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州市和福清市有什麼區別
1、行政級別不同
福州市的行政級別是地級市,福清市的行政級別是縣級市。
2、行政管理上級不同
福州市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省直管,福清市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州市代管。
福州,別稱榕城,簡稱福、榕,隸屬於福建省,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
福清(古屬福州府福清縣),福建省轄縣級市,由福州市代管。簡稱「融」,雅稱玉融。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地處福建省海峽西岸經濟區中部樞紐和省會中心城市福州南翼,素有「文獻名邦」之稱譽。
3、下轄區域不同
截至2019年,福州市轄鼓樓、台江、倉山、晉安、馬尾、長樂6個區,閩侯、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平潭6個縣,以及縣級市福清。
截至2019年,福清市下轄7個街道、17個鎮,設立52個社區、438個村:玉屏街道、龍山街道、龍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陽下街道,海口鎮、城頭鎮、南嶺鎮、龍田鎮、
江鏡鎮、港頭鎮、高山鎮、沙埔鎮、三山鎮、東瀚鎮、漁溪鎮、上逕鎮、新厝鎮、江陰鎮、東張鎮、鏡洋鎮、一都鎮。
4、政府駐地不同
福州市政府駐地為鼓樓區安泰街道烏山路24號;
福清市政府駐玉為屏街道一拂街114號。
5、氣候條件不同
福州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適宜,溫暖濕潤,四季常青,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夏長冬短,無霜期達326天。
福清南近北回歸線,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溫暖濕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21.1°C。
B. 福建還有哪些文化遺產
目前,泉州有4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全國唯一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花名冊項目3類的城市。同時,全州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4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89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4項。可以說“泉州文脈滿滿”。閩劇又稱福州戲,是福建地方戲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清末,高甲戲在泉州迅速崛起,台劇在漳州、廈門廣泛傳播,大成戲呈現出新面貌。正因為如此,梨園戲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班級和團體的數量日益減少,范圍日益縮小。連廈門梨園戲都改成了台劇。19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瀕臨失傳。福州評話是一種獨特的傳統評書形式,以福建福州方言敘事,以學徒歌穿插演唱的方式演唱。在福建省的福州、閩侯、永泰、長樂、連江、福清、閩清等十幾個縣市,以及台灣省和東南亞的福州華僑中流行。2006年5月20日,曲藝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C. 杏花村是不是池州的文化遺產
從文化遺傳的定義上來講杏花村可以說是池州的文化遺傳,但是沒有申請成為文化遺傳,在中國也沒有把杏花村定為文化遺產。
原因:
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從這個層次來說杏花村可以稱得上是文化遺傳。
文化遺產,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
池州秀山門外的杏花村,原只不過是幾間「淪為荒煙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無名氣可言。正是杜牧的詩名和他這首千古絕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飲譽天下。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字冉予,一字茂之,晚號乳山)的七絕,抒出了千百年來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詩曰:「郡樓高出秀山門,古跡今時不可論。杜牧當年有名句,獨唱城外杏花村」(引自清《杏花村志》卷五)
