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領域如何寫作

文化領域如何寫作

發布時間:2022-07-21 21:17:42

1. 以」我眼中的傳統文化」寫一篇作文

古典文學距離我們今天的生活,今天的語言,今天的寫作,似乎是個遙遠的夢。實際上,今天正是昨天的繼續,今天與昨天具有著非常密切的內在聯系。

特別是,我們華夏民族是個重視文化繼承的國度。幾千年的歷史積累,使華夏文化具有豐厚的底蘊,從而也使我們今天仍然使用著的文字具有這種文化的沉澱。如果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只了解其表面的語法意義,而不能感受其內涵的感情色彩和人文典故,就不能精確、生動地使用它。


今日之種種文學現象,就其本質而言,都在古典的基因之內,是古典某些文化現象的放大,或者是重新的組合。

譬如現代詩歌追求難懂、晦澀、朦朧,其實,並不新鮮,晚唐五代和宋代初期,就是以此為風尚,大抵詩史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平易通俗之後,就要走向晦澀,以合於文學的要求陌生化的要求,但畢竟難懂、晦澀是文學的變體而不是正路,在完成特定歷史時期的使命之後,詩史必定要重回平易的正路,只不過不是原始的平易,而是「平淡而山高水深」「成如容易卻艱辛」的境界。


有人曾描繪過2050年的情景,人類成為了類似機器的動物,一切物質的需要都在一按電鈕就可以實現的狀態下,沒有了詩人,也沒有了小說,因為大家在忙著賺更多的錢,購買更多的現代化生活,在精神文化領域,則是一片荒漠。

這其實只是根據目前的功利文化的繁盛而作出的演繹,人類不會毀滅在自己創造出的文明中,因為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的生命自身的需要。

中國的最為寶貴的財富是華夏的傳統文化和審美的文化精神,不論怎樣的科技文明,別人都是可以仿效和超越的,因而也就不能說是中國的世紀,只有理解為,華夏的傳統文化精神,將成為21世紀人類精神文化的主流,由此使21世紀成為華夏傳統文化的世紀,才能圓通。


傳統並非僅指古代,傳統是個不斷生新變化的范疇,現實和歷史是同一個生命,特別是中華傳統文化從古至今,是個源源不斷的河流,是個生生不息的生命。

李白杜甫曹雪芹是傳統,魯迅胡適沈從文也是傳統,雖然他們都是反傳統的健將。他們身上涌動著的是華夏民族的血液,擁有著難以消磨的華夏文化基因。他們都有著極為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他們的傷口是以反傳統構成傳統文化的新生命,是古典文化的變異。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上,有過幾次大的解構。魏晉風度對於兩漢儒家正統文化的解構;柳永代表的宋詞的性解放;李贄代表的明末人文主義思潮與魯迅代表的五四運動是一而貫之的。他們都為傳統激活了新的生命力,他們首先是傳統的集大成者,然後才是解構者。但我們不能說他們就不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每次大的解構,都既有外力的刺激,又有內在的運動規律作用,五四運動既是西風東漸現代文明的必然,又是華夏傳統文化自然變革的必然。傳統文化發展到某個階段的極致,就成為了熟透而發霉的果實,就需要著一次解構,讓果實落地,再長出新的果木,開始一輪新的生命。清末比之明末、宋初、魏晉傳統文化都要更為成熟,因此,對之解構的需要就更為迫切,解構的力度就更為強大,因此,五四運動將這個發霉的果子打落,是有功績的,是傳統文化內在運行規律的必然。

但是,在將傳統文化的果實打落之後,如果還要將傳統文化的幾千年培養出來的大樹連根拔掉,那就是過激了,過激的結果,就是由反對傳統文化,到反對這種文化的掌握者――知識分子。


社會風尚由原來的讀書至上,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士大夫文化,到腦體倒掛的社會人倫關系錯位,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地位失衡等等,這些仍然是當今社會種種弊端的症結。

所以,在中國文化內部,有著一個重歸傳統文化的使命。重歸的含義,不是回復科舉制,重新以古典詩詞為主要的文學載體等等。而是以傳統文化的精神,建構新的華夏文化體制,這種體制,將是含納傳統文化的現代文化。


回歸並非倒退,譬如孔子倡導對於周文化的回歸,卻成為了封建文化的奠基人;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卻成為了新興的散行單句的新興文體的開拓者,人類總是在回眸中前進,在否定當今潮流和回歸傳統中進步。最後我想問一句:中國傳統文化招了誰?復興國學現在不做何時做?大家好好想一想,如果真的失去了它,我們還有什麼可以證明我們是中國人!!!



