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文學獎主要有哪些,
一、茅盾文學獎(始於1981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四年頒發一次。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發展而設立的。單項獎金為1萬元。
二、莊重文文學獎(始於1987年)
香港著名人士莊重文先生倡議出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一項青年文學獎。主要用來獎勵在文學創作、文學評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年輕作家和優秀的青年文學刊物。現每兩年頒發一次。
三、曹禺戲劇文學獎(始於1994年)
專為劇本創作所進行的全國性評獎,代表了中國戲劇文學創作最高水準,其前身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80年創辦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評出10個正式獎和10個提名獎。
四、魯迅文學獎(始於1995年)
魯迅文學獎設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作品等七項獎項;每項可評5部作品。
五、姚雪垠文學獎(始於2003年)
姚雪垠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根據著名作家姚雪垠的遺願及捐款設立「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勵基金」,專門獎勵優秀的長篇歷史小說。該獎每四年評選一次。
六、大家·紅河文學獎(始於1995年)
大家·紅河文學獎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大家》雜志社和雲南紅河卷煙廠共同設立。獎金額10萬元人民幣。評選對象為《大家》發表作品的全部作者。每兩年一屆,每屆一獎,每獎一人。
(1)中國有哪些文化獎項擴展閱讀
茅盾文學獎
1、茅盾文學獎簡介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
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盡管仍有頗多爭議,但茅盾文學獎依然不失為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
自2011年起,由於李嘉誠先生的贊助,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從5萬提升到50萬,成為中國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
2、茅盾文學獎評選范圍
茅盾文學獎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現每四年評選一次,凡在評選年度內公開發表與出版,能體現長篇小說完整藝術構思與創作要求,字數13萬以上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
評選年度以前發表或出版的,經過時間考驗的優秀之作,在得到評委會不少於半數委員的贊同後,亦可參評;
鑒於評選工作所受的語言限制和各種具體困難,凡是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長篇小說,均要求以漢文的譯本出版後參加評選;同一作者不宜連屆獲獎。
3、茅盾文學獎獎項之最
最年輕獲獎者:1982年古華(40歲);最年老獲獎者:2015年王蒙(81歲);
獲獎次數最多:張潔(兩次);篇幅最長獲獎小說:張煒《你在高原》450萬字;
篇幅最短獲獎小說:古華《芙蓉鎮》16萬字。
『貳』 我國現代著名的四大文學獎都是哪些
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中國四大文學獎。
--------------------------------------------------------------------[請採納]
『叄』 中國最高的藝術獎項分別是什麼
中國最高藝術獎:中國最高舞蹈獎荷花獎、中國政府美術最高獎項「金彩獎」 、中國美術界最高獎項「齊白石獎」、 中國書畫院最高學術獎項徐悲鴻美術獎、 中國漆畫最高獎項「鳳凰獎」、 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項「百花獎」、中國文學最高獎茅盾獎、中國電影最高獎金雞獎、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鍾獎等。
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
中國戲劇梅花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的獎項。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梅花獎始創於1983年,每年一評。2005年起改為兩年一評,2007年更名為「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是中國戲劇界優秀中青年演員的最高獎項。首屆推出了包括劉長瑜、李維康、李雪健等人在內的15朵鮮艷的「梅花」,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截至到2007年,梅花獎已走過了23個春秋,共評出涵蓋47個劇種、30個省、市、自治區(除青海、新疆以外)和香港、台灣的戲曲、話劇、歌劇等獲獎演員523名551人次,其中28人二度梅,3人(尚長榮、茅威濤、宋國鋒)三度梅。
中國曹禺戲劇獎
中國曹禺戲劇獎的前身為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創立於1980年,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協會機關刊物《劇本》月刊承辦,後改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1997年更名為曹禺戲劇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戲劇家協會共同主辦。1999年擴展為綜合性的曹禺戲劇獎,內設「劇本獎」、 「劇目獎」、「評論獎」和「小品小戲獎」。「劇本獎」每年一評,已成功舉辦14屆,評出優秀劇本300多部,對當代戲劇文學和戲劇創作的發展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劇目獎」專為戲劇節而設立,每兩年一評,旨在激勵戲劇工作者不斷創演優秀劇目。「評論獎」為戲劇評論的最高獎項,已成功舉辦兩屆,有20篇文章獲優秀獎。「小品小戲獎」 連續舉辦8屆,深受群眾喜愛,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中國攝影金像獎
