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東路99號屬於哪個社區

文化東路99號屬於哪個社區

發布時間:2022-07-23 00:58:02

① 在濟南市搜索濟南山大路屬於哪個區

山大路路西都是屬於歷下區。

山大路路東有屬於歷下區也有屬於歷城區的。經十路貫穿歷城區、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

歷下區:歷下區位於濟南市城區東部,東與歷城區接壤,西與天橋區、市中區接壤,南與濟南市歷城區接壤,北與歷城區接壤。中心位置介於北緯36°39′45″,東經117°1′37″之間,總面積100.89平方千米。

(1)文化東路99號屬於哪個社區擴展閱讀

歷下區總面積100.89平方公里,轄14個街道辦事處 ,78個社區、21個村。

14個街道辦事處分別是:解放路街道、千佛山街道、趵突泉街道、泉城路街道、大明湖街道、東關街道、文東街道、建新街道、甸柳街道、燕山街道、姚家街道、龍洞街道、智遠街道、舜華路街道。

歷下區轄13個街道:趵突泉街道辦事處、大明湖街道辦事處、甸柳新村街道辦事處、東關街道辦事處、建築新村街道辦事處、解放路街道辦事處、千佛山街道辦事處、泉城路街道辦事處、文化東路街道辦事處、燕山街道辦事處、姚家街道辦事處、智遠街道辦事處、龍洞街道辦事處,戶籍人口59萬。

歷下區素有科技區、文化區、商貿區和旅遊區之稱,是全市的中心城區和重要窗口。 2010年,將智遠街道的賢文村、牛旺村、徐家村、草山嶺村劃出新設立舜華路街道。截至2010年末,全區轄14個街道:解放路街道、千佛山街道、趵突泉街道、泉城路街道、大明湖街道、東關街道、文東街道、建新街道、甸柳街道、燕山街道、姚家街道、龍洞街道、智遠街道、舜華路街道。



② 沈陽市瀋河區街道劃分

截止2019年9月,沈陽市瀋河區下轄15個街道,分別為:

新北站街道、朱剪爐街道、皇城街道、大西街道、山東廟街道、風雨壇街道、濱河街道、萬蓮街道、大南街道、五里河街道、南塔街道、泉園街道、豐樂街道、東陵街道、馬官橋街道。

瀋河區:

沈陽市的中心城區,位於沈陽市的中心,緯度范圍:北緯41°10′至42°16′之間,經度范圍:東經123°20′至123°45′之間。

建置沿革:

2001年,瀋河區轄16個街道:一經街道、二經街道、大西街道、小西街道、大南街道、小南街道、濱河街道、萬蓮街道、中街街道、正陽街道、惠工街道、朱剪爐街道、文化路街道、風雨壇街道、山東廟街道、新北站街道。

2005年1月17日,沈陽市人民政府同意瀋河區將原16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10個街道辦事處,並對街道辦事處行政管轄區域進行調整。同日,瀋河區召開街道體制改革動員大會,將原有16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10個街道:新北站、朱剪爐、皇城、大西、山東廟、風雨壇、濱河、萬蓮、大南、五里河10個街道辦事處。

2010年2月,沈陽實行新的區劃調整,將東三環以西,渾河以南 ,沈吉鐵路以北的原東陵區城區部分劃歸瀋河區,至此,瀋河區轄區面積增加到58平方公里,下轄15個街道,124個社區。

(2)文化東路99號屬於哪個社區擴展閱讀

沈陽市:

遼寧省省會、副省級市,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遼寧省中部,南連遼東半島,北依長白山麓,位處環渤海經濟圈之內,是環渤海地區與東北地區的重要結合部,位於北緯41°48′11.75″、東經123°25′31.18″之間。

行政區劃:

截止2019年9月,沈陽下轄10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分別為:

和平區、瀋河區、皇姑區、大東區、鐵西區、渾南區、於洪區、沈北新區、蘇家屯區、遼中區、新民市、康平縣、法庫縣。

③ 濟南市有多少街道辦事處,分別屬於哪個區叫什麼

截止2019年3月,共112個街道辦事處,錄屬區與名稱介紹如下:

1、歷下區轄14個街道:

解放路街道、千佛山街道、趵突泉街道、泉城路街道、大明湖街道、東關街道、文東街道、建新街道、甸柳街道、燕山街道、姚家街道、龍洞街道、智遠街道、舜華路街道。

2、市中區轄17個街道:

大觀園街道、桿石橋街道、四里村街道、魏家莊街道、二七街道、七里山街道、六里山街道、舜玉路街道、濼源街道、王官莊街道、舜耕街道、白馬山街道、七賢街道、十六里河街道、興隆街道、黨家街道、陡溝街道。

3、槐蔭區轄16個街道:

振興街街道、中大槐樹街道、道德街街道、西市場街道、五里溝街道、營市街街道、青年公園街道、南辛庄街道、段店北路街道、張庄路街道、匡山街道、美里湖街道、吳家堡街道、臘山街道、興福街道、玉清湖街道。

