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嶺南文化
嶺南文化,是指中國嶺南地區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 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廣西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廣東文化又分為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高涼文化。
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在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等多方面,嶺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近代嶺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國的一種先進文化,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嶺南文化以其獨有的多元、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點,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在中華大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對嶺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㈡ 嶺南文化是什麼
嶺南文化指的是嶺南地區發展的文化。
嶺南文化,是指中國嶺南地區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
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廣東文化又分為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高涼文化,尤其以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構成了嶺南漢文化的主體。
(2)南粵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嶺南文化的特點是:
1、嶺南文化基於獨特的環境和歷史條件,嶺南文化以農業和海洋文化為源頭。在發展戲曲中形成了更獨特的特點。
2、嶺南文化,從古老的民間傳說開始,就具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開放心態,至今南海神廟中還立有波羅國使者達奚司空的塑像,西來初地還有達摩祖師的遺跡。
3、實利重商
廣東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它在唐宋時代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區,以珠江三角洲,韓江三角洲為中心向外輻射,特別是清中葉以後,隨著國際市場對茶葉、絲綢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當地商品經濟的發展。
㈢ 嶺南文化有什麼
首先要搞清楚嶺南文化指的是啥么了:
一指廣東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的嶺南文化,博大精深。要而言之,它有三大主要來源,構成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珠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地處亞熱帶的五嶺之南,依山傍海,珠江流域,河汊縱橫,生活在這里的古百越族先民,從早期的漁獵文明、稻作文明到後來的商貿文明,都離不開江海水運,喜流動,不保守,便是區別於內陸文明或河谷文明的南越文化本色。
二是南遷的中原文化。秦漢以後,嶺南統一於中華,修靈渠、開庾嶺,嶺南與中原的交流日益密切;先是屯軍貶官,更有幾次戰亂的大量移民,強勢而先進的中原華夏文明有如「韓潮蘇海」,席捲珠江,進而構成嶺南文化的主體。
三是舶來的域外文化。秦漢以降,海上絲綢之路開通,嶺南作為始發地甚至是惟一通商大港,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東西方的商業文化、科技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都從這里登陸引進,近代以來其勢更甚。外來文化給嶺南文化注入新活力。
嶺南文化包括粵劇、嶺南畫派、廣東話、廣綉、廣彩、嶺南建築風格
代表嶺南文化的作家:歐陽山、杜埃、陳殘雲、秦牧、黃秋耘等,這些作家都是廣東人,寫的文章多少都會帶有嶺南文化特色。
嶺南畫派的代表: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嶺南三傑」、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陳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珏、何香凝、方人定、客大槐、蘇卧農、李撫虹、黃獨峰、黃少強、葉少秉、張坤儀、趙少昂、何漆園、周一峰等。
都非常有名。
㈣ 廣東文化象徵有什麼
嶺南文明 :千古文明--與中華文化休戚與共、同根同源、密切聯
嶺南文化精神與鮮明特徵--開放性、包容性、創新性、與時俱進
(南越國遺址 南海Ⅰ號)
嶺南餐飲: 粵菜是廣州菜、潮州菜和客家菜、桂菜的總稱 。粵菜為中國四大菜系中頗具特色的地方菜系,以特有的菜式和韻味,獨樹一幟 。
飲茶文化: 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飲茶,不僅飲茶,還要吃點心,被視作一種交際方式。 其中還有聞名的 潮州工夫茶
還有著名的地方劇種 :粵劇 是廣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有"南國紅豆"、嶺南文化瑰寶的美譽 。中國廣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起源於廣東佛山(我生活的城市噢),用廣東話(主要廣州話)演唱,主要流行於說粵語的地區。
紅線女,曾任廣東粵劇院副院長、廣州粵劇團藝術總指導,並曾當選為廣東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是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四、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為粵劇文化奉獻了一生。
冼星海,中國近代作曲家、鋼琴家,所作的《黃河大合唱》是最廣為人知,他的作品在民族抗戰時期廣為傳唱,成為喚醒民族覺醒意識的號角。 星海音樂學院就是為紀念冼星海而建立的 。
嶺南醒獅:提到嶺南醒獅,不得不提黃飛鴻,黃飛鴻(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黃錫祥,字達雲,原籍南海西樵祿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於佛山,他是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1924年8月,廣州商團總長陳廉伯在英帝國主義支持下,乘孫中山北伐,在廣州發動武裝暴亂,縱火劫掠。黃飛鴻與其繼室莫桂蘭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寶芝林連同劉永福寫給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毀於戰火