中國攝影金像獎是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攝影藝術最高獎項。是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之一,不僅在藝術界有著重要的地位,在社會上也有著廣泛的影響。
評獎宗旨
設立「中國攝影金像獎」,旨在表彰和獎勵在攝影藝術事業上取得突出成就,做出大貢獻的攝影家和廣大攝影工作者。「金像獎」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要努力提高評獎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正確的導向和示範作用,有利於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繁榮社會主義攝影藝術事業。它已經連續辦了五屆,在攝影界乃至整個文藝界具有巨大的影響。 開展中國攝影金像獎評選活動,目的是鼓勵廣大攝影工作者和愛好者鑽研創作,推出更多攝影精品;同時更好地發揮中國攝影家協會品牌效應,推動理論研究和評論,凝聚和培養優秀的攝影人才,繁榮我國的攝影文化事業,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
編輯本段獎項設置
1988年2月,中國攝協第四屆五次常務理事會決定創立「中國攝影金像獎」。1989年10月,第一屆金像獎舉辦。1996年,從第四屆開始,由中國文聯、中國攝協聯合主辦和頒發。2005年,國家整頓文藝評獎,中宣部下發《關於中國文聯與各文藝家協會申報全國性文藝評獎項目的批復》和《中國攝影金像獎的批復》,明確中國攝影金像獎等11個獎項立項,每兩年評選一次。
1.創作獎--分設紀錄類、藝術類、商業類,獎勵在攝影創作方面具有突出成績者。
2.理論評論獎--分設理論類、評論類、史論類,獎勵在攝影理論、評論、攝影史方面作出突出成績者。
3.圖片編輯獎--分設報刊圖片編輯類、網路圖片編輯類,獎勵從事圖片編輯工作,為攝影作品傳播作出突出貢獻者。
4.圖書獎--分設策劃類、編輯類和裝幀設計類,獎勵正式出版的以攝影作品和攝影知識為內容的優秀出版物著作人。
5.終身成就獎 --獎勵為攝影事業做出重大貢獻,並產生重大影響者。
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是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編輯部主辦,由《大眾電影》發放選票,由讀者(群眾)投票評獎,各項獎均以得票最多者當選。
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
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1963舉辦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 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此後每年舉行一次,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大眾電影百花獎和金雞獎一起通稱為「中國電影雙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獎品為銅質鍍金花神,表示電影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百花獎自1983年以來百花獎只設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5個名目的獎項,從1980年的第三屆評獎開始,「最佳故事片」得獎名額由前兩屆的1個增至3個。目前百花獎主要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
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目前已舉辦了27屆,金雞獎獎品為銅制鍍金的金雞。它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為宗旨,對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
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金雞獎逢單數年評選。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金雞獎設最佳故事片、記錄片、科教片、美術片、戲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編劇、導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特技、服裝、化裝、道具等20個左右獎項,必要時增設特別獎或者榮譽獎。獎品為金雞雕像。
2009年10月17日上午,在第十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簽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影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許柏林宣布:第十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及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和頒獎典禮將在江蘇省江陰市舉辦。
這是金雞百花電影節將首次走進縣級市,中國電影將迎來更大的繁榮。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榮譽獎,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金雞獎是專家獎 百花獎是觀眾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
華表獎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華表獎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辦.
