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培養高度的文化自信
培養高度的文化自信,應深刻認識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歷程中,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自強不息,共同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貢獻了眾多澤被人類的發明創造。古代中國在天文歷法、數學、農學、醫學和人文科學等許多領域,都曾領先世界。進入近代,中華文化的發
2 展雖然緩慢了,但其獨特性仍為世界所稱道,在世界上仍具有重要影響力。英國哲學家羅素在談到中國傳統文化時就認為:「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同時,中華文化具有開放性、包容性的鮮明特徵。這一鮮明特徵使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多元競爭發展格局中能夠博採眾長而生生不息。可以說,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只要我們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就能使中華文化成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成為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這是我們培養高度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氣。 培養高度的文化自信,應深刻認識我們黨在文化建設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高度文化自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都高度重視用文化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鬥力量。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文化建設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始終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對此,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作了全面總結。尤其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這條道路是我們黨長期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對我國文化發展規律的深刻揭示,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地位作用、發展方向、發展目的、發展動力、發展思路、發展格局、發展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作出了科學回答。只要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緊緊抓住當前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所具備的各方面有利條件,就一定能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是我們培養高度文化自信的現實基礎。
⑵ 中國文化自信從何而來
我們有資格自信。文化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生命體現,也是這個民族、這個社會能自立於其他民族、其他社會之間的「基因身份證」。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是憑借文化的獨特性和內聚力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喪失了獨特性,就意味著喪失內聚力,也就喪失了存在的合法性。
文化無疑是要發展的,但枝繁葉茂離不開根的滋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園,你的家園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異鄉。自己的家園可能有這樣那樣的不盡如人意,但所有家園都是溫暖的,在那裡可以找到精神的安定與祥和。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發達國家往往習慣憑借自己經濟的優勢去否定別國文化的優勢,強求文化同一,而一些民族、國家出於經濟政治的弱勢對自身文化也喪失了起碼的自信,甚至自慚形穢。其實,「不同」、「多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更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和實生物,同則不濟」。如若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國家都強求一律,很可能導致人類文明僵化衰落。
我們有底氣自信。當下中國有兩個概念同時在使用,一個是中國傳統文化,一個是中華文化。
⑶ 文化自信的底氣來源於哪兒
源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強大文化基因和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所迸發的持續文化動力。
文化自信源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強大文化基因。不忘本來,方能贏得未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我們的本來。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這個根本,就是其文化。中華民族擁有5000年文明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歷經劫難而浴火重生,這一文化血脈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最強大的文化基因。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勢。」
文化自信源於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所迸發的持續文化動力。不忘初心,方能繼續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這個初心。
中國共產黨成立95年以來,在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武裝下,順應歷史潮流、勇擔歷史重任、敢於作出巨大犧牲,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領導中國人民打敗了壓在自己頭上的各種反動派,使中華民族改變了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整個國家實現了團結統一和繁榮富強。
(3)我們高度文化自信從哪裡來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政治信念、市場意識、社會理念、公民倫理和人本精神等層面具有自己獨特的內涵與價值,是構建中國話語體系的最佳支撐。
我們在面對各種文化價值的沖擊和社會思潮的碰撞時,能夠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話語體系。
堅持為經濟文化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經驗借鑒,打破「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的西方話語偏見,發出和傳播我們自己的價值理念,為人類文明作出我們的獨特貢獻。正是這種科學的文化方向,我們才能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充滿文化自信。
⑷ 高度的文化自信來源於
第一個來源,是中華文化綿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的優秀傳統,是那種融入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民族靈魂和基因的傳統。「在中華民族的開化史上,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化家、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毛澤東就是從中華文明和文化傳統開始論述中國革命的命運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的。
第二個來源,是中國近代以來,在中華民族積貧積弱,無數仁人志士尋求救國救民、救亡圖存的艱難奮斗中,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社會進步的偉大斗爭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優良傳統。這是中華文化中極為豐厚的新篇章、新傳統。
⑸ 我們的文化自信來源於那些方面
