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唐裝為什麼是民族文化

唐裝為什麼是民族文化

發布時間:2022-07-24 13:09:41

① 唐裝的由來

其實「唐裝」,基本上是清末的中式著裝,「唐裝」說法的由來,也有些「出口轉內銷」的味道,外國人稱「華人街」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裝叫做「唐裝」了。
唐裝並非華夏民族的傳統服飾,它的實際內涵和與其字面意思並不一致。它並非唐代的服裝,甚至要將它和唐代風格相聯系也十分牽強。它生於近年來中國元素風行的時尚潮流,反映了大眾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嚮往和追求。融入了豐富中國民俗風情的這種服飾沒有合適的名字,人們根據唐朝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唐代給人華貴富麗的印象而選擇「唐裝」來稱呼它。換言之,「唐」字並不是基於與唐代服裝的直接關系所歸納出的,而是根據某種模糊的經驗而刻意選取的。

② 唐裝的來歷和特色

唐裝原來是代表唐代的服裝,屬於很傳統的一種襦,裙裝。這種風格主要是在初唐時期開始流行的,基本上把從東漢以來華夏婦女傳統上衣下裳的制度更好傳承了下來。如今在現代意義上,就是代表中國很有風格的服裝。特點是立領、連袖、對襟以及直角扣。

唐裝中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三種。襦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夾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較寬松,也有夾衣或棉衣。襦、襖有窄袖與長袖兩類。

漢服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唐代婦女服裝可歸納為三種類型:

1、窄袖衫襦、長裙。

2、胡服。

3、女著男裝。

這三種不同特點的服裝,構成了盛唐女裝的主流。婦女衣胡服、著男裝,更是盛唐的一大特點。

唐代男子服飾在吸收胡服式樣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一改漢魏時期寬衣博帶的風格,常服服飾主要為襆頭、圓領袍衫、革帶和長靿靴。

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以後,人們又在襆頭裡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

③ 人們都說老人非常適合穿唐裝,這是為什麼呢

唐裝是中國獨特的傳統服裝,如同在海外有唐人街一樣,唐裝也是我國歷史傳統文化的物質。大家在過年或過節或是拍全家福相片的過程中都喜歡穿唐裝,穿唐裝也是一種復古的主要表現。如今而言很多人會給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子買唐裝穿,大家都說老人特別適合穿唐裝,你能為自己的父母買唐裝來穿嗎?我能買,緣故關鍵有下列幾層面。

三,老人穿唐裝更具有一種獨特的風情

許多的老人穿唐裝,更具有一種獨特的風情,好像從另一個時期穿越重生回來的一樣。這也是許多老人喜愛穿唐裝的一個關鍵緣故,她們想感受一下中華傳統文化的風采,借著自身還能衣著好看的唐裝擺脫門去,她們也想潮流一把,緊隨時尚潮流的腳步。

假如我們對給父母買唐裝這一話題討論有興趣,熱烈歡迎積極主動留言板留言參加對該話題討論的探討。

④ 唐裝的來歷

唐裝的由來

「唐裝」的興盛可以看做中華文明復興的一種徵兆。然而撇開它背後宏大的象徵意義,「唐裝」本身其實是一個頗模糊的概念,關於這個名詞的內涵,時裝界有多種表述,如「華服」、「中裝」等。很多人對「唐裝」的提法大惑不解:以中華之大,唐代以降,豈無裝可穿?
其實「唐裝」,基本上是清末的中式著裝,「唐裝」說法的由來,也有些「出口轉內銷」的味道,外國人稱「華人街」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裝叫做「唐裝」了。

