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背景什麼

文化背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01 14:23:30

中國文化的背景是什麼

中華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即漢族文化,漢文化。且流傳年代久遠,地域甚廣,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稱為「漢文化圈」。中國文化不但對韓國、日本,對東南亞、南亞一些國家如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鄭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這種影響。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包括亞洲、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對中國文化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和重視。

❷ 社會文化背景包含哪些

社會背景是一個大概念,應該包括歷史、文化、制度、習俗等諸多方面。還有當地的人文背景等等

傳統文化背景

儒釋道、四書五經、傳統戲曲……這些字眼如今可見度越來越高,所謂國學興起,以致女德班、弟子規班等也死灰復燃。

傳統文化,實在是一個太大的概念,要解釋得清楚透徹,恐怕需要一部厚厚的論文。本文通過五個問題的闡述,拋磚引玉。

要了解傳統文化,得先認識「文化」。

一、「文化」是什麼?

我們習慣將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詞彙並列。

實際上,在政經裡面總結出一套特有的文化也未嘗不可,所以說文化和每一樣都是互相交織的,你甚至能在一張桌子裡面探究其文化意義。

這里就不虛晃繞圈了,要繞的話,萬事萬物都能探討成大一統的實有或虛無。

本文按標準定義來理解: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思想、教育、科學等。

二、「傳統文化」的定義?

再了解一下「傳統」。傳統指世代相傳的、舊有的、具有特點的風俗、道德、思想、作風、藝術、制度等社會因素。

結合上面提到的文化的范疇,我們將「傳統文化」定義為:世代相傳、舊有的、具有特點的物質精神財富,狹義則特指其精神財富。

不過這依然不算準確。

舊有,是多久以前的歷史?100年?500年?1000年?還是按朝代劃分?

有特點,怎樣算做特點?

筆者偏向認為,時間上,是從先秦(舊石器時期--公元前221年)到近代(1840年)的范疇。

這自然不是一個固定的說法,只是基於當下、方便理解而界定,畢竟幾百年後,我們也是古代了。

為什麼截止到近代?說起來,洋務運動之後的新舊結合,乃至記憶中的紅領巾、搪瓷杯,這些內容,要認定它們是「傳統」,總是不太過得去。

「有特點」,倒不必糾結於怎樣算有特點。能夠傳承,是文化中極為關鍵的要素。因此,大凡如今還能被人們認知,哪怕最初是從國外傳來的都算。

不然,佛學豈非也不能提?

三、傳統文化包含哪些內容?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當前談復興傳統文化的人有很多,不同人群從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思想領域,擷取一個片段,便可挖掘出無窮的內容。

一部《黃帝內經》,一部《道德經》,一部《紅樓夢》……養活了多少人!

回到正題,結合上文定義及基本認知,傳統文化(狹義)至少包括先秦至近代的——

文學:樂府、詩、詞、曲、散文、小說等作品及流派。

藝術: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作品及流派等。

思想:所謂三教九流。儒、釋、道,法家、陰陽家、雜家者流等。

教育:世襲到科舉的教育制度;官學及私學的層級和形態等。

科學:四大發明、古人天文歷法、宇宙觀、醫學、地理等。

還有一類,是被直接稱為「傳統文化」的民俗文化。在民間形成,包括生活方式、人生禮儀、節慶、游藝、觀念、婚喪嫁娶及民間信仰等。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

四、傳統文化的認知誤區有哪些?

一提及傳統文化,就想到之乎者也、害人的禮教、八股文、科舉制度、封建迷信,就覺得落後過時;

一說到聖人,尤其被「推倒」之後,就總感覺他們是一板一眼的、禁錮思想的、迂腐的。

可是不然,中國文化裡面,永遠不止一種聲音,儒家是社會的、進取的;道家是自然的、隨性的;佛家是超然的、因果的。

它們之間就存在諸多的對立內容,不能以一概全。

而說到聖人,老子、孔子、墨子們,能「開創」一個流派,又豈能是迂腐之輩?看過孔子的事跡,就知道他處世有多靈活。

而著名的竹林七賢,其狂狷的傲氣和個性,哪有禮教能束縛?

