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非遺文化街有什麼感受

非遺文化街有什麼感受

發布時間:2022-07-20 02:06:33

1. 600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體會和感想的作文

五千年歲月的洗禮,五千年情感的積淀,五千年智慧的凝聚。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的黃河文明,一道割捨不了的古韻情懷,一份沉甸甸的歷史傳承,永駐心間。
——題記
當瑪雅文明隱沒於未知的空間,當古巴比倫王朝終結於漫漫硝煙,當古羅馬斗獸場成為永久的遙想,當古埃及金字塔化身為玄妙的謎團……惟有你,依舊昂首挺胸,屹立於世界東方。挺過戰火,挺過飢荒,你步伐堅定,意志堅韌,你教我怎能不為你傾心——偉大的中華,偉大的傳統,偉大的文化!
但如今,對於你,我在喝彩之時更多了份感傷——熬過了無數的苦難,為何你要在繁縻的花開間獨自黯然的凋零呢?為何你要在這和平的年代裡緩慢而沉重的邁向終點呢?是為了不成為科技發展的絆腳石,讓十三億中華兒女過上更富裕的日子嗎?抑或是,我們這些做兒女的為了追求那份物質的滿足而無情的犧牲了你,讓你不得不與我們含淚訣別?
不難發現,國畫正與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毛筆早被滑鼠排擠到書架的角落,茶道在中原土地上逐漸失落:它們卻在異域文化里日漸興起,蓬勃發展。原來是我們的淡忘讓你「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不難了解,一排滿載美食的搖船,滿足了遊人們的舌頭,卻破壞了滿載詩情畫意的西湖水澄澈的美麗;如日中天的旅遊熱,將旅行社的口袋染成了金色,卻給麗江古城的寧謐漆上了無法退卻的烏黑……原來是我們的過度開發讓你「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外來的敵人再強大也不曾將你擊倒,你悉心呵護的兒女卻輕易的將你傷得體無完膚;你賜予了我們文明後裔的光環,我們卻在無知迷茫的腳步里將之粉碎。偉大的傳統文化,請等等懷著無盡歉意的十三億中華兒女吧!時間換得了科技的發展卻喚不回消逝的文明,金錢彌補得了物質的匱乏卻豐富不了虛空的精神。你已給我們造就了無可比擬的財富,所以,我們難道不應該放慢追逐科技的腳步,去撿起心靈深處關於你的記憶;我們難道不應該淡卻金錢至上的觀點,去治癒你那血淋淋的創傷么?現在,我們懷著讓你在未來的五千年、五萬年乃至五億年的時間里依然君臨天下的決心去彌補我們的過錯,這樣,你會停止呻吟,重舒眉頭,展露笑顏,永遠相隨在我們的左右嗎?
所以,請等等我們吧,不要就這樣離我們而去。把根紮下,心靈之花會璨然綻放;把根紮下,民族之樹會枝繁葉茂。

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10月17日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定義,即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保護文化遺產,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是連結民族情感紐帶、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礎,也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前提。在2006年6月10日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前夕,文化部公布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標識。2007年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據悉,文化部將與教育部等部門協商,計劃將「非遺」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非遺」納入中小學課程,組織「非遺」進大學等,使青少年近距離感受和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我黨十七大報告也特別提到,要加強對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對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鑒於廣大中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不多,特設置作文訓練題目,兼以審題指導,同時附錄學生習作及簡要評點,以期引起中學師生的重視。