望採納謝謝

2. 寫1篇跨文化交際的論文 1500字 急要

寫作思路:首先提出跨文化交流的意義,提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寫到跨文化交流的解決辦法與做法。

跨文化交際是指將跨文化、商務、交際三個要素結合在一起, 進而演變成一個全新的文化領域。在當前的商務活動中, 跨文化交際通常包括跨文化的商務交際禮儀及商務人員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等, 其中商務人員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直接會影響到國際商務活動的開展, 面對的當前在國際商務中存在的跨文化交際問題需要國家有針對性的培養商務人員的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 保障商務活動的順利開展。

1、 跨文化交際在國際商務中的重要性

國際商務是指在整個世界范圍內的各種貿易交流的總和,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強以及國際市場的不斷完善, 國際商務活動的開展在促進世界范圍內經濟共同發展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而且國際商務活動的開展給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和人們都提供了交流平台, 這種跨文化交流在實施過程中又進一步的促進了全國范圍內的經濟發展, 使其現代企業能夠突破國內市場的桎梏, 繼而在國際市場的舞台上大顯身手, 實現自身企業的規模化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同時, 現代企業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也需要從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出發, 全面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為國際商務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國際商務跨文化交際問題與解決建議

2、 在國際商務中存在的跨文化交際問題

2。1、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言差異問題。

在國際商務的跨文化交際中, 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就是交際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 其中語言是國家文化的代表, 也是文化得以繼續傳承的重要載體, 其在跨文化交際中還承擔著實現人們交流的重要功能, 可以說, 國際商務中的任何一項活動得到開展都需要語言作為依託, 同樣, 語言的差異存在的交際問題也是當前跨文化交際中存在的最重要的問題。

以中文和英文為例, 雖然在國際商務中翻譯可以為交易雙方提供方便, 但是中文的表達往往會比較委婉, 翻譯並不能就中文所表達出的內涵意義進行分析, 相反的英文就會比較直接簡單, 這就使得雙方在交流過程中往往只會了解字面意思, 容易使雙方對彼此表達的意思產生誤解, 從而影響跨文化商務交際的順利進行。

2。2、 跨文化交際中的思維方式差異問題。

思維方式是人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的總和, 決定著人們思考問題的根本方法, 而在國際商務的跨文化交際中, 思維方式往往會直接影響交易者的行為方式。

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較大, 其思維方式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體, 注重綜合思維, 尤其喜歡迂迴的方式, 而西方國家會比較注重分析思維, 偏向理性、邏輯和實證, 因而東方思維會偏向模糊, 西方則是偏向精確, 以上思維方式的差異會使得國際商務的開展存在交易上的阻礙。

2。3、 跨文化交際中的價值觀念差異問題。

價值觀念的不同會影響人們對同一商品的價值判斷, 這也是影響國際商務活動的重要因素, 而且價值觀念的不同使得交易雙方極易在針對商品價值的制定以及合同的簽訂上出現分歧, 影響下一步的商務合作。

2。4 、跨文化交際中的習俗差異問題。

風俗習慣的差異不僅存在於各國之間, 同一國中也會因風俗習慣產生爭議。而在國家上午中的跨文化交際中, 風俗習慣的不同極有可能會引發交易矛盾, 影響商務活動的開展, 不利於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開展。

3、 解決國際商務跨文化交際問題的建議

在國際商務中, 各國之間由於政治背景、文化背景、經濟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導致跨文化交際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尤其是現代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就必須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商務人員的跨文化交際是國際商務活動開展得基礎, 因而需要企業有針對性的培養商務人員的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 保障企業的國際商務活動順利開展。

3。1 、培養商務人員對不同國家文化的理解能力。

國際商務中的跨文化交際問題無一例外都是因為國家所具備的不同文化, 因而在對上午人員的培養過程中首先就是要培養其對不同國家文化的理解能力, 使其能夠理解並接受不同國家文化的差異。

因而在培養過程中需要商務人員對不同的文化現象、模式及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有一定的觀察力和理解力, 要求商務人員能熟練掌握不同國家的生活習俗、思維模式及社會價值觀等。以便商務人員在國家商務的跨文化交際中能夠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其文化背景適當的調節交際方法, 從而從實際出發去分析並解決問題。

3。2、 提高商務人員對跨文化交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當出現跨文化交際問題時, 如果能夠及時有效的解決問題也有可能力挽狂瀾、扭轉戰局, 因而還需要提高商務人員對跨文化交際問題的解決能力。這就需要商務人員具有較好的應變能力, 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妥協、競爭、迴避等方法, 審時度勢, 確保際商務跨文化交際能順利的進行, 促進商務合作和交易。

