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作品的形式有哪些

文化作品的形式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5 05:41:32

⑴ 文學作品都有幾種風格

風格1:情感體驗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生活經歷與生活道路。生活實踐對於作家的意義不僅表現在為他們的創作提供了素材積累,而且也使他們具有了與別人不同的獨特情感體驗。而這種建立於生活實踐基礎的獨特情感體驗,又對作家的創作個性有著直接影響。
曹雪芹出生於受康熙皇帝所寵幸的貴族家庭。曾祖父曹璽在康熙二年任江南織造,曾祖母孫氏是康熙皇帝的保姆。祖父曹寅歷任蘇州織造、江寧織造、兩淮巡鹽御史。康熙六次南巡,五次住在織造府。曹雪芹的父親擔任過江寧織造。但是,由於曹雪芹父輩的曹頫解送織物進北京時騷擾驛站,苛索銀兩,被山東巡府塞楞額參奏,雍正皇帝降旨將曹頫免職,並查封其家產,從此家道衰落。曹雪芹隨遭罪之家由繁華的南京遷往北京,過著日漸艱苦困頓的生活。往昔的錦衣玉食已成夢幻,如今成了「舉家食粥酒常賒」。這種不平常的生活經歷,使曹雪芹對社會,對人生有了豐富而獨特的體驗,並給他的思想和創作帶來重大的影響,使他能夠直面慘談人生,正視鮮血淋漓的現實,形成了獨特的創作個性。他在《紅樓夢》第一回表達了自己的創作旨趣,書中所寫生活都是自己「這半世親見親聞」,「其間悲歡離合,興衰際遇」,都是自己的切身體驗,從而使《紅樓夢》具有了高度逼真而又深微精妙,天然無飾而又渾然一體的創作個性。

風格2:創作傾向
一個作家所受的思想影響,也會通過創作傾向表現在創作個性上。郭沫若曾接受過泛神論的影響。他在《〈少年維特之煩惱〉序引》中說:「泛神便是無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現,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現。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現」。這種泛神論思想對郭沫若的創作個性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認為,文學創作實質上就是一種自我表現。他的詩歌具有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我是一條天狗啊!我把日來吞了,我把月來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我把全宇宙來吞了,我便是我了」(《天狗》)。「我效法造化的精神,我自由創造,自由地表現我自己。我創造尊嚴的山嶽、宏偉的海洋,我創造日月星辰,我馳騁風雲雷雨」(《湘纍》)。強調自我,感情熾熱,氣勢磅礴,誇張奇特,是郭沫若詩歌的顯著特徵之一,也是在泛神論思想影響下形成的鮮明創作個性。

風格3:個性心理
個性,是一個人所具有的不同於他人的獨特精神面貌,它是在氣質基礎上形成的、在一個人身上表現出來的、具有一定傾向性的、經常而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它主要包括氣質、性格、能力等,但氣質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個性的客觀自然基礎。對一個人而言,「反應的快慢,情緒和強弱,注意時間集中的長短和轉移的難易,以及心理活動傾向於外部事物還是內心世界等等」,都是由氣質所決定的。在氣質基礎上所形成的個性心理,對作家感受、體驗生活,對作家的藝術構思與藝術傳達,最終形成藝術個性,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如感情這種心理因素,對創作個性的影響就不可低估。感情有強弱隱顯之別,強者顯者奔放沖動,弱者隱者沉靜蘊藉。奔放沖動者長於想像,長於抒情;沉靜蘊藉者長於觀察,長於描寫。長於想像和抒情者,看問題觀察事物,往往從大處著眼,甚至根據感情需要,把對象加以誇張變形:白發可以三千丈,雪花可以大如席,黃河之水可以天上來,風可將海吹立起來。長於觀察和描寫者,想問題看事物特別細心:雪花如柳絮,雨絲細如麻,風吹湖水泛漣漪。即使同是抒情,前者奔放如火山爆發,後者細膩若溪水流轉。如對國破家亡,岳飛是「怒發沖冠」,李清照則「欲語淚先流」。