4、天橋區轄15個街道:

無影山街道、天橋東街街道、北村街道、南村街道、堤口路街道、北坦街道、制錦市街道、寶華街道、官扎營街道、緯北路街道、葯山街道、北園街道、濼口街道、桑梓店街道、大橋街道。

5、歷城區轄19個街道:

山大路街道、洪家樓街道、東風街道、全福街道、孫村街道、巨野河街道、華山街道、荷花路街道、王舍人街道、鮑山街道、郭店街道、唐冶街道、港溝街道、遙牆街道、臨港街道、仲宮街道、柳埠街道、董家街道、彩石街道。

6、長清區轄7個街道:

文昌街道、崮雲湖街道、平安街道、五峰山街道、歸德街道、萬德街道、張夏街道。

7、章丘區轄15個街道:

明水街道、雙山街道、聖井街道、埠村街道、棗園街道、龍山街道、普集街道、官莊街道、相公庄街道、綉惠街道、文祖街道、曹范街道、白雲湖街道、高官寨街道、寧家埠街道。

8、濟陽區轄6個街道:

濟陽街道、濟北街道、回河街道、孫耿街道、崔寨街道、太平街道。

9、平陰縣轄2個街道:

榆山街道、錦水街道。

10、商河縣轄1個街道:

許商街道。

(3)文化東路99號屬於哪個社區擴展閱讀

一、濟南地理位置:

位置面積。濟南位於山東省的中部,地理位置介於北緯36°01′~37°32′,東經116°11′~117°44′,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

地形可分為三帶:北部臨黃帶,中部山前平原帶,南部丘陵山區帶。濟南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山東省的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交通樞紐。四周與德州、濱州、淄博、萊蕪、泰安、聊城等市相鄰。總面積799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303平方公里。

二、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2月,濟南市下轄10個市轄區、2個縣:市中區、歷下區、天橋區、槐蔭區、歷城區、長清區、章丘區、濟陽區、萊蕪區、鋼城區、平陰縣、商河縣。

1949年5月,濟南市下轄第一至第十一共11個區。

三、區劃沿革

1、1950年,濟南市下轄區改為市區6個、郊區5個。1951年4月17日,撤銷直屬鄉,設立郊六區。1954年合並調整為市、郊各5區。

2、1987年4月11日,撤銷濟南市郊區、歷城縣,設立濟南市歷城區,以原歷城縣的行政區域和原郊區的洪家樓鎮、華山鎮、王舍人鎮為歷城區的行政區域。將原郊區的北園鎮劃歸天橋區。

3、2001年6月26日,撤消長清縣,設立濟南市長清區,轄長清、平安店、歸德、孝里、馬山、五峰山、萬德、張夏、崮山9鎮和雙泉、武家莊2鄉、613個行政村。

4、2016年12月22日,撤銷章丘市,設立濟南市章丘區,以原章丘市的行政區劃為濟南市章丘區的行政區域。

5、2018年6月19日,撤銷濟陽縣,設立濟南市濟陽區,以原濟陽縣的行政區域為濟陽區的行政區域。

6、2019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山東省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以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為萊蕪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濟南市鋼城區,以原萊蕪市鋼城區的行政區域為鋼城區的行政區域。

④ 沈陽文化東路9-2號屬於哪個社區

公交線路:108路,全程約14.8公里

1、從沈陽市步行約800米,到達智慧四街全運三路站

2、乘坐108路,經過18站, 到達富民街文化東路站

3、步行約1.3公里,到達文化東路

⑤ 沈陽市皇姑區各個社區的劃分范圍 我的郵箱是[email protected] 謝謝你了

沈陽市 面積12942平方千米,人口693萬人(2004年)。
瀋河區 面積 18平方千米,人口61萬。郵政編碼110011。區人民政府駐盛京路25號。
和平區 面積 21平方千米,人口64萬。郵政編碼110001。區人民政府駐十一緯路76號。
大東區 面積 51平方千米,人口64萬。郵政編碼110041。區人民政府駐津橋路20號。
皇姑區 面積 37平方千米,人口75萬。郵政編碼110031。區人民政府駐廬山路3號。
鐵西區 面積 39平方千米,人口81萬。郵政編碼110021。區人民政府駐興華北街34甲。
蘇家屯區 面積 776平方千米,人口42萬。郵政編碼110101。區人民政府駐翠柏路14號。
東陵區 面積 896平方千米,人口41萬。郵政編碼110015。區人民政府駐文化東路20-1號。
沈北新區 面積 852平方千米,人口28萬。郵政編碼110121。區人民政府駐新城子街道中央路64號。
於洪區 面積 774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110024。區人民政府駐黃海路37號。
新民市 面積3315平方千米,人口69萬。郵政編碼110300。市人民政府駐市府路12號。
遼中縣 面積1670平方千米,人口53萬。郵政編碼110200。縣人民政府駐遼中鎮。
康平縣 面積2173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110500。縣人民政府駐康平鎮。
法庫縣 面積2320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110400。縣人民政府駐法庫鎮興法路。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6年10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近幾年沈陽市市轄區行政區域調整情況(根據「坤輿任我行」整理資料改編)