「唐裝」的稱謂,其實源於海外。唐代盛期,聲譽遠及海外,以後海外各國因稱中國人為「唐人」。《明史?外國真臘傳》言:「唐人者,諸番(外國人)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在美國、東南亞乃至歐洲的華人居住區,亦因而被稱為「唐人街」,而華僑自稱唐人,正由於自古以來唐朝是讓中國人為之驕傲的朝代。把住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國傳統風格的服裝稱為「唐裝」,不僅順理成章,而且早就在海外成為慣稱,成為國際公認的中國人的稱號。在20世紀初,在當時「中西服裝並行不悖」的社會大背景下,粵、港、澳一帶同胞就是以「唐裝」、「西裝」來區別中西打扮的。在2001年的上海APEC會議上,中國作為東道主請前來參會的亞洲及太平洋經濟體的領導人穿「唐裝」,並由之而掀起祥和喜慶的「唐裝」新潮,這不僅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而且是流行規律的必然,更是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地位與風度的體現。

唐裝的源起時間離我們很近,因此比較容易重新融入我們的生活。比如說穿著唐裝上衣,還可配以西褲、皮鞋,外面能罩風衣,裡面襯高領衫……這種特質是唐裝風雲再起的文化層面以外的實用因素,但這個因素在流行中同樣不可或缺。也就是因為這一點,真正唐代人穿的長袍大袖,甚或離我們更近的明代袍服,才基本上不太可能重迴流行。它們的回歸可能通過另一種形式,就是元素。

⑤ 唐裝是滿族還是漢族的服飾

唐裝一詞,自2001APEC會議裝採用唐裝後,在中國被廣為所知,但是中國人往往第一反應是唐朝式樣的服裝(參見漢服條),但是,目前的唐裝是由清朝滿族式樣的服飾改良過來的,特點是立領對襟連袖盤扣特點,這些特點實際就是清朝時期中國服裝的特點,當時中國很多民族的服飾也都受滿族服飾的影響,有這些特點,上海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館的第一件展品---赫哲族的民族服裝,外觀與2001apec會議裝一模一樣。 現在,很多人認為,唐裝的提法應該是一個總稱,概括中國的主流民族服飾,不只是2001apec會議裝的樣式,還應該包括漢服的樣式,因為漢服是中國漢族明朝滅亡以前的服飾,傳承了近4000年,因為清初的易服剃發令,才非正常消亡。 另外,也有很多人認為,現在的中國主流特點服飾就是2001apec會議裝的樣式,漢服已經消亡成為了歷史,不應再費心去恢復,而是吸收其中的民族要素,在現代服飾中使其發揚,目前,確實有很多女式服裝採用了傳統漢服的要素。 還有很多人認為,本著尊重事實、尊重歷史、尊重少數民族文化的精神,應將唐裝和旗袍的名稱改為滿裝。各個民族服裝可以共同發展,中國人希望選取哪一種穿著,由個人自由決定。

⑥ 唐裝文化的唐裝特色

具有濃郁民族情趣和吉祥意義:
1、寓意一:五行圖騰——約束力:縱觀唐裝,細心的你不免會發現意樹唐裝遵道系列衣服的袖口處有五行圖騰,五是自然界中五種物質、五種能量、五種氣場,而『五』 相互作用產生運動,稱為『行』,五和行合起來就 是『五行』。五行生剋是代表物質、能量、信息的演化形式,它是朴實的世界觀與自然科學。而唐裝中融入五行元素是對穿著者有一定的約束力,做人遵循自然規律,不盲目胡作非為。
2、寓意二:吉祥八卦——趨吉避凶: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 它是中華文化中與陰陽、五行一樣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系的工具。滲透在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即使在中國文字、醫學,堪輿中都有其很深的影響。吉祥八卦是古代一套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有旺財化煞,祛病除邪,趨吉避凶的寓意。

3、寓意三:吉祥傘——保護不受煩惱,象徵權力:金絲吉祥傘具有遮蔽魔障,保佑平安的寓意。保護穿著吉祥傘唐裝的人不受煩惱侵擾,不受痛苦纏身,同時也是權威力量的象徵,德高望重的體現。