池州杏花村的說法最早見於清代貴池縣人郎遂所寫的《貴池縣杏花村志》 而後《廣輿記》《江南通志》等書有所收錄,而貴池杏花村明代時就由曾出任池州的顧元鏡所建。
D. 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民間信俗、閩劇、高樓米線、詞明戲、軟木畫等。
1、民間信俗
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福建省古田縣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8年6月7日,福建省古田縣申報的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閩劇
閩劇,又稱福州戲,福建地方戲曲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獲得「閩劇」保護單位資格。
3、高樓米線
高樓米線,是福州市長樂區古槐鎮高樓村獨有的民間技藝,是以米為線綴連成的各種形狀的藝術作品。高樓米線的起源可追溯至清朝末年,民國時期最為鼎盛。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高樓米線於2018年正式列入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詞明戲
詞明戲是流行於福建省長樂、福清、平潭一帶的地方小戲。原名「高腔」,系明末清初弋陽腔流行福清、長樂後與當地「白字」曲調結合發展而成。初時高腔不用管弦伴奏,強調唱明台詞,故稱為「詞明」。在音樂曲調上形成用「官話」演唱的「水調」、「闊調」、「北調」和用方言演唱的「白字」。
5、軟木畫
軟木畫,福建省福州市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軟木畫又名「木畫」,是流行於福建省福州地區的一種軟木雕刻手工技藝的別稱。它形成於20世紀初,發源地是福建省福州市東郊的西園村。
E. 福清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1、石竹山 AAAA
福清南少林寺南少林寺風景區座落在福清東張鎮西部戴雲山脈九山環繞,狀似蓮花的山坳盆地之中,規劃面積約13平方公里,景區以海拔668.3米的嵩山為主,景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臘冬溫暖,炎夏清涼。景區內山高谷深,雨量充沛,大部分覆蓋著原始次森林。植被覆蓋率為98%,林相整齊,群落完整,這里層巒疊嶂,有險峻的天柱峰、逶迤的五老峰等峰巒22座,此外還有寺廟、蹬道、古橋、古墓、古窯、磨崖石刻、溪邊水礁,與變幻莫測的日出、雲海、松濤、佛光等組成一幅瑰麗奇特的立體畫卷。少林寺遺址北山面溪,朝東偏南。寺東面的五老峰與河南嵩山的五乳峰惟妙惟肖,少林溪的流向亦與北少林寺旁的少陽溪相同。從寺址地形上看,從少林尾經少林石路,過少林橋,進入山門,有九個層次分明的大階地,寺院依山起勢成階梯式建築,前後進深180米,主座及兩廂附廊寬達68米,建築面積近20000平方米。寺院建築群十分浩大,寺內有極為完整的排水系統和用特製的瓦筒安裝的供水設施,其四周還築有防火牆,牆外還有附屬建築物,極為雄偉壯觀,是一座高規格的大型禪宗寺院。
9、閩中紅軍游擊隊第1支隊羅漢里根據地舊址
閩中紅軍游擊隊第1支隊羅漢里根據地舊址位於福清、永泰交界地區,原屬永泰縣,1958年劃歸福清管轄。三年游擊戰爭時期,閩中游擊區是南方游擊區之一,羅漢里游擊根據地是閩中游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軍長征後,中共福清縣委和剛成立的福清游擊大隊與上級聯系中斷,處境艱難,亟需建立游擊根據地。1935年2月底,中共福清中心縣委派陳雲飛到羅漢里附近的集鎮琯口開展工作,伺機進入羅漢里。經過輾轉,土匪頭子劉春水的叔叔劉阿和協助陳雲飛把游擊大隊接入羅漢里,進而開辟羅漢里游擊根據地。1935年5月,莆田與福清兩個中心縣委在樟溪召開聯席會議,決定撤銷中共福清、莆田兩個中心縣委,成立中共閩中特委,王於潔任特委書記,黃孝敏、潘濤、劉突軍、余長鉞、陳炳奎為委員。福清、莆田游擊大隊整編為閩中紅軍游擊隊第1支隊和第2支隊,分別以羅漢里和常太為根據地開展游擊斗爭。中共福清中心縣委撤銷後,中共福清縣委成立,特委委員陳炳奎兼任縣委書記,陳金來任副書記。中共福清縣委為游擊支隊籌集經費、糧食、-支、葯品,全力支持羅漢里游擊根據地的鞏固與發展。第1支隊肅清了羅漢里根據地范圍內的劉春水殘部,吳守師、黃阿大兩股土匪和一都、琯口的-民團。