賽龍舟:多在喜慶節日主要是端午節舉行的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廣東的賽龍舟形成了獨特的操作技法和精神面貌,成為豐富文化內涵的民俗活動
嶺南建築 :開平碉樓 客家圍屋 佛山祖廟 南海神廟
廣東四大名園:清暉園(順德) 余蔭山房(廣東番禺南村鎮東南角) 東莞可園(東莞市城區博廈)
嶺南人文足跡 :康梁(康有為、梁啟超) 康有為,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改革家、書法家和學者,戊戌變法的領袖之一。
梁啟超,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
孫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是中國現代化的先驅。
袁崇煥、林則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為廣東東莞和中華大地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他們將激勵著無數的後來者為中華民族的繁榮而努力。廣東東莞是富於傳奇的土地,虎門炮台遺址揭開中國近代史首頁,具歷史標志意義的林則徐銷煙池、沙角炮台、威遠炮台等古戰場遺址。
黃埔軍校: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名將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佔有顯赫地位。
㈤ 什麼是嶺南文化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的嶺南文化,博大精深。要而言之,它有三大主要來源,構成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珠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地處亞熱帶的五嶺之南,依山傍海,珠江流域,河汊縱橫,生活在這里的古百越族先民,從早期的漁獵文明、稻作文明到後來的商貿文明,都離不開江海水運,喜流動,不保守,便是區別於內陸文明或河谷文明的南越文化本色。
二是南遷的中原文化。秦漢以後,嶺南統一於中華,修靈渠、開庾嶺,嶺南與中原的交流日益密切;先是屯軍貶官,更有幾次戰亂的大量移民,強勢而先進的中原華夏文明有如「韓潮蘇海」,席捲珠江,進而構成嶺南文化的主體。
三是舶來的域外文化。秦漢以降,海上絲綢之路開通,嶺南作為始發地甚至是惟一通商大港,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東西方的商業文化、科技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都從這里登陸引進,近代以來其勢更甚。外來文化給嶺南文化注入新活力。
近代中國被迫打開國門之後,一直被視為邊緣文化的嶺南文化充分顯示其強大生命力。嶺南人得風氣之先,競相向西方學習現代科學與民主思想,尋找救國強國的真理,從洪秀全到康有為、梁啟超再到孫中山,廣東成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革新發展了的嶺南文化從廣東輻射全國,在近現代中國現代化民主化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開放改革新的歷史時期,廣東承擔著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使命,嶺南文化也同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而且已經日益顯示出其與時俱進的生命力。在這時候提出建設文化大省的目標,提出對嶺南文化的再認識、再評價就顯得更為必要了。
在歷史上,嶺南文化向來被視為非主流的邊緣文化,一直遭到主流的傳統文化的輕視和排斥,甚至在近代嶺南文化走向全國之時,它的主流地位也得不到確認,這種狀況影響至今,所謂「廣東是文化沙漠」之類的論調便是證明。這往往出於偏見或者無知。為今之計,就應當對嶺南文化給予正確認識和評價,做到:充分肯定,大力弘揚,認真正視。
充分肯定:說「廣東沒有文化」,在於所持的是傳統中原文化的標准。嶺南人不必妄自菲薄,要從豐富多彩的文化現象中發現優秀的因素,在復雜紛紜的形式中梳理出優長的特質,如務實世俗、重商遠儒、兼容求新等,從而建立自己的評價標准
㈥ 嶺南文化是什麼
嶺南先民遺址的出土材料證明,嶺南文化為原生性文化。基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嶺南文化以農業文化和海洋文化為源頭,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和融匯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漸形成自身獨有的特點。嶺南文化務實、開放、兼容、創新。明清之際,嶺南三系文化相互融會貫通,嶺南文化真正有自己獨立的風格、精神,並區別於南方文化。嶺南文化形成後在政治、哲學、學術、藝術、經濟、工藝、和生活各方面全面發展,至晚清達到了高峰時期。
到了近代,嶺南得風氣之先,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津梁,多種文化思潮交錯而織成絢麗多彩的畫面,嶺南文化成為中國政治、思想、文化革命和發展的先導。從洪秀全太平天國起義、康梁變法直到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嶺南文化都是中國近代政治革命重要代表和領導力量。這段時期,嶺南文化精神實質是戰斗、革命、革新精神。
此後,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以及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國內各地方文化的復興提供了條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廣東進入新文化時期,起飛的經濟與嶺南風格的粵語文化、粵式生活方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嶺南文化的現代階段。
從地域上來說,嶺南文化大體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主要以屬於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為主,這是嶺南文化的主體。明清之際,嶺南三系文化相互融會貫通,嶺南文化真正有自己獨立的風格、精神,並區別於南方文化 它有三大主要來源,構成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珠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地處亞熱帶的五嶺之南,依山傍海,珠江流域,河汊縱橫,生活在這里的古百越族先民,從早期的漁獵文明、稻作文明到後來的商貿文明,都離不開江海水運,喜流動,不保守,便是區別於內陸文明或河谷文明的南越文化本色。
二是南遷的中原文化。秦漢以後,嶺南統一於中華,修靈渠、開庾嶺,嶺南與中原的交流日益密切;先是屯軍貶官,更有幾次戰亂的大量移民,強勢而先進的中原華夏文明有如「韓潮蘇海」,席捲珠江,進而構成嶺南文化的主體。
三是舶來的域外文化。秦漢以降,海上絲綢之路開通,嶺南作為始發地甚至是惟一通商大港,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東西方的商業文化、科技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都從這里登陸引進,近代以來其勢更甚。外來文化給嶺南文化注入新活力。
㈦ 嶺南文化有哪些代表
它有三大主要來源,構成三個組成部分:
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
二是南遷的中原文化;
三是舶來的域外文化.