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年評選一次。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舉辦,1994年該稱華表獎。2005年後經文化部正式改革後.兩年舉辦一次.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政府獎,體現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現今,中國電影華表獎共設立17個獎項:優秀故事片獎、優秀戲曲片獎、優秀紀錄片獎、優秀科教片獎、優秀美術片獎、優秀對外合拍片獎、優秀電視電影獎、優秀電影技術獎、優秀數字電影獎、外國影片優秀譯制獎、優秀電影歌曲獎、優秀導演獎、優秀男女演員獎、電影新人獎、優秀出品人獎和市場開拓獎。
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取得矚目成就,對外合作製片也在穩步推進。《長江七號》、《葉問》、《白銀帝國》、《赤壁》、《畫皮》、《非誠勿擾》等六部等影片都成功獲得了優秀合拍片提名。為了加強華語電影人之間的進一步合作,促進華語電影共同繁榮,本屆(第13屆)華表獎特別增設了「境外華裔主創人員獎」,包括優秀男演員、優秀女演員、優秀導演等三個獎項。舒淇、林志玲、甄子丹、郭富城、吳宇森、葉偉信,到底誰將成為首次獲得華表獎的境外華裔電影人,這個謎團只有晚會現場才能解開。
中國音樂金鍾獎
中國音樂金鍾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會共同主辦,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並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該獎項共設器樂、大型交響樂合唱作品獎、聲樂作品獎、「突出貢獻老一輩音樂家」和新時期中國藝術比賽獎4個獎項。
「金鍾獎」標志為我國古編鍾造型,取其「黃鍾大呂」、「振聾發聵」之意。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設榮譽獎、單項成就獎及必要時設立的特別獎。首屆「金鍾獎」的評選內容為:1.近年來創作的優秀聲樂、器樂作品(大、中、小型);2.「新時期中國藝術歌曲演唱比賽」中成績突出的優秀中、青年演員;3.歷年來為推動中國音樂事業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音樂家。評選的辦法為,前兩項均由各地音協及總政宣傳部文藝局、中直文藝院團和中央音樂學院負責推薦,報送「金鍾獎」評委會進行評審。其中優秀中青年演員的評選則通過「新時期中國藝術歌曲演唱比賽」選拔,要求年齡在18歲至45歲之間,並將進行復賽和決賽。而老一輩音樂家的評選則由評委會提出人選,經組委會確認後授勛。組委會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樂家協會領導及有關人士組成,而評選委員會則由組委會聘請藝術界、音樂界的領導和著名音樂專家、學者擔任。獲獎者將被授予相應的獎章、證書和獎金,榮譽獎獲得者將被授予「終身榮譽勛章」(24K純金),同時獲得榮譽證書。
中國美術金彩獎
中國美術金彩獎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的美術專業國家級最高學術獎項。 第一屆產生於2001年,第二屆產生於2003年。
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選活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美術金彩獎獎勵基金監管委員會承辦。
評獎認真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中國文聯黨組《關於加強和改進文藝評獎管理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體現評獎的導向性、學術性、權威性。
金彩獎的評獎分設成就獎和作品獎,其中成就獎,旨在褒獎為中國美術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美術家;作品獎,主要是近兩年來的優秀美術作品,評選范圍為中國畫、水彩畫、版畫,設金獎,銀獎,銅獎和優秀獎。無論參加過其它何種展覽和評獎的作品都可以參加金彩獎的評獎。
成就獎的評獎方式是由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美協等團體會員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的向中國美協推薦1—3名成就突出的美術家,作為候選人;另由中國美協各藝委會提名向中國美協推薦本專業的候選人1—3名。由中國美協主席團作為評委會確定候選人名單,採用無計名等額選舉(得票必須超過全票的三分之二)的方式,評出成就獎獲得者。
作品獎的作品徵集在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美協協調下在全國徵集。經初評、復評、終評,評選出第二屆金彩獎的入選作品和獲獎作品。
為配合評獎和展覽,中國美術金彩獎組委會將舉辦一次題為「流金溢彩」——中國美術金彩獎電視頒獎文藝晚會。
中國美協高度重視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選活動,金彩獎同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一樣重要,各有關方面齊心協力,把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獎工作做好。
中國曲藝牡丹獎
是自2000年起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獎項包括節目獎,表演獎,文學獎,新人獎,理論獎和終身成就獎。
獎項名稱: 中國曲藝牡丹獎
創辦時間: 2000