4、寓意四:仙鶴——步步高升:看過古代朝廷官服的人都知道,仙鶴的圖案頻頻出現,究其原因就是,仙鶴具有步步高升的寓意,對於事業方面有大顯身手大展拳腳之力。仙鶴同時還有清雅、長壽的意思,當仙鶴展翅高飛時即是飛黃騰達之際。

5、寓意五:祥雲——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雲氣神奇美妙,發人遐想,其自然形態的變幻有超凡的魅力,雲天相隔,令人寄思無限。所以,在古人看來,雲是吉祥和高升的象徵,是聖天的造物。

6、寓意六:五嶽——神靈的化身,吉祥庇佑:「五嶽」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他們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五嶽即神靈的化身,五嶽劈地摩天,氣冠群倫,吉祥庇佑。
這些都是隱藏在意樹唐裝中的寓意,可能許多人都還不知道,但是意樹給人帶來的是吉祥和平安。同時意樹也希望喜愛唐裝的人能夠繼續將穿著唐裝這樣的民族文化延續下去。當你打開意樹的包裝時便會發現隱藏在每一件意樹唐裝中的寓意。

⑦ 穿唐裝過新年象徵意義是什麼

唐裝是唐朝盛世的主流服飾,作為一個時代的流行服飾,它夠格成為新年的服飾主題,可寓其意為吉祥、深情款款、寬厚、喜慶、大吉大利,再由於該服飾的顏色鮮明,圖案顯著,從廣義上來說,大眾心理接受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很多都是以唐朝文化為樣榜,更以唐朝文化為驕傲,所以,當今服飾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甚至與國際接軌也好,唐裝真可謂為不可復制並最具中國元素的中國服飾。
另外,著唐裝更是從行為上提倡帶動國內消費的直接動力,是民族文化的直接傳承!其實「唐裝」,基本上是清末的中式著裝,「唐裝」說法的由來,也有些「出口轉內銷」的味道,外國人稱「華人街」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裝叫做「唐裝」了。

「唐裝」的稱謂,其實源於海外。唐代盛期,聲譽遠及海外,以後海外各國因稱中國人為「唐人」。《明史?外國真臘傳》言:「唐人者,諸番(外國人)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在美國、東南亞乃至歐洲的華人居住區,亦因而被稱為「唐人街」,而華僑自稱唐人,正由於自古以來唐朝是讓中國人為之驕傲的朝代。把住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國傳統風格的服裝稱為「唐裝」,不僅順理成章,而且早就在海外成為慣稱,成為國際公認的中國人的稱號。在20世紀初,在當時「中西服裝並行不悖」的社會大背景下,粵、港、澳一帶同胞就是以「唐裝」、「西裝」來區別中西打扮的。在2001年的上海APEC會議上,中國作為東道主請前來參會的亞洲及太平洋經濟體的領導人穿「唐裝」,並由之而掀起祥和喜慶的「唐裝」新潮,這不僅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而且是流行規律的必然,更是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地位與風度的體現。
唐裝的源起時間離我們很近,因此比較容易重新融入我們的生活。比如說穿著唐裝上衣,還可配以西褲、皮鞋,外面能罩風衣,裡面襯高領衫……這種特質是唐裝風雲再起的文化層面以外的實用因素,但這個因素在流行中同樣不可或缺。也就是因為這一點,真正唐代人穿的長袍大袖,甚或離我們更近的明代袍服,才基本上不太可能重迴流行。它們的回歸可能通過另一種形式,就是元素。

據APEC會議各國元首所穿唐裝的主要設計者余鶯女士說,唐裝應當是中式服裝的通稱,當初他們設計好服裝後,大家一起討論給這套服裝起名,最後決定把這種服裝命名為"唐裝。這主要是因為國外都稱華人居住的地方為"唐人街",那"唐人"穿的衣服自然就應該叫"唐裝"了。另外,國外的一些華人也有稱中式服裝為"唐裝"的說法,所以唐裝的取名也頗有國際化的味道。

