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嶺南文化特色街什麼樣的

嶺南文化特色街什麼樣的

發布時間:2022-07-20 10:07:49

㈠ 嶺南文化的特色、

1,開放風氣

從嶺南民間傳說就體現出開放心態,至今南海神廟中還立有波羅國使者達奚司空的塑像,西來初地還有達摩祖師的遺跡。嶺南畫派在國畫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借鑒了西洋畫的技術而形成;飲譽世界的粵菜風味,不但吸取了國內各大菜系的技藝,也吸取了西菜烹飪之精要。

2,進取精神

嶺南文化處處迸發出一種超越「傳統導向」的進取精神。鄭信是在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廣東人,而在近代文化史上,涌現了一批努力超越傳統導向的文化名人,如嶺南畫派祖師高劍父,民主革命家孫中山,思想啟蒙運動的先驅梁啟超等。

3,實利重商

廣東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它在唐宋時代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區,以珠江三角洲、韓江三角洲為中心向外輻射,特別是清中葉以後,隨著國際市場對茶葉、絲綢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當地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中國「五大商幫」之一的粵商。

(1)嶺南文化特色街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嶺南文化構成元素:

1,南遷的中原文化

秦漢以後,嶺南統一於中華,修靈渠、開庾嶺,嶺南與中原的交流日益密切;先是屯軍貶官,更有幾次戰亂的大量移民,強勢而先進的中原華夏文明有如「韓潮蘇海」,席捲珠江,進而構成嶺南文化的主體。

2,固有的本土文化

古代嶺南本地文化最有特色是冼夫人文化,冼夫人本名亞英(522—602),南越首領。一生致力於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為嶺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後人稱「嶺南聖母」。

㈡ 嶺南文化是什麼

嶺南文化指的是嶺南地區發展的文化。

嶺南文化,是指中國嶺南地區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

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廣東文化又分為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高涼文化,尤其以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構成了嶺南漢文化的主體。

(2)嶺南文化特色街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嶺南文化的特點是:

1、嶺南文化基於獨特的環境和歷史條件,嶺南文化以農業和海洋文化為源頭。在發展戲曲中形成了更獨特的特點。

2、嶺南文化,從古老的民間傳說開始,就具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開放心態,至今南海神廟中還立有波羅國使者達奚司空的塑像,西來初地還有達摩祖師的遺跡。

3、實利重商

廣東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它在唐宋時代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區,以珠江三角洲,韓江三角洲為中心向外輻射,特別是清中葉以後,隨著國際市場對茶葉、絲綢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當地商品經濟的發展。

㈢ 廣州有哪些嶺南特色文化

嶺南傳統建築、嶺南特色食品、嶺南特色風俗、傳統的文化藝術,從粵語、粵劇、廣東音樂、廣東曲藝、嶺南書法、嶺南畫派、嶺南詩歌、嶺南建築、嶺南盆景、嶺南工藝到嶺南民俗和嶺南飲食文化,都反映出嶺南文化豐富內涵和獨具一格、絢麗多姿的嶺南地方特色。

㈣ 中國規模最大的媽祖廟,濃濃的嶺南文化風格,你體驗過嗎

天後宮商業街,全稱是天後宮嶺南民俗文化商業街,所以顧名思義,主要是以嶺南文化為特色。街道兩邊,是嶺南風格的建築。店鋪嘛,就是你所能想到的那些旅遊區都有的工藝品、紀念品,當然也有很多比較有嶺南特色的店-各種曬乾的海鮮等。

天後宮的中央位置有一個媽祖廟,巽寮灣媽祖廟始建於明朝末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聽說,南方的海濱城市都會有一座媽祖廟,以保佑漁民平安豐收。這個是我目前見到的第一座媽祖廟,覺得和寺廟比起來,它還是很有自己特色的。第一感覺,就是顏色非常鮮艷,在陽光照耀下尤其絢爛。

不管怎樣,作為整個巽寮最大的天後宮,來拜的人很多,天後宮在巽寮灣,相比巽寮灣自然之美,天後宮更多了幾分人文的靈氣。它可以僅僅是座廟宇,也可以是粵文化的寄託,在這里散心旅遊是個很好的地方。

今天小旅就給大家先分享到這里,如果還有其他不一樣的看法請大家在評論區說出來,我會很認真的回復你們,再次感謝那些喜歡小旅文章的小夥伴,小旅會繼續努力給大家分享更優質的旅行作品,下一期將帶大家走進更神奇的地方!

