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年的文化故事怎麼講

年的文化故事怎麼講

發布時間:2022-07-21 08:07:27

『壹』 從講一講年的故事簡介不超50字

傳說以前有一種野獸,名叫「年」,總是在除夕出來害人,人們都很害怕。有一次年來害人時,一位老爺爺用爆竹把年嚇得落荒而頂。從此,每到除夕大家都燃放炮竹來驅趕年。久而久之,燃放炮竹就成了過年的習俗 。

『貳』 「年的故事」的由來

「年的故事」的由來:

有關年的來歷,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古時,有一個叫「年」的妖怪,經常騷亂百姓,殺人放火,無惡不做。百姓想了很多辦法都不能夠侵殺它。就在百姓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准備舉家外遷的時候。

有一壯士出現了,他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與「年」同歸於盡,以換得百姓的安居樂業。後來,壯士在「年」經常出沒的地方與「年」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最後,「年」被殺死,壯士也不幸犧牲。

人們為了懷念這位壯士,祝賀獲得新生,便在「年」被殺死的這一天舉行各種各樣盛大的慶祝活動,而且燃放鞭炮,張貼門神對聯以驅趕邪惡,並逐漸形成一種習慣,流傳下來,此後,人類便有了「過年」之說。

過年是滿溢著喜慶和吉祥的春節是每個炎黃子孫心中永遠難以割捨的符號,它不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鮮最特殊的一天,還承載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風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2)年的文化故事怎麼講擴展閱讀:

春節,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 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

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

『叄』 春節民間傳說故事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肆』 關於中國年文化的資料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歷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准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盪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准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斗。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org.cn/ch-jieri/chunjie/2.htm

『伍』 關於年的故事。

傳說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鄉親們象往年都忙著收拾東西准備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發老人,白發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趕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年」獸象往年一樣准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裡時,發現村裡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發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發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就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現在,春節是我國人民的佳節,它象徵著團結、興旺,人們對新的一年寄託著希望。

『陸』 年的傳說與故事算不算中國傳統文化.

在太古時期,有一隻兇猛的野獸,它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們管它叫「年」。

「年」長得碩大無比,而且生性兇殘。只要誰惹惱了它,它一定會張開那張血盆大口,一口把他給吃掉。同時,「年」也很懶,它喜歡睡大覺,一睡就是三百六十五天,當它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總是感覺肚子咕嚕咕嚕地叫個不停。這時候,它就下山來到村子裡,見到什麼就吃什麼,就連那些住在村子裡的老人和孩子都不放過,等肚子填飽以後,它才會滿意地一搖一擺地走回家去繼續睡大覺,然後在下一個三百六十五天後醒來,繼續下山找東西吃。

就這樣,這只「年」獸,年復一年地來到村子裡吃人,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阿寶住的村子年年都被「年」獸襲擊,他的爸爸、媽媽和妹妹就在上一次「年」下山的時候全被吃掉了,所以阿寶特別痛恨這只兇殘的野獸。

這年除夕,阿寶村裡的人們扶老攜幼上山躲避「年」獸。這時,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他手拄拐杖,肩搭袋囊,銀白色的胡須一直拖到了地上。這個時候,大家都忙著封窗鎖門,收拾行裝,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誰還有心思去關照這位可憐的乞討老人呢?人們只是匆忙地看那老人一眼,就趕緊離開了。

當老人走到阿寶家的時候,阿寶從屋子裡走出來,給了這位可憐的乞討老人一些食物,並勸他快跟隨大家上山躲避「年」獸。沒想到乞討老人聽後,捋著他的胡須,笑眯眯地說:「小兄弟,你能讓我這個孤苦無依的老人借宿一晚嗎?」