⑧ 中國唐裝簡介

「唐裝」說法的由來,有些「出口轉內銷」的味道,外國人稱「華人街」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裝叫做「唐裝」了。

「唐裝」的稱謂,其實源於海外。唐代盛期,聲譽遠及海外,以後海外各國因稱中國人為「唐人」。《明史·外國真臘傳》言:「唐人者,諸番(外國人)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在美國、東南亞乃至歐洲的華人居住區,亦因而被稱為「唐人街」,而華僑自稱唐人,正由於自古以來唐朝是讓中國人為之驕傲的朝代。把住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國傳統風格的服裝稱為「唐裝」,不僅順理成章,而且早就在海外成為慣稱,成為國際公認的中國人的稱號。在20世紀初,在當時「中西服裝並行不悖」的社會大背景下,粵、港、澳一帶同胞就是以「唐裝」、「西裝」來區別中西打扮的。在2001年的上海APEC會議上,中國作為東道主請前來參會的亞洲及太平洋經濟體的領導人穿「唐裝」,並由之而掀起祥和喜慶的「唐裝」新潮,這不僅是清代以降的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而且是流行規律的必然,更是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地位與風度的體現。

現在大陸所稱的「唐裝」,基本上是清末的中式著裝,據APEC會議各國元首所穿「唐裝」的主要設計者余鶯女士說,「唐裝」應當是中式服裝的通稱。當初他們設計好服裝後,大家一起討論給這套服裝起名,最後決定把這種服裝命名為「唐裝」。這主要是因為國外都稱華人居住的地方為「唐人街」,那「唐人」穿的衣服自然就應該叫「唐裝」了。

這種所謂的「唐裝」是由清代的馬褂演變而來的,其款式結構有四大特點:一是立領,上衣前中心開口,立式領型:二是連袖,即袖子和衣服整體沒有接縫,以平面裁剪為主;三是對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直角扣,即盤扣,扣子由紐結和紐袢兩部份組成。另外從面料來說,則主要使用織錦緞面料。

「唐裝」並不是唐代的服裝。"襆頭紗帽"和圓領袍衫"是唐代男子最主要的服飾。"襆頭"是一種包頭用的黑色布帛。唐代是 "撰頭"盛行的時代,"襆頭"的樣式也富於變化,尤其是在唐武德初年至開元年間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里,"襆頭"的形制經歷過幾次較大的變化。唐代的男子服裝主要是圓領袍衫。傳統的冠冕衣裳,只是在隆重的場合,如祭祖天地、宗廟等時偶爾用之,其他則以"襆頭袍衫"為尚。袍服的用途非常廣泛,上至帝王,下至百官,禮見宴會均可穿著,甚至將其用作朝服。袍服的款式,各個時期不盡相同,早期的袍服的袖子多用大袖,但大袖對域外的民族來說,則不太適宜。因北地寒冷,不便採用大袖,而採取緊裹雙臂的窄袖。隨著南北風俗習慣的相互滲透,這種緊身、窄袖的袍服樣式,也被漢族人民所接受,而且成為唐代袍服款式的代表。

唐代婦女服裝可歸納為三種類型:

1、窄袖衫襦、長裙;

2、胡服;

3、女著男裝。

這三種不同特點的服裝,構成了盛唐女裝的主流。婦女衣胡服、著男裝,更是盛唐的一大特點。

現在的「唐裝」是源自清代的傳統和現代的結合品。它既吸取了清代以降傳統服裝富有文化韻味的款式和面料,同時又吸取了西式服裝立體剪裁的優勢,使源自清代的馬褂又重新登上了時尚舞台。

現在穿著的「唐裝」已經進行了很多改良。比如現在的中式服裝很少用連袖,因為連袖就等於服裝沒有肩部,也不能用墊後,那樣肩部就不夠美觀:傳統中式服裝是不收腰的,女士穿著缺乏曲線美,現在的中式服裝都改成收腰的了:過去的裙子下擺非常窄,走路只能邁碎步,現在把裙擺做大了,便於活動;還有像旗袍,傳統的開襟特別高,現代人盡管比過去開放得多,但穿起來還是有點別扭,所以開襟就低多了。

