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潮州龍蝦文化怎麼樣

潮州龍蝦文化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20 22:33:37

⑴ 潮汕有哪些特色菜

我是潮州的,所以我介紹我們這里的菜給你
潮州菜,簡稱潮菜。其烹飪具有嶺南文化特色,最大特點是借重海鮮、注重生猛清鮮。
主要烹調法有:(火文)、燉、煎、炸、灼、燒、炊(蒸)、炒、泡、扣、清和淋等10多種方法。其中文和燉使濃香入味,爆炒使爽脆香滑,炊、清、泡、淋能保持原汁原味。
潮州菜用料廣博,具有「三多」的特點:
一是水產品多。大半取於海族,魚、蝦、蚌、蛤等一直是潮菜的主要用料,可以烹製成許多名菜美食。
二是素菜式樣多且獨具特色。它是通過肉類烹制而成,上席時見菜不見肉,是素菜葷做,使它達到「有味使三出,無味使三入」的境地,讓青蔬軟爛不糜,飽含肉味,鮮美可口,素而不齋。名品有厚菇芥菜、玻璃白菜和護國菜等數十種,是廣東菜系中素菜類的代表。
三是甜菜品種多且用料特殊。紅薯、芋頭、南瓜、銀杏、荸薺、蓮子、柑橙、菠蘿和豆類等植物固然常用,而肥豬肉、五花肉等葷料也可製成上等名餚。以植物做的甜膩相宜,代表作品有金瓜芋泥、清甜蓮子、羔燒白果、甜皺炒肉等。潮菜尤以烹制海鮮見長,如明爐燒荸、生炊龍蝦、炊鴛鴦膏蟹、紅燉魚翅、紅(火文)海參等,都以新鮮水產品為主要原料,味道清鮮,郁而不膩。又如清燉烏耳鰻、清湯蟹丸等,湯菜清燉鮮美,保持原汁原味。潮州菜的甜菜更具有特色,如甜皺炒肉,其皮起皺紋,肉軟爛甘香,甜味清濃。
潮州菜的製作注重刀工,拼砌整齊美觀。在講究色、味、香的同時,還有意在造型上追求賞心悅目。能用各種菜餚如竹筍、蘿卜或薯類等,精工雕刻成各式各樣的花鳥之類,作為點綴或菜墊,形成一種彩盤藝術。
潮州菜還較講究調料,各樣菜餚上席時,必配上醬碟佐食,如生炊龍蝦必配橘油;生炊蟹必配薑末醋;干燒雁鵝必配梅膏芥末;清燉白鱔、清燉水魚必配紅豉油。醬碟繁多,蔚為大觀。
潮菜的筵席自成一格。大席喜用12式菜色,其間還有兩湯菜及咸、甜點心各一件,菜量少而精,花色豐富多采。倘若供喜酌,如生日、結婚、生兒滿月和店開張等吉慶喜宴,必有兩道甜菜,一道作頭菜,一道押席尾。頭道清甜,尾道濃甜,俗稱「頭甜尾甜」,寓意生活幸福,日子自始至終越過越甜蜜。宴席之間,為助消化、退肥膩和解酒,還要先後跟上數道潮州工夫茶。
這是潮汕飲食文化的獨特表現,隨著潮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和潮州菜館的普遍涌現,潮州菜在海內外日益受到青睞。

◇ 潮州20道名小食 分別是鴨母念、潮州墨斗丸、潮州手捶牛肉丸、糍殼、潮州春餅、蚝烙(酥)、高堂菜脯、姑蘇香腐、五香油橄欖、梅花餃、上湯牛肉、金都牌鹹菜皇、蓮香豬仔巢、糯米飯桃、鹹水、錦綉雀巢、蘿卜酥、開元善素、香酥沙律卷、香酥雞翅。

◇ 潮州23道名菜 紅燒大排翅、水晶龍蝦、明爐燒為、韓江花似錦、白灼大海螺、蝴蝶拼盤、滿園鮑菊、什錦冬瓜盅、鯉魚躍龍門、紅燜海參、金龜孵卵、芙蓉官燕、烏雞燉魚翅、滿園秋菊、金筍雪蛤羹、白果局鞭花、橙汁鰻魚、玉盞蟹黃燕、千禧麒麟魚、竹林藏奇珍、潮州烤鰻、潮州溪口鹵鵝、茶香雞。