2. 參加非遺館作文

聽說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成都舉行了?這次,我跟爸爸也去養養眼。
一路上,我按奈不住激動的心情,「什麼時候到?」這句話是我問的最多的了。
終於到了。但是,這里太大了,我們有沒有地圖,怎麼辦?沒法子,只好跟著爸爸亂走。一路上,樹木成蔭,連成一片綠海;路邊的花兒五顏六色,爭奇斗艷,真是「千朵萬朵壓枝低」啊!
走了好長一段路,我們來到了一個非常復古的大門前。「百家宴…..」看著這三個讓人似懂非懂的大字,我不禁念了出來。「什麼意思?」也許是好奇心在作怪,我拉著爸爸「闖」了進去。
剛走進去,我就聞到一大股食物的香味!「難不成這『百家宴』是賣吃的?」我在心裡自己問自己。
一路走來,我發現,這「百家宴」里的裝修還是挺仿古的。有些牆還是一塊一塊磚砌成的,兩塊磚之間,偶爾還能看到一丁點兒砌牆用的乳白色凝膠。
百家宴里的美食令人不不暇接,吃都吃不過來。我生怕自己被美食纏住,就連忙叫爸爸走了。
過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非遺博覽中心」。「咦,這怎麼像是根雕」?我看到一幅全是用樹根雕出來的書法作品,驚訝得不行。因為樹根是利用一定的天然美的根材,在掌握傳統根藝的基礎上,按照我國傳統書法的用筆方法和要求,創作出各種字體的漢字書法作品。是大自然與人類智慧的結晶。它也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湛。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曲藝館」。
這里展出的都是各個省的曲藝文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蘇州評彈」。它是以蘇州話為代表的吳語方言徒口講說表演的曲藝說書形式,流行於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包括上海大部分的吳語地區,與蘇州彈詞合稱「蘇州評彈」。
因為我的家鄉在江蘇和浙江,所以才對它特別有興趣!
緊接著,我們又來到了「醫葯館」。了解了「針灸」板塊。
「針灸」是咱們中國獨有的治療疾病手段。「九針」也是古代九種針法的統稱,同時出自於《黃帝內經》。
這次的非遺遊玩讓我感受至深,因為我在裡面了解了許多中國文化的精品,飽覽了三江五嶽的美食、特色和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活動。希望中國的文化能夠在世界上傳承,進步。能夠讓五千年的文明躍然呈現。

3. 學習了非遺課,我們有什麼收獲

一年的非遺教學下來,要說感受可能會有一些。按我的理解,非遺課的有效教學就是讓學生了解、領會、傳承。

一節課是否有效,老師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課前的教具、學具的准備,對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每次我都會先讀教材,為「預設」打好基礎。這樣才能體會教材蘊含的教學理念,然後高質量的傳達給學生。但是課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面對資源多彩的課堂,教師要扮好傾聽者、重組者、等待者、提升者這幾種角色,體現良好的教學素質,全面把握課堂,面向全體學生。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事業,學校教育是傳承非遺的主要途徑與有效手段;同時,要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的,不僅要使非遺走進校園,還要走近學生,用焦建利教授的話來說:「今天,我們任何人,都可以藉助網路,向其他任何人學習我們想要學習的幾乎任何東西,只要你願意,你就和這個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

4. 體驗非遺文化,你的身邊有哪些非遺文化

體驗非遺文化,我身邊的非遺文化有剪紙、釀醋、社火等。因為我的家鄉的話是在山西,所以山西的話也會有比較多的這種非遺文化,本來山西的發展就是和原來的古人比較多的淵源。所以所留下的非議文化也比較多像是山西所獨特的這種戲曲或者是釀醋、剪紙這一類的都是山西的特色非遺文化,這種非文化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像我如果是平時看著這些非遺文化的話,可能不覺得怎麼樣,但是如果說能夠親自去參與到這種非遺文化的保護過程中肯定是會有其他的感覺的。

有些非遺文化在我們國家確實已經失傳了,或許知道的人只有一個兩個,但是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應該去保護我們國家的非遺文化體驗非遺文化,我身邊的非遺文化有剪紙、釀醋、社火等,其實這種非遺文化,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也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去做到用非遺保護我們的文化,保護我們的傳承保護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

5.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感想及如何傳承的建議

繼承與發展。 歸根到底還是要有非遺生存的文化環境。 離開了文化存在的環境,有些就只適合資料留存了。 有些文化環境改變的,也需要技藝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發展。

