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的文化特點是什麼
日本文化最重要的是吸收了其他很多國家的文化,並形成自己獨有的文化特點:矛盾性。最明顯的就是日本的禮儀和人際交往的關系......日本人在人際交往方面很開放,而禮儀有十分嚴格,就是它的保守性
『貳』 日本都有哪些文化
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間的茶道、花道、書道,還有相撲,和服等文化。
其文化如下:
一、茶道
茶道是一種獨特的飲茶儀式和社會禮儀。
現代,茶道被用作訓練集中精神,或者用於培養禮儀舉止,為一般民眾所廣泛地接受。
日本國內有許多傳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學校,不少賓館也設有茶室,可以輕松地欣賞到茶道的表演。
(2)日本的文化維度有哪些擴展閱讀:
日本文化由來:
從1996年開始中日兩國考古學和人類學多次證實日本民族是主要由西伯利亞通古斯人、古代中國漢族、古代中國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少量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以及中南半島的印支人融合而來。
日本文化融合:日本原來是沒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國的漢字,日本語言口音中80%左右是漢語的變音,日本的語言語音主要來源於商周時期到清朝的多時間段多層次的中國漢語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島的印支人口音等融合而來, 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國的深刻影響。日本吸收中國文化是多方面的、長期的幾千年的歷史過程。
參考資料:網路-日本文化
『叄』 日本的文化有哪些
日本的文化:
1、喝冰水
日本不論春夏秋冬,進餐廳最先端上的一定是加了冰塊的免費冰水,那有可能是自來水、凈水器過濾後的水或是礦泉水,請不用擔心日本自來水是可以生飲的。只是在中國人的觀念里,冰涼的飲料對身體不好之外,吃飯時也沒有喝冰水的習慣。
2、日本人好學
日本愛學習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日本的明治維新成功了,清朝的維新只留下了六君子的血,日本人的好學精神從來沒有變過。
3、日本重視科技
日本紙幣上面印的是科學家的頭像,科技在日本是最受重視,而不是嘴邊說說,日本人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4、日本愛讀紙質書
在公交車或路上可以看到的是,日本人一般是雙手捧書,日本最大的二手書連鎖書店是BOOKOFF,1990年開張至今,在全日本發展上千家門店。雖然中國沒有BOOKOFF這種規模大的書店,但有松鼠送書這種線上閑置二手書處理平台,可以輕松幫你解決掉家中的閑置二手書,而且快遞是上門取件。
5、日本工匠精神
日本人能夠把一件小事情做到極致,在日本有非常多的道,比如:武士道、茶道、花道等等,同時,這些人在日本也都是名人,雖然名氣非常大,但這些人從來都不追逐名利。
『肆』 用文化維度理論來討論日本的文化特徵和談判風格
日本人的談判風格
日本人的特點是慎重、規矩、禮貌、團體傾向強烈,有強烈的團
體生存和發展的願望。日本人的典型品格被人們認為是典型的「硬殼」
思維結構。日本人在談判中表現為耐心十足,強烈地希望談判取得成
功。
日本商人的時間概念極強,生活節奏快,這是由日本人的生活充
滿著競爭造成的。在日本社會中,特別強調秩序和人際關系。日本商
人喜歡在正式談判之前,先與談判對手進行接觸以了解對手、增進感
情、促進成交,而這種接觸往往通過朋友或適當的人作介紹。日本人
在談判中通常不能坦率、明確地表態。有時報價中的水分極大,常使
談判對手產生含糊不清、模稜兩可的印象甚至產生誤會,令談判對手
感到焦躁不安。
日本人在簽訂合同前一般格外謹慎,習慣於對合同作詳細審查並
且在內部做好協調工作,這就需要一個較漫長的過程。但一旦做出決
定,日本商人都能重視合同的履行,履約率很高。因此,同日本商人