⑵ 潮汕飲食文化

一,取材廣泛

蔬果無論粗細,皆可入菜;烹飪精巧,突顯原味,風味自成一體。其發源於平民社會,有很多代表菜式在潮汕地區就是地道的農家菜,比如潮菜中有許多「低賤」的用材,如番薯、芋頭、野菜,還有暢銷海內外的潮汕酸鹹菜等。

二,加工方式多樣

菜品加工方式依原料特點而多樣化,特別重視配醬調味,比如:蚝烙要配魚露、香菜、胡椒粉;生炊龍蝦要配桔油;白灼螺片要配梅膏醬和芥末醬,而魚露、桔油等也是潮菜所獨有的配料。

三,飲「功夫茶」

「功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功夫茶壺很小,只有拳頭般大,薄胎瓷,隱約能見壺內茶葉。杯子則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茶葉則選用烏龍茶。放茶葉要把壺里塞滿。並用手指壓得實實的。據說壓得越實茶的香味越濃,越醇。

水最好是經過沉澱的,或是礦泉水。沏茶時要將剛燒沸的水馬上灌進壺里,開頭一兩次要倒掉。斟茶時要不停地來回斟,以免出現前濃後淡的情況。飲茶之時,一面品茗一面談天說地,這叫做「功夫」。

四,食鮮味

在潮汕飲食文化中,「鮮」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潮汕地區瀕臨南海,一年四季都有不一樣的海鮮,潮汕人對於海鮮時令的追求可謂到了苛刻的地步,什麼時候吃什麼魚、什麼蝦、什麼蟹、什麼貝殼,那是從祖上就傳下來的。

五,大排檔繁多

大排檔有一個很明顯的特色:廚房是半公開的,食客可以清晰地看到廚師在裡面大勺換小勺,大鍋換小鍋地炮製美食,更重要的是,看到那一團團的火烘烤著鍋,這是大排檔走紅的另一個原因,它有潮汕人甚至廣東人非常講究的「鑊氣」。

⑶ 潮汕的小吃有哪些傳說啊

過去,潮汕人習慣用「吃好未」來跟人打招呼,這說明那時有沒有吃的是一個問題。如今,可不大有人這樣跟人打招呼了。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己基本解決了溫飽 問題,人們已不滿足於填飽肚子,而希望吃得更加有味道,更有情調了。因此,現在來談論溫飽以後的消費,談小吃,談美食,便是時尚的話題。
潮汕是小吃馳名的地區之一,許多小吃不僅為本地人所喜愛,在外地也是膾炙人口的。在全國優秀小吃品種評定會——「中華名小吃認定會」上,已有8個潮汕小吃獲得「中華名小吃」稱號。潮汕小吃為什麼有如此魅力?其特點又在哪裡呢?

一、出身貧賤 自然天成
我國數不清的地方小吃或點心,其形成要麼脫胎於宮廷,要麼產生於民間。而潮汕小吃,幾乎全都是民間獨創,並一直在民間流傳。這是歷史上潮汕地處「省尾國 角」,遠離國家政治中心,以及商業社會形成較晚,社會富裕程度不高所決定的。信手拈來幾樣潮汕小吃:西天巷蚝烙、貢咕鵝肉、老姐豬腳飯、老媽宮粽球,哪一 個名字不是樸素直白,鄉土氣息撲鼻。
潮汕小吃紮根於民間,它不依附於官文化、士大夫文化,從誕生之日起就以自然天成的姿態,順應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流傳於民間,故此,我們現在才能品嘗到這么多富有鄉土氣息的風味小吃。

