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酒桌文化都有哪些
先說入座。自古禮儀之幫,所以酒桌上的賓主、長幼之分是不能馬虎的。酒桌上,一般沖門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東家的(就是買單請客的人),酒桌上有時戲稱為「莊主」;
在他的對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來招待客人的,叫「主陪」。這兩個位置各地叫法有點差異,但意思差不多。
外地的朋友若是弄不清除其中的原委,告訴你個簡單的方法:只要看桌子上杯中餐巾的疊法就可以分辨出來。這兩個位置的餐巾的疊法是與眾不同的。主人的餐巾一般是折疊成圓筒形狀,插在杯子裡面的。而主陪的餐巾則是疊成扇面狀的。其位置的餐巾則是一般的三折呈花瓣狀。整個餐巾的布局有點象是展翅的鳳凰。定好了這兩個位子,別的位置就好確定了。坐在主人左面的是「主賓」,右面的是「次賓」;相對應的,左面挨著主賓的是「副主陪」,右面挨著次賓的叫「次陪」,但叫「三陪」的多。其餘的位置賓主可以隨便坐,酒桌上戲稱這些人是「不三不四」,原因是酒桌上沒有」三賓」、「四陪」的叫法。
賓主落座,開始倒酒。喜歡喝酒,尤其喜歡大碗喝酒。這似乎有梁山好漢之遺風。如今雖然不用大碗了,但小杯是不用的。你若是在電影或者電視劇中看到用那種三錢的小酒盅喝酒,那純粹是在扯淡。時下的標准杯是三兩三的高腳玻璃杯(究竟是什麼人最先時興起來的這種杯子無從考證,但一瓶白酒正好能倒三杯)。酒一般是白酒,度數一般是38度左右。當然也可以喝啤酒,但一般按照白酒、啤酒1:6的比例折算。
入席後每位先滿上這樣的一杯,叫門前杯。意思是讓各位自掃門前雪。這杯酒是每位到場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對主人或者東家的不尊重。這第一杯酒當然要由主人帶領大家喝。主人一般要有一個開場白,客套一番,然後定個標准。就是說這杯酒要分幾次喝完。一般是6次,叫「六起」。「起」的意思包含有「發達」的意思,圖個吉利。這樣大家在主人的帶領下,邊喝、邊吃、邊說話。這個酒一般不碰杯,山東人叫「碰杯喝了不算」。但是在舉杯的時候可以在桌子上點一下,叫「過電」。經常可以在飯店裡面聽到這樣酒杯磕碰桌子的乒乓聲。酒桌戲稱「丐幫開會」。
等主人帶領大家滿飲此杯,該輪到主陪發言了。同樣是客套一番,也帶領大家喝一杯酒。一般情況下,兩杯酒下肚就在半斤以上,主客面紅耳赤、腳下升雲。這個時候,主人宣布禮畢,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注意了,這個自由活動可不是真的讓你出去活動一下醒醒酒,而是可以和任何人單獨喝酒了,而且喝多喝少可以不加限制。一般這個時候,客人要對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一下謝意,一般第一輪是主賓與主人,次賓與主陪,依此類推。在這 期間,是酒桌上氣氛最活躍的時候,賓主的關系一下子能拉近許多。但這個時候往往是比較頭疼的時候。因為此時已經有半斤白酒下肚,期間勸酒的花樣有多,特別容易喝醉。
比如有一種在酒席間斗酒的捉瓶子游戲本人就深惡痛絕。就是比賽雙方一人一捆啤酒(10瓶),桌子中間放一瓶。比賽的人沒喝完自己的那一捆啤酒以前,不能碰桌子中間的那瓶。等自己的啤酒喝完了,先抓取中間的啤酒喝的算勝利。這種玩法老狐狸只玩過3次,2勝1負。第二天別提有多難受了。還有喝日子的,就是一年12個月,必須說出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否則要喝酒,說的出別人喝。往往是還沒說到10月份,人就開始胡說八道了。
一般請客,酒桌上必定要有魚。魚算「大菜」,酒桌上叫「大件」。別看什麼山珍海味,和魚相比也只能叫「小菜」。不是山東人稀罕魚,主要是圖個吉利,「年年有餘」嘛。一般上魚的時候,魚頭沖客人,表示對客人尊重。這個時候,客人要喝魚頭酒,尾巴方向的人要喝魚尾酒,一般是「頭三尾四」,然後大家一起吃魚。剩下的魚骨頭一般不撤,等主人叫端走再用剩下的魚骨頭做個湯的時候,其實是在說:酒席進行的差不多了,該結束了。魚骨頭作的湯叫「雜魚湯」,就是把魚骨頭和碎魚肉加湯,加胡椒、醋再燉,味道很鮮美。沒喝過的朋友可以自己做來嘗嘗,既好吃又不浪費。等湯上來了,大家喝掉個子的杯中酒,吃飯,然後筵席結束。
❷ 酒桌文化很有特點,它有哪些內容呢
現在有很多的人在吃飯,或者是平時出去聚餐的時候,餐桌上面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酒。首先在平時也可以發現,酒桌文化還是特別有特點的。首先在我們中國最主要體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尊敬,那麼在喝酒的過程當中。如果說對方的地位比自己高一些的話,那麼再碰杯的過程當中,自己的酒杯就要比對方更低一些,這樣的話也能夠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
