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商始祖的文化名人與商丘
余秋雨被聘為商丘文化顧問
2006年11月10日下午,商丘市天宇大酒店貴賓室里一片歡聲笑語。
著名作家余秋雨從商丘市市長王保存手中接過聘書後,高興地對現場的記者說:「我很高興被聘為商丘市的文化顧問,古老的商丘是一本非常厚的書,翻開它的第一頁才知道它很厚重,才知道全世界華商的祖先在這兒,希望世界華商都能在這兒找到自己的根,今後我要和大家一起讀商丘這本厚厚的大書。」余秋雨是應商丘市政府邀請來參加「2006國際華商文化節」的,他將在10日下午舉辦的「中華商德論壇」發表題為《商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演講。「我要和世界華商討論,華商始祖是如何趕著牛車從商丘走向世界的,這個偉大歷程值得現代商人研究。」余秋雨說。
青年女作家歐陽華以華商始祖王亥一生經商的歷程為題材寫作了長篇歷史小說《華夏第一商》,由河南大學出版社面向全國出版發行。作品20萬字,行文波瀾壯闊,寫作嚴謹細致,資料真實具體,人物刻畫栩栩如生,堪稱一部描寫商品、商業、商人起源的悲壯史詩,讀來讓人潸然來下。
2. 國際華商文化節的舉辦地點
第一屆國際華商文化節於2006年11月10日在河南商丘舉辦
3. 商丘古城的古城景點
內城景點:商丘古城城門(東門:賓陽門,西門:垤澤門,南門:拱陽門,北門:拱辰門)、歸德府城牆 、侯方域故居(壯悔堂)、歸德府文廟、穆氏四合院、天主教堂等。
外城景點:南湖公園、文雅台、張巡祠、八關齋、開元寺、應天府書院 、燧皇陵 、閼伯台 、宋國都城遺址商丘宋國故城 、華商文化廣場、中國商文化博物館、商丘歡樂谷等。
近郊景點:帝嚳陵、微子祠、三陵台、莊子故里蒙牆寺遺址、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清涼寺、觀音寺、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毛主席視察黃樓紀念館等。 歸德府城牆
元代歸德府城在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時被淹,次年築土圍城。正德六年(1511)在舊城北重築新城,以元代城牆為南城牆。嘉靖三十七年(1558)包磚建成。南牆長950.6米,北牆長993.4米,東牆長1210米,西牆長1201米,周長4355米。高6米,頂闊6米,址闊9米。南為拱陽門,拱券式建築,門洞全長21米,台高8米。東為賓陽門,西為垤澤門,南為拱陽門,北為拱辰門。 應天府書院
即應天書院、睢陽書院,其前身為南都學舍,為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創辦,位於商丘古城南湖畔,為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賜額為應天書院,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應天書院改為府學,為應天府書院,慶歷三年(1043年)改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國子監,為北宋最高學府。北宋初書院多設於山林勝地,唯應天書院設於繁華鬧市,人才輩出。隨著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應天書院逐漸發展為北宋最具影響力的書院,位居北宋四大書院之首。 宋國故城
位於商丘市睢陽區歸德府古城西南隅,是西周周天子封微子於宋國都城的遺址,也是我國歷史上商周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宋國是周代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諸侯國,為周朝三恪、春秋五霸之一,在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宋國故城西牆的大部分以及南牆和北牆的西段至今保存較好,城牆頂部距地表最淺處約一米左右。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牆長2900米,南牆長3550米,西牆長3010米,北牆長3252米,總面積10.2平方公里,其面積約相當於今商丘古城的10倍。2000年,宋國故城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關齋