如今,「唐裝」的面料已不再局限於織錦緞面料,真皮「唐裝」已面市並開始在白領階層慢慢流行開來。真皮與「唐裝」的結合不僅保留了「唐裝」原有的雍容華貴、富態休閑的韻味,同時皮質面料和製作工藝使「唐裝」顯得挺括。中式的「唐裝」被賦予了一些西式特徵,使「唐裝」得以走出禮儀服裝、節日服裝的小空間,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都能穿,拓寬了「唐裝」的穿著場合。一些事業有成,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的港澳台人士、歸國人士,以及外籍人士是這類「唐裝」的主要消費者。

在中國經濟處於上升時期的當前,「唐裝」的興盛似乎可以看做中華文明復興的一種徵兆。然而撇開它背後宏大的象徵意義,「唐裝」本身其實是一個頗模糊的概念,關於這個名詞的內涵,時裝界有多種表述,如「華服」、「中裝」等。很多人對「唐裝」的提法大惑不解:以中華之大,唐代以降,豈無裝可穿?而「唐裝」在文化領域則更是飽受置疑:中國人的衣服,為何要由外國習俗來命名,本非唐朝的服裝,卻因外國人稱之為唐裝,而中國人自己便人雲亦雲的也稱唐裝,豈不滑稽?

其實,真正唐代人穿的長袍大袖,甚至離我們更近的明代袍服(兩者其實是同一事物),並非不太可能重迴流行。「長袍大袖」只是現代的人們對「古裝」的模糊認識(從夏商周時期一直到明末的傳統中國人的穿著主體款式是「交領右衽,隱扣系帶,褒襟廣袖,峨冠博帶」,其中,「褒襟廣袖,峨冠博帶」僅為禮服特徵,而「交領右衽,隱扣系帶」的特徵則為禮服、常服所共有),也就是說,真正的唐裝除了作為主體款式的禮服外,還有作為補充的「窄衣窄袖」的常服。這些服裝自唐以來就有「漢服」或「漢裝」的正式稱謂(意為「漢民族的傳統服裝」或「漢族的民族服裝」),經歷將近四千年,一直自成體系,一脈相承,並深遠影響了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周邊國家,其中,日本的「和服」(漢服中的深衣款式),朝鮮(韓國)的「韓服」(漢服中的襦裙款式)便是漢服在這些國家的正常延續。

真正的唐裝的寬衣大袖的禮服更適合於祭祀、成人禮等莊重場合,而其「窄衣窄袖」的常服則更適合於勞動耕作及日常場合。隨著自互聯網發起,以都市青年白領階層為骨乾的「漢服復興」運動的興起,真正的唐裝(漢服)在現代人們的視野中也並非「遙不可及」,源於外國人眼中的「唐人」而定義的「唐裝」一詞,正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置疑。

⑨ 為什麼人們過年時要穿唐裝

中國人在世界性活動中一直偏愛著中式服裝,許多海外華僑、華人穿「唐裝」的習慣從未丟失過。在國內,20世紀80年代初,時裝設計業復甦,雖然專業人士和媒體曾幾次努力倡導,但「唐裝」仍是一種「另類」,劃入非生活的實用型服裝。直到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有了變化,越來越多的流行影星、歌手、電視節目主持人開始著「唐裝」亮相。戛納電影節上,鞏俐從白色真絲旗袍穿到「中國紅」禮服和黑色蕾絲披肩。電影《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十多件旗袍,十足地展示了東方時裝的風情。還有,成龍的對襟「唐裝」打扮,歌手田震、韓紅等人的利用中裝元素做出的新奇搶眼的「唐裝」……如此,「唐裝」漸漸從職業裝變成了優雅華服,流行就這樣啟動了。直到APEC會議之後,「唐裝熱」開始沖到頂峰。