㈤ 嶺南文化的特點,嶺南文化元素有哪些

1、開放風氣

從古老的民間傳說開始,就具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開放心態,至今南海神廟中還立有波羅國使者達奚司空的塑像,西來初地還有達摩祖師的遺跡。著名的嶺南畫派,就是在繼承國畫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借鑒了西洋畫的技術而形成;

2、進取精神

嶺南地區遠離中國傳統文化內核,處處迸發出一種超越「傳統導向」的進取精神。鄭信是在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廣東人,而在近代文化史上,

涌現了一批努力超越傳統導向的文化名人,如嶺南畫派祖師高劍父,民主革命家孫中山,思想啟蒙運動的先驅梁啟超等,這些燦爛的群星,代表了嶺南文化的思想,他們的言行與業績,亦可見嶺南文化的特異風格。

(5)嶺南文化特色街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遠古文化

智人時代,已經開始出現文化,此時期考古發現有織縫衣物和葬禮,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懂得耕作。距今1.4萬年前廣東先民就馴化了水稻,或成世界稻作文明源頭。

在湖南已有文獻記載有第一個的人工耕作,群居文化開始出現,形成氏族公社。在中原地區考古發現西元7000年前至10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賈湖文化等,已經進入以原始農業、畜禽飼養業和手工業生產為主,以漁獵業為輔的原始氏族社會。

㈥ 嶺南文化的特點

1、嶺南文化的重商性      

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濟領域歷來具有重農抑商的傾向。但是,這種封建社會小農經濟條件下萌生的價值觀念,在嶺南地區並無突出的反映。嶺南文化上的商業精神不僅彌漫於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往往制約者人們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目標。     

2、嶺南文化的開放性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形成的嶺南文化,必然是「窗權之下,易感風霜」,免不了要發生與其他外域文化的碰撞和交匯,形成一種開放的文化心態,呈現出與較為封閉的內陸文化有明顯的不同性質。     

3、嶺南文化的兼容性      

開放性跟兼容性是相互聯系的。嶺南文化具兼容並蓄的性質,它處於與不同文化相互對流和溝通的狀態,不存在嚴重沖突和對抗的局面。     

4、嶺南文化的多元性      

嶺南文化的兼容性在表現上,必然出現嶺南文化的多元性。嶺南文化的多元性是指多種性質,多種類型,多種層次文化的並存,使嶺南文化顯得多姿多彩,生動活潑、富有活力。     

5、嶺南文化的享樂性      

嶺南文化的享樂性不僅表現在舒適、快樂、美好、享受等美的生活追求,企求幸福生活,更重要的表現為通過勞動,獲得成功,取得勝利,實現人生價值,達到目的以及對個人利益、事業成就的滿足。其主導方面是積極的,它催人上進,奮發,開拓,攀登,建設美好的生活,追求幸福的人生。但也有一些消極因素,諸如過於追求刺激和物質享受,甚至奢侈。

(6)嶺南文化特色街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嶺南文化是指中國嶺南地區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 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尤其以屬於漢族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構成了漢族嶺南文化的主體。

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在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等多方面,嶺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近代嶺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國的一種先進文化,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嶺南文化以其獨有的多元、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點,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在中華大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對嶺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嶺南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尤其以屬於漢族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為主,構成了嶺南漢族文化的主體。