10、福清市斗垣村革命烈士紀念室
福清市斗垣村革命烈士紀念室位於福清市海口鎮斗垣村程序故居內。1932年1月,龍高暴-動-的-聲剛剛響過,中共福州市委就派黃孝敏來到福清,總結龍高暴-動-經-驗教訓,為開展新的斗爭做准備。余長鉞把黃孝敏帶到斗垣村,向剛放寒假回家的陳振芳(程序)了解暴-動-情況,並請其祖父陳國祥為黃孝敏治療瘧疾。於是,黃孝敏便在陳家小0-里住下,一面治病,一面工作。黃孝敏趁機向陳振芳(程序)和陳母夏淑瓊傳播革命思想,引導他們投身革命。小0-成了黨的秘密活動點。1932年9月,陳振芳(程序)召集陳忠雄、陳阿壋、陳如山等12名本村黨員,在家中成立斗垣農會,發動農民開展抗租、抗稅斗爭。1934年,擔任過福州中心市委委員、宣傳部長的黃孝敏再次來陳家開展工作,陳家成為福清早期的革命聯絡點。當時,黨組織的領導人何文成、陳炳奎、劉突軍、余長鉞、陳雲飛、楊采衡等經-常出入陳家。母親夏淑瓊熱情接待革命同志,並加入共產黨,走上革命道路。1936年,黃孝敏到香港找到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回來後,在陳家傳達了「西安事變」經-過,並帶來黨的許多文件、報刊。陳振先烈士,夏淑瓊次子,1922年生,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F. 福清市高山鎮多少個村 都有什麼村
截至2020年,福清市高山鎮有23個村,分別是北垞村、後耀村、嶺下村、洋門村、西鄭村、薛港村、北坑村、杭中村、壟上村、玉樓村、後安村、山後村、東進村、高山村、北嶺村、門頭村、前王村、前嶺村、院西村、長安村、西江村、海門村、竹秀村。
高山鎮,是福建省福清市轄鎮,地處福清市龍高半島南端,面積40平方公里,坐落在萬底山上,因地勢高而得名。距縣城39公里,與平潭島隔海相望,東與東瀚鄉交界,西和三山鄉相連。
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
(6)福清一都鎮有什麼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閱讀
1、福清市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福清市下轄7個街道、17個鎮,設立52個社區、438個村:玉屏街道、龍山街道、龍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陽下街道,海口鎮、城頭鎮、南嶺鎮、龍田鎮、江鏡鎮、港頭鎮、高山鎮、沙埔鎮、三山鎮、東瀚鎮、漁溪鎮、上逕鎮、新厝鎮、江陰鎮、東張鎮、鏡洋鎮、一都鎮。市政府駐玉屏街道一拂街114號。
2、福清市位置境域
福清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福州南翼,地理坐標為北緯25°18′—25°52′,東經119°03′—119°42′之間。北與長樂區、閩侯縣、永泰縣交界,西與莆田市毗鄰,東隔海壇海峽與平潭縣相望,南瀕興化灣與莆田市南日島遙對。陸域面積151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911平方公里。
G. 福清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福清好玩的地方有:
1、天寶陂
天寶陂位於龍江街道觀音埔村,是始建於唐天寶年間的水利工程,故而得名。引水壩系河卵石砌築,主壩長219米,高3.5米,壩體為台階式結構,系殼灰黃土漿砌條石滾水壩。
它是留存至今的福建省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發揮蓄水、引水和灌溉的功用。 2003年的時候,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龍江橋
龍江橋位於海口鎮,是福建省內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宋代石樑橋,與漳州龍海江東橋、泉州洛陽橋、晉江安平橋一起被稱為福建省古代四大橋梁,更與趙州橋、安平橋等一起名列中國十大古橋。
3、彌勒石佛
彌勒石佛位於海口鎮瑞岩山麓,元至正年間建造,明洪武年間竣工,高6.4米,寬8.9米,厚約8米。石佛盤腿坐地,袒胸露臍,腿、腰上還雕有三尊小羅漢。
石佛由整塊岩石就地鑿成,石質、規模和雕工藝術之精美令人嘆為觀止,是全國最大的立體石彌勒佛坐像,對於研究元代雕刻藝術有很高的價值。1996年的時候,彌勒石佛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瑞雲塔
瑞雲塔位於龍江北岸龍山街道,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萬曆四十三年竣工,號稱南天玉柱。由葉向高之子葉成學與知縣凌漢翀募捐籌資,名匠李邦達負責設計施工,目的是補龍江地勢之曠,點綴融城風景之不足。1965年的時候,瑞雲塔被列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東關寨