談判要有耐心,事先要有人介紹,在合同簽訂之前必須仔細審查合同,
含糊不清的地方必須明確,以免日後造成糾紛。
『伍』 日本有什麼文化特點
1、多重性
日本文化是系統各異的東西方文化的並存和混合的產物。用我的話來說,不妨叫做「雜交文化」。其例子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比如政治體制,既學習了西方的議會政治,又保留了傳統的天皇制度,屬於新舊政治的混合體。
在衣食住方面,和西式結合,西裝加和服,和食加西餐,和式房間加西式客廳。在宗教信仰方面,神佛合一,既拜神又拜佛
2、均一性
日本文化不受地區和宗教的限制,具有均一性。不能說日本各地的風俗習慣沒有差別,但是比較之下相對很小。風俗習慣、人的思維和行為等等大相徑庭。
比如:日本沒有一個地方不把「刺身」(生魚片)和「お壽司」(壽司)作為美味佳餚的,也沒有一個地方不吃「生卵」(生雞蛋),不喝「味噌汁」(大醬湯)的。狹窄的國土,眾多的人口,日本人長期以來養成了重視集體和國家的習慣,可看成是形成日本文化均一性的主要原因。
(5)日本的文化維度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日本,櫻花被視為吉祥之物。在傳統的婚禮等喜慶場合,經常要飲用一種在鹽浸的櫻花瓣里加入開水的櫻花湯,便是取櫻花的吉利之義。櫻花盛開的四月,也正是入學、就職的時節,是人生的重大轉折點,因此櫻花又代表了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未來形象。
除此之外,在日本到處都是用櫻花命名的街道、車站、市鎮、商標、飯菜、茶點、湯飲。
文學家寫詠櫻詩,畫家繪櫻花圖,音樂家譜贊櫻曲,銀行印出櫻花圖案的鈔票,工場制出櫻花工藝品,電視台以櫻花為背景作節目,還特別辦了報告櫻花開放動態的專欄等,櫻花的魅力和影響力滲透到了日本人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日本也稱為「櫻花之國」。
『陸』 日本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AV
這個最有名。
武士道,這個最極端。
宅文化,日本是發源地。
忍者文化,這個已經基本沒落了。
家族式管理,沒有比日本做的更徹底的。當然,中國目前也不遑多讓。
和服文化,據說不穿內褲的。
首相輪流坐,一兩年就換一個。
黑色社會,在日本,是合法的。
『柒』 日本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1、多重性
日本文化是系統各異的東西方文化的並存和混合的產物。用我的話來說,不妨叫做「雜交文化」。其例子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比如政治體制,既學習了西方的議會政治,又保留了傳統的天皇制度,屬於新舊政治的混合體。
在衣食住方面,和西式結合,西裝加和服,和食加西餐,和式房間加西式客廳。在宗教信仰方面,神佛合一,既拜神又拜佛
2、均一性
日本文化不受地區和宗教的限制,具有均一性。不能說日本各地的風俗習慣沒有差別,但是比較之下相對很小。風俗習慣、人的思維和行為等等大相徑庭。
語言文字
日本通用日語。日本憲法並未規定法定語言,所以日語並非官方語言。但是實際上日語是廣泛使用的語言,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
在日本,大部分日本人和在日外國人都通日語,現行的公用語言稱為標准語(ひょうじゅんご)或共通語(きょうつうご),以江戶山手地區(今東京中心一帶)的中流階層方言為基礎。
在17世紀前,京都作為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當地的語言曾經是日本的標准語言。但是自從德川幕府統治日本後,江戶(今東京)的語言便成為日本的標准語。
日語的文字書寫系統來自漢語,公元5世紀或6世紀的某個時期,漢字引入日本,隨後由漢語字元演變而來的兩種語音符號——平假名和片假名(hiragana和katakana)。大量的地方方言仍在使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日本
『捌』 日本傳統文化,有哪些!