「服裝是觀念的物化」 每一個時代的流行服飾,都是那個時代精神的忠實記錄。20年前,在經過多年禁錮之後迎來改革開放的中國人,幾乎一擁而上地選擇了西式服裝。而這一次的「唐裝熱」,則是在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影響迅速擴大的背景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與日俱增的反映。
「服裝是無聲的語言。『唐裝』盛行,應該說是一種好現象。

⑩ 中國唐裝的由來

其實「唐裝」,基本上是清末的中式著裝,「唐裝」說法的由來,也有些「出口轉內銷」的味道,外國人稱「華人街」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裝叫做「唐裝」了。

「唐裝」的稱謂,其實源於海外。唐代盛期,聲譽遠及海外,以後海外各國因稱中國人為「唐人」。《明史?外國真臘傳》言:「唐人者,諸番(外國人)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在美國、東南亞乃至歐洲的華人居住區,亦因而被稱為「唐人街」,而華僑自稱唐人,正由於自古以來唐朝是讓中國人為之驕傲的朝代。把住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國傳統風格的服裝稱為「唐裝」,不僅順理成章,而且早就在海外成為慣稱,成為國際公認的中國人的稱號。在20世紀初,在當時「中西服裝並行不悖」的社會大背景下,粵、港、澳一帶同胞就是以「唐裝」、「西裝」來區別中西打扮的。在2001年的上海APEC會議上,中國作為東道主請前來參會的亞洲及太平洋經濟體的領導人穿「唐裝」,並由之而掀起祥和喜慶的「唐裝」新潮,這不僅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而且是流行規律的必然,更是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地位與風度的體現。

唐裝的源起時間離我們很近,因此比較容易重新融入我們的生活。比如說穿著唐裝上衣,還可配以西褲、皮鞋,外面能罩風衣,裡面襯高領衫……這種特質是唐裝風雲再起的文化層面以外的實用因素,但這個因素在流行中同樣不可或缺。也就是因為這一點,真正唐代人穿的長袍大袖,甚或離我們更近的明代袍服,才基本上不太可能重迴流行。它們的回歸可能通過另一種形式,就是元素。

據APEC會議各國元首所穿唐裝的主要設計者余鶯女士說,唐裝應當是中式服裝的通稱,當初他們設計好服裝後,大家一起討論給這套服裝起名,最後決定把這種服裝命名為"唐裝。這主要是因為國外都稱華人居住的地方為"唐人街",那"唐人"穿的衣服自然就應該叫"唐裝"了。另外,國外的一些華人也有稱中式服裝為"唐裝"的說法,所以唐裝的取名也頗有國際化的味道。

在如今唐裝遍地都是的情況下,到底哪種服裝才能稱得上是唐裝呢?其實,唐裝是由清代的馬褂演變而來的,其款式結構有四大特點:一是立領,上衣前中心開口,立式領型:二是連袖,即袖子和衣服整體沒有接縫,以平面裁剪為主;三是對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直角扣,即盤扣,扣子由紐結和紐袢兩部份組成。另外從面料來說,則主要使用織錦緞面料。

今天的唐裝並不是唐代的服裝。"襆頭紗帽"和圓領袍衫"是唐代男子最主要的服飾。"襆頭"是一種包頭用的黑色布帛。唐代是 "撰頭"盛行的時代,"襆頭"的樣式也富於變化,尤其是在唐武德初年至開元年間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里,"襆頭"的形制經歷過幾次較大的變化。唐代的男子服裝主要是圓領袍衫。傳統的冠冕衣裳,只是在隆重的場合,如祭祖天地、宗廟等時偶爾用之,其他則以"襆頭袍衫"為尚。袍服的用途非常廣泛,上至帝王,下至百官,禮見宴會均可穿著,甚至將其用作朝服。袍服的款式,各個時期不盡相同,早期的袍服的袖子多用大袖,但大袖對域外的民族來說,則不太適宜。因北地寒冷,不便採用大袖,而採取緊裹雙臂的窄袖。隨著南北風俗習慣的相互滲透,這種緊身、窄袖的袍服樣式,也被漢族人民所接受,而且成為唐代袍服款式的代表。