2002年初,沈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將沈陽市東陵區前進鄉的朱爾屯村、木匠屯村2個自然村劃歸大東區文官街道。
2004年,遼寧省人民政府(遼政[2004]78號)批准:將沈陽市東陵區長白街道辦事處(區域面積16.2平方千米,原由渾南新區代管)劃歸和平區。(2003年實際變動)
2005年,東陵區五里河公園劃歸瀋河區五里河街道管理。

附錄:開發區(不是正式行政區)(「坤輿任我行」整理)

1988年6月,設立沈陽雪松經濟開發區。(2002年7月被市政府批准為市級開發區,2003年3月22日正式更名為沈陽雪松經濟開發區)
1991年6月,設立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2年7月,設立新民經濟開發區。
1992年,設立沈陽渾河民族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1年1月,以沈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基礎,設立沈陽市渾南新區。渾南新區不是正式行政區,但行使部分行政區職能。以東陵區渾河以南、三環路以北、鐵路以東為渾南新區管理區域。東陵區五三鄉和長白鄉在建制上由渾南新區代管。
2001年12月30日,設立法庫經濟開發區。
2002年1月28日,設立沈陽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
2002年5月,沈陽市人民政府批准,鐵西區和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合署辦公,設立鐵西新區。於洪區沙嶺鎮、於洪鄉、楊士鄉、大青中朝友誼鄉的部分行政區域(即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鐵西新區管理區域。
2002年12月6日,沈陽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沈陽勝利經濟開發區,位於康平縣。
2003年8月,於洪區的翟家鎮和大青中朝友誼鄉在建制上劃歸鐵西新區代管。調整鐵西新區行政區域,已劃歸鐵西新區的原屬於洪區沙嶺鎮、於洪鄉、楊士鄉的部分行政區域(即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劃歸鐵西新區大青中朝友誼鄉。
2003年11月21日,東陵區渾河站東街道辦事處在建制上由渾南新區代管。
2005年6月3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沈陽張士出口加工區,位於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內。

2006年3月,沈陽市人民政府批准:新城子區和沈陽輝山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合署辦公,設立沈北新區(沈北新區在民政部2006年10月8日批准本變動之前不是正式行政區)。東陵區輝山街道(即沈陽輝山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在建制上劃歸沈北新區管轄;蒲河鎮和馬剛鄉部分行政區域(即原新城子區望濱鄉和蒲河鎮的蓮花、新屯、馬莊子3個村),東陵區高坎鎮、滿堂滿族鄉和英達街道部分區域為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不是正式行政區)管理區域,其中東陵區高坎鎮和滿堂滿族鄉在建制上由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代管。
2006年9月16日,沈陽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細河經濟區。細河經濟區不是正式行政區,但行使部分行政區職能。以於洪區大潘鎮、高花鎮、彰驛站鎮的全部行政區域,遼中縣新民屯鎮、長灘鎮、四方台鎮的全部行政區域,以及於洪區沙嶺街道、遼中縣楊士崗鎮、新民市胡台鎮的部分行政區域為細河經濟區管理區域。於洪區大潘鎮、高花鎮、彰驛站鎮和遼中縣新民屯鎮、長灘鎮、四方台鎮在建制上由細河經濟區代管。

2007年6月26日,沈陽市人民政府批准:鐵西新區和沈陽細河經濟區合署辦公。以於洪區大潘街道、高花鎮、彰驛站鎮的全部行政區域,遼中縣新民屯鎮、長灘鎮、四方台鎮的全部行政區域,以及於洪區沙嶺街道、遼中縣楊士崗鎮、新民市胡台鎮的部分行政區域(即沈陽細河經濟區)為鐵西新區管理區域。於洪區大潘街道、高花鎮、彰驛站鎮和遼中縣新民屯鎮、長灘鎮、四方台鎮在建制上由鐵西新區代管。
2007年6月27日,沈陽市人民政府批准:沈陽遼中經濟開發區更名沈陽近海經濟區

⑥ 山東師范大學本部是位於濟南市歷下區的哪個街道辦事處啊

隸屬於文化東路街道辦事處,辦事處在和平路36號。

⑦ 山東省司法廳屬於歷下區哪個街道

山東省司法廳位於經十路
屬於濟南市歷下區文化東路街道辦事處,簡稱文東街道

⑧ 沈陽瀋河區文化東路33-2 號 恆信花園屬於哪個社區具體在什麼位置!求知道

屬於豐樂街道豐樂社區,在富民街上~

⑨ 濟南市文化東路59號屬於哪個街道辦事處

應該是屬於濟南市歷下區文化東路街道辦事處管轄。

閱讀全文

與文化東路99號屬於哪個社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