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人對文化水平高 素質低的人怎麼形容詞
1、國風·鄘風·相鼠
先秦:佚名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譯文
你看這黃鼠還有皮,人咋會不要臉面。人若不要臉面,還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這黃鼠還有牙齒,人卻不顧德行。人要沒有德行,不去死還等什麼。
你看這黃鼠還有肢體,人卻不知禮義。人要不知禮義,還不如快快死去。
2、詠針
清:文映江
百煉千錘一根針,
一顛一倒布上行。
眼晴長在屁股上,
只認衣冠不認人。
譯文
百煉千錘才得到的一根針,一上一下在布上行動,眼睛長在了屁股上面,只認識衣服,不認識人。
3、述國亡詩
五代: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譯文
後蜀國的君王城樓上竟然豎起了白旗,你們哪知道我被封鎖在了這冷清清的行宮里?
守衛君王的十四萬人一起脫下了金閃閃的鎧甲,其實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是守衛國家的男子!
4、千年調·卮酒向人時
宋代:辛棄疾
蔗庵小閣名曰「卮言」,作此詞以嘲之。
卮酒向人時,和氣先傾倒。最要然然可可,萬事稱好。滑稽坐上,更對鴟夷笑。寒與熱,總隨人,甘國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個和合道理,近日方曉。學人言語,未會十會巧。看他們,得人憐,秦吉了。
譯文
有些人就象那裝滿酒就傾斜的酒卮,處處是一副笑臉,見人就點頭哈腰。他們最要緊的是唯唯諾諾,對什麼事都連聲說好。就象那筵席上滑稽對著鴟夷笑,它們都擅長整天旋轉把酒倒。不管是寒是熱,總有一味葯調和其中,這就是那號稱「國老」的甘草。
我年輕時常常飲酒任性,說起話來剔人總嫌執拗。這個和稀泥的處世哲學直到近來我才慢慢知曉。可惜我對那一套應酬語言,還沒有學得十分巧妙。瞧他們真會討人喜歡,活象那跟人學舌的秦吉了!
5、《少年行》
五代:貫休
錦衣鮮華手擎鶻,閑行氣貌多輕忽。
⑵ 形容有知識有文化但是沒有素質的人該怎麼稱呼
人面獸心衣冠禽獸混賬畜牲,這種人你就應該往死里罵,說的話越臟越好,罵他的時候盡量大聲,用你的聲音淹沒他,說話要流利,罵的他啞口無言
⑶ 與對方說自己文化低用什麼詞語合適
【胸無點墨】——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文化水平低。
【孤陋寡聞】——陋:淺陋;寡:少。形容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才疏學淺】——疏:淺薄。才學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
【口耳之學】——指只知道耳朵進口裡出的一些皮毛之見,而沒有真正的學識。
【一得之見】——見:見解。謙虛的說法,指自己對某個問題的見解。
【末學膚受】——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只學到一點皮毛。
【不學無術】——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不辨菽麥】——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不學無術】——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目不識丁】——連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粗通文墨】——粗:略微;通:通曉。文墨:指寫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寫作方面的學問。
【綉花枕頭】——比喻徒有外表而無學識才能的人。
【無能之輩】——笨拙、沒有能力或容易犯錯誤的人。
【蒙昧無知】——蒙昧:知識未開。沒有知識,不明事理。指糊塗不懂事理。
【不辨菽麥】——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寫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
【五穀不分】——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渾渾噩噩】——渾渾:深厚的樣子;噩噩:嚴肅的樣子。原意是渾厚而嚴正。現形容糊里糊塗,愚昧無知。
【不識之無】——連「之」字、「無」字都不認識。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很低。
【碌碌無能】——碌碌:平庸、無能的。平平庸庸,沒有能力。
【末學膚受】——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只學到一點皮毛。
【吳下阿蒙】——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管窺筐舉】——比喻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賜牆及肩】——比喻才學淺陋。
⑷ 古代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奴才奴才和文化高低有關系嗎
奴才這個稱謂在古代是否與文化高低有關,其實並不僅僅是宮奴被稱為奴才,有些大臣在古代也稱自己為奴才,所以和文化高低是沒有關系的。
在那個時候大臣用奴才自稱,還表示了與君主的親近!而在古代,你只有與君主關系親近,才意味著你可以獲得更光明的仕途和更高的權利。
所以說,奴才這個稱呼要根據不同的時代來定性它不同的意義,可能在當代奴才帶有一種輕蔑的貶義語氣。然而在當時事實卻不是這樣的。所以,現今的我們不能把現代的觀點帶入到古代。我們不能把學歷的高低與當時的奴才,這個詞的意義畫上等號。
⑸ 有文化沒錢叫窮書生,沒錢沒文化應該叫什麼呢
沒錢沒文化的可以叫窮光蛋。有錢沒文化的可以叫做暴發戶,有錢有文化的可以叫做富豪,沒錢有文化的可以叫做落魄書生。有錢有文化還有地位的可以叫做貴族。那麼沒錢沒文化的只能叫做窮光蛋。
有知識沒錢的人,並不會被大家過於的排斥。雖然他們沒錢,但是這類人腦子里有著淵博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這一類的人,總有一天會有所成就的。因為只要不斷的學習,知識就不會過時,千里馬總會遇到屬於自己的伯樂。
但是沒錢還沒有文化的人,一定會被大家排斥的。不僅沒有錢,自己還不去學習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整天想著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人們看到這類人都會,和他們拉開距離。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然後用知識的力量改變自己的命運。
⑹ 形容沒有文化的人是什麼成語
形容人文化水平低的成語
胸無點墨——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沒有文化。
目不識丁——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不識之無——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很低。
才疏學淺——才學不高,學識不深。
孤陋寡聞——指人的學識短淺;見聞不廣。
不通文墨——通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
⑺ 沒文化的人 另一個稱號了什麼
不䛊字,叫文盲。斗大的字不䛊半升,叫睜眼瞎。
沒有文化,叫粗人,過去稱不䛊字達理的人稱小人。
對沒有文化的人文明叫法是白丁,不文明的叫法是腦殘。
像一個孩子,什麼也不懂,也叫無知識的人。
⋯。
⑻ 古代對人的謙稱大全
1、「家」字一族:
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
如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家母、家慈:稱母親;家兄:稱兄長;家姐:稱姐姐;家叔:稱叔叔。
2、「舍」字一族:
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
如舍弟:稱弟弟;舍妹:稱妹妹;舍侄:稱侄子;舍親:稱親戚。
3、「小」字一族:
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小女:謙稱自己的女兒;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小生(多見於早期白話):青年讀書人自稱;小可(多見於早期白話):謙稱自己;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
4、「老」字一族:
用於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
如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謙稱自己;老臉: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
5、「敢」字一族:
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
如敢問:用於問對方問題;敢請: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敢煩: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
6、「愚」字一族:
用於自稱的謙稱。
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見:稱自己的見解。也可單獨用「愚」謙稱自己。
7、「拙」字一族:
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東西。
如拙筆: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著、拙作:謙稱自己的文章;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8、「敝」字一族:
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
如敝人:謙稱自己;敝姓:謙稱自己的姓;敝處: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敝校: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
9、「鄙」字一族:
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鄙人:謙稱自己;鄙意:謙稱自己的意見;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⑼ 沒有文化的女人,能夠被稱呼為『女士』嘛
可是可以,但當面但是人家會絕對你超級虛偽,只要心理帶著幾分尊重就行了,叫一下大姐,嬸兒,很合適的。但是在正式場合向其他人談論的時候,就應該稱女士,這不僅是尊重的問題,也是你個人修養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