不用搶著買單那麼還有在酒桌上面,大家肯定是非常的喜歡邊喝酒邊聊天,那麼在聊天的過程當中,如果說自己插不上話的話,最好是不要選擇硬插。而且在酒桌上面一般買單的都是身份比較尊貴的人,或者是有求於別人的人,自己也沒有必要搶著去買單。
❸ 在酒桌上和領導喝酒,都需要明白什麼酒桌文化
跟領導在一起喝酒的時候,大家一定要知道敬酒的正確順序。一旦順序出錯以後,也會讓領導非常的沒有面子。在敬酒的過程當中,大家一定要先進職位比較高的領導,這樣的話也體現了自己對領導的尊重。而且在敬酒的過程當中,大家也要說一些合適的話。
所以說酒桌文化也非常的有講究,所以大家也要提前了解一些相關的知識。而且在喝酒的過程當中,大家也可以吃菜,這樣的話也可以減少酒精對腸胃的刺激。但是喝完酒以後,大家一定不要再吃葯了,這樣的話也會傷害到人體健康。飯局結束以後,大家也可以提前給領導叫一輛車,把他們送回去。這樣的話也體現出來了自己的細心,同時也能夠讓領導覺得大家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
❹ 中國人的酒桌文化有哪些
鏈接:https://pan..com/s/106MzydQmWQe9L1_BL8aUOw
秒懂飯局上的說話潛規則!你早應該知道的一些說話套路——沒有假大空的理論,全是實踐總結的實用干貨,保證刀刀見血,直達要害。飯局酒桌必備:口才套路學中,真正用得到的5個說話秘笈!
中國向來就是人情社會,人人都與飯局有著不解之緣。大格局的人用飯局打通人脈,成就人生。小格局的人只知道埋頭苦幹,閉眼塞飯。當然,這些都需要用最巧妙的方式表達。飯局酒桌上,可以說一些平時沒機會說的話,辦一些平時難辦的事。飯局雖非鴻門宴,但言談也是大考驗。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課程介紹
即興發言的12大套路
委婉拒絕別人的套路
快速和別人聊到一起的套路
酒桌上敬酒的套路
.......
❺ 中國的酒桌文化都有哪些你如何看待酒桌文化
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我國文化中有著獨特的地位。酒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給人們的生活中增添了豐富的色彩。有句俗語叫無酒難為宴,無酒不成禮。就是說,如果宴席上不上酒,就不能成為宴席,沒有酒,人和人之間的交流也不好以禮相待。由此可見酒桌文化的講究是很多的。
民間則不同,一般是按年齡輩分、主和客來排座次的。就是說,有時按年齡,年齡大的坐主位;有時候按輩分,輩分高的坐主位;有時候按主客,一般都是客坐主位。但也有客不壓主的說法,所以有這個習俗的就是主人坐主位。
酒桌文化不僅僅有積極向上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過度敬酒勸酒就是酒桌上非常不好的習氣,把社會搞得烏煙瘴氣,以能喝為榮,既損傷身體,又傷感情,帶來了不好的風氣。
❻ 工作中難免有應酬,職場中的酒桌文化有哪些
在工作場所,我們有時會一起去老闆或領導,在桌子上,與我們的客戶,我們知道一些基本禮儀嗎?一旦,一位讀者對月份說,當我遇到老闆時,我不能喝它,但我當時沒有喝酒的規則,我看到老闆,我跟著,結果是理解它知道。好的,讓我們談談每個人,如果你不說它,請更加關注,有限的水平!工作場所娛樂,葡萄酒桌,如果你不能喝它,不要打開第一個嘴巴,說不喝酒,無論它是如何,它都會帶著米飯碗里帶著米飯碗。如果你有信心你必須喝酒,不要磨礪,下一個是一個規則。
❼ 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現在各個方面,那酒桌上的酒文化都包括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是反映民族特色和風格,與中華文明演進相融合的民族文化。它是國家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和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指中華民族及其在華祖先創造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悠久歷史的文化,是中華民族世代傳承和發展的文化,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內涵和優良傳統。
酒文化不僅具有自身的物質特徵,而且具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內涵。它是在釀酒和飲酒過程中形成的。歸根結底,餐桌文化只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誘惑和征服。它通過飲酒來判斷對它的服從程度。它知道第二天喝酒會讓人不舒服、頭痛和開裂,然而,正是這種疼痛才是衡量“服從”程度的必要條件。就像加入公會需要手裡拿著一把刀一樣,它以最小的自我傷害的形式展示了服從的態度。酒桌文化是歷史傳承下來的傳統,是不可或缺的酒文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很好地弘揚餐桌文化。