風格4:藝術修養
一個作家所受到的藝術熏陶、所接受的文學影響,是他藝術修養的基質,這種藝術修養基質,同樣會反映到他的創作個性之中。杜甫《戲為六絕句》中寫道:「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所接受的文學影響不只一家,以很多詩人為自己的老師。但在這很多詩人中,又以現實主義詩人為主體。具體地說,他接受的主要是《詩經》以來的現實主義文學的影響。他親近《詩經》中的風雅之作,推崇漢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贊賞建安文學的現實主義風范「詩看子建親」,稱頌初唐陳子昂「千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篇」。這一文學傳統影響了杜甫的創作見解:詩歌創作要從對生活的「遇」出發,從對社會、人生的「感」出發,從而形成了他直面現實生活,關心民間疾苦的內容特色和創作個性。

風格5:時代影響
任何作家的作品既是個人的創作,又是時代的產物。文學風格也是受時代因素影響的。其具體表現是:在同一或大致相同的歷史時代里,處於相同或相近的社會地位,置身於類似的矛盾斗爭,面臨相同的社會問題,受到相近的時代精神影響的作家,他們的作品在內容與形式,思想和藝術等方面,必然表現出某些共同的基本特色。我國文學史上的「建安風骨」、「盛唐氣象」之說,就是指的受時代因素影響而形成的一種時代風格。下面,我們以建安時代幾位著名詩人的部分極富代表性的詩句為例,具體地剖析了一下何為「建安風骨」,看看它們表現了哪些時代特徵。例如:
《蒿里行》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
曹植《送應氏》:
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念我平生親,氣結不能言。
王粲《七哀詩》: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
蔡琰《悲憤詩》:
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
陳琳《飲馬長城窟行》:
君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柱。
從建安時代這些著名詩人代表作看,所謂建安風骨即是:在內容上,幾乎都是政治抒情詩。他們從不同的側面,描繪了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現實,展示了凄慘蕭瑟的生活畫面,抒發了詩人們悲壯憤激的情緒,寄託了他們憂時嘆世,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有著比較一致題材和主題。概而言之,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構成了這些詩人的共同基調。在藝術上,建安時代的詩人們抒發情懷,描寫事物,不追求纖細的技巧;驅駕語言,摹寫形象,盡力昭現生活狀貌。用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的評論,建安風骨就是「慷慨以任氣,磊落以使才。」「造懷指事,不求纖密之巧;驅辭逐貌,惟取昭晰之能」。「建安風骨」的形成,主要得益於那個動亂的時代,主要體現了那個特定時代的時代精神。

風格6:階級影響
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共同體。」世界上有各個不同的民族,它們生活在各自特定的地域,有彼此不同的經濟生活、社會風尚、語言習慣、文化傳統,形成了特定的心理素質。各不同民族的作家,他們的創作素材、思維方式、語言習慣、社會心理都帶有自己民族的特色。他們作品的風格,也會受到該民族語言、地域、經濟生活和文化心理這個共同體的影響,使之具有民族性。正因為如此,人們才能從作家的「寫作的風格認出一個義大利人,一個法國人,一個英國人」,並從他們的作品辨別出義大利文學的「柔和和甜密」,法國文學的「明徹、嚴密和優雅」,西班牙文學的華麗辭藻、庄嚴風格。愛情,是各個民族所共有的永恆感情,愛情作品,是各民族文學中最能體現民族特色的文學品種。這種民族特色的重要體現之一就是表達愛情的不同方式。同是貴族少女,同是爭取婚姻自由的崔鶯鶯(《西廂記》女主角)和朱麗葉(《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女主角),對愛情的表達方式極為不同。朱麗葉表達愛情單純坦率,像晶瑩的露珠,像清澈的泉水:
如果你的愛是可靠的,
你的心思是結婚,明天就給我一個信,
我會叫一個人去找你,你告訴我,
什麼地方,什麼時候,婚禮可以舉行。
我就把一切都交給了你,
隨著你,我的主人,要到哪裡,就到哪裡。
這種表達方式,充分體現了英國的民族特色。英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較早,思想比較開放自由,英國人有朝氣,喜外露;他們的文學也愛明喻,富有幽默感,對愛情的表白也坦率、直露。
崔鶯鶯對愛情的表達方式與朱麗葉大不一樣,她婉轉曲折,纏綿悱惻,時氣時惱,忽喜忽悲。當老夫人賴婚,張生相思成疾時,鶯鶯派紅娘去問候張生病情,急不可待地看紅娘傳來的書簡,但看過之後,粉面含春的容顏馬上布下一層嚴霜。她約張生月下幽會,當張生如約趕來時,她又沉下臉來:張生,你是何等之人,我在這里燒香,你無故至此;若夫人聞知,有何理說!
鶯鶯對愛情的表達方式,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特點。因為,中國長期受封建專制主義的統治,使人的個性受到壓抑,人們不敢說心裡話。即使有感情要表達,也只能通過隱晦、曲折、含蓄的方式加以表現。
除時代因素和民族因素外,階級因素對文學風格的影響也較明顯,有時候還表現得十分突出。因為,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審美觀念和藝術趣味,它會影響到不同階級風格的形成。歷史上文人創作和民間文學風格的巨大差異,其原因也在於此。
風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這多方面的因素並非是平均發揮作用的,可能某種因素的作用力強一些,某些因素的作用力弱一些,但決不可能僅有一種因素在發揮作用。杜甫詩作沉鬱頓挫的創作風格,既與他接受傳統文化影響有關,也與他所處的社會歷史有關。李白的奔放飄逸,一方面關涉他所接受的文化傳統,社會經歷,另一方面還關繫到他的個性氣質。

