紅樹林保護區:
呈帶狀散式分布在廣東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島沿海灘塗上,是除海南島外我國紅樹植物種類最多的地區。此外,保護區內擁有數量和種類眾多的鶴類、鸛類、鷺類等水禽及其它濕地動物,
雷祖祠:
古稱「雷崗聳異」,位於雷州古城西南的英榜山,為雷陽八景之一,始建於貞觀16年,是紀念雷州首任刺史陳文玉公的祠堂,現祠為明代重修,北構南趨,佔地1萬多平方米,是嶺南最具規模的祠堂之一。祠內藏有五代石像、乾隆御書匾額及歷代碑刻,另存歷代顯宦名流的文墨,如寇準的詩、東坡的賦和李綱的題碑等,堪稱文物之瑰寶。
天寧寺:
又稱「天寧壽禪寺」,位於雷州城西湖路,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全寺共有50多間屋舍,佔地5000多平方米,是雷州半島第一古剎,也是嶺南歷史較久,規模較大的名寺之一。
三元塔:
又稱啟秀塔,「雷陽八景之一」,建於明萬曆43年,塔八觚九級,高57米,內樓17層,疊磚作檐,繞廊有欄。登上塔頂,但見八角飛檐上掛著風鈴,微風吹過,發出叮當聲響;極目遠眺,可見水天相接,滄海桑田;俯瞰塔下,盡覽雷城街道縱橫,樓舍萬間,領略「登臨幾度生秋光,萬咫尺身依日光月」的意境。
湖光岩:
面積4.7平方公里,湖面略呈心形,湖底呈漏斗狀,平均水深18米,最深處達40米,錐底有一洞,口徑1米左右,深不可測,「湖中無落葉」、「湖區無青蛙」兩個奇特之謎至今尚未被解。湖的四周環山,岩脈裸露,經侵蝕風化後的岩壁峭立,岩穴、岩洞密布,野樹盤纏,藤蘿蔓垂,景色令人陶醉。據科學考證,湖光岩是20萬年前火山爆發的遺址,地質學稱為「瑪珥湖」,目前世界上僅存兩個。
硇洲燈塔:
位於硇洲島,是世界僅有的兩座水晶磨鏡燈塔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燈塔之一,塔高23米,底寬5米,頂寬4米,整個塔由麻石砌成(其實是不用泥漿而是一塊塊壘起來),石塊之間非常吻合,渾然一體。它像倫敦和好望角的燈塔一樣,至今仍可為船隻引航。
東海島:
中國第五大島,省級旅遊度假區,距市區約40公里,海面遼闊、海水清澈、海灘潔凈,擁有近28公里長、寬100-300米的中國第一長沙灘(據說僅次於澳洲的黃金海岸,世界第二)。海岸種有5000多畝防護林,被譽為南海綠色長城;海沙粗細適中無泥,其松軟度可與北戴河、芭堤雅媲美。還可乘玩輕型航空飛機、海上摩托艇、空中拉傘、沙灘跑車等,與當地漁民一道拉大網,品嘗海鮮。
寸金橋公園:
坐落赤坎區西側,是湛江市最大的亞熱帶園林式公園,因鄰近寸金橋而得名,橋名含中華國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敵侵佔之意,以紀念1898年湛江人民抗法斗爭的英雄事跡,公園中心廣場屹立著抗法英雄的塑像。
海濱公園:
位於霞山區東北角海濱,富有亞熱帶海洋風光,被稱為湛江的「城市客廳」,時代廣場就是公園的大門,為歐式建築風格,由20根圓柱頂起一弧形柱廊,描繪了湛江的百年歷史,成為湛江市新的城市標志。
觀海長廊:
觀海長廊有兩條,一條在海濱公園,一條在赤坎灣,長廊綠草油油,花草芬芳,成為人們休閑觀光的好去外。在長廊上漫步,海浪在跳,海風在拂,白雲在飄,令人心曠神怡,特別是夏秋之夜,吹海風,聽海濤,數天星,更是夢中景緻。
徐聞珊瑚礁保護區:
位於徐聞縣西部角尾鄉和西連鎮沿海,是中國目前連片面積最大、種類集中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珊瑚礁自然資源,也是中國大陸沿岸唯一發育和保存的現代珊瑚岸礁。珊瑚品種已鑒定辨認的有2目17科49種,尚待鑒別的有2種,其中不乏珍稀種類,有些品種甚至是國內首次發現。
海洋大學:
廣東目前唯一的海洋學科綜合性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有鯨類、魚類、貝殼、海藻類以及其他水生生物等9間陳列室,存放標本近3000種,來自西沙、南沙等海域,其中一塊水生物化石標本來自珠穆朗瑪峰。
⑵ 湛江有那些美麗的風景
湛江市,舊稱廣州灣,是一個富有亞熱帶風光的美麗海港城市,1984年被國務院定為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十四個沿海城市之一。現轄雷州、廉江、吳川三個縣級市和徐聞、遂溪兩個縣以及赤坎、霞山、坡頭、麻章四個區,有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5省級開發試驗區。全市有105個鄉鎮、21個街道辦事處、1541個村民委員會。全市總面積12470多平方公里,總人口657.14萬。
