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王小波引發什麼文化現象

王小波引發什麼文化現象

發布時間:2022-07-20 06:48:28

❶ 王小波《紅拂夜奔》想要表現的主題

李靖作為衛國公在菜地里躲藏,在象徵著文化處境的權力場域內,感到了極大的空虛,長時間地做愛還不足以排遣,以至於需要挖河來發泄多餘精力,在荒誕的性活動與怪異的行為背後暗指著知識分子在權力場域中從「人」到「非人」的靈肉異變過程。

對於李衛公,無論是挖河,還是做愛,都是他壓抑和空虛的體現,但過剩的經歷仍無法排遣,靈的「非人」表現在肉的「非人化」。以性為載體的情節,象徵了王小波以及知識分子們在特定的階段里的生存狀況,沒有事情可做,卻天天做事,做了事情,就是怕沒有事情做。

人之為人的本性,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肉體上,都已經發生了「非人」的轉化,王小波的批判意識,就在於此。而作為表現形式與表現載體的荒誕的性,就成為文化精神外在表象。

王小波的小說《紅拂夜奔》中,對元敘事的解構,體現了對知識分子文化命運的批判,暗指了知識分子文化價值的轉變以及知識分子精英身份的消解。戲謔的運用,體現了對知識分子文化處境的批判,指出了知識分子在價值慾望鏈條和權力鏈條下的被動驅策的壓抑處境。

性荒誕的描寫,主要在於批判知識分子的文化精神,從「人」到「非人」從「禁慾」到「縱欲」,批判了知識分子文化精神畸形的流變。

李靖作為在舊有的生存結構中奔走的具有獨立、自由精神的帶有某種重疊意義的形象,一方面彰顯了在夾縫中生存卻仍然具有蓬勃的生命熱情的游俠精神,另一方面也因顯示出了自由主義在面對中國已經有的生存結構時所面臨的困境而顯得意味深長、發人深思。

(1)王小波引發什麼文化現象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該書完成於1993年,作者時年四十一歲。王小波此時已辭去教職,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同年,他曾計劃將《紅拂夜奔》、《尋找無雙》和《革命時期的愛情》合編成《懷疑三部曲》,並尋找出版機會。

該書敘事風格受到法國史學大師費爾南·布羅代爾的《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的影響。《紅拂夜奔》取材自唐傳奇《虯髯公客傳》,作者是杜光庭。原故事在《紅拂夜奔》中被重新進行了誇張地演繹,加入了自己極其豐富的想像,包括對長安城的離奇描繪。

並增添了原著結局唐朝統一,李靖官至僕射,虯髯公入扶余國,殺其主自立之後的許多情節。該書是《青銅時代》三部作品中的一部,在王小波的《唐人筆記》中還有一個有所不同的版本。

2、作者簡介

王小波,1952年出生。他的作品被譽為「中國當代文壇最美的收獲」。自1997年4月11日去世後,他的作品被人們廣泛閱讀、關注、討論,並引發了「王小波熱」的文化現象。

主要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我的精神家園》、《沉默的大多數》、《黑鐵時代》、《地久天長》。紀念、評論集有《浪漫騎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畫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紅拂夜奔



❷ 如何客觀的評價王小波

王小波是中國富有創造性的作家之一,他是中國近半世紀的苦難和荒謬所結晶出來的天才。他的作品對 生活中所有的荒謬和苦難作出最徹底的反諷刺。他還做了從來沒有人想做和做也沒才力做到的事:他唾棄中國現代文學那種「軟」以及傷感和諂媚的傳統,而秉承羅素、伊塔洛·卡爾維諾他們的批判、思考的精神,同時把這個傳統和中國古代小說的游戲精神作了一個創造性的銜接。
《青銅時代》、《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是王小波的代表作,裡面可以說是他全部精華作品的總和。
《黃金時代》是以為背景展開的,講述的是知識分子在各種壓迫下,產生的一種反抗行為。《白銀時代》利用現實和虛擬交織,未來和過去穿梭,來體現生活的荒謬。《青銅時代》是以唐朝為背景的,講述的是唐朝時代的人們如何追尋自我,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做事。而且在小說中注入現代元素,歷史和未來交織,描寫古今中外的。
《時代三部曲》寫的是王小波對知識分子的出路的思考,描寫了知識分子從古至今的命運,寄託了對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種思考和憐憫。王小波作品的語言風格是幽默諷刺的,而且帶著個人特質的豐富想像,有著對人文的思考和關懷,有著極高的藝術水準。

❸ 我是個俗氣至頂的人,見山是山,見海是海,見花便是花.誰寫的

王小波寫的《愛你就像愛生命》

「我是個俗氣至頂的人,見山是山,見海是海,見花便是花。唯獨見了你,雲海開始翻湧,江潮開始澎湃,昆蟲的小觸須撓著全世界的癢。你無需開口,我和天地萬物便通通奔向你

(3)王小波引發什麼文化現象擴展閱讀


本書收錄了王小波與李銀河的「兩地書」,以及李銀河深情懷念王小波的三篇文章,並收錄二人的「媒人」《綠毛水怪》。再現了他們的愛與生活,是一部感動國人的愛情絕唱。

其中不僅有熱切、坦誠的情感表白,還有彼此對於書籍、詩歌乃至社會的看法,閃耀著理想與愛情的火花,令人動容。

《愛你就像愛生命》這個書名出自王小波李銀河一封未面世書信,一個人最珍貴的是生命,愛一個人如愛生命,這不能不說是對愛人最極致的愛戀。

自1977年,王小波與李銀河相識,開始書信往來,到80年代二人在國外求學,一直到90年代,王小波辭去職務成為自由撰稿人,1997年去世。這本書裝進了兩個人真摯純凈的愛情,也裝進了屬於他們的那個時代獨特的印記。

