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民間傳說類有董永傳說、楊家將傳說、宋丑子傳說等;
地方劇種類有蒲劇、晉劇、北路梆子、上黨梆子、上黨二黃、孝義碗碗腔、左權小花戲、線腔、任庄扇鼓儺戲等;
民間曲藝類有陽泉迓鼓、高蹺走獸藝術、潞安大鼓、太原蓮花落、陽泉評說、天塔猩舞、太原徐溝背鐵棍等;
民間音樂類有晉南威風鑼鼓、絳州鼓樂、五台鼓吹、上黨八音會、太原鑼鼓、岳村觚子、朔州喜樂等;
民間秧歌類有臨縣傘頭秧歌、祁太秧歌、朔州秧歌、稷山高台花鼓、繁峙秧歌等;
社火節慶類有壽陽愛社、寒食節、迎神賽社、河曲河燈會、柳林盤子、晉祠廟會等;
民間體育類有撓羊賽、背冰;
民間工藝美術類有平陽木版年畫、定襄麵塑、中陽剪紙、平遙推光漆器、上黨堆錦藝術等;
民間釀造工藝有汾酒、梨花春酒、老陳醋傳統工藝等;
民間地域文化有關公文化、大槐樹移民文化、走西口文化、山西麵食文化、鹽池文化等;
宗教音樂藝術類有五台山佛教藝術、恆山道樂、晉北道情、永濟道情等。
『貳』 山西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哪些項目適合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民間文學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Ⅰ-1董永傳說 運城市萬榮縣
2 Ⅰ-2 民間傳唱史詩《楊家將》山西大學
3 Ⅰ-3廣武傳說朔州市山陰縣
二、民間音樂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 Ⅱ-1左權開花調﹡ 晉中市左權縣﹡
9 Ⅱ-2河曲民歌﹡ 忻州市河曲縣﹡
10 Ⅱ-3五台山佛樂﹡ 忻州市五台縣﹡
11 Ⅱ-4晉南威風鑼鼓﹡ 臨汾市﹡
三、民間舞蹈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0 Ⅲ-1 獅舞(天塔獅舞)﹡ 臨汾市襄汾縣﹡
21 Ⅲ-2 走獸高蹺﹡ 運城市稷山縣﹡
22 Ⅲ-3翼城花鼓﹡ 臨汾市翼城縣﹡
23 Ⅲ-4 臨縣傘頭秧歌呂梁市臨縣
24 Ⅲ-5稷山高台花鼓運城市稷山縣
25 Ⅲ-6踢鼓秧歌朔州市
26 Ⅲ-7平定武迓鼓陽泉市平定縣
27 Ⅲ-8 壽陽愛社 晉中市壽陽縣
28 Ⅲ-9汾陽地秧歌呂梁市汾陽市
四、雜技與競技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1 Ⅵ-1撓羊賽忻州市
62 Ⅵ-2 心(形)意拳晉中市
山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1、蒲劇
2、晉劇
3、河曲民歌
4、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
5、雁北耍孩兒
6、鑼鼓雜戲
7、民間社火
8、中陽剪紙
9、臨縣道情戲
10、朔州秧歌戲
11、翼城花鼓
12、左權開花調
13、河曲二人台
14、晉北道情戲
15、上黨梆子
16、孝義碗碗腔
17、五台山佛樂
18、晉南威風鑼鼓
19、上黨八音會
20、文水鈲子
21、天塔獅舞
22、高蹺走獸
23、北路梆子
24、靈丘羅羅腔
25、孝義皮影戲
26、潞安犬鼓
27、陽城生鐵冶鑄技藝
28、杏花村汾酒釀制技藝
29、清徐老陳醋釀制技藝
30、董永傳說
31、絳州鼓樂
32、繁峙秧歌戲
『叄』 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山西省平遙縣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發源於山西中部的平遙縣,傳布至北方廣大地區。
以此種技藝製作的漆器遠在唐代開元年間已遐邇聞名,明清兩代由於晉商的崛起,推光漆器有了長足的進步。2006年5月20日,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Ⅷ-51。
『肆』 山西琉璃的介紹
山西琉璃是漢族陶瓷工藝發展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品類,是漢族傳統陶瓷藝術繼秦磚漢瓦之後在建築領域廣泛應用的典型範例。山西琉璃生產歷史之長,工藝之精,質量之高,選型之美,色澤之艷,均為全國之首,最出名的有河津呂家、太原南郊馬庄蘇家及陽城後則腰喬家。產品分玻璃磚、琉璃瓦、「法花」及居室陳設品四類。品種繁多,光亮如鏡,色艷久鮮,防腐防潮、堅固耐久,選型精美,為歷史上許多重要建築所採用。2006年,「山西傳統琉璃製作技藝」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6月15日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西傳統琉璃製作技藝」的主要申報、保護地區為陽城縣、太原市、河津市、介休市。
『伍』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皮影戲、剪紙、古琴、珠算、二十四節氣、針灸、書法、京劇、活字印刷術、清明節等等。
1、皮影戲