結語:綜上所述, 跨文化交際是當前積極融入國際市場得重要手段, 在國際商務中所出現得跨文化交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際商務活動的開展, 不利於世界經濟范圍內的共同發展, 因此我國現代企業需要認清形勢, 加大投入, 有針對性的提高商務人員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以便促進國際商務的順利開展, 實現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3. 如何提高寫作水平

1、要想快速提高文筆,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看別人是怎麼寫的。可以找一些名家大師的文章來看,看他們的結構、修辭是怎麼用的,是怎樣突出人物形象,是怎樣說明事理的。

(3)文化領域如何寫作擴展閱讀:

一、寫作: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元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過程,寫作活動大致可分為「採集—構思—表述」三個階段。

與作家的自由寫作、職業人群的專業寫作不同,語文課程意義的寫作,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按照特定要求用書面語言創造文本,以發展和提高自身寫作能力的學習活動。

簡單來說,寫作是生活中與人溝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種方式,就像我們平常說話一樣。寫作就是用筆來說話。

二、 寫作活動的主要作用和意義:

1、表達感情、交流思想、傳遞信息

2、現代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寫作能力,才能從容應對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諸多問題

3、寫作關繫到全民族文化素質和綜合國力的提高。

我國是一個具有13億人口的大國,但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仍有近四分之一的文盲和半文盲。一個民族文化水平低,讀、寫水平不高,是難以進入經濟高度發展的文明社會的,也難以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

寫作是一種復雜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過程。從現代資訊理論、系統論的角度來看,寫作是一個收集、加工、輸出信息的整體系統。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過程,寫作活動是有階段性的。大致可分為採集——構思——表述三個階段。

具體又可分為採集、立意、謀篇、用語、修改等五個環節。每個階段和環節都有自身的特點、規律和要求。如果人們的寫作活動符合這些規律和要求,就有可能「妙筆生花」,寫出文質兼備的好文章、好作品。

寫作,作為一種富有創造性的腦力勞動過程,不僅僅存在於文學創作領域,還廣泛出現於應用寫作領域(包括公文寫作、經濟寫作、廣告寫作、軍事寫作、法律寫作、科技寫作、英語寫作等)。

就當下而言,學科意義上的「寫作」概念已越來越多地指向應用寫作這一遍及社會生活各個角落的實踐活動。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趨勢》中曾斷言:「在這個文字愈來愈密集的社會,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讀寫技巧。」這里的「寫」主要是指應用寫作而非文學創作。

網路寫作

4. 新手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要提高寫作能力必須積累更多的知識,多閱讀是最好的積累方式,新手也可以模彷優秀作品以提高寫作能力。隨著互聯網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創作,很多平台也開放了寫作板塊,只要是原創作品都可以發到網上,只要有流量就能帶來更多的利益。但是寫作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能提筆開始就不容易,有些人明明心裡有許多話要說,但苦於不知道如何表達,最終不得不放棄。其實寫作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這個過程要積累知識、要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文字功底,完成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所以提高寫作能力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只要堅持並掌握一些技巧,就一定會有進步。

三、可以模彷創作。

模彷創作是一個速成提升方式,模彷不是抄襲。可以選擇相同領域的優秀文章研讀,從文章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比如作者的表達方式、共情能力等,通過模彷可以快速了解寫作的精華,從而有效的提升寫作能力。

5. 中國傳統文化的文藝創作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
茶、中葯、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
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
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
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
彩陶、紫砂壺、蠟染、中國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劍等)、青銅器鼎
國畫、敦煌壁畫、山清水秀、寫意畫、太極圖
石獅、飛天、太極
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中秋月餅
鳥籠、盆景、五針松、毛竹、牡丹、梅花、蓮花
大熊貓、鯉魚、芭蕉扇、風箱
黑頭發黃皮膚、丹鳳眼
紅旗、天安門、五角星、紅領巾、紅太陽、長江、黃河
唐裝、綉花鞋、老虎頭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
泥人麵塑、鋤頭、清朝大辮子、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筷子
華表、牌坊、長城、園林、寺院、古鍾、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
漢字、數字8、6、4
唐詩、宋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
金元寶、如意、燭台、羅盤、八卦、司南、棋子與棋盤、象棋、圍棋
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
玉佩、鷲、千層底、刺綉、絲綢、檐
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
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6. 怎麼提高文筆寫作能力

