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宋時期的汴京
建康指現南京, 臨安指現杭州,汴京指現河南開封。
1.建康
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時期的名稱,孫吳、東晉、劉宋、蕭齊、蕭梁、陳朝六代京師之地,是中國在六朝時期的經濟、文化、政治、軍事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建康文化事業興盛,城市設有儒學、玄學、文學、史學4所學館,培養人才,南朝時期的幾部著名文史傳世之作,均成書於建康。
2.臨安
臨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
北宋時,蘇軾等人大興水利,為杭州博得了「地有湖山美,東南第一州」的美譽,《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是當時杭州人物的代表。
3.汴京
汴京,簡稱汴,古稱「汴州」、「東京」、「大梁」,位於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市,是中國多個重要王朝的首都。
北宋的都城汴京,是人口超過百萬的大都會,城中店鋪達6400多家,北宋政府改變了周、秦、漢、唐時期居民不得向大街開門、不得在指定的市坊以外從事買賣活動的舊規矩,允許市民在御廊開店設鋪和沿街做買賣。
(1)大宋汴京歷史文化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宋朝的行政區劃:
朝共有四個京城,分別是東京開封府、南京應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
宋朝領土范圍:
政和元年宋因五代之舊,結束了自安史之亂以來的分裂局面,基本完成了中原地區統一,宋與遼的疆界長期穩定在雁門山、大茂山、白溝一線
❷ 北宋都城汴京介紹
大宋都城汴京,共分為「皇城」「內城」「外城」,外城的周長更超過了五十里。
唐朝最繁華的時代,長安城的人口也不過百萬。而北宋中期時,汴京城的人口就已經突破了一百五十萬。
當然,一個城市要繁華,地盤大、人多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關鍵還要看生活質量。宋朝汴京城,有一個完全碾壓唐朝長安城的東西——熱鬧的夜生活!
唐朝的長安城,實行的是里坊制,居民區叫「里」,商業區叫「坊」,相互都是隔開的,出門買個東西,沒准就得穿越大半個城市。而且還必須得腿腳快。唐朝法律規定,每天晚上要敲「閉門鼓」,閉門鼓後還在街上流竄的,逮住就是揍二十大板。在經濟高度發達的都城汴京,夜市生活豐富多彩,汴京城的州橋夜市,經常要熱鬧到三更,也就是深夜十二點。
汴京城夜生活最熱鬧的,還要數娛樂業,北宋叫瓦舍,通常都是最黃金地段的大空地,用一個個勾欄隔開,每天晚上熱鬧開演,包括評書戲曲雜技各種精彩節目,最熱鬧時能吸引萬人。尤其最惹眼球的相撲比賽,把宋仁宗都招來與民同樂。氣的老直臣司馬光憤然上奏,把宋仁宗罵的狗血淋頭不說,還強烈要求取締瓦舍的相撲比賽。
同樣作為城市繁華的標尺,能和大宋朝的娛樂業比熱鬧的,就是北宋汴京城發達的餐飲行業。這個發達程度,甚至不用看北宋熱鬧的酒樓餐館,只要看看每天清晨汴京城的南熏門就知道,每天汴京城大小集市餐館所需要的豬肉,都來在清晨的南熏門接受檢驗。從半夜起就跑來排隊的豬肉販子,人數通常更有萬人。足見汴京城每天驚人的肉食消耗量!