主辦單位: 中國文聯 中國曲協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中國文聯、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設曲藝文學獎10個,曲藝表演獎10個。其宗旨是增強曲藝工作者的精品意識,獎勵優秀曲藝作品和優秀曲藝演員,提高曲藝創作和曲藝表演的藝術質量,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曲藝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中國曲藝牡丹獎評獎活動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堅持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原則,堅持公平性、導向性和權威性。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自2000年起已舉辦了兩屆評獎活動。從兩屆獲得文學獎的作品來看,90%以上是反映現實生活的,既弘揚了主旋律,作品的主題、題材、風格、樣式也日趨多樣化。獲得表演獎的演員以中青年為主,他們大都常年活躍在各地舞台上,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中國曲藝牡丹獎的設立,對曲藝創作和曲藝表演水平的不斷提高,倡導廣大麴藝工作者樹立精品意識,促進曲藝藝術的全面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舞蹈荷花獎
中國舞蹈荷花獎由中國文聯、中國舞協主辦的中國舞蹈「荷花獎」評獎,是1996年經中宣部立項、中央兩辦批準的全國性專業舞蹈評獎活動,旨在獎勵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表彰成績突出的舞蹈創作與表演人員,活躍舞蹈理論與舞蹈評論,推動我國舞蹈藝術事業健康發展。
自1997年創建以來已成為標志著中國專業舞蹈藝術最高成就的專家獎。1998年,在北京舉辦了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的評比展演,當時的參評對象是「小型舞蹈作品」,評比分為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芭蕾舞和新舞蹈等4個類別進行。明眼人可以看到,與前3個類別相比,「新舞蹈」顯得有些不倫不類;雖然對「新舞蹈」這一類別的命名及其各項的界定至今也不是沒有疑問,但當時確實為一些既不姓「古」亦不姓「民」、也不姓「芭」的參評作品提供了棲身之地,使之在相對「可比」的前提下評出了不爭的「優勝」。這說明,舞蹈作品作為藝術創造活動的結果,不會受到既定形態類別的限定;舞蹈評獎活動要建立相對的「可比性」的參照,這一「參照」對參評作品而言,不宜「削足適履」而需「量體裁衣」。「荷花獎」舞蹈比賽原則上每兩年舉辦一次,舞劇、舞蹈詩比賽每三年舉辦一次。鑒於規范國家級文藝性評獎的需要,中央在原300多個獎項減少至30多個的情況下,增設了舞蹈專業「荷花獎」,該獎與戲劇梅花獎、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在同一級別,具有較強的權威性。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舞蹈「荷花獎」等同屬我國文藝界的最高獎項。1999年舉辦第一屆。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以下簡稱《山花獎》)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綜合性民間文藝獎。本項工作全面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中國文聯《關於貫徹中央加強全國性評獎管理工作的意見》。本獎項授予在民間文藝工作和活動中成績顯著、貢獻突出者。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舞蹈「荷花獎」等同屬我國文藝界的最高獎項。1999年舉辦第一屆。
宗旨: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白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高民間文學和民間文藝作品的質量和品位,表彰成績突出的民間文藝工作者,鼓勵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中國書法蘭亭獎
獎項名稱:中國書法蘭亭獎
其他名稱:蘭亭獎
創辦時間:2001年
主辦單位:中國書協 中國文聯 中國美協
中國書法蘭亭獎是中宣部批準的唯一國家級書法藝術最高獎。
中國書法蘭亭獎共設5個獎項,分別是:藝術獎、理論獎、教育獎、編輯出版獎和終身成就獎。
中國雜技金菊獎
中國雜技金菊獎是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和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並由中國文聯參與主辦的全國性文藝專業獎項。 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魔術比賽由中國文聯、中國雜技家協會共同主辦。迄今為止共舉辦四屆。
中國金鷹電視獎
「中國金鷹電視獎」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並將第二十三屆金鷹獎推遲至2006年舉辦。
「中國金鷹電視獎」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廣播電視局聯合主辦, 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永久承辦、湖南衛視具體承辦,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並將第二十三屆金鷹獎推遲至2006年舉辦。
自從金鷹節落戶湖南之後,湖南方面搭建了專門的班子來運作,每年的節慶活動都能夠有一些新的亮點。增加了劇本交易會等,金鷹節已經成為研討中國電視藝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陣地。通過湖南衛視的宣傳,金鷹電視藝術節現在已經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電視節慶活動之一,而且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也在逐年提升。