有時想寫點東西,動手時才發現自己打不開思路,寫不出東西來,覺得自己肚裡的墨水不夠。如何做才能夠讓自己提高寫作水平,提高文筆和寫作能力,怎樣才能提升自己對生活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我個人認為首先是多看,書報是基礎,建議多看點詩詞歌賦方面的;看社會百態方面的;看時事、政治、經濟方面的;看文學小說,只要大量地看書,並摘錄寫得好的詞句在一個本子里;然後是抄書,抄那些唐詩宋詞賞析,抄報告文學,抄短篇小說,慢慢抄,慢慢品。最重要的就是品味字里行間的韻味,能看到把書里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多記:心記,筆記,摘抄。多問:了解來龍去脈,全過程。多寫:有材料寫,沒有材料強迫自己去收集素材也寫,一開始不管寫的好不好,能寫出來就是勝利。多模仿:天下文章一半抄。認為好的手法,不妨穿插於寫作當中,習慣成自然。多征:徵求別人的意見,不斷修改完善,一篇東西不修改個十來遍不放手。走出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很重要。如能這樣做,就能慢慢提高自己的動筆能力,經過不斷的努力,就可以提高文筆了,真正達到行雲流水、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看書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書里的故事可以豐富你的想像力,書里的詞句可以擴大詞彙量,甚至它的寫作風格、寫作手法等等,都會對你產生影響。請記住,我們在接受知識時都是潛移默化的。看書時千萬不要抱有「我是為了提高寫作水平」這樣的心態,否則會產生不好的效果。一切都在循序漸進、漸漸地提高。或許你一下子感覺不到,但到某一天,當別人誇贊你的文章時你就知道了。

有些人覺得沒有東西可寫,那是因為,他們大多都是窩在屋子裡,以為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那就錯了,那樣的結果就是,寫出來的東西會給人「在那裡見到過」的感覺。另外,書里的內容對於他有了一個思維定格,寫出來的作品自然無法超脫。你可以在你的小區附近,坐在石凳上,很安靜地,很用心地,去觀察周圍一切發生的事。一段時間後,你會看到一些印在你腦子里的事,那就是你的素材了,可以記下來,以日記的形式或者只是在記事簿上。那麼積累得多了,用時自然得心應手。

大量的閱讀、勤奮的思考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經之路。多看、多練、多記。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文章,也有很多不同意義的故事,對提高寫作能力很有幫助。語法,文理是基礎,然後就是多讀、多積累,可准備一個專用日記本,見到一些好言錦句,就把它抄下來。還有就是多寫,最好能堅持每天寫日記。堅持寫日記是個好辦法,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不要求多但貴在堅持,還有就是多看一些好書,對於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有意思的可以寫下來,只要有毅力有恆心有夢想,總有一天會出好作品的!

寫作時還有一個要點,那就是要小不要大。往往很多人會將主題定得很寬很大,而結果則是內容浮淺而乏味。定個很小很小的主題,但一定要把它細化,即將你看到的每一個小細節都描寫出來,再加上你的真實感受,那麼讀者就會被這些真實打動。比如你上面積累的例子,你可以作為例證來使用,同樣也可以拿某件小事專門寫一篇文章,好的文章即是由真、細、感組成的。

寫作的根本是基礎的積累:首先是材料的積累。材料是寫作之源。寫作材料主要來源於社會生活。在活生生的現實中有很多美的事物,要學會時時處處留心周圍各種各樣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不斷擴大自己的生活領域,捕捉生活熱點,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識的捕捉有意義的事,有趣的人,並隨手記下。這樣,發現多了,積累也就多了。閱讀和聽取,則是獲取寫作材料的另一途徑。對於生活范圍較小,生活經歷有限的人來說,從這一源頭獲取材料最為廣泛。閱讀書籍報刊,聽取軼聞逸事,可以使自己獲得許多無法親身接觸到的材料。可見,要養成勤於閱讀的習慣。通過留心生活,精於閱讀,材料積累多了,便不再會出現無話可說的狀況,而是潑灑成文。

語言的積累。語言是文章這所房子的磚瓦,要有意識的積累語言,讀書看報,碰到富有表現力的字詞句;聽廣播看電視,甚至聽別人說活,得到的美妙言語,都要記下來。平時碰到的成語、歇後語、名言警句等等,只要自認為生動美妙的,就積累。這樣,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從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語言詞典。同時,生活中碰到的生字詞,要查字典。經過積累,語言豐富了,寫作文時自然左右逢源。

情感的積累。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寫作只有將自己的情感體驗,自己的真情、深情、純情、至情(如對師長的敬愛,對同學的友愛,對弱者的同情,對壞人的憎惡等等)付諸寫作對象,文章才能情深意切,字字動心。可見,寫好作文,必須有情感的積淀。而事實上,情感積累豐富了,寫作時人稟七情就能自然流淌,進入一種情不能已的境界,寫出的文章生動感人。