❸ 開封有什麼文化歷史
開封是享譽中國的著名民間藝術之鄉,享有「中國戲曲之鄉」、「中國木版年畫之鄉」、「中國汴綉之鄉」、「中國菊花之鄉」等美譽,境內有汴綉、官瓷、朱仙鎮木板年畫等精美工藝品,現存有廟會、燈會、鳥市、花市、夜市、風箏、斗雞、盤鼓、舞獅、盤鼓、高蹺、旱船、嗩吶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
北宋時期,都城東京開封城內刺綉工藝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開封雲集各地及異國的巧匠綉工,官辦的有文綉院,民間的有秀巷,汴綉即在此傳統基礎上發展起來。近些年開封的汴綉獨樹一幟,山水人物,樓台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絨彩奪目,豐神宛然,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成為國內外遊客必買的藝術佳品。
(3)大宋汴京歷史文化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開封具有「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八荒爭湊,萬國咸通」、「汴京富麗天下無」、「東京夢華」的美譽。
風景名勝
開封境內的鐵塔、相國寺、包公祠、延慶觀、禹王台、繁塔等重點文物古跡,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及旅遊價值。開封作為河南三大石刻集中地之一,境內的名勝古跡中保存以及館藏有上自漢代、下至民國的各類石刻珍品1000餘件,是研究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科學技術和書法藝術的寶貴文物古跡。
❹ 介紹北宋都城汴京
河南開封
簡稱汴,古稱「汴州」、「東京」、「大梁」。是中國多個重要王朝的首都。戰國時期,魏國建都於此,稱「大梁」,冶鐵業發達,十分繁榮。後歷經黃河水患的戰亂,幾乎淪為廢墟,極度衰敗。五代十國時期國家四分五裂,開封地理條件非常適宜農業經濟發展,作為一統天下的基礎,先後成為後梁、後晉、後漢及後周的國都。北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後周稱帝,建立宋朝(北宋),仍以開封為首都,稱為「東京」,終於完成對中國漢民族本部的統一。北宋時期,開封城市結構突破了唐代長安「坊市」城市格局的束縛,再次走向空前繁榮,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城市。靖康之難後,北宋滅亡,開封被金國佔領,繼續被金朝定為都城。蒙古滅金之後,成為河南省州府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
金太祖在一一二三年病死,弟吳乞買(完顏晟,金太宗。晟音勝(shèng)即位。一一二五年二月,天祚在應州被金兵俘虜。耶律大石等遼貴族西遷。金太宗在消滅遼朝後,就又把侵掠的目標轉向了宋朝。一一二五年十月,金太宗兩路發兵,大規模南侵。一路由完顏宗翰(粘罕)率領,進取太原。一路由完顏宗望(斡離不)率領進取燕京。兩路金兵計劃在宋朝的國都東京會合。宗翰向太原進軍,童貫慌忙從太原逃回東京。金兵直抵太原城下。宗望軍到燕京,宋守將郭葯師投降。金兵以郭葯師為向導,長驅南下,勢如破竹,直向東京進軍。
北宋都城汴京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最大的城市,公元961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王位,建立宋朝。在未來的二三十年裡,他和弟弟趙光義指揮軍隊又不斷征伐,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遼、金相繼在北部興起,給北宋王朝造成一定威脅,終於導致公元1227年南宋政權的建立。兩宋雖然實際統治疆域有限,卻創造了中國古代商業的奇跡。
北宋都城汴京在當時都已經是人口超百萬的大型城市,另外鄉村小鎮(又名「草市鎮」)也逐漸發展起來。在這些城鎮里,商業繁榮,市肆極為發達。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東京汴梁城「東華門外,市井最盛,……凡飲食、時新花果、魚蝦鱉蟹、鶉兔脯臘、金玉珍玩、衣著,無非天下之奇。其品味若數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隨索目下便有之。其歲時果瓜、蔬茹新上市,並茄瓠(一種葫蘆,嫩時可食)之類,新出每對可直三五十千,諸閣紛爭以貴價取之」,真是一幅繁榮景象。另外,每天有成千上萬頭豬被趕入城市中肉市待宰,每日消耗的魚達數千擔。這時的夜市也更加興盛,往往直到三更方散,市場交易,動輒千萬。還有作為說書游藝場所的「瓦肆」,大者可容納數千人,許多膾炙人口的評書和歷史故事就是在這里經過說書藝人的精彩演繹傳遍千家萬戶。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流傳至今,更為了解當時汴京市肆的繁榮情況提供了有力而形象的證據。