王小波:1952年出生。一個特立獨行的作家,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他的作品被譽為「中國當代文壇最美的收獲」。

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後,他的作品被人們廣泛閱讀、關注、討論,並引發了「王小波熱」的文化現象。主要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我的精神家園》、《沉默的大多數》、《黑鐵時代》等;紀念、評論集有:《浪漫騎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畫傳》。

李銀河,王小波的遺孀,1952年出生,北京人。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後。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她是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也是當今中國最著名的性社會學家之一

❹ 王小波現象是什麼意思

王小波生前兩獲聯合報中篇小說大獎,在海外華人文學界獲得普遍稱譽。但當其期望進入內地文壇體制時,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甚至出版作品都很困難。王小波在其小說集《黃金時代》的後記中坦承:「本書得以面世,多虧了不屈不撓的意志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必須說明,這些優秀的品質並非作者所有。鑒於出版這本書比寫這本書困難得多,所以假如本書有些可取之處,當歸於所有幫助出版它的朋友們。」 而1997年王小波遽然逝世,成為了王小波現象的開端。其作品被空前的傳播和接受,在民間與知識界都引起巨大反響,作品的發行量至21世紀仍為90年代小說家中的佼佼者。各種形式的王小波紀念會,作品研討會層出不窮,一時間王小波現象席捲文壇、文藝界與文學批評界。 王小波現象的爆破點在於其雜文,值得一提的是,其雜文在身前就曾經受到關注。評論界有把王小波熱比作陳寅恪熱之後,自由主義浪潮在中國的第二次博興。 關於王小波小說價值的技術性討論,主流批評界保持了異常的緘默。關於王小波小說價值的討論,在主流文學批評界一直處於邊緣化的地位。可以說,王小波現象的主要焦點在於其雜文以及其所宣揚的自由主義思潮。而其小說在文壇的地位與技術性討論,仍處於懸而不絕的地位。

❺ 有沒有人介紹一下王小波

王小波,一代著名作家,生前鮮為人知,死後聲名

廣播。
出版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我的精神家園》、《沉默的大多數》、《黑鐵時代》、《地久天長》;紀念、評論集有:《浪漫騎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畫傳》。

王小波,1952年出生於北京,並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工科大學生。其後,王小波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再學電腦,於統計系當助教,回國後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80年,他與李銀河結婚。
1995年,王小波的成名作《黃金時代》被當局查禁,甚至不準在國營的新華書店擺賣,可是卻受廣大的讀者和文學評論家贊賞。
事實上,《黃金時代》在個體戶書攤上已經售出六萬多冊,並且出版了台灣版和香港版,對此,《人民日報》海外版亦不得不承認:「這部小說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留學生偶一露面總會造成排隊閱讀的局面。」至於他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榮膺1997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入圍作品,使王小波成為在國際電影節為中國取得最佳編劇獎的第一人。
1997年4月10日在北京因心臟病猝死的王小波,被譽為中國的喬依斯兼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世界華語語文學界的重要獎項「台灣聯合報系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的中國大陸作家。

推薦看他的《紅拂夜奔》和《時代三部曲》都很不錯

❻ 王小波的簡介

王小波(1952-1997)當代著名學者、作家,漢族。他的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等,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入圍1997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
生前鮮為人知,死後聲名廣播。
王小波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後,他的作品幾乎全部出版。評論、紀念文章大量涌現,出現了「王小波熱」的文化現象。 出版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我的精神家園》、《沉默的大多數》、《黑鐵時代》、《地久天長》;紀念、評論集有:《浪漫騎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畫傳》。 一個嚴肅作家在死後兩年時間里,如此地被人們閱讀、關注、討論,應該說是十分罕見的,其中所蘊涵的文化意義是非常豐富的,而它所透露出來的一個基本信息就是,王小波為許許多多的人們深深地喜愛著。 王小波,1952年出生於北京,並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工科大學生。其後,王小波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再學電腦,於統計系當助教,回國後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80年,他與李銀河結婚。 1995年,王小波的成名作《黃金時代》被當局查禁,甚至不準在國營的新華書店擺賣,可是卻受廣大的讀者和文學評論家贊賞。 事實上,《黃金時代》在個體戶書攤上已經售出六萬多冊,並且出版了台灣版和香港版,對此,《人民日報》海外版亦不得不承認:「這部小說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留學生偶一露面總會造成排隊閱讀的局面。」至於他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榮膺1997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入圍作品,使王小波成為在國際電影節為中國取得最佳編劇獎的第一人。 1997年4月11日在北京因心臟病猝死的王小波,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世界華語語文學界的重要獎項「台灣聯合報系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的中國大陸作家。

❼ 王小波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王小波被稱為文壇外高手,不知道當時是誰這么說他的。但是從中可以看出一點關於他,那就是不拘常規,自由不受約束。他在文字中表現出的那種隨心所欲為人所稱道。真正的文學不是為政治或者一個什麼目的存在的,它只是要描述這個真實的世界,純粹的人性。當然我們也看到了他的反抗精神以及運用的高超手法。在那種人性被壓抑的年代,除了純粹的身體語言是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基本被閹割。
或許這就是他帶給我的啟示,對自由的追求。對思想的執著。

閱讀全文

與王小波引發什麼文化現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