寫法的積累。「《文選》爛,秀才半」之說,形象道出了古人學習寫作的經驗。大凡優秀的作品,本身就告訴我們,文章該怎麼寫,不該怎麼寫。通過熟讀、多讀各大家的作品,達到心領神會的程度,自然學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閱讀多了,積累多了,用於寫作實踐,必能提高寫作水平。

實現寫作的積累,要達到三個要求:一、量要大,量的保證,才能帶來質的變化。要勤動筆,將自己發現的東西記在其專為寫作積累而准備的本子上。二、范圍要廣。為了積累,生活視野閱讀視野要寬,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以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三、培養自己的興趣,養成積累的習慣。

其次是真正做到:細觀察 、多閱讀、巧選材、常練筆、勤修改。

1:細觀察。細致觀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金鑰匙。文章是客觀事物在作者頭腦中反映的產物,要反映客觀事物,就必須對客觀事物作仔細的觀察。只有仔細地觀察,才能從生活現象的礦藏中發現碎金璞玉,於泥沙混雜中攫取閃光的寶物。不掌握,「觀察」這把開門的金鑰匙,作文的「鐵門限」是決然跨不進去的。

2:多閱讀。廣泛閱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條件。要寫出好文章,就必須多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魯迅先生也提倡多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我們強調既要多讀,又要選擇地讀,更要讀進去,理解所讀文章的結構技藝,語言特點,從中掌握作文特點。

3:巧選材。精心選擇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加速器。選材的要求是要新穎,所謂新穎,就是摘要選擇一般人沒有接觸過的,或熟視無睹但卻含有深刻意義的。一經作者之筆,就成為「發人深思、令人感奮」的好材料。選材角度要小,要以小見大,寫人人眼中有,人人筆下無的材料。為此,必須在頭腦中把各種材料比較、分析、綜合,進行去粗取精,改造加工,只有這樣,才能使材料新穎。而這種積極思考、反復推敲的選析工夫,對提高作文水平很有幫助。

4:常練筆。經常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關鍵。要想入作文的大門,並求得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多練。諺語說的好:「文章讀十篇,不如寫一篇。」這就道出了作文實踐出真知的道理。我們學習了一篇文章之後,弄懂了文章的結構方法,弄清了文章的寫作特色,就要學著運用這些知識與方法去實踐,去練習,使之變成自身的作文能力。實際上,我們在學習一篇課文後都可以進行練筆。而片斷練習是練筆的一種好方式,片斷練習所花的時間不長,又達到了練筆的目的。

5:勤修改。反復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催化劑。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步驟,是提高作文質量的有效措施。前人說的好,「文章不厭百回改。」「文章是改出來的。」曹雪芹寫《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托爾斯秦的《戰爭與和平》反復修改了七次;魯迅先生主張「定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可見,文章修改,一般是指從初稿寫出來到最後定稿的加工過程。修時要做到五看:看用詞是否通順?看選材是否合適?看主題是否鮮明?看結構是否緊湊?看語言是否優美?!總之,文章是改出來的,一般來說文章總是越改越好的,我們要在「修改」上下工夫。

不同的文章體裁所用的文筆略有不同和側重點。比如小說,就更側重故事架構,邏輯要縝密,人物性格要鮮明,對文筆要求不是很高的,但也起碼要有可讀性,有趣味或者有深刻的寓意在裡面。否則就顯得空洞,縱使詞藻華麗,也難使讀者有讀下去的動力。小說一定注意高潮的適時出現,不然就沒有可讀性。

散文對文筆要求比較高,建議多讀寫優美的文家作品,看多了自然也寫得出來,主要是氣韻的那種感覺,文字優美而雋永。而評論、雜文側注重時事性,對文筆要求最低,只要有感想都能寫,游記就得依靠你敏銳的眼睛撲捉祖國大好河山的一幕幕詩情畫意場景。

寫文章實質上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不能說為了某種效果而寫文章,那樣寫出來的文章不真實,越追求完美,有時會有相反的效果。寫作過程是對自己積累進行選擇、提取、加工、改造的過程。積累是寫作的基礎,積累越厚實,寫作就越有基礎,文章就能根深葉茂開奇葩。沒有積累,胸無點墨,怎麼也不會寫出好作品來。

如果想快速提高文筆的話只有一個字,練!不管什麼時候能成功,只要從今天起就開始一步步的練習下去,總有一天能成功的。平時多看經典的資料,多向文筆好的人學習。文筆是寫作的必須技巧,其實也是一種感覺,有部分是與生俱來的,與個人的靈感有關,與個人的生活環境有關,與個人的悟性有關,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個人的天賦。