櫻花、和服、俳句與武士、清酒、神道教構成了傳統日本的兩個方面——菊與刀。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間的茶道、花道、書道。
日本傳統文化-茶道
茶道也叫作茶湯(品茗會),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美感儀式受到上流階層的無比喜愛。茶道是一種獨特的飲茶儀式和社會禮儀。日本的茶道最早是由中國唐朝貞觀年間傳到日本的。在古代,日本與中國早有往來。盛唐時期,日本曾派大量使臣來中國,受中國影響較深。日本人民稱「中國是日本茶道的故鄉」,日本茶道和中國的潮汕工夫茶有些相似。
日本傳統文化-書道
書道,提起書法,相信不少人會認為它是中國獨有的一門藝術。其實,書法在日本不僅盛行,更是人們修行養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稱書法叫「入木道」或「筆道」,直到江戶時代(十七世紀),才出現「書道」這個名詞。在日本,用毛筆寫漢字而盛行書法,應當是在佛教傳入之後。僧侶和佛教徒模仿中國,用毛筆抄錄經書。
日本傳統文化-和服
和服是日本傳統民族服裝的稱呼。它在日本也稱「著物」。和服是仿照中國隋唐服式和吳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稱為"吳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對吳服的稱謂,現在日本人已經接受了這個稱謂,但是很多賣和服的商店,還是寫著"吳服"。公元八至九世紀,日本一度盛行過「唐風」服裝。以後雖有改變形成日本獨特的風格,但仍含有中國古代服裝的某些特色。婦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別是區別年齡和結婚與否的標志。
日本傳統文化-柔道
柔道在全世界有廣泛聲譽。柔道的基本原理不是攻擊、而是一種利用對方的力量的護身之術,柔道家的級別用腰帶的顏色(初級∶白/高級∶黑)來表示。柔道是中國拳術的發展,源出少林之門。明末,中國的一位武林高手陳元贊將中國的傳統武術傳到扶桑(今日本),成為現代風行世界的柔道之先河。
『玖』 日本在文化方面,根據hofstede的文化維度分析,日本人在什麼方面的高分
hofstede的文化維度主要分為五個指標:
Power Distance Index(PDI):對權利的服從性
Indivialism(IDV):個人主義
Masculinity(MAS):大男子主義(可以理解成男子主義,也可以是社會強硬度,最主要看這個緯度檢測的是側重點是「國家人民」還是「國家社會制度」。例如北歐君普遍MAS低,就是說明北歐更重視社會福利和社團和諧(女性向),不側重經濟軍事發展(男性向)。當然本身女性向社會為了保持和諧的發展,自然更側重男女平等,所以就人民的角度來說,就是更加女權。而一個強調金錢和軍工的國家,自然男女分歧就開始了,這個和客觀的工種與主觀的男女偏見有關,一個偏陽剛的社會自然會更注重男子氣概,而對女性氣質抱較為低劣的態度。所以其實兩種理解都是可以的,畢竟女性向更重視福利和社保,男性向更重視權力金錢,社會性向也和人民普遍性向是不可分離的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UAI):不確定規避,對模稜兩可,隨意應變等較為不寬容。指的是「杜絕/迴避不確定情況的頻率」,這個指數越高就是表明對看待問題越黑白分明,不允許灰色地帶。在任何一個社會中,人們對於不確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都會感到面對的是一種威脅,從而總是試圖加以防止。防止的方法很多,例如提供更大的職業穩定性,訂立更多的正規條令,不允許出現越軌的思想和行為,追求絕對真實的東西,努力獲得專門的知識等等。不確定規避能夠影響人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在高不確定規避的社會里人們對於不了解的事物會持謹慎態度;而在低不確定規避的社會里,在新生事物的性能、功效等還不被了解時,人們出於好奇態度,往往樂於嘗試。 雖然中國傳統上不崇尚冒險,講究循規蹈矩,遵守規則,但對於傳統道德領域之外的事物一般則表現出較為明顯的低不確定規避,比如基因產品,當歐洲人還在爭論其潛在危害性時,基因產品已不知不覺地充斥了中國市場,對於電子商務這一新生事物,也採取較為寬容的態度。同樣在對待移動支付這一新生的支付方式時,人們在對其並不十分了解的情況下,甚至是相關法規制度還沒有很完善的情況下,就已經開始接受和嘗試使用
Long-Term Orientation(LTO):長遠戰略思考(這個指標只在亞細亞存最高,從定義上看,這點完全是和孔夫子聯系在一起的。這點和個人主義不應該成反比)
以上是對基本指標的解釋。為了方便比較,以下分別是中國和日本的sample。
跟中國相比,日本對權力服從程度更低,差不多是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個人獨立程度明顯高於中國,略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大男子主義這一點,日本比中國嚴重,是世界上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這一點在當今日本社會仍然有體現,比如女性嫁人後要改為夫家的姓,全職家庭主婦的出現等等,但近年來有所改觀,但女性獨立程度仍然不如中國。不確定性規避指數高也是日本社會的一個特點,講究黑白分明,但是日本人往往在言語中表現得很曖昧,這往往導致外國人在日本社會相處不知所措。不確定性規避還表現為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這一點上日本明顯落後於中國,從最近被報道的電子貨幣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事例就可以知道,要像中國那樣普及即時電子支付,日本還得等上很長一段時間。長遠戰略思考略低於中國,同樣具有東亞的特徵,儒家影響下的東亞傳統。