二、材料簡單 味道獨特
廣式點心以洋氣見長,如奶黃包、蛋撻、叉燒包等。上海小吃以海鮮著稱,如蟹黃灌湯包、魚茸春卷。北方小吃則以麵食為主。潮汕小吃則是無米不成粿。一個潮汕 方言「粿」字就將潮汕小吃的主要原料概括怡盡。在潮汕字典中「粿」是這樣解釋的,一種大米粉做皮,有餡的果品。韭菜粿因為皮是番薯粉,餡是蔬菜,俗稱「無 米粿」,可見大米在小吃中的位置。早先,潮汕先民從中原南遷到潮汕,按祖籍的習慣,祭祖要用麵食當果品,南方不產麥子,只能用大米來做果品。這就是「粿」 的來歷。後來,祭祀食品的原料和做法不斷花樣翻新,相沿成習,人們就把所有祭祀的包點都稱為「粿」。潮人在運用稻穀做小吃方面可真是出神入化,竟然可以是 一種原料既是皮也入餡——「米包米」的。如有一種叫「桃粿」的小吃,糯米粉做皮,糯米飯入餡,非但不覺乏味,還非常清香可口。
潮汕盛產番薯,這種又平又賤的農作物也被大量用於小吃中。番薯粉可作小吃的皮,如有甜、咸餡的「水晶球」,「韭菜粿」等。也可摻和瓜果蒸成「馬玲薯粿」、 「芋粿」、「馬蹄粿」等。還可以做成「糕燒番薯」,「番薯湯」等等。別看番薯出身卑微,它在潮汕小吃中可是一個大家族呢。
和上海等沿海地區不同,潮汕小吃中用海鮮的相對少些,更鮮見諸如龍蝦、魚翅、螃蟹等名貴的海鮮。個中原因,一是因為潮汕氣候炎熱,海鮮食品難存放之故,此 外,也是其平民化的特點所致。 凡沿海地區都盛產蚝,而將蚝做成美味小吃——「蚝烙」的,卻只有潮汕了。其做法也非常簡單,也就是番薯粉和蚝摻和在一起煎成餅,淋上鴨蛋,味道卻極為獨 特,外酥內軟,濃香嫩滑,成為聞名遐爾的小吃。
綜觀潮汕小吃,以素為主而少見魚肉,其選材簡單,大都取材於隨處可見的 普通農作物——大米、番薯、蔬菜,卻以獨具一格的田園風味贏得人們的青睞,更因為其價格低廉而深受各階層人士的喜愛。

三、秀色可餐 情趣盎然
潮汕小吃既然是一種非「吃好」,而在於講究「好吃」的美食,人們在講究其美味的同時,自然要講究其形式美。紮成香包似的粽球,碧玉般的桃粿,晶盈剔透的水晶球等等,外形也都非常雅緻有趣。
形式是不能吃的,但形式可以刺激人的食慾,潮人很早就懂得了「秀色可餐」的道理。
四、注重養生追求時尚
潮汕小吃崇尚自然,注重養生,人們在滿足美食癮的同時,大可不必為攝入 過多的脂肪、熱量等擔心。如上文所說,潮汕小吃的用料以素為主,鮮見魚肉,有的小吃還添加了中草葯材,成為葯膳。如鼠曲粿、朴籽粿等,就是添加了草葯做成 的小吃,這是非常符合當今的飲食時尚的。不僅如此,潮汕小吃的烹飪方法 也非常科學,多清淡而少辛辣,多蒸煮而少煎炸。潮人還發明了一種油煮的方式,這是我見過的烹飪方法中最為特別的一種。其方法是溫火將花生油煮熱,然後將事 先蒸好的小吃放進去,用文火煮至內外熱透。上碟的小吃,有花生油的香味,又沒有煎炸的燥氣,實在是一絕。
潮汕俗語「時節吃時果」的意思是,到了時令就應該吃當時的食物,應時的食物不但味美,還能達到養生的目的。如春節吃鼠曲粿、菜頭粿,端午節吃梔粿,清明節吃朴籽粿,不但美味,還能清熱去火等,達到「時令防時病」的目的。
近年來,潮汕小吃順應時尚需求,從原料和形狀上都進行了改革創新。原料中增加更多的果蔬類品種,如菠菜粿、芡實粿、南瓜餅等;外形上越做越小,讓人們在食量不變的情況下能品嘗到更加多樣化的美食。

⑷ 廣東潮州有哪些特別好吃的東西

廣東潮州有很多好吃的東西,比方說腸粉,牛肉丸,生腌海鮮,腐乳餅。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所以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飲食文化,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南方和北方的飲食習慣就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廣東潮州也有自己的飲食文化,潮州菜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了,隨著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潮州菜也在逐漸貼合現代人的口味,但是潮州菜也是有自己的獨特的特點的,很多潮州菜都非常的好吃。

如果大家比較喜歡吃火鍋的話也可以買真空包裝的牛肉丸回家吃火鍋吃,也非常的好吃。還有就是潮州的生腌海鮮,因為廣東靠海,所以廣東的海鮮也是非常的好吃的,大家去廣東一定不要忘記吃當地的海鮮。潮州人非常喜歡吃生腌海鮮,生腌海鮮不僅非常的入味,而且還可以保證海鮮的新鮮度,所以如果喜歡吃海鮮的人一定不要錯過了。