東關寨位於一都鎮東山村。始建於清乾隆元年,系何氏家族為防禦盜匪而聯合籌資興建的,是福清市歷史上保存下來的、唯一的一座古城堡式的建築物,與閩西的土樓有異曲同工之處。2001年的時候,東關寨被列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6、南少林寺
據史料記載南少林寺始建於唐代,毀於戰亂。福清南少林遺址座落於福清市東張鎮泗州村戴雲山脈下,面積約13平方公里。
從寺址地形上看,寺院建築為依山起勢的階梯式,前後進深180米,主座及兩廂附廊寬達68米,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2005年的時候,南少林寺遺址列入福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H. 福建特產有哪些
1、福州角梳
福州角梳,福建省福州市特產,是福建省福州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以牛角為材料製成的梳子,是福州「三寶」之一,造型美觀,經久耐用,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2、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福建省安溪特產,福建安溪當地茶農發明於1725-1735年間。發源於安溪縣西坪鎮堯陽山麓(王說)。屬於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
3、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福建省永春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永春老醋以優質糯米、紅粬、芝麻等原料,用獨特配方、精工發酵、陳釀多年而成。它具有色澤棕黑、酸中帶甘、醇香爽口、久藏不腐等特點。
4、古田銀耳
古田銀耳,福建省古田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古田銀耳淡黃無暇、亮澤通透。2004年6月,原國家質監總局批准對「古田銀耳」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5、琯溪蜜柚
琯溪蜜柚,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特產,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清乾隆年間,琯溪蜜柚被列為朝廷貢品。琯溪蜜柚特點:果皮色橙黃鮮艷,芳香濃郁,果大皮薄,瓤肉無籽、色潔白如玉、多汁柔軟、不留殘渣、清甜微酸、味極永雋。
I. 福建有什麼特產
連城蘭花、龍岩花生、長汀豆腐乾、上杭蘿卜干、武平豬膽干。
1、連城蘭花
連城種養蘭花歷史悠久,民間有句俗語流傳:「寧可出門不提籃,不可家中不栽蘭」,意思是說,吃的可以節儉些,但蘭花不能不種幾盆,甚至因為蘭的香,有家有蘭花不燒香之說。
連城植蘭自宋始,以朋口鎮桂花村最為有名,百餘戶人家幾乎家家種蘭,有100餘個品種。
2、龍岩花生
龍岩位於福建的西部,屬於山區,礦產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好,有許多聞名於世的特產,其中以「龍岩花生」,「閩西八干」的名氣最大。
龍岩花生的聞名,主要在於選料嚴謹,精選名優花生品種,並在污染極小的山區種植。加工手法特殊,採用濕烤等多種方式,讓花生又香又有嚼勁,又不上火,讓人吃的不肯罷手。
3、長汀豆腐乾
長汀豆腐乾是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的傳統名菜,屬福建客家菜系。始於唐朝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豆腐食品營養豐富,老幼皆宜,已成為中國人民的家常美餚。
長汀豆腐的製法與其他地區不同,採用酸漿(酸的豆腐水)作媒介。製作時適當控制火候,用大瓢盛大酸漿往速效中徐徐注入,使豆腐腦緩緩凝結,再經濾壓而成。
4、上杭蘿卜干
上杭蘿卜干是福建上杭縣的傳統名菜,屬於閩菜系。福建名特產閩西八大幹之一。上杭蘿卜干是「閩西八大幹」之一,它香脆可口,具有補脾益氣等作用,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食品,其名傳揚國內外。
5、武平豬膽干
武平豬膽又叫武平豬膽肝,是福建省武平縣客家人創制的名優特產,「閩西八大幹」之一。主要食材有糯米豬肝、豬膽、五香粉、高梁酒、八角茴香、白糖、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