位於商丘古城南門外500米處的古宋河畔,進入院內,可以看到一座造型優美的八角亭內,有座八棱石幢。石幢高3.2米,每面寬0.5米,上面有顏真卿晚年親筆撰寫的《唐宋州八關齋會報德記》。唐朝大歷七年(公元772年),河南節度使田神功為保衛睢陽,同安史叛軍大戰兩天兩夜,經殊死拼殺,終於救出睢陽全城兵民,保住了睢陽城。但田神功卻因苦戰成疾,生命垂危。睢陽百姓自發設「八關齋會」,捐糧捐款,請1000名僧人赴會祈禱田神功早日康復。一時,香供擺滿郊野,經聲佛號晝夜不息,四鄉百姓雲集,車馬塞道。顏真卿有感於此,親自撰寫一篇 900多字的短文,題為《唐宋州八關齋會報德記》,刻於石壁。其書法藝術被中外收藏家、研究家和書法家愛好者所傾倒。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燧皇陵
即燧人氏陵。燧人氏在三皇五帝中位居三皇之首,其「鑽木取火,以化腥臊」,從而開創了人類走向文明的新紀元。 燧皇陵坐落在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燧皇陵總佔地面積約440畝,墓冢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燧皇陵為第十屆全國運動會「華夏文明之火」聖火火種的採集地。 火神台
亦稱閼伯台、火星台,位於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火星台村,是距今4000多年的觀星台的遺址。它比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洛陽建的靈台,還早22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觀星台。火神台形如墓,高35米,火神台台上建有閼伯廟,大殿、拜廳、鍾鼓樓等俱全。台下有戲樓、大禪門等建築。 壯悔堂
(又名侯方域故居)位於商丘古城北門內附近,為明末四大才子之一、中國古典名著《桃花扇》的主人公侯方域所建。侯方域故居莊重典雅,古色古香。五脊之上形態別致、姿勢各異的奇獸獨具風采。樓里門窗和格扇的鏤花剔線精緻。26根圓柱上龍鳳浮雕栩栩如生。根根圓柱同62根橫梁巧妙扣合的木質結構渾然天成,使樓的內部骨架形成一個完善的整體,即使拆去四壁,樓堂仍安然無恙,建築技巧令人叫絕。奇妙的設計和精巧的技藝令無數能工巧匠折服。 穆氏四合院
坐落在商丘古城中山東二街路南(今睢陽區招待所院內)穆氏四合院原為一宅九院,存留下來的前院、東院和後院,只是當初整個建築的三分之一。穆氏四合院按照傳統的建築形式,座北朝南,以中軸線為中心,左右對稱,前低後高的形制而建,反映了長幼有序、男女有別的封建禮制。穆氏四合院展示出了古代建築藝術的輝煌,為研究明清時期的中國建築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範本,從中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 開元寺
位於商丘古城西南2公里外火文化景區內,殿宇巍峨,佛像端莊,開元寺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唐朝會昌年間,武宗下詔大除佛寺,佛祠因此遭焚滅銷毀,一無遺存。北宋時期,開元寺改稱寶融寺,南宋趙構即位後又將其改為商丘寺,後又改名開元寺至今。明清時期幾經重修後,法鼓重振,僧侶雲集,香火旺盛,弘法利世。開元寺有不少帝王如趙匡胤、趙構等,以及許多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攬勝,被譽為豫東名剎。 張巡祠
坐落在商丘古城南門外、八關齋對面,是為紀念「安史之亂」中為保衛雎陽而殉難的張巡、許遠等人所建。安史之亂時,叛將尹子奇率兵13萬圍攻睢陽,鎮守寧陵的張巡率兵增援。張巡受命於危難之時,與士兵同仇敵愾,與敵人進行了殊死拼殺。他用兵如神,屢戰屢勝,破了敵軍的鵝車攻城,又施巧計與敵軍搶糧,後火燒敵軍柴道,再用草人借箭十萬,使敵軍遭受重創。可惜最終因沒有後援,城破殉難,但是他為平息叛亂,保護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功勛。 文雅台
位於商丘古城南湖東南畔,是當時孔子在宋國的講學舊址。魯哀公三年(前492)孔子適宋與群弟子習禮大樹下,史有「過宋代檀」之說,即此。西漢時梁孝王在此建亭台樓閣,嘗邀司馬相如、鄒陽、枚乘等在此燕集倡和,故有文雅之名。土台高2米,面積8800平方米。原有房舍數憧,院內有兩層六棱亭,亭內有一石刻孔子行教圖碑,傳為唐吳道子所繪。現存孔子石刻畫像殘碑等,珍藏於古城內的睢陽博物館。 歸德府文廟