6. 非遺文化進校園觀後感作文1560字

今天,我們學校開展了第一屆非遺走進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
操場上人山人海,參加活動的有學校領導、社區幹部、同學家長、還要最重要的來賓——成都市文華藝術學校的哥哥姐姐們。
我們全校師生都來到了操場上。我們都穿上了整齊的校服,戴上了干凈的紅領巾,來迎接節目的開始。
首先上場的是雙節棍表演,然後由文華藝術學校的哥哥姐姐們表演給我們帶來的精彩的節目。我們看的目不轉睛,最精彩的是雜技表演,還有熊貓騎單車表演。他們的表演迎來了全校師生和家長熱烈的掌聲。
在五彩繽紛的絮紙花中節目落幕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操場回到教室吃飯了。

7. 有人說前門大街是非遺一條街,為什麼

這個說法主要是因為近些年前門大街陸陸續續開了很多非遺店面,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中心,安徽非遺館等,並且還有一些即將要開的比如河南非遺館,這些非遺館今年來也頗受遊客歡迎,所以就有了這個說法,但是前門大街是不會變成非遺一條街的。

而老字型大小一直是前門大街的特色,很多遊客來前門大街也是沖著老字型大小這個招牌來的,如果一旦把前門大街發展的側重點放在非遺的體驗的建設上,那麼多年來累積的口碑就會轟塌,並且還需要重新宣傳吸引人設,這對於前門大街實在是劃不來,所以,前門大街不可能成為非遺一條街。

8. 你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什麼感觸

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就跟文物一樣珍貴,但是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說是沒有具體形態的,因為它所指的其實就是一門手藝。但是由於這些手藝其實都是跟傳統有關,現在很多年輕人基本上都沒有見過了,大眾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也很少了,因此關注度很低,特別是不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人都在比較偏遠的山村,這里交通和交流都不方便,所以說也使得不少非遺慢慢的消失了。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了,就算有不少的年輕人對這些非遺感興趣,但是一想到生活的壓力,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或者心情可以靜下來慢慢的學習。如果想要好好的傳承,那麼至少需要讓傳承者以及學習的人無後顧之憂。

9. 談談你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看法

應正確看待非遺和文化產業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
我們應真正深入到民間非遺之中,以冷靜的、科學的、文化的眼光審視,從它歷史文化的原真、現在時的真實境況,再放眼它的今後與未來,問題並不小,而是很大。

歷史和傳統的東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人類就是從不斷的探索、借鑒和汲取歷史的養料中取得進步、贏得發展,沒有歷史和傳統就不會有今天。所以,我們應最大限度地積極去搜集、整理和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這是無可非議的,也是迫在眉睫的。尤其在當今科技高度發達、文化領域呈現豐富多元化的時代,很多傳統文化不被下一代接受,很難完整地自然地原生態地被傳承下來,也就要求我們需要花一定的力量和代價去挖掘和記錄下來。比如曾活躍在我縣好多地方的燈影戲、眉戶戲、甚至秦腔和其他曲藝,除了原演唱藝人,瀕臨失傳的邊緣。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佳途徑是「推陳出新」。「推陳出新」就是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並使它向新的方向發展(多指繼承文化遺產)。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不是簡單地原始地機械地挖掘、整理、記錄所有的傳統文化,而應該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現代科技緊密地結合起來,真正起到「推陳出新」的作用。
非遺面臨的問題很多:首先來自非遺載體的大量瓦解。其次是村落的解體還來自原有生活方式的改變與瓦解。三是傳承人的老化。四是非遺缺乏科學保護。五是不容迴避的是當初申遺的動機往往與政績掛鉤。

文章轉自——>>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文化交流互動門戶,中國傳承人之家—藝驛網(http://www.789179.com)

10.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積極的意義

主要有三個積極意義:1、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我們擁有一份文化自信和尊嚴。

今天流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經過了多少歲月的洗禮和人文的考驗,它們是我們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能量,它們不僅是我們的文化身份標識,同時也給予我們一份文化自信和尊嚴。如扎染技術、剪紙工藝等傳統手工藝,充滿人類智慧,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閱讀全文

與非遺文化街有什麼感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