❽ 酒桌文化是什麼
中國的酒桌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際場所,也是考驗和了解一個人的重要窗口,畢竟,酒品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酒場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立場,酒風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工作作風,酒量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肚量。因此,假如你是主人而真的不能喝酒,那麼拒酒的借口或辦法應當事先想好,要麼學會拒酒;要麼學會吹牛,既然你不能在酒量上和大家一起痛快淋漓,那麼就憑著你的三寸不爛之舌讓大夥兒開心。
席間的敬酒和被敬酒也是有很多講究的,許多規矩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和應酬經驗,要做到即不傷自己的身體,又不讓勸酒者掃興,更要讓被敬酒者高興實在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現在,很多人都很注重保養身體,無論是本人還是家人都不太喜歡過量飲酒,尤其是領導幹部還要注意自己的公眾形象,然而,等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很多喝酒前的自律都會煙消雲散,酒會越喝越多,氣氛也會越來越熱鬧。不過,在酒桌上還是會有很多講究,尤其是酒桌上的細節你還真的不能忘記。
如果你是主人,應當掌握敬酒的規矩和流程,通常是主人先敬主賓,然後是陪客再敬主賓,其後是主賓回敬,最後才是陪客互敬。同時,主人敬酒還應當注意五個細節:
一、在宣布開動時應講明規則。應當由主人首先站起來舉杯,這時,別人也會跟著你站起來,你可以笑著告訴大家今晚的喝酒規則,比如說,第一杯大家站著喝,第二杯以後就可以坐著或者隨意;比如說,敬者喝光,被敬者隨意;比如說,按瓶派酒,自倒自飲,等等。
二、掌握敬酒的時機和節奏。主人應根據重要嘉賓與次要嘉賓的原則和順序舉杯敬酒,如果是商務和公務宴請,敬酒時最好稱呼對方職務,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三、到別的桌上敬酒,在按瓶分配的情況下,通常可以拿著自己的酒瓶去敬酒,便於計量也可以控制自己不要過量飲酒,同時,要控制和注意別把酒量小的客人灌得爛醉如泥。
四、如果對方確實不能沾酒,你作為主人應當說服敬酒的人可以用飲料或茶水來代酒,你可以順勢的插話:「只要感情有,不管喝啥都是酒」。然後用茶代酒,相互表示一下就行了。
五、應當適時掌握宴會的熱度,大家喝得太少會顯得你的誠意還不足以感動大家,如果絕大多數人都喝大了,雖然已經盡興但也會傷及賓客的身體,因此,你可以適度控制,盡量不要讓賓主喝得太過量了。
如果你是宴會參與者,對於其他的各位賓客也應當適時地用敬酒來表示自己的誠意,當然,你也應當注意十個細節:
一、如果沒有記住對方的姓名,應先弄清楚後再來敬酒,或者就直接以「領導」的通稱來稱呼被敬者的對方,以示自己的謙卑。
二、通常等到主人敬完最重要的賓客或者是領導們相互喝完以後,其他客人才可以展開相互之間的敬酒禮節,敬酒者一定要站起來,一定要雙手舉杯,以示你對別人的尊敬。
三、敬主人酒可以等主人敬完最重要的嘉賓以後,或者主人在接受了重要賓客的敬酒以後。
四、席間注意不要喧賓奪主,這樣會顯得你很沒有教養和禮貌,不懂酒場規矩,就算是再熟悉的朋友圈子,你的這種行為很有可能被別人當猴耍。
五、應當逐個敬酒而不能一人對多人,除非你是本桌上的重要嘉賓,除非你是領導,否則,你的行為會被視作「大不敬」或誠意不夠。通常是敬者喝光,被敬者可以隨意,以顯得敬酒者的誠意。
六、自己敬別人酒,通常不能要求別人滿杯一口喝完,如果你知道對方是海量,如果你和對方相當熟悉,如果主人要求你們一起喝完,如果你也有這個酒量,那麼,應當讓被敬者決定是否一飲而盡。
七、記得在酒桌上可以多給領導或客戶添酒,但絕對不要為拍馬屁而瞎給領導代酒,這會讓領導很沒有面子,這樣的馬屁往往會拍在馬屁上面適得其反。假如領導真的不勝酒力,你可以通過旁敲側擊把准備向領導敬酒的人攔下。
八、端起酒杯的手勢也要注意,你可以右手拿酒杯,左手墊在杯底,記著碰杯時自己的杯口應低於對方酒杯的二分之一,表示你的謙卑。當然,假如你自己是本桌上職務最高的領導,你可以等著別人碰杯,如果你放得太低,會讓別人誠惶誠恐不知所措。
九、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杯敬酒最好按順時針的方向依次敬酒,以顯沒有厚此薄彼。還有,不管是碰杯敬酒,還是喝多喝少,通常都要准備說幾句敬酒詞,這樣,可以助興取樂。
十、在酒桌原則上就不要再談生意或者業務了,酒喝好了,喝盡興了,生意或業務基本上也就八九不離十了,這是心照不宣的酒場規矩,如果生意難成或無法達成的業務,別人是不會和你喝酒的,更不會和你敞開了酒量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