在世界文化市場上,美國獨占鰲頭。近些年來,以文化政策為手段促進國力發展最戲劇化的例子,是韓國。從一些資料看,十多年前,韓國便提出了「文化立國」的施政戰略,把文化產業列為發展國家經濟的龍頭產業,制定了《創新企業培育特別法》,針對數字內容產業予以激勵,接下來出爐了《文化產業發展五年計劃》、《文化產業前景二十一》、《文化產業發展推進計劃》、《文化產業促進法》,又成立了文化產業振興院、文化產業局、文化產業基金……在之後短短幾年內,韓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五大文化產業大國。 我們提升和發展文化軟實力的源泉、文化自信,來自哪裡?這種源泉、自信,當然來自我們的厚重傳統、歷史深處,但光憑這些傳統、這些歷史還是不夠的。提升和發展文化軟實力,必須推動整體的文化創新,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培育中國文化魅力;增強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創造中國文化價值;倡導共贏、責任、和諧的理念,提高中國文化的國際貢獻度,加大文化傳播的力度,努力掌握國際話語權。此外,更需要我們每一個文化創造個體,發揮自我的心智、創意和努力,去放手寫作、製作、拍攝、編導,讓文化和精神創造力得以抒發釋放…… 我們知道,文化在形塑一個社會和國家的政治與經濟行為上,是一個關鍵元素。文化更是一個國家的心靈和大腦。一個民族要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主要的是以文化的方式體現的。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最後都要歸結到文化上面,體現為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一個國家的文化的「軟實力」是如此重要,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一個國家要擁有文化的「軟實力」,才決定了這個民族擁有文化的自信和尊嚴,才決定了它思想有多麼深厚、它的想像力有多麼活潑、創意有多麼燦爛奔放、它自我挑戰、自我超越的企圖心有多麼旺盛,而它更徹底地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真實國力和未來
⑹ 文化自信來源於什麼
源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強大文化基因和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所迸發的持續文化動力。
文化自信源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強大文化基因。不忘本來,方能贏得未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我們的本來。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這個根本,就是其文化。中華民族擁有5000年文明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歷經劫難而浴火重生,這一文化血脈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最強大的文化基因。
「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勢。」
文化自信源於孕育的革命文化所迸發的持續文化動力。不忘初心,方能繼續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這個初心。
中國在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武裝下,順應歷史潮流、勇擔歷史重任、敢於作出巨大犧牲,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領導中國人民打敗了壓在自己頭上的各種反動派,使中華民族改變了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整個國家實現了團結統一和繁榮富強。
⑺ 我們應該怎樣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1.要始終保持對文化意義、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認同。文化是人類基於自覺意識的靈感迸發、情感表達、觀念創新,人類生存的世界處處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記,文化也成為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標志。文化始終以一種無形的力量深刻地影響著有形的存在,它滋養人類、涵養社會、促進經濟發展,其意義和作用都是永恆的。
2.要牢固樹立對文化建設、文化發展、文化進步的責任擔當。文化自覺不只是內在意識上的自覺醒悟,還應當是實際行動上的責任擔當。因為,文化是在長期的延綿不斷的建設中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無論是整個人類的文化,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一個點滴積累、長期積淀的過程。所以,我們對文化的責任擔當理所當然要包括對文化建設的參與,對文化發展的推動,對文化進步的引領。 文化自信是我們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對自身文化發展的堅定信心。
3.要有對歷史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當代中國文化的理性審視。我們所講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正確地對待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對自己國家和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有應有的禮敬和自豪,對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發展前景有堅定執著的信念。
4.要有對世界歷史文化、異域民族文化、各國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鑒。對外來文化採取包容、借鑒、吸收的態度,是對自身文化充滿自信的另層表達。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綿延不衰,固然是其內在本質和生命力決定的,但一個重要方面在於它有海納百川的胸襟、有兼收並蓄的傳統,這實質上就是其特有的自信氣度。
⑻ 中國文化的自信來源於哪裡
如今一直在強調“文化自信”,越是竭力想證明的,實際上就是一種不自信。我們不清楚,除了我們還有哪個民族在反復強調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是卓然獨立,亘古不變,最優秀的。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凡是優秀的文化都是全人類共享的。
更要認識到在越來越全球化的今天人類優秀的文化都是全人類共享的,不必強調出自哪裡,作為一個重新崛起的民族,有責任為世界貢獻出充滿智慧的物質、思想、文化、藝術、制度……豐碩成果。這就是賦予一代代民族精英永恆的歷史使命!
⑼ 我們的文化自信的來源和表現
我們文化自信的來源當然包括5000年從未斷絕的文明傳承,以及現在五彩繽紛的中華文化,和十幾億人普遍接受的中華道德觀。表現就有現在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越來越興旺了。文化旅遊也越來越紅火,人們的精神面貌普遍是陽光向上的。
⑽ 中國的文化自信分別從什麼中來
1.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足以支撐起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沒有割裂傳統,沒有忘記本來,它是從歷史的深處走出來的,根植於中華文化的豐腴沃土,具有鮮明的內生特質和遺傳慣性。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優質基因的嶄新呈現。
2.文化自信不等於自大。自信意味著不自我矮化、自我貶低,但也不能以矮化和貶低別人為前提。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化自信本質上應該是一種兼收並蓄、從容吐納的自信。自美其美是自信,美人之美也是自信;各美其美是自信,美美與共也是自信。封閉、守成、排外是不自信的表現,孤芳自賞、夜郎自大是盲目自信的表現。能不能正視自身文化的弱點,敢不敢包容外來文明的優長,正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有自信的表現。
3.中國道路的巨大成功構成支撐文化自信的「鐵的證據」。軟實力的背後是硬實力,文化的背後是經濟,沒有硬實力的崛起和經濟上的成功,何以支撐起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國道路的成功也是中國文化和價值觀的成功。在短短幾十年中,我們開辟了中國道路,創造了中國奇跡,這充分說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一種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種體現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方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