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陸』 山西的文化遺產有哪些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山西省部分 楊家將傳說(穆桂英傳說、楊家將說唱) 山西省 堯的傳說 山西省絳縣 牛郎織女傳說 山西省和順縣 笑話(萬榮笑話) 山西省萬榮縣 鑼鼓藝術 太原鑼鼓 山西省太原市 道教音樂 恆山道樂 山西省陽高縣 鼓舞 平定武迓鼓 山西省平定縣 賽戲 山西省朔州市 上黨落子 山西省潞城市 山西省黎城縣 眉戶 運城眉戶 山西省運城市 襄垣鼓書 山西省襄垣縣 三弦書 沁州 山西省沁縣 心意拳(心意六合拳) 山西省晉中市 撓羊賽 山西省忻州市 風火流星 山西省太原市 面花 陽城焙面麵塑、聞喜花饃、定襄麵塑、新絳麵塑 山西省陽城縣 山西省聞喜縣 山西省定襄縣 山西省新絳縣 木版年畫 平陽木版年畫 山西省臨汾市 布藝老虎(黎侯虎) 山西省黎城縣 堆錦(上黨堆錦) 山西省長治市 山西省長治市 民間綉活 高平綉活 山西省高平市 民居彩繪 炕圍畫 山西省襄垣縣 琉璃燒制技藝 山西省 灘羊皮鞣製工藝 山西省交城縣 民族樂器製作技藝 山西省長子縣 蒸餾酒釀制技藝 梨花春白酒傳統釀造技藝 山西省朔州市 龍須拉麵和刀削麵製作技藝 山西省全晉會館 抿尖面和貓耳朵製作技藝 山西省晉韻樓 澄泥硯製作技藝 山西省新絳縣 窯洞營造技藝 山西省平陸縣 中醫養生 葯膳八珍湯 山西省太原市 柳林盤子會 山西省柳林縣 晉祠廟會 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 關公信俗 山西省運城市 抬閣 清徐徐溝背鐵棍藝術、萬榮抬閣、峨口撓閣 山西省清徐縣 山西省萬榮縣 山西省代縣 放河燈習俗 山西省河曲縣 嗩吶藝術 晉北鼓吹、上黨八音會、上黨樂戶班社 山西省陽高縣 山西省忻州市 山西省長子縣 山西省壺關縣 秧歌 臨縣傘頭秧歌、原平鳳秧歌、汾陽地秧歌 山西省臨縣 山西省原平市 山西省汾陽市 儺舞 壽陽愛社 山西省壽陽縣 晉劇 山西省太原市 上黨梆子 山西省長治市 秧歌戲 祁太秧歌、襄武秧歌、壺關秧歌 山西省祁縣 山西省太谷縣 山西省襄垣縣 山西省武鄉縣 山西省壺關縣 道情戲 洪洞道情 山西省洪洞縣 木偶戲 孝義木偶戲 山西省孝義市 剪紙 廣靈染色剪紙 山西省廣靈縣 磚雕(山西民居磚雕) 山西省清徐縣 老陳醋釀制技藝(美和居) 山西省太原市 中醫傳統制劑方法 龜齡集傳統製作技藝 山西省太谷縣
『柒』 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
楊家將傳說(穆桂英傳說、楊家將說唱) 山西省 堯的傳說 山西省絳縣 牛郎織女傳說 山西省和順縣 笑話(萬榮笑話) 山西省萬榮縣 鑼鼓藝術 太原鑼鼓 山西省太原市 道教音樂 恆山道樂 山西省陽高縣 鼓舞 平定武迓鼓 山西省平定縣 賽戲 山西省朔州市 上黨落子 山西省潞城市 山西省黎城縣 眉戶 運城眉戶 山西省運城市 襄垣鼓書 山西省襄垣縣 三弦書 沁州 山西省沁縣 心意拳(心意六合拳) 山西省晉中市 撓羊賽 山西省忻州市 風火流星 山西省太原市 面花 陽城焙面麵塑、聞喜花饃、定襄麵塑、新絳麵塑 山西省陽城縣 山西省聞喜縣 山西省定襄縣 山西省新絳縣 木版年畫 平陽木版年畫 山西省臨汾市 布藝老虎(黎侯虎) 山西省黎城縣 堆錦(上黨堆錦) 山西省長治市 山西省長治市 民間綉活 高平綉活 山西省高平市 民居彩繪 炕圍畫 山西省襄垣縣 琉璃燒制技藝 山西省 灘羊皮鞣製工藝 山西省交城縣 民族樂器製作技藝 山西省長子縣 蒸餾酒釀制技藝 梨花春白酒傳統釀造技藝 山西省朔州市 龍須拉麵和刀削麵製作技藝 山西省全晉會館 抿尖面和貓耳朵製作技藝 山西省晉韻樓 澄泥硯製作技藝 山西省新絳縣 窯洞營造技藝 山西省平陸縣 中醫養生 葯膳八珍湯 山西省太原市 柳林盤子會 山西省柳林縣 晉祠廟會 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 關公信俗 山西省運城市 抬閣 清徐徐溝背鐵棍藝術、萬榮抬閣、峨口撓閣 山西省清徐縣 山西省萬榮縣 山西省代縣 放河燈習俗 山西省河曲縣 嗩吶藝術 晉北鼓吹、上黨八音會、上黨樂戶班社 山西省陽高縣 山西省忻州市 山西省長子縣 山西省壺關縣 秧歌 臨縣傘頭秧歌、原平鳳秧歌、汾陽地秧歌 山西省臨縣 山西省原平市 山西省汾陽市 儺舞 壽陽愛社 山西省壽陽縣 晉劇 山西省太原市 上黨梆子 山西省長治市 秧歌戲 祁太秧歌、襄武秧歌、壺關秧歌 山西省祁縣 山西省太谷縣 山西省襄垣縣 山西省武鄉縣 山西省壺關縣 道情戲 洪洞道情 山西省洪洞縣 木偶戲 孝義木偶戲 山西省孝義市 剪紙 廣靈染色剪紙 山西省廣靈縣 磚雕(山西民居磚雕) 山西省清徐縣 老陳醋釀制技藝(美和居) 山西省太原市 中醫傳統制劑方法 龜齡集傳統製作技藝 山西省太谷縣 參考資料:http://www.sx.chinanews.com.cn/2008-01-30/1/59175.html 好多的
滿意請採納
『捌』 山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
山西省平遙縣地方傳統手工技藝,發源於山西中部的平遙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玖』 2015年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最新一批為第四批(2014年7月16日)公布。共289項,其中新入選151項,擴展項147項。民間文學