⑵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及其特點有哪些

書法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中國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書寫性發展到一種審美階段——融入了創作者的觀念、思維、精神,並能激發審美對象的審美情感(也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書法的形成)。中國的歷史文明是一個歷時性、線性的過程,中國的書法藝術在這樣大的時代背景下展示著自身的發展面貌。在書法的萌芽時期(殷商至漢末三國),文字經歷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隸(八分)、草書、行書、真書等階段,依次演進。在書法的明朗時期(晉南北朝至隋唐),書法藝術進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隸趨從於簡易的草行和真書,它們成為該時期的主流風格。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出現使書法藝術大放異彩,他的藝術成就傳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時,唐代一群書法家蜂擁而起,如:虞世南、歐陽詢、楮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大名家。在書法造詣上各有千秋、風格多樣。明清的作品雖然流傳很多,但裡面魚目混珠、濫竽充數者也大有其作。因此,對於當下藝術市場中的收藏家、收藏界來說,購買、收藏這部分作品時應保持謹慎的態度

中國畫
中國畫簡稱"國畫",是中華民族創造的具有悠久歷史與鮮明民族特色的繪畫。中國畫以線條為造型的主要手段,講究用筆,用墨,使線、墨、色交相輝映,達到"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特色之二,為"托物喻情,畫中有詩",特色之三為詩,情、畫、印融為一體。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融化物我,創制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由於書畫同源,以及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筆、線條運行有著緊密的聯結,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徵。
中國畫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
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從東晉顧愷之的《洛神》到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從明代唐伯虎的《秋風紈扇圖》到清代鄭板橋的《梅竹》;
從近代吳昌碩的《花鳥》到張大千的《山水》,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袁振西.中國畫
《馬》,等等。
歷代畫家創造了無數的畫卷,故宮博物院收藏了成千上萬的名畫,而日本東京大學出版的《中國繪畫總合目錄》中著錄的我國流散在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的名畫竟有3900件。
剪紙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的歷史可追朔到公元6世紀。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 剪紙在中國農村是歷史悠久、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剪紙,就是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等。這種民俗藝術的產生和流傳與中國農村的節日風俗有著密切關系,逢年過節抑或新婚喜慶,人們把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雪白的窗紙或明亮的玻璃窗上、牆上、門上、燈籠上,節日的氣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濃郁喜慶。 剪紙的內容很多,寓意很廣。祥和的圖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蘆、蓮花等圖案象徵多子,中國農民認為多子便會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魚蟲等因與農民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剪紙表現的重要內容。作為民間藝術的剪紙,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陝西窗花風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紙秀美艷麗;宜興剪紙華麗工整;南通剪紙秀麗玲瓏。剪紙雖然製作簡便,造型單純,由於其能夠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內涵,具有濃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國農村眾多民間美術形式的濃縮與誇張。