「中國電視金鷹獎」原設電視劇、電視文藝片、電視紀錄片、電視美術片、電視廣告片五大門類優秀作品獎和若干單項獎,共99個。其中五大類優秀作品獎及電視劇男女主配角獎、歌曲獎,共76個,由觀眾投票評選產生。其他單項獎(含電視劇的編劇、導演、攝像、照明、剪輯、美術、音樂、錄音;電視文藝片的導演、攝像、美術、照明、錄音、音樂電視創意;電視紀錄片的編導、攝像、錄音;電視美術片的編劇、導演、形象設計、音樂;電視廣告片的廣告創意、廣告製作)共23個,由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在觀眾投票的基礎上評選產生。現已縮減至67個甚至更少。
「中國電視金鷹獎」所有候選節目、歌曲和演員,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藝術家協會及中國視協分會推薦,經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委員會初評,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公布。評獎的范圍為本評選年度(即上年4月16日至本年4月15日)在地、市級(含)以上的電視台播出的上述節目。由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在觀眾投票的基礎上評選產生。
「中國電視金鷹獎」的評選除以信函投票方式外,還有全國168電話投票和國際互聯網投票兩種方式。
「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投票評選,均以得票多少排列名次。由觀眾投票產生的作品獎分為「最佳獎」和「優秀獎」。同一獎項中獲票最高,同時不低於選票總數的10%者,為該獎項"最佳獎",其餘的為「優秀獎」。演員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和電視劇歌曲得票數前三名者為「觀眾最喜愛獎」。其他單項獎為「最佳獎」。獲獎名單在頒獎典禮時揭曉。為感謝和鼓勵廣大投票者對中國電視藝術事業的支持,「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活動特設熱心觀眾幸運獎,幸運獎在所有選票中以搖獎的方式產生。
「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活動由北京市公證處對選票統計和熱心觀眾幸運獎的產生等進行監督和公證,以確保評選結果公正、合法、有效。
每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均在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期間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
中國文聯和各文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文藝評獎現有13個。包括「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曹禺戲劇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音樂金鍾獎」、「中國美術金彩獎」、「中國曲藝牡丹獎」、「中國舞蹈荷花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書法蘭亭獎」、「中國雜技金菊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整改後,「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曹禺戲劇獎」將合並為「中國戲劇獎」,其他11個獎項保留。「中國美術金彩獎」將更名為「全國美術展覽獎」。所有獎項的評選工作兩年一次。
『肆』 中國有哪些文學獎項
主要文學獎項
--------------------------------------------------------------------------------
作者:乙丁/摘
茅盾文學獎(始於1981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四年頒發一次。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發展而設立的。單項獎金為1萬元。
莊重文文學獎(始於1987年)
香港著名人士莊重文先生倡議出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一項青年文學獎。主要用來獎勵在文學創作、文學評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年輕作家和優秀的青年文學刊物。現每兩年頒發一次。
曹禺戲劇文學獎(始於1994年)
專就劇本創作所進行的全國性評獎,代表了中國戲劇文學創作最高水準,其前身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80年創辦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評出10個正式獎和10個提名獎。
魯迅文學獎(始於1995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兩年舉行一次(實際大約每三年一次)。設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作品等七項獎項,每項可評5部作品。上一屆單項獎金均為2000元人民幣,今年這一屆均為一萬元。
姚雪垠文學獎(始於2003年)
由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根據著名作家姚雪垠的遺願及捐款設立「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勵基金」,專門獎勵優秀的長篇歷史小說。該獎每四年評選一次。
大家·紅河文學獎(始於1995年)
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大家》雜志社和雲南紅河卷煙廠共同設立。獎金額10萬元人民幣。評選對象為《大家》發表作品的全部作者。每兩年一屆,每屆一獎,每獎一人。
新概念作文大賽(始於1998年)
由《萌芽》雜志社率先發起,聯合十所著名大學共同主辦。這個面向高中學生的作文大獎,強調「新思維、新表達、真體驗」,一度成為高校招生和少年成名的「直通車」。
老舍文學獎(始於2000年)
為紀念人民藝術家老舍,繁榮北京市的文學創作,推動我國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而設立的,是北京市文學藝術方面的最高獎勵。第三屆老舍文學獎設4個獎項,其中新設兩個名額的「新人佳作獎」。第二屆老舍文學獎單項最高獎金達到3萬元,總獎金額達到了16萬元。