『拾』 日本文化有哪些越詳細越好
日本的花道:在四季分明的日本,開放著各種四季不同的鮮花。人們不僅僅把鮮花簡單地摘下裝飾一番,而且要設法表現一種藝術觀念,由此而產生了插花藝術。這種藝術再現了自然風貌,或者將鮮花的素材結構與天、地、人的形態相結合,持這種花道觀念的流派很多。
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格鬥運動——空手道 不使用任何武器、僅使用拳和腳,與其它格鬥運動相比,是一種相當具有實戰意義的運動形式。
合氣道原來只是一種用於練習「形式」的運動,其基本理念是對於力量不採用力量進行對抗。與柔道和空手道等運動相比,沒有粗野感的合氣道作為一種精神鍛煉和健身運動,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歡迎。
書道,書法在日本不僅盛行,更是人們修行養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稱書法叫「入木道」或「筆道」,直到江戶時代(十七世紀),才出現「書道」這個名詞。在日本,用毛筆寫漢字而盛行書法,應當是在佛教傳入之後。僧侶和佛教徒模彷彿經,用毛筆抄錄經書
能劇是日本的傳統戲劇,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能劇源於古代舞蹈戲劇形式和12世紀或13世紀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舉行的各種節慶戲劇。「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義。演員通過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暗示故事的本質,而不是把它表現出來。現在這一劇種在日本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壽司是以生魚片【刺身(さしみ)】、生蝦、生魚粉等為原料,配以精白米飯、醋、海鮮、辣根等,捏成飯團後食用的一種食物。壽司的種類很多,不下數百種,各地區的壽司也有不同的特點。大多數是先用米飯加醋調制,再包卷魚、肉、蛋類,加以紫菜或豆皮。吃生魚壽司時,飲日本綠茶或清酒,別有一番風味。
特色地域 ——今日的電器街秋葉原。秋葉原是日本有名的電器街。今日的秋葉原除了家電及數碼產品的銷售之外,商務、餐飲等功能也漸漸完善。
秋葉原的前身,是一些聚集在秋葉原車站高架橋下出售電子器件和家電的散商鋪。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秋葉原也漸漸轉向電腦、手機、網際網路相關產品為銷售主體。80年代到90年代間,電子產品帶動了日本動漫遊戲產業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游戲動漫周邊店進駐秋葉原。
特色地域——女僕咖啡店,宅男的另一個「家」。中古歐洲的女傭服,配上進門時的「歡迎回家主人」這就是就有日本特色的女僕咖啡店。
與傳統的咖啡店不同的是,很多客人來這里,不是喝咖啡的。而是來看女僕的。由於日本動漫的宣傳,使得無數宅男對「女僕」這一職業產生了無數遐想。單純的二次元卡通形象,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一句話「我們要看真人!」於是女僕咖啡店就這樣誕生了。現在在秋葉原大概有30多家類似這樣的店鋪。比如很有人氣的「MIA」。他們發明了一個卡片游戲來讓客人多點飲料(客人點一次飲料便可以進行一次游戲,必須在游戲中獲勝才可以和女僕拍照),這種游戲的形式讓顧客感到很愉悅有感興趣,還可以增加店鋪的營業收入。
地域特色——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鐵塔。東京塔。東京塔誕生以前,世界上第一高塔是埃菲爾鐵塔,但東京鐵塔超過它13米,高達333米。該塔肩負著7個電視台、21個電視中轉站及廣播台的無線袋內發射任務。他的下部為鐵塔大樓,一樓為休息廳,二樓是商場,三樓是規模居遠東第一的蠟像館,四樓則是近代科學館和電視攝影棚。
塔在150米處設有大瞭望台,249.9米處設有特別瞭望台,在這里可以俯視全市的風景。在夏季,東京鐵塔最旺開放到八點。站在鐵塔上,眺望遠處的點點燈光點綴著這個繁華的都市,又是另一番風情。
地域特色——地震帶來的「美妙的副產品」溫泉。日本坐落在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這個地質環境使它成為環太平洋地震帶地殼運動最為頻繁的地方,也使其境內火山密布,地形崎嶇。地殼的碰撞給日本帶來傷害之餘。也帶來了美妙的「副產品」,那就是溫泉。
日本利用溫泉的歷史悠久,漸漸形成了其獨特的文化。
無論日本和中國在歷史上文化交流是多麼頻繁,相互影響是多麼深遠,從古至今,日本文化的發展還是有它的許多特點,有許多既不同於中國,又不同於西方的發展規律。在日本文化(包括性文化)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有許多看起來是很矛盾對立的現象,可是又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東亞文化,這種情況可以說是舉世罕見的。所以美國哲學家穆爾認為,日本文化是「所有偉大的傳統中最神秘的,最離奇的」。
這種矛盾與統一首先表現在文化的吸收性和獨立性方面。
