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的伊尹到底是什麼角色
比管仲行! 伊尹,生卒年不詳。商初大臣。名伊,一說名摯。今洛陽人。生於伊洛流域古有莘國的空桑澗(今洛陽市嵩縣莘樂溝),奴隸出身。因為其母親在伊水居住,以伊為氏。尹為官名,甲骨卜辭中稱他為伊,金文則稱為伊小臣。 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務農。傳說他為了見到商湯,遂使自己作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說湯而被用為「小臣」。後為成湯重用,任阿衡,委以國政,助湯滅夏。 湯死後,歷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後,即太甲即位,湯孫太甲為帝時,因不遵湯規,橫行無道,被伊尹放之於桐宮(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另說今河南省-虞城東北),令其悔過和重新學習湯的法令。3年後,迎回太甲復位。死於沃丁時。他為商朝理政安民50餘載,治國有方,權傾一時,世稱賢相,3代元老。 相傳伊尹於公元前1550年卒於亳(今山東省-曹縣南),享年81歲(另說伊尹放逐太甲後,篡位自立,太甲潛回,將其殺死)。 。《墨子尚賢》稱:「伊尹為有莘氏女師仆。」師仆就是奴隸主貴族子弟的家庭教師。這可以和古希臘教育史上以教仆身份任奴隸主子弟的家庭教師相媲美。在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湯)和伊尹並祀的記載。可以說 伊尹是我國第一個見之於甲骨文記載的教師 。 在今嵩縣城南沙溝龍頭村,明代曾重修過的「元聖祠」,是作為紀念伊尹生地而立的。祠堂有副對聯說:「志耕莘野三春雨,樂讀尼山一卷書」。上聯說的是伊尹事耕桑於莘野(今嵩縣莘樂溝),下聯是說孔丘著書於尼山。可見古人是把伊尹和孔丘等量齊觀的,一個是元聖,一個是至聖。伊尹當了商朝幾個國王的相,為商王朝延續600多年奠定了堅定的政治基礎,成為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名的賢相 。後人所以尊他為聖人,就是因為他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輔佐商湯起兵伐桀,建立了商朝,成為 我國奴隸社會唯一的一個奴隸出身聖人宰相 。 [編輯本段]歷史評價 伊尹的一生對中國古代的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過卓越貢獻。《漢書刑律志》伊、呂並書,稱贊其治國和軍事才能。杜甫詩雲:「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也是從這個角度評價伊尹的;蘇東坡著《伊尹論》則更從政治角度稱贊他是「辨天下之事者,有天下之節者」。誇贊他不以私利動心,「故其才全,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臨大事而不亂」。當代的教育史家毛禮銳、沈灌群等稱他「在帝王教育方面堪稱典範,在殷代政治舞台上,也是一名重要角色」。在今嵩縣元聖祠題詩雲:「五穀豐登時不鹼,億萬斯年存古跡」。伊尹的名字和他對歷史的貢獻將繼續留傳千古。
採納哦
Ⅱ 伊尹是誰
伊尹,名伊,一說名摯,洛陽人,商初大臣。生於伊洛流域古有莘國的空桑澗(今洛陽市嵩縣莘樂溝)。因為其母親在伊水居住,以伊為氏。尹為官名,甲骨卜辭中稱他為伊,金文則稱為伊小臣。伊尹一生對中國古代的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過卓越貢獻,是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賢能相國、帝王之師、中華廚祖。
我也是在網路網頁上搜的,你自己找一下網頁有很多的伊尹資料。
Ⅲ 伊尹是怎樣成為帝王之師的真的和傳說中的伊水有淵源嗎
伊尹當了商朝幾個國王的相,為商王朝延續600多年奠定了堅定的政治基礎,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名的賢相。後人所以尊他為聖人,就是因為他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殷人尊神」既是商代思想的主要特點,也是商代教育的主要特點。在《尚書》中也有這類明確記載:「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伊尹,格於皇天。」「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格於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時,則有若巫咸。」伊尹就是被稱為「格於皇天」的天的代言人。「說伊尹是太上老師,就是因為他是「格於皇天」的「格人」,亦即巫師。他可以刺探天意,他可以代傳天意,在《伊訓》中,伊尹告誡太甲說:「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就是代天傳意,說明老天爺要用降百祥獎勵作善者,降百殃懲罰作不善者。就是伊尹用天命、人事、禍福對太甲的申戒,也是神道設教思想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