位於商丘市第二高級中學老校區院內,是河南省現存規模最大的文廟建築,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555年至1559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在此講學,後人為紀念孔子,就在此修建了文廟。前有畔池,並立有范仲淹的塑像。與全國其他各地文廟前殿後學(堂)布局不同的是,歸德府文廟是唯一一座學堂建在大殿右側的文廟,形成了左殿右學的獨特建築格局。 天主教堂
坐落在商丘古城葉隅首路北姜老鍋公館內。1924年遷至城內商丘古城中山南街64號,到1948年先後建大小樓房五座,二百一十餘間,佔用土地一十四畝,分為五個院,第一道院,進大門往北,供教友望撒,住宿和小學醫療所之用;第二道院,是神甫院,包括神甫樓,主教府,大小禮堂各一座,平房六間;第三道院,進大門往南,是男修道院,有樓房一座,平房五間;第四道院,是女修道院,在禮堂北面,有樓房一座平房數間;第五道院,是嬰孩院,在女修道院的東邊,有北屋平房六間。 華商文化廣場
是商丘市繼承和發揚「三商文化」而建設的大型旅遊文化廣場,是為了紀念華商始祖王亥而修建,位於睢陽區華商大道西段與平原南路交匯處。每年在此舉行大型的文化活動和廟會,著名節慶活動為兩年一次的中國商丘華商文化節。
4. 商丘的標識
商丘乃華商始祖王亥故里
「華商」是指具有中華民族血統的全球華人中的商人。「華商」比「中國商人」的內涵更為豐富,包容性更大,覆蓋面更廣。從時間上,可以涵蓋古代和現、當代具有中華民族血統的商人;從空間上,可以涵蓋中國和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具有中華民族血統的商人;從行業上,可以涵蓋所有從事商品貿易和商品生產的具有中華民族血統的實業家。我們通常所說的晉商、徽商、豫商、浙商、閩商、台商、港商,以及現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華裔商人都屬「華商」范疇。「華商」在世界范圍內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商人,是與猶太商人、阿拉伯商人等相並列的具有中華民族文化背景的商人群體。
商丘舉辦2006國際華商文化節,其主題即是「拜謁華商始祖,傳承中華商德」。這個主題詞言簡意賅,寓意深刻,既反映了商丘作為三商之源、華商始祖王亥故里這一文化資源所具有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又突出了華商文化節旨在弘揚中華商業美德,構建誠實守信、公平正義的現代商業美德體系的意義,最終實現拜商祖、溯商源、論商道、鑄商德的主旨。
5. 國際華商文化節的本次活動的參加代表
本次節會由政協河南省委員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商丘市人民政府承辦,中國僑聯華商會、香港商報協辦。將邀請全國政協、中國僑聯、國家有關部委的領導和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以及省直有關單位領導,世界各地華商領袖、商會會長和國內著名商人,有關省(區、市)主要商會負責人、學術界有關專家學者參加節會。具體活動時間為:11月6日上午舉行華商始祖拜謁大典、改革開放30年成果展,下午舉行市情說明會及項目簽約儀式、國際華商論壇,晚上舉辦文藝演出和焰火晚會。
屆時將有國內和香港數十家主流媒體來商報道。
6. 2014華商文化節幾號開始
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是「中國旅遊節慶精選」之一中國國家旅遊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確定全國性,國際性。由國家旅遊局和山東省,濟寧市人民政府,曲阜市人民政府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聯合主辦。每年孔子誕辰(公歷9月28日)的歷9月26日至10月10日期間,在中國的始祖軒轅黃帝誕生地,孔子故里曲阜市,山東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舉行。
7. 商丘睢陽區旅遊提出「一城」「兩文化」指的是什麼