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因為初寫不理想而氣餒,要具有曾國藩「屢敗屢戰」的精神,同時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素質和修養。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

7. 文學鑒賞的結構形式是怎樣的怎樣寫好文學鑒賞

所謂文學鑒賞文學批評,並非批評家在象牙塔中閉門造出來的東西。在當代,鑒賞與批評不僅是專業理論工作者的一種職業行為,也逐漸成為一種大眾化的群體行為。隨著現代傳播媒體的不斷發展與商業文化的侵蝕,文學,已經走出了那種自詡為陽春白雪的神聖殿堂而深入到千家萬戶,很沾染了某些批評家所說的「一些下里巴人的泥土味兒」。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文學鑒賞與批評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具有一種廣泛的社會群體性。

不過,同樣是文學鑒賞與批評,不同的人,自也有高下、深淺、優劣、正誤之分。職業理論家的鑒賞與批評當然不能等同於孩子們閱讀時的手舞足蹈和鸚鵡學舌。這種高下、深淺、優劣、正誤,固然取決於文化底蘊、理論修養、生活閱歷、審美經驗、個性才氣等諸多要素,但是深入地把握文學審美對象的結構與層次,研究鑒賞與批評的特質,運用正確的鑒賞和批評方法,卻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從我國目前的文學鑒賞與批評的理論建設現狀看,雖然前些年文學鑒賞很是熱鬧了一陣子,各種各樣的批評方法也是五花八門,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文學鑒賞與批評卻有了逐漸沉寂下去的趨勢。即使在熱鬧的時候,也似乎是介紹別國的多,自主建設的少零金碎玉的文章豐富,深入系統的研究貧弱;運用新的鑒賞與批評方法實績顯著,對鑒賞與批評自身理論建設的探討相對不足。

當然了,簡單孤立地看,文學鑒賞是純粹個人的活動,但如果把它放到一個社會化的文化系統上加以考察,則隸屬於社會活動。文學作品的社會效應,正是文學鑒賞和批評隸屬於社會活動的一條明證。好比文學創作,文學批評一旦與批評主體分離,批評的本身不僅隸屬於社會活動,簡直就是一種社會輿論的工具,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情趣與價值取向。文學批評,就其結構與功能而言,在某種意義上,與社會輿論同質同構。輿論,體現一種公眾的價值取向。文學批評在影響公眾的價值取向的同時,也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一種公眾的價值取向。然而,謬誤的文學批評不僅可能扼殺萌生的文學幼苗,而且,可能導致已有的粗劣作品的傳播,誘發新的粗製濫造之作。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媚俗文學、泡沫文學、色情文學(說好聽點是情色文學)甚囂塵上,其原因雖然比較復雜,但是與批評界未能及時地加以撥正引導,甚至一些所謂的批評家自願充當文化掮客,也不無關系。因此,要在文化領域內掃清陰霾浮雲,純潔人的靈魂,研究和傳播正確的文學作品,文學鑒賞與批評十分重要。

文學鑒賞和批評是與文藝理論、文學美學和文學史學相交叉的一門學科,是文學科學的一個分支。如果我們把從現實中表現出來的對文學活動的不同研究方式加以區分,大致有以下幾種形式:文學理論、文學美學、文學史、文學鑒賞和批評。這四種不同的研究方式,既相對獨立,又互相包容交叉。

文學理論是以人類社會的一切文學現象作為研究對象的。它是闡明文學規律、結構、功能、特質和原則的一門科學。文學理論與文學鑒賞和批評有密切聯系。文學理論所分析的文學規律、結構、功能、特製和原則等等,對文學鑒賞和批評的活動區間、方向、內容等起潛在的規范制約作用,也是鑒賞和批評理論修養的主要構成元素,影響鑒賞和批評的質量。而文學鑒賞和批評則是文學理論的理論運用、價值實現和方法操作的實踐活動。另一方面,文學理論又是以文學鑒賞和批評所提供的豐富的感性材料為依據,鑒賞和批評的本身也是文學理論結構築造其理論框架的一個組成部分,文學鑒賞和批評的發展,影響文學理論的修正、補充、發展和完善。簡而言之,文學理論規範文學鑒賞和批評,文學鑒賞和批評又為文學理論建設注入源頭活水。只有建立在牢固的文學理論基礎之上的鑒賞和批評,才有可能是深層次的鑒賞和富有成效的批評。文學理論也只有在鑒賞和批評過程中才能永葆青春。