科舉為下層庶人提供做官的通道,在當時豈能說是落後?

五、如何看待當前傳統文化亂象?

復興大潮,泥沙俱下。

為著私利,擇糟粕迎合功利主義者有之;擇經典歪曲解讀斷章取義者有之。

不必過分指責,就像我們剛從倉廩實走入知禮節的階段,種種亂象無法避免一樣,這只是一個階段。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終將給出答案:

經典的永不落幕,與時俱進的大放光彩,逆流的仍被無情淘汰。

歷史文化背景包括什麼包括政治嗎

人文,地理,軍事,農耕,當然包括政治

❺ 」時代背景,文化背景,社會背景,家庭背景」這幾個背景指的是什麼

時代背景:有些新聞需交代時代背景,向讀者指出與新聞事件相關的人所生活的時代,或相關的事物發生
歷史背景:就是事件在什麼形勢下發生的.事件爆發的環境.
文化背景:指溝通主體長期的文化積淀,即溝通主體較穩定的價值取向、思維模式、心理結構的總和.
社會背景:當時的社會狀況,社會的經濟構成,階級構成,經濟發展狀況 政治發展狀款,社會現象和特點.
家庭背景:家庭背景一般指父輩的經濟實力,政治權利.
就請給個「滿意答案」吧.

❻ 文化背景是什麼

文化產生的原因和條件,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考慮:
經濟比較繁榮,民族融合,對外交往,前代文化積淀,著名人物的努力

❼ 文化背景的內涵是什麼

文化背景指溝通主體長期的文化積淀,即溝通主體較穩定的價值取向、思維模式、心理結構的總和。

❽ 我的文化背景是什麼

也就是你的學歷,最高上到哪個。小學、初中、高中、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都屬於文化背景

❾ 翻鼓節的文化背景是什麼

每年三月即農歷二月初的時候,都盛行著這樣一個節日—翻鼓。
起源
苗族一種熱情、好客的民族,民族節日多,民族風情濃郁。相傳在很早的時候,苗族青年喜愛吹蘆笙、遊方、玩樂,耽誤了農時,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寨老和長者集中商議,決定製定一個節日,並以擊鼓的形式來劃分遊方玩樂和勞動生產的界線。因當時沒有銅鼓,於是有人提議,鋸一根長為2米的大樹干,挖空樹心,然後用宰殺的生牛皮將兩端封住,再用一木棒敲打木鼓,發出嗡嗡的響聲,即形成簡易的木鼓。木鼓形成後,再用木架支起,放在寨上有聲望且年長的寨老家堂屋中間,這家就稱為鼓主。此後規定,每年農歷二月份第一個豬場天(亥日,除初一外)為翻鼓節,九月份第一個豬場天(亥日,除初一外)為吃鼓節,分別為農忙和農閑的開始。
日期
翻鼓節是由鼓藏節演變而來的。每年春、秋各過一次。除了個別村寨在每年農歷正月、九月豬(亥)或狗(戌)場天過以外,都是在農歷二月、九月的豬(亥)、牛(丑)或龍(辰)場天過。