從對剪紙的了解中,可以便捷地了解中國民間美術的其它方面。 中國的民間剪紙手工藝術有它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國剪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公元前3世紀),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製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史記》中的剪桐封弟記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湖北江凌望山一號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銀箔鏤空刻花(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出土文物之一),都與剪紙同出一撤,他們的出現都為民間剪紙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我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在1967年我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昌遺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發現的兩張團花剪紙,他們採用的是麻料紙,都是折疊型祭祀剪紙,他們的發現為我國的剪紙形成提供了實物佐證。 木板年畫各地的木板年畫工藝大同小異,基本採用堅硬,紋理細膩的梨木,棗木板雕刻後,刷上水墨,印在容易吸水的宣紙上,也用水性的彩色顏料,分多版多次印成彩色年畫,通常可用五版,最多的如朱仙鎮年畫,有用九版印製的;而桃花塢木版年畫只用紅黃綠藍黑五種色彩。楊柳青年畫則採用雕版印出輪廓線條,再以人工填色暈染;四川綿竹木版年畫先印線條,人工填彩完成後再套一次金線版;而晉南的木版年畫喜歡以畫上配詩,字畫,也自有特色,很多木版年畫還很注重反映當地的風俗民情,如桃花塢年畫,傳統題材還包括「姑蘇萬年橋」 梁平木板年畫,「玄妙觀廟會」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備受群眾喜愛。 傳統的木版年畫線條單純,色彩鮮明,多用大紅大綠大黃,且以原色為主,少用復色,表現的場面熱鬧。內容上可以為喜慶吉祥,避邪厭勝二大類。由於木版年畫印製方便,價格低廉,題材是民間喜聞樂見的。所以廣為中國老百姓歡迎,直至成為中國民間逢年過節,辦理婚慶喜事必不可少的內容,其廣泛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是中國木版年畫的鼻祖。主要分布在開封、朱仙鎮及其周邊地區,另外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等地年畫都受其影響。它用色講究、色彩渾厚鮮艷、久不褪色、對比強烈、古拙粗獷、飽滿緊湊、概括性強等特徵。以傳統技法構圖,畫面有主有次,對象明顯,情景人物安排巧妙,表現出勻實對稱的美感。中國年畫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早在漢代,在門上畫門畫已形成風俗,含有「御凶」的意思,特別是在舊時農歷新年,既說貼上一對門神,可以祈求平安吉祥,同時,也有裝飾門板的作用。最早門神畫的是「神荼」和「郁壘」,這是兩個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的人物,傳說他們會用葦縈抓鬼,捉到的鬼用桃弓射死喂虎,因此古代為了辟邪,就把「神荼」、「郁壘」和老虎畫在大小門上。傳說唐貞觀間,李世民夢中以為宮中鬧鬼,夜不能寢,大將秦款寶、尉遲恭就自願鎮守在宮門前,以防邪困擾亂,且為其壯膽,宮中果然得以安靜。後來李世民為免其用守宮的辛勞,就命大畫家吳道子為二人造像,張貼於宮門,這個習俗便沿用了下來。 在敦煌石窟中已經有發現木刻《金剛經》,其中有木版印製的佛像,這是最早的木版畫,《五代會要·經籍》記載「後唐長興三年,中書門下奏,請依石經文字,刻九經印版」。這可能就標志著雕版印刷術被廣泛使用了,在當時,雕版印刷確有許多好處,《朱子語類》 論語寫道:「我只是一個印版印將去,千部萬部雖多,只是一個印版。」雕版印刷術的出現,主要也只用來印刷佛經和少量的書藉,被民間利用得最好的就是印製年畫之類的民俗用品了。所以,到北宋年間,就出現了彩版年畫。《東京夢華錄》載:「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鍾馗,桃板……」。《東京夢華錄》記載這種事,說明這是一種新生事物。

⑶ 文學藝術作品具體有哪些種類

音樂、舞蹈、文章、書法作品、繪畫等。

1、音樂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音樂是用組織音構成的聽覺意象,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與社會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

也是最能即時打動人的藝術形式之一。旋律響起人們往往無法抗拒的立即處於音樂的氛圍當中。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有自己表情達意、塑造藝術意象的表現形式。

比如舞蹈是通過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繪畫是通過線條、色彩、構圖,文學是通過字、詞、句、篇來體現藝術意象。