北宋的都城汴京,是人口超過百萬的大都會,城中店鋪達6400多家。汴京中心街道稱作御街,寬兩百步,路兩邊是御廊。北宋政府改變了周、秦、漢、唐時期居民不得向大街開門、不得在指定的市坊以外從事買賣活動的舊規矩,允許市民在御廊開店設鋪和沿街做買賣。為活躍經濟文化生活,還放寬了宵禁,城門關得很晚,開得很早。御街上每隔二三百步設一個軍巡鋪,鋪中的防隅巡警,白天維持交通秩序,疏導人流車流;夜間警衛官府商宅,防盜,防火,防止意外事故。這恐怕是歷史上最早的巡警了。
❺ 歷史上的汴京城,有什麼獨特之處,使宋朝在此建都
歷史上的汴京城,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一方面,它位於開封,這一代是當時所謂的中原地帶,是中原地帶的中心;另外一個方面是因為趙匡胤曾經服飾的周王朝,周世宗建都與此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地方它既不一環山也不環水。可以建立自己強大的軍隊。
三、汴京城四面既沒有水,也沒有山,是一個毫無防備的地方,更有利於建立自己周邊強大的部隊。
對於汴京城這個地方而言,其實相比較長安,西安等一系列比較著名的都城遺址。這個由於他所在的地方既沒有山也沒有水,相比較很多地方,他總體的防衛力量其實非常薄弱。而選擇建都在這個地方,那麼趙匡胤便有機會將自己周邊打造一系列強大的進軍來保衛自己的安全。
綜上所述,歷史上的汴京城真正的獨特之處,一方面在於它的政治和歷史地位非常重大。而且位於中原地帶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有一種中原情懷另外這是周世宗曾經監督的地方。趙匡胤可以更好地繼承周世宗的政治遺產以及建立自己強大的軍隊。
❻ 歷史上的汴京城有什麼優勢,宋朝為何在此建都
歷史上很多地方都做過都城,其中汴京城被宋朝選為了都城地址,成為了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很多人都覺得汴京城出於四戰之地,不適合建都,北宋能夠滅亡和建都在此有關。那麼北宋建都的時候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嗎,汴京城有什麼優勢,讓宋朝在此建都呢?我個人認為宋朝建都汴京城有地理位置的原因,有延續其他朝代的原因,還有想收復幽雲十六州有關。
一、汴京城農業發達,地理位置居中,交通發達適合建都。
汴京城周圍農業比較發達,適合當時人們耕種,如果在此建都能夠保障糧食的供應。汴京城在中國版圖上處於居中的位置,加上黃河改道,水路和陸路交通都非常發達。汴京城從交通上看也非常適合建都。因此宋朝決定在汴京城建都。
宋朝在汴京城建都有歷史原因也考慮了經濟原因,權衡利弊之下選擇了汴京城建都。大家對此有不同想法,可以給我留言討論。
❼ 汴京八景的歷史由來
汴京曾是戰國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朝末年的建都之地,號稱七朝古都。其中北宋在此建都168年,歷經9代皇帝,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古都開封,名勝古跡眾多,「汴京八景」是古都名勝的精華。早在明代《明成化河南總志》一書中對「汴京八景」就有記載。即:「艮岳行雲,夷山夕照,金梁曉月,資聖熏風,百崗冬雪,大河春浪,吹台秋雨,開寶晨鍾。」隨著歷史的變遷,明人李濂又重新編寫「汴京八景」:「繁台春曉,鐵塔行雲,金池過雨,州橋明月,大河濤聲,汴水秋風,隋堤煙柳,相國霜鍾。」 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撰修《祥符縣志》時,把「汴京八景」中的「大河濤聲」刪去,增添了「梁園雪霽」,把「金池過雨」改為「金池夜雨」,把「汴水秋風」改為「汴水秋聲」,把「繁台春曉」改為「繁台春色」,修改過的「汴京八景」一直流傳至今。
馮子振作於金明昌年間的散曲小令《正宮·鸚鵡曲》中記有「以汴、吳、上都、天京風景試續之。」由此可見,「汴京八景」是金明昌年間之前出現的。 但具體年代尚無文獻可查,有待進一步考證。「汴京八景」較早的文獻記載見於明代《明成化河南總志》,於謙任河南巡撫期間,為八景圖題寫《題汴城八景總圖》詩。不過詩中只寫到了梁園、夷山、黃河、隋堤、鐵塔五景,其他三景內容不詳。清代延續了在方誌中列入八景的習慣,自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祥符縣志》起,至光緒縣志,均記錄有汴京八景。開封舊有的八景版本中,還有「礬樓燈火」、「延慶晨霧」、「蕭牆夜雨」幾景,大約流行於清末民初,已無完整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