(30項,涉及31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盧溝橋傳說 北京市豐台區
2 鬼穀子傳說 河北省臨漳縣
3 東海孝婦傳說 江蘇省連雲港市
4 劉阮傳說 浙江省天台縣
5 孔雀東南飛傳說 安徽省懷寧縣
6 老子傳說 安徽省渦陽縣,河南省靈寶市
7 陳三五娘傳說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
8 胡嶧陽傳說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
9 孟母教子傳說 山東省鄒城市
10 河圖洛書傳說 河南省洛陽市
11 杞人憂天傳說 河南省杞縣
12 三國傳說 湖北省
13 尹吉甫傳說 湖北省房縣
14 伯牙子期傳說 湖北省武漢市
15 蘇仙傳說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
16 壯族百鳥衣故事 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
17 畢阿史拉則傳說 四川省金陽縣
18 倉頡傳說 陝西省白水縣、洛南縣
19 駱駝泉傳說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20 回族民間故事 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
21 廣禪侯故事 山西省陽城縣
22 解縉故事 江西省吉水縣
23 阿凡提故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
24 廣陽鎮民間故事 重慶市南岸區
25 西王母神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阜康市
26 盤王大歌 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
27 瑪牧特依 四川省喜德縣
28 黑白戰爭 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
29 祁家延西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
30 常山喝彩歌謠 浙江省常山縣
傳統音樂
(15項,涉及17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土家族民歌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2 漁歌(洞庭漁歌、汕尾漁歌) 湖南省岳陽市,廣東省汕尾市
3 川西西嶺山歌 四川省大邑縣
4 旬陽民歌 陝西省旬陽縣
5 撒拉族民歌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6 錫伯族民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7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 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
8 畢摩音樂 四川省美姑縣
9 劍川白曲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10 阿斯爾 內蒙古自治區鑲黃旗
11 莆仙十音八樂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
12 蒙古族汗廷音樂 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
13 瀏陽文廟祭孔音樂 湖南省瀏陽市
14 潮爾(蒙古族弓弦樂)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15 蒙古族托布秀爾音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傳統舞蹈
(20項,涉及20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太子務武吵子 北京市大興區
2 左權小花戲 山西省左權縣
3 博舞 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4 洪澤湖漁鼓 江蘇省泗洪縣
5 龍岩採茶燈 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
6 宜黃禾杠舞 江西省宜黃縣
7 耍老虎 河南省焦作市
8 棕包腦 湖南省洞口縣
9 瑤族金鑼舞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東縣
10 玩牛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11 古藺花燈 四川省古藺縣
12 登甘嘎謅(熊貓舞) 四川省九寨溝縣
13 布依族轉場舞 貴州省冊亨縣
14 阿妹戚托 貴州省晴隆縣
15 耳子歌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16 怒族達比亞舞 雲南省福貢縣