陽區利用「中國火文化之鄉」、「三商之源」、「商祖聖地」、「華商之都」等文化優勢,努力打造「一城兩文化」(商丘古城、火文化、商文化),叫響古城旅遊品牌,促進旅遊經濟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共接待中外遊客143.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9869.6萬元。 加大文化項目建設,打造「一城兩文化」。一是作為我市2009年十大重點工程之一的睢陽區應天書院二期工程——講堂復原工程開工,另一項十大重點工程之一的古玩一條街建設項目目前正在做前期籌備。二是南湖景區綠化景觀升級改造一期工程順利完工。整個南湖景區分為環古城風貌區、環城湖觀光遊憩區、應天文化休閑區和環湖協調區四個部分,實現了商丘古城南湖景區人文內涵與自然風光的完美融合。三是古城內環路建設有序推進,一期工程已經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 做好文化品牌宣傳,叫響「一城兩文化」。睢陽區以「中國火文化之鄉」為契機,大力宣傳古城。在北京長城飯店舉行的授牌儀式及新聞發布會,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河南日報、河南電視台、河南電台等40多家新聞媒體作了相關報道;央視4套《國寶檔案》欄目相繼播出了《商丘古城》、《火神台》、《壯悔堂》、《八關齋》、《隋唐大運河碼頭遺址》、《商丘火神台廟會》等專題片;央視9套以英文版向全世界播出了每期30分鍾的《歸德古城堡智慧》、《華夏火神》等專題片;睢陽區還成功舉辦了兩屆國際華商文化節,目前正與中央電視台《走遍中國》欄目組合作,籌備拍攝反映商丘古城人文、歷史、旅遊等內容的專題片。這些宣傳,極大地提高了商丘古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日前,商丘古城風景區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又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命名為中國民俗攝影基地。 搞好文化資源挖掘,豐富「一城兩文化」。目前,2009年睢陽區文物普查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野外普查基本完成。在普查中,新發現古墓葬、古遺址、古建築、名樹古木、近(現)代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158處,總計320處。目前,已整理出文本資料143份、電子文本98份。特別是睢陽區古宋鄉武庄村地下的北宋時期隋唐大運河宋州碼頭遺址的發現,為商丘古城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將有很大幫助。 創新旅遊文化內容,輝煌「一城兩文化」。從今年「五一」節開始,睢陽區在節假日向廣大遊客推出了古城開城迎賓儀式。整個儀式以商丘古城北城門樓為背景,以明代禮樂、歌舞、古代儀仗、官員武士列陣等內容為主,通過古老的樂舞語言,再現了明朝太守及守城軍隊護衛府城、舉行隊列儀式和迎賓儀式的歷史場景;在燧皇陵景點,遊客可目睹鑽木取火的現場表演,感受古人制火的艱辛與偉大;在所有的旅遊景區,遊客都可購買到多種多樣、價廉物美的旅遊紀念品,如宋綉、桃花扇、北城門樓金箔畫等,這是睢陽區近期加大旅遊紀念品開發力度的結果。
8. 聽說余秋雨來商丘了講一下具體情況他下榻在何處
恩,聽說在宋城劇院做報告,門票要100。
商丘的住肯定就在天宇了。以下是相關報道
華商有道在商言商
專家學者在商德論壇上答現場問
商丘報業網訊: 問:中國商人特別是現代商人現代的狀況和前途是怎樣的?在現代體制下怎樣保護商人的權益?怎樣給他們發展和成長的空間?
余秋雨:我現在對中國商人的評價很高,商人中當然也有很多不守誠信的,也有些不法之徒,但是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這近三十年,改變中國面貌的,商人起了極其關鍵的作用。就像剛才吳連烽先生所說的,這裡面首先要感謝我們先走一步的香港商人、台灣商人和世界各地的華商。他們出於對祖國的感情帶來了國際的商業規范,某種意義上他們也改變了中國的文明秩序,改變了生活觀念。平心而論,我作為一個文化人,文化人的隊伍在這個年代貢獻甚小,但商人隊伍在這些年貢獻最大。正因為如此,我們要很好地保護我們的商人,這些年我們的律法也在逐漸地保護商人,我們對這些改變中國社會面貌的商人,全社會都要學會珍惜,無論在輿論方面還是在別的方面,都要學會愛護他們。
問:我想讓你從一個金融家的角度來談談,我們商丘要想發展好商業經濟,首先要做到的是什麼呢?
吳連烽:我在金融裡面的體會是,誠信佔有非常首要的地位。我們所做的事,我們所講的話,都是要用數字作依據的,這裡面首先就要有誠信。我們商丘既然是商業的發源地,要讓他人信得過我們商丘,信得過我們商丘的企業,也要講誠信,這一點是我們尋求發展的寶貴財富。
問:余先生,你去過我們河南很多地方,你在書中寫到對開封、洛陽的一些看法,在華商文化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請你談談對商丘這個歷史文化名城的看法,好嗎?
