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河北雄安全球宣傳片展示出一座什麼樣的未來之城
新時代,新樣板,新引擎,新高地,新典範。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千年雄安即將在華北平原拔地而起,邁向新時代奮斗中國的詩與遠方。
這是一座青春之城。從2017年4月1日宣布設立橫空出世至今,雄安新區剛滿周歲。這更是一座創新之城。誕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雄安新區出生伊始就肩負著開拓創新的使命擔當。
無改革創新,無雄安價值。全面深化改革駛向更深水域,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雄安將先行先試,率先突破。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准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和考核體系,雄安將探索新路,示範全國。
總結吸收改革開放40年經驗成果,雄安將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創造雄安質量。未來,雄安將不是現在任何一個城市的「復制」,而是諸多城市改革發展成果的「集大成」,並將成為新時代許多地方改革發展的「樣板示範」。
雄安無疑是一座未來之城。她從誕生伊始就走向「千年大計」的未來,無數的創新更把我們帶向「未來已來」的現實感知。5G、IPV6、智能感知晶元、智能感測器、區塊鏈、太赫茲、認知計算……新詞新語紛涌,新技新術競放;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利用得天獨厚從零起步的優勢,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全球領先的數字城市。雄安,將帶我們走向智能化、數字化的未來。
就近工作,就近生活,就近居住,就近享受公共服務。出行以公交車+自行車+步行為主,從道路設計開始就把城市還給人,綠色交通佔比不低於90%。有情調的「慢生活」,是未來雄安的日常場景。
承擔解決北京「大城市病」歷史重任的雄安,從規劃開始就著力避免「城市病」。通過「組團式」布局破解「攤大餅」造成的潮汐式上下班,以職住均衡方便市民就近工作生活,並通過友好、舒適、便捷的交通真正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建設城市—組團—社區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構建社區、鄰里、街坊三級生活圈。未來雄安,步行15分鍾可到社區中心上中學、就醫,去享受文化活動和社區服務;10分鍾可到鄰里中心上小學、逛商場購物;5分鍾可到街坊中心健身,上幼兒園,去24小時便利店購物,去社區衛生服務站。
未來雄安,是一座幸福之城。2035年,雄安15分鍾社區生活圈覆蓋率100%,人均公共體育用地面積0.8平方米,平均受教育年限13.5年,千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7張,規劃建設區人口密度不超過1萬人/平方公里,起步區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不低於80%……一串「幸福數字」,一派美好生活景象。
當然,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雄安新區美好幸福的未來也是奮斗出來的。從去年開始,雄安新區100多萬幹部群眾為了規劃管控,為了美好未來,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雄安規劃綱要》出台後,新區及毗鄰地區的管控征遷、生態修復、污染防治等還需攻堅克難,完善規劃體系、建設實施還有更多更艱巨的挑戰。
Ⅱ 雄安地區的2月2 日傳統文化是啥
河北雄安地區的2月2 日傳統文化是啥?