17 鋩鼓舞 雲南省建水縣
18 水鼓舞 雲南省瑞麗市
19 鍋哇(玉樹武士舞)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
20 納孜庫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
傳統戲劇
(4項,涉及4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線腔 山西省芮城縣
2 平講戲 福建省福安市
3 東河戲 江西省贛縣
4 永修丫丫戲 江西省永修縣
曲藝
(13項,涉及13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五、曲藝(13項,涉及13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數來寶 北京市東城區
2 梅花大鼓 天津市
3 彈唱 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
4 浦東宣卷 上海市浦東新區
5 麗水鼓詞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
6 客家古文 江西省於都縣
7 永新小鼓 江西省永新縣
8 山東花鼓 山東省菏澤市
9 跳三鼓 湖北省石首市
10 湖南漁鼓 湖南省
11 桂林漁鼓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12 寧夏小曲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13 托勒敖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14項,涉及15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六、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14項,涉及15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布魯 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
2 蒙古族駝球 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後旗
3 意拳 北京市東城區
4 戳腳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
5 綿拳 上海市楊浦區
6 精武武術 上海市虹口區
7 詠春拳 福建省福州市
8 井岡山全堂獅燈 江西省井岡山市
9 梁山武術 山東省梁山縣
10 徐家拳 山東省新泰市
11 兩儀拳 河南省沈丘縣
12 梅山武術 湖南省新化縣
13 武漢雜技 湖北省武漢市
14 幻術(傅氏幻術、周化一魔術) 北京市朝陽區,陝西省
傳統美術
(12項,涉及14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七、傳統美術(12項,涉及14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京綉 北京市房山區,河北省定興縣
2 布糊畫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
3 抽紗(汕頭抽紗、潮州抽紗) 廣東省汕頭、潮州市
4 水陸畫 河北省廣平縣
5 畢摩繪畫 四川省美姑縣
6 彩砂壇城繪制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
7 琥珀雕刻 遼寧省撫順市
8 傳統玩具(郯城木旋玩具) 山東省郯城縣
9 蒙古文書法 內蒙古自治區
10 滿文書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11 刻銅(杜氏刻銅) 安徽省阜陽市
12 賞石藝術 中國觀賞石協會
傳統技藝
(28項,涉及29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八、傳統技藝(28項,涉及29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邢窯陶瓷燒制技藝 河北省邢台市
2 婺州窯陶瓷燒制技藝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
3 吉州窯陶瓷燒制技藝 江西省吉安市
4 登封窯陶瓷燒制技藝 河南省登封市
5 當陽峪絞胎瓷燒制技藝 河南省焦作市
6 潮州彩瓷燒制技藝 廣東省潮州市
7 陶瓷微書 廣東省汕頭市
8 古陶瓷修復技藝 上海市長寧區
9 藏族鎏鈷技藝 青海省
10 銅器製作技藝(大同銅器製作技藝) 山西省大同市城區
11 古代鍾表修復技藝 故宮博物院
12 傳統香製作技藝(葯香製作技藝、莞香製作技藝) 北京市西城區,廣東省東莞市
13 一得閣墨汁製作技藝 北京市西城區
14 奶製品製作技藝(察干伊德) 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
15 遼菜傳統烹飪技藝 遼寧省沈陽市