㈦ 嶺南的建築文化到底有怎樣的特色

1. 騎樓
騎樓是一種商住建築,騎樓這個名字描述的是它沿街部分的建築形態。它的沿街部分二層以上出挑至街道紅線處,用立柱支撐,形成內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態上建築騎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騎樓。
它是西方古代建築與中國南方傳統文化相結合演變而成的建築形式,可避風雨防日曬,特別適應嶺南亞熱帶氣候,其商業實用性更為突出。在兩廣、福建、海南,贛南有很多這樣的建築。如廣州的上下九、廈門的中山路、北海珠海街以及上海金陵路(早期廣東人聚居區)。這種建築適應南方天氣潮濕多雨,商業樓宇密集等情況而建造的。樓下做商鋪,樓上住人。
其跨出街面的騎樓,既擴大了居住面積,又可防雨遮曬,方便顧客自由選購商品。是東南沿海城鎮一種極有特色的建築物之一
廣州騎樓形式多樣,保存完整,是粵派騎樓的代表。
2. 圍屋
客家圍屋(也稱為圍龍屋、圍屋、轉龍屋、客家圍龍屋)是中華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圍屋始見於唐宋,興盛於明清。狹義的圍屋指的是圍龍式的圍屋,而廣義的圍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圍樓或圍屋。廣義上的圍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圓形、半圓形和方形三種,此外也有橢圓形狀的。圍屋結合了中原古樸遺風以及南部山區的文化特色,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處,都能夠見到圍龍屋的蹤跡,包括中國大陸南部廣東省、福建省,台灣南部屏東、雲林,台中東勢等等。
圍龍屋大門前有一塊禾坪和一個半月形池塘,禾坪用於曬谷、乘涼和其它活動,池塘具有蓄水、養魚、防火、防旱等作用。大門之內,分上中下三個大廳,左右分兩廂或四廂,俗稱橫屋,一直向後延伸,在左右橫屋的盡頭,築起圍牆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圍起來,小的十幾間,大的二十幾間,正中一間為「龍廳」,故名「圍龍」屋。小圍龍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條圍龍,大型圍龍屋則有四條五條甚至六條圍龍,在興寧花螺墩羅屋就有一座6圍的圍龍屋。在建築上圍屋的共同特點是以南北子午線為中軸,東西兩邊對稱,前低後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規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後的「圍龍」組合成一個整體,裡面以廳堂、天井為中心設立幾十個或上百個生活單元,適合幾十個人、一百多人或數百人同居一屋,講究的還設有書房和練武廳,令人嘆為觀止。
3. 陳家祠
陳家祠是集嶺南歷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的典型代表,整個建築根據中國古代建築形式美的原則,把眾多大小不同的建築物巧妙地組合布局在平面方形的建築空間里,前後左右,嚴謹對稱,虛實相間,極富層次,形成各自獨立而又相互聯系的整體。
陳家祠,是中國清代宗祠建築。原稱陳氏書院。在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清代中葉以後,廣東各縣多在廣州建書院,以供同宗子弟讀書或參加科舉考試,又是祭祖的宗祠。該祠規模宏大,裝飾華麗,是廣東地區保存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間建築。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家祠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建成於光緒二十年(1894),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五座三進、九堂六院,建築面積6400平方米。以大門、聚賢堂和後座為中軸線,通過青雲巷、廊、廡、庭院,由大小19座建築組成建築群體,各個單體建築之間既獨立又互相聯系。聚賢堂位於書院主體建築的中心,堂宇軒昂,庭院寬敞。梁架雕鏤精細,堂中橫列的巨大屏風,玲瓏剔透,為木刻精品。中進聚賢堂屋頂上的陶塑瓦脊長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廣東石灣陶塑商號文如璧的作品。堂前有白石露台,石雕欄桿嵌以鐵鑄的花卉等圖幅。
在陳家祠各廳堂、廊、院、門、窗、欄桿、屋脊、磚牆、梁架、神龕等處,隨處可見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等傳統建築裝飾以及鐵鑄工藝,琳琅滿目。陶塑工藝集中在19座廳堂屋頂上的瓦脊;磚雕以東、西倒座外牆的最具規模;灰塑集中在瓦脊及院廊上,是南海灰塑藝人所作;木雕除梁架與大門及聚賢堂的屏風外,後座的11座雙層透雕神龕,體型高大,有「光緒十六年」、「回瀾橋劉德昌造」、「源昌街時泰造」等題款。祠堂中的各種裝飾,豐富多彩,題材廣泛。
4. 佛山樑園
佛山樑園是佛山樑氏宅園的總稱,主體位於佛山市松風路先鋒古道,主要由"十二石齋"、"群星草堂"、"汾江草蘆"、"寒香館"等不同地點的多個群體組成,規模宏大,是最典型的嶺南住宅園林。始建於1796年清代嘉慶年間的梁園,是佛山樑氏家族梁藹如等叔侄四人歷時41年所營造的大規模的私家園林,它與順德清暉園、番禺余蔭山房及東莞可園並稱為清代廣東四大名園。。
梁園總體布局以住宅、祠堂、園林三者渾然一體。這種融入當地"聚族而居"習俗的造園手法,是最典型的嶺南住宅園林。宅第區不僅規模較大,而且布局整齊劃一。宅第是梁氏家族的居室,全部是三間兩廊的建築格局,這也是當時佛山民居中通用的建築式樣。
梁園鼎盛時期,建築規模宏大。整個家族有200多人都在院內起居生活,由於氣候悶熱,建築密集,為了通風除濕,房屋修建得高大寬敞,地面採用了吸水性能極好的青磚。密集的房屋很容易攀爬,為了防盜,住宅的窗戶都建得很小,並且加裝鐵棍。每戶住宅的大門都安裝了趟櫳門,既能防盜,又便於通風採光。
梁園是清代嶺南文人園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布局精妙,嶺南式"庭園"空間變化迭出,格調高雅;造園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詩如畫的田園風韻;富於地方特色的園林建築輕盈通透;園內果木成蔭、繁花似錦,加上曲水回環、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嶺南水鄉韻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態、設置組合之巧妙脫俗而獨樹一幟。因此,梁園是研究嶺南古代文人園林地方特色、構思布局、造園組景、文化內涵等問題不可多得的典型範例,展現了古代佛山文人對遠離大都會凡囂、享受林泉之樂的追求,也體現了"廣府文化"中對花園式宅第和自然的空間環境的嚮往;其典型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又是反映佛山名人薈萃、文風鼎盛的重要實物例證。
余蔭山房
余蔭山房,又名余蔭園,餘蔭山房,位於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東南角北大街,距廣州17千米。余蔭山房為清代舉人鄔彬的私家花園,始建於清代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一說為同治六年),距今已有130多年歷史。園佔地面積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瓏、布局精細的藝術特色著稱。
余蔭山房佔地面積1598平方米,坐北朝南,以廊橋為界,將園林分為東、西兩個部分。余蔭山房吸收了蘇杭庭院建築藝術風格,整座園林布局靈巧精緻,以「藏而不露」和「縮龍成寸」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間里分別建築了深柳堂、欖核廳、臨池別館、玲瓏水榭、來薰亭、孔雀亭和廊橋等,在面積並不大的山林里,濃縮了園林的主要設施和景緻,使有限的空間注入了幽深廣闊的無限佳景。造成園中有園、景中有景、幽深廣闊的絕妙佳境。通過名工巧匠的精雕細刻,使全園的文飾做到豐富而精緻、素色而高雅,給人們一種恬靜和雅淡的美感,如置身於「波暖塵香」之中。
它的布局也十分巧妙。園中亭台樓閣、堂殿軒榭、橋廊堤欄、山山水水盡納於方圓三百步之中。園中之磚雕、木雕、灰雕、石雕等四大雕刻作品豐富多彩,盡顯名園古雅之風。更有古樹參天,奇花奪目,頓使滿園生輝。而園中「夾牆竹翠」、「虹橋印月」、「深柳藏珍」、「雙翠迎春」等四大奇觀,使遊人大開眼界,樂而忘返。
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有兩個:一是「縮龍成寸」,園內的建築布局精巧有致,藏而不露。彈丸之地,把亭、台、樓、閣、堂、軒、橋梁、廊提、石山碧水、浮蓮全都包含其中,且迴廊、花窗影壁相互借景,游入其中感覺園中有園,景外有景,好一個曲徑幽深。
二是「書香文雅」,不離居室,滿園的詩聯、佳作文采繽紛濃郁,真可謂嶺南園林建築藝術中的精品。