⑸ 請詳細介紹下潮州的地理狀況。

潮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對外開放旅遊城市,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之稱。潮州是廣東省省轄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中下游,潮州是廣東的東大門,西距省會廣州380公里。介於東經116°22′~117°11′,北緯23°26′~24°14′之間。東鄰福建省漳州市,南接汕頭市,西連揭陽市,北與梅州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76.68公里,南北最大縱距79.92公里,總面積3613.9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現轄潮安縣、饒平縣和湘橋區,楓溪區。總人口236萬人,其中城市人口58.75萬人。居民絕大多數為漢族,少數民族主要有畲族。境內群峰起伏,河流縱橫,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北部鳳凰山主峰鳥髻是粵東第一高峰,海拔1497.8米。東部海域蜿蜒曲折的海(島)岸線長136公里,與寶島台灣隔海相望。建瓴北下的千里韓江自西北向東南斜穿而過,哺育著兩岸的平原。處低緯度的潮州,瀕臨南海,屬海洋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長冬短,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1.4℃,極端最高氣溫39.6℃,極端最低氣溫-0.5℃。年均降雨量1685.8毫米。
潮州市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21.4℃,日照為1986.1小時,雨量為1685.8毫米。極端最高氣溫為39.6℃,極端最低氣溫為-0.5℃。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終年常綠,四季如春。
潮州境內主要山脈,有粵閩交界的武夷山系—嶂宏山脈支脈和潮梅交界的蓮花山系—鳳凰山脈。鳳凰髻為粵東最高峰,海拔1497米。主要河流有韓江和黃岡河。韓江自西向東南斜貫潮州城區,流經潮安縣,在澄海入海;黃岡河自北向南流貫饒平全境,於黃岡鎮東風埭入海。兩江河為潮州提供豐富的水資源。
全境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多山,中部為丘陵地帶,南部為韓江沖積平原。山地丘陵佔全市總面積的65%,主要分布在饒平和潮安北部。北部山區適宜茶葉種植和杉、桐、櫟、柯等林木生長;丘陵及低山區主要適合竹、橄欖、桃、李、梅、菠蘿和薯類的生長;韓江沖積平原肥沃的土地利於水稻、甘薯、花生、大豆、蘿卜、柑、楊桃、香蕉等的栽培。歷史上已是「稻得再熟,蠶也五收」的福地。
潮州市海岸線長,海域廣,有島嶼(礁)25個,較大的海灣有柘林灣、高沙灣和大埕灣。柘林灣水域面積68平方公里,東西北三面環水,因風平、浪靜、水深、淤積少而形成一個天然良港。潮州港處於柘林灣中,距高雄186里,距香港192里,距廈門98里,有三條出海航道,被列為國家一級口岸。海洋魚類繁多,已查到的有470多種。海洋主要水產品有龍蝦、對蝦、石斑魚、海鰻、牡蠣、海馬、泥蚶、紫菜等。淺海灘塗面積達79.9萬畝,可利用的有63.9萬畝,極具開發前景。
潮州市水資源充沛,可供開發的水能達14.48萬千瓦。礦藏種類近20種,主要有錫、銀、鎢、鈹、黃鐵礦、鐵、磷礦、水晶、鉀長石和高嶺土、花崗岩等。僅初步探明的高嶺土(瓷土)儲量就有1億多噸。