唐代女服變化萬千,婦女服裝可歸納為三種類型:

1、窄袖衫襦、長裙;
2、胡服;
3、女著男裝。

這三種不同特點的服裝,構成了 盛唐女裝的主流。婦女衣胡服、著男裝,更是盛唐的一大特點。
現在的唐裝是傳統和現代的結合品。它既吸取了傳統服裝富有文化韻味的款式和面料,同時又吸取了西式服裝立體剪裁的優勢,使古老的唐裝重新登上了時尚舞台。

現在穿著的唐裝已經進行了很多改良。比如現在的中式服裝很少用連袖,因為連袖就等於服裝沒有肩部,也不能用墊後,那樣肩部就不夠美觀:傳統中式服裝是不收腰的,女士穿著缺乏曲線美,現在的中式服裝都改成收腰的了:過去的裙子下擺非常窄,走路只能邁碎步,現在把裙擺做大了,便於活動;還有像旗袍,傳統的開襟特別高,現代人盡管比過去開放得多,但穿起來還是有點別扭,所以開襟就低多了。

如今,唐裝的面料已不再局限於織錦緞面料,真皮唐裝已面市並開始在白領階層慢慢流行開來。真皮與唐裝的結合不僅保留了唐裝原有的雍容華貴、富態休閑的韻味,同時皮質面料和製作工藝使唐裝顯得挺括。中式的唐裝被賦予了一些西式特徵,使唐裝得以走出禮儀服裝、節日服裝的小空間,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都能穿,拓寬了唐裝的穿著場合。一些事業有成,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的港澳台人士、歸國人士,以及外籍人士是這類唐裝的主要消費者
如今,「唐裝」已成為中外人士不得不提的關鍵詞。正如面對「可口可樂」兵臨城下,「娃哈哈」打出「非常可樂,中國人自己的可樂」的大旗,激發起國人蓄積已久的民族情感,自從2001年APEC領導人身穿「唐裝」亮相後,國人就掀起了「穿中國人自己的服裝」 的萬丈豪情。豈止中國人自己穿,它還成為大洋彼岸的西方人的時尚標簽,據說上海長樂路的中裝一條街上,經常能看到一些美國人東摸摸、西看看,心情急迫地到處問「有和布希總統穿的那件一樣的嗎?」北京的一些「唐裝」經營者更是自豪地稱:「『唐裝』不僅是中華民族服飾,它還要乘APEC的東風帶動世界潮流了。」
在中國經濟處於上升時期的當前,「唐裝」的興盛似乎可以看做中華文明復興的一種徵兆。然而撇開它背後宏大的象徵意義,「唐裝」本身其實是一個頗模糊的概念,關於這個名詞的內涵�時裝界有多種表述,如「華服」、「中裝」等。很多人對「唐裝」的提法大惑不解:以中華之大,唐代以降,豈無裝可穿?
其實「唐裝」,基本上是清末的中式著裝,「唐裝」說法的由來,也有些「出口轉內銷」的味道,外國人稱「華人街」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裝叫做「唐裝」了。
這樣算來,唐裝的源起時間離我們很近,因此比較容易重新融入我們的生活。比如說穿著唐裝上衣,還可配以西褲、皮鞋,外面能罩風衣,裡面襯高領衫……這種特質是唐裝風雲再起的文化層面以外的實用因素,但這個因素在流行中同樣不可或缺。也就是因為這一點,真正唐代人穿的長袍大袖,甚或離我們更近的明代袍服,才基本上不太可能重迴流行。

閱讀全文

與唐裝為什麼是民族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