湛江市位於中國大陸的最南端,北緯20°15′----21°55′,東經109 °40′----110°55′,東出南海,西臨北部灣,南與海南省相望,北靠大西南,居粵、瓊、桂三省、區交匯點。是海南島通往大陸的必經之地,是中國大西南主要出海通道,是我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大洋州和中東航程最短的對外貿易口岸,在亞太經濟圈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湛江市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盛產水稻、糖蔗、橡膠、劍麻、 香茅、咖啡、紅江橙、菠蘿、西瓜、香蕉、龍眼、荔枝、芒果以及北運菜等,其中糖蔗種植面積173.2萬畝,產量佔全國七分之一,是全國糖類基地之一。湛江紅江橙被列為「國宴佳果」。海產資源十分豐富。盛產珍珠、鮑魚、對蝦、龍蝦、膏蟹、蚝、江瑤柱、石斑魚、馬鮫魚、紅魚、墨魚等優質海產品兩百多種。湛江陸地有豐富的金銀礦、金紅石、鈦鐵礦、鋯英砂、石灰石、高嶺土、硅藻土、膨潤土、花崗石、瓷土等礦產三十多種。總部設在湛江的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南海西部公司,已從全面勘探進入開采階段。
在改革開放中,湛江市從實際出發,發揮優勢,努力實施港口經濟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農業已建有農作、水果、畜牧、水業形成以汽車、家電、化工、輕紡、製糖、食品、造紙、建材為主的工業體系。外經、外貿、文教、科技、衛生、體育等各方面也迅速發展。1999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379.74億元人民幣(當年價,下同),比上年增長5.4%;全市工業總產值369.46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降5.6%;農業總產值172.6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降6.1%。
本市海洋觀景富南中國海的迷人魅力。岸線綿長曲折,近海水深浪靜,海水透明度高,水底景色優美,適於開發潛水旅遊;眾多的島嶼具亞熱帶風光,為優良的海濱浴場和度假、避暑勝地。火山觀景,有火山錐、火山島多處,其中市郊湖光岩為我國現存三個完整的火山口湖之一,風景幽美;火山島硇洲島是綜合性很強的旅遊島,東海島龍水嶺、遂溪筆架嶺、雷州調風仙人洞等,都有奇特秀麗的火山觀景,可供開發;此外,歷史文化名城雷州城文物古跡眾多,還有具亞熱帶特色的城市風光,豐富的熱帶、亞熱帶作物和豐盛的南海水產品等,均是取之不盡的旅遊資源。
展望未來,前程似錦。「十五」期間,湛江將抓住機遇,堅持以改革開放促發展,深入實施港口發展戰略,充分發展湛江的港口優勢和區域優勢。大力拓展國內外的經濟合作,熱誠歡迎國內外各界朋友來湛江投資建設、興辦實業、加強貿易、探親訪友、觀光旅遊。共同把湛江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城市。
⑶ 湛江有哪些近代史
1899年11月16日中法簽定《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灣)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范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從此,廣州灣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域。其范圍:南部由原遂溪縣屬的通明港起向北至新圩沿官路為界至志滿,轉向東北至赤坎以北、福建村以南分中為界向東出海面,橫過調順島北邊水面至吳川縣屬的兜離窩登岸,再向東至西炮台河面分中出海,距陸地3海裏海面起,向南沿硇洲島、東海島外海面直至通明港外3海裏海面止;陸地總面積518平方公里。首府初設於麻斜市;1911年廢麻斜市,行政首府遷西營市(今霞山),並設赤坎市。
1943年2月21日,日、法簽訂《共同防禦廣州灣協議》,廣州灣被日本佔領。抗日戰爭勝利後,於1945年9月21日,中華民國政府收回法國殖民地廣州灣,8月22日,廣東省政府奉國民政府令,以廣州灣原范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
⑷ 湛江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元宵節:也就是農歷正月十五,為湛江最有特色的民間傳統節日。元宵活動歷史較長,古時雷州慶元宵尤如朝廷大典一樣隆重。傳統的元宵節以游神為中心內容,現在的內容則豐富得多。
清明節:景色清明,是人們「追遠」的傳統節日。湛江市清明掃墓「拜山」,城鄉皆同,大多集中於清明日,亦有在清明前後數天。
端午節:即五月初五節,湛江本地民間一般作為「驅邪鎮惡」之節。從初一開始,農村群眾大多在居家門楣上插艾條以「驅邪」,到初五亦有部分人在 小孩子胸前掛香符。在城市,從初一開始大街小巷賣艾枝、草葯,市民紛紛搶購插門及煮水洗澡,洗澡一般定在12時整。