16 泡菜製作技藝(朝鮮族泡菜製作技藝) 吉林省延吉市
17 老湯精配方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
18 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 上海市黃浦區
19 傳統製糖技藝(義烏紅糖製作技藝) 浙江省義烏市
20 豆腐傳統製作技藝 安徽省淮南市
21 德州扒雞製作技藝 山東省德州市
22 龍口粉絲傳統手工生產技藝 山東省招遠市
23 雲南蒙自過橋米線 雲南省蒙自市
24 坎兒井開鑿技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
25 傳統造園技藝(揚州園林營造技藝) 江蘇省揚州市
26 古戲台營造技藝 江西省樂平市
27 廬陵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江西省泰和縣
28 古建築修復技藝 甘肅省永靖縣
傳統醫葯
(2項,涉及2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九、傳統醫葯(2項,涉及2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哈薩克族醫葯(布拉吾葯浴熏蒸療法、卧塔什正骨術、凍傷療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
2 布依族醫葯(益肝草製作技藝) 貴州省貴定縣
民俗
(13項,涉及14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十、民俗(13項,涉及14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望果節 西藏自治區
2 察干蘇力德祭 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
3 博格達烏拉祭 內蒙古自治區扎賚特旗
4 稻作習俗 江西省萬年縣
5 匾額習俗(贛南客家匾額習俗) 江西省會昌縣
6 馬仙信俗 福建省柘榮縣
7 寮步香市 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
8 達斡爾族服飾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
9 鄂溫克族服飾 內蒙古自治區陳巴爾虎旗
10 彝族服飾 四川省昭覺縣、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11 布依族服飾 貴州省
12 侗族服飾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3 柯爾克孜族服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恰縣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拾』 運城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運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
1、河東鹽池文化:
河東鹽池文化是一種中國傳統民俗。運城鹽池古稱鹺海、古海,因位居黃河以東而稱河東鹽池。由於運城的建立,又使它得名運城鹽池。歷史上曾因此地傳說為「黃帝戰蚩尤」,蚩尤身首被分「解」之地而稱「解池」,生產的食鹽稱「解鹽」。
2、禹王傳統祭祀文化:
禹王傳統祭祀文化是山西運城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大禹的傑出貢獻,對中國歷史的演進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禹王廟幾千年祀典相繼,是後人學習大禹明德,弘揚大禹精神的明證,對中華民族起著無可替代的凝聚作用。
3、新絳縣澄泥硯傳統製作工藝:
絳州澄泥硯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品。產於山西省新絳縣,與端、歙、洮硯齊名,是四大名硯中唯一的陶硯。其製作可追至西漢,興於唐而盛於宋,明代至爐火純青,歷代奉為貢品。清乾隆帝對其尤為珍愛,曾御筆賦詩,並編入《四庫全書·西清硯譜》,在硯史上享有極高盛譽。
4、地窨院建築技藝:
地窨院建築技藝是山西省運城市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地窨院是典型的生土建築,它是由黃土丘陵區的土窯洞移植到平原地帶的民居形式,逐漸成為分布在晉南、渭北、豫西、隴東等地陽坡台地上的普遍民居院落。窯洞依不同用途分:居住窯、儲存窯、牲畜窯、茅廁窯及門洞窯。
5、萬榮笑話:
萬榮笑話是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榮河鎮土生土長的地方民間口頭文學,它生動有趣,機智幽默,來源於人們生活中的諧趣言行,是萬榮及河東地區群眾的口頭創作,廣泛地流傳於山西及全國的許多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