龍抬頭。
二月二在河北雄安地區,農村早起有挑龍蛋的風俗,天還沒有亮的時候,男主人用水桶從村裡的水井裡打水,相傳二月二的水井裡會有龍蛋,挑回家裡以求風調雨順,取吉祥之意。
吃「龍須面」;「龍耳」、「龍角」(餃子);「龍子」(米飯);「龍拿珠」(混沌面);「食龍頭」(豬頭)。每逢農歷二月初二,磁州附近山村有姑娘們過乞巧節的習俗。這一天,姑娘們可自由結伴,穿上好衣裳,帶好小米、白面、油、鹽及鍋、碗、盆、勺等工具,一起上山野餐,這就是磁州古時流傳下來的"姑娘二月二吃乞巧飯"習俗。
不懂的話,歡迎追問。如果滿意,請點擊左下角的「採納」,謝謝。
Ⅲ 雄安新區5周年了,你眼中的雄安有哪些新變化
★2021年底以來,容東片區交付新房3萬套,主要安置容城縣的征遷戶,可以拎包入住。包東才等成為首批新居民,西孫村有192戶,現在基本都搬進了新家。
雄安新區,以自身實踐回答人類城市化的重要命題:歷史文化是城市發展之源,城市化是城市發展之流,「源遠」方能「流長」。
Ⅳ 雄安如何守護好優秀傳統文化和歷史文脈
雄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這里鐫刻著鮮明的紅色印記,孕育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傳承了久遠的歷史文脈。
千年大計落子雄安,歷史與未來在這里交匯,傳統與創新在這里融合。雄安新區將帶著「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的使命,開啟新的文明創建之旅。
安新縣三台鎮聚集了3000多家大大小小的製鞋企業。新莊窠村黨支部書記馬雙武說,為了新區的發展,很多企業必須淘汰舊設備、提升產業水平。「我兒子也經營了個鞋廠,雇了六七十個人,在當地規模算小的,不知道能不能留下來,但是家裡人商量,不管怎樣都要服從大局,服從新區建設,舍小家、為大家。」
當地幹部群眾都表達了服從大局、積極支持新區建設的心願。雖然舊家難舍,但鄉親們認為,作為雄安人,不能固守一己之利,讓搬就搬,相信政府會安排好自己的生產生活。「新區建設不僅會促進經濟快速發展,也會帶動一場社會風氣的變革,未來新區應該保持現代性、開放性,但同時要避免泥沙俱下,要讓新區成為一座道德之城、文明之城、創新示範之城。」郭賀明說。
Ⅳ 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就雄安新區文化願景的實現,談談看法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查閱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深圳經濟特區面積約1991平方公里,浦東新區區域面積約1210平方公里。也就是說,未來,河北雄安新區面積將比肩兩位「大哥」,甚至比它們還要大。
Ⅵ 雄安的經濟發展和科技發展情況如何
在城市規劃方面,雄安新區要本著先謀而後動理念,立於歷史與未來的融匯點處,秉承著先進的設
(二)雄安新區的綠色發展路徑
我國在區域建設方面具有較多的經驗,所以在雄安新區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堅持先計劃再實施,先整體進行規劃,再分步細化打造的建設模式。在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
(1)在新區建立的過程中防止攤大餅的情況的出現,應當在大城市周圍建立一些具有就業崗位,又有完善住宅和公共設施的城鎮,比如一些具有特色產業的小鎮。(2)在建設一個區域成熟以後再建設另一個區域,不能只注重規模的大小。應將新區的質量放在首位。(3)在建設完成後,對企業的入駐也應嚴格把關,防止一些落後產業的入駐,導致該地區的經濟水平等下降。(4)堅持保護雄安新區白洋淀的生態環境,堅持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打造優美生態環境,堅持城依託水的建設原則。(5)在新區的全部區域推廣綠色新能源的使用,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進一步減少河北地區的污染現狀。(6)引進高校的入駐,將一些高校的分部或研究機構等遷入,直接輸入一些專業方面人才和提供高端高新產品。(7)我們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理念。打造一個全方位的雄安新區。
Ⅶ 雄安新區發現多少處文物遺存
據悉,河北雄安新區通過半年的考古調查發現文物遺存263處,早至新石器時期,晚至明清時期,歷代遺存都有發現。
據介紹,263處文物遺存中包括遺址189處、墓葬43處、古代建築15處、近現代文物16處。地下埋藏文物以新石器、戰國、漢代為多,涉及城址、聚落、墓葬、窯址等;地上遺存多是明清時期的建築、碑刻以及近現代革命史跡。
新聞配圖
Ⅷ 你有沒有去過白洋淀風味的雄安新區呢
近日,有一高鐵站正在動工忙碌建設中。次站建成後,將回成為亞洲最大高鐵站。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隨之而來的,也有緊湊的工期,復雜的地形等難度較大的工作特點。這就是雄安站,29日,雄安站首樁正式開鑽。
在雄安新區建立的這個亞洲最大高鐵站,也是讓人充滿了期待,比較其他高鐵站,是否還會有更加先進與眾不同的措施。給國人一個良好不擁擠的環境。這都是讓人非常期待的事情。相信雄安新區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好!
你有沒有去過白洋淀風味的雄安新區呢?你期待亞洲最大車站在中國的建成嗎?讓我們共同期待2020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