而說到文學美學,它是研究文學的一門特殊的學科。文學美學不僅研究文學本身,而且還涉及到文學活動的形式和種類。一般地說,文學美學可以界定為關於文學審美活動一般規律的哲學科學。從整體意義上說,因為文學鑒賞和批評是文學審美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必然與文學美學相互聯系。俄國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的明言是「批評是運動著的美學」。而文學美學研究的文學審美活動的特點也揭開了籠罩在鑒賞和批評的審美過程中的神秘面紗。從局部意義上說,文學美學對文學鑒賞和批評具有方法論的指導作用。文學美學所研究的鑒賞和批評的一般美學方法、美學原則和美學標准,不僅是不斷發展的鑒賞和批評方法的基礎,也是構築鑒賞和批評理論體系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當然,文學美學也是以文學鑒賞和批評作為經驗基礎的,文學鑒賞和批評的心理特徵、存在方式、分析材料等,又成為文學美學構築理論體系的依據。文學美學不可能也不應該代表鑒賞和批評。與文學美學不同,文學鑒賞和批評不直屬於美學家族,但它又是與美學存在親密姻親關系的另一個分支。

文學鑒賞和批評與文學史科學相比,二者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似乎大相徑庭。文學史科學的研究對象是文學發展的時間序列,以及文學在時間中的運動詭計軌跡。從認識定向的過程區分,文學史科學主要面臨三大任務:回溯過去,審美現在,預示發展。現存的文學史科學顯然的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對過去文學發展的追溯認識上。文學史科學的研究方法,從宏觀上,主要採用歷史編年的方法,揭示文學史發展的階段、歷史性轉折、歷史演進的軌跡等;從微觀上,研究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學集團、文學式樣以及文學家的生平、行狀、創作、作品等。文學史科學與鑒賞和批評同樣有著剪不斷的聯系。首先,文學批評中對文學發展的宏觀研究,客觀上揭示了文學發展的歷史演進軌跡。其次,文學批評中對文學的微觀研究,文學史科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歷代對具體作品的鑒賞和品評,成為後代文學史家研究前人作品的借鑒和橋梁。再次,文學批評對文學思潮、文學現象、文學流派、文學規律等方面的研究,直接地成為文學史科學的材料而進入其領域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歷代的文學鑒賞和批評,文學史科學的研究是難以想像的。

盡管如此,文學鑒賞和批評並不是其他學科的附庸,它必須有自己的天地。從嚴格意義上說,文學鑒賞和批評應有自身嚴密的科學體系,盡管這種嚴密的科學體系的建立還有待時日,但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卻是不容忽視的。這也是未來文學發展所要解決的一個重之又重的問題。

略為概括地說,文學鑒賞和批評有三層研究對象:一是審美客體(即文學作品),二是審美主體(即鑒賞和批評者),三是審美本體(即鑒賞和批評活動)。第一層研究對象是不同種類的文學作品的審美特徵、結構層次、功能要素等;第二層研究對象是主體的思維特徵、意識層次、認識客體的方法等;第三層研究對象是本體特徵、內在差異、主體所顯現的心理現象等。本體是聯系客體與主體的基本紐帶,是文學作品消費的一種最基本的形式。離開審美本體,客體只是一種靜態的具有審美質素的「文本」(word on the page);主體也只是一個徘徊於商品市場門前的「後消費者」(a waiting consumer)。客體與主體的互動關系存在於審美本體之中,本體研究必然兼容客體與主體研究。

至於文學鑒賞和批評的寫作,則是以語言為物質材料,通過具體的寫作活動,將鑒賞和品評文學的思維內容物化問文學研究的文章。文學研究正是在寫作活動中完成從審美感知到審美判斷的過程。

這文學批評是一個習見的術語,看上去像一塊透明的材料,一眼即可洞穿,然而如果仔細研究這一術語的內涵與外延,卻又十分模糊,難以捕捉。不少理論家都試圖給它一個科學的界定,其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是,文學活動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精神活動,它把宇宙、社會、歷史、人生等包融在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之中。它以哲學為內涵,以審美為外殼,以歷史為生命延續。一切哲學的研究、美學的研究、歷史的研究,幾乎都與文學研究難以割捨。

文學批評類型的劃分與文學類型的劃分是密切相關的。因為各人所用的標准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分類方法。在我國曾經流行著兩種不同的分類方法:一是按傳統的文學分類「四分法」而分為詩歌評論、小說評論、散文評論、戲劇評論四類;二是按照文學批評的內容特點和范圍,劃分出作品評論、作家評論、綜合評論和理論評論四類。兩種劃分交叉疊合。