馮牧文學獎(始於2000年)
根據文學評論家、散文家馮牧遺願,為鼓勵扶植新人、促進文學事業繁榮發展而設,有關於獲獎者年齡的限制。每年評選一次,下設三個獎項:青年批評家獎、文學新人獎和軍旅文學創作獎。每名獲獎者獎金為人民幣2萬元。
春天文學獎(始於2000年)
著名作家王蒙將其在首屆「《當代》文學拉力賽」上獲得的10萬元大獎捐給人民文學出版社,倡議設立30歲以下的文學新人獎,這便是春天文學獎。該獎項每年一度,頒獎的同時出版「春天叢書」,專門結集年度得獎者和獲得提名者的作品集。長篇小說大獎獎金1萬元;入圍獎獎金3000元。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始於2003年)
由南方都市報主辦,是國內首個由大眾媒體設立的文學大獎。該獎項一年一度,共設「年度傑出成就獎」、「年度小說家」、「年度詩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學評論家」、「年度最具潛力新人」6個獎項。第二屆單項最高獎金仍為10萬元,但獎金總額上升至20萬元,是國內年度獎金最高的文學大獎。
《當代》雜志社「長篇小說年度獎」(始於2004年)
『伍』 文化部保留的15個全國獎項分別是哪些
文化部對文藝評獎進一步壓縮調整,常設全國性文藝評獎項目僅保留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1項,評獎數量大幅度壓縮,壓縮比例89%。同時,文化部取消了所屬單位舉辦的全國性文藝比賽和展演中的評獎活動。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舉辦的節慶活動中的全國性文藝評獎僅保留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1項,壓縮取消了5項;對與地方政府聯合舉辦的節慶活動中的全國性文藝評獎僅保留中國吳橋國際雜技節(河北)、中國國際馬戲節(廣東)2項,壓縮取消了4項。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群眾評價、專家評議與上座率、收聽收視率等有機統一起來,要求按照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標准評價作品,按照德藝雙馨的標准評價人才。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均為兩年評一次,獎項和名額都大幅壓縮。
中國文聯對已經啟動和即將舉辦的全國性文藝評獎進行大幅壓縮調整——中國文聯全國性文藝評獎總數做大幅度壓縮,壓縮比例78%,子項數總數做大幅度壓縮,壓縮比例71%,三級分項全部取消,取消了其他節慶中的全國性文藝評獎。
目前,中國作協主辦的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和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經過認真調整、改進,評獎過程、程序、規則等均已初步規范和完善。
具體獎項調整是: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和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都分別明確為每四年評選一次。其中,茅盾文學獎評選對象為長篇小說,每屆獲獎作品不多於五部;魯迅文學獎子項確定為7個,每個子項獲獎數不多於5部。
『陸』 中國文學都有哪些獎項
「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次設立的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根據茅盾先生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我國文學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文學獎項之一。茅盾文學獎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將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的,在中國文壇的影響較大。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生前遺願於1981年設立,當時決定由巴金擔任評委會主任。此獎項的設立旨在推出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和作品。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參與首評而未獲獎的作品,在下一屆以至將來歷屆評選中仍可獲獎。首屆評選在1982年確定,評選范圍限於1977年至1981年的長篇小說。
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
主要文學獎項
--------------------------------------------------------------------------------
茅盾文學獎(始於1981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四年頒發一次。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發展而設立的。單項獎金為1萬元。
莊重文文學獎(始於1987年)
香港著名人士莊重文先生倡議出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一項青年文學獎。主要用來獎勵在文學創作、文學評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年輕作家和優秀的青年文學刊物。現每兩年頒發一次。
曹禺戲劇文學獎(始於1994年)
專就劇本創作所進行的全國性評獎,代表了中國戲劇文學創作最高水準,其前身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80年創辦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評出10個正式獎和10個提名獎。