嶺南文化包括粵劇、嶺南畫派、廣東話、廣綉、廣彩、嶺南建築風格 .
代表嶺南文化的作家:歐陽山、杜埃、陳殘雲、秦牧、黃秋耘等,這些作家都是廣東人,寫的文章多少都會帶有嶺南文化特色。
嶺南畫派的代表: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嶺南三傑」、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陳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珏、何香凝、方人定、客大槐、蘇卧農、李撫虹、黃獨峰、黃少強、葉少秉、張坤儀、趙少昂、何漆園、周一峰等。 都非常有名。
㈧ 嶺南文化是從哪裡傳來
什麼是嶺南文化?
首先,嶺南文化是作為地理和政治概念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以嶺南人在嶺南地區創造的文化為主體,嶺南文化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嶺南文化形成於明清之際,以嶺南三家文化形成為代表,由此開始,嶺南文化才真正有自己獨立的風格、精神,並區別於南方文化。
嶺南文化是從哪裡傳來
1、六朝移民高潮的結果,是漢人在嶺南的人口比重顯著提高。
2、唐代嶺南在中原人心目中,仍是一個瘴病之地、化外之區,因而成為朝廷處置政敵和罪犯的場所。許多在黨爭中敗北者,都被一貶再貶,最後流落嶺南。他們中不乏有見識的政治家或文化人,來到嶺南後,多致力於傳播中原文化,推動當地文化發展。
3、海外文化移入
我國與海外交通要地,首在廣東。秦漢以來,從徐聞、合浦港發航的海上絲綢之路已很興旺,所以海外文化假道前來,流布嶺南也勢在必然。
嶺南文化發展的重要特點。
包括粵劇、嶺南畫派、廣東話、廣綉、廣彩、嶺南建築風格 代表嶺南文化的作家:歐陽山、杜埃、陳殘雲、秦牧、黃秋耘等,這些作家都是廣東人,寫的文章多少都會帶有嶺南文化特色。嶺南畫派的代表: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嶺南三傑」
㈨ 何謂「廣東文化」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有哪些區別
其實廣東文化與內地最大的區別,就是廣東文化內含島民文化以及海派文化,這點與中原文化是最大不同。
廣東古代為百越所居,所以自古以來一直是中原流放犯人的地方,不過也正因為這樣,促使廣東一帶從來沒什麼「華夷之辨」,反而對各個少數民族都比較寬容。這也是廣東除了苗族、瑤族、傣族等還能夠收容並蓄北方諸多少數民族如蒙古族、鮮卑族等等諸多原因。
這也是廣東對後來英美荷蘭葡萄牙中東等白人也比較能接受的原因。
唐宋之交,都下來不少北方人士,尤其是唐朝安史之亂之際,鮮卑族因為此處對少民的寬容,因此很多北魏漢化鮮卑族以及部分漢族也來到此地成為主流。
這時候也帶來不少中原文化,與原來的百越文化融合,不過重點在明朝中後期,因著廣東僻處天南,為流放之地,所以朝廷才開放廣州與荷蘭、英國、葡萄牙等歐洲國家通商。自從荷蘭、葡萄牙開始,廣東便開始吸收歐洲西洋文化。
至清中後期,大英帝國大盛,先佔香港,後據廣東,由於明朝開始廣東已經與歐洲文化交流融合,所以清中後期才與英國的文化完全融合。廣東人也樂於藉助英國人「開疆拓土」(四處建立殖民地)的能力而四齣經商。所以基本上海外華僑有很多是廣東籍貫的。
區別其實第一點可以看每年的全國新春紅包地圖,廣東絕對是一股清流……這里怕主因是北魏漢化鮮卑族的文化特徵。北魏原本進行漢化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鮮卑族能夠產生士族。但來到廣東後,久而久之尤其是接觸了西洋文化融合後,對成為士族與否也沒什麼期望,自然發展而成的市井文化,平民文化。平民文化就得紅包價低,不崇尚奢侈品。
除此以外,因為對各種民族的兼收並蓄,所以也變得包容與和諧,因此融合與和諧也成為了廣東文化的主要價值。所以嶺南文化並不崇尚窩里斗、爭霸,這點跟中原文化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