通常,人們正是以表現手段的不同來區分藝術的不同種類,例如不同的樂器。音樂還能表現出樂手們和音樂創作者的用心。

2、舞蹈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

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

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3、文章

《文章》包括各種文體的著作、作品,如詩歌、戲劇、小說、科學論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等等。

「千古文章未盡才」「文章千古事」「文章憎命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字空」「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言出為論,下筆成章」等,都是現在所說的文章的意思。

更廣義的文章,也包含「學問」「奧秘」等意思,如「洞明世事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是。

4、書法作品

書法作品是書法藝術的一種相對完整的表現形式,也是一種娛樂方式。書法作品的款式主要有中堂、條幅、橫披、對聯、匾額、長卷及扇面等等。

5、繪畫

繪畫(Drawing 或Painting)在技術層面上,是一個以表面作為支撐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顏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紙張或布,加顏色的工具可以通過畫筆、也可以通過刷子、海綿或是布條等。

在藝術用語的層面上,繪畫的意義亦包含利用此藝術行為再加上圖形、構圖及其他美學方法去達到畫家希望表達的概念及意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學藝術作品

⑷ 文學藝術形式有哪些

文學藝術形式有小說,散文,詩歌,劇本,民間傳說。具體介紹如下:

1、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

2、散文。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

3、詩歌。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4、劇本。是一種文學形式,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根據劇本進行演出。

5、民間傳說。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有名有姓,其中有的是歷史中知名的人物。

藝術形式主要分類

由於藝術形式分類的原則和角度不同,大致可以分為:

第一種:以藝術形象存在方式為依據,可以將藝術區分為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時間藝術:音樂、文學;空間藝術:建築、雕塑、繪畫;時空藝術:戲劇、影視、舞蹈。

第二種:以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為依據,可將藝術分為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聽覺藝術:音樂;視覺藝術:建築、雕塑、繪畫、書法,盆景,餐飲;視聽藝術:戲劇、影視。

第三種:以藝術作品的內容特徵為依據,可以將藝術分為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表現藝術:音樂、舞蹈、建築、書法;再現藝術:繪畫、雕塑、戲劇、電影。

第四種:以藝術作品的物化形式為依據,可以將藝術作品分為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動態藝術:音樂、舞蹈、戲劇、影視;靜態藝術:繪畫、書法、雕塑、建築、工藝美術等。

⑸ 文學藝術形式有哪些

文學藝術形式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等不同體裁。

1、詩歌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一種文學體裁,源於原始人的勞動呼聲,是一種有聲韻、有歌詠的文學形式。古詩多四言,如《詩經》,東漢魏晉以後多五言、七言。

唐代有古體和近體之分,「五四」有了新詩。中國古代將合樂的詩歌稱為歌,將不合樂的詩歌稱為詩。無論合樂與否,都具有很強的音樂美。

2、小說也是文學作品的一大樣式。通過描寫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塑造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廣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國小說淵源於古代神話傳說,經歷了六朝志怪、唐代傳奇、宋元話本、明清章回小說和"五四"現代小說的發展過程。

按篇長短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按內容不同分為社會小說、神話小說、歷史小說、科學小說和偵探小說。

3、古代,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在內,概稱散文。現代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文學體裁。

4、劇小說,又稱小說劇,融和劇本與小說的元素,使其像劇本、又像小說,它結合了小說的自由敘述和劇本的排布嚴謹,兩者的結合,長短互補,使得該文學體裁的內容,既自由度高,又劇情嚴謹簡便明了,具有龐大的世界觀。

(5)文化作品的形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文學藝術起源於遠古時代人類的生產勞動。勞動推動人的思維和語言發展,導致手的完善,使文學藝術的產生成為可能。原始人在協同勞動中伴隨勞動的節奏發出的勞動號子,形成了最初的音樂和詩歌。

舊石器時代晚期洞壁繪畫描繪狂奔的野豬、猛獁象和鹿群,中石器時代的岩畫表現手持弓箭追獵山羊的人群。都說明原始藝術是直接來自生產勞動,是這些活動在藝術上再現。作為觀念形態的文學藝術作品,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反映的產物。

人類生活中存在著的豐富的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是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社會生活對於文學藝術的需要,是文學藝術發展的動力。