魯迅文學獎(始於1995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兩年舉行一次(實際大約每三年一次)。設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作品等七項獎項,每項可評5部作品。上一屆單項獎金均為2000元人民幣,今年這一屆均為一萬元。
姚雪垠文學獎(始於2003年)
由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根據著名作家姚雪垠的遺願及捐款設立「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勵基金」,專門獎勵優秀的長篇歷史小說。該獎每四年評選一次。
大家·紅河文學獎(始於1995年)
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大家》雜志社和雲南紅河卷煙廠共同設立。獎金額10萬元人民幣。評選對象為《大家》發表作品的全部作者。每兩年一屆,每屆一獎,每獎一人。
新概念作文大賽(始於1998年)
由《萌芽》雜志社率先發起,聯合十所著名大學共同主辦。這個面向高中學生的作文大獎,強調「新思維、新表達、真體驗」,一度成為高校招生和少年成名的「直通車」。
老舍文學獎(始於2000年)
為紀念人民藝術家老舍,繁榮北京市的文學創作,推動我國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而設立的,是北京市文學藝術方面的最高獎勵。第三屆老舍文學獎設4個獎項,其中新設兩個名額的「新人佳作獎」。第二屆老舍文學獎單項最高獎金達到3萬元,總獎金額達到了16萬元。
馮牧文學獎(始於2000年)
根據文學評論家、散文家馮牧遺願,為鼓勵扶植新人、促進文學事業繁榮發展而設,有關於獲獎者年齡的限制。每年評選一次,下設三個獎項:青年批評家獎、文學新人獎和軍旅文學創作獎。每名獲獎者獎金為人民幣2萬元。
春天文學獎(始於2000年)
著名作家王蒙將其在首屆「《當代》文學拉力賽」上獲得的10萬元大獎捐給人民文學出版社,倡議設立30歲以下的文學新人獎,這便是春天文學獎。該獎項每年一度,頒獎的同時出版「春天叢書」,專門結集年度得獎者和獲得提名者的作品集。長篇小說大獎獎金1萬元;入圍獎獎金3000元。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始於2003年)
由南方都市報主辦,是國內首個由大眾媒體設立的文學大獎。該獎項一年一度,共設「年度傑出成就獎」、「年度小說家」、「年度詩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學評論家」、「年度最具潛力新人」6個獎項。第二屆單項最高獎金仍為10萬元,但獎金總額上升至20萬元,是國內年度獎金最高的文學大獎。
《當代》雜志社「長篇小說年度獎」(始於2004年)
『柒』 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有哪幾個
根據中國作家網有3個:
1、魯迅文學獎(2010年2月25日修訂)
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先生命名的魯迅文學獎,是為鼓勵優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的創作,鼓勵優秀中外文學作品的翻譯,推動中國文學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魯迅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
2、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2011年2月25日修訂)
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
3、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2013年1月25日修訂)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旨在鼓勵優秀兒童文學創作,推動兒童文學的繁榮發展,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
『捌』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設立獎項
「群星獎」是文化部為繁榮群眾文藝創作,促進社會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而設立的全國群眾文化藝術政府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目前分為兩個子項,一個是專業領域的「文華獎」,另一個就是群眾文化藝術領域的「群星獎」。取名為「群星獎」是取群眾文化藝術「群星璀璨、異彩紛呈」之意。這個獎項自1991年正式設立以來,始終堅持以廣大業余文藝愛好者和群眾文化工作者為主要評獎對象和服務對象,多年來,從評獎周期、獎項設置到評獎機制、組織方式都在不斷發展、不斷完善。
在評獎周期方面,1991年至2002年期間,「群星獎」每年舉辦一屆,共舉辦了12屆。從2004年第十三屆開始,「群星獎」並入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成為中國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期也調整為每三年舉辦一屆。目前「群星獎」已經舉辦了第十六屆。
在獎項設置方面,「群星獎」的獎項設置幾經改革,目前包括:作品類「群星獎」,項目類「群星獎」和「群文之星」。其中作品類「群星獎」包含了音樂、舞蹈、戲劇、曲藝4個舞台藝術門類。 文華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的專業舞台藝術政府最高獎,設立於1991年,最初為一年一屆,1998年起改為兩年一屆,2004年第11屆文華獎起改為三年一屆,與「中國藝術節獎」兩獎合一,放在藝術節上評選。多年來,文華獎評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堅持導向性、權威性、公正性的原則。對於調動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增強藝術院團凝聚力,促進全國藝術創作,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