從歷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時間里,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國的大唐文化。1868年德川政權崩潰、明治維新開始後,日本進入了「文明開化」時期。在這個時期,日本按照11個世紀前全盤接受中國文化的方法引進西方的文明,並取得了巨大的效果,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奠定了基礎。任何一種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都要受許多因素的影響,該國的和外國的歷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對日本文化起過作用,日本在變化,但是卻從未真正脫離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這種情況可以從日本社會的許多現象看出來。現在電視、空調、汽車、電腦、出國度假等已深深地滲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變得無可辨認了。盡管如此,在現代化的帷幕背後仍舊保留了許多屬於日本本土文化的東西,從深層分析看,日本仍是一個傳統的國家。例如,他們愛吃生冷的食物,比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顏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勢力、家族意識和集團意識很強;民間信仰和巫術特盛;
女子對男子的溫順和依賴;想發財,能發財,但發了財以後又不知所措;等等。
這種矛盾與統一又表現在文化的輸入與輸出方面。
日本是個十分重視也十分善於吸收和輸入他國文化的民族,從7世紀的「大化革新」大規模地輸入大唐文化,到19世紀的「明治維新」大規模地吸收與輸入西方文化,都對日本的發展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相比較而言,中國在歷史上就不太善於吸收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文化,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固然是一種優勢,但是如果只注意輸出而不重視輸入,不重視從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營養、不斷地發展自己,那麼這種優勢也會走向反面。
隨著日本經濟的高度增長,日本向外推銷自己文化的意識越來越強烈,而且提出了戰略性的口號,那就是曾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所說的「國際化」。在這方面,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據90年代的一份統計資料說,由日本官方機構主持的海外文化交流項目,諸如邀請或派遣學者、留學生,開展大型文化活動等等,每年的經費預算為10億日元。日本外務省所屬的國際交流基金,鼓勵、資助的主要是和日本有關的項目,例如國外的日語教育,日本文化和文學著作的研究、翻譯和出版,或與此相關的文化活動。政府的這種大投入推銷該國文化的舉措收效顯著。日本的茶道、花道之所以享譽世界,日本的文學作品之所以有眾多語種質量較好的譯本,和這些舉措是有密切關系的。
還有一個矛盾統一的方面是日本舊時的官方文化和民間文化。
在日本古代,不論政府如何強調外來文化,可是民間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有所保留。例如,在平安時代(公元794-1185年)大力提倡大唐文化的時代,日本所有的文人男子都用漢語寫作,但是婦女不這樣,結果她們成為日本本土文學的先驅。
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人們可以在政府准許、控制的許多地區的界線內隨心所欲。在那裡,男扮女裝的演員、男性賣淫者、妓女、木版畫家都能取悅於神。江戶時代的城市民間文化,尤其在比較繁榮的17世紀,和這個狹小的享樂世界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許多作家、音樂家、演員、畫家都出入於或活躍於這個受官方蔑視、可是卻深為平民所喜愛的「淫盪世界」。暴烈的娛樂和荒誕的色情在官方的嚴格控制下仍舊成為人們發泄情感的重要手段。不論時代如何變遷,這類文化的根本性變化很小,對這個現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最後,這種矛盾統一又表現在對性的文雅和粗俗方面。
應該認為,總的說來,日本民族是一個文雅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輕柔、溫順、禮貌而且溫和」,他們是以「溫和的人的感情」而不是以「乾巴巴的、生硬的理論思想」來表達他們自己的。和大多數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更受感情的約束。例如,當兩個人爭論時,西方人往往生氣地說:「你難道不明白我說的意思嗎?」而如果是日本人,他會將怒火和不悅隱藏在禮貌的面具之下,說道:「你難道不明白我的感情嗎?」從總的看來,日本人比較寬容,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維持表面的和諧,沖突總是被一層溫和的、禮貌的面紗所掩蓋。
這種文化現象當然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現在男女的性問題上。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過程中,即使是嫖妓,人們也講究規矩,講究禮貌,把最粗鄙的性動作用一層文雅的外衣遮蓋起來,否則怕被別人看不起,而絕大多數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這方面,似乎和中國古人所提倡的「溫、良、恭、儉、讓」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視把這種態度形成一種外在的禮節,而且還存在形成鮮明對比的粗獷、暴烈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