文學藝術來源於社會生活,又反過來作用於社會生活,成為最易被人們接受、影響面最廣的社會意識形式。進步的文學藝術,對於教育人、改造人、推動歷史前進起著重要作用。一定社會歷史階段文學藝術的發展狀況,是該時代精神文明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

文學藝術同其他社會意識形式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學和科學影響著文學藝術並作為思想內容包含在文學藝術作品中。由於文學藝術能夠以生動的形象感染人,常常被用作傳播其他社會意識形式的工具。

在階級社會中,作者總是站在一定的階級立場上認識、反映和評價生活,文學藝術作品也反映一定階級的利益和願望,必然帶有階級的色彩。不同社會不同階級的成員,由於具有某種相近的生活條件,共同的民族心理,也會有一些共同的美感和藝術愛好。

⑹ 文化有幾種形式

什麼就是文化?文化就是怎樣產生的?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就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2.文化的形式有哪些?文化的力量作用?
形式: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者為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與標志)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
②自然科學與技術,語言與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作用:(原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表現)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與國家的歷史中。
3.文化與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的三個基本領域)的關系?
①經濟就是基礎,政治就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就是經濟與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於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4.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
對象:①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與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與思維方式。
特點:①文化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②文化對人有深遠持久的影響
5.優秀文化對人的塑造作用就是什麼(體現在哪些方面)?
三方面:①優秀文化能豐富精神世界
②優秀文化能增強精神力量
③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6.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上的地位及作用?
地位及作用: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與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突出原因: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與凝聚力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②在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弱勢地位的發展中國家,不僅在經濟發展上面臨嚴峻挑戰,在文化發展上也面臨嚴峻挑戰。文化不僅內容上是多樣的,形式上也是.無論古代文化還是現代文化,官方文化還是民間文化,精英文化還是大眾文化,都有豐富的形式.
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滲透其中,道德、政治、軍事、宗教、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活動,都是典型的重大的文化表現形式.
而文學與藝術,又有著無限豐富的表現形式:諸如神話文化、詩歌文化、戲劇文化、曲藝文化、音樂文化、繪畫文化、影視文化等.還有大量的特殊文化表現形式,如:飲食文化、花鳥文化、體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喪葬及婚嫁文化、居住文化、園林文化、建築文化、網路文化、科技文化、服飾文化、節事文化、武術文化等.

⑺ 什麼是文學形式都有哪些文學形式

文學形式它是指文學作品的內容的載體.文學形式有: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劇本,民間傳說,寓言,筆記小說,野史,童話,對聯,哲言,賦,駢文,小品文,文學批評,電影劇本,
主要四類: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劇本>

⑻ 文學形式有哪些

文學藝術形式

  1. 按類別分,有大的兩類:
    文學形式: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劇本、民間傳說、寓言、筆記小說、野史、童話、對聯、哲言、賦、駢文、小品文、文學批評、電影劇本
    (主要四類: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劇本))
    藝術形式:文字、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
    (主要四類:繪畫、雕塑、音樂、戲劇)

  2. 按表達方式有:
    1.語言藝術:戲劇,詩歌,小說,散文
    2.表演藝術:音樂,舞蹈
    3.造型藝術:繪畫,雕塑
    4.綜合藝術:戲劇,戲曲,曲藝,電影等

拓展資料:

文學簡介-網路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比較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范疇。

⑼ 文學作品有哪些分類

古代文學中
文章分:史體文、諸子文、駢文、古文、小品文
戲曲分:諸宮調、北曲雜劇、散曲、南曲戲文、傳奇
小說分:志怪、志人、傳奇、筆記小說、變文、話本、擬話本、章回小說
現當代文學主要分以下四大類
一、小說
根據篇幅的長短,小說分為長篇、短篇和中篇.
按照內容的不同,小說可分為言情小說、歷史小說、科幻小說、武俠小說、譴責小說、心理小說等.
按照體例格式,則可分為書信體小說、日記小說、章回體小說、系列小說等.
二、散文
有敘事、記人、狀物、寫景
散文之分根據內容和表達方法的不同,散文可分為敘事、抒情、議論三類
三、戲劇
從戲劇的不同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一般可分為話劇、歌劇、舞劇和戲曲答案補充
四、詩歌

閱讀全文

與文化作品的形式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