㈧ 廣東嶺南文化特色是什麼

嶺南文化包括粵劇、嶺南畫派、廣東話、廣綉、廣彩、嶺南建築風格。代表嶺南文化的作家:歐陽山、杜埃、陳殘雲、秦牧、黃秋耘等,這些作家都是廣東人,寫的文章多少都會帶有嶺南文化特色。

嶺南畫派的代表: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嶺南三傑」、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陳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珏、何香凝、方人定、客大槐、蘇卧農、李撫虹、黃獨峰、黃少強、葉少秉、張坤儀、趙少昂、何漆園、周一峰等。

嶺南文化傳說

從古老的民間傳說開始,就具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開放心態,至今南海神廟中還立有波羅國使者達奚司空的塑像,西來初地還有達摩祖師的遺跡。著名的嶺南畫派,就是在繼承國畫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借鑒了西洋畫的技術而形成;

飲譽世界的粵菜風味,不但吸取了國內八大菜系的技藝,也吸取了西菜烹飪之精要。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人更發揮了這方面的潛質,在全國率先敞開大門,在對外經濟、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這並不是偶然的。

㈨ 嶺南文化特色體現在哪裡

飲食:嶺南地域內可獵、可耕、可漁,物產十分豐富,山珍、海味、糧食、蔬菜、水果等種種食料,嶺南飲食文化正是在嶺南的農業文化與海洋文化的交融中產生和發展的,比較有名的有粵菜、客家菜、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

飲茶:「喝茶」在粵方言里稱作「飲茶」,廣州人愛「飲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飲食文化。構成了嶺南文化別於其他文化的一個顯著特質。

語言:粵語、客家語、潮州話,別的地域可沒有

宗教:宗教是構成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嶺南歷史上曾有過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傳播,並且在中國宗教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嶺南為外來宗教入傳中國的第一站,同時又是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嶺南地區成為全國外來宗教勢力最為強盛的地區之一。

民俗節慶:他的文化節日特別多,比如東莞龍舟競渡、中國旅遊藝術節暨廣東歡樂節、廣州國際美食節、盂蘭節等等

工藝園林:比較有特色,工藝的如金漆木雕、玉雕和牙雕,獨特的嶺南盆景

戲曲:廣東的戲曲劇種有粵劇、潮劇、廣東漢劇、採茶戲、雷劇、瓊劇(亦稱瓊州戲,海南戲)等,以粵劇、潮劇、廣東漢劇三種流行最廣、影響最大、觀眾最多。

建築:嶺南建築及其裝飾是中國建築之林中一枝奇葩,千百年來,經過歷代建築匠師的辛勤勞動,充分利用了南國的自然資源,結合南國人民的生活特點,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建築藝術,在中國建築之林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閱讀全文

與嶺南文化特色街什麼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