阿寶吃驚地望著這位乞討老人,說:「老人家,難道你不知道今天晚上可怕的『年』獸要來嗎?現在大家都攜老帶小,打點好行裝到深山裡避難去了,你也應該跟著他們一起去。」

那位乞討的老人聽後,只是微笑,什麼也不說。

「好吧,既然如此,那你就進來吧。」阿寶對老人說道。

「謝謝你,好心的年輕人,有我在,今晚你什麼都不用怕了。」說著,老人從肩上放下袋囊,又從里邊抽出兩張長長的紅紙,「來,你把這兩張紅紙貼在門上。」

阿寶不知道這兩張紅紙有什麼用,於是就問:「貼這兩張紅紙做什麼呀?」

乞討老人捏著鬍子,微微笑了一笑,回答說:「你只管貼上去就行了,照我說的話去做吧。」

阿寶按照老人的吩咐將兩張紅紙對稱地貼在了門的兩邊,然後攙扶著那位乞討老人進了屋子。

「我這里還有兩支蠟燭,一會兒天黑了你就把它們點燃吧。」老人遞給阿寶的是兩支紅色的蠟燭。

阿寶接過那兩支紅色的蠟燭,又問:「我家裡也有蠟燭,可不是紅色的,為什麼你要我今晚點它們呢?」

乞討老人微笑著又指了指院子里堆放的那些竹子:「好心的年輕人,我感覺有些冷,不如把那些竹子燒起來給我取個暖吧。」

老實的阿寶這次並沒有多想,他立刻就動手生起火來。

天色漸漸黑下來,「年」從深山裡躥了出來,它大搖大擺地走進村子,東看看,西瞧瞧,只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門前只堆著一些芝麻稈,街上一個人影兒也沒有。

「怎麼今年這村子連一個人也沒有?」「年」皺起了眉頭。

在村子裡轉悠了大半個晚上,「年」一無所獲,於是只好去啃那些芝麻稈充飢。它大口地嚼著那些乾巴巴的芝麻稈,心裡一點也不高興。這時,它突然聞到了風中夾雜著的一股鮮美的人肉味:「哇,真香!嘿嘿,看來今晚我還可以嘗嘗鮮,現在我要找到這個人,然後好好地飽餐一頓。」想著那些鮮美的人肉,「年」的口水就滴答滴答地流個不停,人肉可比那些芝麻稈可口多了。

饞嘴的「年」在村子裡東聞聞、西嗅嗅,最後,它驚喜地發現味道是從阿寶家裡飄出來的。於是它飛奔著朝阿寶家撲去,但它才剛躥到門口,就突然停了下來。

「這戶人家可真奇怪,他家門上貼的那兩張紅紅的東西是什麼呀,看得我頭暈暈的。」「年」向後倒退了一步。

接著,它透過院牆看見屋子裡閃爍著兩點紅光,那紅光一跳一跳的,就像一隻怪獸的眼睛,「年」渾身一顫,發出一聲怪叫:「哎呀,那是什麼怪物呀!眼睛發著紅光一眨一眨的,個頭比我還大呢!」原來「年」錯把點著紅蠟燭的房子看成了比它還大的怪獸。

就在這個時候,院內又傳來了「噼噼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起來,再也不敢往前湊了。它轉身撒腿就跑,邊跑邊喊:「媽呀,怪獸發怒了,太可怕了!怪獸來啦,怪獸來啦!」不一會兒,「年」就跑得無影無蹤了。(http://www.gs5000.cn/gs/shenhua/)

乞討老人和阿寶看見「年」驚慌失色逃跑的模樣,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沒想到這只吃人的野獸竟然會害怕紅色和炸響聲。不過,老人家,你是怎麼知道它的這個弱點的呢?」阿寶問乞討老人。

「年輕人,」老人樂呵呵地笑著,「我是天上的神仙,這次我是專門下凡來幫助你們對付『年』的。現在這只野獸已經被嚇跑了,你們以後每年都用這個方法來驅趕它,然後開開心心地過個快樂除夕吧!」說完,老人化做一股青煙,不見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阿寶從自己的家裡走出來,向大家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話。大家一齊擁向阿寶家,只見他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噼啪」炸響,屋內兩支紅蠟燭還發著餘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閱讀全文

與年的文化故事怎麼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