⑸ 湛江有什麼名勝古跡
(1)寸金橋公園
寸金橋,坐落在赤坎區西側。始建於1925年,原為遂溪麻章區紳民所建。橋名含中華國土寸 土寸金,不容外敵侵佔之意,以紀念1898年當地人民的抗法斗爭。1959年重修,重修後的寸 金橋為水泥鋪面單孔石橋,長19米、寬12米,兩側各立欄 柱18根,橋西頭立碑一方,記抗法斗爭事跡始末,1964年2月國家領導人董必武來湛,為橋 題詩:「不甘俯首所瓜分,抗法人民組義軍,黃略麻章皆創敵,寸金橋頭自由雲」。郭沫若 也有「一寸河山一寸金」的詩句。 1986年7月,市人民政府再修寸金橋,橋寬擴至22米、伸長24米,為水泥鋼筋結構。橋兩頭分別豎碑一方,碑上分別記載董必武「寸金橋」手跡和郭沫若「一寸河山一寸金」詩句手跡,寸金橋為湛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寸金橋兩側為寸金橋公園,全橋恰好橫跨寸金橋公園而過。 寸金橋公園位於赤坎區西部,建於1958年,原名「西山公園」、「人民公園」。1981年3月 ,以紀念湛江人民抗法斗爭的英雄事跡而改名。
(2) 硇洲古韻——硇洲燈塔 在中國的南海邊有一個硇洲島,硇洲島上有一座百年古燈塔——硇洲燈塔。此燈塔是世界目 前僅有的二座水晶磨鏡燈塔之一(與英國倫敦燈塔齊名),也是世界目前的三大燈塔之一。 硇洲島,是國家級試點鎮中唯一的海島鎮,全島陸地面積5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3.98公里 ,是湛江港的天然屏障。硇洲島是湛江市的島外之島,風景秀麗,一年四季氣候宜人。這里 人傑地靈,物產豐富,盛產聞名世界的硇洲鮑魚、龍蝦等名貴水產。此外,其人文歷史景觀 及自然景觀還有:宋王井、竇振彪墓、那晏海石灘、東海頭海底世界、津前天後宮等。 硇洲燈塔便是這風情獨特的島上的一大景觀。燈塔建於1898年,位於硇洲島海拔81.6米的馬 鞍山上,高23米,底寬5米,頂寬4米,整個塔由麻石疊砌而成。塔的頂部是燈座室,水晶磨 鏡就是在這里以水平方向放射,射程為26海里。 硇洲燈塔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倫敦和好望角燈塔一樣,飲譽世界。它洋為中用 ,集古跡與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一體,在浩瀚南海上放射出燦爛的光芒,照耀著來往船隻的航道。 硇洲燈塔是國家級航海標志。
(3)湖光岩
湖光岩位於湛江市西南20公里,湖光鎮北西4公里,歸湛江霞山區管轄。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包括湖光岩及其北東面的交椅嶺,東 面的湛江江海洋學校,南面到湛江糖廠,西邊以山狗吼至拱橋村為界,北面到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面積約22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火山口及湖周圍的環形火山丘地質遺跡為主。
湖光岩又稱瑪珥湖,目前世界上僅有兩個,另一個在德國。湖水由地下礦泉水匯聚而成,水 質清凈,富含微量元素,且具有神奇的自我凈化功能,整個湖面無蛇無蛙,落葉無影無蹤, 還有龍魚神龜出沒的奇聞。湖面水平如鏡,因而古稱「鏡湖」;出家人稱湖水為「聖水」, 所以又稱「凈湖」
火山口湖近似園形,東西方向最長1.9公里,南北方向最寬1.4公里,面積約2.30平方公里,分東西兩湖,東湖小,西湖大,湖水水面標高23米,湖底標高1.0米,湖水最大深度22米(1997年3月測)湖水溫度從上到下逐漸降低,由27℃到17℃,湖水水質較好,清澈透明。環形火山丘呈封閉式圍繞火山口湖,海撥高度在40米到90米之間,主要由火山碎屑岩構成,環形火山丘在臨湖一側常形成懸崖陡壁,外側則為平緩的山坡。
距今15萬年前湖光岩火山爆發後,火山口窪地積水成湖。噴發堆積物保存十分完整,噴發物的各種流動構造非常明顯,成岩後受斷裂構造破壞,隨處可見,為研究火山成岩作用,新構造運動提供了充分的依據。湖光岩是目前國內發現的較為典型的「瑪爾湖」,世界上較為罕見,湖光岩瑪爾湖湖底沉積物厚50米,它真實的記錄了地球近代10多萬年以來古氣候、古環境的變化情況,是我國研究瑪爾式火山噴發和瑪爾湖形成機理極好的場所。
⑹ 湛江的歷史建築有哪些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維多爾天主教堂、法國廣州灣警察署舊址、廣州灣商會會館、赤坎工人文化宮
⑺ 湛江民俗文化有哪些
湛江有鄉土濃郁的民俗風情,每逢新春、端午、中秋、重陽佳節,雷州半島大地,到處都充滿著濃郁的節日氣氛。主要有:吳川飄色、泥塑、花橋、單人木偶戲,東海島的人龍舞、廉江城的舞雄鷹、烏石鎮的舞蜈蚣、安鋪鎮的會八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