任何文學的鑒賞與批評既是文學活動本身的延伸,又是文學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研究文學鑒賞和批評形態的本質是對文學活動切入角度的類型的考察。如果作粗略的考察,在文學活動中,有兩組獨立而又統一的恆定關系:現實——作家——文學;文學——讀者——現實。這兩組關系不是一種單維的線形關系,而是一種多維多向的關系。

在第一組關系中,首先就必須研究現實與作家、作品的關系。這里所說的現實不僅是指存在的物質世界,而且是指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任何文學的創作都必然受到社會關系的制約和影響。歷史進程、生存環境、民族心理、審美時尚、社會整體意識、集團統治思想等等,都必然對文學有復雜的或隱或顯的影響。無論作家是生命「為人生的藝術」,還是「為藝術的藝術」,要完全超越特定時代的生存空間和文化空間,而天馬行空,那隻能是像提著自己的耳朵要飛離地球一樣的幻想。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批評方式,之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在於任何文學現象的出現都可以從社會、政治、文化的背景上找到其產生的根源與發展的動因。從社會的文化的背景上追尋文學產生根源與發展動因是批評家的一個古老命題。時代的生存空間和文化空間並不是直接地移植到文學作品中去,而是經過作家主體的過濾而折射出來的。作家創作的過程是一種審美經驗的過程,這一經驗過程,雖然與作家的現實人生經驗相關聯,但是一旦進入這一經驗歷程,又與現實人生的經驗形成暫時的隔絕。所以,在這一經驗歷程中,作家作為創作主體,個人的生活經歷、思想意識、情感傾向、個性才氣、心理氣質、情趣視點等一起融入審美經驗,引導著整個文學創作活動。研究這種復雜的創作心理機制,是文學批評的廣闊天地。

在第二組關系中,首先必須考察作品與讀者接受的關系。文學作品只有當它被觀照、被理解的時候,才有意義;同樣,文學作品也只有在被觀照、被理解的時候,它的意義才能實現,作品存在的美學價值才能轉化為審美價值。作品進入接受世界,通過讀者而具體化。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批評家必須研究文學接受的普遍規律;鑒賞和批評的心理機制、理解視野;不同體裁、不同風格流派的作品的切入角度、流動視點;文學作品對讀者的制約、定向心理機制等普遍性的問題。又必須對鑒賞者的文化環境、個性氣質、生活閱歷、理論修養等,分塊切割研究,找出文學鑒賞和批評的差異性問題。這些方面正是接受美學研究的經久不衰的主題。另一方面,在這一組關系中,還必須研究文學是怎樣通過尋求一種感覺經驗的連續,超越生命在特定時空下的限制,透過讀者的會議和聯想的心理活動,不斷地使之重新觀照自我,審視自我,洞察人類生命的內在本性,從而涵養讀者的人格,完成精神境界的提升與現實的超越,在重建虛構的文學境界中,讀者重新把握現實,洞察人生,重塑靈魂,得到文學間接影響現實的作用。

這兩組關系的交接點是文學作品的本身,這是文學鑒賞和批評最重要的對象。文學作品是從事文學活動的實體顯現,作者、讀者、現實的關系也只有通過作品才能互相溝通,融為一體。現實生活世界同藝術審美世界的區別與聯系,只能在文學作品中才能得到確切的解釋。同時,文學是以語言為媒介,以重建虛構為存在形式,以審美功能為生命的焦點,盡管文學作品自身是一個多層面的開放的圖式結構,但是,它畢竟又是一個自足的整體,有自身的層次規律、組合要求和結構規則。文本的語言、結構、形象、功能等,仍然是文學研究的重點。

由上面的論述可知,從客觀的生活世界經由作家的創作世界,到文學世界,再到讀者的接受世界,乃至於純粹的批評世界,構成完整的文學活動。文學活動的每一個世界,既是一個流動過程的終結,有特定的運動軌跡,又是一個流動不定的多維多向的互為因果的發展階段。文學活動的演變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基本上圈定在這五個世界之中。也由這五個世界,可以把批評分為五類:作家批評、作品批評、接受批評、整體批評、批評的批評。關於這五類批評,在此不作贅述了。

此文主要闡述了關於文學鑒賞與批評的一些簡單情況,至於如何寫作文學鑒賞與批評,及其他一些傳統的文學鑒賞、批評概況等等,有待下回再續。我也只是在此紙上談兵,目的是拋磚引玉。

8. 百家號文化領域應該寫什麼內容才對

圍繞文化的主題寫。

閱讀全文

與文化領域如何寫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