余秋雨:商丘對我來說是一個讓我崇敬的地方,我有幸被授予商丘文化顧問的時候,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商丘是一本很艱深的書,這本書需要認真地讀,我其實是剛剛翻開,做顧問是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我會一頁頁地讀下去,但是我相信,再讀再讀它的涵義可能還是讀不完,商丘是由幾千年的歷史堆積成的,這本書非常厚重。我感覺,商丘在發展自己現代經濟的時候要能夠把自己的早期文化尊嚴保持住,要把真正能夠供奉起來的屬於中華民族起點的文化供奉起來。
問:請問你如何看待現代商丘和商丘這座城市的現代遠征,請你談談對商丘遠征的看法。
余秋雨:我來到商丘才剛剛24小時,對商丘的了解還不是很深刻,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商業一定是跨時空的行為,是跨空間流動的行為,在偉大的商人的眼光中,地圖會變得很小。我曾多次講過,有一次在威尼斯的一個荒島上,我是半夜到達,正不知該怎麼辦的時候,發現遠方有一盞燈,一問,是一個溫州人開的餐館。甚至在零下幾十度的北極點,我都堅信一定有中國餐館,果然找到了。這種商人真是讓我很感動,他們把中華文明的生命力播送到世界每一個角落。中華文明的偉大就體現在這里。商丘地處平原,我們對屬土、對農耕文明的迷戀可能更穩固,希望商丘的企業家們就像對外勞務輸出一樣,我們要走得遠一點,眼界要開闊一些,要以中國、甚至世界的市場作為我們的藍圖;我們如果真正要走得遠的話,首先不是地理上的距離,而是誠信帶給我們心理上的信任度,誠信會讓你走得很遠,否則你最後還是狼狽回家。誠信的人會把遠方變成自己的故鄉,不誠信的人就是在故鄉也會被當作陌路人。
問:猶太人很善於經商,但是在歐洲的主流文化中卻是反猶的,那麼中國人在經商過程中怎樣避免像猶太人這種尷尬?
陳瑛:我的能力有限,我只能談一些我的看法。首先我們要在概念上搞清楚,什麼是商業,什麼是商人。其次是商人在歷史上究竟起個什麼作用,是不是決定性的。就像大家所說的,猶太人是非常會做買賣的,但是,他們仍然流落在世界各地,阿拉伯人也是非常會做生意的,但後來的文明卻沒落了,由此我感覺到,商業雖然在各個時期是重要的,但並不決定一切。商業也不是孤立的,它是和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密切聯系的。現在,猶太人處於尷尬的境地不是由於他經商,而是由於其它方面的原因。因此,我覺得我們中國無論是從各個方面來說,也不會像猶太人那樣沒有根,到處去漂泊流浪。猶太人的問題是很復雜的政治、經濟問題,要從更廣闊的角度上去看待這個問題。
問:我想這次國際華商文化節結束之後,會有很多華商來商丘投資,這對商丘明天的經濟貿易方面有什麼推動作用?
吳連烽:我現在也在考慮這件事,因為我是商丘的經濟顧問。第一,商丘在我看,將來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好的,目前的問題就是外界對商丘不太了解,所以將來商丘要善於包裝自己,對自己要多一點宣傳,使大家了解商丘;第二要敢於走出第一步,走出商丘,走出河南,走到全國,甚至通過香港到世界。我們香港非常歡迎商丘的企業到香港,通過香港與國際接軌。我是搞金融的,幾十年來都是與資金打交道,我認為這不僅解決了資金的問題,還解決了管理的問題、國際化的問題。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看到商丘人民很熱情,商丘市委、市政府這么大力地支持這個活動,今天看到這么多人都來參加論壇,看到了大家確實有信心讓商丘進一步大的發展,我也有信心,希望大家共同把商丘發展得更美好。
問:這次文化節你被商丘市政府聘任為文化顧問,請問今後你將如何履行你的職責?
余秋雨:比如我這次的演講就是我在履行自己作為文化顧問的職責,今後,我將在我的演講中不斷宣傳商文化,商丘在文化方面有什麼問題,有什麼工作需要我去做的,我會盡力而為。如果有空的話,我會經常來商丘。
問: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歷史源遠流長,這么厚重的歷史對河南是一種財富還是負擔呢?
余秋雨:那就看你如何看待。現代有些人可能把它當成負擔來處理,把我們的文化搞得非常艱深、非常復雜,誰也看不懂,這是我們不主張的。我們要學會選擇,選擇出具有生命力的部分,同時,還要把我們中華文明的原則和人類共同的原則放在一起考慮,把中華文明看成人類文明的一部分。
問:你是什麼時候開始關注我們商文化的?今後還會把我們商文化當作你研究的重點嗎?
余秋雨:我早就開始關注商文化了,只是關注得不太深,今後我還會繼續關注商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