⑹ 潮州習俗傳說概述。

潮州文化以「潮」字型大小為代表的諸如潮州話、潮劇、潮州音樂、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綉、潮州陶瓷、潮州木雕等獨特的潮州風物文化。
潮州方言,即潮州話,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南語系。它的詞彙豐富,幽默生動,富有極強的表現力,並保存著很多古漢語的成份,因而為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所重視。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州字典》,以及《潮語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語言的專著。
潮州菜,簡稱潮菜。其烹飪具有嶺南文化特色,最大特點是借重海鮮、注重生猛清鮮。
主要烹調法有:(火文)、燉、煎、炸、灼、燒、炊(蒸)、炒、泡、扣、清和淋等10多種方法。其中文和燉使濃香入味,爆炒使爽脆香滑,炊、清、泡、淋能保持原汁原味。
潮州菜用料廣博,具有「三多」的特點:
一是水產品多。
二是素菜式樣多且獨具特色。
三是甜菜品種多且用料特殊。
潮州菜的製作注重刀工,造型。
潮州菜還較講究調料,醬碟繁多,蔚為大觀。
潮菜的筵席自成一格。大席喜用12式菜色,其間還有兩湯菜及咸、甜點心各一件,菜量少而精,花色豐富多采。倘若供喜酌,如生日、結婚、生兒滿月和店開張等吉慶喜宴,必有兩道甜菜,一道作頭菜,一道押席尾。頭道清甜,尾道濃甜,俗稱「頭甜尾甜」,寓意生活幸福,日子自始至終越過越甜蜜。宴席之間,為助消化、退肥膩和解酒,還要先後跟上數道潮州工夫茶。
潮州20道名小食
分別是鴨母念、潮州墨斗丸、潮州手捶牛肉丸、糍殼、潮州春餅、蚝烙(酥)、高堂菜脯、姑蘇香腐、五香油橄欖、梅花餃、上湯牛肉、金都牌鹹菜皇、蓮香豬仔巢、糯米飯桃、鹹水、錦綉雀巢、蘿卜酥、開元善素、香酥沙律卷、香酥雞翅。
潮州23道名菜
紅燒大排翅、水晶龍蝦、明爐燒為、韓江花似錦、白灼大海螺、蝴蝶拼盤、滿園鮑菊、什錦冬瓜盅、鯉魚躍龍門、紅燜海參、金龜孵卵、芙蓉官燕、烏雞燉魚翅、滿園秋菊、金筍雪蛤羹、白果局鞭花、橙汁鰻魚、玉盞蟹黃燕、千禧麒麟魚、竹林藏奇珍、潮州烤鰻、潮州溪口鹵鵝、茶香雞。

潮州民間習俗
待 客
潮州人熱情好客。客人到家時往往以工夫茶接待。工夫茶的沖泡比較講究。第一沖一般不喝,第二沖就是恭請客人的了。舊時旅外親人久別回鄉到家或做客,或對第一次來做客的客人,家人或主人要請他吃甜蛋,現在不太注重這一禮節了。
嫁女習俗
嫁娶時傳授家規:
女子出嫁時,除父母長輩教以當媳婦的一般道理和知識外,有個儀式是要女兒坐在水缸上,然後才上花轎。此俗寓示女兒要像水缸一樣要「大器量」,心胸豁達,勿斤斤計較。
認米缸:聽翁姑介紹米缸位置、家中大小人口煮飯燒粥數量等。
采水缸:翁姑告知到什麼地方打水,水桶、桶擔鉤掛在什麼地方以及飲水如何保持衛生等。
攪米泔缸:用木棒攪拌,讓媳婦看看裡面沒有生米熟飯,示意不能浪費。
生火:教媳婦生火煮飯。習俗新娘進門要頂替翁姑或妯娌做飯。 即使富戶人家有女傭煮飯,也要有十二天,或一月或四個月參加做飯。

站著吃飯:新娘初到要尊老惜細,開始站著吃飯,且要為長輩添飯。待四天,十二天,父母勸兒媳坐著吃或不必為長輩添飯時才免此禮。 如不可站門檻,不可坐正堂;捧茶要按賓主排輩。
洗衣服:須先洗男服後洗女服,先洗長輩衣服,後洗小輩衣服,先洗深色衣服,後洗淺色衣服,先洗衣褲,後洗內褲等。
潮州戲劇文化
潮州戲。由南戲潮劇的演出習俗
潮俗祭祀之風甚熾。祭祀對象大抵兩個方面:一是姓氏宗族祖先;一是村社的社神(俗稱「地頭神」)以及其它各類神明。
正月游神戲」
但潮陽卻是「正月游燈,二月游神」。
「三月媽生戲」
「五月龍船戲」
「關爺生戲」
「七月施孤戲」
「十一、二月謝神戲」
「游藝籌款」
賭錢戲
罰戲
民間訴訟、糾紛,負方也有被罰而送戲以作賠禮。
喜慶戲

潮州民居
民間俗語有所謂「潮州大厝皇宮起」, 這句話是形容潮州的民居無論在建築序列格局特別是裝飾工藝等方面都可以與皇宮相媲美。
潮州民居的主要特色是將傳統的建築文化與潮州特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如金漆木雕、工藝石雕、嵌瓷藝術、金屬工藝以及書法、繪畫藝術等最大限度的整合。 民居建築金碧而不庸俗、淡雅而有韻味,具有濃郁的文化底蘊和豪華氣派,故自古就有「潮州大厝皇宮起」、「京華帝王府、潮山百姓家」之說。

閱讀全文

與潮州龍蝦文化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