❿ 中國傳統文化背景是什麼

第一講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背景

一、典型的大河文明

文化是人的社會屬性,具有超自然的特徵,人及其活動以外的自然界所發生的一切,都不屬於人的文化。但人類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人的文化也就離不開自然,並以自然作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自然在提供人生存條件的同時,也在磨煉人的意志,給予人重重壓力。人類只有不斷克服這些壓力,才能繁衍生存和繼續發展。因此,在人類產生之初,認識自然、改造環境便成為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義,並將成為終身使命。改造環境的手段是勞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等等。在勞動過程中,人創造了文化,並以文化觀指導自己去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
人類能夠認識自然,必須對環境產生能動作用;相反,環境也通過自然法則的永恆作用,制約著人類。主客二體,相參相依,共居於循環、變化的生存時態之中。這就是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動態關系。
在人類的原始階段,生存動態的重心偏向自然環境一方,人只能被動地受制於環境,而無法自主地選擇自然,人基本上是環境的奴隸。當人類開始學會種植、蓄養家禽和建造房舍時,對自然環境的完全依賴開始有了改變,這意味著人類開始擁有生存的主動權。從這一刻起,地球上相繼出現人所創造的「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是相對於「自然景觀」而言。後者泛指地表的自然景色,可以按照地貌特徵劃分區域,如森林景觀、草原景觀等等。前者則是人類有意識地利用自然創造出來的景觀。
文化景觀的出現對於人類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它可以使人跡罕至的地方充滿生機,使人在原來無生存條件的地方落腳謀生,如在沙漠中開辟綠洲,在「旱魃為虐」之地修建灌溉網……。人類的生存空間得以大大地拓展,因此也有了較大的生存自由。
由於自然規律的制約作用,決定了創建文化景觀的非隨意性,其必須是在一定的自然基礎上的創造。一方面,自然界提供了有利於人類的優勢條件,這些條件有時也許微不足道,人類便想辦法擴大這種優勢,直到可以生存和發展;另一方面,自然是一種異於意識的客觀力量,有自己獨行不改的天「道」地「理」,即便是相對獨立於自然之外的文化景觀,也仍然受制於自然界的生態規律,人類必須服從、遵循這種規律,否則將受到自然的無情報復。
從古至今,無論人類對地理環境和自然的依賴是輕是重,自然規律和地理因素都會對人類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要研究人類早期歷史和文化起源,不能不考慮地理環境因素。
地理因素和自然因素對於人類,尤其是人類的生存來說,無疑有著很重要的影響,甚至在人類的早期社會,地理環境間接作用於人類心理,其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地理環境畢竟外在於社會,當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地理環境的影響便不居主要地位。換言之,對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來說,地理環境是一種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更不是主導因素。有鑒於此,我們在介紹地理的文化功能時,將把「人化自然——文化景觀」作為相應的一種因素,同時以人類的早期歷史為重點。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將黃河流域看成是中國文化的搖籃。但依據近幾十年的考古實踐,證實不惟黃河流域,遼河流域、長江流域、淮河流域和珠江流域,都有長達四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樣是中國文化的搖籃。
從初具文化心理的角度看,人類文化產生於新石器時代,受生產發展水平的制約,大河成為孕育人類文化的母親。中國新石器時代較為典型的文化遺址幾乎全部分布於大河及其支流流域,如黃河流域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齊家文化區域,淮河流域有青蓮崗文化區域,長江流域有良諸文化、屈家嶺文化、大溪文化區域,遼河流域有紅山文化區域,珠江流域有南方印紋陶文化(部分)區域等等。
早期文化區域分布在大河流域的特徵,在東方文明古國中是共存的,這使各古文明之間具有了一種共性,但中國農業起源的特徵與其它文明古國畢竟不同。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尼羅河流域的埃及,一般都是利用大河泛濫後留下的沃土,再加以灌溉,用以栽培小麥而發展農業。但生命賴以繁衍的大河卻瞏瞏煢獨:尼羅河孤流橫貫,兩河流域僅擁有一個氣候,其它地方則多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區,沒有其它的大河交相補苴。因此,這些古文明地區對大河依賴甚重,如埃及,直到近代,人口聚集區域仍幾乎集中在尼羅河兩旁,因此,有人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予」。
中國文化雖然發源於大河流域,但因地形復雜而採用多品種種植方式,無需固執於大河饋贈的沃土。同時由於從北至南有五大水系遙相呼應,支津密布,方便了民族遷徙和文化交流。尤其在古代陸路交通工具不發達之時,利用河運就顯得更為重要。新石器時代,各文化區域相互滲透,就是靠中國河流分布的特徵之便。

閱讀全文

與文化背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5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3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4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